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學知識點總結貼_第1頁
分析化學知識點總結貼_第2頁
分析化學知識點總結貼_第3頁
分析化學知識點總結貼_第4頁
分析化學知識點總結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析化學知識點總結貼分析化學是關于研究物質的組成、含量、結構和形態(tài)等化學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論的一門科學,是化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鑒定物質中含有那些組分,及物質由什么組分組成,測定各種組分的相對含量,研究物質的分子結構或晶體。今天,就從分析化學的發(fā)展歷史、分析方法、幾大分析方法等幾個角度介紹分析化學。一、發(fā)展歷史第一個重要階段20世紀二三十年代,利用當時物理化學中的溶液化學平衡理論,動力學理論,如沉淀的生成和共沉淀現象,指示劑作用原理,滴定曲線和終點誤差,催化反應和誘導反應,緩沖作用原理大大地豐富了分析化學的內容,并使分析化學向前邁進了一步.第二個重要階段20世紀40 年代以后幾十年,第二次世界

2、大戰(zhàn)前后,物理學和電子學的發(fā)展,促進了各種儀器分析方法的發(fā)展,改變了經典分析化學以化學分析為主的局面。原子能技術發(fā)展,半導體技術的興起,要求分析化學能提供各種靈敏準確而快速的分析方法,如,半導體材料,有的要求純度達99.9999999%以上,在新形勢推動下,分析化學達到了迅速發(fā)展。最顯著的特點是:各種儀器分析方法和分離技術的廣泛應用。第三個重要階段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計算機應用為主要標志的信息時代的到來,促使分析化學進入第三次變革時期。由于生命科學、環(huán)境科學、新材料科學發(fā)展的需要,基礎理論及測試手段的完善,現代分析化學完全可能為各種物質提供組成、含量、結構、分布、形態(tài)等等全面的信息,使得

3、微區(qū)分析、薄層分析、無損分析、瞬時追蹤、在線監(jiān)測及過程控制等過去的難題都迎刃而解。分析化學廣泛吸取了當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成為當代最富活力的學科之一。二、分析方法的分類1.按原理分:化學分析:以物質的化學反應為基礎的分析方法;儀器分析:以物質的物理和物理化學性質為基礎的分析方法;光學分析方法:光譜法,非光譜法;電化學分析法:伏安法,電導分析法等;色譜法:液相色譜,氣相色譜,毛細管電泳;其他儀器方法:熱分析;2.按分析任務: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結構分析;定量分析的操作步驟:取樣;試樣分解和分析試液的制備;分離及測定;分析結果的計算和評價;3.按分析對象:無機分析,有機分析,生物分析,環(huán)境分析等

4、;按試樣用量及操作規(guī)模分: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按待測成分含量分:常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0.01)三、細說滴定分析法(一)對化學反應的要求:1.有確定的化學計量關系,反應按一定的反應方程式進行;2.反應要定量進行;3.反應速度較快;4.容易確定滴定終點;(二)滴定方式1.直接滴定法;2.間接滴定法;如,Ca2+沉淀為CaC2O4,再用硫酸溶解,用KMnO4滴定C2O42-,間接測定Ca2+。3.返滴定法;如,測定CaCO3,加入過量鹽酸,多余鹽酸用標準氫氧化鈉溶液返滴;4.置換滴定法:絡合滴定多用(三)基準物質和標準溶液1.基準物質:能用于直接配制

5、和標定標準溶液的物質。要求:試劑與化學組成一致;純度高;穩(wěn)定;摩爾質量大;滴定反應時無副反應。2.標準溶液: 已知準確濃度的試劑溶液。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和標定兩種(四)試樣的分解1.分析方法分為干法分析(原子發(fā)射光譜的電弧激發(fā))和濕法分析;2.試樣的分解:注意被測組分的保護3.常用方法:溶解法和熔融法對有機試樣,灰化法和濕式消化法(五)常用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酸標準溶液:HCl (HNO3, H2SO4)配制:用市售HCl(12 molL-1),HNO3(16 molL-1), H2SO4(18 molL-1)稀釋.標定: Na2CO3或硼砂(Na2B4O710H2O) 堿標準溶液:NaO

6、H配制:以飽和的NaOH(約19 molL-1),用除去CO2 的去離子水稀釋;標定: 鄰苯二甲酸氫鉀(KHC8H4O4)或草酸(H2C2O42H2O)(六)酸堿滴定法的應用NaOH與Na2CO3混合堿的測定;極弱酸的測定;磷的測定;氮的測定;(七)影響滴定突躍的因素滴定突躍pM:pcMsp+3.0lgKMY-3.0濃度:增大10倍,突躍增加1個pM單位(下限)KMY:增大10倍,突躍增加1個pM單位(上限)(八)準確滴定判別式若pM=0.2, 要求:Et0.1%,根據終點誤差公式,可知需lgcMspKMY6.0若cMsp=0.010molL-1時,則要求lgK8.0多種金屬離子共存:例:M,

7、N存在時,分步滴定可能性的判斷:lgcMspKMY6.0,考慮Y的副反應aY(H)104)c.產物的化學組成穩(wěn)定d.化學性質穩(wěn)定e.反應和產物有明顯的顏色差別(Dl60nm)顯色反應類型:絡合反應;氧化還原反應;離子締合反應;成鹽反應;褪色反應;吸附顯色反應;顯色劑:無機顯色劑:過氧化氫,硫氰酸銨,碘化鉀有機顯色劑:偶氮類:偶氮胂III;三苯甲烷類:三苯甲烷酸性染料鉻天菁S,三苯甲烷堿性染料結晶紫;鄰菲羅啉類;新亞銅靈;肟類:丁二肟影響因素:a.溶液酸度(pH值及緩沖溶液):影響顯色劑的平衡濃度及顏色,改變:l;影響待測離子的存在狀態(tài),防止沉淀;影響絡合物組成;b.顯色劑的用量:稍過量,處于平

8、臺區(qū);c.顯色反應時間:針對不同顯色反應確定顯示時間;顯色反應快且穩(wěn)定;顯色反應快但不穩(wěn)定;顯色反應慢,穩(wěn)定需時間;顯色反應慢但不穩(wěn)定;d.顯色反應溫度:加熱可加快反應速度,導致顯色劑或產物分解;e.溶劑:有機溶劑,提高靈敏度、顯色反應速率;f.干擾離子:消除辦法:提高酸度,加入隱蔽劑;改變價態(tài);選擇合適參比;褪色空白(鉻天菁S測Al,氟化銨褪色,消除鋯、鎳、鈷干擾);選擇適當波長。B.痕量組分的富集和共沉淀分離a.無機共沉淀劑進行共沉淀利用表面吸附進行痕量組分的共沉淀富集,選擇性不高。共沉淀劑為Fe(OH)3, Al(OH)3等膠狀沉淀, 微溶性的硫化物,如,Al(OH)3作載體共沉淀Fe3 +,TiO2+;HgS共沉淀Pb2+。利用生成混晶進行共沉淀,選擇性較好,如,硫酸鉛-硫酸鋇,磷酸銨鎂-砷酸銨鎂等。b.有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