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京SOHO超限審查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望京SOHO超限審查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望京SOHO超限審查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望京SOHO超限審查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望京SOHO超限審查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望京搜候中心 超限審查申報表 |20110年 05月 | 第 1 頁 望京搜候中心 項目 超限 可行性論證報告 摘要 1、結構概況及結構選型 望京 搜候中心 項目(望京 ,由 北京望京搜候房地產(chǎn) 有限公司投資。 項目 位于 北京市朝陽區(qū)望京 基地 東北 側為 阜通西大街,東南側位阜安東街,西南側位望京街,西北側為阜安西街 。 項目 總建筑面積 52,1265,地上建筑面積 392,265, 地上包括三座塔樓,其中塔()地上 25層,主要樓層層高 高 ()地上 26層,主要樓層層高 高 ()地上 45層,層高 高 下三層局部 地下 四層,板頂建筑 標高地下三層為 下四為 體結構 剪力墻結構, 管混凝土框架 力墻結構 。 塔 3結構高度 超過 型鋼(鋼管)混凝土框架 合結構房 屋適用的最大高度 150m,為超限高層,下面主要針對塔 3進行介紹。 管混凝土框架 力墻結構 , 由鋼管混凝土柱、鋼梁和閉口壓型鋼板現(xiàn)澆混凝土組合樓板 , 兩個筒體和三道片墻組成。 內筒 及片墻 為 局部增設 型鋼 的 鋼筋混凝土 剪力墻 ,墻體 在 洞邊 、 角部 等 受力較大 部位 埋設型鋼柱, 較高 核心筒外墻厚度 80000較低核心筒墻厚主要為 60000凝土強度等級 40。 連梁高 70000主 ,寬同墻厚, 外圍 樓層受力較大 的 連梁內設型鋼梁。外 圍鋼管混凝土柱的截面底層為 1200000樓層升高逐步減小 到 頂層 800樓蓋體系為型鋼梁、壓型鋼板現(xiàn)澆 混凝土組合樓蓋體系 ,主要 鋼梁 高度為 580型鋼梁 與核心筒的連接為 鉸接 ,與外圍鋼管混凝土柱的連接為剛接 , 型鋼梁 頂面設有剪力鍵,同混凝土樓板協(xié)同變形,共同工作,混凝土樓板作為梁的一部分受壓翼緣,提高了樓蓋的剛度。標準層樓板厚度取 120備層樓板 厚度 取 150 地下室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整體不設縫,施工時采用后澆帶、跳倉施工、配溫度應力筋等措施來保證整體不開裂。 地下鋼管混凝土柱改為外包混凝土的型鋼混凝土柱, 梁板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梁板,主要梁高控制在 600左右,有人防或大跨處單獨處理, 樓板 厚度 150300樓外地下室 結構體系采用框架體系。 主樓范圍內墻、 柱混凝土等級為 樓范圍外柱混凝土等級為 下室外墻混凝土等級為梁、板混凝土等級為 鋼材等級為 用樁筏基礎; 純地下室部分采用下柱墩平板式筏板基礎 ,通過適當調整基礎板厚和 基礎 做法等平衡水浮力 。 樓范圍主要 筏板 厚度為 20002500核心筒筏板厚度為28003200基礎部分 經(jīng)場地土質條件及施工條件綜合分析,采用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并進一步采用后壓漿,通過樁端、樁側壓入水泥漿,加強持力層和樁周土層,提高樁端阻力及樁側摩阻力,減小樁基變形。 單樁承載力在理論估算的基礎上需 通過現(xiàn)場單樁靜載荷試驗確定。 徑 1000, 樁長L=32m, 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理論估算 為 6000據(jù)上部荷載, 盡量 將樁集中布置在柱及剪力墻下,減小筏板承臺的彎矩和剪力。上部結構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豎向力與筏板自重標準值之和 約 為2852349布樁 357根,實際布樁 403根 。 本工程外形特點為扁筒橢圓椎體,且各個方向的收進尺度不一致,其不對稱性和豎向遞變的特點勢必導致了結構的偏心、 工程概況簡表 項次 名稱 備注(資質) 建設單位: 望京搜候房地產(chǎn) 有限公司 工程名稱: 望京 搜候中心 建設地點: 北京市朝陽區(qū)望京 建筑面積: 項目 總建筑面積 52,1265 , 上 約 申報日期: 2011年 05月 09 日 勘察單位: 北京市勘 察 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甲級 設計單位: 中建 ( 北京 ) 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甲級 2、結構設計標準及控制指標 設計基準期 下室 相關規(guī)范 設計基準期 50年 50年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 ( 00092006年版 第 結構設計使用年限 50年 50年 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 ( 0068 第 耐久性 50年 50年 地震作用重現(xiàn)期 50年 50年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 0011 第 風荷載作用重現(xiàn)期 100年 100年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 ( 雪荷載重現(xiàn)期 100年 100年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 ( 00092006年版 第 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 下室 相關規(guī)范 結構安全等級 二 級 二級 混凝土結構規(guī)范 0010條 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 混凝土結構規(guī)范 0010條 根據(jù)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 0011 第 抗震設計時,結構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可取 底部兩層和墻體總高度的 1/10二者的較大值 。 層( H=結構總高度 H/10) 望京搜候中心 超限審查申報表 |2011 年 05月 | 第 2 頁 震性能目標 整體到達性能 3的要求,具體詳下表: (參考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 求意見稿 修訂第三 稿 ) 地震烈度水準 小震 中震 大震 最大 層間 位移 角 1/682 1/200 1/100 構件 豎向 構件 主要豎向構件 (核心筒主要墻體) 第 1水準 結構完好 無損壞 (抗彎、抗剪均處于彈性狀態(tài)) 第 3水準輕微損壞 (底部加強部位:抗剪彈性 ,抗彎不屈服; 其他樓層:中震不屈服) 第 4水準 輕微損壞部分中度損壞 (抗彎部分 進入塑性 ) 外圍框架柱 第 3水準輕微損壞 (底部加強部位:抗剪彈性 ,抗彎不屈服; 其他樓層:中震不屈服) 第 4水準 輕微損壞部分中度損壞 (抗彎部分 進入塑性 ) 內筒縮進部位的 上下層墻體 第 3水準輕微損壞 抗剪 彈性 ,抗彎不屈服 第 4水準 輕微損壞部分中度損壞 (抗彎部分 進入塑性 ) 水平構件 平面外 有 次梁 的連梁 第 3水準 輕微損壞部分中度損壞 (抗剪 彈性 ,抗彎部分進入塑性 ) 第 4水準 中度損壞 (抗彎 大量 進入塑性 ) 部位 抗震墻抗震等級 框架抗震等級 地下一層及以上 特一級 特一級 地下二層 一級 一級 地下三層及以下 二級 二級 主樓范圍三跨外及 20 米外 地下室 四級 四級 乙類 (根據(jù)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0223、 ) 結構扭轉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平動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即 1考慮重力二階效應 剛重比 不考慮重力二階效應 2) 屋頂鋼架 結構的線性屈曲臨界荷載系數(shù)大于 10; 10 年重現(xiàn)期風壓下結構頂點最大加速度限值 力墻暗柱中增設型鋼,剪力墻拉力 ( 9) 對底部加強區(qū)外軸壓比大于 墻肢設置約束邊緣構件。 ( 10)對墻體收進的部位, 16層頂板和 31 層頂板 、 36 層頂板、 42層頂板 局部加厚,且配筋適當加強;同時加強其上下層墻體邊緣構件。 加外 框架 延性的措施 ( 1)控制外 框架 鋼管混凝土 柱 軸壓比小于 跨比小于 2時取 ( 2) 變截面、變標號和建筑墻體截面標號的變化全部錯開,減少豎向剛度的突變 ; ( 3) 中下部鋼管混凝土柱 采用高建鋼,確保鋼板延性。 ( 4) 側(魚尾)部位 116層位移比 由于偏心率超出 采用對魚尾 框架部分 地震剪力放大 新復核, 并與中震不屈服的結果取大值進行包絡設計。 6、總結 本工程通過調整結構布置,多模型、多工況、多程序計算分析,多方面、多角度的論證了結構的抗震性能,并針對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整體結構各項抗震性能指標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力 墻 以及外圍鋼管混凝土框架 可以達到反應譜中震抗剪彈性、抗彎不屈服。 望京搜候中心 超限審查申報表 |20110年 05月 | 第 5 頁 望京搜候中心項目超限 可行性論證報告 咨詢會專家意見及答復匯總 1. 結構平面長度較大,平面質心剛心偏心率較大(在 116層超過 結構扭轉位移比超限,需要采用必要的措施加強 。 答復: 經(jīng)復核,偏心率超出 16層,對應位移比的計算結果, 尾)部位 116層位移比的值在 理方法采用對扭轉位移較大處的地震剪力進行放大,目前采用 與中震不屈服的結果取大值進行構件設計 。 (詳見報告第 23 頁 4)條) 2. 報告給出框架承擔剪力比曲線兩個主方向規(guī)律差異較大, 要分析原因。同時需要分析框架承擔剪力調整比例的問題(分段方式和調整系數(shù))。 答復: 通過 現(xiàn)原報告中 有真實的反應框架實際承擔的地震剪力。 將 (詳見報告第 3839頁 ) 3. 斜柱作為一項不規(guī)則,需要補充分析靜載和水平地震作用下斜柱軸力分量產(chǎn)生的樓面拉應力,以及對應的處理措施。 答復: 分別對重力荷載、水平地震荷載下的樓面梁、板進行內力分析,總體應力水平較低,但在斜柱收頭、轉折處有明顯的應力集中,需要處理 。 (詳見報告第 6873頁 ) 4. 核心筒上部存在錯洞墻,需要考慮結構局部構造措施 。 答復: 本工程底部加強區(qū)沒有錯洞墻,上部因為建筑功能要求,局部存在錯洞墻,結合內力計算結果,參照高規(guī)附錄提供的構造做法采取局部加強措施 。 5. 結構局部存在墻上立柱的問題,立柱截面應考慮結構局部構造措施的問題。 答復: 對于墻上立柱的問題,我們從兩方面來處理:一方面是鋼柱下插兩層,確保內力的有效傳遞;另一方面對鋼柱的形狀合理調整,盡量確保在墻厚范圍內起柱,具體做法會在后續(xù)的施工圖中結合建筑專業(yè)的需要合理調整墻上起柱的形式。 6. 給出剪力墻軸壓比豎向分布情況,要求剪力墻軸壓比大于 答復: 左側核心筒基本到 15 層以上時墻體軸壓比基本小于 側核心筒到 23層以上時墻體軸壓比基本小于 (報告第 23頁已經(jīng)將原來的 體各層軸壓比數(shù)值詳補充計算書) 7. 地震參數(shù)的選取,規(guī)范反應譜和安評報告反應譜不能混用,需要統(tǒng)一。 答復: 已經(jīng)按照要求分別計算,取包絡值。 設計在小震下采用規(guī)范反應譜計算和安評反應譜計算包絡取大值; 中震和大震下采用規(guī)范反應譜的參數(shù),即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 具體詳報告第 8頁 8. 連梁剛度折減系數(shù)取 答復: 小震下連梁剛度折減系數(shù)調整為 確保墻肢分擔的地震力不至過小。后續(xù)施工圖中按 9. 一字型剪力墻與端柱結合,需要復核框架柱在面外的內力及配筋。 答復: 該框架柱面外的內力現(xiàn)軟件可以考慮,經(jīng)復核平面外強度滿足要求。下表列出了首層 3北側外端柱在 開前后基本一致。 軸力 X 向剪力 X 向彎矩 與墻斷開前 與墻斷開后 10. 圓 鋼管混凝土柱承載力計算方式需確認,可采用新高規(guī)附錄計算方法 。 答復: 已經(jīng)按照新高規(guī)附錄 要考慮 (與混凝土強度等級有關的系數(shù))對套箍指標 的影響 。 (詳見報告第 5359頁 ) 11. 結構局部穿層剪力墻分析內力的確定,構件設計的合理考慮。 答復: 對于穿層柱的計算,首先結構模型為彈性模型,不能設置剛性隔板,穿層結構構件設計考慮端部及底部剪力,并采用真實的計算長度(跨層),同時其內力增加 型的內力校核。 望京搜候中心 超限審查申報表 |2011 年 05月 | 第 6 頁 12. 根據(jù)塔冠結構的特點,其底部將產(chǎn)生水平推力,需要考慮水平推力的處理方法,建議: 1)頂層主體結構局部考慮增加腰桁架等加強方式; 2)樓蓋進行必要的構造分析,確認水平作用能夠有效傳遞至內筒。 答復: 經(jīng)計算,塔架對下部梁板產(chǎn)生水平內力,但不大??紤]將樓板剛度退化為零,水平力全部由鋼梁承擔,確保荷載能傳至內筒,同時不考慮樓板的剛度退化,計算樓板應力,對樓板的構造及配筋加強。 13. 結構底部尺寸達到 120m,需要考慮溫度應力。 答復: 本工程平面尺寸較大,屬超長結構,采取以下措施減小混凝土收縮和溫差應力的不利影響: (1)進行溫差應力分析,配置適量的鋼筋,以抵抗溫差應力。 (2)設置施工后澆帶,以釋放早期收縮應力和施工期間溫差應力。后澆帶低溫合攏,以減少降溫溫差。 (3)采用低水化熱水泥、級配良好骨料配制混凝土,嚴格控制水泥用量、水灰比、塌落度,采用二次抹面收光、加強養(yǎng)護等施工措施,以減小混凝土的收縮,提高其抗裂性能。 14. 對于中間部分跨度較大的鋼梁高度需要確定是 580是 680要對局部跨度較大的樓板進行舒適度分析,區(qū)分有人、無人、人多人少等不同情況,并確保樓蓋主頻控制在 3 答復: 核實了鋼梁高度在部分跨度較大的部位為 680,對應圖紙中的 同時報告中補充了不同活荷載大?。ń颇M人多、人少的情況)下, 型樓蓋豎向最大自振周期的結果,豎向自振周期均大于 3(詳見報告第 67頁 15. 性能目標中非關鍵構件的定義考慮去除,核心筒縮進部位的墻肢性能目標需要增加,對給定的抗震性能目標,報告中應給出量化判定。 答復: 詳見報告第 45頁 16. 需明確連梁加型鋼解決的問題,對大震下進入屈服的一般連梁可不考慮設置型鋼 。 答復: 連梁中設置型鋼主要為了解決平面外有樓面次梁時,可以通過增設型鋼來提高其抗剪強度,對此我們提出的性能目標是達到中震抗剪彈性。報告第 對連梁中震抗剪也列出了部分計算。 (詳見報告第 65 頁 ) 望京搜候中心 可行性論證報告 |2011 年 05月 | 第 1 頁 目錄 1 工程概況 . 1 2 設計依據(jù) . 2 3 工程場地地質概況 . 3 4 結構設計標準 . 4 計使用年限 /設計基準期 . 4 構安全等級 /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 . 4 部加強區(qū)高度 . 4 震性能目標 . 4 震等級 . 5 震設防類別 . 5 轉周期比 . 5 移控制 . 5 向構件軸壓比限值 . 5 力比限值 . 5 體穩(wěn)定指標 . 5 振舒適度準則 . 5 蓋舒適度要求 . 5 5 荷載分析與效應組合 . 5 力荷載 . 5 荷載 . 6 荷載 . 8 震作用 . 8 度作用 . 14 防荷載 . 14 應組合 . 14 6 結構材料 . 16 7 結構構成 . 16 3 結構構成 . 16 地下室部分( 下) . 21 8 超限情況判別及針對超限的相應措施 . 22 度及高寬比 . 22 樓結構規(guī)則性 . 22 固端的確定 . 22 對超限的主要抗震措施 . 22 9 結構計算模型及分析軟件 . 23 10 . 23 態(tài)分析 . 23 重比 . 25 力荷載作用效應分析 . 25 范風荷載效應分析 . 25 震反應譜作用效應分析 . 27 層抗剪承載力、及承載力比值 . 44 震彈性時程分析 . 45 結構構件設計 . 52 11 基礎設計 . 73 12 屋頂鋼架分析 . 74 13 . 76 構動力彈塑性分析的目的 . 76 析軟件及考慮的非線性因素 . 76 塑性模型 的建立 . 76 能水準及檢驗標準 . 79 震波的選取與輸入 . 80 型校核 . 82 震波作用下主要計算結果 . 83 論 . 96 其他文件目錄 望京搜候中心 項目初步設計建筑圖 望京搜候中心 項目初步設計結構圖 望京搜候中心 可行性論證報告 |2011 年 05月 | 第 1 頁 1 工程概況 望京 搜候中心 項目(望京 ,由 北京望京搜候房地產(chǎn) 有限公司投資。 項目 位于 北京市朝陽區(qū)望京 基地 東北 側為 阜通西大街,東南側位阜安東街,西南側位望京街,西北側為阜安西街 。項目 總建筑面積 52,1265,地上建筑面積 392,265, 地上包括三座塔樓,其中塔()地上 25層,主要樓層層高 高 ()地上 26層,主要樓層層高 高 ()地上 45層,層高 高 下三層局部 地下 四層,層高分別為 板頂建筑 標高地下三層 為 下四為 體結構 剪力墻結構, 用 鋼管混凝土框架 筋混凝土 剪力墻結構 。 塔 3結構高度超過 型鋼(鋼管)混凝土框架 合結構房屋適用的最大高度 150m,為超限高層,下面主要針對塔 3進行介紹。 管混凝土框架 力墻結構 ,由鋼管混凝土柱、鋼梁和閉口壓型鋼板現(xiàn)澆混凝土組合樓板,兩個筒體和三道片墻組成。 內筒 及片墻 為 局部增設 型鋼 的 鋼筋混凝土 剪力墻 ,墻體 在 洞邊 、 角部 等受力較大 部位 埋設型鋼柱, 較高 核心筒外墻厚度 80000低核心筒墻厚主要為 60000混凝土強度等級 40。 連梁高 70000寬同墻厚, 外圍 樓層受力較大 的 連梁內設型鋼梁。 外 圍鋼管混凝土柱的截面底層為 1200000樓層升高逐步減小到頂層 800樓蓋體系為型鋼梁、 壓型鋼板現(xiàn)澆 混凝土組合樓蓋體系 ,主要鋼梁 高度為 580型鋼梁 與核心筒的連接為 鉸接 ,與外圍鋼管混凝土柱的連接為剛接 , 型鋼梁 頂面設有剪力鍵,同混凝土樓板協(xié)同變形,共同工作,混凝土樓板作為梁的一部分受壓翼緣,提高了樓蓋的剛度。標準層 樓板厚度取 120備層樓板 厚度 取 150 地下室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整體不設縫,施工時采用后澆帶、跳倉施工、配溫度應力筋等措施來保證整體不開裂。地下鋼管混凝土柱改為外包混凝土的型鋼混凝土柱, 梁板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梁板,主要梁高控制在 600左右,有人防或大跨處單獨處理, 樓板 厚度 150300樓外地下室 結構體系采用框架體系。主樓范圍內墻、 柱混凝土等級為 樓范圍外柱混凝土等級為 下室外墻混凝土等級為 、板混凝土等級為 鋼材等級為 用樁筏基礎; 純地下室部分采用下柱墩平板式筏板基礎,通過適當調整基礎板厚和基礎做法等平衡水浮力。 樓范圍主要 筏板 厚度為 20002500核心筒筏板厚度為 28003200場地土質條件及施工條件綜合分析,采用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并進一步采用后壓漿,通過樁端、樁側壓入水泥漿,加強持力層和樁周土層,提高樁端阻力及樁側摩阻力,減小樁基變形。 單樁承載力在理論估算的基礎上需 通過現(xiàn)場單樁靜載荷試驗確定。 1000, 樁長 L=32m, 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理論估算 為 6000據(jù)上部荷載, 盡量 將樁集中布置在柱及剪力墻下,減小筏板承臺的彎矩和剪力。上部結構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豎向力與筏板自重標準值之和 約 為 2852349布樁 357根,實際布樁 403根 。 建筑效果圖 望京搜候中心 可行性論證報告 |2011 年 05月 | 第 2 頁 三維 計算 模型 主體部分 三維模型 2 設計依據(jù) 業(yè)主提供的相關文件 建筑資料 地勘資料(包括自然條件) 北京市勘 察 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提供的 望京 ( 2010 年 5月 18望京搜候中心 可行性論證報告 |2011 年 05月 | 第 3 頁 日 ), 工程編號: 2010技 041。 安評報告 北京市勘 察 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提供的 望京 京 工程 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工程應用 報告 ( 2010年 4月 21 日 ), 工程編號: 2010震 001。 水文地質勘察報告 北京市勘 察 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提供的 望京 文地質勘察報 告 ( 2010年 5月 14日 ),工程編號: 2010 水 005。 現(xiàn)行國家及地方有關規(guī)范、規(guī)程和標準 建筑結構設計術語和符號標準( 50083 建筑結構制圖標準 ( 50105 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 2006年版)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規(guī)程( 矩形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 2004)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 (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 ( 求意見稿 修訂第三稿 )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 ( 北京地區(qū)建筑地基基礎勘查設計規(guī)范 ( 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 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 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 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焊接網(wǎng)( 鋼筋焊接網(wǎng)混凝土結構焊接技術規(guī)程( 建筑結構用鋼板( 19879 厚度方向性能鋼板( 313 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 1591 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的規(guī)定( 2008 年版 ) 建筑鋼結構防火技術規(guī)程 ( 00:2006) 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 ( 3 工程場地地質概況 項目 位于 北京市朝陽區(qū)望京 基地 東北 側為 阜通西大街,東南側位阜安東街,西南側位望京街,西北側為阜安西街 。 。整個場地地勢總體較平坦,自然地表 絕對 標高介于 地層巖性特征一覽表 成因類別 地層序號 巖性 各大層層頂標 高 ( ) 顏色 濕度 稠度 壓縮性 分層地基承載力標準值人工堆積層 粉質粘土 素 填土 、 粘質粉土 素 填土 自然地面標高) 黃褐 褐黃(暗) 濕 很 濕 硬塑可塑 / 1 房渣土、碎石素填土 雜 稍濕濕 / / 2 細砂素填土 黃褐 稍濕 / / 第 四 紀 沉 積 層 粘質粉土 、 砂質粉土 黃 稍濕濕 / 中 中 低 180 1 粉質粘土、重粉質粘土 褐黃 很 濕 可塑硬塑 中 高 高 120 2 粘土、重粉質粘土 褐黃 很濕 可 塑 中 高 高 110 3 砂質粉土、粘質粉土 褐黃 稍濕濕 / 低 中低 240 粉質粘土、重粉質粘土 黃灰 很 濕 可塑 中高 140 1 粘質粉土、砂質粉土 灰黃灰 濕稍濕 / 中低 中 200 2 有機質粘土、有機質重 粉質粘土 灰黃灰 很濕 可塑 中 高 高 120 細砂、粉砂 黃灰 濕 飽和 / 低 250 1 粘土、重粉質粘土 黃灰灰黃 (局部褐黃) 很濕 可塑 中 高 140 2 粘質粉土 、 砂質粉土 黃灰灰黃 (局部褐黃 ) 濕稍濕 / 低 中低 220 3 粉質粘土、重粉質粘土 黃灰灰黃 (局部褐黃 ) 很濕 可塑 中 180 粉質粘土、重粉質粘土 黃 (局部灰) 很濕 硬塑可塑 中 中低 200 1 粘質粉土 、 砂質粉土 褐黃 稍濕濕 / 低 中低 240 2 粘土、重粉質粘土 褐黃 很濕 可塑硬塑 中 中低 200 3 細砂、中砂 褐黃 飽和 / 低 280 粉質粘土、重粉質粘土 黃灰黃 很濕 可塑硬塑 中低 中 220 1 粘質粉土 、 砂質粉土 褐黃 稍濕濕 / 低 280 2 粘土、重粉質粘土 褐黃 (局部灰) 很濕 可塑硬塑 中 中低 220 3 細砂、中砂 褐黃 飽和 / 低 320 中砂、細砂 黃 飽和 / 低 340 1 圓礫、卵石 雜 飽和 / 低 420 2 粉質粘土、重粉質粘土 褐黃 很濕 硬塑可塑 中 低 250 3 砂質粉土、粘質粉土 褐黃灰黃 濕 / 中 低 280 粉質粘土、重粉質粘土 黃 灰黃 (局部灰) 很 濕 可塑硬塑 中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