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考點18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含高考試題)人民版_第1頁
高中歷史 考點18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含高考試題)人民版_第2頁
高中歷史 考點18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含高考試題)人民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考點18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選擇題1. (2013江蘇單科t15)某學者評價啟蒙運動說:“進步實際上已經成為哲學家的一種意識形態(tài),他們堅信自然科學將會讓人類更有力地支配整個世界,而人類理性則引領每個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個繁榮、公正、平等的社會。”引文所想表達的深層含義是()a.理性思考引領社會進步b.哲學意識支配世界繁榮c.近代科學追求王權公平d.啟蒙運動倡導階級平等【解題指南】提取材料中關鍵信息“人類理性則引領每個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個繁榮、公正、平等的社會”,結合啟蒙運動的史實,逐一分析備選項?!窘馕觥窟xa。題干材料中“人類理性則引領每個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個繁榮、公正、平等

2、的社會”表明人類理性思考有助于“理性王國”的建立,引領社會進步。b、c說法從材料中不能反映出來。啟蒙運動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故d說法錯誤。2(2013山東文綜16)下列關于李贄思想與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都具有思想啟蒙意義b.都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產物c.都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愿望d.都宣揚了個性自由和解放【解題思路】本題隱含了對15-16世紀的中國和西方歷史發(fā)展階段特征的考查,解答關鍵是在了解15-16世紀中西方都出現思想解放潮流的時代背景下進行比較分析?!窘馕觥窟xc。具體分析見下表:選項具體分析結論a李贄思想對傳統(tǒng)儒學批判,人文主義思想宣傳人性解放,作用

3、相同正確,排除b聯系15-16世紀的中國和西方歷史發(fā)展,背景相同正確,排除c李贄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屬于地主階級。文藝復興屬于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二者階級屬性不同不正確,選擇d李贄思想對傳統(tǒng)儒學批判,要求打破“三綱五?!钡姆饨ㄊ`,人文主義思想宣傳人性解放,內容相同正確,排除3. (2013廣東文綜t21)被宗教人士評論為“讓上帝遠離了這個世界,降低了人類在其中的獨一無二性”的學說是()a.伏爾泰的天賦人權說b.達爾文的進化論c.馬丁路德的新教學說d.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解題指南】考查近代科學技術,考查學生理解材料的能力。突破口是“上帝”“降低”“人類”?!窘馕觥窟xb。“讓上帝遠離了這個世界,

4、降低了人類在其中的獨一無二性”說明是對宗教思想的顛覆,進化論否定了神創(chuàng)論,故選b。4.(2013天津文綜t3)孟德斯鳩認為,共和政體是全體人民或僅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權力的政體;君主政體是由單獨一個人遵照固定的和確立了的法律執(zhí)政;專制政體是按一個人的意志行使權力。他主張實行的政體是()a.民主共和b.貴族共和c.君主立憲 d.君主專制【解析】選c。孟德斯鳩反對君主專制,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他認為國家的權力應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國王只能行使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應當分屬議會和法院;三權分立,彼此制衡。a、b符合孟德斯鳩所說的“共和”政體,d符合其所說的“專制”政體。5. (2013上

5、海單科12)15至16世紀發(fā)生的一系列重大變化,如君主專制的建立、文藝復興運動的發(fā)展和宗教改革的興起等顯示了()a.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b.西歐社會的轉型c.國際政治體系的初建d.整體世界的形成【考點】15-16世紀西歐社會的演變【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能力。15至16世紀西歐出現了一些民族獨立國家,世俗的君主權力不斷加強,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抨擊了封建教會的精神獨裁和封建專制制度,解放人們的思想,西歐社會正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故選b。6.(2013上海單科15)革命實踐與政治理論往往相輔相成,為“光榮革命”后英國君主立憲制提供理論支持的是()a.霍布斯b.洛克c.伏爾泰d.盧梭【考點

6、】洛克的分權學說【解析】選b。英國啟蒙思想家洛克第一次系統(tǒng)地提出“天賦人權”學說來反對“君權神授”思想。他把在英國革命中提出的各種基本要求概括為自由權、生命權和財產權,認為財產權是最重要的自然權利,并把它們說成是天賦人權,為后來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提供理論支持。故選b。7.(2013上海單科32)在15世紀,斯特拉斯堡(今法國東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屬于宗教書籍,10%屬于古典書籍。從1500年至1520年,在該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書籍上升到總數的33%,而與宗教相關的書刊下降為總數的27%。對上述變化的最佳理解是()a.人文主義精神昌盛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c.學者推崇古典作品d.

7、中國印刷術引入歐洲【考點】文藝復興【解析】選a 3分,b、c 1分,d 0分。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能力。題干材料表明:15世紀到1520年宗教書籍的比重下降,古典書籍的比重上升,說明此時的西方學者重視并推崇古典書籍,同時宗教的地位有所下降,故b、c正確。之所以出現這些現象,主要原因是此時西歐正處于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潮廣泛流傳,提倡人性,反對神性,要求個性解放,故a最佳。印刷術傳入歐洲是在14世紀,故d錯誤。8.(2013上海單科t9)小張打算赴法國參觀巴黎大學,他從網上搜集了有關中世紀西方大學的信息。其中正確的是()a.大學興起于公元8世紀b.大學出現了自由探索的世俗教育c.大學授課的語言以古希臘語為主d.大學教師的待遇遠低于神職人員【考點】15-16世紀西歐社會的演變【解析】選b。在中世紀晚期,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