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零距離山東省濰坊中考地理第二單元地球的面貌(教輔無其他類型)復習知識梳理+典例精煉精編版_第1頁
中考零距離山東省濰坊中考地理第二單元地球的面貌(教輔無其他類型)復習知識梳理+典例精煉精編版_第2頁
中考零距離山東省濰坊中考地理第二單元地球的面貌(教輔無其他類型)復習知識梳理+典例精煉精編版_第3頁
中考零距離山東省濰坊中考地理第二單元地球的面貌(教輔無其他類型)復習知識梳理+典例精煉精編版_第4頁
中考零距離山東省濰坊中考地理第二單元地球的面貌(教輔無其他類型)復習知識梳理+典例精煉精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名校名 推薦第二單元地球的面貌知識梳理疑難點津1. 作為洲界的重要運河、海峽兩側的大洲溝通的海域巴拿馬運河北美洲、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蘇伊士運河亞洲、非洲地中海、紅海(大西洋、印度洋)直布羅陀海峽歐洲、非洲地中海、大西洋土耳其海峽亞洲、歐洲黑海、地中海白令海峽亞洲、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2. 四大洋特點( 1)太平洋:最大、最深、島嶼最多。( 2)大西洋:第二大洋,形狀略呈“S”形。( 3)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全部在東半球。( 4)北冰洋:最小、最淺、緯度最高、跨經(jīng)度最多。3. 大洲與大洋的相對位置( 1)南極洲周圍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2)北冰洋周圍的大洲:亞洲、歐洲、北美洲

2、。( 3)太平洋周圍的大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 4)大西洋周圍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南極洲。( 5)印度洋周圍的大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4. 五種基本地形類型相同點不同點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邊緣比較陡峭山地地面崎嶇不平海拔較高,多在500 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丘陵海拔較低, 500 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 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環(huán)繞,中部相對低平1名校名 推薦5. 世界地形之最( 1)南美洲:最大平原亞馬孫平原;最大高原巴西高原;最長山脈安第斯山脈。( 2)北美洲:最大島嶼格

3、陵蘭島;最大淡水湖蘇必利爾湖。( 3)亞洲:最高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 );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陸地表面最低點死海; 最大湖泊里海; 最深湖泊貝加爾湖。( 4)非洲:最大盆地剛果盆地。( 5)太平洋: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6.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判斷地形( 1)山頂(山峰) :中間高,四周低(和盆地相反) 。( 2)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彎曲(修建長城沿山脊)。(3)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彎曲(山谷處往往形成河流,泥石流沿著山谷前進)。( 4)鞍部:兩個山頂之間的低洼部位。( 5)陡崖:等高線重合在一起(陡崖處適合開展攀巖運動)。( 6)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陡峻,等高線稀疏表

4、示坡度和緩。7. 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地理現(xiàn)象( 1)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隆起,形成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 2)地中海面積越來越小、歐洲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和非洲西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脈形成: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擠壓, 地中海越來越小, 隆起形成歐洲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和非洲西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脈。8.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1)世界最大火山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2)第二大火山地震帶:橫貫歐洲南部到亞洲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向南、向東延伸到中南半島西側和馬來群島南緣) (也稱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高頻考點2名校名 推薦1. 大洲的分界線和大洋

5、的航運捷徑( 1)大洲的分界線:亞歐兩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非兩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南極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德雷克海峽;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直布羅陀海峽。( 2)大洋的航運捷徑: 太平洋和大西洋巴拿馬運河; 太平洋和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印度洋和大西洋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2. 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內(nèi)容及證據(jù)( 1)主要內(nèi)容:地球表層分成六大板塊;各板塊都處于不斷運動中;板塊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2)證據(jù):地中海在不斷縮小歐亞板塊

6、與非洲板塊繼續(xù)碰撞;喜馬拉雅山脈在不斷增高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繼續(xù)碰撞; 紅海在擴張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張裂拉伸。3. 世界主要山脈帶(1)太平洋沿岸山脈帶。縱貫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由北美洲的落基山脈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組成。日本群島、臺灣島、菲律賓群島等一系列弧形分布的島嶼山體。(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2)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大體呈東西方向延伸。亞洲的喜馬拉雅山脈、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非洲的阿特拉斯山脈。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典例解析例 1煤炭是埋藏在地下的古代植物經(jīng)過漫長的時間演化形成的。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冰雪覆蓋的南極大陸上蘊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試解釋這一現(xiàn)象。

7、【解析】 大陸漂移假說可以解釋冰天雪地的南極洲煤炭資源豐富的原因。南極洲曾經(jīng)在暖熱濕潤的地區(qū),有大片的森林,并形成煤炭,后來經(jīng)過長期的大陸漂移,漂移到現(xiàn)在的南極地區(qū)。【答案】南極洲曾位于溫暖濕潤的地帶,有大片的森林, 并形成煤炭, 后來經(jīng)過大陸漂移到達南極地區(qū)。例 2讀北美洲沿36 N 的地形剖面圖,回答(1)( 2)題。3名校名 推薦(1)北美洲的地勢特征是()A. 南北高,中間低B. 南高北低C.東西高,中間低D.東高西低(2)北美洲西部山地的形成原因是()A. 美洲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擠壓B.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C.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擠壓D.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解

8、析】(1)從圖中的海拔看,北美洲東西兩側海拔高,中間海拔低。( 2)從教材板塊構造圖中可知,北美洲西部位于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兩大板塊不斷碰撞擠壓。【答案】( 1) C( 2) B方法歸納1. 平原與高原、山地與丘陵的異同(1)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 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較高,邊緣比較陡峭。(2)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點是地面崎嶇不平;不同的是山地海拔較高,多在500 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而丘陵海拔較低,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 米。2. 用板塊構造學說和火山地震帶解釋各國多火山、地震的原因(1)中國位于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交

9、界處附近,位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之間,多地震活動。2008 年 5 12 中國四川汶川地震原因: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板塊內(nèi)部應力釋放。(2)日本多地震,被稱為地震博物館: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位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2011 年 3 月 11 日東日本大地震9.0 級,引起海嘯、核電站泄漏事故。( 3)印度尼西亞被稱為“火山國” :位于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三大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 4)智利、海地地震:位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 5)冰島多火山、地熱:位于歐亞板塊與美洲板塊

10、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熱。自主檢測4名校名 推薦(時間: 30 分鐘,滿分:60 分)一、單項選擇題(3 分 14=42 分)( 2016濱州)讀下列四大洲輪廓圖,回答1 2 題。1. 關于四大洲的說法,正確的是()A. 大洲都為發(fā)達國家B.大洲落后主要在于其資源貧乏C.大洲內(nèi)河航運發(fā)達,主要受地形和氣候的影響D.大洲地勢中部低四周高【答案】 C2. 四大洲中氣候復雜多樣的是()A. B. C.D.【答案】 D3. 下列關于兩極地區(q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 極地地區(qū)是研究地球環(huán)境的“天然實驗室”B. 南極地區(qū)雖被稱為“白色荒漠” ,但淡水資源豐富C.極地地區(qū)氣候條件惡劣,都沒有人類的長

11、期定居D.到南極考察一般選擇在北半球冬季【答案】 C4. ( 2016濟南)關于海陸分布的特點,描述正確的是()A. 地球表面80%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0%B. 地球表面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因此北極地區(qū)是一片陸地C.無論把地球如何劃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陸地的面積始終小于海洋的面積D.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分割成彼此不相連的四個大洋【答案】 C【解析】根據(jù)人們的計算,地球上陸地面積約占29.2%,海洋面積約占70.8%,故 A 錯誤;陸地集中于北半球、東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但北極地區(qū)主要為海洋,南極地區(qū)主要為陸地,故B 錯誤;無論怎樣平均劃分地球,都是海洋多于陸地,故C 正確;七

12、大洲之間有的相連,有的被運河或海峽分割,地球上的海洋彼此相連,故D 錯誤。5名校名 推薦2012年印度尼西亞、墨西哥、美國等國家接連發(fā)生6 級以上地震。據(jù)此回答5 6 題。5. 在探究地震發(fā)生規(guī)律時,最需要的兩幅地圖是()世界地形圖世界氣候圖六大板塊的劃分及運動示意圖世界火山與地震分布圖A. B. C.D.【答案】 C【解析】 探究地震發(fā)生規(guī)律時, 最需要的兩幅地圖是六大板塊的劃分及運動示意圖和世界火山與地震分布圖。6. 目前研究表明,地震存在明顯的()A. 發(fā)生時間規(guī)律B. 震級大小規(guī)律C.空間分布規(guī)律D.震源深淺規(guī)律【答案】 C【解析】 地震存在明顯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但發(fā)生的時間、 震級的大

13、小及震源的深淺都沒有明顯的規(guī)律,基本無法預測。7.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紅海是由非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張裂形成的B. 喜馬拉雅山脈是由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C.地中海處在非洲板塊與歐亞板塊之間并不斷縮小D.落基山脈處在美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之間并不斷升高【答案】 C讀圖,回答89 題。8. 圖中所示范圍主要分布的大洋為()A. 太平洋B. 大西洋C.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 D9. 圖中大洋被下列哪些大洲所環(huán)繞?()A. 亞洲、歐洲、北美洲B. 亞洲、歐洲、非洲C.歐洲、北美洲、南美洲D.非洲、大洋洲、南美洲6名校名 推薦【答案】 A10. 下列海峽或運河中,溝通地中海和大西洋

14、的是()A. 直布羅陀海峽B. 蘇伊士運河C.巴拿馬運河D. 馬六甲海峽【答案】 A11. 板塊發(fā)生張裂運動時,地表會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斷裂陷落地表隆起形成高大山脈形成新的海洋A. B. C.D.【答案】 D12.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A. 板塊的內(nèi)部B.大河的沿岸地帶C.大陸的邊緣D. 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答案】 D2015年 4 月 25 日 14 時 11 分,位于喜馬拉雅山區(qū)的尼泊爾(28.2 N,84.7 E)發(fā)生8.1 級地震,強震使交通受阻,珠峰登山隊員出現(xiàn)傷亡,并被迫撤離。結合下圖,回答1314 題。13. 關于此次地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地震發(fā)生在歐亞板塊

15、內(nèi)部B.地震發(fā)生在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C.地震發(fā)生在印度洋板塊內(nèi)部D.地震發(fā)生在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交界處【答案】 B14. 地震能誘發(fā)許多次生災害,本次地震誘發(fā)的次生災害主要有()雪崩滑坡暴雨臺風A. B. C.D.【答案】 A二、綜合題( 18 分)15. “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 ,成為現(xiàn)代生活的時尚。某中學生社團在暑假進行了環(huán)球網(wǎng)7名校名 推薦上模擬旅游,下圖是他們確定的旅游線路。請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7 分)(1)請在橫線上寫出字母A、B、 C 所在的區(qū)域名稱。A 馬六甲海峽,B 印度洋, C北美洲。( 2)在模擬旅游過程中,同學們遇到了幾個問題,請你運用所

16、學地理知識幫他們解決。問題:紅海的面積會不斷擴大,最終形成新的大洋。請說明原因?!敬鸢浮考t海處于板塊(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地帶。問題: 歐洲西部旅游業(yè)雖然發(fā)達,但西歐人夏季都喜歡到陽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旅游。請你從氣候的角度分析原因?!敬鸢浮课鳉W大部分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多陰雨天氣;地中海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陽光明媚。 (答出氣候類型或氣候特點,言之有理即可)問題: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成為“赤道雪峰”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海拔(地勢)高,氣溫低。問題:圖示擬議中的“兩洋鐵路”在修建過程中穿過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16. 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1 分)材料一據(jù)國家地震臺網(wǎng)測定,北京時間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時 28 分,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31 N,103.4 E)發(fā)生里氏8.0 級強烈地震。中國地質調(diào)查局初步監(jiān)測和評價認定, 這次汶川地震是由板塊運動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導致的。這次地震除了直接造成房屋倒塌、橋梁斷落、水壩開裂外,還引發(fā)了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給地震災區(qū)人們的生命和財產(chǎn)造成了巨大損失。材料二六大板塊示意圖。( 1)寫出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