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yī)護理常規(guī) 技術操作規(guī)程中醫(yī)內科急癥護理常規(guī),一般護理常規(guī),接待患者,初步分診。根據患者病情,送至搶救室或觀察室,并立即通知醫(yī)生。 做好輸液、給藥、配血、輸血及相應準備。 急診室環(huán)境 根據病癥性質,調節(jié)病室內濕溫度。 環(huán)境清潔、舒適、安靜,空氣流通。 每日定時空氣消毒。 入院介紹 介紹主管醫(yī)師、護士。 介紹就診環(huán)境及設施的使用方法。介紹作息時間及相關制度,生命體征監(jiān)測,做好護理記錄 測量即刻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新入急診室患者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四次,連續(xù)三日。 體溫37.5以上者,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四次。 若體溫39以上者,每四小時測體溫、脈搏、呼吸一次,或遵醫(yī)囑執(zhí)行。 留觀患者
2、體溫正常三日后,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一次,或遵醫(yī)囑執(zhí)行。 危重患者生命體征監(jiān)測遵醫(yī)囑執(zhí)行。 每日記錄大便次數一次 協助醫(yī)師完成各項檢查,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注明執(zhí)行時間。 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瞳孔、神志、舌脈等變化,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 根據病情,給予正確體位。對煩躁不安患者加床欄或用約束帶妥善約束,防治意外發(fā)生。 注意觀察分泌物、排泄物,對疑似服毒、診斷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時收集相應標本送檢。 注意治療效果及藥物不良反應等,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 隨時檢查各種管道是否通暢,發(fā)現異常及時處理。 對診斷不明急腹痛患者禁止使用鎮(zhèn)痛藥物。 及時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飲食、睡眠和情志方面的
3、問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凡涉及法律糾紛的患者在搶救的同時,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遵醫(yī)囑準確給藥,注意觀察用藥后的效果及反應,并向患者做好相關知識的宣教。 遵醫(yī)囑給予飲食護理,指導飲食禁忌。 關心患者,做好情志護理。 根據患者病情,對患者或家屬進行相關健康指導,使之對疾病、治療、護理等知識有一定了解,積極配合治療。 需急診手術患者,遵醫(yī)囑做好術前準備,并通知手術室。 對轉科、轉院的垂?;颊咦龊米o送及交接工作。,預防院內交叉感染 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 做好床單位的終末消毒處理。 做好出院指導,并征求意見。,一、高 熱,因外感六淫、疫癘之毒及飲食不潔等所致。以體溫升高在39 以上為主要臨床表
4、現。病位在表或里。急性感染性發(fā)熱和非感染性發(fā)熱可參照本病護理。,護理評估,生命體征 伴隨癥狀及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社會狀況 辯證:表熱證、半表半里證、里熱證,護理要點,一般護理 按中醫(yī)內科急癥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 高熱期間應臥床休息 煩躁不安者應實施保護性措施 對于實行疫癘引發(fā)的高熱,按呼吸道傳染病隔離 持續(xù)高熱不退或汗出較多者應避風,及時更換衣被,用溫水擦身,及時變換體位 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體溫驟降、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煩躁不安等情況 神昏譫語、肢體抽搐等情況 高熱、喘促、不能平臥、汗出等情況,給藥護理 湯劑一般溫服,高熱有汗煩渴者可涼服。服解表藥后,宜少量飲用溫熱開水或熱粥,以助
5、汗出。 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細軟、易消化,宜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忌食煎炸、油膩之品。 外感高熱,宜進熱湯,多飲溫開水以助汗出。 鼓勵患者多飲水及果汁飲料,亦可選用蘆根湯、淡鹽水等以養(yǎng)陰增液。 情志護理 內傷發(fā)熱多病程長,患者常有煩躁、焦慮等情緒改變,安慰患者樹立信心,提高對自身疾病的認識,積極配合治療。 臨證施護 發(fā)熱惡寒重、頭痛、四肢酸痛、無汗者,遵醫(yī)囑給予背部刮痧,以助退熱。 壯熱者,遵醫(yī)囑用物理降溫、藥物降溫或針刺降溫,健康指導,保持心情舒暢,怡養(yǎng)情操,利于康復 注意病愈初期的休養(yǎng),避免過勞,適當活動。注意保暖,慎風寒,以免復感外邪。 飲食宜清淡、少油膩、易
6、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膩之品,忌煙酒。 根據自身條件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積極治療原發(fā)病 堅持遵醫(yī)囑服藥、治療,定期到門診復查,二、 神 昏,神昏,因多種病癥引起心腦受邪,竅絡不通,神明被蒙所致。以神志不清、不省人事為主要臨床表現。神昏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是多種急慢性疾病危重階段常見的癥狀之一。病位在腦?;杳缘瓤蓞⒄毡静∽o理。,護理評估,生命體征、神志、瞳孔等變化 既往史、現病史和服藥史 生活方式、排泄情況 心理社會狀況 辯證:閉證(閉陰、閉陽)、脫證,護理要點,一般護理 按中醫(yī)內科急癥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 保持呼吸道通暢,患者取仰臥位,去枕,舉頜仰額為。有嘔吐者頭偏
7、向一側,以防窒息。隨時吸出咽喉部分泌物及痰涎 中暑昏迷患者,應將其位置在陰涼通風的病室;煩躁不安者,加床擋或用約束帶妥善約束,防止發(fā)生意外;有義齒者應取下;抽搐者用牙墊或包有紗布的壓舌板置于上下齒之間,防止舌咬傷 四肢厥冷者注意四肢保暖,嚴防凍傷、燙傷。伴有肢癱者保持肢體功能位,定時翻身 遵醫(yī)囑留置導尿,記錄24小時出入量 加強口腔、眼睛、皮膚護理??捎名}水或中藥口腔護理;不能閉目者,覆蓋生理鹽水濕紗布;保護皮膚清潔,定時翻身、拍背,預防壓瘡的發(fā)生。,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遵醫(yī)囑設專人護理,做好危重患者護理記錄。 密切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神志、瞳孔、面色、肢溫、汗出、二便等情況,出現
8、異常,立即報告醫(yī)師,配合搶救。 出現昏迷程度加深、高熱、抽搐、嘔吐、出血、黃疸等,立即報告醫(yī)師,配合搶救 遵醫(yī)囑給藥護理 嚴格遵醫(yī)囑用藥 飲食護理 遵醫(yī)囑鼻飼,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及水分 保持大便通暢,遵醫(yī)囑給予通便藥或按摩腹部,情志護理 患者若清醒之時,易產生恐懼、緊張、求生等心理變化,應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舒適的治療與康復氛圍,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 臨證(癥)施護 氣息急促、面色青紫、肢體抽搐者,應遵醫(yī)囑給予吸氧,隨時吸出氣道的分泌物 神昏高熱者,遵醫(yī)囑給予針刺治療 脫證亡陽者,遵醫(yī)囑迅速給藥,注意保暖 突然昏迷、口噤手握、牙關緊閉、不省人事者,遵醫(yī)囑針刺人中等穴 譫語狂躁、大便密結者,遵醫(yī)囑鼻
9、飼中藥通便,必要時灌腸 尿潴留者可按摩膀胱區(qū)或遵醫(yī)囑行導尿術,健康指導,保持情緒穩(wěn)定樂觀,避免各種誘發(fā)因素 平素起居有常,作息定時,避免過勞 注意飲食調攝,做到飲食有節(jié),進食清談、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之食物,忌食肥甘、油膩、生冷、煙酒之品。保持大便通暢 積極防治有關的感染性疾??;加強原發(fā)病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癥、糖尿病等的治療;避免藥物中毒,預防中暑、燙傷等意外 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采取適當的體育鍛煉,三、中 風,中風,因素體痰熱內盛、陰虛陽亢或氣血虧虛,遇飲食、情志、勞倦誘因等所致。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語言謇澀,或僅見口眼歪斜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在腦,涉及肝腎。腦血管意外
10、可參照本病護理。,護理評估,生命體征、意識、神志、瞳孔、肢體活動、語言表達等情況 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情況 心理社會狀況 辯證:風火蔽竅、痰火閉竅、痰濕蔽竅、元氣衰敗之中臟腑證;肝陽暴亢、風痰阻絡、痰熱腑實、氣虛血淤、陰虛風動之中經絡證,護理要點,一般護理 按中醫(yī)內科急癥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 臥床休息,取適宜體位,避免搬動。若嘔吐、流涎較多者,可將其頭偏向一側,以防發(fā)生窒息;對煩躁不安者,應加強床欄保護 注意患肢保暖防寒,保持肢體功能位置 加強口腔、眼睛、皮膚及會陰的護理。用鹽水或中藥液清洗口腔;眼瞼不能閉合者,覆蓋生理鹽水紗布;保持床單位清潔,定時為患者翻身拍背;尿失禁者給予留置導尿,定時進行
11、膀胱沖洗 半神昏著參照神昏護理 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生命體征、神志、瞳孔、四肢活動等情況 發(fā)生頭痛、頸項強直、嘔吐、嘔血時,應及時報告醫(yī)師,及時處理,給藥護理 服中藥后避免受風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 服藥后觀察患者病情的逆順變化 及時記錄服至寶丹、牛黃解毒片、蘇合香丸等辛香開竅、急救醒腦之品的時間,神志清醒后立即報告醫(yī)師 服降壓藥、脫水藥時,應觀察血壓變化,防止頭暈,注意安全 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少油膩、易消化,以新鮮蔬菜、水果為主 昏迷和吞咽困難者,可采用鼻飼,以保持營養(yǎng),情志護理 中風患者多為心火旺盛,應耐心做好情志護理。解除患者的恐懼、急躁等情緒,避免不良刺激 對
12、神志清醒患者及家屬驚醒精神安慰,使其消除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積極治療 臨證(癥)施護 高熱者,頭部給予冰袋冷敷 元氣衰敗者,突然出現昏仆、不省人事、目合開口、手撒肢冷、脈微欲絕時,遵醫(yī)囑艾灸等救治 尿潴留者,可按摩腹部,虛者加艾灸,必要時遵醫(yī)囑行留置導尿 便秘者,遵醫(yī)囑給予通便中藥內服,健康指導,使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急躁惱怒、情志過激而疾病再度復發(fā) 生活起居有常,避免過勞,適當休息。隨天氣變化增減衣被,注意保暖 飲食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為宜,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不宜過飽,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戒煙酒 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過度,以免再發(fā)腦出血。經常食用含粗纖維多的新鮮蔬菜
13、、水果,以潤腸通便 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按時服藥,注意血壓的變化,定期到醫(yī)院復查 根據自身的情況,適當參加鍛煉,加強肢體功能活動,四 、 中 暑,中暑,因長夏之季,感受暑熱之邪所致,以出汗、頭暈、頭痛、神疲、胸悶、心慌、泛惡、少汗,甚至汗閉、高熱,嚴重者以神昏、抽搐、厥冷等為特征。病位表里兼有,多在脾、心。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和日射病,可參照本病護理,護理評估,中暑的經過和伴隨癥狀 周圍的環(huán)境、工作種類、生活方式 心理社會狀況 辯證:暑熱侵襲證、熱盛動風證、氣陰兩傷證,護理要點,一般護理 按中醫(yī)內科急癥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 輕癥中暑者,應迅速撤離現場,轉送至陰涼、通風處?;颊呷∑脚P位,松解衣扣,給予
14、清涼飲料 重癥中暑者,立即送至搶救室,不宜搬動,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吸氧,遵醫(yī)囑輸液治療 監(jiān)測生命體征至意識清醒 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觀察生命體征、體溫、神志、瞳孔、二便、汗出、舌脈變化 患者出現神昏、驚厥、四肢抽搐、息短氣粗、四肢厥冷、冷汗不止、瞳孔散大時,立即報告醫(yī)師,配合搶救,給藥護理 按醫(yī)囑用藥,觀察藥物不良反應 服藥期間,禁食辛辣、生冷、油膩等食物 應用冬眠藥物期間,要密切注意體溫、血壓、心率的變化 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高熱量、高維生素流質或半流質,多食清暑水果、蔬菜和綠豆湯等,忌食油膩及煙酒 情志護理 中暑起病急,病情變化快,醫(yī)護人員須儀態(tài)穩(wěn)重,工作有條不紊,以減少其緊張情緒
15、對煩躁、焦慮不安者進行安慰,穩(wěn)定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臨證(癥)施護 口唇紫紺缺氧時遵醫(yī)囑及時吸氧 出現四肢厥逆、面色蒼白、冷汗不止時,遵醫(yī)囑艾灸 抽搐痙攣者,注意安全,防止墜床 大漢者遵醫(yī)囑用中藥煎水代茶飲,頻頻冷服 出現身熱汗少、口渴不欲飲、吐瀉等癥者,遵醫(yī)囑給予藿香正氣水口服及針刺 神昏熱厥者,遵醫(yī)囑鼻飼灌注腦急救中藥或針刺治療,健康指導,保持情志舒暢,心情愉悅,使之氣血通暢 注意水分的輸入,保持環(huán)境的通風,避免長時間在高溫下工作 注意個人防護及個人衛(wèi)生,在烈日下工作注意防曬;在濕熱環(huán)境中宜穿寬松、透氣及淺色衣服等 出現頭暈、乏力、胸悶不適等中暑先兆,應迅速離開高溫環(huán)境,在陰涼
16、通風處安靜休息,并服用清涼飲料及解暑藥物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夏季汗出較多者,應補充足夠的水分。忌食油膩、辛辣、煙酒之品,五、 急性出血,急性出血,因臟絡受傷,血溢脈外所致以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諸竅,下出于二陰或滲出肌膚為主要臨床主要表現。臨床常見咳(咯)血、吐血、便血、尿血等。消化道、呼吸道、血液病等出血,可參照本病護理。,護理評估,出血部位、方式、量、顏色、性質及伴隨癥狀 有無不良生活習慣,有無機械損傷消化道、泌尿道、皮膚等情況 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發(fā)病經過、病程長短 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會狀況 辯證:咯血、吐血、鼻衄 、便血、尿血,護理要點,一般護理 按中醫(yī)內科急癥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
17、根據患者出血原因和出血量分別安置搶救室或觀察室,避免不必要的搬動和檢查,并保持適宜體位 迅速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為及時輸血、輸液做好準備 定時測量血壓、體溫、脈搏、呼吸 做好口腔護理,每日用鹽水或遵醫(yī)囑給予中藥液口腔護理 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觀察出血部位、色、質、量及出血誘因和時間 注意患者神志、面色、唇甲、脈舌及汗出等情況 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如出現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血壓下降時,立即報告醫(yī)師,并配合搶救,給藥護理 按醫(yī)囑準確給藥 中藥湯劑溫服,服藥后觀察效果及反應 凡中西藥同用者,間隔服用,以利觀察 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富營養(yǎng)、易消化,忌辛辣、煙酒、煎炸之品 嘔血者暫時進食 實熱證者
18、,可給予清熱、涼血、止血的蔬菜和水果 虛證者,飲食宜溫熱,但出血期仍不宜過熱,食物取平性為好,血止后再補益 情志護理 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懼和焦慮情緒,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分癥護理 咳血 咳血是肺絡受傷,血溢脈外所致。以咳嗽、咯血或痰中帶血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在肺。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膿腫、肺癌以及二尖瓣狹窄、肺梗死等引起的咯血,可參照本病護理。 臥床休息,盡量少翻身,少語 大量咯血者應取頭低腳高位,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血凝阻塞氣管而窒息 囑患者不要用力吸氣、屏氣、劇咳,如喉間有痰,應鼓勵患者輕輕咳出 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觀察咯血的色、質、量以及伴隨癥狀,有無胸痛、咳嗽等情況
19、如見面色蒼白、汗出肢冷、氣短神倦等,立即報告醫(yī)師,并配合搶救,飲食護理 服用湯藥時,宜偏涼服,同期可食用梨、甘蔗等潤肺之品 遵醫(yī)囑做好支氣管鏡術前準備 臨證(癥)施護 外邪襲肺所致咯血兼口鼻干燥者,可遵醫(yī)囑中藥煎水代茶飲 肝火犯肺、咳血量多者,隨時觀察生命體征,做好搶救準備 脾肺虛衰所致咳血者,多食補氣養(yǎng)血食物 咳血時可遵醫(yī)囑給予針刺止血,吐血 吐血系胃絡受傷,絡傷血溢所致,以血從口中嘔吐而出,色紅或紫黯,以夾有食物殘渣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在脾、胃。上消化道出血或血液病、尿毒癥引起吐血等,科參照本病護理。 吐血期間絕對臥床休息,頭偏向一側,防止血液流入氣道,病情穩(wěn)定后可以適當活動 病情觀察,做
20、好護理記錄 嚴密觀察吐血量、質、色、味以及大便性質及顏色,觀察有無腹痛、心悸、出冷汗等情況 若見面色蒼白、氣息短促、冷汗出、四肢厥冷等,應立即報告醫(yī)師,配合搶救,飲食護理 大量吐血者暫禁食。血止后宜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忌食辛辣、煎炸等動火之品;恢復期應多食蔬菜、水果等清淡而富有營養(yǎng)食物 給藥護理 服藥期間,飲食不宜過涼,可配合健脾開胃之藥膳,以調理脾胃,提高藥效 胃火熾盛所致吐血,服藥時宜涼服 臨證(癥)施護 肝火犯胃之嘔血者多見暴吐如涌,遵醫(yī)囑采用三腔管壓迫止血,并做好三腔管護理 吐血后用鹽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衄血,鼻衄是由肺熱上蒸,迫血妄行或燥氣外襲所致,以鼻腔出血為主要臨床表現;齒衄是
21、因臟腑虛損,邪犯牙床所致,以血從齒齦而出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在鼻、齒,涉及肺、胃、肝。某些急性傳染病、血液系統疾病、肝臟疾病、尿毒癥等引起鼻出血和齒齦出血者,可參照本病護理。,鼻腔大量出血者應取座位,頭部仰起。鼻部置冷毛巾或冰袋,向鼻中隔方向壓迫鼻翼止血;血不止者遵醫(yī)囑用干棉球蘸云南白藥或明膠海綿或三七粉紗條等填塞鼻腔,壓迫止血;仍不止者,請耳鼻喉科醫(yī)師診治 齒衄者,每日可用中藥液漱口。遵醫(yī)囑如采取中藥五倍子粉加白糖調成糊狀涂擦或用棉球壓迫止血 指導患者平時注意口腔、鼻腔衛(wèi)生,糾正挖鼻孔、剔牙縫等不良習慣 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觀察出血部位、色質、量及全身情況 若見面色蒼白、氣息短促、出冷汗
22、、四肢厥冷時,應立即報告醫(yī)師,并配合搶救,飲食護理 注意飲食調理,食用能幫助止血的食物。忌食辛辣、煙酒或肥甘厚膩之物,防止動火生熱 臨證(癥)施護 胃熱壅盛者,中藥宜偏涼服,多飲清涼飲料,如橘子汁、西瓜汁等 肺經熱盛著,室內空氣應濕潤,避免燥熱而加重鼻衄 肝火上逆、陰虛火旺者,易致心煩惱怒,應勸其克服急躁情緒,以免加重病情 脾不攝血所致衄血者,囑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多食補益氣血之品,便血,便血因胃、腸絡脈受損,以血隨大便而下,在大便前后下血,或大便呈柏油樣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在脾、胃、大腸。消化道出血、某些血液病、急性傳染病、急性傳染病、寄生蟲病等凡見大便帶血者,可參照本病護理。,血量多者,應
23、臥床休息,切忌下床排便,注意排便時勿用力,以免增加腹壓損傷血絡 保持大便通暢,做好肛門及周圍皮膚護理 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觀察便血的色、量、質,以判斷出血的部位及全身情況。并準確記錄,必要時可保留標本送檢 如出現柏油樣大便、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呼吸急促、脈細微而數、頭暈、心慌、汗出、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時,應及時報告醫(yī)師,并配合搶救 如痔瘡、肛裂出血,可按有關章節(jié)護理,給藥護理 藥物宜溫偏涼服 服藥期間,飲食不宜過涼,可配合健脾開胃之藥膳,以調理脾胃 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煎炸、煙酒等物 臨證(癥)施護 口渴者遵醫(yī)囑,以中藥煎水代茶飲 大便干燥者遵醫(yī)囑,給予潤腸通便中藥,尿
24、血,因濕熱下注,陰虛火旺,疫毒或藥毒傷腎所致。以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夾有血塊而出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在腎與膀胱。泌尿系統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等出現的血尿,可參照本病護理。,嚴重血尿者,宜臥床休息 遵醫(yī)囑做尿細菌培養(yǎng)、尿三杯試驗,以了解出血原因 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觀察尿血的色、質、量、有無血塊,及尿頻、尿痛、惡寒、發(fā)熱、腰腹疼痛情況 觀察生命體征、神志、面色、汗出、舌脈等情況 如見面色少華、汗出肢冷、氣短息微、脈沉細弱時,立即報告醫(yī)師,配合搶救 如出現無痛性血尿時,也應報告醫(yī)師 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水果,忌食膏粱厚味之品 腎陽虛者,可適當給以溫補食物。陰虛火旺,忌食肥膩香辣動火之品 臨
25、證(癥)施護 口渴、心煩、尿頻、尿急、尿痛者,宜多飲溫開水 肢寒腹痛者,可以炒熱的鹽用布包,敷下腹部,或遵醫(yī)囑給予針刺止痛,健康指導,向患者講解尿血的誘發(fā)因素,以防復發(fā)。保持樂觀情緒,避免情志過激 生活起居有常,注意休息,避免過勞 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平素飲食宜清淡,多食新鮮水果、蔬菜,進食有規(guī)律,勿暴飲暴食,忌食辛辣生冷刺激之品,戒煙酒 指導患者自行觀察二便的情況,有異常及時就醫(yī) 注意個人衛(wèi)生,保持外陰清潔 避免外感邪氣以耗傷正氣,隨季節(jié)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被,六、 痛 證,痛證,因外感六淫之邪、內傷七情、飲食不節(jié)或遭受某些傷害等因素,或臟腑氣機不暢、氣滯血瘀所致。以出現某一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
26、為主要臨床表現。頭痛、心痛、脅痛、腹痛等,可參照本病護理。,護理評估,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發(fā)作時間及誘因 嘔吐物、二便等伴隨癥狀 疼痛承受能力 心理社會狀況 辯證:頭痛、胸痹(心痛)、脅痛、急腹痛,護理要點,一般護理 按中醫(yī)內科急癥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 伴有發(fā)熱、出血時,絕對臥床休息 疼痛未明確診斷時,尤其是腹痛者,禁用鎮(zhèn)靜劑 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觀察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發(fā)作時間、面色、生命體征等 觀察嘔吐物、二便及伴隨癥狀 給藥護理 湯藥一般宜溫服,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富營養(yǎng) 熱證忌辛辣煙酒;頭痛、胸痹(心痛)、脅痛等忌油膩飲食;急性腹痛診斷未明確時應暫禁食 情志護理 穩(wěn)定患者的情
27、緒,解除思想顧慮,配合治療 多與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安心養(yǎng)病,分癥護理,頭痛 因風寒溫熱等邪外侵、風陽火毒上擾、痰濁淤血所致,致經氣不利、氣血逆亂,或氣血營精虧虛、清陽不升、腦神失養(yǎng)等所致。以患者自覺頭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在經絡、氣血及腦髓。腦血管意外、顱內占位性病變、血管神經性頭痛、三叉神經痛等,可參照本病護理。,觀察頭痛部位、性質、頭痛發(fā)作時間及有無伴隨癥狀 觀察患者瞳孔、體溫、二便、舌脈 頭痛加重,出現口眼歪斜、瞳孔大小不等、肢體麻木震顫時,立即報告醫(yī)師,配合處理 飲食護理 以清淡、利濕、易消化為原則,勿過飽,忌食肥膩、黏滑及煙酒刺激之品 臨證(癥)施護 頭痛劇烈時,遵醫(yī)囑給
28、予針刺止痛 高熱性頭痛可用冷毛巾敷前額部 出現伴熱、項背強直、噴射性嘔吐、抽搐時,立即報告醫(yī)師,配合搶救 伴有惡心、嘔吐者,遵醫(yī)囑給予針刺,胸痹(心痛) 因邪痹心絡,氣血不暢所致。以心胸部位呈現發(fā)作性憋悶、疼痛,甚則心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臥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在心、血脈。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可參照本病護理,遵醫(yī)囑安置在CCU,臥床休息,采取止痛措施 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密切觀察疼痛的性質、部位及生命體征等變化 心痛劇烈、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表情淡漠者,立即報告醫(yī)師,配合處理 咳嗽、氣喘、心律失常者,立即報告醫(yī)師,配合處理 保持大便通暢,多食蔬菜和水果。大便秘結者,遵醫(yī)囑給予中藥灌
29、腸或用中藥煎水代茶飲 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細軟,多食蔬菜、水果 不宜過飽或過咸,忌食生冷、油膩、煙酒之品,情志護理 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不安等心理,保持心情平靜,安心治療 臨證(癥)施護 心臟驟停,立刻心肺復蘇 心痛發(fā)作,遵醫(yī)囑給予急救藥物,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遵醫(yī)囑針刺止痛 寒凝心脈者,宜保暖,中藥熱服,脅痛 常因飲食失調、情志不遂所致。以一側或兩側脅肋部位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在肝、膽、經絡。肋間神經痛、胸膜炎、肝炎、膽囊炎、膽石癥、膽道蛔蟲癥等,可參照本病護理。,臥床休息,病情緩解后可遂組建恢復正?;顒?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疼痛的部位、性質與咳嗽、飲食的關系 伴有上
30、腹部及肩背痛、嘔吐、黃疸、寒戰(zhàn)、發(fā)熱等癥狀,應報告醫(yī)師 飲食護理 宜清淡,多食清熱利濕的蘋果,忌油膩、辛辣、酒漿之品 臨證(癥)施護 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 疼痛重者遵醫(yī)囑去中藥熨脅痛區(qū) 嘔吐者遵醫(yī)囑針刺或藥物穴位注射止嘔,腹痛 因六淫外感,內外損傷,火、食、石類痹阻,氣滯血瘀或氣血虧虛等所致。以腹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在大腸、小腸,胞宮、膀胱。胰腺炎、闌尾炎、消化道腫瘤、腸梗阻或腸寄生蟲等引起的腹痛,可參照本病護理,按外科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 觀察腹痛的性質、部位及伴隨癥狀,發(fā)現異常,報告醫(yī)師,配合處理 急性腹痛未明確診斷時暫禁食;禁用鎮(zhèn)痛劑 臨證(癥)施護 虛寒型腹痛,注意保暖避寒,腹部用腹帶
31、或置熱水袋,忌生冷飲食 腹痛劇烈者,遵醫(yī)囑針刺、艾灸或用中藥熱熨腹部止痛 腹脹痛者,遵醫(yī)囑采用耳穴埋籽或肛管排氣 腹痛伴大便密結者,遵醫(yī)囑保留灌腸或中藥泡水代茶飲,健康指導,保持樂觀情緒,心情舒暢,防止七情內傷 注意氣候寒暖之變化,避免六淫外襲。生活起居有規(guī)律,保證充足的睡眠 飲食以營養(yǎng)、易消化、無刺激為宜。禁煙,忌食辛辣、油膩、酒漿、濃茶等 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豆制品等。肥胖者,適當減少食量;高脂者,減少動物脂肪及含膽固醇豐富的飲食,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防止便秘 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治,七、 暴 瀉,暴瀉,因感受外邪、疫毒或飲食、勞倦等所致。以發(fā)病急驟、突然腹瀉、暴迫下注如
32、水、腹痛腸鳴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在腸,涉及脾、胃。急性腸炎、食物中毒、胃腸功能紊亂等,可參照本病護理。,護理評估,腹瀉的次數、量、色、性質及伴隨的癥狀 近期進食情況、飲食喜好、生活習慣、居住環(huán)境等 肛周皮膚情況 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會狀況 辯證:寒濕因脾證、腸道濕熱證、食滯胃腸證,護理要點,一般護理 按中醫(yī)內科急癥一般護理常規(guī)護理,執(zhí)行消化道隔離 臥床休息,保持臀部皮膚清潔,必要時便后坐浴,遵醫(yī)囑肛周涂中藥 及時留取大便送檢或細菌培養(yǎng) 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觀察大便的性狀、次數、顏色、氣味 暴瀉甚者兩眼窩凹陷、口干舌燥、皮膚干枯粗糙、腹脹無力,報告醫(yī)師,配合處理 暴瀉其勢兇猛,面白肢冷、呼
33、吸深長、煩躁不安、神志恍惚、尿少或無尿,及時報告醫(yī)師,配合搶救 給藥護理 確?;颊咦襻t(yī)囑遵醫(yī)囑服藥。密切觀察用藥后不良反應 一般湯劑宜溫服,飲食護理 吐瀉嚴重者暫禁食,病情好轉后,可進流質飲食 暴瀉氣陰兩虛者遵醫(yī)囑可用藥粥 情志護理 安慰患者,忌怒戒躁,保持心情平靜,配合治療 臨證(癥)施護 鼓勵患者多飲水或淡鹽水,以補充體液 兩眼窩凹陷,遵醫(yī)囑建立靜脈通道,保證液體、藥物輸入 腹脹無力者,遵醫(yī)囑給予參附湯、獨參湯口服或針灸 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或遵醫(yī)囑給予柴胡注射液肌注、針刺十宜放血 口渴煩躁不安者,多飲溫開水,補充含鉀、鈉飲料,如鮮橘汁、淡鹽水,防止脫水 寒濕暴瀉者,遵醫(yī)囑可隔姜灸或藥熨;
34、熱瀉者遵醫(yī)囑用中藥煎水服 吐瀉嚴重者,遵醫(yī)囑給予針刺止嘔或藥物止嘔,健康指導,合理飲食,定時、按量進餐,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勿過食生冷食物以免傷及脾胃 注意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被。止瀉后應避免再感風寒暑濕之邪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勞累 適當運動,增強抵抗力,脫證,因邪毒侵擾,臟腑敗傷,氣血受損,陰陽互不維系所致。以突然汗出、目合口開、二便自遺、脈微欲絕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在心、腦、經絡、氣血。各種原因引起的休克,可參照本病護理。,護理評估,生命體征的變化 飲食習慣,排泄狀況 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社會狀況 辯證:氣脫、陰脫、陽脫,護理要點,一般護理 按中醫(yī)內科急癥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 將患者安置在搶救室或監(jiān)護室 注意保暖 患者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氣道通暢 尿失禁者,遵醫(yī)囑留置導尿管并定時沖洗膀胱,保持外陰清潔。大便失禁者,保持肛周皮膚清潔、干燥 準確記錄出入量,患者6小時無尿,注意檢查是否尿潴留,尿閉者應及時報告醫(yī)生,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出現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配合處理 正確記錄出入量,患者每24小時尿量少于500ml時,立即報告醫(yī)師,配合處理 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立即報告醫(yī)師,配合處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班升班活動方案
- 小班泡泡活動方案
- 小班表情活動方案
- 小學老干部活動方案
- 市場清潔活動方案
- 小時收款活動方案
- 小活動創(chuàng)意線下活動方案
- 少兒美術中心活動方案
- 小班投籃活動方案
- 小新星開業(yè)活動方案
- SYT 6423.1-2013 石油天然氣工業(yè) 鋼管無損檢測方法 第1部分:焊接鋼管焊縫缺欠的射線檢測
- 工業(yè)互聯網導論微課版王道平課后參考答案
- 教學設計原理加涅完整筆記
- 醫(yī)院護理查對制度培訓幻燈片
- DBJ50-T-271-2017 城市軌道交通結構檢測監(jiān)測技術標準
- QCT1171-2022汽車漆面保護膜
-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月考數學試卷
- (完整版)環(huán)境影響評價期末考試復習
- HJ 1051-2019 土壤 石油類的測定 紅外分光光度法(正式版)
- (正式版)HGT 4339-2024 機械設備用涂料
- 電網建設項目施工項目部環(huán)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標準化管理手冊(變電工程分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