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經濟.ppt_第1頁
明清時期的經濟.ppt_第2頁
明清時期的經濟.ppt_第3頁
明清時期的經濟.ppt_第4頁
明清時期的經濟.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明清時期的經濟,農業(yè),一 明朝抑制 土地兼并的問題 二 明清時期重農抑商的政策,歷代限制土地兼并措施,均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額,丈量全國土地,按人口和田畝的多寡收取賦稅,明朝,鼓勵了 農耕生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明朝抑制土地的措施:魚鱗圖冊,根據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使農不廢耕,女不廢織,厚本抑末”。 -明太祖 材料二:“農為天下本務,而工賈皆為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之中少一人耕稼之人”,“平日留心勸導,使民知本業(yè)之為貴” -清雍正帝 根據以上材料,分析明清時期實行怎樣的經濟政策? 并根據材料二 說明康乾盛世時期的經濟政策對社會發(fā)

2、展的影響.,1.重農抑商的政策. 2:重農抑商政策的作用: 強化了自然經濟發(fā)展, 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也影響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 造成了近代中國落后于世界經濟發(fā)展潮流.,官營 專賣,壟斷鹽、茶等經營,征收重稅,明清時期對商業(yè)商人的限制,根據材料分析,明清時期商人地位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士之子恒為士,商之子恒為商。嚴氏之先,則士商相雜,(嚴)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為舜工計,宜專力于商,而戒子孫勿為士。蓋今之世,士之賤也,甚矣! (清)歸玄恭:歸莊集,明清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手工業(yè)發(fā)展的新高度,一.民營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二.制瓷業(yè)的興盛.,1.民營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明朝中葉以后,民營手工業(yè)超過官營手工業(yè)

3、,占據全社會生產的主導地位。,回顧瓷器發(fā)展歷史,漢朝: 青瓷 北朝 白瓷 唐朝南青北白 宋朝 景德鎮(zhèn)成為著名瓷都,明清制瓷業(yè)的興盛,明清:青花瓷繁盛時期 清朝:彩瓷和琺瑯瓷,判斷下列各是何種瓷器?,青花瓷,彩瓷,琺瑯瓷,海上絲綢之路路線,群神宴,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畫家的作品,畫有盛水果和湯的三件器皿,這三件器皿都是來自中國明朝的青花瓷。畫家把瓷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反映出當時歐洲人對中國瓷器格外診視。,明清時期瓷器業(yè)興盛的表現: 種類豐富 技術提高 遠銷海外,明清商業(yè)的繁榮,從以下材料你可以得到明清商業(yè)發(fā)展的哪些信息?,明清時期,江南地區(qū)出現了一些城市,如棉紡業(yè)發(fā)達的松江、陶瓷業(yè)發(fā)達的景德鎮(zhèn)、冶鐵

4、業(yè)發(fā)達的佛山、長江的商品轉運碼頭漢口等地。絲織巨鎮(zhèn)盛澤鎮(zhèn),本是青草灘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間倍之,以綾綢為業(yè),始稱為市”。因“絲綢之利日擴”,到乾隆時,“居民百倍于昔,綾綢之聚亦且十倍蓋其繁阜喧盛,實為邑中諸鎮(zhèn)之第一?!?岳麓版高中新課程歷史必修,參考答案:,1.商業(yè)繁榮 2、城鎮(zhèn)商業(yè)呈現繁榮景象。 3.專業(yè)化商業(yè)城市出現.,2、區(qū)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fā)展較快。 “燕趙秦晉齊梁江淮之貨,日夜商販而南,蠻海閩廣豫章南楚甌越新安之貨,日夜商販而北”。這反映出明中葉以后中國商業(yè)發(fā)展的本質特征是( )反映的現象是(多選)( ) A.商人長途販運 B.國內商品市場連為一體 C.南北交通發(fā)達 D

5、.“工商皆本”的經濟思想成為主流,3、明清地域性商人群體商幫的出現,徽商,經營領域:鹽業(yè)、茶葉、木材、糧食等等。,活動范圍:全國各地、足跡到達海外諸國。,經營特點:資金厚,大買賣,長途販運,插手生產,經營典當等金融活動。,晉商,經營領域:鹽業(yè)、絲綢、鐵器、茶葉、棉花、木材 。,活動范圍:全國各地、足跡到日本東南亞俄羅斯。,涉足金融:興辦票號,存款、放貸、匯兌。,晉商貿易線路圖,1.(08山東基本能力測試,59)(1分)傳統文化是現代流行文化的重要靈感源泉。青花瓷這首歌在同學們中間廣為傳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于碗底”,傳神地表達了青花瓷的特點。下列關于青花瓷的說法不

6、正確的是 A.青花瓷的出現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燒制成功,使瓷器與書畫的結合更為緊密 C.景德鎮(zhèn)是其重要產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內的瓷器大量銷往海外 2(2008江蘇,4)在唐詩和唐三彩中駱駝和胡人逐漸成為流行的文化符號,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民族融合的加強 絲綢之路的暢通 文化政策的開放 古代商幫的推動 A. B. C. D.,A,C,3.資本主義萌芽的形成和發(fā)展,施復是明朝小說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們夫婦二人住在蘇州盛澤鎮(zhèn)上,靠養(yǎng)蠶織綢生活,本是小戶人家。由于他們織的絲綢光彩潤澤,在市場上賣得很好,賺了許多銀子。 幾年后,他們增買了三四張織機,不到十年,積累了幾千兩金子,后來

7、他們又買了兩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張織機,雇人織綢,成為機戶。 施復夫婦由小手工者發(fā)展成為機戶。,養(yǎng)蠶圖,反映出在明朝中后期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請思考:以上材料反映我國明朝在經濟領域出現什么變化?,明朝中后期的資本主義萌芽,機戶:,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早期的雇傭工人 靠給機戶工作,領取工資謀生,擁有大量資金、生產資料、機房 靠工人生產獲得利潤,剝削的是工人,四.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fā)展,明代中后期萌芽,機戶雇傭機工,商人雇傭居民,原因:,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表現:雇傭關系,地區(qū):江南地區(qū),部門:,紡織,清代:繼續(xù)發(fā)展,手工工場規(guī)模擴大,分工更細,部門和地區(qū)增多,評價:,代表社

8、會發(fā)展的趨勢;稀疏又微弱;發(fā)展緩慢,不占主導地位。,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緩慢的原因是什么?,國家 政策,勞動力,國際 市場,國內 市場,資金,買田置地,影響了資本積累。,農民極端貧困,無力購買商品 自己自足的自然經濟,國家重農抑商政策,農民被局限在土地上,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國際市場的擴大,“重農抑商” 、“海禁” 、“閉關鎖國”,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緩慢的原因:,1.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礙了資義萌芽的發(fā)展(重農抑商、海禁、閉關鎖國 ),2.自己足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影響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商業(yè)的繁榮表現,1、國內市場擴大,大量農產品和手工業(yè)品投放市場; 2.城鎮(zhèn)商業(yè)呈現繁榮景象。 3、區(qū)域間

9、長途販運貿易發(fā)展較快。 4.地域性商人群體形成 :徽商和晉商 5.明朝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探究:明清時期商業(yè)繁榮的原因?,1.農業(yè) 手工業(yè)發(fā)展,提供豐富商品. 2.交通便利,國內市場擴大.,海禁和閉關鎖國,曾經的對外交往,材料1: 因清政府擔心“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將又成一澳門矣。” 故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停止廈門、寧波等港口的貿易,只留廣州一個港口與外商貿易。 (引自梁廷楠的粵海關志) 材料2: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兩廣總督李侍堯制定防夷五事規(guī)定:“夷商每年五月到十月,才可到廣州貿易,過期就要回國或回澳門。夷商在貿易期間,必須住在商館之內,不

10、準攜帶武器。夷商不準到街上購買東西,不準探聽物價,不準買中國書籍?!?(引自柏楊的中國人史綱),閱讀材料1、2,說明清政府在對外貿易上實行什么樣的政策?,材料3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國派使團來中國,要求建立“充分地外交關系”。英使所提要求,遭到了拒絕。乾隆帝在給英王的訓諭中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引自梁廷楠的粵海關志 回答:(2)根據材料1、3,說明清政府實行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3)清政府實行這一政策的影響是什么?,“海禁”與“閉關鎖國”,原因,(直接),為防范外國人騷擾沿海和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爭,自然經濟的封閉性,(根本),后果: 妨礙了

11、海外市場的開拓,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 隔絕了中國與外界的聯系,使中國落后于世界潮流。,海禁和閉關鎖國的后果,對閉關鎖國的認識,明清閉關鎖國的特點是嚴格限制對外交往,而不要誤以為閉關政策下沒有任何對外交往。,廣州十三行,明清時期統治者實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 A維護封建統治 B限制工商業(yè)發(fā)展 C保護農耕經濟 D防范“外夷”入侵,A,變式:明清時期統治者實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經濟和資義萌芽的發(fā)展 B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C君主專制的空前加強 D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D,小結:明清時期經濟特點?,商品經濟活躍, 手工業(yè)發(fā)展新高度, 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明清:農業(yè)社會進一步發(fā)

12、展,民族融合加強,研究歷史上貨幣流通的現象,可以加深我們對時代和社會的認識?;卮鹣铝袉栴}。 歷史現象之一:白銀成為主要貨幣 明代中葉后,白銀成為主要貨幣。據研究,16世紀中期到17世紀中期,歐洲各國與中國的貿易以中國的絲綢為主角,被西方學者概括為“絲銀”對流。中國通過“絲銀”貿易,獲得了占世界產量1/4到1/3的白銀,總量達到7000噸至10000噸。這種趨勢一直持續(xù)到18世紀末。 (1)說明“絲銀”貿易出現的國際背景和國內社會經濟條件。(6分),參考答案:(1)國際:新航路開辟,東西方貿易聯系加強; 國內:明中期以后,手工業(yè)發(fā)達,商品經濟繁榮,瓷器、絲綢、茶葉等商品大量出口。,有這么一組畫面

13、曾經讓我們的民族一度失去自信,糧食收獲量與播種量的比較簡表,畫面一:當黃河岸邊柳蔭樹下,犁間耕作的喘息與手搖紡車吱呀呻吟合奏著悠閑的田園慢板時,英格蘭西北部蘭開夏郡的蒸汽鍋爐吼叫出震耳欲聾的工業(yè)交響曲。,夕陽與曙光,畫面二:當雍正皇帝頒布“抑商手諭”,乾隆天子津津樂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時,英國的查理一世和法國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斷頭臺上,以十倍的絕望與百倍的仇恨詛咒著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畫面三:當鄉(xiāng)里人家趕著牛車,挑著扁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著單調的生活時,西方的蒸汽機頭已經響聲徹天地駛入了全新的時代!,明清時期統治者實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 A維護封建統治 B限制工商業(yè)發(fā)展 C保護農耕經濟 D防范“外夷”入侵,A,明清時期統治者實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經濟和資義萌芽的發(fā)展 B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C君主專制的空前加強 D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D,齊民要術序(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中說到:“舍本逐末,賢者所非。日富歲貧,饑寒之漸,故商賈之事,闕而不錄?!贝硕卧挶砻鳎?A目的是為發(fā)展商品經濟 B反映出作者重農抑商思想 C告誡統治者應舍本逐末 D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提高題:,下列有關重農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