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大氣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新人教版選修_第1頁
高中地理 大氣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新人教版選修_第2頁
高中地理 大氣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新人教版選修_第3頁
高中地理 大氣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新人教版選修_第4頁
高中地理 大氣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新人教版選修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節(jié) 大氣污染及其防治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案例分析可吸入顆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2通過案例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過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3理解調整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對大氣污染治理的普遍意義。4分析大氣污染現(xiàn)象發(fā)生的時空尺度差異。教學重點:1可吸入顆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2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過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教學難點:可吸入顆粒物的概念、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方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講授法等教學過程: 漫畫導入:圖中有哪些污染?大氣是自然環(huán)境中最活躍的組成部分。雖然大氣也具有一定的自

2、凈作用,但若排放的大氣污染物超過大氣環(huán)境容量(自凈能力)時,就會產生大氣污染。大氣污染造成的影響和危害是多方面的。一、大氣污染現(xiàn)象和大氣污染物 1大氣污染 由于自然或人為的原因,大氣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變,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質,致使大氣質量惡化,影響了原有的生態(tài)平衡,嚴重威脅著人體健康和正常的工農業(yè)生產,并對建筑物及各種設備設施造成損害,這種現(xiàn)象稱為大氣污染。提問:自然原因有哪些?案6例 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 通過案例能夠掌握:1本案例講述的是大氣污染中的急性中毒事件。(說明:大氣污染現(xiàn)象是多種多樣的,它們污染和影響的時空尺度不同:有急性中毒事件;有困擾某個局部地區(qū)的地方性大氣污染問題;有

3、的則是全球性的大氣環(huán)境問題,需要全人類的共同關注。)2事件的污染源:聯(lián)合碳化物工廠事件的污染物:45噸劇毒性甲基異氰酸鹽氣體事件造成的危害:1 750人當即喪生,2萬人終生殘廢,受毒氣影響的人數達50萬,還有無數十、羊、家禽死去。多年以來一直危害著博帕爾市民的健康,繼續(xù)吞噬著人們的生命。 2大氣污染物(1)可吸入顆粒物(技術上標為TMl0) “總懸浮顆粒物”:空氣中懸浮著無數固體顆粒的統(tǒng)稱??晌腩w粒物:指總懸浮顆粒物中去掉10微米以上的那些大顆粒,它是空氣質量播報中一個重要參數。原因:人的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將大多數大于10微米的粉塵過濾掉,只有小于10微米的顆粒物才會隨氣流進入氣管和肺

4、部。閱讀什么是空氣污染指數(簡稱APl)? 通過材料了解如下問題:1概念:空氣污染指數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或地區(qū)評估空氣環(huán)境質量狀況的一種指標。它是將許多復雜的空氣質量監(jiān)測數據,經一定方法處理,變成公眾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形式。2目前北京空氣質量日報公布的主要污染物有: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3空氣質量的好壞取決于各種污染物中危害最大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諝赓|量級別根據國家環(huán)保局統(tǒng)一規(guī)定劃分為五級。 可吸入顆粒物的危害:如果吸入顆粒物過多或顆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時,就可能出現(xiàn)免疫功能障礙,危害健康。顆粒物中如果含有較多病菌和病毒時,則可能引發(fā)傳染?。婚L期吸入過量顆粒物,積

5、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塵肺病”;有些顆粒物沉積在肺部,還可能引起惡性病變。討論:為什么北方的沙塵暴天氣比較多?我國北方降水量較少,植被覆蓋率較低,有些地區(qū)土地荒漠化加劇,加上近年來建筑工地遍布,城市汽車數量猛增,尾氣排放缺乏標準或不達標,使可吸入顆粒物成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氣污染物。 (2)酸雨 概念:人們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稱為酸雨。說明:酸雨不單指“雨”,也包括雪、雹、霧等各種酸性的降水形式。形成酸雨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對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A水生生態(tài):使河湖水酸化,影響魚類生長繁殖,乃至大量死亡;B土壤生態(tài):使土壤酸化,造成養(yǎng)分淋失,影響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

6、低,導致農作物減產;C植物生長:腐蝕樹葉,使光合作用受阻,影響森林生長,林木成片死亡;D建筑物:腐蝕石材、鋼材,造成建筑物、鐵軌、橋梁和文物古跡的損壞。 我國的酸雨:(以硫酸型酸雨為主) A特點:以煤炭為主要能源。隨經濟發(fā)展,酸雨分布范圍亦有擴大的趨勢。B分布范圍的變化: 20世紀80年代 西南地區(qū) 我國酸雨區(qū)的面積占國土面積的30以90年代 擴大到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目前 擴展到華北和東北地區(qū)思考:為什么我國南方的酸雨比北方的嚴重? 氣候:南方降雨多,大量酸性氣體隨雨水降落地面擴; 地形:南方多低山丘陵,空氣流動性差,而北方風力大,酸性氣體易擴散 土壤:北方多堿性土壤,大氣中堿性土壤顆粒與

7、酸雨中和 南方煤炭含硫量高,排放的酸性氣體多 閱讀 歐洲、北美的酸雨問題看圖:世界酸雨的分布圖,思考:世界酸雨主要分布中哪些地區(qū)? 通過閱讀能夠使學生有如下認識:酸雨是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的產物,雖然在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出現(xiàn)酸雨的范圍在日益擴大。目前,整個歐洲都在降酸雨,在北關東部和加拿大南部酸雨也很嚴重,酸雨還席卷了包括印度、日本、中國、東南亞在內的亞洲,因此,酸雨是全球性大氣環(huán)境污染現(xiàn)象。 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是當今世界公認的三大全球性大氣環(huán)境問題,它們的產生與大氣污染有關。二、大氣污染防治1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能源生產和消費2大氣污染的防治:節(jié)能和提高能源效率、開發(fā)潔凈煤技術、開發(fā)

8、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機動車污染,以及工業(yè)污染控制等方面。案例 北京的空氣污染和藍天工程 通過案例能夠使學生有如下認識:北京城市空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應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治理: 1充分利用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替代燃煤,燃煤鍋爐改用清潔能源。 2率先頒布機動車排放地方標準,更新報廢數十萬輛舊機動車,對公交汽車、出租車、環(huán)衛(wèi)車和郵電車輛積極推廣使用清潔燃料。 3積極擴大綠化面積,最大限度地減少裸露地面。進一步加強對建筑工地的環(huán)境管理,要求工地周邊必須設置圍擋,采用灑水、遮蓋或噴灑覆蓋劑等措施。若遇四級以上大風天氣,停止土方施工和拆遷,同時做好遮掩,以防止揚塵污染。 4加大對重點污染

9、源的治理力度,推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實施排污許可證和限期治理制度,對排放超標的企業(yè)實行停產治理。 經過努力,近年來北京的大氣環(huán)境質量得到很大的改善。到2003年,市區(qū)空氣質量優(yōu)良日占全年的60以上。思考 1造成北京市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可吸入顆粒物是造成北京大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 2這些污染物質的來源是什么?主要來源為燃煤、機動車尾氣、工地揚塵,以及北京干燥、多風的天氣。 3調整能源結構對北京防治大氣污染有什么意義?在污染防治上大力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極大地改善了北京近年來的空氣質量。 近年來國家逐年加大科研、資金、技術投入,通過建立酸雨控制區(qū)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qū),限制高硫煤的開采,積

10、極發(fā)展清潔煤燃燒技術和煤炭脫硫技術,以及調整能源結構等措施,在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和酸雨治理上已初見成效。案例 貴陽大力治理酸雨 1貴陽酸雨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居民生活、工業(yè)生產大量使用高硫煤因地處山間盆地,風小、濕度大,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 2整治措施:投巨資將水泥廠、化工廠、電池廠等多家污染大戶遷出市區(qū),關閉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小企業(yè),全市企業(yè)已實現(xiàn)煙塵達標排放;取締街頭燃煤爐灶,改用液化氣等清潔燃料,并加大力度推進清潔能源工程,燃料氣化卑從74上升到96。 3現(xiàn)狀:經過多年的努力,2001年全年空氣質量優(yōu)良天數達到329天,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思考貴陽市在治理酸雨的過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11、這些措施能夠奏效的原因是什么? 案例分析了推進家庭生活和企業(yè)生產使用清潔能源、搬遷污染大戶、實現(xiàn)全市煙塵達標排放等措施對治理酸雨的作用。這些措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是標本兼治的措施。 總結:教材選取我國一北(北京)、一南(貴陽)兩則案例,雖然它們的大氣污染現(xiàn)象、主要大氣污染物有所不同,但它們在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上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此可以說明改善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調整工業(yè)布局和產業(yè)結構等措施在治理大氣污染過程中具有的普遍意義。經典例題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轎車越來越多地進入家庭。回答(1)家庭轎車的大量使用能夠( )A.降低燃油消費 B.提高交通效率 C.擴大居民出行范圍 D.節(jié)省城

12、市用地(2)對大城市來說,大量使用家庭轎車有利于( )A.緩解道路交通壓力 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C.城市連片發(fā)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3)家庭轎車的大量使用可能引發(fā)的環(huán)境問題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B.大范圍的水體污染C.大規(guī)模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氣質量下降【解析】隨著轎車更多地進入家庭,對家庭、交通、人口分布及環(huán)境都會產生一系列影響,綜合分析其利與弊。(1)家庭轎車的大量使用方便了居民的生活,擴大出行范圍。但由于數量增多停車占地、燃油消費也會增多,也會給交通帶來較大壓力,降低交通效率。 (2)大城市交通設施完備,家庭轎車大量使用可使部分市民遷往城市外圍的郊區(qū),從而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但由于往來頻繁會加重道路交通壓力,使道路通行能力降低。(3)城市人口集中,車流量大,排放汽車尾氣直接污染大氣,降低城市大氣質量。臭氧空洞主要是氟氯烴(制冷劑)影響所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