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福建卷)一炮艦總質量為M,以速度v0勻速行駛,從艦上以相對海岸的速度v沿前進的方向射出一質量為m的炮彈,發(fā)射炮彈后艇的速度為,若不計水的阻力,則下列各關系式中正確的是_。(填寫項前的編號)3.(全國卷I)21. 質量為M的物塊以速度V運動,與質量為m的靜止物塊發(fā)生正碰,碰撞后兩者的動量正好相等。兩者質量之比M/m可能為A2 B3 C4 D54.(山東卷)(2)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軌道上有三個木塊,A、B、C,質量分別為mB=mc=2m,mA=m,A、B用細繩連接,中間有一壓縮的彈簧 (彈簧與滑塊不栓接)。開始時A、B以共同速度v0運動,C靜止。某時刻細繩突然斷開,A、B被彈開,然后B又與
2、C發(fā)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終三滑塊速度恰好相同。求B與C碰撞前B的速度。 6.(天津卷)10.(16分)如圖所示,質量m1=0.3 kg 的小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車長L=15 m,現有質量m2=0.2 kg可視為質點的物塊,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 m/s從左端滑上小車,最后在車面上某處與小車保持相對靜止。物塊與車面間的動摩擦因數=0.5,取g=10 m/s2,求(1)物塊在車面上滑行的時間t; (1)0.24s(2)要使物塊不從小車右端滑出,物塊滑上小車左端的速度v0不超過多少。 (2)5m/s7.(北京卷)24(20分)(1)如圖1所示,ABC為一固定在豎直平面內的光滑軌道,BC段水平,
3、AB段與BC段平滑連接。質量為的小球從高位處由靜止開始沿軌道下滑,與靜止在軌道BC段上質量為的小球發(fā)生碰撞,碰撞后兩球兩球的運動方向處于同一水平線上,且在碰撞過程中無機械能損失。求碰撞后小球的速度大??; 8.(重慶卷)24.(18分)探究某種筆的彈跳問題時,把筆分為輕質彈簧、內芯和外殼三部分,其中內芯和外殼質量分別為m和4m.筆的彈跳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把筆豎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壓外殼使其下端接觸桌面(見題24圖a);由靜止釋放,外殼豎直上升至下端距桌面高度為h1時,與靜止的內芯碰撞(見題24圖b);碰后,內芯與外殼以共同的速度一起上升到外殼下端距桌面最大高度為h2處(
4、見題24圖c)。設內芯與外殼的撞擊力遠大于筆所受重力、不計摩擦與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求: (1)外殼與內芯碰撞后瞬間的共同速度大??;(2)從外殼離開桌面到碰撞前瞬間,彈簧做的功;(3)從外殼下端離開桌面到上升至h2處,筆損失的機械能。解析:設外殼上升高度h1時速度為V1,外殼與內芯碰撞后瞬間的共同速度大小為V2,(1)對外殼和內芯,從撞后達到共同速度到上升至h2處,應用動能定理有(4mgm)( h2h1)(4mm)V22,解得V2;(2)外殼和內芯,碰撞過程瞬間動量守恒,有4mV1(4mgm)V2,解得V1,設從外殼離開桌面到碰撞前瞬間彈簧做功為W,在此過程中,對外殼應用動能定理有W4m
5、gh1(4m)V12,解得Wmg;(3)由于外殼和內芯達到共同速度后上升高度h2的過程,機械能守恒,只是在外殼和內芯碰撞過程有能量損失,損失的能量為(4m)V12(4mm)V22,聯立解得mg(h2h1)。9.(廣東卷)19(16分)如圖19所示,水平地面上靜止放置著物塊B和C,相距=1.0m 。物塊A以速度=10m/s沿水平方向與B正碰。碰撞后A和B牢固地粘在一起向右運動,并再與C發(fā)生正碰,碰后瞬間C的速度=2.0m/s 。已知A和B的質量均為m,C的質量為A質量的k倍,物塊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0.45.(設碰撞時間很短,g取10m/s2)(1)計算與C碰撞前瞬間AB的速度;www.ks5u
6、.com(2)根據AB與C的碰撞過程分析k的取值范圍,并討論與C碰撞后AB的可能運動方向。 【解析】設AB碰撞后的速度為v1,AB碰撞過程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設與C碰撞前瞬間AB的速度為v2,由動能定理得 聯立以上各式解得若AB與C發(fā)生完全非彈性碰撞,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代入數據解得 此時AB的運動方向與C相同若AB與C發(fā)生彈性碰撞,由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 聯立以上兩式解得代入數據解得 此時AB的運動方向與C相反若AB與C發(fā)生碰撞后AB的速度為0,由動量守恒定律得代入數據解得總上所述得 當時,AB的運動方向與C相同 當時,AB的速度為0 當時,AB的
7、運動方向與C相反10.(08全國I24)圖中滑塊和小球的質量均為m,滑塊可在水平放置的光滑固定導軌上自由滑動,小球與滑塊上的懸點O由一不可伸長的輕繩相連,輕繩長為l.開始時,輕繩處于 水平拉直狀態(tài),小球和滑塊均靜止.現將小球由靜止釋放,當小球到達最低點時,滑塊剛 好被一表面涂有粘性物質的固定擋板粘住,在極短的時間內速度減為零,小球繼續(xù)向左擺動,當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60時小球達到最高點.求:(1)從滑塊與擋板接觸到速度剛好變?yōu)榱愕倪^程中,擋板阻力對滑塊的沖量.(2)小球從釋放到第一次到達最低點的過程中,繩的拉力對小球做功的大小.答案 (1)-m (2) mgl解析 (1)設小球第一次到達最低點
8、時,滑塊和小球速度的大小分別為v1、v2,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v12+mv22=mgl小球由最低點向左擺動到最高點時,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v22=mgl(1-cos 60)聯立式得v1=v2=設所求的擋板阻力對滑塊的沖量為I,規(guī)定動量方向向右為正,有I=0-mv1解得I=-m(2)小球從開始釋放到第一次到達最低點的過程中,設繩的拉力對小球做功為W,由動能定理得mgl+W=mv22聯立式得W=-mgl小球從釋放到第一次到達最低點的過程中,繩的拉力對小球做功的大小為mgl11.(08北京理綜24)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小滑塊A和B,A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0與靜止在平面邊緣O點的B發(fā)生正碰,碰撞中無機械能
9、損失.碰后B運動的軌跡為OD曲線,如圖所示.(1)已知小滑塊質量為m,碰撞時間為t,求碰撞過程中A對B平均沖力的大小;(2)為了研究物體從光滑拋物線軌道頂端無初速度下滑的運動,特制做一個與B平拋軌跡完全相同的光滑軌道,并將該軌道固定在與OD曲線重合的位置,讓A沿該軌道無初速下滑(經分析,A下滑過程中不會脫離軌道).a.分析A沿軌道下滑到任意一點的動量pA與B平拋經過該點的動量pB的大小關系;b.在OD曲線上有一點M,O和M兩點連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45.求A通過M點時的水平分速度和豎直分速度.答案 (1)(2)a.pApBb.vAx=v0vAy=v0解析 (1)滑塊A與B正碰,滿足mvA+mv
10、B=mv0mvA2+mvB2=mv02 由,解得vA=0,vB=v0,根據動量定理,滑塊B滿足Ft=mv0解得F=.(2)a.設任意點到O點豎直高度差為d.A、B由O點分別運動至該點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機械能守恒.選該任意點為勢能零點,有EkA=mgd,EkB=mgd+mv02由于p=,有即pApB故A下滑到任意一點的動量總是小于B平拋經過該點的動量.b.以O為原點,建立直角坐標系xOy,x軸正方向水平向右,y軸正方向豎直向下,則對B有x=v0t,y=gt2B的軌跡方程 y=x2在M點x=y,所以y=因為A、B的運動軌跡均為OD曲線,故在任意一點,兩者速度方向相同.設B水平和豎直分速度大
11、小分別為vBx和vBy,速率為vB;A水平和豎直分速度大小分別為vAx和vAy,速度為vA,則,B做平拋運動,故vBx=v0,vBy=,vB=對A由機械能守恒得vA=由得vAx=,vAy=將代入得vAx=v0 vAy=v012.(08四川理綜25)如圖所示,一傾角為=45的斜面固定于地面,斜面頂端離地面的高度h0=1 m,斜面底端有一垂直于斜面的固定擋板,在斜面頂端自由釋放一質量m=0.09 kg的小物塊(視為質點).小物塊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0.2.當小物塊與擋板碰撞后,將以原速返回.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在小物塊與擋板的前4次碰撞過程中,擋板給予小物塊的總沖量是多少?答案 0.
12、4(3+) Ns解析 解法一:設小物塊從高為h處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運動,到達斜面底端時速度為v,由功能關系得:mgh=mv2+mgcos以沿斜面向上為動量的正方向.按動量定理,碰撞過程中擋板給小物塊的沖量為:I=mv-m(-v)設碰撞后小物塊所能達到的最大高度為h,則mv2=mgh+mgcos同理,有mgh=mv2+mgcosI=mv-m(-v)式中,v為小物塊再次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I為再次碰撞過程中擋板給小物塊的沖量.由式得I=kI式中k=由此可知,小物塊前4次與擋板碰撞所獲得的沖量成等比級數,首項為I1=2m總沖量為I=I1+I2+I3+I4=I1(1+k+k2+k3)由1+k+k2
13、+kn-1=得I= 代入數據得I=0.4(3+) Ns 解法二:設小物塊從高為h處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運動,小物塊受到重力,斜面對它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小物塊向下運動的加速度為a,依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mgcos=ma設小物塊與擋板碰撞前的速度為v,則:v2=2a以沿斜面向上為動量的正方向.按動量定理,碰撞過程中擋板給小物塊的沖量為I=mv-m(-v)由式得I=2m設小物塊碰撞后沿斜面向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依牛頓第二定律有:mgsin+mgcos=ma 小物塊沿斜面向上運動的最大高度為h=sin由式得h=k2h式中k =同理,小物塊再次與擋板碰撞所獲得的沖量為:I=2m由 式得I=kI
14、由此可知,小物塊前4次與擋板碰撞所獲得的沖量成等比級數,首項為I1=2m 總沖量為I=I1+I2+I3+I4=I1(1+k+k2+k3) 由1+k+k2+kn-1= 得I=2m 代入數據得I=0.4(3+) Ns 13.(08天津理綜24)光滑水平面上放著質量mA=1 kg的物塊A與質量mB=2 kg的物塊B,A與B均可視為質點,A靠在豎直墻壁上,A、B間夾一個被壓縮的輕彈簧(彈簧與A、B均不拴接),用手擋住B不動,此時彈簧彈性勢能EP=49 J.在A、B間系一輕質細繩,細繩長度大于彈簧的自然長度,如圖所示.放手后B向右運動,繩在短暫時間內被拉斷,之后B沖上與水平面相切的豎直半圓光滑軌道,其半
15、徑R=0.5 m,B恰能到達最高點C.取g=10 m/s2,求(1)繩拉斷后瞬間B的速度vB的大小;(2)繩拉斷過程繩對B的沖量I的大小;(3)繩拉斷過程繩對A所做的功W.答案 (1)5 m/s (2)4 Ns(3)8 J解析 (1)設B在繩被拉斷后瞬間的速度為vB,到達C時的速度為vC,有mBg=mB mBvB2=mBvC2+2mBgR 代入數據得vB=5 m/s(2)設彈簧恢復到自然長度時B的速度為v1,取水平向右為正方向,有Ep=mBv12I=mBvB-mBv1代入數據得I=-4 Ns,其大小為4 Ns(3)設繩斷后A的速度為vA,取水平向右為正方向,有mBv1=mBvB+mAvAW=m
16、AvA2代入數據得W=8 J14.(08廣東19)如圖(a)所示,在光滑絕緣水平面的AB區(qū)域內存在水平向右的電場,電場強度E隨時間的變化如圖(b)所示,不帶電的絕緣小球P2靜止在O點.t=0時,帶正電的小球P1以速度v0從A點進入AB區(qū)域,隨后與P2發(fā)生正碰后反彈,反彈速度大小是碰前的倍,P1的質量為m1,帶電荷量為q,P2的質量m2=5m1,A、O間距為L0,O、B間距L=.已知,T=.(1)求碰撞后小球P1向左運動的最大距離及所需時間.(2)討論兩球能否在OB區(qū)間內再次發(fā)生碰撞.答案 (1)L0 T(2)能再次發(fā)生碰撞解析 (1)因為T=所以0T時間內P1做勻速直線運動,T s末恰好到達O
17、點,與P2發(fā)生正碰.假設碰撞后P1向左移動時始終處在勻強電場中,向左運動的最大距離為s,時間為t.根據動能定理得-qE0s=0-m1(v0)2s=L0L0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知s=v0tt=T4T由知,題意假設正確,P1向左運動的最大距離為L0,所需時間為T.(2)設P1、P2碰撞后P2的速度為v,以向右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得m1v0=m1(-v0)+5m1v則v=v0假設兩球能在OB區(qū)間內再次發(fā)生碰撞,設P1、P2從第一次碰撞到再次碰撞的時間為t(碰后P2做勻速直線運動)-v0t+t2=v0 t 則t=3T4TP1、P2從O點出發(fā)到再次碰撞時的位移s1=v0t=v0=L0L由知,題
18、意假設正確,即兩球在OB區(qū)間內能再次發(fā)生碰撞.15.(08廣東20)如圖所示,固定的凹槽水平表面光滑,其內放置U形滑板N,滑板兩端為半徑R=0.45 m的1/4圓弧面,A和D分別是圓弧的端點,BC段表面粗糙,其余段表面光滑,小滑塊P1和P2的質量均為m,滑板的質量M=4m.P1和P2與BC面的動摩擦因數分別為1=0.10和2=0.40,最大靜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動摩擦力,開始時滑板緊靠槽的左端,P2靜止在粗糙面的B點.P1以v0=4.0 m/s的初速度從A點沿弧面自由滑下,與P2發(fā)生彈性碰撞后,P1處在粗糙面B點上,當P2滑到C點時,滑板恰好與槽的右端碰撞并與槽牢固粘連,P2繼續(xù)滑動,到達D點時速
19、度為零,P1與P2可視為質點,取g=10 m/s2.問:(1)P2在BC段向右滑動時,滑板的加速度為多大?(2)BC長度為多少?N、P1和P2最終靜止后,P1與P2間的距離為多少?答案 (1)0.8 m/s2 (2)1.9 m0.695 m解析 (1)將N、P1看作整體,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2mg=(M+m)aa= m/s2=0.8 m/s2(2)設P1到達B點的速度為v,P1從A點到達B點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mgR=mv2-mv02代入數據得v=5 m/s因P1、P2質量相等且發(fā)生彈性碰撞,所以碰后P1、P2交換速度,即碰后P2在B點的速度為:vB=5 m/s設P2在C點的速度為vC,
20、P2從C點到D點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得:-mgR=-mvC2代入數據得vC=3 m/s P2從B點到C點的過程中,N、P1、P2作為一個系統所受合外力為零,系統動量守恒,設P2到達C點時N和P1的共同速度為v.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得:mvB=mvC+(M+m)vv為滑板與槽的右端粘連前滑板和P1的共同速度.由動能定理-2mgL2=mvC2-mvB22mgLN=(M+m)v2L2和LN分別為P2和滑板對地移動的距離,聯立得BC長度l=L2-LN=1.9 m 滑板與槽粘連后,P1在BC上移動的距離為l1-1mgl1=0-mv12 P2在D點滑下后,在BC上移動的距離l2mgR=2mgl2聯立 得系統完全
21、靜止時P1與P2的間距l(xiāng)=l-l1-l2=0.695 m.三年高考集訓(20052007)題組一一、選擇題1(07全國卷I 18)如圖所示,在傾角為30的足夠長的斜面上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力F可按圖(a)、(b)、(c)、(d)所示的四種方式隨時間變化(圖中縱坐標是F與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為正.)已知此物體在t=0時速度為零,若用v1、v2、v3、v4分別表示上述四種受力情況下物體在3秒末的速率,則這四個速率中最大的是 ( )A.v1B.v2C.v3 D.v4答案 C解析 圖(a)中,合力的沖量為Ia=Ft1+Ft2-mgsin 30t=-0.5 mg2+0.
22、5 mg1-0.5 mg3=-2 mg;圖(b)中,合力的沖量為Ib=Ft1+Ft2+Ft3-mgsin 30t=-1.5 mg;圖(c)中,合力的沖量為Ic=Ft1+Ft2-mgsin 30t=-2.5 mg;圖(d)中,合力的沖量為Id=Ft1+Ft2-mgsin 30t=-1.5 mg,由于圖(c)情況下合力的沖量最大,故v3是最大的.2.(07全國卷II 16)如圖所示, PQS是固定于豎直平面內的光滑的 圓周軌道,圓心O在S的正上方.在O和P兩點各有一質量為m的小物塊a和b,從同一時刻開始,a自由下落,b沿圓弧下滑.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a比b先到達S,它們在S點的動量不相等B
23、.a與b同時到達S,它們在S點的動量不相等C.a比b先到達S,它們在S點的動量相等D.b比a先到達S,它們在S點的動量相等答案 A解析 a自由下落,b沿圓弧下滑,a比b先到達S,二者下落高度相同,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二者到達S時速度大小相同,故動量不同,A項正確.3.(07北京理綜20)在真空中的光滑水平絕緣面上有一帶電小滑塊.開始時滑塊靜止.若在滑塊所在空間加一水平勻強電場E1,持續(xù)一段時間后立刻換成與E1相反方向的勻強電場E2.當電場E2與電場E1持續(xù)時間相同時,滑塊恰好回到初始位置,且具有動能Ek.在上述過程中,E1對滑塊的電場力做功為W1,沖量大小為I1;E2對滑塊的電場力做功為W2
24、,沖量大小為I2.則 ( ) A.I1=I2B.4I1=I 2C.W1=0.25Ek,W2=0.75EkD.W1=0.20Ek,W2=0.80Ek答案 C解析 電場為E1時滑塊的加速度為a1,電場為E2時滑塊的加速度為a2,兩段相同時間t內滑塊運動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第一個t內的位移s1=a1t2,第二個t內的位移s2=v1t-a2t2=a1tt-a2t2=a1t2-a2t2,由s1=-s2得:a2=3a1,即:E2=3E1,所以I1=E1qt,I2=E2qt,則I2=3I1,故A、B錯誤.W1=E1qs,W2=E2qs,而W1+W2=Ek,所以W1=0.25Ek,W2=0.75Ek,故
25、C對,D錯.4.(07重慶理綜17)為估算池中睡蓮葉面承受雨滴撞擊產生的平均壓強,小明在雨天將一圓柱形水杯置于露臺,測得1小時內杯中水位上升了45 mm.查詢得知,當時雨滴豎直下落速度約為12 m/s.據此估算該壓強約為(設雨滴撞擊睡蓮后無反彈,不計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為1103 kg/m3)A.0.15 Pa B.0.54 PaC.1.5 PaD.5.4 Pa答案 A解析 設圓柱形水杯的橫截面積為S,則水杯中水的質量為m=V=1034510-3S=45S,由動量定理可得:Ft=mv,而p=,所以p= Pa=0.15 Pa.5.(07四川理綜18)如圖所示,彈簧的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質量為m的
26、光滑弧形槽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與水平面平滑連接,一個質量也為m的小球從槽高h處開始自由下滑( )A.在以后的運動過程中,小球和槽的動量始終守恒B.在下滑過程中小球和槽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始終不做功C.被彈簧反彈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變的直線運動D.被彈簧反彈后,小球和槽的機械能守恒,小球能回到槽高h處答案 C解析 小球與槽組成的系統在水平方向動量守恒,由于小球與槽質量相等,分離后小球和槽的速度大小相等,小球與彈簧接觸后,由能量守恒可知,它將以原速率被反向彈回,故C項正確.二、非選擇題6.(07四川理綜25)目前,滑板運動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如圖是某滑板運動員在一次表演時的一部分賽道在豎直平面內的
27、示意圖,賽道光滑,FGI為圓弧賽道,半徑R=6.5 m,G為最低點并與水平賽道BC位于同一水平面,KA、DE平臺的高度都為h=1.8 m,B、C、F處平滑連接.滑板a和b的質量均為m,m=5 kg,運動員質量為M,M=45 kg.表演開始,運動員站在滑板b上,先讓滑板a從A點靜止下滑,t1=0.1 s后再與b板一起從A點靜止下滑.滑上BC賽道后,運動員從b板跳到同方向運動的a板上,在空中運動的時間t2=0.6 s(水平方向是勻速運動).運動員與a板一起沿CD賽道上滑后沖出賽道,落在EF賽道的P點,沿賽道滑行,經過G點時,運動員受到的支持力N=742.5 N.(滑板和運動員的所有運動都在同一豎直
28、平面內,計算時滑板和運動員都看作質點,取g=10 m/s2)(1)滑到G點時,運動員的速度是多大?(2)運動員跳上滑板a后,在BC賽道上與滑板a共同運動的速度是多大?(3)從表演開始到運動員滑至I的過程中,系統的機械能改變了多少?答案 (1)6.5 m/s (2)6.9 m/s(3)88.75 J解析 (1)在G點,運動員和滑板一起做圓周運動,設向心加速度為an,速度為vG,運動員受到重力 Mg、滑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N的作用,則N-Mg=Manan=即N-Mg= vG=vG=6.5 m/s(2)設滑板a由A點靜止下滑到BC賽道后速度為v1,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v12解得v1=運動員與滑
29、板b一起由A點靜止下滑到BC賽道后,速度也為v1.運動員由滑板b跳到滑板a,設蹬離滑板b時的水平速度為v2,在空中飛行的水平位移為s,則s=v2t2 設起跳時滑板a與滑板b的水平距離為s0,則s0=v1t1 設滑板a在t2時間內的位移為s1,則s1=v1t2 s=s0+s1即v2t2=v1(t1+t2)運動員落到滑板a后,與滑板a共同運動的速度為v,由動量守恒定律mv1+Mv2=(m+M)v由以上方程可解出v=代入數據,解得v=6.9 m/s(3)設運動員離開滑板b后,滑板b的速度為v3,有Mv2+mv3=(M+m)v1可算出v3=-3 m/s,有|v3|=3 m/sv1=6 m/s,b板將在
30、兩個平臺之間來回運動,機械能不變.系統的機械能改變?yōu)镋=(M+m)vG2+mv32-(m+m+M)gh故E=88.75 J7.(07重慶理綜25)某興趣小組設計了一種實驗裝置,用來研究碰撞問題,其模型如右圖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輕繩將N個大小相同、質量不等的小球并列懸掛于一水平桿,球間有微小間隔,從左到右,球的編號依次為1、2、3.N,球的質量依次遞減,每個球的質量與其相鄰左球質量之比為k(k1).將1號球向左拉起,然后由靜止釋放,使其與2號球碰撞,2號球再與3號球碰撞所有碰撞皆為無機械能損失的正碰.(不計空氣阻力,忽略繩的伸長,g取10 m/s2)(1)設與n+1號球碰撞前,n號球的速度為vn,
31、求n+1號球碰撞后的速度.(2)若N=5,在1號球向左拉高h的情況下,要使5號球碰撞后升高16h(16h小于繩長),問k值為多少?(3)在第(2)問的條件下,懸掛哪個球的繩最容易斷,為什么?答案 (1) (2)0.414 (3)懸掛1號球的繩最容易斷,原因見解解析 (1)設n號球質量為mn,n+1號球質量為mn+1,碰撞后的速度分別為v n、vn+1,取水平向右為正方向,據題意有n號球與n+1號球碰撞前的速度分別為vn、0,且mn+1=kmn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mnvn=mnvnn+kmnv n+1 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nvn2=mnv n2+kmnv n+12 由得v n+1=(v n+
32、1=0舍去)設n+1號球與n+2號球碰前的速度為vn+1據題意有vn+1=v n+1得vn+1=v n+1= (2)設1號球擺至最低點時的速度為v1,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1gh=m1v12 解得v1=同理可求5號球碰后瞬間的速度v5=由式得vn+1=nv1N=n+1=5時,v5=()4v1由三式得k=-10.414(k=-1舍去)(3)設繩長為l,每個球在最低點時,細繩對球的拉力為F,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mng=mn則F=mng+mn=mng+2=mng+Ekn 式中Ekn為n號球在最低點的動能由題意可知1號球的重力最大,又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1號球在最低點碰前的動能也最大,根據式可判斷在1號
33、球碰撞前瞬間懸掛1號球細繩的張力最大,故懸掛1號球的繩最容易斷.8.(07廣東17)如圖所示,在同一豎直平面上,質量為2m的小球A靜止在光滑斜面的底部,斜面高度為H=2L.小球受到彈簧的彈性力作用后,沿斜面向上運動.離開斜面后,達到最高點時與靜止懸掛在此處的小球B發(fā)生彈性碰撞,碰撞后球B剛好能擺到與懸點O同一高度,球A沿水平方向拋射落在水平面C上的P點,O點的投影O與P的距離為L/2.已知球B質量為m,懸繩長L,視兩球為質點,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求:(1)球B在兩球碰撞后一瞬間的速度大小.(2)球A在兩球碰撞前一瞬間的速度大小.(3)彈簧的彈力對球A所做的功.答案 (1) (2) (
34、3)mgL解析 (1)設碰撞后的一瞬間,球B的速度為vB,由于球B恰能擺到與懸點O同一高度,根據動能定理-mgL=0-mvB2vB=(2)球A達到最高點時,只有水平方向速度,與球B發(fā)生彈性碰撞,設碰撞前的一瞬間,球A水平速度為vA,碰撞后的一瞬間,球A速度為vA.球A、B系統碰撞過程由動量守恒和機械能守恒得2mvA=2mvA+mvB2mvA2=2mvA2+mvB2由解得vA=及球A在碰撞前的一瞬間的速度大小vA=(3)碰后球A做平拋運動.設從拋出到落地時間為t,平拋高度為y,則=vAty=gt2由解得y=L以球A為研究對象,彈簧的彈性力所做的功為W,從靜止位置運動到最高點W-2mg(y+2L)
35、=2mvA2 由得W=mgL9.(07全國卷I24)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由絕緣材料制成的球與質量為M=19m的金屬球并排懸掛.現將絕緣球拉至與豎直方向成=60的位置自由釋放,下擺后在最低點處與金屬球發(fā)生彈性碰撞.在平衡位置附近存在垂直于紙面的磁場.已知由于磁場的阻尼作用,金屬球將于再次碰撞前停在最低點處.求經過幾次碰撞后絕緣球偏離豎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將小于45. 答案 3次解析 設在第n次碰撞前絕緣球的速度為vn-1,碰撞后絕緣球、金屬球的速度分別為vn和Vn.由于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碰撞前后動能相等,設速度向左為正,則mvn-1=MVn-mvn mvn-12=MVn2+mvn2由、兩式及M=1
36、9m解得vn=vn-1Vn=vn-1第n次碰撞后絕緣球的動能為En=mvn2=(0.81)nE0E0為第1次碰撞前的動能,即初始能量.絕緣球在=0=60與=45處的勢能之比為=0.586式中l(wèi)為擺長.根據式,經n次碰撞后=(0.81)n易算出(0.81)2=0.656,(0.81)3=0.531,因此,經過3次碰撞后將小于45.10.(07山東理綜38)在可控核反應堆中需要給快中子減速,輕水、重水和石墨等常用作減速劑.中子在重水中可與 核碰撞減速,在石墨中與核碰撞減速.上述碰撞可簡化為彈性碰撞模型.某反應堆中快中子與靜止的 靶核發(fā)生對心正碰,通過計算說明,僅從一次碰撞考慮,用重水和石墨作減速劑
37、,哪種減速效果更好? 答案 見解析 解析 設中子質量為mn,靶核質量為m,由動量守恒定律: mnv0=mnv1+mv2 由能量守恒:mnv02=mnv12+mv22 解得:v1= 在重水中靶核質量:mH=2mn, v1H=-v0 在石墨中靶核質量:mC=12mn, v1C=v0 與重水靶核碰后中子速度較小,故重水減速效果更好.題組二一、選擇題1.(06全國卷I 20)一位質量為m的運動員從下蹲狀態(tài)向上起跳,經t時間,身體伸直并剛好離開地面,速度為v.在此過程中 ( )A.地面對他的沖量為mv+mgt,地面對他做的功為mv2B.地面對他的沖量為mv+mgt,地面對他做的功為零 C.地面對他的沖量
38、為mv,地面對他做的功為mv2D.地面對他的沖量為mv-mgt,地面對他做的功為零答案 B解析 設地面對運動員的作用力為F,則由動量定理得:(F-mg)t=mv,故Ft=mv+mgt;運動員從下蹲狀態(tài)到身體剛好伸直離開地面,地面對運動員做功為零,這是因為地面對人的作用力沿力的方向沒有位移.2.(04上海35)在行車過程中,如果車距不夠,剎車不及時,汽車將發(fā)生碰撞,車里的人可能受到傷害,為了盡可能地減輕碰撞引起的傷害,人們設計了安全帶.假定乘客質量為70 kg,汽車車速為108 km/h(即30 m/s),從開始剎車到車完全停止需要的時間為5 s,安全帶對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約為 ( )A.400
39、NB.600 NC.800 ND.1 000 N答案 A解析 根據牛頓運動定律得F=ma=m=70 N=420 N安全帶對乘客的作用力大小也為420 N,和A選項相近,所以選A.3.(04天津理綜21)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兩球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兩球質量關系為mB=2mA,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A、B兩球的動量均為6 kgm/s,運動中兩球發(fā)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動量增量為-4 kgm/s,則 (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兩球速度大小之比為25 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兩球速度大小之比為110 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兩球速度大小之比為25 D.右方是A球,碰撞后A、
40、B兩球速度大小之比為110答案 A解析 由mB=2mA,知碰前vBvA若左為A球,設碰后二者速度分別為vA,vB由題意知 pA=mAvA=2 kgm/spB=mBvB=10 kgm/s由以上各式得=,故正確選項為A.若右為A球,由于碰前動量都為6 kgm/s,即都向右運動,兩球不可能相碰.4.(04上海8)滑塊以速率v1靠慣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運動,當它回到出發(fā)點時速率變?yōu)関2,且v2v1,若滑塊向上運動的位移中點為A,取斜面底端重力勢能為零,則 ( )A.上升時機械能減小,下降時機械能增大B.上升時機械能減小,下降時機械能也減小C.上升過程中動能和勢能相等的位置在A點上方D.上升過程中動能
41、和勢能相等的位置在A點下方答案 BC解析 如右圖所示,無論上升過程還是下降過程,摩擦力皆做負功,機械能均減少,A錯,B對.設A點的高度為h,斜面的傾角為,物體與斜面間動摩擦因數為,整個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v12=2mgh+2mgcos=2mgh+2mghcot解得:h=設滑塊在B點時動能與勢能相等,高度為h,則有:mgh=mv12-mgh-mgcos解得h=由以上結果知,hh,故C對,D錯.二、非選擇題5.(07全國卷II 24)用放射源釙的射線轟擊鈹時,能發(fā)射出一種穿透力極強的中性射線,這就是所謂鈹“輻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鈹“輻射”分別照射(轟擊)氫和氮(它們可視為處于靜止狀態(tài)),測
42、得照射后沿鈹“輻射”方向高速運動的氫核和氮核的速度之比為7.0.查德威克假設鈹“輻射”是由一種質量不為零的中性粒子構成的,從而通過上述實驗在歷史上首次發(fā)現了中子.假定鈹“輻射”中的中性粒子與氫或氮發(fā)生彈性正碰,試在不考慮相對論效應的條件下計算構成鈹“輻射”的中性粒子的質量.(質量用原子質量單位u表示,1 u等于一個12C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取氫核和氮核的質量分別為1.0 u和14 u.)答案 1.2 u解析 設構成鈹“輻射”的中性粒子的質量和速度分別為m和v,氫核的質量為mH.構成鈹“輻射”的中性粒子與氫核發(fā)生彈性正碰,碰后兩粒子的速度分別為v和vH.由動量守恒與能量守恒定律得:mv=mv+
43、mHvHmv2=mv2+mHvH2 解得vH=同理,對于質量為mN的氮核,其碰后速度為vN=由式可得m=根據題意可知vH=7.0vN將上式與題給數據代入式得m=1.2 u6(07寧夏理綜23)傾斜雪道的長為25 m,頂端高為15 m,下端經過一小段圓弧過渡后與很長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圖所示,一滑雪運動員在傾斜雪道的頂端以水平速度v0=8 m/s飛出.在落到傾斜雪道上時,運動員靠改變姿勢進行緩沖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彈起,除緩沖過程外運動員可視為質點,過渡圓弧光滑,其長度可忽略.設滑雪板與雪道的動摩擦因數=0.2,求運動員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離(取g=10 m/s2).答案 74.8 m解
44、析 如圖選坐標,斜面的方程為y=xtan=x運動員飛出后做平拋運動x=v0ty=gt2聯立式,得飛行時間t=1.2 s落點的x坐標x1=v0t=9.6 m落點離斜面頂端的距離s1=12 m落點距地面的高度h1=(L-s1)sin=7.8 m接觸斜面前的x方向的分速度vx=8 m/sy方向的分速度vy=gt=12 m/s沿斜面的速度大小為v=vxcos+vysin=13.6 m/s設運動員在水平雪道上運動的距離為s2,由功能關系得mgh1+mv2=mgcos(L-s1)+mgs2解得s2=74.84 m74.8 m7.(06上海21)質量為10 kg的物體在F=200 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從粗糙
45、斜面的底端由靜止開始沿斜面運動,斜面固定不動,與水平地面的夾角=37.力F作用2秒鐘后撤去,物體在斜面上繼續(xù)上滑了1.25秒鐘后,速度減為零.求: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和物體的總位移s.(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答案 0.25 16.25 m解析 設力F作用時物體沿斜面上升加速度為a1,撤去力F后其加速度變?yōu)閍2,則:a1t1=a2t2有力F作用時,物體受力為:重力mg、推力F、支持力N1、摩擦力f1在沿斜面方向上,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cos-mgsin-f1=ma1f1=N1=(mgcos+Fsin)撤去力F后,物體受重力mg支持力N2、摩擦力
46、f2,在沿斜面方向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f2=ma2f2=N2=mgcos聯立式,代入數據得:a2=8 m/s2 a1=5 m/s2=0.25物體運動的總位移s=a1t12+a2t22=(522+81.252) m=16.25 m8.(2006江蘇17)如圖所示,質量均為m的A、B兩個彈性小球,用長為2l的不可伸長的輕繩連接.現把A、B 兩球置于距地面高H處(H足夠大),間距為l,當A球自由下落的同時,將B球以速度v0指向A球水平拋出,求:(1)兩球從開始運動到相碰,A球下落的高度;(2)A、B兩球碰撞(碰撞時無機械能損失)后,各自速度的水平分量;(3)輕繩拉直過程中,B球受到繩子
47、拉力的沖量大小.答案 (1) (2)v0 0 (3) 解析 (1)設A球下落的高度為hl=v0th=gt2聯立得h=(2)由水平方向動量守恒得mv0=mvAx+mvBx由機械能守恒得m(v02+vBy2)+ mvAy2=m(vAx2+vAy2)+ m(vBx2+vBy2)式中vAy=vAyvBy=vBy聯立得vAx=v0,vBx=0(3)由水平方向動量守恒得mv0=2mvBx則I=mv0-mvBx=9.(2006重慶理綜25)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光滑圓形軌道固定在豎直面內.小球A、B質量分別為m、m(為待定系數).A球從左邊與圓心等高處由靜止開始沿軌道下滑,與靜止于軌道最低點的B球相撞,碰撞后A、B球能達到的最大高度均為R,碰撞中無機械能損失.重力加速度為g.試求:(1)待定系數;(2)第一次碰撞剛結束時小球A、B各自的速度和B球對軌道的壓力;(3)小球A、B在軌道最低處第二次碰撞剛結束時各自的速度,并討論小球A、B在軌道最低處第n次碰撞剛結束時各自的速度.答案 (1)=3 (2)A:v1=-,方向向左;B:v2=,方向向右;4.5 mg,方向豎直向下(3)A:V1=-, B:V2=0.當n為奇數時,小球A、B第n次碰撞結束時的速度分別與其第一次碰撞剛結束時相同.當n為偶數時,小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屠宰場官方獸醫(yī)管理辦法
- 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
- 慶陽市招標投標管理辦法
- 居民區(qū)消防設施管理辦法
- 烏當區(qū)苗木綠化管理辦法
- 廣州市戶口遷入管理辦法
- 東莞市社區(qū)公章管理辦法
- 東莞房地產交易管理辦法
- 產業(yè)扶貧現場評價方案
- 回收煙頭實施方案
- 高校學科重塑路徑研究
- DB12T 1444-2025 博物館消防安全管理導則
- 硫化氫題庫及答案
- 2025年房地產銷售經理季度工作總結及年度計劃
- 學堂在線 管理溝通的藝術 期末考試答案
- 低壓培訓課件
- 教師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
- 保安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 井蓋巡查管理制度
- GB/T 33490-2025展覽展示工程服務基本要求
- 2024年國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