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制藥新版.ppt_第1頁
基因工程制藥新版.ppt_第2頁
基因工程制藥新版.ppt_第3頁
基因工程制藥新版.ppt_第4頁
基因工程制藥新版.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節(jié) 基因工程制藥生產的基本過程,一、工具酶的分離純化 二、載體的分離純化 三、外源DNA和目的基因的分離和獲得 四、外源DNA與載體DNA的切割與連接 五、宿主細胞的選擇和基因導入操作 六、基因工程菌的穩(wěn)定性及生長代謝的特點 七、基因工程菌中試 八、基因工程菌的擴增和發(fā)酵生產 九、基因工程藥物的分離和純化技術 十、變性蛋白的復性 十一、基因工程藥物的質量控制 十二、基因工程藥物的制造實例,血紅蛋白基因,血紅蛋白基因排列順序,血紅蛋白的結構,血紅蛋白的運送氧氣功能,血紅蛋白的基因工程流程,一、工具酶的分離純化,(一)基因工程制藥所用到的工具酶 (二)關于限制酶 (三)關于連接酶,(一)基因工

2、程制藥所用到的工具酶,限制性內切酶 甲基化酶 Klenow聚合酶T4-DNA聚合酶 T4-多核苷酸激酶堿性磷酸酶 核酸酶-S1核酸酶-Bal31 綠豆核酸酶 核糖核酸酶 人外切核酸酶DNA酶-1 外切RNA酶-III外切RNA酶-VI DNA聚合酶1 T4-DNA連接酶 末端脫氧核苷酸轉移酶T4-RNA連接酶 逆轉錄酶 大腸桿菌-DNA連接酶,(二)關于限制酶,1、宿主限制現象 2、限制酶的定義 3、限制酶的特征 4、限制酶的作用 5、基因工程所用到的限制酶 6、影響限制酶作用的因素,1、宿主限制現象,病毒或噬菌體在宿主A細胞中生長良好,但在宿主B細胞中生長很差,原因是它的DNA受到宿主B的限

3、制,這種現象是宿主控制性限制 (restriction)與修飾(modification) ,簡稱(R/M體系)。 細菌的R/M體系類似于免疫系統(tǒng),能辨別自身的DNA與外來的DNA,并能使后者降解掉。,R/M體系: 是由兩種酶活性配合完成的: 一種是修飾的甲基轉移酶 另一種是核酸內切限制酶,E.coliB含有EcoB核酸酶和EcoB甲基化酶,當(k)噬菌體侵染E.coliB時,由于其DNA中有EcoB核酸酶特異識別的堿基序列,被降解掉。而E.coliB的DNA中雖然也存在這種特異序列,但可在EcoB甲基化酶的作用下,催化S-腺苷甲硫氨酸(SAM)將甲基轉移給限制酶識別序列的特定堿基,使之甲基化

4、。 EcoB(大腸桿菌B株)的核酸酶不能識別已甲基化 的序列。,R/M體系的作用: 保護自身的DNA不受限制; 破壞外源DNA使之迅速降解,ECOB核酸酶,甲基化酶,CH3,CH3,CH3,CH3,噬菌體來源序列,宿主來源序列,限制性內切酶本是微生物細胞中用于專門水解外源的一類酶,其功能是避免外源的干擾或噬菌體的感染,是細胞中的一種防御機制。 由于R/M現象的發(fā)現使得核酸內切酶成為基因工程重要的工具酶。,2、限制酶的定義,凡是能夠識別和切割DNA分子內特定核苷酸順序的酶稱為限制酶。限制酶分為三個類型: (1)型限制酶-由于其切點不固定,很難形成特異性的切割末端。 (2)型限制酶-是位點特異性酶

5、,是基因工程理想的工具酶。 (3)型限制酶-對DNA的識別與切割點不同,不產生特異性DNA片段。,3、限制酶的特征,具有專一性的識別位點。 能夠形成固定的核苷酸單鏈末端。 比較適合于進行DNA結構的分析和進行基因重組。,4、限制酶的作用,(1)進行DNA重組。 (2)構建新載體。 (3)構建基因文庫。 (4)進行DNA序列分析。 (5)制備DNA放射性探針。,5、基因工程所用到的限制酶,通常是型限制酶,具體有以下幾種。 EcoR-IHind-IIIBamH-I Pst-I Sst-ISal-I Ava-I Bcl-IHind-II Hpa-I Bgl-II Cla-I Hae-IIIHha-I

6、Hinf-I Hpa-IIMbo-ISma-I Xba-I Xho-I,6、影響限制酶作用的因素,(1)DNA的純度 (2)DNA的甲基化程度 (3)DNA的結構 (4)反應的溫度-最適溫度為37度 (5)反應的緩沖體系-反應體系中通常含有MgCl2、NaCl、KCl、-巰基乙醇、二硫蘇糖醇、牛血清白蛋白。它們具有激活酶、穩(wěn)定酶的作用。,(三)關于連接酶,1、定義-凡是能夠催化DNA片段5-末端的磷?;c3-末端的羥基結合成磷酸二酯鍵的酶,稱為連接酶。 2、作用-主要用于(1)正常DNA的合成。(2)損傷DNA的修復。 3、種類(1)DNA-連接酶-廣泛存在于生物細胞之中,主要取自于大腸桿菌E

7、.coli。(2)T4-DNA連接酶-來自于經過T4-噬菌體感染的大腸桿菌E.coli。 (3 T4-RNA連接酶-催化單鏈DNA或RNA的5磷酸與另一單鏈DNA或RNA的3羥基之間形成共價連接。,二、基因工程載體的分離純化,(一)定義 (二)基因工程載體的必備條件 (三)基因工程載體的種類,(一)定義,能夠將目的基因攜帶進宿主細胞、并可使得目的基因能夠在宿主體內進行自主性復制的遺傳因子,稱為基因工程載體。,(二)基因工程載體的必備條件,(1)具有有效運載能力。(2)載體自身能夠獨立復制,并且在宿主體內進 行自主性復制。(3)載體在攜帶目的基因之后,還能夠在宿主體內進行自主性復制。(4)在宿主

8、體內,能夠控制外源基因的表達活動。(5)能夠攜帶大小不同的外源性目的基因。(6)鑒定方便、裝卸技術簡單。(7)容易控制、安全可靠。,(8)應具有靈活的克隆位點、并且有方便的篩選標記。(9)應具有很強的啟動子。(10)應具有阻遏子,使啟動子受到控制,因為外源基因的高效表達會抑制宿主細胞的生長、增殖,而阻遏子可使宿主細胞免受這種影響。(11)應具有很強的終止子,以便重點克隆外源基因區(qū)段,而不轉錄其它無關基因。(12)所產生的mRNA必須具有翻譯的起始信號,即含有起始密碼AUG和SD序列,以便轉錄之后能夠順利于進行翻譯。,(三)基因工程載體的種類,1、細菌質粒 2、真核基因病毒DNA 3、噬菌體DN

9、A 4、單鏈DNA噬菌體M13載體 5、人工質粒載體-科斯質粒 6、酵母人工染色體 7、其他載體,1、細菌質粒,(1)質粒的定義 (2)質粒的特性 (3)質粒的分類 (4)質粒載體的具備條件 (5)常用的細菌質粒,(1)質粒的定義,存在于天然細菌體內的一種獨立于細菌染色體之外的雙鏈環(huán)狀DNA,具有獨立復制的能力,常帶有細菌的抗藥基因。也存在于某些真核細胞(酵母的2環(huán)狀質粒),質粒載體(plasmid),(2)質粒的特性,獨立于細菌染色體之外的環(huán)狀DNA或RNA。 其遺傳特性屬于非染色體控制。 能夠進行自我復制。 容易在宿主體內進行轉移和遷移。 可編碼宿主染色體所不具有的基因。能夠賦予宿主額外的

10、遺傳特性:A、編碼產生抗生素酶的抗性基因,B、編碼產生糖酵解酶系的基因,C、編碼產生抗重金屬酶的抗性基因。,質粒的復制類型,嚴謹型(strigent plasmid): 復制與宿主染色體同步受宿主染色體復制的限制,在宿主細胞中拷貝數低約份拷貝。,松弛型(relaxed plasmid): 復制不受宿主染色體復制的 限制可獨立復制,在宿主細胞中拷 貝數高,宿主細胞中質粒有10-200拷貝?;蚬こ坛S幂d體。,質粒DNA的構型,三種不同的構型: 當其兩條核苷酸鏈均保持著完整的環(huán)形結構時,稱為共價閉合環(huán)形DNA(cccDNA),這樣的DNA通常呈現超螺旋的SC構型; 如果兩條多核苷酸鏈中只有一條保持

11、著完整的環(huán)形結構,另一條鏈出現有一至數個缺口時,稱之為開環(huán)DNA(ocDNA); 若質粒DNA的雙鏈均發(fā)生斷裂而形成線形分子,則通稱為L構型。,共價閉合環(huán)形DNA (SC型),開環(huán)DNA (oc型),線性DNA (L型),環(huán)形雙鏈的質粒DNA分子具有三種不同構型,(3)質粒的分類,F質粒-可使宿主A的部分基因隨著F質粒一起轉移到不存在該質粒的另一宿主B的體內。 R質粒-可編碼宿主A的一種或者數種抗生素抗性基因,并能夠將它們帶到不存在該質粒的另一宿主B的體內,使得宿主B也獲得同樣的抗性。 Col質粒-能編碼大腸桿菌毒素基因,通過表達之后產生的大腸桿菌毒素可以使得不帶Col質粒的其它菌株死亡。,(

12、4)質粒載體具備條件,質粒載體,也稱質??寺≥d體,是指用于實現基因工程操作的質粒。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其分子結構中必須具有多個單一限制酶的切割位點。 (2)構建重組質粒之后必須具有轉化功能。 (3)分子量較小,易于操作。 (4)宿主范圍較為單一、無感染性。,(5)常用的細菌質粒,pBR322pBH10pBH20 pTR262pAT153pXf3 Pmk16pGEM-3ZpUC19 A、pBR322質粒 B、pUC19質粒 C、pGEM-3Z 質粒,A、 pBR322質粒, 4363 bp 含一個復制點 含一個抗氨卞青霉素基因(ampR) 一個抗四環(huán)素基因 (tetR) ampR和tetR

13、抗性基因內各有一些限制酶的酶切位點,供外源基因插入 當外源基因插入抗藥基因內,抗藥基因失活。AmpRAmp敏感(AmpS )、TetRTet敏感(TetS).,pBR322:人工構建重要質粒,優(yōu)點:具有較小的分子量 具有兩種抗生素抗性基因,作為篩選標記 具有高拷貝數 是松弛型質粒,B、 pUC系列質粒,由pBR322和M13噬菌體構建而成的雙鏈質粒載體; (1) 2674bp; (2) 有ampR和位于lacZ+ 基因中靠近5端多克隆位點(MCS)和來源于pBR322質粒的復制起始點 (3)大腸桿菌-半乳糖苷酶(lacZ)的啟動子及其編碼該基因氨基端-肽鏈的DNA序列,此結構特稱為lacZ+基

14、因,便于藍白篩選,pUC質粒優(yōu)點: 具有更小的分子,更高的拷數 適于組織化學檢測重組體,C、 pGEM-3Z質粒,含一個ampR基因和一個lacZ編碼基因; 有多克隆位點(MCS); 正選擇顏色標記 lacZ; 有兩個來自噬菌體的強啟動子PT7和PSP6,用于外源基因的高效表達,注意:T7和SP6啟動子特異性地由噬菌體DNA編碼的RNA聚合酶所識別,因此相應的受體菌必須表達噬菌體RNA聚合酶,如:E.coli BL21(DE3)等,2743 bp,MCS,lacZ,PT7,ori,Apr,pGEM-3Z,PSP6,2、真核基因病毒DNA,(1)病毒載體的優(yōu)點 (2)已經研究的真核基因病毒DNA

15、,(1)病毒載體的優(yōu)點,A、具有很高的拷貝數量。 B、有強大的啟動子。 C、可保證目的基因的高效表達。,(2)已經研究的真核基因病毒DNA,A、SV40病毒DNA B、牛乳頭瘤病毒 C、RNA病毒 D、昆蟲桿狀病毒 E、人痘病毒DNA F、猴空泡病毒DNA G、人腺病毒DNA H、人牛痘病毒DNA I 、逆轉錄病毒載體,A、SV40病毒DNA,(A1)、 SV40病毒DNA的特性 (A2)、SV40病毒DNA的基因組 (A3)、SV40病毒DNA載體的構建 (A4)、SV40病毒DNA載體的使用方法,(A1)、SV40病毒DNA的特性,為環(huán)狀雙螺旋結構。其宿主為動物細胞。 SV40病毒有二種表

16、達方式:(1)游離表達方式,SV40DNA+外源性DNA,形成重組DNA,進入宿主體內,以重組DNA的方式表達。(2)結合表達方式,重組DNA整合到宿主染色體的DNA之中,與染色體基因一起表達。,(A2)、SV40病毒DNA的基因組,(A3)、SV40病毒DNA載體的構建,(A4)、SV40病毒DNA載體的使用方法,G、腺病毒,(G1)、腺病毒DNA載體 (G2)、腺病毒DNA載體的特點,3、噬菌體DNA,(1) 噬菌體DNA的特性 (2) 噬菌體DNA的改造 (3) 噬菌體DNA的體外包裝 (4) 噬菌體載體的構建 (5) 噬菌體載體的使用 (6) 噬菌體載體的優(yōu)點,(1)噬菌體DNA的特性

17、,噬菌體DNA為雙鏈的DNA病毒,宿主是大腸桿菌。 已發(fā)現噬菌體DNA可編碼61個基因。 A、噬菌體DNA在宿主體內的生活方式 B、噬菌體DNA的結構,A、噬菌體DNA在宿主體內的生活方式,(1)溶源方式:噬菌體DNA整合到大腸桿菌的DNA中,伴隨大腸桿菌DNA的復制而復制,這種方式是噬菌體DNA作為基因工程載體的理論依據。 (2)溶菌方式:噬菌體感染大腸桿菌后,終止了大腸桿菌染色體DNA所控制的遺傳信息表達,并進一步分解大腸桿菌DNA,最后導致大腸桿菌完全溶解。,B、噬菌體DNA的結構,噬菌體基因組,基因組長度:約為50kb的雙鏈DNA分子,實際大小為48502bp。 DNA是線狀雙鏈分子帶

18、有單鏈的互補末端,末端長12個核苷酸,稱為粘性末端(cos序列)。當噬菌體感染宿主細胞后,雙鏈DNA分子通過cos而成環(huán)狀。 61個基因,每個基因平均為1000bp,其中32個較為重要,它們的分布和排列與其功能有一定關系。 基因組分為二部分:(1)其中一半基因,控制著生命活動周期。(2)另一半基因,可被外源性目的基因所取代, 而不影響噬菌體的生命活動。,基因組分為幾個不連續(xù)的區(qū)域,三個片段組成:,(1)左臂,19.6kb,含噬菌體頭、尾蛋白質編碼基因,AJ的12基因都是構成外殼蛋白的基因。 (2)中央片段,12kb24kb,含PL控制red和gam基因。 (3)右臂,9kb11kb,含DNA復

19、制和溶菌有關蛋白編碼基因。與裂解有關的S和R基因、與DNA復制有關的O基因和P基因等分別聚集在一起。 噬菌體左右兩臂包含了復制和成熟所必須的全部機能蛋白編碼,而中央片段為非必需區(qū),即位于J基因和N基因之間的片段可被其他大腸桿菌DNA片段所替換。,噬菌體基因組,非必需區(qū),(2)噬菌體DNA的改造,野生型噬菌體DNA分子較大,其結構基因也很復雜,并且常常容納不下分子量更大的外源性目的基因DNA片段。需要對其進行改造。 改造方法: (1)遺傳學方法-將噬菌體DNA交替地在不含質粒的大腸桿菌、和含質粒的大腸桿菌的宿主內生長,來刪去其過多的限制酶位點。 (2)體外刪除法-將噬菌體DNA在體外進行限制酶消

20、化,再將未被切割部分經過蛋白質包裝后,去感染大腸桿菌。經過幾代連續(xù)培養(yǎng)之后,噬菌體DNA就會失去不需要的限制酶位點。,(3)噬菌體DNA的體外包裝,A、體外包裝的作用 B、噬菌體DNA包裝的原理 C、噬菌體DNA的包裝過程,A、體外包裝的作用,噬菌體DNA連接上外源性目的基因,就成為重組DNA分子,但是,重組之后的DNA分子必須經過包裝,加上蛋白質外殼形成完整的病毒顆粒,才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B、噬菌體DNA包裝的原理,噬菌體DNA的頭部蛋白+重組DNA分子+噬菌體DNA尾部蛋白,在適當條件下混合,就能夠自動地包裝成完整的噬菌體病毒顆粒。,(4)噬菌體載體的構建,(A) 縮短長度 (B) 改

21、造酶切位點 (C) 增加選擇標記,(A) 縮短長度,插入型載體:,失去了非必需區(qū) 僅保留了EcoR的單一切點 切點又位于報告基因上,故在切開DNA并插入外源基因后,報告基因失活,即可依此進行重組體的篩選 可插入長度為10kb的外源DNA,只含一個限制性位點可供插入外源DNA的載體,這類噬菌體載體稱插入型載體。,注意:噬菌載體作為載體,其重組噬菌體DNA大小只能: 37kb 51kb。,噬菌體載體是主要用于cDNA文庫構建,也經常用于外源目的基因的克隆。,置換型載體,置換型載體:可被外源DNA置換的噬菌體非必需區(qū)兩側有一對限制性酶切位點的載體,稱為置換型載體。適用基因組克隆,特殊性質:中間區(qū)域約

22、長18kb,這一段DNA可以被外源置換而不會影響phage裂解生長的能力。 包裝限制: phage頭部外殼蛋白容納DNA能力上限105%,下限75%。包裝范圍51kb, 36kb.只有DNA的長度大于野生型phage DNA長度的75而不超過其105時,才能被包裝成phage顆粒,當DNA的長度短于野生型的75%或超過105%時,phage活性就急劇下降,故要求載體DNA和外源DNA長度之和在3651kb之間。 載體必要區(qū)是28kb,理論上克隆能力為23kb.,(B) 改造酶切位點,野生型的-DNA鏈上有5個EcoRI位點和7個HindIII位點,不利于重組操作,必須刪除至1 - 2個。 為了

23、便于各種來源的DNA片段的克隆,還需要增加一些單一的酶切位點。,(C) 增加選擇標記,加裝選擇標記 lacZ,(5)噬菌體載體的使用,重組DNA的構建 (酶切,連接) 噬菌體的體外包裝 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 重組DNA的分離,(6)噬菌體載體的優(yōu)點,容量大,裝載能力可達23kb,便于構建基因文庫 重組子篩選較為方便 DNA提取操作較為簡便,4:單鏈DNA噬菌體M13載體,M13噬菌體(M13 phage)是一種大腸桿菌雄性特異絲狀噬菌體,遺傳物質是環(huán)狀單鏈DNA,全長約6.5kb。宿主是絲狀大腸桿菌。它是單鏈DNA噬菌體中的一個典型的代表。M13感染細菌后,經過復制轉變?yōu)殡p鏈的復制型(RF)。復

24、制型M13可用作克隆載體。 噬菌體M13感染宿主之后,在含有異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的X-gal培養(yǎng)基中生長時,會形成藍色噬斑。通過藍色噬斑的出現可以顯示噬菌體M13的存在。 感染宿主之后,噬菌體M13所釋放的單鏈DNA可用于制作放射性標記探針,用來檢測RNA的結構。,M13噬菌體的組成和結構,M13噬菌體顆粒是絲狀的,只感染雄性大腸桿菌。感染宿主后不裂解宿主細胞,而是從感染的細胞中分泌出噬菌體顆粒,宿主細胞仍能繼續(xù)生長和分裂。,M13噬菌體的外型呈絲狀,M13 噬菌體由外殼包裝蛋白和正鏈DNA組成,M13 DNA全長6407個核苷酸,M13 DNA上至少有11個基因,2700個外殼蛋白

25、分子,M13 噬菌體不裂解宿主細胞,但抑制其生長,M13噬菌體的組成和結構,單鏈DNA,由6407堿基組成。 90%以上的序列可編碼蛋白質,共有11個編碼基因 基因間的間隔區(qū)多為幾個堿基。較大的間隔位于基因/以及基因/之間,其間有調節(jié)基因表達和DNA合成的元件。,M13噬菌體的基因組,M13噬菌體的基因組,編碼3類蛋白質: 復制蛋白(基因,和) 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基因,和) 結構蛋白(基因、和),M13噬菌體載體的構建,M13噬菌體作為載體的重要特點: M13噬菌體的感染與釋放不會殺死宿主菌,僅導致宿主菌生長緩慢; M13噬菌體DNA在宿主菌內既可以是單鏈也可以是雙鏈,通過感染或轉化的方法能將M1

26、3噬菌體DNA導人宿主菌中; M13噬菌體的包裝不受DNA大小的限制,其噬菌體顆粒的大小可隨DNA的大小而改變,即使DNA的大小比本身DNA的大小超出6倍,仍能進行包裝。,M13噬菌體在用作載體時是利用其雙鏈狀態(tài)的RF DNA:單鏈DNA的酶切和連接是比較困難的。 外源片段插入位點在基因和基因之間的508bp間隔區(qū)-M13不像噬菌體基因組那樣含有較大的可替代區(qū)。它的基因組中絕大多數為必需基因,只有兩個間隔區(qū)可用來插入外源DNA(基因/和基因/之間)。,5:人工質粒載體-科斯質粒,1978年Collins和Hohn構建一種新型的大腸桿菌克隆載體,命名為cosmid(柯斯質粒),又叫粘粒。 柯斯質粒(cosmid)= cos序列+質粒。 實際是質粒的衍生物,它是用正常的質粒同噬菌體的cos位點構成。 A、科斯質粒的基本組成 B、科斯質粒的特性 C、科斯質粒的用途,Cos質粒(考斯質粒 Cosmid),A、科斯質粒的基本組成,(1)含有噬菌體DNA的粘性末端序列(COS序列)。 (2)含有質粒的一個復制起始區(qū)。 (3)含有質粒的一個抗藥性標記。 (4)具有多種限制性內切酶的單一性切點。,柯斯質粒pHC79系,由質粒pBR322和噬菌體的cos位點的一段DNA構成。 包裝時,cos位點打開而產生噬菌體的粘性末端。由于pHC79有pBR322DNA,所以也就有氨芐青霉素抗性和四環(huán)素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