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泊船瓜洲》.ppt_第1頁
微課《泊船瓜洲》.ppt_第2頁
微課《泊船瓜洲》.ppt_第3頁
微課《泊船瓜洲》.ppt_第4頁
微課《泊船瓜洲》.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泊 船 瓜 洲,【宋】 王安石,鄢常菊,學習古詩的方法,通讀全詩 逐字、逐句理解 讀懂全詩的意思 背誦、默寫詩,方法一,知詩人,解詩題 釋詩句,明詩意 想意境,悟詩情,方法二,我們今天就用方法二來學習古詩。,b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jian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hun,1知詩人,解題意,這首詩的作者是誰?,王安石,王安石是什么朝代的人?,宋朝,王安石(10211086)北宋時期 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青少年時代隨父親在鐘山(今南京)居住,視鐘山為第二故鄉(xiāng)。,題目的意思是什么?,泊船瓜洲,“泊船瓜洲”: 把船停泊在瓜洲江岸。

2、,停泊,【注釋】 1. 瓜洲:在長江北岸,揚州市南,和京口相對。 2. 京口:在長江南岸,現(xiàn)在江蘇省鎮(zhèn)江市。 3. 鐘山:現(xiàn)在南京紫金山。 4.間:間隔。 5.數(shù)重:幾層。 6. 綠:本是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有“吹綠了”的意思。 7. 何時:什么時候。,2 釋 詩 句 , 明 詩 意,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鐘山也只隔著幾座山,汴京,京杭大運河,瓜洲和京口只隔著一條長江,離詩人的家鄉(xiāng)鐘山也不過隔著幾座山而已,可以說,詩人身在瓜洲,已設計好回

3、家的路線。可詩人雖然離家鄉(xiāng)這樣的近,他是否準備回到家鄉(xiāng)呢?從哪里知道?,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任宰相期間,積極推行變法。變法對富國強兵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守舊派反對改革,制造謠言誣蔑他,設計陷害他,王安石被逼辭去宰相之職。一年后宋神宗深感變法少不了王安石,于是王安石又被恢復了相位,但仕途的坎坷,官場的黑暗,前途的迷茫,讓王安石很不情愿去復職,他兩次請求辭去宰相之職,但宋神宗都不準。1075年春,迫于無奈,王安石只好勉強上任。北上京城途經(jīng)瓜洲時,他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泊船瓜洲。,明月何時照我還?,春風又綠江南岸,春風又到江南岸 春風又過江南岸 春風又滿江南岸,春風又綠江南

4、岸,江南多美呀!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詩人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xiàn)出來了,那就是“綠”,可見詩人用字之精妙。其實,詩人曾用過“滿”“到”“過”十幾個字,經(jīng)過反復推敲,最終定為“綠”。 詩人為何獨獨鐘情于一個“綠”字呢?,春天來了,春風僅僅吹綠了“江南岸”?作者為什么這樣說呢? (從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兩世界;因為詩人平生際遇、此時境況,使得詩人所思盡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之春。),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xiāng).,3想意境,悟詩情,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jian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停船在瓜洲之上,望著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家鄉(xiāng),那暖和的春風啊,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啊,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鐘山下的家里?,面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