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2講 真題體驗,第12講 真題體驗,第12講 真題體驗,第12講 真題體驗,【解析】 DD項“趣”通“趨”,譯為“趕快”。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選項均為非常見文言實詞,因此本題實際考查在語境中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C項“徇”是易錯點,因為此句后緊接“皆克之”,且花云在文中是正面人物,所以考生容易誤判“徇”的釋義“掠取”錯誤。而D項,考生可能認為“歸順”與“降”是連用的同義詞,加之教材中未出現(xiàn)過“趣”通“趨”的解釋,因而考生極易誤判D項為正確項。因此本題難度屬于較難。,第12講 真題體驗,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藝高人膽大的一組是(3分)()
2、 拔劍躍馬沖陣而進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賊縛云,云奮身大呼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 A B C D,第12講 真題體驗,【解析】 B本題考查考生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類題目的答題技巧是運用排除法,先選出其中兩個“不屬于”的句子,排除含有這兩個句子的選項,即得到正確答案。答題難度屬于較易。表現(xiàn)花云被俘后的剛烈不屈,不屬于“藝高人膽大”,因此排除含有的選項,故B項為正確答案。,第12講 真題體驗,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賞識。至正十三年他拜見太祖,曾在遇險時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難;此后又多次
3、帶兵打仗,建立顯赫戰(zhàn)功,得到太祖提拔。 B花云與賊寇奮力抗爭,至死不屈?;ㄔ岂v守太平時,陳友諒率水師攻破城池,元帥朱文遜戰(zhàn)死,他被俘;花云臨危不懼,在被殺害的當口,仍高聲痛罵賊寇。 C花云的妻子決心為丈夫殉節(jié)?;ㄔ破拮涌吹綉?zhàn)況緊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險,表示自己決不獨活,將三歲的兒子托付給家中仆人;花云被俘后,妻子投水而死。 D花云的兒子花煒歷經(jīng)艱辛后安全存活?;ㄔ破拮铀篮?,侍兒抱起花煒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兒將他托養(yǎng)在漁家,后來又帶他渡江,一年后才來到太祖身邊。,第12講 真題體驗,【解析】 B本題考查考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命題者有意將B項的事件先后順序弄錯,考查考生對文章的細節(jié)內(nèi)
4、容的理解。仔細對照原文不難看出,其余選項的概括程度也不高,分析也是就事論事。故本題難度屬于較易。解答此類題目,考生需熟知錯項設置的幾種思路,細心答題?!霸诒粴⒑Φ漠斂?,仍高聲痛罵賊寇”錯誤,根據(jù)原文“云與元帥朱文遜結陣迎戰(zhàn),文遜戰(zhàn)死城陷,賊縛云”可知,文遜戰(zhàn)死后才破城。此處事件先后順序顛倒。,第12講 真題體驗,【答案】 (1)敵人進攻三天不得入城,于是利用大船趁著漲潮,沿著船尾攀登到城墻的垛口上。(2)遇上敗軍搶走船只把他們丟棄在江中,他們靠著斷木漂浮進入蘆葦洲中,采摘蓮子喂養(yǎng)小兒,七天都沒有死去。,第12講 真題體驗,【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答題時先理解語境意思,
5、再抓關鍵詞語,然后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這兩道小題的大致意思不難理解,翻譯第 (1)句時注意虛詞“以”可以靈活處理,不一定死板地直譯為“用”“憑”等,“緣”字的意思靠語境推斷不難得出。第(2)句須補出省略的主語。幾乎每個分句中的主語都不相同,只有補出主語,句意才清楚明白。本題難度適中。,第12講 真題體驗,第12講 真題體驗,第12講 真題體驗,第12講 真題體驗,第12講 真題體驗,第12講 真題體驗,【解析】 D本題考查常見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A項“居”,意為:聚積,搜集。B項“券”,“借據(jù),欠條”的意義概括準確。C項“詣”是“前往”的意思。D項“復”的意思為“再”。,第12講 真題體驗,第12
6、講 真題體驗,【解析】 D此題考查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A組中“清優(yōu)主之”中的“之”是代詞,譯為“他們”;“不害清之為富也”中的“之”是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可不譯。B組“市人以其異,皆笑之”中的“以”字是動詞,譯為“認為”;“清不以怠遇其人”中的“以”字是介詞,譯為“因為”。C組“清其有道者歟”句中的“其”是副詞,用在句中,表示揣度語氣,譯為“大概”;“執(zhí)其道不廢”句中的“其”是代詞,譯為“自己的”。D組中“求者益眾,其應益廣”和“一旦復柄用,益厚報清”句中的“益”都是副詞,譯為“更加”。,第12講 真題體驗,7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其饋遺清
7、者相屬于戶 那些等待宋清饋贈的人在門前排成了隊 B彼之為利不亦翦翦乎 他們的求利不也太短淺了嗎 C今之交有能望報如清之遠者乎 現(xiàn)在的交往中有能像宋清那樣從長遠考慮回報的人嗎 D天下之窮困廢辱得不死亡者眾矣 天下那些窮困潦倒而還可以活下去的人就會多起來,第12講 真題體驗,【解析】 A本題考查對句意的理解,相當于過去用主觀題的形式考查文言文的翻譯能力。這一句的關鍵在對“饋遺”“屬”的理解,前面“饋遺”意思為:“饋贈”。后面的“屬”應該譯為:“繼續(xù);連接”。譯文中“等待”這個意思是原文中沒有的。根據(jù)語境,這句話可以翻譯為:那些給宋清送禮物的人,連續(xù)不斷地到家里。,第12講 真題體驗,第12講 真題
8、體驗,【解析】 B此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項說“宋清認為做生意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边@與文章所記述的內(nèi)容不符。文中宋清說:“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謂我蚩妄者,亦謬?!笨梢娝吻遄錾馐菫榱速嶅X來養(yǎng)活家人罷了。,第12講 真題體驗,【解析】 此題為閱讀延伸題??疾榛谥R積累和生活經(jīng)驗對文本內(nèi)容的思考、領悟與闡釋的能力。談自己的領悟,要聯(lián)系文意和現(xiàn)實,談對人物的認識,角度不必拘泥于題干,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觀點要明確,層次要分明。,第12講 真題體驗,10用斜線(/)給下面短文畫橫線的部分斷句。(5分) 孟子曰:“仁者如射,發(fā)而不中,反求諸身?!蔽釃L學射
9、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鵠手往從之十發(fā)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諸身,手持權衡,足蹈規(guī)矩,四肢百體,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隨之病盡而法完則心不期中目不存鵠十發(fā)十中矣。 (取材于蘇軾仁說),第12講 真題體驗,【解析】 此題全面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斷句是北京卷自2004年堅持至今的題型,今年斷句題材料選自蘇軾的仁說。斷句是文言文閱讀的一項基本能力??梢哉f,斷句能力的高低,是文言文閱讀能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今年的文言斷句題考查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就是句式在結構上的對應關系。如“目存乎鵠/手往從之/”“心中不期中/目不存鵠”,“存乎”和“不存”;“十發(fā)而九失”和“十發(fā)十中矣”的對應。
10、這些對應都很明確。,【答案】 孟子曰:“仁者如射,發(fā)而不中,反求諸身。”吾嘗學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鵠手往從之十發(fā)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諸身,手持權衡,足蹈規(guī)矩,四肢百體,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隨之病盡而法完則心不期中目不存鵠十發(fā)十中矣。,第12講 真題體驗,【參考譯文】 宋清是長安西部藥市上的藥商,收購貯存上等藥材,凡從山區(qū)水鄉(xiāng)來出售藥材的,都投奔他那里,宋清總是熱情地接待他們,付給優(yōu)厚的報酬。長安的醫(yī)生用宋清的藥配上自己的藥方,總能很快賣出去,大家都稱贊宋清?;加懈鞣N疾病的人,也都樂意去宋清那里求藥,希望盡快治愈。宋清一律高興地滿足他們的要求。即使不帶錢的人來了,也給好藥。
11、一年下來積累的欠賬票據(jù)像山一樣高,卻從不上門去索取藥錢。有些不認識的人從很遠的地方送來賒購的票據(jù),宋清也不拒絕,照樣給好藥。到了年終,估計有誰不能付藥錢了,就把票據(jù)燒掉,不再提起這事。藥市上的人認為他很怪,都譏笑他說:“宋清是個愚蠢荒唐的人?!?也有人說:“宋清大概是個有道德的人吧?”宋清聽了這些議論后說:“我不過是為了追求利潤用來養(yǎng)活老婆孩子罷了,并不是有什么道德,可是說我愚蠢荒唐也不對。”,第12講 真題體驗,宋清經(jīng)營藥材四十年來,燒毀票據(jù)的有一百幾十個人。(這些人)有的做了大官,有的當了連州跨郡的節(jié)度,他們俸祿多了,前來給宋清送禮的人,門前常絡繹不絕。雖然欠賬短期內(nèi)不能償還的人很多,并且
12、背著藥賬死去的人有成百成千,也不影響宋清發(fā)財致富。宋清謀利的眼光放得遠,放得遠所以獲利多,哪里像那些小商人呢?他們一次收不到現(xiàn)款,就變臉發(fā)怒,兩次收不到現(xiàn)款,就咒罵你,仇恨你。那些人賺錢的方法,不也太小氣了嗎?我由此看到真正愚蠢荒唐的人是存在的。宋清確實是用這種經(jīng)營方法賺了大錢,又不隨意而為,一貫堅持自己的做法,不半途而廢,終于靠這發(fā)了財。來向他求藥的人愈來愈多,他應人之求也就愈來愈廣。有些被斥責拋棄、沉淪頹廢的人,親戚朋友冷漠地對待他們,宋清不會因為這樣就怠慢地對待對方,也一定像平常那樣給他好的藥材。這些人一旦再度掌權用事,就會更加地優(yōu)厚報答宋清。宋清賺錢取利看得長遠,大都像這個樣子。,第1
13、2講 真題體驗,我觀察現(xiàn)在與人交往的人,富貴了他就依附你,貧賤了他就棄你而去,很少有人能像宋清這樣做的。唉!宋清,就是個商人,現(xiàn)在的社會交往中有能像宋清那樣打算得到長遠報答的人嗎?如果幸而有近似宋清的人,那么普天下窮困無路,蒙受凌辱,而能夠不至于死亡的人就很多了。柳先生說:“宋清身居鬧市,卻不搞小商人那一套。然而在朝廷、在官府、在學校和鄉(xiāng)里的那些自命為士大夫的人,反而爭先恐后地搞小商人那一套而不罷休。真可悲呀!那么宋清就不僅僅是與一般商人不同了?!?第12講 考點精講,第12講 考點精講,一、通假字 1通用字。兩個讀音相同或相近、意義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寫這個,也可以寫那個。如“知”和“智”。
14、 2假借字。兩個讀音相同或相近、意義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時也可以借代。這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本無其字,語言中已有某詞,于是借音近或音同的他字以代之。如語言中已經(jīng)有第二人稱代詞r,卻沒有創(chuàng)造出表達的字體,于是借用“男女”的“女”字,或借用“汝水”的“汝”字。所以“三歲貫女”中的“女”通“汝”。另一種情況是本有其字,可是寫的人一時寫了別字,而后約定俗成,別字和本字也就通用了。如“甚矣,汝之不惠”的“惠”,就同“慧”。,第12講 考點精講,假借的基本規(guī)律是同音替代。分三種情況:完全同音,如“畔”與“叛”。聲母相同,如“無”和“亡”。韻母相同,如“囑”和“屬”。由該規(guī)律而決定了假借字與形聲字的聲旁關系密
15、切:一是形聲字和聲旁字互相替代,如“賈”和“價(價)”;二是同聲旁的形聲字互相替代,如“厝”和“措(放置)”。注意:同音替代是就古音而言,由于歷史的音變,有的假借字與本字的讀音今天已經(jīng)不相同了,如“弟子趣之”(西門豹治鄴)的“趣”與“促(催促)”。 3古今字。指古時某一個字表示了許多概念,后來為了把這個字的幾個概念用不同的字形加以區(qū)別,就造出另一個或幾個字。古今字在時間上有先后關系,如“莫”與“暮”。 課本為了方便起見,以上三種情況,都用“通”表示。,第12講 考點精講,二、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是指同一個詞在這個句子里是一個意義,在那個句子里又是另一個意義。由本義引申或假借而形成。如,以筆畫最少
16、的“一”字為例,常用義項就有六七個。 一人,一桌(口技)(數(shù)目) 古今一也(察今)(相同,一樣) 六王畢,四海一(阿房宮賦)(統(tǒng)一) 用心一也(勸學)(專一)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岳陽樓記)(滿,全) 為法之敝,一至此哉(史記滑稽列傳)(竟,乃) 要盡可能地掌握詞的各種義項,就必須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假借義等知識。,第12講 考點精講,1本義。詞的本義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就詞的來源說的,即該詞最初的意義,如“向”的最初意義是“朝北的窗戶”,“兵”的最初意義是“兵器”,“走”的最初意義是“跑”等。另一種是就詞的應用來說的,即把最常用的那個意義算作詞的本義,也叫“基本意義”。如“兵”的基本
17、意義是“士兵”,“走”的基本意義是“步行”。在現(xiàn)代漢語中所談的基本意義是指后者。 2引申義。詞的引申義是從基本意義發(fā)展出來的,同基本意義有相類似、相對立或相關聯(lián)的意義。如“深”的基本意義是從表面到底部或從外面到里面的距離大。從“深”的基本意義發(fā)展出來以下這些引申義:深奧,深刻,如“道理很深”;深厚,深刻,如“友誼很深”;時間久,如“夜深人靜”;濃,重,如“顏色太深”?!吧睢钡囊炅x和基本意義的聯(lián)系是建立在相類似的基礎上的。,第12講 考點精講,引申有兩種引申方式:一是連鎖式,即本義和引申義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延伸展開,如“身”的本義是“身體”(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引申為“親自
18、”(禹之王天下也,身執(zhí)耒鍤,以為民先)、“自己”(而身為宋國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性命”(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等。 二是輻射式,即詞義的引申環(huán)繞著一個中心,而從不同的方面展開,如“相”的本義是“察看、仔細看”(伯樂學相馬,顧玩所見,無非馬者),引申為“輔助、輔佐”(無物以相之)、“選擇”(良禽相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輔佐帝王的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等。,第12講 考點精講,3比喻義。詞的比喻義是在比喻的基礎上所產(chǎn)生的意義。因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語言風格特殊,色彩鮮明,所以跟引申義并列,成為轉義的一種。它是由本義通過打比方產(chǎn)生的新義。如“爪牙
19、”的本義是“鳥獸的爪子和牙齒”,比喻義是“得力的幫手或壞人的黨羽”。又如“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一句中的“首領”,本義指“頭和頸”,比喻義為“某個集團的領導人”。 4假借義。 詞的假借義,是借用另外一個同音的詞的意義。實際上可以同古文中的通假字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理解。如“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的“蚤”通“早”,其假借意義就是“早一點”;“至莫夜月明”中的“莫”通“暮”,其假借意義就是“夜晚”。,第12講 考點精講,三、詞的古今異義 所謂“古今異義”,就是指文言詞語或短語的意義和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中書寫相同的詞語之間的意思不同的現(xiàn)象。這種意義和用法的差異是在
20、語言的演變過程中出現(xiàn)的,辨明這些詞語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強我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1詞義的擴大。所謂“詞義擴大”就是說同樣的詞語在古代的意義小,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義變寬了。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孟子)中的“江”“河”與“淮”“漢”并列,指“長江”和“黃河”?!敖焙汀昂印痹诠糯菍S忻~,現(xiàn)在擴大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門豹治鄴)的“好”,專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現(xiàn)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質(zhì),對人、事、物都可以修飾限制。“中國”,原指中原地區(qū),現(xiàn)在指全中國。,第12講 考點精講,2詞義的縮小。所謂“詞義縮小”,就是說同樣的詞
21、語在古代詞義寬,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義變窄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壞氣味均可,現(xiàn)在只表示壞的氣味;“讓”,古代既可表示辭讓謙讓之意,又可表示責備之意,現(xiàn)在則只有第一種意義了?!敖鹁偷Z則利”(勸學)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屬,現(xiàn)在專指黃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現(xiàn)代只把一種鋪蓋屋頂?shù)慕ㄖ牧戏Q為“瓦”;“勸”,古義常用義項有:鼓勵、勸說、規(guī)勸。勸學之“勸”,就是“鼓勵”的意思;赤壁之戰(zhàn)中“肅勸權召瑜還”“勸”即“勸說”之意。今義中只剩下“勸說、規(guī)勸”這一義項。如“勸人改過”。,第12講 考點精講,3詞義轉移。所謂“詞義轉移”,就是說同樣的詞語在古代是一個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卻變成別的一個方
22、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淚,現(xiàn)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茍且、馬虎、刻薄、不厚道,今義轉移為偷竊。又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負的男子,現(xiàn)在則專指為革命事業(yè)獻身的人;蘇武“置幣遺單于”中的“幣”,古義指禮物,今義已轉移為“錢”的意思;廉頗藺相如列傳“竊計欲亡走燕?!敝械摹白摺?,古義為“跑”“逃跑”。今義的“走”是“步行”的意思。再如,“聞”,本指聽見,是聽覺,現(xiàn)在一般指“嗅覺”。,第12講 考點精講,4感情色彩變化。有些詞語在應用的過程中,感情色彩逐步發(fā)生了變化,這往往與它們意思的改變分不開。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見識淺,是中性詞,現(xiàn)在表示品德低,
23、含貶義?!白ρ馈惫糯硎镜昧Φ膸褪?,褒義詞,現(xiàn)在表示壞人的幫兇,貶義詞?!板憻挕惫糯幸睙捴馔猓€有玩弄法律對人進行誣陷之意,屬貶義詞,現(xiàn)在是褒義詞?!耙鹿谇莴F”,原來是指官服上繡的禽和獸的圖案,現(xiàn)在指穿衣服戴帽子的禽獸,比喻道德敗壞,行為像禽獸一樣的人?!肮浴惫帕x指偏執(zhí)、不馴順,如林黛玉進賈府中“行為偏僻性乖張”,今義是“聽話、安順”的意思,如“這孩子真乖”?!爸r”古義指議論、批評他人的過失。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能謗譏于市朝”即用古義,今義“謗”有“惡意中傷”的意思。,第12講 考點精講,5名稱說法的演變。有些時候古文中用一個詞表示某一意思,而現(xiàn)代漢語中已不再使用該詞語表示,而是換用別的
24、詞語表示了。如:“目”現(xiàn)已換成“眼睛”,“寡”現(xiàn)已換用“少”了,“足”現(xiàn)已換用“腳”了。 由于語言在發(fā)展中,詞義或擴大,或縮小,或轉移,因此我們閱讀文言文時,必須注意古今異義的詞。,第12講 考點精講,四、偏義復詞 所謂偏義復詞,就是指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不表示意義,只作陪襯。 1兩個語素意義相對的。例如:孔雀東南飛“便可白公姥”“我有親父兄”句子中的“姥”“兄”表示意義,而“公”“父”不表示意義。 2兩個語素意義相近的。例如“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墨子非攻)中的“園”是種樹的地方,“圃”是種菜的地方。在句子中只有“園”這個語素
25、表示意義,“圃”只作陪襯。中學課本中出現(xiàn)的偏義復詞很多,例如“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孔雀東南飛)中的“作息”只有“作”的意義,沒有“息”的意義。 需要注意的是,兩個語素意義相近的偏義復詞與同義詞的重疊使用時要區(qū)別開來。例如:在孔雀東南飛中,“舉動自專由”“會不相從許”,說“專由”,就等于說“自?!被颉白杂伞?;說“從許”就等于說“相從”或“相許”,而非偏義復詞。,第12講 技法點撥,正確把握文言文實詞含義不僅是我們解讀文言文內(nèi)涵的關鍵,而且是每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點之一。對于這一方面的復習,除了平時注意積累,加大對一些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偏義復詞的識記之外,還需要掌握一些推斷實詞的解
26、題技法。以下幾種方法可供參考: 1代入檢驗法 這是在推斷詞義時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即將所給的義項放在具體語境中貫通文意。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中通常會有不同的意義,推斷詞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把詞放到句中去理解。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順,那么可能就是正確的,反之就是錯誤的。如“祈天永命之要”(2010全國卷)中,“祈”解釋為“懇求”,語意貫通,可能此解釋就是正確的。如果不通順,那就要再進行深入地探究。,第12講 技法點撥,2. 聯(lián)想遷移法 高考題目盡管對考生來說是陌生的,但所考查的知識點均源于課內(nèi),考生應善于把考題與教材聯(lián)系起來,找到命題的“本真源頭”,從而提高答題效率。有的文言實詞與課文中的意義完全相同
27、(有的甚至連其所在句子的句式都相同)。如“援不至,遂沒焉”(2010全國卷)與“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過秦論)中的“遂”;“危素、張起巖并薦,不報”(2010全國卷)與“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報”;“杖劍謁太祖于臨濠”(2010全國新課標卷)與“杖漢節(jié)牧羊”(蘇武傳)中的“杖”。此外,像2010年全國卷中考查的“尋”“會”就更是教材中常見的。這一類詞語在高考中占絕大多數(shù),重點考查一詞多義。,有的文言實詞雖然考查到的義項在課文中沒有出現(xiàn)過,但該詞語是課文中出現(xiàn)過的重點實詞,如“及再遇陣沒”(2010全國卷)中,“及”解釋為“趁著”,而過秦論中有“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
28、烈”,“及”解釋為“等到”。還如“賊非吾主敵,盍趣降”(2010全國新課標卷)中,“趣”解釋為“歸順”,而蘭亭集序中有“雖趣舍萬殊”,“趣”解釋為“趨向,取向”。這種情況在高考的考查中常常是重點、難點所在,更是考查熱點所在,最應引起考生的注意,它主要考查考生依據(jù)語境推斷詞語意義的能力。,第12講 技法點撥,3語境推斷法 被考查的文言實詞是語言鏈條中的一個“元素”,考生可以把它看作是任一代碼,借助語境的“語言流”來推斷這一代碼應該具有的意義。如果這一意義能使“語言流”暢通,那么,這個意義就是正確的,否則,就是錯誤的。把推斷的意義與選項中的解釋進行對照,然后就可以作出判斷。當然,考生也不能完全拋開
29、詞語本身的意義去作推斷,而應該把自己所掌握的該詞的義項與推斷的意義結合起來判斷。如“徇鎮(zhèn)江、丹陽、丹徒、金壇”(2010全國新課標卷)中的“徇”有“巡行示眾、帶兵攻取或占領、順從”等義,再根據(jù)文章語境“擢總管”和“皆克之”可推知,這里應是“帶兵攻取或占領”的引申義“掠奪”。,第12講 技法點撥,4詞性推斷法 文言文中可以運用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常識,通過判斷其詞性的方法對所給選項進行推斷排除。如“挾三百金之富陽賈”(2010福建卷)中,“賈”,前面是名詞“富陽”,兩個名詞連用,后一個?;钣脼閯釉~,此處“賈”應為動詞“買賣”,解釋成“商人”不對。 5句式推斷法 古人行文,喜歡用整齊的句式,如排比句、對
30、偶句、并列結構等,其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而意義相同相近或相對相反,這樣就可以由已知的詞性詞義推測未知的詞性詞義。如“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一句,“忠”與“賢”相對,“用”與“以”相對;“忠”與“賢”意思相近,“用”與“以”也應意思相近。如“法天道,順人心”(2010全國卷),“法”與“順”詞性相近,“法”釋為“效仿”顯然是正確的。 總之,要做好文言文閱讀里的實詞題,在有一定量積累的前提下,再懂得運用一些方法,才可以有備無患。實際操作中,要注意瞻前顧后,從語境出發(fā),兼顧多種方法。,第12講 技法點撥,第13講理解常見文言虛詞 在文中的意義與用法,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
31、13講 真題體驗,【解析】 B本題考查對文言虛詞的理解。A項“其”前句為副詞,表反詰,譯為“豈”“難道”;后句表選擇,譯為“或者”“還是”。 C項“焉”前句中為語氣詞;后句中為兼詞。D項“于”均為介詞,前句譯為“至”“到達”;后句介入對象,譯為“對于”。B項“而”都是連詞,表修飾,表示方式或狀態(tài)。,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解析】 D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命題人一般讓找出“與原文內(nèi)容不符的一項”,設置錯誤選項時在張冠李戴、強加因果、無中生有等方面設置?!暗蚴巡虐廖铮孕衅?,得罪了京兆韋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與原文“叟孤飄坎壈,未有仕路”不合。,
32、第13講 真題體驗,【答案】 其述前載/無違舊美/敘中世/有協(xié)時事/而末及鄙黷/人皆奇其才/畏其筆。,【解析】 文言文斷句可以遵循如下幾條規(guī)律:先找名詞(代詞),文言文中名詞(代詞)一般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找出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名詞或代詞,就基本上可以斷出句讀了;其次看虛詞,尤其是語氣詞和一些連詞的前后,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再據(jù)排比、對偶,定句讀,排比、對偶是文言文中最常見的修辭手法;最后依總分,定句讀。文言文中,往往也有總分、分總的形式,據(jù)此也可以進行斷句。,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答案】 (1)于是(他)來到長安觀察風俗民情,不露姓名,隱藏行蹤,害怕別人看見并認出。(2
33、)我為德行而請命,拿錢財干什么?,【解析】 本題考查對文言文的翻譯能力。命題人一般選擇有重要實詞、虛詞和特殊文言句式的句子作為翻譯對象。平時一定要動筆翻譯文言文句子。注意(1)句中的省略句,(2)句中的賓語前置句。,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答案】 (1)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兒的衣服,袖子里藏著鋒利的刀子走到池塘邊呼喚魚。(2)后母回來,只見女兒
34、抱著院子里的樹睡覺,也就不再懷疑她了。 (3)陀汗王猜測那個洞人是通過不正當?shù)耐緩降玫叫?,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終也不知鞋是從哪里來的。,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真題體驗,第13講 考點精講,“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B級。文言虛詞包括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副詞和代詞。虛詞使用頻率高,語法功能強,用法靈活多樣。 1考查范圍:常見文言虛詞。新課標考試說明明確虛詞考查范圍為18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不考查其他虛詞。 2考查內(nèi)容: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要求在
35、具體語境中理解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詞性和語法作用)。 近年來文言虛詞的考查形式主要為兩種:一種是以選擇題形式出現(xiàn),設四個選項,要求比較虛詞在兩個句子中用法的異同(一般一個句子出自閱讀材料,另一句出自必修教材課文);另一種是主觀題,要求解釋填空或結合翻譯句子考查。,第13講 技巧點撥,理解虛詞的基本方法如下: 1語境判定法 一個虛詞往往有多種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須根據(jù)上下文來確定。如: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賦) 后句沒有緊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贊許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見句中的“而”為轉折連詞,可譯為“可是、卻”等。了。,2位置分析法 有些虛詞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
36、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虛詞的作用和意義時,應從虛詞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關系、搭配習慣及其使用規(guī)律等方面入手。如“乎”作語氣助詞,表感嘆、疑問或反問,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作后綴,一般用在形容詞后;作介詞時它位于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之前,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等,用于形容詞后,表示比較。,第13講 技巧點撥,3代入篩選法 如果我們知道某個虛詞的基本用法和意義,在閱讀和解題時,就可將它的每個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選其中講得通的一項,從而獲得正確的答案。如“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我們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義項有:疑問代詞,譯為“什么”“哪里”“為什么”“怎么樣”等;副詞,譯為“
37、怎么能”“多么”等;通“呵”,譯為“喝問”;復音虛詞,譯為“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進行理解和篩選,就不難確定副詞“多么”這個義項了。,第13講 技巧點撥,4交換理解法 如果給出兩個句子,讓我們判斷句中某個虛詞的用法是否相同,我們可以將其中能確定的一句中的虛詞的用法和意義代入另一句中理解,看句子是否講得通,如果講得通,那么用法和意義就是一樣的,如果講不通,意義和用法就不一樣。如判斷“與我銀,為君致閣職”“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這兩句,我們知道第二句中的“為”是介詞“替”“給”,代入第一句理解:“給我銀子,我為你謀個內(nèi)閣職務?!本渥邮侵v得通的,所以該處的“為”也作介詞“替”“給”講
38、。,第13講 技巧點撥,5同位互推法 一是可以根據(jù)句子的對稱關系來推斷。文言句子講究整齊、對稱,抓住這一點,我們可從一個詞的意義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個詞的意義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句中的“而”是連詞,表修飾關系,那么“以”也該和它相同,作連詞,表修飾關系。,第13講 技巧點撥,第13講 技巧點撥,7成語聯(lián)想法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辟的固定詞組或短句,絕大多數(shù)都來源于古詩文,因此,其中許多詞語的含義與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據(jù)這一特點,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語來推斷文言虛詞的含義,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如“急急乎唯進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義和用法,就可根
39、據(jù)我們熟悉的成語“唯命是從”“唯利是圖”來推斷,應該是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又如“其始相助,后必相惡”中的“相”,我們可以用成語“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一相同結構的成語來推斷,這里“相”是虛指代詞“他”。,第13講 技巧點撥,8標志識別法 有些虛詞是構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標志詞,抓住這些標志,我們就能迅速地確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了。如判斷句的標志“者”“也”“乃”等,被動句的標志“見”“于”“為所”等,賓語前置的標志“是”“之”等,其詞性和意義是確定的,只要判斷出是哪種標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義了。如“使小人在側,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該句是“判斷句”這個標志,就能確定“也”是助詞,表判斷
40、語氣。而“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中的“也”雖也是助詞,但不是判斷,只在句中起停頓的作用。,第13講 技巧點撥,9聯(lián)想舊知法 作為“常見虛詞”,它們在課文中必定多次出現(xiàn)過。如果平時熟讀課文,能夠記住大量包含“常見虛詞”的例句,閱讀和考試時就可用課文中結構相同的句子來推斷有關虛詞的含義了。如“朝野服焉,號為獨立使君”的“焉”,我們就可從課文中結構相同的句子“從師而問焉”,得出此處的“焉”應該是代詞,意思是“他”。,第13講 技巧點撥,第14講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 不同的句式與用法,第14講 真題體驗,一、2010山東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22分) 申甫傳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俠有口辯。為童子
41、時,嘗系鼠媐于途。有道人過之,教甫為戲。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數(shù)奔突不能出。已而誘貍至,貍欲取鼠,亦訖不能入,貍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語甫曰:“此所謂八陣圖也,童子亦欲學之乎?”甫時尚幼,不解其語,即應曰:“不愿也?!钡廊怂烊?。 明天啟初,甫方為浮屠,往來河南山東間,無所得。入嵩山,復遇故童子時所見道人,乞其術,師事之。道人瀕行,投以一卷書,遽別去,不知所之。啟視其書,皆古兵法,且言車戰(zhàn)甚具。甫遂留山中,習之逾年,不復為浮屠學矣。,已而瘞其書嵩山下,出游潁州,客州人劉翁廷傳所。劉翁,故潁州大俠也,門下食客數(shù)百人,皆好言兵,然無一人及甫者。劉翁資遣甫之京師。甫數(shù)以其術干諸公卿,常
42、不見聽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師,九門皆晝閉。于是庶吉士劉公之綸、金公聲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勞以溫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彼炝⑹趧⒐珵閰f(xié)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為參軍,而甫為京營副總兵,然實無兵予甫,聽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窶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術,又長于用車,卒不能辦。方擇日部署其眾,未暇戰(zhàn)也。當是時,權貴人俱不習兵,與劉公、金公數(shù)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謀先委之當敵,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戰(zhàn),而會武經(jīng)略滿桂敗歿于安定門外。滿桂者,故大同總兵官,宿將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師,愍帝方倚重之。既敗,京師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
43、引其眾縋城出,未至蘆溝橋,眾竄亡略盡。甫親搏戰(zhàn),中飛矢數(shù)十,遂見殺。于是權貴人爭咎甫,而譏劉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歸,竟無理甫死者。距甫死數(shù)日,劉公復八路出師,趨遵化,獨率麾下營娘娘山,遇伏發(fā),督將士殊死戰(zhàn),逾一晝夜,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選自堯峰文鈔卷三十四,有刪改) 【注】 媐(x):嬉戲。瘞(y):埋藏。窶(j):貧窮。,第14講 真題體驗,第14講 真題體驗,【解析】 D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解答此題需要結合原文語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卒,通“猝”,倉猝。,第14講 真題體驗,【解析】 C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
44、級為B級。虛詞的掌握要有系統(tǒng)性,每一個虛詞都兼有幾個詞性和意義,要系統(tǒng)復習,有一個知識網(wǎng),這樣既能增強記憶,又能擴大知識面。最好的辦法是把知識清單上的18個虛詞過一遍,打好基礎,確保萬無一失。A項,代詞,代指“八陣圖”;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項,都是介詞,一個譯為“向”;一個譯為“對于”。C項,都是介詞,“憑借”。D項,代詞,“他”,代指“申甫”;語氣副詞,“大概”。,第14講 真題體驗,第14講 真題體驗,【解析】 B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解答此題時,先要準確理解題干的要求,圍繞題干要求加以篩選,再推敲各選項語句所表達的內(nèi)容是否與題干要求對應,最后
45、用排除法,可推出正確選項。是說招募的士兵,是說權貴人;是申甫死后。,第14講 真題體驗,第14講 真題體驗,【解析】 C應該是被皇帝召見后,申甫非常感動,表示誓死為國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營副總兵的官職。,5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 (1)入嵩山,復遇故童子時所見道人,乞其術,師事之。 譯文:_ (2)甫數(shù)以其術干諸公卿,常不見聽信。 譯文:_ (3)于是權貴人爭咎甫,而譏劉公、金公不知人。 譯文:_,第14講 真題體驗,第14講 真題體驗,【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注意“復”“故”,“乞”為動詞,“師”名詞作狀語。注意全句的文意。(2)注
46、意“數(shù)”“以”,“見”表被動。(3)注意“于是”古今異義,“咎”“譏”。,【答案】 (1)(申甫)進入嵩山,又遇到了過去(或“原先”)小孩子時見到的道人,(向他)請求(學習)他的兵法,用對待師長的禮節(jié)侍奉他。(2)申甫屢次憑借他的兵法拜謁(或“拜見”)各位高官大臣,經(jīng)常不被聽從、信任。(3)在這時權貴們爭著責怪申甫,又譏諷劉公、金公不能識別人(的優(yōu)劣)。,【參考譯文】 申甫是云南人,把行俠仗義作為自己的責任,能言善辯。在他還是小孩子時,曾經(jīng)在路上抓住老鼠嬉戲。有一個道人經(jīng)過,教他做游戲。道人就讓他拾取路邊的瓦塊石頭,四面擺放在地上,把老鼠放入其中,老鼠多次橫沖直撞地奔跑也不能跑出來。不久又引誘
47、一只貍貓前來,貍貓想要捉老鼠,也最終不能進去,貍貓和老鼠相互對峙了很久。道人于是小聲對申甫說:“這就是所說的八陣圖,你也想學這個嗎?”申甫當時還年幼,不理解他的話,就回答說:“不愿意?!钡廊擞谑请x開了。 明朝天啟初年,申甫開始習佛學,來回于河南山東之間,沒有什么收獲。申甫到了嵩山,又碰到了原先年幼時遇見的道士,請求學習他的兵法,用對待老師的禮節(jié)侍奉他。道人臨近遠行時,把一卷書傳授給他,就告別離開了,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申甫打開書看,都是古代的兵法,并且對于車戰(zhàn)說寫得很詳細。申甫就留在山中,學習了好幾年,不再學習佛家的學說了。,第14講 真題體驗,不久申甫把那本書埋葬在嵩山腳下,出去到潁州游學,
48、寄居在潁州人劉廷傳的家中。劉翁,是原來的潁州大俠,門下的食客有數(shù)百人,都喜歡談論兵法,但是沒有一個人比得上申甫的。劉翁出資派申甫到京師。申甫多次憑借他的兵法拜謁(或:拜見)許多高官大臣,經(jīng)常不被聽從、信任(或:相信)。愍帝即位后,清兵從大安口入侵,馬上要逼近京師了,京城的九座城門在白天都關閉著。在這時,庶吉士劉之倫、金聲知道事情緊急,就對朝廷舉薦了申甫。愍帝在偏殿召見申甫,用溫和的話慰勞他,申甫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在宮殿的臺階下叩首,大聲說:“我沒有才能,希望用死來報效。”愍帝就立刻任命劉公擔任協(xié)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憑御史的身份擔任參軍,而申甫擔任京營副總兵,但是實際上沒有士兵給申甫,任憑他自
49、己招募。過了三天,招募的士兵略微集結,都是市井中貧困人家不知道使用兵器的孩子,但是申甫所學的本領,又擅長使用戰(zhàn)車,倉猝之間不能置辦。申甫正忙于選擇時間部,第14講 真題體驗,署他的軍隊,沒有時間作戰(zhàn)。在這時,掌權的權貴都不熟悉軍事,和劉公、金公屢次意見不一致,又妒忌申甫憑平民的身份被越級使用,謀劃著先委派他抵擋敵人,便頒下兵符,催促申甫作戰(zhàn),并且恰逢武經(jīng)略滿桂在安定城門外作戰(zhàn)失敗死亡。滿桂是原來的大同總兵管,是有名的老將,因為來京師奔赴救援,愍帝正依靠重視他。他失敗后,京城的人都十分震驚害怕。申甫不得已,痛哭著,在晚上率領他的軍隊用繩子從城上吊著出來,還沒到蘆溝橋,士兵就逃亡得差不多沒有了。申
50、甫親自和敵人肉搏作戰(zhàn),中了數(shù)十枝箭,最終被殺死了。在這時權貴們爭相責怪申甫,又譏諷劉之倫、金聲不懂得鑒察人(或:不了解人、不會用人)。等到清兵率軍回去,竟然沒有人理會剛剛死去的人。距離申甫死去幾天,劉公率領八路軍隊出兵,奔赴遵化,單獨率領部下在娘娘山扎營,遇到敵人的伏兵出現(xiàn),劉公督促將士殊死作戰(zhàn),超過了一日一夜,各路的援兵沒有到來,也死了。,第14講 真題體驗,二、2010福建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15分) 周維城傳 清 張惠言 嘉慶元年,余游富陽,知縣惲侯請余修縣志,未及屬稿,而惲侯奉調(diào),余去富陽。富陽高傅占,君子人也,為余言周維城事甚具,故為之傳,以遺后之修志者。 周豐,字維城
51、,其先紹興人,徙杭州,世為賈,有資。父曰重章,火災蕩其家,流寓富陽。重章富家子,驟貧,抑郁無聊,益跅弛不問生產(chǎn),遂大困,尋死富陽。豐為兒時,當天寒,父中夜自外歸,又無所得食,輒引父足懷中以臥。十余歲,父既卒,學賈。晨有老人過肆,與之語,奇之,立許字以女。豐事母,起坐行步,嘗先得其所欲,飲食必親視,然后進。事雖劇,必時時至母所,視問輒去,去少頃,即又至。母脫有不當意,或端坐不語。豐大懼,皇皇然若無所容,繞膝盤旋,呼“阿母”不已,聲悲慕如嬰兒。視母顏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孫逮見者,言其寢將寐,必呼“阿母”,將寤又如之,殆不自覺也。豐賈致富,有子三人,孫六人,年八十四卒。,第14講 真題
52、體驗,豐于鄉(xiāng)里,能行其德,有長者行。嘗有與同賈者歸,豐既資之,已而或檢其裝,有豐肆中物,以告豐。豐急令如故藏,誡勿言,其來,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陽人多稱豐能施與好義,然豐嘗曰:“吾愧吳翁、焦翁?!眳俏陶?,徽州人,賈于富陽,每歲盡,夜懷金走里巷,見貧家,嘿置其戶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寧人,挾三百金之富陽賈。時江水暴發(fā),焦急呼漁者,拯一人者與一金。凡數(shù)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飲食之,俟水息,資遣之歸。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問富陽人,不能知也。豐又嘗言:“吾生平感婦翁知我?!?嗚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選自茗柯文二編卷下,有刪節(jié)) 【注】 跅(tu)弛:放蕩,不守規(guī)矩。肆:店鋪。脫:偶爾。嘿(
53、m):悄悄地。,第14講 真題體驗,第14講 真題體驗,【解析】 D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難度不大。文中“富陽”為地名,“之富陽”意思是“到富陽”,后面的“賈”如果解釋為名詞“商人”就講不通。實際上,兩個名詞連用,后一個可能是活用為動詞,這里是“做買賣”的意思。解題時應首先結合語境理解句意,進而準確理解詞語的語境義。,第14講 真題體驗,【解析】 B本題考查對文中信息的篩選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解答本題要把握住選擇標準,即題干中“全部體現(xiàn)周維城美好德行的一組”。兩句表現(xiàn)周維城對父母的孝敬,能體現(xiàn)其美好德行;表現(xiàn)了周維城待人心胸寬廣、為人善良的美好德行。所以
54、選擇B項。兩句介紹他的娶妻與子女情況,不是寫其德行;不是周維城的事跡,而是江寧焦翁。也可用排除法,凡是帶的選項都可以排除。,第14講 真題體驗,第14講 真題體驗,【解析】 A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難度適中。解題時,應在理解原文相關句意的基礎上,辨別各項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正確。“祖上世代住在杭州從商”不正確,原文第二段“其先紹興人,徙杭州,世為賈”意為“他的祖先是紹興人,遷到杭州,世代從商”,A項內(nèi)容與原文不符。,第14講 真題體驗,第14講 真題體驗,【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注意聯(lián)系前后文,直譯為主,意
55、譯為輔,做到文從句順。第(1)題翻譯時要注意“傳”是動詞,“為其做傳”的意思;“遺”是動詞,“留給”的意思。第(2)題翻譯時要注意“肆”“飲食”“俟”“資”“遣”的翻譯。肆,名詞,店鋪;飲食,在句中是動詞,“供給飲食”的意思;俟,翻譯成等待;資,是動詞,資助;遣,動詞,遣送,在這里可翻譯成“安排回家”。,【答案】 (1)所以為他做了傳,以便留給后來修志的人(作參考)。(2)前后幾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鋪中供他們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資助安排他們回家。,【參考譯文】 嘉慶元年,我游歷富陽縣,縣令惲君請我撰寫整理富陽的縣志,還沒來得及起草,惲君就奉命調(diào)任,我也離開了富陽。富陽縣的高傅占是個正派人
56、,他告訴我有關周維城的事非常全面具體,所以我為周維城作傳記,以便留給以后修撰縣志的人。 周豐,字維城,祖先是紹興人,后遷徙到杭州,世代為商人,有錢財。父親名叫重章,因火災毀壞了他的家,流浪到富陽并居住下來。重章是富家子弟,突然貧困,心情壓抑煩悶,更加放縱不羈,不過問家中的生計和產(chǎn)業(yè),于是極端困頓,不久死于富陽。周豐幼年時,每當天氣寒冷,父親半夜從外面回來,又沒有什么吃的,他總是把父親的腳抱在懷里。十多歲,,第14講 真題體驗,父親已經(jīng)死了,他學著做生意。一天早晨,有位老人路過他的店鋪,和他交談,認為他奇異出眾,立刻把女兒許配給他。周豐侍奉母親,母親起身、坐下或走路,他常常事先弄明白母親想要怎樣
57、;母親的飲食他一定要親眼看過,然后才送到母親面前。事務雖然繁重,他一定會時時到母親房里看望問候才離開,離開一會兒,就又回來了。母親偶爾有不如意,有時坐著不說話。周豐十分害怕,那心神不安的樣子像是無處容身,繞著母親膝下不停地走,口中不住地呼喚“阿母”,那聲音悲凄得如同嬰兒。看到母親的臉色和悅了,才非常歡喜,又待很長時間,然后再退下去。他在世時的子孫們,說他上床將要睡著時,一定會呼喚“阿母”,快要醒來時,又會同樣呼喚,大概是成了習慣,并不是自覺如此。周豐做生意致富,有三個兒子、六個孫子,他八十四歲去世。,第14講 真題體驗,周豐在鄉(xiāng)里能施行他的恩德,有長者那謹慎寬厚的風度和行為。曾有個和他一起做生
58、意的人要回家鄉(xiāng)去,周豐已經(jīng)資助了他旅途費用,后來有人檢點那人的行李時,發(fā)現(xiàn)有周豐店鋪里的貨物,就報告給周豐。周豐趕緊叮囑讓貨物原封不動,告誡不要把這事傳出去,那合伙做生意的人來了,他像以前一樣對待。 高傅占告訴說:富陽人大多稱贊周豐能夠施舍幫助別人,可是周豐曾經(jīng)說:“我比不上吳翁和焦翁?!眳俏淌腔罩萑?,在富陽做生意,每到年終,他夜里懷揣金錢走街過巷,看見貧寒的人家,就悄悄地把錢放在門洞里,不讓別人知道。焦翁是江寧人,帶了三百兩銀子到富陽做買賣。當時洪水暴發(fā),焦翁急忙呼喊打魚的人,說誰救起一個人,就給他一兩銀子。一共好幾天,救起了若干人,焦翁留他們在鋪子里給他們東西吃,等洪水平息了,又出旅費送他
59、們回去。三百兩銀子馬上用盡了。這兩位老翁,如今向富陽人打聽,誰也不知道他們。周豐又說過:“我這輩子感激岳父了解我?!?唉!街市里巷的平民中間,原本不缺少有德行的士君子??!,第14講 真題體驗,第14講 考點精講,“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B級。??嫉摹安煌木涫胶陀梅ā庇校号袛嗑?、被動句、賓語前置句、成分省略與詞類活用。近年來,這一考點的考查類型有兩類:一類是理解文言詞語(涉及詞類活用);一類是翻譯文言句子(涉及特殊句式和用法)。,第14講 考點精講,“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高考命題中,句式往往是單獨命制選擇題或隱含在文言文主觀翻譯題中作為“采分點”,從命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西省贛州市寧師中學2025年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民事審判團隊管理辦法
- 醫(yī)療安全事件管理辦法
- 保安公司公章管理辦法
- 桐鄉(xiāng)疫情出入管理辦法
- 江蘇公司商旅管理辦法
- 村級移風易俗管理辦法
- 洗煤廠崗位責任制度與職責分配
- 金礦液滴形成的微觀機制及成因研究
- 數(shù)字化轉型背景下電商企業(yè)運營模式創(chuàng)新
- 2025年武漢市漢陽區(qū)社區(qū)干事崗位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屆山東煙臺中考歷史真題試卷【含答案】
- 黨課課件含講稿:《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輔導報告
- 國家開放大學行管??啤侗O(jiān)督學》期末紙質(zhì)考試總題庫2025春期版
- GB/T 3280-2015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
- 管道施工主要質(zhì)量保證措施及通病防治措施
- 斯巴達勇士賽
- 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臨床小講課指南(2021年版)
- T∕CQAP 2002-2022 基于水泡性口炎病毒載體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用陽性假病毒質(zhì)控品
- 1#球磨機襯板更換及方案
- 常用塑料改性加工工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