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寶典.doc.doc_第1頁
詩歌鑒賞寶典.doc.doc_第2頁
詩歌鑒賞寶典.doc.doc_第3頁
詩歌鑒賞寶典.doc.doc_第4頁
詩歌鑒賞寶典.doc.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基礎(chǔ)知識寶典一、詩歌的表達技巧往往表現(xiàn)在三大方面: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1、表達方式是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見的有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其中抒情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抒發(fā)了女詞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茍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發(fā)了文天祥精忠報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氣概。間接抒情常見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場景油然而生感慨。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中“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詩人聽到折柳曲的笛聲,不禁產(chǎn)生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借景抒情顧名思義就是借助景物來抒發(fā)情感,憶江南中詩人白居易借助于“紅勝火”的“江花”和“綠如藍”的“江水”表達出對江南水鄉(xiāng)的魂牽夢繞、久久不忘。如夢令中李清照對春光的留念惜別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間已是“綠肥紅瘦”的景象來抒發(fā)的。寓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寫的景物之中,同樣是楓葉,在送別人崔鶯鶯的眼中,被理解為由離人的血淚染成;在詩人杜牧的筆下它又成了勝過充滿生機的火紅的二月花。這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所達到的藝術(shù)效果。托物言志與借景抒情的區(qū)別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詠物不是寫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愛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贊美、快樂、悲傷等感情。2、表現(xiàn)手法又叫藝術(shù)手法,是指詩歌的章法和技巧,渲染。渲染就是對環(huán)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繪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強藝術(shù)效果。比如“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中“家家雨”、“處處蛙”就渲染出約客時的環(huán)境氣氛,突出詩人心中的孤寂落寞。再比如杜甫的登高中“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就渲染出深秋江邊的蕭條、冷落的氣氛,與詩人悲涼、傷感的人生感慨相吻合。襯托。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指從側(cè)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借描繪別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對象??梢允侨撕嫱腥耍缜亓_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應(yīng)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等以鬧襯靜。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托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凄涼、孤獨、悲傷的心情??梢詣屿o結(jié)合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離不開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或一動一靜,相輔相成。前者屬于烘托手法。也可以是喜景襯喜情,哀景襯哀情“情樂則景樂,情哀則景哀”,詩人的高妙之處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過景傳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做到情景的交融?;蛳簿耙r哀情。以樂景寫哀,更見其哀。-含蓄。含蓄顧名思義,不直說、不明說,委婉曲折地表達主觀感情。李白巴陵贈賈舍人:“賈生西望憶京華,湘浦南遷莫怨嗟。圣主恩深漢文帝,憐君不遣到長沙?!辟Z舍人由于得罪朝廷而被貶到巴陵(今湖南岳陽)做司馬。到任后遇到剛剛獲赦的李白,詩人作此詩贈與賈舍人。詩中說,你賈舍人被被貶謫湘水之濱也就不要埋怨了,咱們圣主恩深似海,是他憐憫你,才沒有把你像當年的漢文帝把賈誼貶謫到長沙那樣貶謫你,而只是把貶到了巴陵,你應(yīng)感謝皇上隆恩啊!實際上,巴陵和長沙兩地同樣遙遠,賈舍人被貶之地并不比賈誼好。整首詩似在勸慰賈舍人,歌頌唐肅宗的圣明,實則諷刺了唐肅宗像漢文帝一樣昏庸寡情。反話(諷刺語)正說(贊頌辭),含蓄蘊藉。用典。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古詩很講究用典,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煉,又可增加內(nèi)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成功地運用了五個典故:孫權(quán)、劉裕、劉義隆等,詩人借助這些歷史事實,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雍陶題君山中“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詩人巧用典故,把倒映湖中的君山比作舜的妃子梳洗時青黛色的螺髻,形象生動而又貼切。象征。象征是一種托物寓志的表現(xiàn)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種精神品質(zhì)或抽象事理,由于長期使用,已被人們普遍接受。比如,梅花象征堅貞,蘭花象征高潔,牡丹象征富貴,竹子象征氣節(jié),紅豆象征相思,浮云象征游子,秋扇象征棄婦,子規(guī)象征悲愁。移情。移情就是將人的情感轉(zhuǎn)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與人同喜同悲。比如杜牧的“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詩人沒有說怎樣惜別,卻把這種感情轉(zhuǎn)移到蠟燭身上,蠟燭無情,尚且替人垂淚,何況人乎?揚州慢也有“廢池喬木猶厭言兵”之句,喬木尚且厭惡戰(zhàn)爭,何況揚州百姓呢?虛實相生?!昂s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鄙掀澳?闊”外,寫的都是眼前的實景實事,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離又不得不分離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后生活的設(shè)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抑揚。指欲抑先揚或欲揚先抑。比如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詩人采用欲抑先揚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上翠摟”,后面才寫她忽見柳色而“悔恨”不已,形象地刻畫出少婦情緒的微妙變化,表現(xiàn)出她的感傷和哀怨。對比。對比的目的是為了突出詩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請看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上闋寫去年元夜時的幸福歡樂,下闋寫今年元夜時的苦悶傷感,對比鮮明,突出景物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悲傷情懷。3、修辭手法的運用。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對比、借代、夸張、排比、襯托、用典、設(shè)問、反問)采用比喻、比擬、象征、起興等手法使描寫的事物更為形象生動;采用夸張、偏語、襯托、對比、婉曲、設(shè)問、反問等手法來突出詩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雙關(guān)、疊字、對偶、反復(fù)等手法使詩中字句更為精巧。需要解釋一下,偏語是指有意偏離實際,看似乖謬,實則情感至真至純,給人以美感。比如唐代李益的江南曲中“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人。”閨中少婦故意說偏激的話,從側(cè)面曲折地表露出她那焦急等待而無人相告的苦情。婉曲就是婉轉(zhuǎn)曲折,用暗示、烘托的方法來表達意思。唐代宋之問的渡漢江“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歷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敘述了詩人被貶嶺南逃回故鄉(xiāng)時,擔心家人受到連累,生怕打聽到壞消息時的不安心理,但又不便明說這層意思,只好婉轉(zhuǎn)曲折地說:“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彼怯窒灿謶值拿芨星橐约皩τH人的無限掛念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深切感人。要想全面透徹地了解詩意,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古文修養(yǎng),了解詞類活用、特殊的句式等等;需要關(guān)注作者生平,做到知人論事;還要重視標題和注釋,這對理解詩歌主旨有一定的幫助;對每首詩,應(yīng)盡量做到“熟讀深思”。二、詩歌內(nèi)容分類贈友送別詩、借景抒情詩、思婦閨情詩、托物言志詩、詠史懷古詩羈旅行役詩、邊塞征戰(zhàn)詩、即景抒懷詩、山水田園詩送別詩多是叮嚀對方,贊頌對方?;蛟V依依別情或言別后的思念。詠古詩多是對古代人或事的憑吊?;驗榫拺严荣t,追慕古人,或表達自己建功立業(yè)的愿望,或訴自己生不逢時的感慨,或感嘆昔盛今衰,借古諷今。戰(zhàn)爭詩要么表現(xiàn)保家衛(wèi)國的豪情,要么表現(xiàn)舍身殺敵的壯烈,要么表現(xiàn)戰(zhàn)士凱旋的豪邁,要么表現(xiàn)對戰(zhàn)爭的厭惡,揭露戰(zhàn)爭帶給親人、家鄉(xiāng)、人民的苦難,控訴封建統(tǒng)治者發(fā)動戰(zhàn)爭的罪惡。邊塞詩則為對邊塞軍旅生活的描寫,或表現(xiàn)邊塞苦寒的生活環(huán)境,或表現(xiàn)壯麗的邊塞風光。思鄉(xiāng)詩、閨怨詩及羈旅行役詩則重在表現(xiàn)對親人的思念,或表達婦女的柔情別緒、憂愁傷感。或表現(xiàn)游子異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寫景抒情詩和詠物言志詩(包括山水田園詩,隱逸詩等),往往表現(xiàn)詩人自己與眾不同、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質(zhì),或者表達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傷感,或者表現(xiàn)其他或喜或悲或憂的復(fù)雜懷感,或者表現(xiàn)祖國山河的壯麗,表達對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有的則借景(物)來表達自己遠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質(zhì)。三、詩歌鑒賞有關(guān)的名詞術(shù)語1、評價主旨類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yōu)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語言淺近易懂,主旨深遠。言簡意豐:語言簡潔,內(nèi)容豐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盡而意無窮:含蓄蘊藉委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意含而不露,或表達得不明顯,耐人尋味。2、分析手法類卒章顯志:在文章末尾點明主旨。畫龍點睛:用一兩句精彩的話點明主旨。直抒胸臆:直接抒發(fā)感情。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發(fā)的感情、闡發(fā)的思想借助于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以小見大:由平凡細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題。開門見山:文章開頭就進入正題,不拐彎抹角。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題放在一種事物上表現(xiàn)。襯托、烘托:用一個事物來陪襯另一個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強效果。3、議論類富有哲理淋漓盡致4、語言風格類行云流水:結(jié)構(gòu)、語言自然流暢。形神兼?zhèn)洌赫Z言、結(jié)構(gòu)等形式與內(nèi)容主旨都無可挑剔。簡潔洗煉(練):語言簡練利落。淺顯明白如話:不雕塑飾,不加修飾。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境,聯(lián)想,詠物,敘事,韻律,虛實,象征,烘托渲染,襯托,修辭(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對比,雙關(guān),對仗)平淡無奇、質(zhì)樸清新、淡雅、詞藻華麗明快:明白通暢。沉郁頓挫蒼涼:低沉、蒼勁、舒緩、悲涼等。雄健雄渾:雄壯、強健、渾厚。5、行文技巧類虛實相生:虛,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水乳交融: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6、其它構(gòu)思精巧、新穎、獨樹一幟、別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機杼、有創(chuàng)新,不沿用陳舊的格式、作法、頗具匠心感情細膩、感情真摯、躍然紙上、曲折、層次分明四、熟悉幾種詩歌語言的類型:1、平實質(zhì)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哪賈島的訪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比?句20字,毫無難解之處。2、含蓄雋永詩歌最富有靈氣,詩的靈氣在于雋永,在于“字短情長”,字里行間總是留著啟人聯(lián)想、開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隱的雨夜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碧旄饕环降姆蚱揲g掛念問候,其時其境其情,歸家團聚作長夜之談的憧憬,統(tǒng)統(tǒng)顯于言外,隱于空白。品茗大胡子錄入3、清新雅致如楊萬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頭”(小池)。用語新穎別致,不落俗套,給人一種清新美的愉悅。4、形象生動詩歌的語言往往以其生動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蘇軾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懷古),既是詩又是畫,有形有聲有色地展現(xiàn)了赤壁的壯麗景色,氣勢雄偉,境界開闊。5、絢麗飄逸如“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崩畎椎脑姶蠖紝懙蒙世_紛、景象綺麗、變幻莫測,這是絢麗飄逸之美。豪邁雄奇:此種風格的詩,多用具有氣勢和節(jié)奏奔放的語言來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營造恢弘闊遠的意境,表現(xiàn)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沉郁頓挫:沉郁就是深沉蘊藉。沉郁的詩作者似乎有千言萬語積壓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發(fā)于筆端。如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悲壯慷慨:此風格的作品,含思悲壯,出語高昂,充滿著對時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時,或時感時傷亂,憂國憂民,心中郁結(jié),憤慨不平。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樸素自然:其語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詞藻的華麗,顯現(xiàn)出質(zhì)樸無華的特點,但于平淡中蘊含著深意。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婉約細膩:這種風格往往體現(xiàn)出曲、細、柔的特點,曲徑通幽,情調(diào)纏綿,表達感情細如抽絲。如,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這種風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說出來,而是藏在形象中,讓讀者自己展開想象,思而得之。如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朱慶馀閨意獻張水部)-清新明麗:這種風格往往用清麗的語言來營造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怡然喜悅的感情。其藝術(shù)境界多如大雨過后的清清柳色、荷葉上顫動著的晶瑩水珠。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周邦彥蘇幕遮)-幽默諷刺:在詩中多指詼諧、風趣或辛辣的筆調(diào)和趣味。如,竹帛煙銷帝業(yè)虛,關(guān)河空鎖祖龍居??踊椅蠢渖綎|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章碣焚書坑)五、詩歌的不同風格“風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藝術(shù)素養(yǎng)等造成的不同的創(chuàng)作特色。如李白之詩清新飄逸,杜甫之詩沉郁頓挫,陶淵明之詩沖淡平和,王維之詩詩中有畫,韓愈的詩深奧險怪,白居易的詩通俗鮮明。再如,按詞論家說,蘇軾、辛棄疾之詞豪邁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詞婉約含蓄。-古代詩詞中常見風格-1、雄渾:雄渾指力的至大至剛,氣的渾厚磅礴。其特點是:骨力挺健,氣壯山河,氣呑宇宙,氣度豁達,氣慨恢宏,氣宇軒昂,氣勢浩瀚,氣魄雄偉。它如奔騰咆哮、洶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蕩漾、漣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橫空出世、千嶂連云的昆侖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蘇州園林。在具體作品中,有的壯志凌云、剛毅雄健,如劉邦大風歌;有的慷慨悲歌、視死如歸,如項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達,豪情橫溢,如曹操的觀滄海。雄渾是盛唐詩歌的時代風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榮的景象和朝氣蓬勃的活力。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氣勢浩瀚,雄偉壯麗;王之渙的出塞(黃河遠上白云間)想象豐富,境界遼闊;孟浩然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臨洞庭)氣魄宏大,氣勢壯觀;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何其高遠,多么壯麗!而真正能夠稱為“雄渾”的是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人。在他們的筆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絕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熱,有同仇敵愾的憤慨,有誓死戍邊的決心。2、豪放:豪邁奔放,謂之豪放。其特點既表現(xiàn)了作為主體的詩人的特點,又表現(xiàn)了作為客體的描繪對象的特點。就主體而言,情感激蕩,格調(diào)昂揚;想象奇特,夸張出格;志向高遠,襟懷曠達;氣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蕩不羈。就客體而言,往往擁有巨大的體積、偉大的力量而顯示出特有的壯美、崇高,或顯示出渾茫、浩淼的無限闊大的景象,因而氣勢崢嶸,場面壯闊,境界縹緲,極目無垠。李白是豪放風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蕩,格調(diào)昂揚,想象奇特,夸張出格,是李白豪放詩風的特點?!熬灰婞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將進酒)氣勢浩蕩,一瀉千里;“草綠霜已白,日西月復(fù)東?!?古風)描繪光陰流逝之快,人事變遷之速,一氣呵成,天衣無縫;“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風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是個長?!?秋浦歌)夸張雖不合理卻合情。宋詞中的豪放派,以蘇、辛為最杰出代表,蘇詞注重將慷慨激昂、悲壯蒼涼的感情融入詞中,善于在寫人、詠景、狀物時,以奔放豪邁的形象,飛動崢嶸的氣勢、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代表作。大江東去二句,將在廣闊悠久的空間與時間中活動的人物一筆收盡,氣魄恢宏,故壘西邊至灰飛煙滅是詠古,感情高昂而濃摯,而亂石穿空數(shù)句,將崢嶸的態(tài)勢、鮮明的色彩、巨大的音響,融于一體,氣勢磅礴,給人以挾海上風濤之氣的感覺。故國神游數(shù)句轉(zhuǎn)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郁,全詞的音調(diào)豪壯,須關(guān)西大漢,執(zhí)鐵板而唱。3、沉郁:如果說豪放是火山爆發(fā),沉郁就是海底潛流。當詩人飄逸飛動、奔放不羈時,就形成豪放;當詩人沉思默處、憂憤填膺時,就變得沉郁。李白豪放,其體輕,其氣清,故裊裊上升,飛入云霄,若野鶴閑云,隨處飄逸;杜甫沉郁,其體重,故沉沉下墜,潛入心海,感情激蕩,回旋紆曲。何為沉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渾厚、濃郁、憂憤、蘊藉?!俺羷t不浮,郁則不薄?!倍鸥χ姡瑸闈庥糁畼O至。憂愁是杜詩沉郁的主要內(nèi)容,他的憂愁,不只是個人的,更是國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這種憂愁具有豐富的情感層次,使其沉郁獲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價值。他的“三吏”“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4、悲慨: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悲壯慷慨,謂之悲慨。大凡詩人,慨嘆風云變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擊人民災(zāi)難之重,身受命運坎坷之苦,郁積壯志未酬之憤,而憂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梢?,悲慨是時代的心聲,詩人的呼喊,詩人面對動亂的現(xiàn)實,出于嚴肅的責任感,遂作悲慨。陳子昂的詩,就以悲慨而馳譽詩壇。登幽州臺歌是最激動人心的悲慨之詩。詩人懷著壯志難酬的極度悲憤,登上城樓,泫然流涕,感慨萬端。面對著悠悠蒼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筆,勾勒出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連綿不斷的時間圖卷,描繪出遼闊無垠的宇宙空間畫面。其悲壯歌聲,響徹云霄,慷慨之氣,橫絕太空。再如辛棄疾的詞,5、俊爽:即英俊豪縱,颯爽流利。代表詩人是杜牧。他的詩,縱橫古今,雄視萬代,暢談歷史,痛砭時弊,總結(jié)教訓(xùn),憂國憂民,懷撐天之宏志,感報效之無門,另一方面,又矯健豪舉,瀟灑風流,流轉(zhuǎn)飛動,暢快爽利。如過華清宮絕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币院钪S刺的筆調(diào),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縱情聲色,驕奢淫逸,醉生夢死的生活。再如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的節(jié)奏明快,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的輕盈飄拂,江南春絕句(千里鶯啼綠映紅)的俊逸秀美,“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遣懷)的秀而不冶,艷而不妖,均是膾炙人口的佳作。6、沖淡:沖淡,即沖和、淡泊,含有閑逸、靜穆、淡泊、深遠的特點。王維的山水詩有閑、靜、淡、遠的特點,他是沖淡派大師。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鳥鳴澗)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鹿砦)這里,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人間的紛爭,沒有外界的紛擾,只有大自然的寧靜,山水花鳥的生機。詩人盡情地消受著、欣賞著、陶醉著,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變成了大自然的有機體了。詩人筆下的大自然,無不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回旋著詩人的聲音,震蕩著詩人的靈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詩人筆下的大自然,就是詩人自己,它反映了詩人沖淡的心情。詩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這種消融,是把主觀的情思化入客觀的景物中,追求忘我無我的空寂境界,這就是沖淡的極至。不過,沖淡不是幻滅、死寂,而是富于生機的,它是詩人把活躍的生命轉(zhuǎn)化為凝固的生命的結(jié)果,生命力由流動而轉(zhuǎn)為靜謐。7、曠達:即疏狂不羈,通脫豁達,瀟灑飄逸,高潔特立,代表作家是蘇軾。蘇軾的詞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曠達的詞風。有雄才大略而又懷才不遇的蘇軾,既要堅持不茍合隨俗,又要隨緣自適;既要盡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帶有典型的曠達的特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o赤壁懷古)老夫聊發(fā)少年狂(江城子o密州出獵)這樣的詩句,就帶有明顯的曠達的色彩。蘇軾有時是盡力擺脫自我,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中,讓自己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無始無終的運動中得到永恒;讓人生的種種苦惱在超乎現(xiàn)實的純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脫,讓自己從與社會的種種矛盾中凈化出來,與大自然天造地設(shè)的規(guī)律相和諧。如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把人生現(xiàn)象與自然現(xiàn)象、人生哲理與自然規(guī)律等量齊觀,泯滅了時空物我的界限。上闋才以不能乘風歸去為憾,馬上又以何似在人間自解;下闋才以人有悲歡離合為憾,馬上又以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自解,從而從大自然中得到慰藉與啟迪,擺脫了人生苦惱。蘇軾有時又極力地充實自我,使自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強,從而抵御外界的一切侵擾,達到超脫。有時還以淡泊明志、向往歸隱、潔身自好,甚至是痛飲縱歡、談禪論道、自我麻醉的手段,求得對痛苦人生、黑暗現(xiàn)實、齷齪官場的心理超脫。六、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1憂國傷時: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反映離亂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蓱z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這是一首感時撫事的詩。作者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云變幻,不免傷心感喟。進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極星座一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nèi)藗兊恼y(tǒng)觀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全詩即景抒情。2、建功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渴望如:曹操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年,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陸游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報國無門的悲傷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山河淪喪的痛苦如:陸游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文天祥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如:蘇軾水調(diào)歌頭赤壁懷古揭露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如:杜甫兵車行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3、思鄉(xiāng)懷人羈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溫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思親念友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邊關(guān)思鄉(xiāng)如: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中懷人如:王昌齡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李白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4、生活雜感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如: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莊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借古諷今的情懷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青春易逝的傷感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仕途失意的苦悶如: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告慰平生的喜悅?cè)纾憾鸥Υ阂瓜灿曷劰佘娛蘸幽虾颖?、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5、長亭送別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情深意長的勉勵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