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誨人不倦》-優(yōu)秀課ppt課件.ppt_第1頁
《誨人不倦》-優(yōu)秀課ppt課件.ppt_第2頁
《誨人不倦》-優(yōu)秀課ppt課件.ppt_第3頁
《誨人不倦》-優(yōu)秀課ppt課件.ppt_第4頁
《誨人不倦》-優(yōu)秀課ppt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誨人不倦,1,一個8歲男孩的“控訴”,“大人要求我們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我爸爸要求我每天只能看半小時的電視,可他每天都看好幾個小時呢。” 孔子認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就能收到“無言而威”的效果。今天,讓我們一起研讀誨人不倦,去感受教育家孔子的人格魅力。,2,字音,知(同“智”)zh 騫qin 隅y 諂chn 磋cu 倩qin 反(同“返”)fn,3,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時間從事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形成了比較系統(tǒng)的教育思想。本課所選錄的15章中包含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幾個方面?或者說它們從哪幾個方面闡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明確】 教育作用(

2、1)、 (2) 教育對象(3)、 教育內容(4、7)、 教學原則與方法(5、8、9、11、12) 教師素養(yǎng)(6、 10、13、14、15),4,文本研讀,5,(一)關于教育的作用,子曰:“性指人的性情、本性相近也,習習染相遠也“也,也?!北硎九袛唷!?子曰:“唯只有上知知:同“智”;上知:上等的智者與下愚下等的愚人不移改變。”,6,【解讀】 “性相近,習相遠”是對我們一般人, 或者借用孔子在雍也篇里的詞語,叫做“中人”(“中人以上, 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而言的。所有的中人 天賦都差不多,只是因為后天的教養(yǎng)習染不同而相差很遠了。 “上知”生而知之者,是天才,生來就有某種天賦才

3、能,而不是靠后天教養(yǎng)才取得的。 “下愚”“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的人。即便在生活與工作中遇到困難了都還不愿意學習,這樣的“下愚”,你有什么辦法去改變他呢?所以,中人是性相近,習相遠。而唯有上智和下愚的人是不可改變的。,7,【問題】說說在孔子的眼中教育到底有著怎樣的作用?,以德治民 先富后教,但他并不認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進行教育,而是始終把教育作為立國之本,放在治國的首位。,8,(二)關于教育的對象,子曰:“有教無類?!?在教育對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它是孔子整個教育思想體系的總綱。 有人認為,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最光輝)的思想,就是“有教無類”。,9,評析 孔子之

4、前,“學在官府”,實行“有教有類”,即教育僅限于貴族階層,由貴族壟斷??鬃訁s向這種貴族壟斷教育發(fā)起挑戰(zhàn),提出了“有教無類”?!坝薪虩o類”即“教無類”,亦即主張人人有受教育權,不分貴賤、賢愚、貧富、地域,都可以入學。他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保ㄒ?.7)意思是說,只要是來拜我為師的人,我從來沒有不教他的。這是對“有教無類”最好的注釋。,10,【問題】孔子的“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有何現(xiàn)實意義?,【明確】 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義務教育)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包括那些在智力或品行方面有缺陷的學生 對全體國民實行廣泛的繼續(xù)教育和終身教育,11,(三)關于教育內容,1、子以用,

5、介詞四教省略“之”,代“學生”:文指文獻、古籍等、行指德行,也指社會實踐方面的內容、忠盡己之謂忠,對人盡心竭力的意思、信以實之謂信,與人交往講誠信的意思。,12,評析 本章主要講孔子教學的內容。當然,這僅是他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內容??鬃幼⒅貧v代古籍、文獻資料的學習,但僅有書本知識還不夠,還要重視社會實踐活動,所以,從論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經常帶領他的學生周游列國,一方面向各國統(tǒng)治者進行游說,一方面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干。但書本知識和實踐活動仍不夠,還要養(yǎng)成忠、信的德行,即對待別人的忠心和與人交際的誠實可信。概括起來講,就是書本知識,社會實踐和道德修養(yǎng)三個方面 。,13,2

6、、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學詩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學禮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14,說說孔子對教學內容的評價,孔子所倡導的教育在內容上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的,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德行修養(yǎng)。他還認為要從學習禮開始,不學習禮,就沒有道德標準,就失去了立足于社會的根本。他尤為重視學詩。 詩就是詩經,在孔子看來,“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無邪,”(為政)不僅,思無邪”而且“可以興,可以觀, 可以群,可以怨

7、,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詩在當時簡直就是一部百科全書。無論是外交談判還是社交場合,引詩蔚為風氣,所以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15,1、德行 :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 :宰我、子貢。政事 :冉有、季路。文學 :子游、子夏。 德行指能實行孝悌、忠恕等道德修養(yǎng) 言語指善于辭令,能辦理外交 政事指能從事政治事務 文學指通曉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四、關于教育方法和原則,16,2、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 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惫魅A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 ,敢

8、問?!弊釉唬骸扒笠餐?,故進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要義: 因材施教,17,【解讀】對癥下藥 因材施教 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這既是因材施教 也是對癥下藥。 在雍也篇里,孔子曾經批評冉求畫地為牢,裹足不前,對于道德學問抱退縮的態(tài)度,所以在這里繼續(xù)鼓勵他前進。公冶長篇曾經記載說,子路聽到什么還未能行動起來,就又唯恐聽到什么。反映出子路急躁冒進的性格,所以孔子要在這里壓壓他。告訴他說,你的父親和兄長都還在世聽到什么應該先問問他們的意見,然后才行動,而不要聽到什么就行動起來。,18,3、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成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舉一反三

9、 啟發(fā)式教學法,19,4、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痹唬骸岸Y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討論式教學法 教學相長,20,評析 孔子認為,外表的禮節(jié)儀式同內心的情操應是統(tǒng)一的,如同繪畫一樣,質地不潔白,不能畫出豐富多采的圖案。,21,5、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弊釉唬骸案ト缫?。吾與女弗如也?!?激勵式教學法,22,【問題】對上述所概括出的孔子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你最欣賞或最有感觸的是哪一點?請說說自己的體會。,23,“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 論語集注,24,(

10、五)關于教者素養(yǎng),1、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涸娫疲缜腥绱?!如琢如磨 ,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25,【解讀】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境界 其實,無論是貧而無諂,富而無驕,還是貧而樂,富而好禮,都符合孟子所說的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但二者又有層次和境界上的差別。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是說一個人雖然窮困,雖然倒霉了但還是不諂媚,不拍馬屁,不去巴結討好人;雖然富有,雖然發(fā)財了但還是不以財傲人,不得意忘形,不驕奢淫逸。能做到這一步當然是很不錯的了,但嚴格說來,做到這一步還只是限于對貧富本身的計較。,

11、26,進而上升到對禮樂之道的追求了。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都是這種境界的體現(xiàn)。 當然,對于奔小康的當今國人來說,更有現(xiàn)實意義的似乎是富而無驕,富而好禮的問題了。富而無驕,不處處擺出一副大款的派頭固然是不錯,但如果能夠更進一步富而好禮,追求精神方面的涵養(yǎng),追求學問,講究做人的道理,尊重別人,處處以仁愛之心待人,那豈不是達到更加高尚的境界了嗎?,27,2、子曰:“予欲無言?!弊迂曉唬骸白尤绮谎裕瑒t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8,評析圣人有時候還真會開玩笑

12、。教書先生突發(fā)奇想,居然說自己 不想講話了。不想講話怎么教書呢?子貢自然而然地提出了疑問。圣人話鋒一轉,抬頭望天。請問,天講了什么呢?不是照樣 運行四季,化育萬物嗎?原來,圣人并不是在開玩笑,也不是真的不想講話,而是以 獨特的方式引入正題,實行循循善誘的啟發(fā)式教學啊。,29,【讀解】 說到不言,倒是圣人的老生常談了,還是“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問題。這方面的論述,我們在前面的有關篇章已談得很多, 其例證可說是不勝枚舉,只不過還沒有哪一處像這里這樣推到極端罷了。至于說到“天何言哉?”,倒不只是孔子一人的看法。詩經 大雅文王說:“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倍Y記哀公問說: “無為而物成,天之道也。”包 話老

13、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和“大音希聲”之 類的話,也都與“天何言哉?”有相通的精神。既然如此,我們又說這么多干什么呢?天何言哉?圣人何言哉?,30,【評點】顧鴻安 論語解讀 本章孔子用含蓄的語言,教育學生學習主要靠主觀努力,靠自己領悟,靠獨立觀察思考。現(xiàn)代教育有一句話:“教是為了不教?!边@個“不教”之時,正是學生真正具有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之日。孔子用“天何言哉?”這句話啟發(fā)子貢,子貢應該領會老師的用意吧。,31,7-1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竊(2)比于我老彭(3)。”,注釋(1)述而不作:述,傳述。作,創(chuàng)造。(2)竊:私,私自,私下。(3)老彭:人名,但究竟

14、指誰,學術界說法不一。有的說是殷商時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賢大夫”;有的說是老子和彭祖兩個人,有的說是殷商時代的彭祖。,32,評析在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則,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從“述而不作”的原則,那么對古代的東西只能陳陳相因,就不再會有思想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這種思想在漢代以后開始形成古文經學派,“述而不作”的治學方式,對于中國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33,【讀解】 這是一個典型的學者形象 。之所以述而不作,是因為篤信而喜愛古代文化?;蛘叻催^來說。正因為篤信而喜愛古代文化,所以就述而不作了。從孔于的實際文化活動來看,刪詩、書,定禮樂,贊 周易,修春秋,的確都是

15、編輯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并沒有哪 一項是他自己的創(chuàng)作??墒?,他的“述”卻是非常不簡單,用朱熹的話來說,是 “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雖述,其功則倍于作矣?!保ㄕ撜Z 集注),34,當然,絕對的述而不作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無論你編輯也好, 整理也好,總得反映出編輯整理者的眼光和取舍旨趣,更不用說 還有“刪”、“定”、“贊”、“修”的工作在內了。所以,所謂“述 而不作”,多半是“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噓些生命進去?!保ü粽Z)實際上是有所“作”。相反,倒是我們今天不少“作而不述”,專門“創(chuàng)作”的人, 不是空谷來風,令人不知所云,就是“千古文章一大抄”,東拼西 湊,而以天才的創(chuàng)作家自居,“著作等身”,欺

16、世盜名。這種人,聽聽圣人自謙“述而不作”,不知私下里到底有何感 想?是不是以為自己遠在圣人之上呢,35,9-15子曰:“吾自衛(wèi)反魯(1),然后樂正(2),雅頌(3)各得其所?!?注釋 (1)自衛(wèi)反魯: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冬,孔子從衛(wèi)國返回魯國,結束了14年游歷不定的生活。 (2)樂正:調整樂曲的篇章。 (3)雅頌:這是詩經中兩類不同的詩的名稱。也是指雅樂、頌樂等樂曲名稱。譯文孔子說:“我從衛(wèi)國返回到魯國以后,樂才得到整理,雅樂和頌樂各有適當?shù)陌才??!?36,論語講要 這一章經文主要的意義是講正樂。 皇侃疏:“孔子去魯后,而魯禮樂崩壞??鬃右贼敯Ч荒陱男l(wèi)還魯,而刪詩書,定禮樂,故樂

17、音得正。樂音得正,所以雅頌之詩各得其本所也。雅頌是詩義之美者。美者既正,則余者正,亦可知也?!?論語禪解: 亦是“木鐸”之職應爾。,37,【評點】顧鴻安 論語解讀 本章孔子自敘對詩樂的重視和高深造詣??鬃訌男l(wèi)國返回魯國,當時魯國雖然保存周禮最多,可是已不完備了??鬃诱J為樂是治理國家的重要手段。雅是在宮廷典禮上奏唱的樂曲,頌是祭祀時奏唱的樂曲。鑒于雅、頌諸樂章雜亂無序,于是他潛心作了整理工作。正其樂音,使音律不致于錯亂;正其樂章,使樂章各得所宜,合乎體制。,38,孔子教育方法和原則,因材施教、舉一反三、啟發(fā)教育、激勵教育、討論教學、教學相長、身教重于言教,39,總結,“教育家孔子”,【明確】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從事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創(chuàng)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總結、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