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緒論課件_第1頁
生化緒論課件_第2頁
生化緒論課件_第3頁
生化緒論課件_第4頁
生化緒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物化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悅萍 電話辦公室:生物樓-303,課程簡介,課堂教學 72 學時: 王鏡巖 朱圣庚 生物化學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實驗教學60學時: 生命科學實驗技術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課程中間+小學期,課程考核,閉卷考試:30% (期中)+ 40%(期末) 平時成績:15% (考勤+提問+作業(yè)) 互動教學:15% 課程論文 + PPT講授(小組匯報),緒 論,一、生物化學的概念、研究對象和內(nèi)容 二、生物化學的發(fā)展簡史 三、生物化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四、生物化學的應用和發(fā)展前景 五、生物化學的學習方法,一、生物化學的概念、 研究對象和內(nèi)

2、容,概念,生物化學可以認為是生命的化學,它是研究動、植物、微生物和人體的化學組成和各種化學物質(zhì),尤其是蛋白質(zhì)、核酸、酶、淀粉(糖)和脂肪等大分子的化學性質(zhì)、生物活性、分析與制備方法以及生命過程的化學變化的一門科學。,What is biochemistry?,Biochemistry is the study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chemical reactions of life.,Biochemistry is a science of chemical nature of life.,生命體,研究對象,噬菌體,動物病毒,植物病毒,此處需要設計

3、一個學生預習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看書總結本書的主要的研究內(nèi)容,(一)生物體的組成物質(zhì)(靜態(tài)生物化學) 重點是蛋白質(zhì) 、酶、核酸、糖類和脂類的結構和功能,生物膜和激素只作一般性介紹。,研究內(nèi)容,(二)物質(zhì)和能量代謝(動態(tài)生物化學): 包括1728章,重點是糖類和脂類的代謝、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分解和合成代謝,及物質(zhì)代謝和能量代謝的關系,第27章生物固氮只作概要介紹,第21章光合磷酸化只作簡短概述,由同學自己閱讀,植物生理學詳細講述。,肉毒堿,“吊瓶班”,課程小論文1,保健品之我見 要求如下: 內(nèi)容:明確闡述自己的觀點,詮釋自己觀點的依據(jù), 格式:學術論文 字數(shù):不限 提交:2016年10月10日零點前提交

4、至站內(nèi)課程平臺,1點1線或1點2線:410個 1點3線:71個 1點4線:20個 1點5線:11個 1點6線或6線以上:8個 1點1線在1個途徑的末端; 1點2線在1個途徑的中間; 1點3線參與2個途徑; 其余類推.,(三)信息分子的生物合成(機能生物化學):29-35章,講述狹義分子生物學的基本內(nèi)容,為現(xiàn)代生命科學最活躍的領域,35章的內(nèi)容做簡單的介紹。,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兒會打洞”,“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從前體信使RNA到成熟的信使RNA轉(zhuǎn)變的剪接過程中,剪接體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剪接體到底長什么樣?,施一公團隊,問學生這部分內(nèi)容你認為最有意思或你最感興趣的是那部分內(nèi)容,或者你認為重點

5、的內(nèi)容是什么?,二、生物化學的發(fā)展簡史,諾貝爾獎 (Nobel Prize) 創(chuàng)立于1901年,它是根據(jù)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及其部分遺產(chǎn)作為基金創(chuàng)立的。 主要獎項包括: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和經(jīng)濟學獎。,諾貝爾獎,(NobelPrize),創(chuàng)立于,1901,年,它是根據(jù)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及其部分遺產(chǎn),作為基金創(chuàng)立的。,主要獎項包括:,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和經(jīng)濟學獎。,生物化學發(fā)展描述的是有機生物化學發(fā)展時期(17701903)。這個時期的生物化學更多地依附于有機化學,大量工作是圍繞著生命的存在方式“蛋白質(zhì)”進行的。 1903年,有人首先使用“b

6、iochemistry”這個單詞,它反映了作為獨立學科的生物化學的誕生。,酶、維生素、激素 19世紀末、20世紀初,生物化學領域三大發(fā)現(xiàn)。,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1958年,Crick提出“中心法則”; Sanger測定胰島素分子結構 1960年代,Arber等發(fā)現(xiàn)限制性內(nèi)切酶 1961年,Jacob和Monod提出“操縱子學說” 1966年,Nirenberg和Khorana破譯遺傳密碼,20世紀50年代后生物化學標志性成就,20世紀50年代后生物化學標志性成就,1970年代,Termin和Baltimore發(fā)現(xiàn)反轉(zhuǎn)錄酶;Berg等成功進行了DNA體外

7、重組;Coben建立分子克隆體系 1980年, Sanger 確定DNA序列測定方法 1985年,Mulis建立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 1995年,F(xiàn)ire和Mello闡明RNA干擾(RNAi)機制 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誕生 200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for his discovery that enzymes can be crystallized”(結晶),for their preparation of enzymes and virus proteins in a pure form,James Batcheller Sumner,John Howard Northr

8、op,Wendell Meredith Stanley,Cornell University,1887 - 1955,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46,James Batcheller Sumner,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58,“for his work on the structure of proteins, especially that of insulin”(闡明了蛋白質(zhì)特別是胰島素的結構),Frederick Sanger,Cambridge University,Beadle比德爾( 1903-,美國生物學

9、家、教育家,曾獲1958年諾貝爾生理學-醫(yī)學獎),Tatum泰特姆( 1909-,美國生物化學家,曾獲1958年諾貝爾生理學-醫(yī)學獎),One gene-one enzyme,Francis Crick (37y),1951,重要里程碑 DNA雙螺旋 (1953年4月25日),James Watson (25y),丹麥 哥本哈根,劍橋大學 Cavendish Lab.,Watson沃森( 1928-, 美國生物學家,Crick克里克( 1916-, 英國生物物理學家,Wilkins威爾金斯( 1916-, 新西蘭的英國生物物理學家,2003年4月25日定為國際DNA日,TheEaglePub,

10、1965.Jacob and Monod,For works: 操縱子(operon),Monod 莫諾( 1910-1976, 法國生物化學家, 曾獲1965年諾貝爾生理學-醫(yī)學獎),1969.Nirenberg and Khorana,For works: 三聯(lián)體密碼的破譯,1983. (1951年提出的) Barbara McClintock (86y),For work: Transposon 轉(zhuǎn)座子,“人類基因組作圖和測序”計劃,1985年,美國科學家率先提出“人類基因組測序和作圖”計劃(簡稱HGP)。國際合作始于1990年 該計劃的核心就是測定人類基因組的全部DNA序列,從整體上破

11、譯人類遺傳信息,以使人類能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認識自我。,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2000年6月26日,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各國科學家,同時向全世界宣布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繪制完成。 2004年10月21日出版的自然雜志公布了人類基因組最精確的序列(包含有28.5億個堿基對),同時澄清人類基因組3萬左右的基因(而不是原來的10萬個基因) 這篇文章標志著人類基因組計劃又邁出了里程碑意義的一步。,節(jié)首,炎黃一號(2007完成),家蠶(2004完成),克隆羊誕生,節(jié)首,1997年2月23日,英國羅斯林研究所宣布,他們成功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克隆羊 多莉。它的意義在于,人類已能用高度分化的乳腺細胞作為核供

12、體,通過無性繁殖方法,復制出與核供體完全一致的新個體。,克隆?!熬┣?號”,干細胞,干細胞(stem cell)是一類既有自我更新能力,又有多分化潛能的細胞。干細胞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揭示許多有關細胞生長和發(fā)育的基礎理論難題;另一方面可望將其用于創(chuàng)傷修復,神經(jīng)再生和抗衰老等臨床醫(yī)學研究。,黃禹錫,韓國秀巖生命工學研究院(Sooam Biotech)。,斯納皮,133次,“那一天”,小保方晴子,CRISPR/Cas9技術,NgAgo技術?,韓春雨,直接引用他人作品超過50字而未注明出處即判定為論文抄襲,0分處理!,斯坦曼 (加拿大),霍夫曼 (盧森堡),巴特勒 (美國),2011年10月3日,來自加

13、拿大、美國和盧森堡的三名科學家因在免疫系統(tǒng)研究領域的貢獻獲得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201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約翰戈登,山中伸彌,2012年10月8日,英國科學家約翰戈登(John B. Gurdon)和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獲獎,獲獎理由為“成熟、特化的細胞能夠被重編程為可發(fā)育成身體組織的非成熟細胞”。,2012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2013年10月7日,2013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羅思曼、蘭迪謝克曼以及德國科學家托馬斯祖德霍夫獲此殊榮,以表彰他們發(fā)現(xiàn)細胞的囊泡運輸調(diào)控機制。,2013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2014諾貝爾生

14、理學或醫(yī)學獎,“發(fā)現(xiàn)了大腦中形成定位系統(tǒng)的細胞”,2015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William C. Campbell、屠呦呦和Satoshi mura,阿維菌素,青蒿素,我國科學家對生物化學的貢獻,20年代到40年代,我國留學美、英、法、蘇的學者相繼回國,對我國生物化學研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從劍橋回國的王應萊、曹天欽、鄒承魯?shù)?,從美國回來的王德寶、鈕經(jīng)義等,更老的還有吳憲教授,生物物理所的貝時章教授等。吳憲教授在世界上首先提出蛋白質(zhì)變性理論.血液生化檢驗;免疫化學;內(nèi)分泌等. 目前:王曉東,饒毅,施一公,袁均瑛,科學研究究竟怎么去追尋? 你是否愛上了生物?,三、生物化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15、生物化學,四、生物化學的應用和發(fā)展前景,農(nóng)業(yè)科學 醫(yī)藥科學 化學工業(yè) 環(huán)境科學 。,課程小論文2,轉(zhuǎn)基因之我見 要求如下: 內(nèi)容:明確闡述自己的觀點,詮釋自己觀點的依據(jù),對我國轉(zhuǎn)基因研究和產(chǎn)業(yè)化的前瞻 格式:學術論文格式 字數(shù):不限 提交:2016年10月10日零點前提交至站內(nèi)課程平臺,五、生物化學的 學習、研究方法,首先應具備必要的化學基本理論和原理,原子和分子結構理論,化學反應理論,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zhì),以及化學熱力學原理等 。 注重與生物學功能的聯(lián)系。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以生物體為研究對象的,對生物學的基本知識了解越多,學習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就越容易,生物體內(nèi)的物質(zhì)組成、組成物質(zhì)的性質(zhì)、代謝和調(diào)控都是與其生物學功能相適應的。因此,從生物學功能的角度理解問題,可以顯著的提高學習的效率。,注重學習科學思維的方法和實驗技能。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一門實驗學科,絕大部分知識和理論都是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的,了解重要科學發(fā)現(xiàn)的思路和主要途徑,對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十分重要。,How to study biochemistry?,For the student: Dont just memorize facts; understand p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