普查表填表說明綜合.ppt_第1頁
普查表填表說明綜合.ppt_第2頁
普查表填表說明綜合.ppt_第3頁
普查表填表說明綜合.ppt_第4頁
普查表填表說明綜合.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口普查 普查表填寫說明,2010年8月 鹽城,主要內容,哪些人要填表(普查對象),2,填什么內容(指標解釋),3,怎么填普查表(填寫方法),4,境外人員普查表,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表,普查表 短表,普查表 長表,境外人員普查表,死亡人口調查表,普查表短表( 18項(H6) ) 反映90%戶的基本情況,主要為掌握人口數(shù)。 普查表長表(45項(H17)) 反映10%戶的基本情況、國內遷移流動、住戶和家庭、生育和死亡、教育、經(jīng)濟活動、健康狀況、住房狀況等方面。,長表的抽樣框為編制好的戶主姓名底冊,哪些戶做長表,可以利用省人普辦下發(fā)的程序統(tǒng)一進行抽取。,死亡人口調查表 反映普查前一年死亡人口的基本情況

2、。即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這12月中本普查小區(qū)的死亡人口(不包括死亡的境外人員)。,境外人員普查表: 港澳臺和外籍人員填寫境外人員普查表。,普查表的特點,光電錄入,OCR識別 增加漢字識別:姓名、民族、普查時點居住地、戶口登記地、出生地、五年前常住地 短表減少了專項編碼的環(huán)節(jié) 普查員直接落碼,需要注意的:對普查員提出了更高的書寫要求(一定要注意書寫要求方面的規(guī)定),二、普查對象 哪些人需要填這些表?,對于每個普查員來說,人口普查的對象就是指普查標準時點(2010年11月1日0時),在普查員所負責普查小區(qū)內的全部人口,包括以下兩部分人: 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普查

3、小區(qū)內的人 戶口在本普查小區(qū),2010年10月31日晚未居住在本普查小區(qū)內的人,普查的標準時點 2010年11月1日零時 如何理解標準時點: - 普查時點人口數(shù)。 - 反映2010年11月1日0時普查小區(qū)內人口的靜止狀態(tài)。 - 無論普查員入戶登記是哪一天,普查登記的人口及其各種特征都是反映那個時間點上的情況。,死亡人口 普查小區(qū)內,在標準時點前一年內(即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死亡的人口需登記死亡人口調查表。(不包括死亡的境外人員 ),2009年11月1日零時,2010年11月1日零時,填寫死亡人口表,填寫短表、長表或境外人員表,普查對象圖例總結,特殊規(guī)定 軍人、武警;或

4、標準時間因臨時出差、探親訪友、旅游等暫時居住在本普查小區(qū)的人不在本普查小區(qū)登記。 居無定所的人,只要2010年10月31日晚住在屬于本普查小區(qū)的地界,就在本普查小區(qū)登記。,注意點: (一) 2010年11月1日零時以后出生的人不登記; 舉例:普查員于2010年11月7日上門登記時,發(fā)現(xiàn)某戶有一新生兒,經(jīng)詢問該小孩生于11月2日,請問該小孩要登記為出生人口嗎? 答:不登記。,(二)2010年11月1日零時以后死亡的人仍要登記普查表短表或普查表長表。 舉例: 許某,1925年出生,2010年11月2日因病去世。生前是某小學退休教師,高中學歷。這個人如何登記? 答:這個人要填寫短表或長表。(該人不作

5、為死亡人口登記),舉例:張某,1935年生于某市, 2010年10月14日因病去世。生前是某小學退休教師,高中學歷。這個人如何登記? 答:該人填寫死亡人口表(做為死亡人口登記)。,(三)2010年11月1日零時以后發(fā)生遷移的人,仍在原住地登記。 例:某普查員2010年11月7日入戶登記,發(fā)現(xiàn)本普查小區(qū)內有10戶人11月5日拆遷搬離本普查小區(qū),請問這十戶人要登記嗎? 答:要登記。,入戶時:(從2010年11月01日10日 ) 見人就登 見戶(戶籍)就登 考慮特殊情況,2010年11月1日10日,2010年11月1日零時,普查對象的判定舉例,例 :入戶登記時間: 2010年11月3日 亭湖區(qū)五星街

6、道印汽社區(qū)居委會普查區(qū)001普查小區(qū)002戶 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本戶共計人,分別為戶主王某,其妻李某及戶主王某的弟弟。戶主王某及妻長期住本戶且戶口在本戶,其弟弟從南京來鹽出差(旅游或探親),臨時住本戶,11月4日就要回南京。 戶主王某的兒子,戶口在本戶,于2009年01月結婚后,搬到鹽都居住,偶爾回來看望父母,10月31日晚未住本戶。 問:以上四人該均要登記嗎?,例2:該戶家住亭湖區(qū)五星街道印汽社區(qū)居委會普查區(qū)001普查小區(qū)004戶 2010年10月31日晚住本戶共計4人,劉某,其妻李某,其母王某。戶主劉某在無錫某部隊服現(xiàn)役;其妻李某,住本戶但戶口在鹽都區(qū),其母王某戶口在本戶一直住本

7、戶;戶主劉某的兒子,生于2010年10月16日,戶口未報? 問以上四人是否均要登記?,例3:某戶 10月31日晚共有夫妻二人居住,丈夫是日本人,妻子是鹽城本地人,請問這二人如何登記? 答:丈夫登記境外人員普查表 。 妻子按要求登記長表或短表。,例4:某普查小區(qū) 普查員在11月3日正式登記時發(fā)現(xiàn),本小區(qū)內有10戶人家,因拆遷11月2日剛好搬離本普查小區(qū),請問這10戶人要登記嗎? 答:要登記。,例5:某普查小區(qū)14號樓102單元: 本住房出租給從安徽來鹽打工的一對夫妻居住。 另外房東的戶口未遷走,戶口本上共有人,此人不住本單元。 請問以上四人是否要登記? 答:房東與房西分兩戶登記。,例6:在某人才

8、市場上寄掛了6000人,請問這些人要登記嗎? 答:要登記。寄掛戶只填寫短表。,三、普查表的指標解釋 填哪些內容?,(一)普查表短表 (二)境外人員普查表 (三)死亡人口調查表,普查表長表或短表以戶為單位進行登記。各種普查表的填寫必須使用統(tǒng)一采購的、符合要求的黑色簽字筆(0.5毫米) ,禁止使用鋼筆、鉛筆和圓珠筆。,每一張普查表長表或短表可以填寫五人。超過5人的戶可酌情增加普查表。增加的普查表只填寫本戶地址、戶編號和按人填報的項目,以及本戶共幾張,本張是第幾張,不再填寫按戶填報的其他項目。增加的普查表上的戶編號應與本戶第一張表上的戶編號相同。,集體戶超過45人的,可酌情分成若干集體戶填寫。,普查

9、表短表和普查表長表的填寫都應按本戶地址、戶記錄、人記錄的順序進行。先填寫本戶地址,然后填寫戶記錄,填寫完戶記錄,再逐人填寫人記錄。填寫按人登記的項目時,表內第一人應填戶主,然后填戶主的配偶和其他親屬。每人的項目在填寫時要按照每一個項目的順序號依次填寫。,普查員每填完一戶,要將普查表中各項填報的內容向申報人宣讀,核對無誤后,由申報人和普查員分別簽字。普查員還要填寫入戶登記的日期,本戶共_張,本張是第_張。,(一)普查表短表 本戶地址 按戶填報的項目(6項) 按人填報項目(12項),本戶地址,濱湖,榮巷,南苑社區(qū),001,注意: 普查小區(qū)的序號為上級人口普查機構給定,不 可隨意填寫。 市(縣)、區(qū)

10、、鎮(zhèn)、街道及普查區(qū)名稱填寫規(guī)范 建筑物編號請?zhí)顚懫詹樾^(qū)圖上的對應編號。 地址代碼以市級核定下發(fā)的為準。,12,按戶填報的項目(短表),家庭戶和集體戶都填報,H1.戶編號 H2.戶別 H3.本戶應登記人數(shù) H4.2009.11.1- 2010.10.31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 H5.本戶住房建筑面積 H6.本戶住房間數(shù),H1.戶編號,填寫戶主姓名底冊上的“戶編號”。 注意: -在橫線上填寫數(shù)字,應填三位數(shù),如第一 戶,應填為001。 -在一個普查小區(qū)中,戶編號是唯一的, 一戶都必須對應一個戶編號 ,且只對應 一個戶編號。 全戶死亡戶的戶編號填寫“999”。全戶死亡的戶,除填寫“H1.戶編號”外,只

11、填寫“H4_2.2009.11.1-2010.10.31 死亡人口”,其他戶記錄和人記錄項目均不再登記。,H1.戶編號(續(xù))正式登記時對戶編號修改,.如發(fā)現(xiàn)該戶經(jīng)確認為空戶,應在戶主姓名底冊的備注欄內注明該戶為“空戶”。同時,將該戶摸底時填寫的其他內容用鉛筆劃一條橫線,該戶的“戶編號”作廢。在填寫普查表“戶編號”時,其他戶也不再使用該戶的“戶編號”。,H1.戶編號(續(xù))-正式登記時對戶編號修改,如發(fā)現(xiàn)該戶內還有其他住戶,并且該戶為登記普查表短表的戶,則該戶繼續(xù)登記普查表短表,其“戶編號”不變;其他住戶也分別登記普查表短表,并將相關內容補填到戶主姓名底冊最后位置,其他住戶新的“戶編號”在戶主姓名

12、底冊最大“戶編號”(除600以上)后順延。,H1.戶編號(續(xù))-正式登記時對戶編號修改,如登記普查表長表的戶內發(fā)現(xiàn)其他住戶,符合長表調查戶的登記普查表長表,否則登記普查表短表, 并將相關內容補填到戶主姓名底冊最后位置,其“戶編號”在戶主姓名底冊最大“戶編號”(除600以上)后順延。,混合戶,境外人員填寫境外人員普查表,戶編號與現(xiàn)住的戶編號相同。,設有家庭戶和集體戶兩個選項,按實際情況圈填。 家庭戶:以家庭成員關系為主、居住一處共同生活的人口作為一個家庭戶。 單身居住獨自生活的,也作為一個家庭戶。,H2.戶別,集體戶:相互之間沒有家庭成員關系,集體居住共同生活的人口,作為集體戶。 注意:與戶口簿

13、的集體戶口無關。如某人掛的是集體戶口,但在實際居住地與家人共同生活,仍是按家庭戶登記。,例:李某與妻子張某住亭湖區(qū)某戶,李某的戶口現(xiàn)寄掛在某人才市場集體戶上,普查員如何登記? 入戶登記時(現(xiàn)居住地)李某與妻子應做為一戶家庭戶來登記。,例: 、該戶住亭亭湖區(qū)黃海街道南苑社區(qū)居委會普查區(qū)001普查小區(qū)005戶2、2010年10月31日晚住本戶共計2人,江某及其朋友,劉某,人戶口登記地均在河南西華縣某鎮(zhèn)某村委會,二人均為農(nóng)業(yè)戶,2009年1月起合租本戶。請問該戶戶別為什么?,戶別判定舉例:,例:亭湖區(qū)黃海街道南苑社區(qū)居委會普查區(qū)001普查小區(qū)008戶 2010年10月31日晚住本戶只有李某一人,于2

14、009年1月來鹽打工一直租住本戶。 此戶的戶別該如何填?,即為本戶的普查對象 見人就登(住本戶的境外人員填寫境外人員普查表)。 見戶(戶籍)就登(戶籍外出人口,注意對見不到的空掛戶的處理,要與戶口整頓后的戶籍資料做好比對。) 注意! 本戶應登記人數(shù)應與普查表填報的人記錄數(shù)相等。,H3.本戶應登記人數(shù),1,陸 勁,1982 12,漢,0,只有一條人記錄,相加等于1,1,陸 勁,1972 12,漢,1,只有2條人記錄,相加等于2,陸 斌,1982 12,H4. 2009.11.1-2010.10.31 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只填報這個時間段產(chǎn)生的出生、死亡人口。 需分別填寫男女的合計數(shù),沒有需填“0

15、”。 不要漏掉出生時有某種生命現(xiàn)象(如在胎兒脫離母體時,有呼吸或心跳,臍帶搏動、隨意肌收縮等),不久即死亡的嬰兒,既要填寫出生數(shù),也要填寫死亡數(shù)。 注意: 本項死亡人口男女合計數(shù)大于“0”的戶,還應填報死亡人口調查表。,舉例: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某人于2010年2月生育過1個男孩李某某,由于先天發(fā)育不良,孩子過了一個月就夭折了。 請問如何填寫?,H5.本戶住房建筑面積,本戶住房的建筑面積按住房的外墻計算。 (可以參考房產(chǎn)證) 只知道使用面積的,可用下面的公式換算: 使用面積(包括擴建的使用面積) 0.7 建筑面積,填寫此項目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在旅館或租借的房屋居住的戶,一律按現(xiàn)住所的實際情況

16、填寫其住房面積。 2.居住在工作場所的戶,住房面積應該填寫其居住房間的建筑面積。,3.合住在同一所住房里的住戶,其建筑面積為各戶所獨立使用的房間面積加上公共使用面積(包括廚房、廁所、門廳、陽臺等)的一部分:兩戶合住的,各按二分之一計算;三戶合用的各按三分之一計算;四戶及以上合用的依此類推。 4.建筑面積應填寫整數(shù),不為整數(shù)時四舍五入獲得。,合住戶面積的算法,公攤部分,第一戶,第二戶,H6.本戶住房間數(shù),指戶內除廚房、廁所、廳以外的所有自然間數(shù)(包括擴建的房間)。 填寫本項目時應注意以下問題:,3間,1.在旅館或租借的房屋居住的戶,一律按現(xiàn)住所的實際居住情況填寫其住房間數(shù)。,2、合住同一所住房的

17、,在填寫住房間數(shù)時,填寫其獨立使用的房間數(shù)。,第一戶,第二戶,1 間,2 間,3.兼作生產(chǎn)經(jīng)營用房的房間也應計算在住房間數(shù)內,只作為生產(chǎn)經(jīng)營用房的房間不計算在住房間數(shù)內。,4.一戶有兩處或兩處以上住房的,如果沒有出租或借給其他人居住,要把這幾處住房的住房間數(shù)和住房面積分別相加。有關住房的其他項目,以現(xiàn)住地的狀況為準.,每個人都填報的項目( R1.R10.) 6周歲及以上(2004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報的項目( R11.R12.),按人填報的項目(短表),注意: 每張表可填寫5條人記錄 填寫按人登記的項目時,表內第一人應填戶主,然后填戶主的配偶和其他親屬。每人的項目在填寫時要按照每一個

18、項目的順序號依次填寫。 如果戶主沒有配偶,或戶主配偶不在本戶登記,第二人也可登記本戶其他成員。,每個人都填報的項目(短表),R1.姓名 R2.與戶主關系 R3.性別 R4.出生年月 R5.民族 R6.普查時點居住地 R7.戶口登記地 R8.離開戶口登記地時間 R9.離開戶口登記地原因 R10.戶口性質,R1.姓名,直接填寫在下方漢字框中,寫不全的填寫在下方空白處。 填寫被登記人的正式姓名。 沒有正式姓名的可填小名或某某氏,但不能填筆名、代號等。 嬰兒未起名的,可填“未取名”。,R2.與戶主關系,被登記人與本戶戶主的關系 區(qū)分申報人與戶主 申報人不是戶主的,注意在圈填時,不要將某人與申報人的關系

19、錯填為與戶主的關系。 家庭戶 戶主登記為第一人 戶主的配偶在本戶登記的,應為第二人 集體戶 第一人登記為戶主 本戶其他成員與戶主關系均為其他,設有十個標準答案: 0.戶主。按家庭日常生活習慣確定戶主。 1.配偶。指戶主的妻子或丈夫。 2.子女。指戶主的子女。 3.父母。指戶主的父母或繼父母、養(yǎng)父母。 4.岳父母或公婆。指戶主配偶的父母或繼父母、養(yǎng)父母。,5.祖父母。指戶主或配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 6.媳婿。指戶主子女的配偶。 7.孫子女。指戶主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孫媳婿、外孫媳婿、重孫子女、重孫媳婿、重外孫子女、重外孫媳婿。 8.兄弟姐妹。指戶主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以及他

20、們的配偶。 9.其他。指本戶除以上九種人以外的成員。,舉例,申報人:張順來 戶主:張順來的爸爸張長遠 填報人中張順來的弟弟張順強圈填與戶主關系時應選擇與戶主張長遠的關系,圈填“2.子女” ,而不是選擇與申報人張順來的關系,圈填“8.兄弟姐妹” 。,R3.性別,指被登記人的性別,據(jù)情圈填。,R4.出生年月,指被登記人的出生年、月,用阿拉伯數(shù)字填寫。 出生年月按公歷填寫,只知道農(nóng)歷的,要換算成公歷。換算公式為: 公歷月=農(nóng)歷月+1 可參考戶口簿或居民身份證。,R5.民族,指被登記人的民族成份。 現(xiàn)場登記時應先填寫在空白處作為預填。 填寫民族時不要寫簡稱,要填寫全稱。如哈薩克族,不要簡填為哈族。 外

21、國人加入中國籍,填寫時分為兩種情況: 其民族和我國的某一民族相同的,就填某一民族; 沒有相同民族的,按外國人加入中國籍填寫,簡填“入籍”。,“族”無需填寫,哈薩克,R6.普查時點居住地,指被登記人在普查標準時點前一晚(10月31日晚)居住在何處。設有六個標準答案,據(jù)情圈填。 R7.戶口登記地 指被登記人的常住戶口登記地情況。設有五個標準答案,普查員根據(jù)被登記人的實際情況,據(jù)情圈填。 提示:R6、R7是登記項目的重點和難點,請大家多注意理解。,如何填寫R6和R7項?回顧普查對象包含的兩部分人口:(1)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普查小區(qū)內的人(戶口登記地可能是) (2)戶口在本普查小區(qū),20

22、10年10月31日晚未居住在本普查小區(qū)內的人,地址填寫可參考普查員手冊中 全國縣及縣以上地名表 ,特殊情況,戶籍人口中由于臨時出差、探親、旅游、或值夜班等原因2010年10月31日晚不在家住的,R6和R7一律圈填。(視其在家居住,在戶籍地登記) 幼兒園全托孩子、小學和初中住校生,一律在其家中登記,視為2010年10月31日晚住在家中。,R6(普查時點居住地)、 R7(戶口登記地)項都是針對地域范圍的劃分。 如何理解地域范圍? 首先應對我國的行政區(qū)劃有個基本的認識。,我們以普查時點居住地為例進行具體講解。 R6(普查時點居住地)住地的六個選項分別為: 1.本普查小區(qū) 2.本村(居)委會其他普查小

23、區(qū) 3.本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其他村(居)委會 4.本縣(市、區(qū))其他鄉(xiāng)(鎮(zhèn)、街道) 5.其他縣(市、區(qū)) 6.港澳臺或國外 普查員根據(jù)被登記人在普查時點所處的位置信息,判斷被登記人屬于“1-6”哪種地域范圍。,例:假設我們現(xiàn)在亭湖區(qū)黃海街道南苑社區(qū)居委會普查區(qū)002普查小區(qū): 1.本普查小區(qū)(002普查小區(qū)) 2.南苑社區(qū)居委會除002普查小區(qū)外的其他普查小區(qū)(在南苑社區(qū)居委會范圍內) 3.黃海街道除南苑社區(qū)居委會的其他村居委 (在黃海街道范圍內) 4.亭湖區(qū)除黃海街道外的其他鎮(zhèn)、街道(亭湖區(qū)范圍內) 5.亭湖區(qū)以外其他縣(市、區(qū))(亭湖區(qū)外) 6.港澳臺或國外,港澳臺或 國外,鹽城市,建湖,亭湖

24、區(qū),新興鎮(zhèn),黃海街道,五星街道,無錫市以外 的縣市區(qū),南苑社區(qū),本普查小區(qū),其它 普查小區(qū),小桃園,大豐5,1,2,3,4,4,5,5,5,6,圖示,鹽都區(qū)5,R7.戶口登記地指被登記人的常住戶口登記地情況。 1.本村(居)委會:常住戶口登記地在本村(居)委會的人,包括原戶口登記地在本戶,現(xiàn)在國外工作或學習,暫無戶口的人。 2.本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其他村(居)委會:指現(xiàn)住本普查小區(qū),常住戶口登記地在本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其他村(居)委會的人。,3.本縣(市、區(qū))其他鄉(xiāng)(鎮(zhèn)、街道):指現(xiàn)住本普查小區(qū),常住戶口登記地在本縣、縣級市和市轄區(qū)的其他鄉(xiāng)(鎮(zhèn)、街道)的人。 4.其他縣(市、區(qū)):指現(xiàn)住本普查小區(qū),常

25、住戶口登記地在本縣、縣級市和市轄區(qū)以外所有地區(qū)的人。圈填本答案的人還需填寫常住戶口登記地所在?。▍^(qū)、市)、市(地)、縣(市、區(qū))的具體名稱。,5.戶口待定:指在任何地方都沒有登記常住戶口的人。包括手持戶口遷移證、出生證、退伍證、勞改勞教釋放證等情況的人。圈填“戶口待定”項的人直接跳填R11項。,假設我們現(xiàn)在亭湖區(qū)黃海街道南苑社區(qū)居委會普查區(qū)001普查小區(qū)(戶口登記地) .戶口在南苑社區(qū) .戶口在黃海街道除南苑社區(qū)的其他村居委 (在黃海街道范圍內) 3.戶口在亭湖區(qū)除黃海街道外的其他鎮(zhèn)、街道(亭湖區(qū)范圍內) .戶口在亭湖區(qū)以外其他縣(市、區(qū))(亭湖區(qū)外) 、戶口待定,注意:如果本戶在本普查小區(qū)擁

26、有一套以上的住房,可確定其中一處進行登記。,001普查小區(qū),A套房,B套房,R8.離開戶口登記地時間,設有九個選項,1為沒有離開戶口登記地。 R6圈填“1”或“2” ,且R7圈填“1”的人,才能圈填本項目標準答案“1”。只有這部分人是沒有離開戶口登記地。,2.半年以下:指離開戶口登記地不滿半年的人。 3.半年至一年:指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含半年),但不滿一年的人。 4.一至兩年:指離開戶口登記地一年以上(含一年),但不滿兩年的人。,5.兩至三年:指離開戶口登記地兩年以上(含兩年),但不滿三年的人。 6.三至四年:指離開戶口登記地三年以上(含三年),但不滿四年的人。 7.四至五年:指離開戶口

27、登記地四年以上(含四年),但不滿五年的人。,8.五至六年:指離開戶口登記地五年以上(含五年),但不滿六年的人。 9.六年以上:指離開戶口登記地六年以上(含六年)的人,注意:離開戶口登記地時間并不僅指上次離開戶口登記地的時間,如果常年外出的人中間由于農(nóng)忙或節(jié)假日等原因偶爾回家的,還應該從第一次離開戶口登記地的時間開始計算。如果中間回家半年以上后再外出的,才能按再外出的時間算起。,例:某人戶口在亭湖區(qū)黃海街道南苑社區(qū)居委會某普查小區(qū),于2009年1月去上海上班,2010年1月回鹽城待了4天又出發(fā)了,請問此人離開戶口登記地時間如何填?,R9.離開戶口登記地原因,指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不一致的原因。本項

28、設有九個標準答案,普查員根據(jù)被登記人的實際情況,據(jù)情圈填。,R8圈填“2-9”的人圈填此項。,1.務工經(jīng)商:指十五周歲及以上因從事各種勞務活動或商業(yè)貿易活動,離開戶口登記地的人。 2.工作調動:指十五周歲及以上因工作調動、畢業(yè)分配或工作招聘而離開戶口登記地的人。復員轉業(yè)軍人由部隊遷來的,也圈填此項。 3.學習培訓:指六周歲及以上因考入各級各類學?;騾⒓颖镜馗鲉挝慌e辦的各種學習班、培訓班,而離開戶口登記地的人。,4.隨遷家屬:指隨同家人務工經(jīng)商或工作調動而離開戶口登記地的人。 5.投親靠友:指因投靠親屬或朋友而離開戶口登記地的人。 6.拆遷搬家:指因房屋拆遷、搬家而離開戶口登記地的人。,7.寄掛

29、戶口:指戶口登記地與居住地不一致,但戶口落在集體戶或落在與其無直接親戚關系的家庭戶中的人,以及沒有在戶口登記地居住,只在戶口登記地落戶口的人。 8.婚姻嫁娶:指十五周歲及以上因結婚而離開戶口登記地的人。,9.其他:指除上述以外的其他原因。 凡具有兩種以上原因的,按其主要的原因選填一個標準答案,不得選填兩個或多個答案。 多次遷移的應填初次遷移的原因。 隨遷家屬,看主要原因。,R10.戶口性質,指被登記人的常住戶口性質。 設有兩個標準答案,按其戶口簿上常住戶口的農(nóng)業(yè)、非農(nóng)業(yè)性質據(jù)實圈填。 注意:取消了農(nóng)業(yè)戶口和非農(nóng)業(yè)戶口的地區(qū),按照取消前的性質圈填。農(nóng)民進城已辦理了小城鎮(zhèn)戶口的,也圈填“2.非農(nóng)業(yè)

30、”。,6周歲及以上( (2004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報的項目),R11.是否識字 R12.受教育程度,R11. 是否識字,6周歲及以上的人填報,即2004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報。 指被登記人是否達到脫盲標準。設有兩個選項。 脫盲標準:城市居民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職工識字2000個,鄉(xiāng)村居民識字1500個 如果能閱讀通俗書報、能寫便條就認為具有識字能力,圈填“1.是”。 小學在校學生無論是否識字,都圈填“1.是”。,R12.受教育程度,指按照國家教育體制,被登記人接受教育的最高學歷。設有七個標準答案,6周歲及以上的人圈填此項。 通過自學或成人學歷教育經(jīng)國家統(tǒng)一考試合格的,分別歸入相應的

31、受教育程度。 在R11圈填了“2”-(否)的人,只能圈填本項目標準答案“1”(未上過學)或“2”(小學)。,指按照國家教育體制,被登記人接受教育的最高學歷。通過自學或成人學歷教育經(jīng)國家統(tǒng)一考試合格的,分別歸入相應的受教育程度。 在R11圈填了“2”的人,只能圈填本項目標準答案“1”或“2”。 本項目設有七個標準答案: 1.未上過學:指從未接受過國家或其他辦學機構實施的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人。包括參加過各種掃盲班或成人識字班學習,且以后再沒有接受過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人。,2.小學:指接受的最高一級教育為小學, 無論其是否在校、畢業(yè)、肄業(yè)或輟學的人。 3.初中:指接受的最高一級教育為初中, 無論其是

32、否在校、畢業(yè)、肄業(yè)或輟學的人。相當于初中程度的技工學校,也圈填此標準答案。,4.高中:指接受的最高一級教育為普通高中、職業(yè)高中和中等專業(yè)學校,無論其是否在校、畢業(yè)、肄業(yè)或輟學的人。相當于高中程度的技工學校,也圈填此標準答案。 5.大學??疲褐附邮艿淖罡咭患壗逃秊榇髮W???。在普通高等學校學習大學專科的,無論其是否在校、畢業(yè)、肄業(yè)或輟學的人,都圈填此標準答案。,凡在國家授權承認學歷的廣播電視大學、職工大學、高等院校舉辦的函授大學、夜大學和其他形式的大學,按教育部頒布的大學??平虒W大綱進行授課的,其畢業(yè)生圈填此標準答案;其肄業(yè)生、在校生按原有受教育程度圈填。 通過自學,經(jīng)國家統(tǒng)一舉辦的自學考試合格,

33、并取得大學??飘厴I(yè)證書的,也圈填此標準答案。,6.大學本科:指接受的最高一級教育為大學本科。在普通高等學校學習大學本科的,無論其是否在校、畢業(yè)、肄業(yè)或輟學,均圈填此標準答案。 凡在國家授權承認學歷的廣播電視大學、職工大學、高等院校舉辦的函授大學、夜大學和其他形式的大學,按教育部頒布的大學本科教學大綱進行授課的,其畢業(yè)生圈填此標準答案;其肄業(yè)生、在校生按原有受教育程度圈填。 通過自學和進修大學課程,經(jīng)考試合格,并取得大學本科畢業(yè)證書的,也圈填此標準答案。,7.研究生:指接受的最高一級教育為碩士、博士研究生,無論其是否在校、畢業(yè)、肄業(yè)或輟學,均圈填此標準答案。 在職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其畢業(yè)生圈填此標準答案;肄業(yè)生和在校生按原有受教育程度圈填。 凡是沒有按教育部的教學大綱培訓或只學單科的人,不能圈填“大學??啤?、“大學本科”或“研究生”,一律按原有受教育程度圈填。,注意,在職學習大學專科以上的,畢業(yè)的按相應的選項圈填,在校、肄業(yè)的按原學歷圈填。 凡是沒有按教育部的教學大綱培訓或只學單科的人,不能圈填“大學??啤薄ⅰ按髮W本科”或“研究生”,一律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