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春夏之間》PPT課件.ppt_第1頁
《講春夏之間》PPT課件.ppt_第2頁
《講春夏之間》PPT課件.ppt_第3頁
《講春夏之間》PPT課件.ppt_第4頁
《講春夏之間》PPT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講 春冬之間,2011.10.30,三字經: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一年之中有四個季節(jié),叫做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jié)循環(huán)交替、運行不止,永遠沒有盡頭。),堯典關于四時的論述有一個十分值得注意的特點,就是它把天文、歷數和物候、人事緊密連接在一起,構成一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自然整體。,它說,春天人民散布田野,從事耕作;鳥獸發(fā)情交配,繁育后代。夏日人民“相就而助成耕耨之事”;鳥獸暑熱脫毛而皮革外露。秋季收獲已畢,人氣平和而安居;鳥獸毛弱更生而潤澤鮮好。,嚴冬人民藏于屋內取暖以避寒;鳥獸生出茸茸細毛以自溫。這些論述盡管很簡單,但是明顯地表露出整體地觀察世界的思維傾向,并由此開啟了古代四時說

2、的先河。,春,說文;“春,推也。從草,從日,屯聲。”,草,春時生業(yè)。爾雅,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英亂飛。 丘遲與陳伯之書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洲,三字經: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才:指天才、地才、人才。出自易經,本來是形容易經的內容廣博。易經系辭(下)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兩之?!?三光:指目光、月光、星光。出自班固著白虎通義:“天有三光日月星”。三才,指的是天才、地才、人才。三光,指的是日光

3、、月光、星光。,日商族源流史 242頁,2001年、2006年,中國中央電視臺和云南省玉溪市共同開展了兩次撫仙湖水下遺址探秘活動;2007年,云南大學民族研究與文物評估中心、云南考古研究所等七家部門對玉溪撫仙湖水下24平方千米的石質建筑群落開展了考古工作。,撫仙湖水下考古一書對這次活動進行了總結。其中提到說在撫仙湖水下遺址發(fā)現了“非常奇特”的“兩個類似正在發(fā)射光芒的太陽的圖案”,而且,“類似太陽的圖案曾在云南省滄源縣的巖畫上出現過。,這個圖案很容易解讀,因為人類對太陽的崇拜和敬畏古今中外都有,是古代民族共同的信仰和宗教現象”,特別是“今天發(fā)現的圖案不但是在水下,還是陰刻的,有凹槽,這更原始”。

4、,有專家認為,2006年6月19日出現于撫仙湖水下遺址不規(guī)則石頭上的圖案并不僅僅是“太陽”的圖案,因為兩個圖案并列在同一石質構件上,圖案“兩個圓”的表現形式不一樣,經過易學分析,它們分別是一個太陽、一個月亮的圖案。,中華各民族對太陽的崇拜,西藏地區(qū)的珞巴族同胞認為,主管太陽的烏佑是女性在珞巴人心目中,太陽生長出萬物,是一個偉大的生殖神,而人類子孫后代的生育由女性承擔,因此,太陽也就是女神,祭祀太陽活動白然讓女性來主持。珞巴人祭祀太陽神的時候,有一連串的儀式,,其中最隆重的就是殺牲獻祭。屆時,要選一頭強壯身大的牛,讓女性主祭者做象征性的宰殺,并向太陽神做獻祭的動作。,太陽山柳葉湖文化 44頁,“

5、日”是個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日”像太陽,中間的一橫代表光。甲骨文“日”不圓,是因為用刀刻在骨頭上,不容易畫圓。 過去曾人批評漢字落后,說漢字的象形字不象形,并“日”字為例,說: “誰見過長方形的太陽?”太陽當然是圓的,世上不會有長方形的太陽。,為適應方塊字的特點,把“日”字寫成長方形,隸書以后的事,并不是一開始就這樣寫。 “日”的本義是太陽。尚書洪范:“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太陽月亮運行起來了,就有了冬天夏天。)這是日的基本義項,幾千年沒有變?,F在常說的“日出、日光、日食、日落、日照”等詞中的“日”,都是太陽的意思。,“日”的引申義是太陽東起西落的一段時間,即一天(有時也泛指一晝夜)

6、。這是“日”的又一基本意思。列于湯問:“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我認為太陽剛出時離人近,而到了一天的中午離人遠了。)再引申“日”可當每天講,如成語“日積月累、日近有功、日理萬機、日新月異、日臻完善”等。,“日”由指某一天既可引申指從前的某一天,即往日;又可指今后的某一天,即他日?!叭铡钡倪@兩個義項本來用得就不多,在現代漢語中更不再使用,改由“昔日、從前、住口”和“他日、改天”表示。,“日”內指一天再引申泛指時間、光明,如“日月如梭、愛惜時日”等。 “日”各義項的關系,大致如下圖:,屯,段玉裁注:屯象草木之初生。 也就是說剛剛破土而出的幼芽。 草木破土而出必先聚集力量,義為聚集。

7、 因為破土之前聚集生命力,也有生機的意思。,夏,說文復部:“夏,中國之人也。以別于北方狄,東方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夏引伸之義為大也”。所以,“華夏”就是指繁榮美好的中國(中原地區(qū)),那里繁衍生存著強大的國家和民族。華夏族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央,故又把居住地區(qū)稱為“中國”。,據古書記載,山西、陜西一帶人們把壯大雄偉的東西部叫“夏”,所以“夏”的引申義就是大。建立在黃河流域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就叫“夏朝”。,由大再引申,大的房屋也叫“夏”。古人說: “夏,大殿也?!边@就告訴我們,高樓大廈的“廈”最初就寫做“夏”,后來才做“廈”讀音也有了改變。 “夏”歷來被用來指稱一年四李中的第二

8、季。這雖是假借,卻成了它的主要義項。,在通用漢字中, “夏”不做義旁,只做聲旁,如廈、嘎等,廈讀 sha和xia, 嗄讀sha和a,秋,漢字之趣 110頁,古人觀念中的“秋”有“凋敝、“肅殺”的含義。按照五行觀念,五行與五方相配,金屬西方。五方與五時相配,西方屬秋。五時與五志(怒、喜、思、憂、恐)相配,秋屬憂。五志與五聲(呼、笑、歌、哭、呻)相配,憂屬哭。,正因為如此,金、西、秋、憂、哭這一連串的概念就有了某種性質的一致性。從黃河流域的物候情況來看,秋季為草木凋零、凋敝之時,中國人常說:人活一世,草活一秋。,人是自然的一分子,置身于草木枯黃凋敝的秋季,人自然會有一種肅殺之感。自古文人騷客就有悲

9、秋的情緒。最典型的詩句為“如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按照中國古人天人合一的觀念,人的一切行為都要與天地自然相吻合,因而,中國古代行刑的時間也定在秋季。,中華民俗百科:風俗習慣萬年歷 170頁,立秋忌舊時漢族地區(qū)認為立秋為大節(jié),故禁忌繁多。此日農家忌家人在田間行走,否則以為秋收必不好。識字的人家多用紅紙寫上“今日立秋,百病俱休”,貼在墻壁上,用以避邪。,為什么“愁字從“秋”得聲“?,“ “愁”字亦從秋得聲。說文:“愁,憂也。從心,秋聲?!背钣滞ā般浮薄c钢溉萆淖兠?,又指憂愁貌。愀所指的容色的改變,只是指改變?yōu)槊C殺的、憂愁的容色,而不是改變?yōu)橄矘返娜萆n、愁二字古音為疊韻。說文:“憂,

10、愁也?!薄?楸與秋,楸與“秋有內在聯系。楸字從木,秋聲。楸為木名。本草綱目以為:“楸葉大而早脫,故謂之楸。唐時立秋日,京師賣楸葉,婦女、兒童剪花戴之,取秋意也?!庇?,民間傳說,在每年立秋的那一刻,楸樹所有的葉子都要神奇地翻個個??傊凑展湃说挠^念,楸樹與秋有一種內在的關系。,廊坊市志 (全三卷) 1874頁,老楸樹香河縣戴家閣老楸樹,原為觀音閣前古樹。今閣已毀,只存此樹。樹干直徑15米,樹高約20米。雖歷經滄桑,仍枝葉繁茂,生機勃勃。據傳每年立秋之日,樹葉皆背面轉向太陽,當地人稱其為“神樹”。樹齡約有700年左右。,秋氣為肅殺之氣:秋季與“肅”字的聯系肅字及從肅的字與秋季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11、。這還是與五行觀念有關,因為秋天草木凋落,一片蕭瑟、肅殺之氣,使人憂愁,因而說秋氣為肅殺之氣。,而且,愁字亦從秋。從肅的“蕭”字也與秋季聯系密切?!笆挸俊奔雌嗲宓那锍??!笆捝睘榍镲L吹拂樹木之聲。秋天是一種蕭索、蕭條的景象。因而,蕭蕭、蕭索、蕭條、蕭寂、蕭森、蕭騷等一連串的詞都大有秋意。,中國哲學主張?zhí)烊撕弦?,中國古人以為人事必須與天意相吻合,因而,中國古代斬絕犯人也選在秋季。正因為如此,產生了一系列有連帶關系的文化現象。,秋官,官名。周禮中刑官的總稱。相當于后世的刑部。秋為萬物肅殺收斂之時,天子設秋官主刑,取肅殺之意。秋官掌國之刑法,佐天子以刑規(guī)范萬民。,冬,甲骨文、金文“冬” “終”同文,意思是“最后、始終”。甲骨文屯南七四四: “癸卯卜,甲啟?不啟,冬夕雨?!?“癸卯日占F:第二天云開天晴嗎?云不開,終夜下雨?!?篆文的“冬”字與“終”寧己分開,本義為“冬季”。,因為黃河流域冬季會結冰故特意增加了“冫”(冰)旁。這是由最后義引申出來的,因為冬季是一年的最后一個季節(jié)。春秋隱公二年:“冬十月,伯姬歸 于紀。”(“冬季十月,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