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基本結構與功能.ppt_第1頁
人體的基本結構與功能.ppt_第2頁
人體的基本結構與功能.ppt_第3頁
人體的基本結構與功能.ppt_第4頁
人體的基本結構與功能.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第一章人體的基本結構與功能,2,第一節(jié)、細胞,不同功能的細胞形態(tài)不同,3,大多數(shù)動植物細胞直徑在2030m間。一般真核細胞的體積大于原核細胞,卵細胞大于體細胞。鴕鳥的卵黃直徑可達5cm;支原體只有0.1m;人的坐骨神經(jīng)細胞可長達1m。,幾種細胞的大小,人卵與精子,4,5,細胞膜的主要功能,1、自由擴散,.不需要細胞膜上的載體協(xié)助,.不需要消耗細胞內新陳代謝所釋放的能量,.從濃度高的一側通過細胞膜濃度低的一側轉運。,、主動運輸,.從濃度低的一側通過細胞膜向濃度高的一側轉運。,.需要細胞膜上的載體協(xié)助,.需要消耗細胞內新陳代謝所釋放的能量,主動運輸這種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能夠保證活細胞按照生命

2、活動的需要,主動地選擇吸收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排出新陳代謝產(chǎn)生的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6,細胞質 基 質,成分:,功能:,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為新陳代謝提供所需的物質和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細胞器,水、無機離子、脂類、糖類、氨基酸、核苷酸等,還有很多種酶,線粒體,內質網(wǎng),核糖體,高爾基體,液泡,葉綠體,中心體,細胞質的結構和功能,7,線粒體,線粒體“動力工廠”(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有研究表明,馬拉松運動員腿部肌肉細胞中線粒體的數(shù)量比一般人多出一倍以上?,外膜,內膜,嵴,外膜、內膜、嵴、基質(含少量DNA和有關酶),形狀:,功能:,橢球形,結構:,有氧呼

3、吸的主要場所,思考,8,葉綠體,葉綠體“養(yǎng)料制造工廠”和“能量轉換站”,結構:,形狀:,功能:,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外膜、內膜、基粒、基質(含少量DNA和有關酶),光合作用的場所,9,光合作用的場所,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含與暗反應有關的酶,含與有氧呼吸有關酶,片層膜堆疊成圓柱形,含色素和與光反應有關的酶。,是一層光滑的膜,向內折疊形成嵴,與周圍的細胞質基質分開,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橢球形,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葉肉細胞,動植物細胞中,線粒體和葉綠體比較表,10,內質網(wǎng),分布:,類型,粗面型內質網(wǎng):擴大膜面積,蛋白質運輸通道,滑面型內質網(wǎng):糖類和脂類合成,形態(tài)結構:,內質網(wǎng)

4、-有機物合成的“車間”,絕大多數(shù)動植物細胞都有內質網(wǎng)。細胞核附近較多,并與核膜有一定的聯(lián)系。,由單層膜結構連接而成的網(wǎng)狀物,11,核糖體蛋白質的“裝配車間”,核糖體,存 在:,形態(tài)結構:,主要功能:,附著在內質網(wǎng)上或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橢球形的粒狀小體,無膜結構,細胞內合成蛋白質的場所,12,高爾基體,存在部位:,動植物細胞中 細胞核附近,形態(tài)結構:,扁平囊狀結構,有大小囊泡,主要功能:,與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對蛋白質有加工和轉運功能,植物細胞分裂時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高爾基體蛋白質的“加工工廠”,13,中心體,中心體(由兩個垂直排列的中心粒組成),功能:,動物細胞內和低等的植物細胞中,與細

5、胞有絲分裂有關,形成紡錘體。,分布:,結構:,14,液泡,與滲透吸水有關,與代謝產(chǎn)物貯存有關,與花、果等顏色有關。,存 在:,形態(tài)結構:,主要功能:,植物細胞,泡狀結構;表面有單層液泡膜,內有細胞液,調節(jié)細胞內環(huán)境,問:植物細胞都有液泡嗎?,15,網(wǎng)狀結構,與細胞膜和核膜相連通,和蛋白質、脂類、糖類合成有關;蛋白質流通的通道;,橢球形,有的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有的附在核膜和內質網(wǎng)上;,合成蛋白質,與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調節(jié)細胞內環(huán)境;儲存物質;保持細胞的滲透壓,維持細胞形態(tài),由單層膜組成的扁平囊狀組合結構,兩個互相垂直的中心粒組成,內有細胞液,動物:分泌 植物:細胞壁的形成,16,細胞核,

6、1.分布:真核細胞中 2.結構:,蛋白質+DNA,3.功能: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17,原核細胞,支原體模式圖,細菌模式圖,藍藻模式圖,放線菌模式圖,18,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細胞,真核細胞,原核細胞,動物細胞,植物細胞,藍 藻,細 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 菌,衣原體,放線菌,19,膜的化學組成和分子結構膜結構流體鑲嵌模型,20,一 脂質雙分子層,構成:由雙嗜性脂質分子兩兩相對 排列成雙分子層 親水性極性基團 (磷酸和堿基),疏水性非極性基團 (長烴鏈),21,脂質雙分子層特點:, 液態(tài)(同層橫向移動的流動性) 穩(wěn)定性 意義:細胞可以承受相

7、當大的張力和外形 改 變而不破裂;而且即使膜結構有時發(fā)生 一些較小的斷裂,也可以自動融合而修 復,仍保持膜的完整性。,22,脂質雙分子層功能:, 屏障作用 傳遞信息,23,二 蛋白質,結構: 螺旋或球形,24,蛋白質特點:,流動性(橫向移動),25,蛋白質功能:, 轉運物質 傳遞信息 免疫標志,26,三 糖類,形式: 糖蛋白或糖脂,27,糖類功能:, 免疫標志 傳遞信息,28,細胞的跨膜物質轉運功能 一、膜的化學組成和分子結構,29,(一)脂質雙分子層 液態(tài)的脂質雙分子層 (二)細胞膜蛋白質 鑲嵌或貫穿于脂質雙分子層中,(三)細胞膜糖類 多為短糖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有些作為抗原決定族=免疫信

8、息(血型);有些作為膜受體的“可識別”部分,能特異地與激遞質等結合。,30,二、細胞膜的跨膜物質轉運功能 (一)被動轉運(passive transport) 概念:物質順電位或化學梯度的轉運過程。 特點: 不耗能(依賴電-化學梯度的勢能) 依靠或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質的“幫助” 順電-化學梯度進行 分類: 單純擴散 易化擴散,31,1.單純擴散(simple diffusion) (1)概念:一些脂溶性物質由膜的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移動的過程。,32,(2)特點: 擴散速率高 無飽和性 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質的“幫助” 不需另外消耗能量 擴散量與濃度梯度、溫度和膜通透性呈正相關,用擴散通量(mol

9、 or mol數(shù)/min.cm2)表示。,33,(3)轉運的物質: O2、CO2、NH3 、N2 、尿素、乙醚、乙醇、類固醇類激素 等少數(shù)幾種。 注:膜對H2O具高度通透性,H2O除單純擴散外,還可通過水通道跨膜轉運。,34,2.易化擴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1)概念: 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質,需特殊膜蛋白質的“幫助”下,由膜的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移動的過程。,(2)分類: 經(jīng)通道的易化擴散 經(jīng)載體的易化擴散,35,(1)經(jīng)通道的易化擴散,轉運的物質:各種帶電離子,36,(2)經(jīng)載體的易化擴散,轉運的物質: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親水物質,37,(3)特點

10、: 需依靠特殊膜蛋白質 不需另外消耗能量 選擇性 飽和性 竟爭性 濃度和電壓依從性,38,(二)主動轉運(active transport) 指物質逆濃度梯度或電位梯度的轉運過程。 特點: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分解ATP來提供; 依靠特殊膜蛋白質(泵)的“幫助”; 是逆電-化學梯度進行的。 分類:原發(fā)性主動轉運; 如:Na+-K+泵、H+-K+泵等 繼發(fā)性主動轉運; 入胞和出胞式轉運。,39,泵轉運Na+-K+泵(Na+-K+-ATPase),40,通道轉運與鈉-鉀泵轉運模式圖,41,維持Na+o高、K+i高 原先的不均勻分布狀態(tài),2K+泵至細胞內;3Na+泵至細胞外,分解ATP產(chǎn)生能量,當Na

11、+i/K+o激活,鈉-鉀泵:,42,2.繼發(fā)性主動轉運 概念: 即逆濃度梯度或逆電位梯度的轉運時,能量來自膜兩側Na+差,而Na+差是Na+-K+泵分解ATP釋放的能量建立的。,43,3.入胞和出胞式轉運 出胞:指細胞把成塊的內容物由細胞內排出的過程。,入胞:指細胞外的大分子物質或團塊進入細胞的過程,包括吞噬和吞飲。,44,分泌物排出,融合處出現(xiàn)裂口,囊泡向質膜內側移動,膜性結構包被=分泌囊泡,高爾基復合體,粗面內質網(wǎng)合成蛋白性分泌物,出胞:,囊泡膜與質膜的某點接觸并融合,囊泡的膜成為細胞膜的組成部分,45,出胞:,46,細胞膜上的受體對物質的“辨認”,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復合物,復合物向膜表面的

12、“有被小窩”移動,“有被小窩”處的膜凹陷,凹陷膜與細胞膜斷離=吞食泡,吞食泡與胞內體的膜性結構相融合,入胞:,47,入胞:,48,細胞的跨膜信號轉導功能 跨膜信號轉導主要涉及到:胞外信號的識別與結合、信號轉導、胞內效應等三個環(huán)節(jié)。 跨膜信號轉導方式大體有以下三類: 離子通道介導的信號轉導 G蛋白偶聯(lián)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 酶偶聯(lián)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49,一、離子通道介導的信號轉導 離子通道大體有:化學、電壓、機械性門控通道 如:,化學性胞外信號(ACh),ACh + 受體=復合體,終板膜變構=離子通道開放,Na+內流,終板膜電位,骨骼肌收縮,50,二、G蛋白偶聯(lián)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 (一) cAMP

13、信號通路,神經(jīng)遞質、激素等(第一信使),興奮性G蛋白(GS),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AC),ATP,cAMP,細胞內生物效應,激活cAMP依賴的蛋白激酶A,結合G蛋白偶聯(lián)受體,激活G蛋白,51,(二) 磷脂酰肌醇信號通路,激素(第一信使),興奮性G蛋白(GS),激活磷脂酶C(PLC),PIP2,(第二信使) IP3 和 DG,激 活 蛋白激酶C,內質網(wǎng) 釋放Ca2+,激活G蛋白,細胞內生物效應,結合G蛋白偶聯(lián)受體,52,三、酶偶聯(lián)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 受體本身具有酶的活性,又稱受體酪氨酸激酶。,53,第二節(jié) 基本組織,Elementary Tissue,54,一 上皮組織 Epithelial Ti

14、ssue,55,上皮組織可分為 被覆上皮、腺上皮、 感覺上皮、生殖上 皮和肌上皮等。 一、被覆上皮 (covering epithelium) (一)上皮組織 的分布、結構特點、 功能和分類 1分布:覆 蓋于體表和襯貼在 體內各種管、腔、 囊的內表面。,56,2結構特點: 細胞多,排列緊密而規(guī)則;細胞間質很少。 上皮細胞具有明顯的極性,可分為游離面和基底面。 上皮組織中一般沒有血管和淋巴管。 3功能: 保護、吸收、分泌、排泄等。 上皮組織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皮膚表皮每個月更新2次,胃上皮每2-3天更新1次。,57,4分類及各類上皮的結構 根據(jù)上皮組織的層次和形狀,分類如下: 單層上皮 單層扁平

15、上皮 內皮:心臟、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 間皮:胸腹、腹膜、心包膜的表面 其它:肺泡和腎小囊等上皮 單層立方上皮:腎小管和甲狀腺濾泡等上皮 單層柱狀上皮: 胃、腸、子宮等腔面 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 呼吸道等腔面 變移上皮:腎盞、腎盂、輸尿管和膀胱等腔面 復層上皮 復層扁平上皮 未角化:口腔、食管、陰道等腔面 角 化:皮膚的表皮 復層柱狀上皮: 瞼結膜和男性尿道的腔面,58,59,60,61,62,63,64,65,66,67,68,69,Summary Epithelial tissue, also called epithelium, forms a continuous layer, or s

16、heet. Epithelium i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cell shape, which may be squamous, cuboidal, or columnar. The cells may be stratified and/or ciliated.,70,(二)上皮組織的特殊結構,71,1、細胞游離面的特殊結構 有細胞衣(cell coat)、微絨毛(microvillus)和纖毛(cilium)。后兩者都是由上皮細胞的細胞質、膜共同形成的指狀突起,兩者的主要差別是: 微絨毛:細而短,電鏡下才可見;內有微絲;與胞質內的終末網(wǎng)相連;擴大表面積,有利于吸

17、收。 纖毛:粗而長,光鏡下清楚可見;內有微管;與胞質內的基體相連;可擺動,清除分泌物及灰塵等。,72,73,74,75,76,2、細胞側面的特殊結構細胞連接(cell junction) 緊密連接(tight junction,閉鎖小帶) 中間連接(intermediate junction,粘著小帶) 橋粒(desmosome,粘著斑) 縫隙連接(gap junction ,縫管連接,呈斑狀) 以上4種連接,只要有2個或2個同時存在,就稱連接復合體(junctional complex)。,77,78,79,3、細胞基底面 的特殊結構 (1)質膜內褶 (plasma membrane inf

18、ilding): 擴大了細胞基底 面的表面積,有利于 水和電解質的迅速轉 運。,80,(2)基膜 (basement membrane): 除支持、連 接和固著等作 用外,還具有 選擇性通透作 用。,81,(3)半橋粒 (hemidesm- osome): 使細胞固 著于基膜。,82,二、腺上皮 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細胞組成的上皮稱腺上皮 (glandular epithelium)。 以腺上皮為主所組成的器官稱腺體(gland)。 腺體分為內分泌腺(endocrine gland)和外分泌腺(exocrine gland).前者的分泌物不經(jīng)導管而直接進入血液或淋巴而運到全身,如甲狀腺等,后述;后

19、者的分泌物可經(jīng)導管排到身體表面或器官的管腔內,如汗腺、唾液腺等。,83,84,外分泌腺可分為單細胞腺(unicellular gland)和多細胞腺(multicellular gland).前者如前述的分泌粘液(mucus)的杯狀細胞(goblet cell);后者分為分泌部(腺泡)和排泄部(導管)。外分泌腺可根據(jù)腺泡的形狀和分泌物的性質以及導管的分支與否分類。 腺泡 根據(jù)分泌物性質分 漿液性腺泡 漿液性腺,如腮腺、胰腺 粘液性腺泡 粘液性腺,如食管腺、十二指腸腺 混合性腺泡 混合性腺,如舌下腺、頜下腺 根據(jù)腺泡形狀分 管狀腺 泡狀腺 管泡狀腺 導管 不分支 單腺 分 支 復腺,85,86,

20、87,圖127 杯狀細胞的電鏡圖,胞質含大量粘原顆粒(Mu)。 N 杯狀細胞的核,E 上皮細胞核, Bm 基膜,88,89,90,91,Summary Epithelial tissue may be glandular. A gland can be composed of a single epithelial cell, or it can have many cells. Glands that secrete their products into ducts are called exocrine glands (for example, salivary glands and s

21、weat glands), and those that secrete directly into the bloodstream are called endocrine glands (for example, the pituitary gland and thyroid gland).,92,二 結締組織 Connective Tissue,93,分布:分布最廣 結構特點: 細胞少,散在分布,沒有極性; 細胞間質豐富,包括無定形的基質(ground substance)和位于其中的細絲狀的纖維(fiber), 還有不斷循環(huán)更新的組織液。 功能:支持、連接、營養(yǎng)、保護等多種功能 分類:

22、形態(tài)多樣。廣義的結締組織可分為液體狀的血液,固體狀的軟骨組織和骨組織,以及介于兩者之間的松軟或膠體狀的固有結締組織(即狹義的結締組織,包括疏松結締組織、致密結締組織、網(wǎng)狀組織和脂肪組織)。,94,一、疏松結締組織 (Loose connective tissue) 細胞種類多,數(shù)量少,散在分布; 細胞間質的基質豐富,纖維排列疏松不規(guī)則。,95,96,(一)細胞(Cell) 成纖維細胞 (fibroblast):有豐富的粗面內 質網(wǎng)和高爾基復合 體;產(chǎn)生纖維和基 質。,97,巨噬細胞 (macrophage): 有許多的溶酶體、 吞飲小泡和吞噬體; 吞噬異物和衰老死亡 細胞,捕捉、加工處 理和呈

23、遞抗原,起防 御和免疫作用。 巨噬細胞廣泛分布 ,在疏松結締組織內 的巨噬細胞又稱組織 細胞。,98,99,肥大細胞 (mastocyte): 胞質中充滿粗大 的嗜堿性異染性 (呈現(xiàn)與染料不同 的顏色)顆粒;產(chǎn) 生肝素、組織胺白 三烯和嗜酸性粒細 胞趨化因子等,參與 過敏反應。,100,漿細胞(plasma cell):有豐富 的粗面內質網(wǎng), 核呈車輪狀,偏 于一側;合成分 泌免疫球蛋白即 抗體。 其它細胞: 如脂肪細胞、白 細胞、未分化細 胞等。,101,(二)纖維(fiber) 膠原纖維(Collagenous fiber):膠原(蛋白); 最粗,由膠原原纖維組成;有韌性和強度; HE染色

24、呈粉紅色,生活狀態(tài)呈白色,故又稱 白纖維。 彈性纖維(elastic fiber):彈性蛋白;較細;韌 性不如前者,但有彈性;HE染色呈粉紅色,生 活狀態(tài)呈黃色,故又稱黃纖維。 網(wǎng)狀纖維(reticular fiber):膠原(蛋白);最細, 高度分支;能被AgNO3染成黑色,故又稱嗜銀纖維。,102,103,104,105,106,(三)基質(ground substance) 主要由蛋白多糖、糖蛋白和組織液組成。蛋白多糖是由蛋白質和多糖(如透明質酸等)結合成的人體內相對分子質量最大的大分子復合物,有很強的親水性,所以基質中的水多但無流動現(xiàn)象。蛋白多糖的蛋白質和多糖分子形成有許多微孔隙分子篩

25、,不影響物質交換,但對顆粒物質如細菌等起限制和屏障作用。溶血性鏈球菌、蛇毒和癌細胞等能產(chǎn)生透明質酸酶,破壞基質的透明質酸防御屏障,因而可以侵潤擴散。,107,108,二、致密結締組織 (dense connective tissue) 細胞種類和數(shù)量少,以成纖維細胞為主;基質少;纖維特別多而致密。 可分為規(guī)則致密結締組織(膠原纖維平行排列成束,如腱)、不規(guī)則致密結締組織(方向不一的膠原纖維交織成致密的板層結構,如真皮)和彈性組織(以彈性纖維為主,如項韌帶、黃韌帶)。 主要起連接和支持作用。,109,110,三、網(wǎng)狀組織(reticular tissue) 由網(wǎng)狀細胞、網(wǎng)狀纖維和基質組成。 主要

26、分布于造血器官和免疫器官。 網(wǎng)狀組織是未分化的結締組織,未分化的網(wǎng)狀細胞可演化成為其它類型的細胞。,111,112,四、脂肪組織(adipose tissue) 由大量的脂肪細胞聚集而成。 男性約占體重的10%-20%,女性15%-25%。 主要分布在皮下、大網(wǎng)膜及某些臟器(如腎)的周圍。 分為黃色脂肪組織(即通常所說的脂肪組織,由白色到黃色不等,細胞內含一個大脂滴,胞核和其它胞質被擠到細胞周緣)和棕色脂肪組織(呈棕色,組織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胞質中有多個脂滴,核位于細胞中央。在成人極少,在新生兒主要分布在肩胛間區(qū)、腋窩及頸后等處。其功能特點是能迅速氧化脂肪,快速提供大量熱量,而不轉化為化學能

27、)。 脂肪組織具有產(chǎn)生熱量、維持體溫、緩沖、保護、支持和填充等作用。,113,114,115,116,五、軟骨組織(cartilaginous tissue) 軟骨組織+軟骨膜=軟骨, 軟骨組織無血管 軟骨組織由軟骨細胞和細胞間質組成,細胞間質呈凝膠狀固體,起支持和保護作用。軟骨細胞能合成分泌軟骨基質和纖維;由于遠離血流,軟骨細胞主要以糖酵解的方式獲得能量。根據(jù)軟骨中纖維成分的種類和含量的不同,可將軟骨分為三類: 透明軟骨(hyaline cartilage):新鮮時呈淡藍色半透明狀;間質中所含膠原原纖維與基質的折光率一致,故HE染色標本不易分辨;主要分布在呼吸道、肋軟骨、關節(jié)面等處;質脆而彈

28、性差,易折。 纖維軟骨(fibrous cartilage):呈乳白色;間質中含大量的膠原纖維束;分布于椎間盤、恥骨聯(lián)合等處;韌性強。 彈性軟骨(elastic cartilage):呈黃色;間質中含大量的彈性纖維;分布于耳廓、外耳道等處;有較強的彈性。,117,118,119,120,上海交大:落選院士“人耳鼠”沒有造假2011-08-28 04:02:29來源: 新京報(北京),核心提示:上海交通大學為落 選院士“曹誼林 人耳鼠 造假”一 事,專門召開發(fā)布會稱,曹誼林的 裸鼠背上再生“人耳軟骨”的科研成 果經(jīng)專家鑒定,是真實的。今年6 月,有媒體刊發(fā)文章稱,曹誼林 “人耳鼠”是假的,騙取國

29、家3億科 研經(jīng)費。 6月21日曹誼林教授研究團隊 再次開始重復驗證實驗,經(jīng)過7周 半時間,在8個裸鼠背上成功構建 “人耳軟骨”,右圖是其中一個。,軟骨組織工程的人耳鼠,121,六、骨組織(bony tissue/osseous tissue) 骨組織+骨髓+骨膜 = 骨。 起支持(骨既像鋼一樣堅硬,又像鋁一樣輕)、保護作用,還是鈣、磷庫(人體99%以上的鈣和85%以上的磷都存在于骨組織中)。 細胞有骨原細胞(位于骨膜內)、成骨細胞(分布在 骨組織表面,常排成一層,能分泌骨膠原纖維和有機 基質,形成類骨質。當其被類骨質包埋后,便成為骨 細胞)、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常位于骨組織表面的小 凹陷內,是一

30、種多核巨細胞,由多個單核細胞融合而 成)等。 骨細胞最多,位于骨基質內,其余均位于 骨組織的邊緣。,122,細胞間質骨質 有機物(1/3) 纖維(主要是膠原纖維):95% 基質:5% 無機物(2/3)骨鹽,主要成分是羥磷灰 石結晶Ca10 (PO4)6(OH)2。 骨膠原纖維排列成層,同一層內的纖維相互平行,借基質粘合在一起,并有骨鹽沉積,形成板狀結構,稱骨板(bony plate),123,124,125,126,骨質可分為 骨松質和骨密質 兩種 骨松質 (spongy bone) 由大量針狀或 片狀的骨小梁 (也是由骨板和 骨細胞組成)相 互連接成海綿狀 結構。,127,骨密質 (comp

31、act bone) 由不同排列形 式的骨板組成,有 外環(huán)骨板、內環(huán)骨 板、間骨板和骨單 位組成。每個骨單 位(osteone)由1 個位于中央的中央 管(哈弗氏管)和 數(shù)層圍繞中央管呈 同心圓排列的骨單 位骨板組成。,128,七、血液(blood),129,Summary Connective tissue binds structures together, provides support and protection, fills spaces, produces blood cells, and stores fat. Connective tissue cells are widel

32、y separated by a noncellular matrix that varies in consistency from solid to semifluid to fluid. Loose and dense connective tissues, which bind body parts together, differ according to the type and abundance of fibers in the matrix. Reticular connective tissue cells called reticular cells, and the m

33、atrix contains only reticular fibers. Adipose tissue cells are filled with fat droplets. Cartilage and bone are support tissues. Cartilage is more flexible than bone because the matrix is rich in protein, rather than the mineral salts found in bone. Blood is a connective tissue in which the matrix i

34、s plasma.,130,三 肌肉組織,Muscular Tissue,131,結構特點:肌肉組織主要由肌細胞(myocyte)肌纖維(muscle fiber / myofiber)組成,細胞間有少量結締組織,細胞內有豐富的與細胞長軸平行排列的肌原纖維(myofibril)或肌絲(myofilament). 功能:收縮。人體的各種動作、體內各臟器的活動以及血管的舒縮都由肌肉組織完成。 分類:骨骼?。╯keletal muscle)、心肌(cardiac muscle)和平滑肌(smooth muscle).,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

35、42,143,Skeletal m. Cardiac m. Smooth m. 細胞形態(tài) 細長圓柱狀 短柱狀有分支 梭 形 細 胞 核 多個, 一個, 一個, 位于細胞周緣 位于中央 位于中央 橫 紋 有 有 無 閏 盤 無 有 無 收 縮 力 強 強 弱 持 久 性 不能持久 能持久 能持久 節(jié) 律 性 無節(jié)律 有節(jié)律 有節(jié)律 隨 意 性 隨 意 不隨意 不隨意 分 布 骨骼上和 心壁上 內臟和血管壁 內臟器官如食管壁等 功 能 軀體運動 心臟搏動 內臟和血管活動 骨骼肌和心肌又稱橫紋?。╯triated / striped m.) 骨骼肌又稱隨意肌(voluntary m.),心肌和平滑肌

36、又稱不隨意肌(involuntary m. )。,144,Summary Muscular tissue is composed of muscle fibers. Three types of muscular tissue are found in the body: skeletal, smooth, and cardiac muscle. Uninucleated, spindle-shaped fibers make up the involuntary smooth muscle found in the walls of hollow internal organ. Uninuc

37、leated, branched, and striated fibers with intercalated disks make up the involuntary cardiac muscle of the heart. Multinucleated, striated, and cylindrical fibers make up the voluntary skeletal muscle attached to the skeleton. Muscle tendons extend across joints, stabilizing them. Muscle contractio

38、n allows us to remain up right, produces movement of the body and internal organs ,and creates heat that warms the body.,145,四神經(jīng)組織 Nervous Tissue,146,神經(jīng)組織由神經(jīng)細胞(nerve cell)和神經(jīng)膠質細胞(neuroglial cell)組成。前者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又稱神經(jīng)元(neuron),具有接受刺激、產(chǎn)生并傳導神經(jīng)沖動和整合信息的功能;后者對神經(jīng)元起支持、營養(yǎng)、絕緣和保護等作用。,147,一、 神經(jīng)元(neuron) 分為胞體(

39、cell body)和胞突(cell process)兩部分,后者又分為軸突(axon)和樹突(dendrite),148,149,150,(一)神經(jīng)元的結構 、胞體 特點: 核大、核仁明顯。 含有大量的尼氏體(Nissl body),光鏡下為嗜堿性的顆?;蛐K狀,電鏡下尼氏體是由粗面內質網(wǎng)和游離核糖體組成。尼氏體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質。 有豐富的神經(jīng)原纖維(neurofibril)。構成細胞骨架,并參與物質運輸。,151,、胞突 樹突:一般為多個;較短,愈分愈細;有尼氏體;接受刺激并將沖動傳入胞體。 軸突:一般為一個;較長,中途一般不分支,粗細變化不大;無尼氏體;將沖動傳至其它神經(jīng)元或效應器。,

40、152,(二)神經(jīng)元的 分類 、根據(jù)神經(jīng)元 突起的數(shù)目分類 假單極神經(jīng)元 (pseudounipolar neuron) 雙極神經(jīng)元 (bipolar neuron) 多極神經(jīng)元 (multipolar neuron),153,、根據(jù)神經(jīng)元的功能分類 感覺神經(jīng)元(sensory neuron)或稱傳入神 經(jīng)元(afferent neuron) 運動神經(jīng)元(motor neuron)或稱傳出神經(jīng)元 (efferentneuron) 中間神經(jīng)元(interneuron)或稱聯(lián)絡神經(jīng)元 (association neuron),占神經(jīng) 元總數(shù)的99%,154,155,二、神經(jīng)膠質細胞(neurogl

41、ial cell) 與神經(jīng)元的異同點 相同點:都具有突起 不同點;突起不分為樹突和軸突;胞體內無尼氏體;沒有產(chǎn)生并傳導神經(jīng)沖動的能力,對神經(jīng)元起支持、保護、營養(yǎng)、絕緣、防御等作用。,156,157,158,三、神經(jīng)纖維(nerve fiber) (一)概念:神經(jīng)纖維是由神經(jīng)元的長突起和包在它外面的神經(jīng)膠質細胞所組成的纖維狀結構。 (二)分類: 、有髓神經(jīng)纖維(myelinated nerve fiber) 神經(jīng)元的長突起髓鞘神經(jīng)膜,159,160,161,162,163,164,一個節(jié)間段的髓鞘和神經(jīng)膜是由同一個神經(jīng)膠質細胞的兩個不同部分組成。髓鞘因含高濃度類脂而具嫌水性,它不容帶離子的水溶液

42、通過而起絕緣作用。 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髓纖維的髓鞘和神經(jīng)膜是由神經(jīng)膜細胞(neurolemmal)又稱施旺細胞 (Schwann cell)形成;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是由少突膠質細胞(oligodendrocyte)所形成,且一個少突膠質細胞可伸出多個突起分別包裹多個軸突。,165,166,、無髓神經(jīng)纖維(unmyelinated nerve fiber) 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無髓纖維:神經(jīng)元的長突起神經(jīng)膜,即每個神經(jīng)膜細胞包裹數(shù)條軸突,不形成髓鞘,無郎飛結(node of Ranvier), 神經(jīng)膜細胞一個接一個連續(xù)包在軸突外表。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無髓纖維:只有裸露的神經(jīng)元突起,外面沒有髓鞘和神經(jīng)膜。,167

43、,168,神經(jīng)是指 中樞以外的 神經(jīng)纖維束,169,170,四、神經(jīng)末梢(nerve ending),171,一般是指周圍神經(jīng)纖維的終末部分終止于全身各種組織或器官中所形成的特有結構。 (一)感覺神經(jīng)末梢(sensory nerve ending) 感覺神經(jīng)末梢是感覺神經(jīng)元周圍突的終末部分,它與其附屬結構共同構成感受器(receptor),172,1、游離神經(jīng)末梢(free nerve ending) 裸露游離細支; 主要分布于皮膚的表 皮、角膜和毛囊等; 主要功能是感受冷、 熱、輕觸和疼痛的 刺激,173,2、被囊神經(jīng)末梢(encapsulated nerve ending) 均有結締組織包

44、裹,常見的有; ()觸覺小體 (corpuscle):多見于皮膚真皮乳頭層內;感受觸覺。,174,()環(huán)層小體: 位于皮膚真皮網(wǎng)狀層和皮下組織中;感受壓覺。,175,()肌梭 (muscle spindle): 分布于骨骼肌內; 肌梭是一種本體感受 器,主要感受肌纖維 長度的變化。,176,177,(二)運動神經(jīng)末梢(motor nerve ending) 運動神經(jīng)末梢是分布于肌組織和腺體內 的運動神經(jīng)纖維的終末結構,它和所支配 的組織共同組成效應器。 、軀體運動神經(jīng)末梢(somatic motor nerve ending) 運動終板(motor end plate) 、內臟運動神經(jīng)末梢(v

45、isceral motor nerve ending),178,179,Summary Nervous tissue contains conducting cells called neurons. Neurons have processes called axons and dendrites. Outside the brain and spinal cord, these long axons (fibers) are found in nerves. ln addition to neurons, nervous tissue contains neuroglial cells.

46、These cells maintain the tissue by supporting and protecting the neurons.,180,Body Tissues The tissues of the human body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four major types: epithelial tissue, which covers body surfaces and lines body cavities; connective tissue, which binds and supports body parts; muscular tissue, which is specialized for contraction; and nervous tissue, which responds to stimuli and transmits impuls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