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新論_第1頁
高效課堂新論_第2頁
高效課堂新論_第3頁
高效課堂新論_第4頁
高效課堂新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效課堂新論前言:一種經(jīng)濟實用的方法我必須首先聲明,我所指的“傳統(tǒng)課堂”是那些以應試為目的,以知識為指向,以灌輸為手段,眼中沒有學生的課堂。高效課堂是以“人本”為基石,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意志品格、社會責任、實踐能力的課堂,但高效課堂又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學”概念,它是以課堂為突破口,由教學、評價、文化三大系統(tǒng)建構而成的一個全新的教育概念,完整地表述應該稱為“高效課堂教育”。高效課堂教育的理論支撐最簡潔的描述是“四新”,即新教師、新課堂、新學校、新學生。核心理念是: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fā)展學生。高效課堂作為一項來自于實踐里的新理論,經(jīng)歷了這樣一個成長過程:改變課堂結構改變教

2、學關系改變課堂文化改變“教室”(即讓教室成為教育實驗室)。實踐證明,這是一種經(jīng)濟而實用的改變現(xiàn)實教育的路徑。為什么總有人反課改某些傳統(tǒng)名師、名校為什么要反對課改?一個被舊教育寵愛的人,不僅本能地想保留它,而且?guī)缀醪豢杀苊獾貑适Я丝陀^評價它的能力。正如道爾頓學校的創(chuàng)辦者海倫所講,“他們的思想被包上了硬殼,即使他們中有些真誠善良的人,但因把全部經(jīng)歷奉獻給了他們認為的那樣的教育,因而也便喪失了重燃真理之火的能力,什么也無法讓他們拋開陳腐的經(jīng)驗和既得利益”,這讓人倍感遺憾。第斯多惠在德國教師指南中曾說過“凡是不能自我發(fā)展,自我培養(yǎng)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發(fā)展,培養(yǎng)和教育別人”,所有從事教育的人,都應該

3、從這句話里找到自己時時要面對的挑戰(zhàn),積極地投身于教育改革。改革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尤其是“全天下課改人聯(lián)合起來”,去敢于推翻舊教育、建設新課堂、呼喚新學校、培養(yǎng)新人類。但同時又要提醒大家警惕那些帶引號的“高效課堂”,因為它們正以撲朔迷離的各種幻象,打著素質(zhì)教育的大旗,披著課改的外衣,大興應試教育的“妖風”,蠱惑著許多不明真相的人舍本逐末,尤其要警惕那些應試名校,他們的“教育”還停留在野蠻時代,除了對升學率有興趣外,是從來不會對師生、國家民族乃至人類的未來真正負責的,他們所膜拜的東西,除了沒有教育,其它的一樣不少,如果我們寬容到任這樣的“教育”大行其道,那只能說明我們?nèi)鄙賹逃龖械木次?/p>

4、。我當然是一直為了課改而不遺余力地搖旗吶喊。不改,教育就沒有出路。世界上所有覺醒的民族所形成的基本共識是,教育與國家的命運休戚相關,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然而,我國目前的教育仍然與國際先進教育有著本質(zhì)的差距,這將無疑決定著中國真正的前途和命運。教育的現(xiàn)狀讓很多有志之士寢食難安。教育的問題的確很復雜,比如教育的方向性問題,本質(zhì)和規(guī)律問題,如果我們不承認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方向、本質(zhì)、規(guī)律有問題,那么,我們只能去“微觀”的教學里去找問題了,去找找觀念、認識、方式、方法是否需要進行科學的改進?教育的課堂并發(fā)癥教學是老師講、學生記嗎?教學是時間+汗水嗎?教學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學會知識嗎?教育人幾乎一

5、致的看法是,傳統(tǒng)教學正在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這樣的教學顯然是有罪惡感的教學,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田保華先生把這樣的課堂稱之為“缺德的課堂”。然而事實是,當大多數(shù)教育人認識到問題的存在之后,卻又為什么對課改心存遲疑?一個比較大的分歧在于,同樣是在談論“課改”,專家和名校熱衷于形而上的課程改革,而草根和農(nóng)村學校卻選擇了形而下的課堂改革。課程和課堂,到底誰更應“改”,或者誰更應先“改”?在草根們看來,如果不改變課堂的課程改革,恐怕只能是鏡花水月,他們認為教育的問題集中暴露在課堂上,基于“教中心”、“師中心”的課堂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新課改理念。教育的發(fā)生首先在課堂,沒有課堂的革命就不可能有教育的革命

6、。在他們看來,當下教育諸多的問題都是源于課堂,唯有堅決摒棄“教中心”、“師中心”,轉而在新課改框架下建構“學中心”、“生中心”才能激活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出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教育。因而,當下傳統(tǒng)教育從根源性上看,患的是“課堂并發(fā)癥”。唯有找到課堂這個“支點”,才能撬動全局,只有解決了課堂問題,其他問題自會迎刃而解。課堂改革要解決什么問題為什么要堅決瞄準課堂動手術?如果從“效益”出發(fā),是為了提升課堂質(zhì)量。然而,真正的課堂質(zhì)量其實是指學生的“生命質(zhì)量”。什么又是生命質(zhì)量?在杜威看來,是“為了人的靈魂的轉向”,他還批評教育人可能“在教育中反而把教育遺忘了”。生命是教育的原點,“教育

7、是直面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的事業(yè)”。所以,真正的教育應該從生命論的高度去關注人。如果為“人”的教育卻習慣于在不知不覺間失落了“人”,遺忘了“人”,那這樣的教育造成的事實只能是“讓孩子在沸騰的油鍋里掙扎”,或者“走進教室就盼著教學樓倒塌”,因而高效課堂推廣者有一句“名言”“課改就是從油鍋里撈孩子”!改首先是為了讓孩子們不痛苦、不厭學、“不跳樓”。如何從油鍋里撈出孩子?核心是“遵循兒童的方式”,一切“從兒童出發(fā)”,彰顯兒童的天性和主體地位。課堂一旦能讓兒童收獲快樂、找到感覺、獲得尊重、激發(fā)出生命的熱情,我相信跳樓的幾率會小得多。當傳統(tǒng)教學不關注“人”時,其實就意味著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專門和兒童做

8、對。這樣的“教育”可想而知。課改是改革還是改良課改是在“放生”,這是基于“人”內(nèi)在生命質(zhì)量和未來發(fā)展前景的偉大使命。因而,在當下課改成為教師師德的衡量標準,一個不課改的教師難說有什么師德。教育必須回到一個“人”字上去完成對傳統(tǒng)的“顛覆”!然而,課改是改良嗎?在我看來,課改從來不應該是改良,而是改革。它到底改什么?顯然不僅是改教材、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否則,這只能是停留在“術”層面上淺嘗輒止,它實在是在改教育觀念、改教學思想,說穿了本質(zhì)上是改人!有人面對課改,會滋生“老太太搬家”式的患得患失,他們擔心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否會被觸及,或者憂心于自己多年摸索形成的那些教學經(jīng)驗的安危,這樣的擔憂均屬正常,

9、但要清楚改革難免要打破“瓶瓶罐罐”,甚至會考驗我們敢不敢于完成自身的超越,突破經(jīng)驗主義的“囚籠”,改革意味著的是在“破與立”,不破則不立。破什么?破傳統(tǒng)的教育觀、教學觀、師生觀。即“知識中心”教育觀、“教中心”的教學觀、“師中心”的師生觀。立什么?立新的“三觀”。即“人學”的教育觀、“學中心”的教學觀、“生中心”的師生觀。高效課堂概念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知識的超市,是概括課堂形態(tài);生命的狂歡,是描述生命的狀態(tài)。這個概述的主張是要求課堂教學要關注兩個維度,即必須在關注知識學習的途徑、方式方法的同時,更加關注課堂氛圍、學習興趣、精神狀態(tài)、生生和師生關系。兩大關注決定了高效課堂不可能再僅僅是一個

10、狹隘的教學概念,因而高效課堂也絕對不是從字面理解的“高效益”的課堂。只追求“高效益”的“高效課堂”是膚淺的、低層次的、功利的、應試的,真正高效課堂的內(nèi)涵十分豐富,它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教育概念。1、高效課堂具有三大特性:主動性、生動性、生成性。2、從教學目標上解讀,高效課堂是把新課改的三維目標加以實化,即實現(xiàn)學習的三步:從知識到興趣、再到能力、抵達智慧的飛躍,簡單地說,是立足于“學會、會學、樂學、創(chuàng)學”,因此,高效課堂是在追求“四維目標”,即超越原有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而上升到通達智慧的層面。3、高效課堂把“自主、合作、探究”當成課改的“六字箴言”加以行動闡述并予以發(fā)展,在課

11、堂環(huán)節(jié)上實化為“預習、展示、反饋”,在學習方式上闡釋為“獨學、對學、群學”,合起來稱為“自學”。4、高效課堂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教師最大的任務是“認識兒童”,教育就是從兒童出發(fā),“發(fā)現(xiàn)”兒童、發(fā)展兒童。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兒童有兩大天性:好奇心、展示欲,教育就是設法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展示欲。唯有認識兒童才能發(fā)展兒童。5、高效課堂在“人本”框架下建構教學關系和師生關系。在教學關系上,主張“學本”,在師生關系上主張“生本”。高效課堂的“三個本”支撐起自己的“教育學”?!皩W本”,即教服務于學,課堂教學的重點是變“教中心”為“學中心”;“生本”,即按照學生學習、認識和成長的規(guī)律,把“學生的”原原本本

12、地交付學生,呵護學生的天性,讓每一個生命自然成長。6、高效課堂的靈魂是“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fā)展學生”,圍繞這個靈魂重構兩個關系,即變傳統(tǒng)教學關系中的“惟教”為“惟學”,變傳統(tǒng)師生關系中的“惟師”為“惟生”,認為課堂最寶貴的教學資源是“學生”,“兩惟”的核心是“學和學生”,主張“讓學習發(fā)生在學生身上”。7、高效課堂的關鍵是“學習能力”。因而高效課堂認為素質(zhì)教育的“素質(zhì)”主要內(nèi)涵正是學習能力。我們固然承認知識可以灌輸,但能力和智慧無法靠灌輸獲得。從學習的本意說,學習就是“在經(jīng)歷中體驗”;學習是“自我認知建構的過程”,學習是“情感的交融與共鳴”。8、高效課堂的立場是捍衛(wèi)“學”的神圣。學習

13、是學生“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必須“把學習還給學生”,這是“事歸原主”。9、高效課堂的關鍵在教師“角色”。傳統(tǒng)的教學是把教師定位在“二傳手”上,高效課堂主張教師要敢于和學會放手發(fā)動“一傳”和知識直接對話。因而,教師不是知識的傳遞者、灌輸者,而是“發(fā)動學習”的人,所謂發(fā)動學習,既激勵、點燃、喚醒。從某種程度上講,“教師即條件”,高效課堂對教師的挑戰(zhàn)是,他有能力為學習提供“可能性”。10、高效課堂的三個抓手:組織抓手是小組、流程抓手是模式、教學目標抓手是導學案。高效課堂的小組有別于傳統(tǒng)的小組,高效課堂的小組理念是“同質(zhì)結對、異質(zhì)同組、組內(nèi)分對”,小組是作為“獨立學習組織”而存在,類似于“小班化”;高效課堂模式以杜郎口中學為例,課堂模式是10+35。高效課堂的普適性模式即“五步三查”,這套模式較之于一般的“教學模式”不同,它顯然不是從學科教學的知識規(guī)律本身出來的,而是基于“學習者”對學習、生活的認識和成長規(guī)律總結出來的,因而適用于所有的學科和所有學段;高效課堂導學案不同于教案、“講學稿”,它是“引導學習的設計”,是學生自學的“路線圖”,是課堂教學的“施工圖”。高效課堂的三大系統(tǒng)我所主張的“高效課堂”是一個教育概念,它完整的表述比較拗口高效課堂教育。它的核心主張是“以人為本”,既在“人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