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選讀》之《知其不可而為之》.ppt_第1頁
《論語選讀》之《知其不可而為之》.ppt_第2頁
《論語選讀》之《知其不可而為之》.ppt_第3頁
《論語選讀》之《知其不可而為之》.ppt_第4頁
《論語選讀》之《知其不可而為之》.ppt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楊過道:“你說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那么文武雖然不同,道理卻是一般的?!?郭靖聽他體會到了這一節(jié),得是歡喜,說道:“經書文章,我是一點也不懂,但想人生在世,即便是做個販夫走卒,只要有為國為民之心,那就是真好漢,真豪杰了?!?楊過問道:“郭伯伯,你說襄陽守得住嗎?”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蒼蒼的丘陵樹木,說道:“襄陽古往今來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當年耕田隱居的地方。諸葛亮治國安民的才略,我們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說只知道鞠 躬盡瘁,死而后已,至于最后成敗,他也看不透了。我與你郭伯母談論襄陽守得住、 守不住,談到后來,也總只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八個字。”,倚天屠龍

2、記中交代,后來蒙古大軍攻破襄陽城的當天,郭靖與其妻黃蓉、其子郭破虜、其女郭芙、其婿耶律齊全部血戰(zhàn)到底,以身殉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知其不可而為之,1、弒 2、接輿 3、長沮 4、桀溺 5、耦而耕 6、耰而不輟 7、憮然 8、荷dio 9、黍而食 10、擊磬 11、荷蕢 12、硁,sh,y,j,jin,yu,u,w,h,sh,qng,hku,kng,大聲一點,全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 第二部分:第二第六章 第三部分:第七章,討伐弒君者,“仕”與“隱”的論爭,孔子自我總結,1、此部分出現的接輿、長沮、桀溺、荷dio丈人、晨門、荷蕢之人他們有什么共同特點?,他們

3、有看清天下時勢的睿智,具有較強的能力,卻懷著無為的襟抱,揣有寶璧卻不用于世。,2、從此部分找出能表明孔子不同與上述之人觀點的語句。,“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孔子面對如此紛亂的世界,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欲將天下重歸清明,以順應天下之大倫。,接輿 長沮、桀溺 荷dio丈人 晨門 荷蕢之人,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子曰:“隱者也?!?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隱,仕,1、孔子借“鳳鳥不至,河不出圖”隱喻什么? 2、“吾已矣夫!”意味

4、著孔子放棄了自己的主張嗎?,隱喻自己的主張不能行于天下了。這兩句話反映了孔子內心的茫然與苦楚。,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在政治黑暗的時候,孔子努力去實現自己的政治理念,不怨天尤人,即使難以實現,但老天是理解他的。,知 其 不 可 而 為 之,知道,那,對于弒君者的討伐問題,在紛亂的社會如何實踐自己的主張, 使社會重歸清明的問題。,不,能(成功),卻,(還要去)做,這些事,深入探究文本,第一部分:,討伐弒君者,春秋末期,由于公室式微而私室強大,在權力的斗爭中弒君的行為時有發(fā)生,這其中有公室成員篡位而弒君,卿大夫與國君爭權而弒君,公室成員、卿大夫或國君近侍等與國君有仇

5、而弒君。弒君活動最頻繁的國家當屬晉、齊,而齊國的弒君事件則相對集中于齊桓公諸子爭立時期和陳氏最后奪權的時期。這些弒君事件反映了當時社會轉型期矛盾沖突的不可調和,也是社會轉型產生的陣痛之下的犧牲。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殷周以來的神權政治價值觀的崩解。,1、在得知陳成子殺了齊簡公之后,孔子為何要”沐浴而朝”? 2、按理來說,陳成子殺簡公,哀公應該早知道這件事,但他都未 表示要出兵。況且殺的是齊國國君而非魯國國君,為什么孔子 還要如此隆重地請求魯哀公出兵討伐陳成子呢? 3、在遭到哀公的婉拒,又遭到三桓的一致拒絕之后,孔子為什么 一連兩次說出“不敢不告”?,沐浴就是齋戒,古代在舉行祭祀或其他典禮前要進行

6、齋戒,包括沐浴、潔食、禁欲,以示莊重和虔誠。,這說明孔子對這件事情的重視。,孔子的觀念中“君君,臣臣”,現竟然有人弒君,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此種行徑當然應該天下共擊之。這是孔子“禮”的思想的體現,所以他才會如此隆重地提出這種要求。,孔子雖告老還家,但仍用士大夫的政治責任要求自己;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孔子對于魯國君臣實現自己要求原本就沒抱太大的希望。反復的申告,反映了孔子無可奈何而又想有所作為的心情。,探究,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一種對事情的堅持;,是一種自我的心理暗示;,是一種問心無愧的頑強!,“仕”與“隱”的論爭,第二部分:,鞏固文言知識,一、解釋加點字詞,1、諫 2、追 3、殆 4、問津焉 5

7、、易 6、豈若 7、輟 8、拱而立 9、二子焉 10、明日 11、反 12、既而,二、明確詞類活用現象,1、孔子下 2、耰而不輟 3 、子路從而后 4 、止子路宿 5 、見其二子焉 6 、食之 7、欲潔其身 8、斯己而已矣,三、明確句子類型,1、問于桀溺 2、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3、奚自? 4、莫己知也。,制止,挽回,及,補救,危險,詢問渡口。于之,向他,改變,比得上,停止,表修飾,代詞,此處代子路,第二天,返,不久,名詞做動詞,名詞做動詞,名詞做動詞,使停止,使拜見,使吃,使清潔,名詞做動詞,1、楚狂接輿把孔子比作鳳凰,是說,現在是亂世,你為什么還要 尋求出仕呢?難道鳳凰的德行衰微了嗎?孔子在聽了他委婉的 勸說之后,為什么“欲與之言”?發(fā)揮想象,你覺得孔子會以什 么態(tài)度對待接輿?會說什么呢?,2、孔子聽到自己反尊重的隱士長沮、桀溺所說之話,感到社會 現狀確實如二人所說的紛亂不堪,自己的力量確實渺小,不由得 感到“憮然”,內心更為悲涼。但在“憮然”之后,孔子又道出一番 話來,對這些話語應該作何理解?,3、 孔子師徒重訪丈人后,發(fā)了一番感慨,其要點是什么?,4、晨門說了一句:“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從這句話看他對孔 子師徒的處世態(tài)度是贊同還是否定?,5、荷蕢之人聽孔子擊磬而知孔子之意,那我們從這一章節(jié)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