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商業(yè)銀行會計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分析商業(yè)銀行會計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畢業(yè)論文_第2頁
分析商業(yè)銀行會計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畢業(yè)論文_第3頁
分析商業(yè)銀行會計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畢業(yè)論文_第4頁
分析商業(yè)銀行會計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畢業(yè)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畢業(yè)論文(設計) 論文(設計)題目: 分析商業(yè)銀行會計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姓 名 學 號 2009041226 學 院 管理學院 專 業(yè) 會計學 年 級 指導教師 2013 年 5 月 10 日 目錄 摘要 . 1 ABSTRACT . 2 前言 . 3 一、商業(yè)銀行會計風險的表現(xiàn)方式 . 3 二、我國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存在的大量問題 . 4 (一)技術水平及風險管理方法落后 . 4 (二)缺乏完善良好的風險管理體制 . 4 (三)風險管理文化不夠豐富 . 5 (四)會計人員素質較為低下的種種原因 . 5 (五)重要空白憑證管理缺失 . 6 (六)監(jiān)督方法和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 6 (七)會計核算存在不規(guī)范現(xiàn)象 . 6 (八)風險管理意識淡薄 . 6 (九)我國缺乏公平的商業(yè)銀行競爭機制 . 7 三、關于商業(yè)銀行會計風險控制的處理對策及 建議 . 7 (一)不斷加強商業(yè)銀行會計內控制度的建設 實施 ,以堵塞風險漏洞 . 7 (二)謹慎防范支付結算過程當中的會計風險 . 8 (三)建立健全對會計崗位的內部控制 . 8 (四)加強相關檢查監(jiān)督,完善風險預警系統(tǒng) . 9 (五)施行會計集中核算,強化會計的垂直管 理 . 9 (六)加強會計信息的披露 . 9 (七)切實增強商業(yè)銀行會計核算體系的嚴密 性與科學性 . 10 (八)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會計工作人員隊伍 ,不斷強化對會計工作的組織領導,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嚴格會計工作人 員的行為準則 . 10 (九)通過制訂詳盡的業(yè)務規(guī)章制度與支付手 冊來完善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體系,增強制度的實效性并且有效地防范支付結算風險。 . 10 (十)培育健康向上支付結算風險管理文化和 理念 . 11 結 語 . 12 參考文獻 . 18 謝辭 . 19 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 摘要 隨著中國 加入 WTO 與 金融體制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和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的不斷提高,中國銀行業(yè)面臨的會計風險問題越來越 明顯 。 在我國 銀行業(yè) 作為 高風險行 業(yè),為了實現(xiàn)其 自身的 穩(wěn)健經(jīng)營,必須 把風險的防范作為銀行 內部控制的重點 ,又因為銀行的會計業(yè)務是又是我國商業(yè)銀行最重要的業(yè)務 , 銀行會計不僅能夠進行對內核算 , 還可以作為中介對外提供中介服務, 是銀行內部管理 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 目前, 我國商業(yè)銀行面臨 著令人不安的高經(jīng)營風險 ,而這個問題很大程度是和會計相 關的,必須重視商業(yè)銀行會計風險這個重大的問題 。 現(xiàn)在, 正因為銀行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如何利用 會計 的 自身的職能 來 防范 和 抵御風險 ,的確 是銀行會計面臨的 十分 重要 的 課題。 突發(fā) 在 美國以及全世界的 金融危機已經(jīng)證明 ,防范與抵御金融風險以及與此有關的對市場運行的 健全的 監(jiān)管 , 十分 重要的 方法 就是建立一個科學嚴格 、跟蹤及時 的 銀行 會計信息系統(tǒng)。 對于 銀行 而言, 會計 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并且在 抵御 與防范 銀行風險的 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今, 現(xiàn)代管理手段 發(fā)展十分迅速 , 銀行 會計控制方法也 越來越多 , 然而,在如此多的方法之中,怎樣結合銀行的經(jīng)營 和客戶 ,選 用何種 控制方法 ,能夠保持銀行的良好經(jīng)營和不斷發(fā)展,越來越被各家銀行當做風險控制的重中之重,所以研究商業(yè)銀行會計風險控制的問題和策略也成為一個必不可少的話題 。 論文關鍵詞 : 會計風險 ; 銀行會計風險 ; 銀行 會計風險防范 ; 會計風險防范 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2 Abstract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and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of marketization and the financial fiel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Chinas banking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accounting risk problem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Banking is risky industri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table operation, must be the focus of internal control risks. Accounting business as the most basic operations of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l and external accounting, provides intermediary service functions, is the bank of internal management center.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faced with the high risk of disturbing is largely with the relevant accounting is. Under the pressure of bank risk in accounting, through its own functions, how to prevent and resist risk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bank accounting. In the severe financial crisis of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have fully proved that prevention and against financial risk and related to the overall supervision of market oper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strict is a timely and tracking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Bank guard and resist accounting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bank risk prevention and resist bank risk is indispensable to a effective barrier. Nowadays,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ntrol method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either. However, how to link the actual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to prose, selecting the proper control mode, the management goal to Banks, has become one ofthe key point of risk management. Key words:Accounting risks; Bank accounting risk prevention; Accounting risk prevention; The risk of bank accounting 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3 前言 這幾年來,金融 案件 頻發(fā) , 從 中國銀行黑龍江哈爾濱河松街支行內外勾結詐騙案 到中信銀行黃河路支行理財案 ,再到代銷理財產(chǎn)品引發(fā)飛單糾紛,銀行金融案件似乎進入一個高發(fā)期。很久以來,我國國有大銀行以及商業(yè)銀行仍舊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其基層行,風險控制非常薄弱,另外各銀行 也 存在很多違規(guī)現(xiàn)象 。對于這些金融與經(jīng)濟問題,有些案件作案方式簡單,然而卻沒有被發(fā)現(xiàn),持續(xù)作案長達數(shù)年之久,此時我們必須對商業(yè)銀行會計風險問題進行進一步研究,也不得不讓我們對會計風險防范內控制度的落實問題進行重 新思考與分析。 從目前看,銀行業(yè)所面臨的面臨的市場并不好,缺少健康良好的市場準入,金融機構迅速擴張,但又不十分合理,另外政府又對銀行進行干預,雖然有利于市場效率提高,卻增加了 違法活動和違規(guī)經(jīng)營的可能,導致銀行風險加大?,F(xiàn)在,就世界來看,全球銀行與監(jiān)管機構對銀行內部控制問題日益關注,我國商業(yè)銀行也應該學習借鑒外國商行的做法,加強對商業(yè)銀行的風險評估。今后,越來越多的國外銀行可能進入中國,想要和國外銀行競爭也必須要 加強內部控制和自身的監(jiān)管,只有這樣才能在銀行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保持我國商業(yè)銀行的良好發(fā)展。 一、 商業(yè)銀行會計風險的表現(xiàn) 方式 所謂 人工操作 的 風險 就 是在銀行組織內 ,因為 會計 人員 操作上的失誤帶來的風險 ,主要表現(xiàn)在儲蓄、會計或者辦事人員因為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單薄或者心存僥幸而致使經(jīng)濟財產(chǎn)損失或者重大責任事故。 專業(yè)性極強并且風險極大的銀行會計在面臨現(xiàn)金、結算票據(jù)、密押、有價單證、印章時,可能因為銀行體制不健全而引起工商上的問題所引發(fā)的資金資產(chǎn)損失是非常巨大的,同時銀行的信譽還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其危害是十分巨大的。 通常,我們認為會計師是受國家管理的,而不是只受企業(yè)的管制,尤其是商業(yè)銀行,其中風險會計監(jiān)督 更應該是對銀行的正常經(jīng)營,主要是經(jīng)營活動的合理合法性進行有力的監(jiān)督,但是目前國內商業(yè)銀行會計監(jiān)督能力十分淡薄,很多銀行無視經(jīng)營的合理性,尤其是某些商業(yè)銀行的分行只追求存款量,忽視存款結構和存款是否合法,將辦公樓裝修一新,增加費用,通過不合理方法增大存款利率,相互攀比,各銀行的惡意競爭 ,致使我國商業(yè)銀行不能健康良好的發(fā)展,反而對顧客的要求置之不理,無視發(fā)展應該注意的最重要問題。然而本應該作為監(jiān)督人員的會計部門,對其無法起到監(jiān)督、監(jiān)察的作用,正因為這種現(xiàn)象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4 得不到管制,導致我國商業(yè)銀行不能有序健康發(fā)展。即使某些銀 行會計制度完善,但在工作中,會計的監(jiān)督作用也缺少時效性,稽查制度基本上是處于形式?;吮O(jiān)督工作更是無人問津,即使出現(xiàn)什么問題也因為沒有良好的監(jiān)管制度或者出于某些拜金勢利人員的貪圖小利,導致稽核人員敷衍或者故意不管,比如在賬簿或者憑證上蓋章,難以有效的監(jiān)督控制會計風險,損害了銀行會計職能的發(fā)揮,使銀行投資的風險加大,很難起到監(jiān)督作用。總之,我國商業(yè)銀行會計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下面即將闡述。 二、我國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存在的 大量 問題 現(xiàn)代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的三 大基石 是技術、體制、文化。 從這三方面來看,技術是控制風險的 方式,技術方面還是在不斷發(fā)展的,但仍然有缺陷;體質是控制風險控制的保證,然而我國風險管理體質仍需極大發(fā)展,仍需不斷健全;最后文化可以反補技術體質的缺陷,保證其正常的實施。 目前來看,我國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 仍然 存在 下述 問題: (一) 技術水平及風險管理方法落后 隨著國際金融市場迅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金融衍生工具像雨后春筍一般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新業(yè)務沖擊著以存款貸款為主要方式的傳統(tǒng) 金融業(yè)務,新業(yè)務在銀行業(yè)務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正因為這種情況,各種新業(yè)務導致了市場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大,隨之而來的是銀行風險管理也日益困 難。國際上,許多商業(yè)銀行采用的是運用數(shù)理統(tǒng)計模型或者巨大的金融工程等科學的方法進行風險分析管理,由于這樣先進的方法需要大量的資金和高科技人才,我國商業(yè)銀行重視存款多少反而減少對風險控制投入與發(fā)展,同時,我國商業(yè)銀行過于重視定性分析,缺少量化手段。 國際上各種量化機構對銀行的風險評估具有巨大的幫助,而我國正缺少這樣的機構,導致商業(yè)銀行無法正確評估風險,加大會計人員工作的難度。另外,對于風險的識別、監(jiān)測、量度等方面缺少一個客觀的數(shù)據(jù),市場環(huán)境也不利于銀行的風險評估。所以說,如何把握風險管理的技術方法,是我國商業(yè)銀 行風險管理所面臨的的十分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說技術是風險管理的前提。 (二) 缺乏完善 良好 的風險管理體制 說起制度問題,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制度,一個企業(yè)也有一個企業(yè)的制度,一個優(yōu)秀的公司需要一個良好的治理結構,更需要一個清晰可靠的制度,在國際上所有企業(yè)都十分注重公司制度的完善和發(fā)展,銀行業(yè)更不例外。許多發(fā)展良好的商業(yè)銀行 都是按照嚴格的法律程序組建股份制商業(yè)銀行 ,同時這些商業(yè)銀行具有有效的約束機制,會計人員可以在這樣的企業(yè)里面發(fā)揮最大的作用,正是因為制度,會計人員才敢于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5 另外還有某些激勵機制促 使各種工作人員愿意為銀行服務,使國外的商業(yè)銀行具有較高的風險控制能力 。 我國的現(xiàn)狀是沒有真正的商業(yè)銀行制度,與之對應的公司治理結構也不夠完善,最終導致整個銀行業(yè)的風險管理極為薄弱,主要表現(xiàn)有: 現(xiàn)在我國 商業(yè)銀行制度還未真正確立,現(xiàn)代公司治理結構也不完善。與之相應的是風險管理體系不夠健全,實施有效的風險管理的基礎比較薄弱, 我認為其 表現(xiàn)為: 外界因素干擾較多,商業(yè)銀行的風險管理體制缺乏獨立性 。 風險管理隊伍仍需改進,尤其是特別精通風險管理和風險計量的特殊人才 。 風險管理制度缺乏系統(tǒng)性和操作性 。 (三)風險管理 文化不夠豐富 風險管理文化是商業(yè)銀行內部管理的又一特別因素,之所以稱之為特別,是因為它決定著整個商業(yè)銀行管理經(jīng)營過程中的方方面面,銀行工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也受到風險管理文化的影響,正如同華為集團總裁任正非所說:“ 世界上一切資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種資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這也又一次說明了文化的重要性,而對于銀行業(yè)來說,風險管理文化越強的 商業(yè) 銀行 ,其管理能力隨著文化的發(fā)展而加強,整個公司的會計管理人員也會相應的適應文化發(fā)展。我國的商業(yè)銀行正是缺乏這樣的風險文化,也正因為缺少了這樣的文化才導致了技術和政策不能 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四) 會計人員素質 較為 低下 的 種種 原因 有句話叫做“無誠信,不會計”,近期,各種會計舞弊問題露出水面,其主要原因就是會計人員的 素質問題,個人認為這種情況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會計人員業(yè)務不精,缺乏法律意識,這類會計人員很多都沒有受過正規(guī)大學教育,有的也沒有收到正規(guī)培訓,他們不求對銀行做出貢獻,就更不用想讓他們對銀行進行風險管理。第二類人員本身職業(yè)道德不好,個人品德也有待提高,這樣的會計從業(yè)人員很容易受到金錢的誘惑,在拜金主義日益高漲的大環(huán)境下,這類會計管理人員必然會受到金錢的誘惑,甚至有很多 人員直到進入監(jiān)獄才后悔莫及。第三類人員則是業(yè)務知識不斷老化,并且不思進取,會計是一門非常具有時效性的專業(yè),會計從業(yè)人員必須 時刻保持知識的充盈,必須活到老學到老,但有很多會計管理人員墨守成規(guī),不思進取,導致其知識越來越貧乏,最終他們也無法為銀行及時提出有效的建議,也就無法為商業(yè)銀行的風險投資提出有效的問題。這三類人員都制約了我國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的發(fā)展,我們知道現(xiàn)在也有很多盡職盡責的會計人員,但也不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6 可否認這樣的低素質人員的存在,并且正如中國有句古話所說的“極少數(shù)的壞人就可以帶動很多好人走向滅亡”,所以這也是一個 極為嚴重的問題。 ( 五 )重要空白憑證管理 缺失 我們已經(jīng)知道我國商業(yè)銀行和政府部門對會計管理人員的管理極為不嚴格,也導致了很多與會計人員相關的問題,比如重要空白憑證的管理問題。許多重要的空白憑證丟失或者隨意的擺放,導致空白憑證被不法人員獲得并進行一些非法活動,造成巨大的財產(chǎn)流失。會計人員的疏忽導致匯票的使用和管理也存在很多問題,個別會計管理人員不留底卡,導致銀行沒有可查的憑據(jù)。 ( 六 ) 監(jiān)督方法和 內部控制 存在的問題 我國銀行業(yè)在監(jiān)督和控制上也存在各種問題,我認為共有五個大的方面: 1、 監(jiān)督檢查手段十分落后,缺乏 好的監(jiān)督機制,尤其是利用高科技來防范風險的能力不強; 2、 對于資金的流動過程的監(jiān)督較差,其主要體現(xiàn)對各種審核的淡化以及監(jiān)管的乏力; 3、 監(jiān)督體制存在問題,總是發(fā)生問題后進行管理,對于有可能發(fā)生問題的防范明顯不足; 4、 某些銀行的監(jiān)督基本無效,有些情況發(fā)生時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甚至有些時候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存在的問題 置之不理; 5、 國家的監(jiān)督監(jiān)管制度也不健全,對銀行和會計從業(yè)人員的監(jiān)管也流于形式。 ( 七 ) 會計核算存在不規(guī)范現(xiàn)象 對于商業(yè)銀行和會計從業(yè)人員來說,核算是會計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否能夠保持銀 行工作的良好進行,核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核算的是否正確直接決定了會計風險控制工作能否正確進行。但是,我國的會計核算存在著許多問題,形勢不容樂觀,很多銀行為了存款不惜使用一切手段,有時 不按規(guī)定使用或者開立賬戶,有時又允許公款私存,甚至某些支行還存在賬外賬,違規(guī)經(jīng)營等現(xiàn)象,正因為如此,最近發(fā)生了很多有關于會計核算的案件,例如許多金融詐騙或者獲得銀行信用的問題。 (八) 風險管理意識 淡薄 剛才提到了會計人員的素質問題,會計工作者是會計工作的直接操作者,作為銀行風險控制的主體 ,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決定了商業(yè)銀行風險 是否能夠發(fā)現(xiàn),是否能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很長時間以來,我國商業(yè)銀行的重心都放在如何增加存款和獲取利潤卻忽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7 略了風險控制這個巨大的問題,其風險管理意識十分淡薄,總認為風險與之相隔甚遠,包括許多領導人難以看出風險的巨大隱患,會計人員更無法提出有效的分析,更談不上措施。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整個國家的環(huán)境也不是很好,國有銀行有強力的后盾支持,其工作人員不管不問,只顧自己的蠅頭小利 。同時監(jiān)管部門也存在各種問題,很少關注事前,只會在發(fā)生問題后才會進行分析,分析時又不懂得全面分析,對以后的監(jiān)管工作不力,從而造成了許多簡單的、 非常容易預防的案件發(fā)生。 ( 九 ) 我國缺乏公平的商業(yè)銀行競爭機制 現(xiàn)在我國正在大力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然而市場卻不是真正意義上完全的市場,各種大型銀行利用其有力的后盾壟斷整個市場,各種行政的支持導致銀行的不公平競爭,這種看似與風險無關的問題卻影響了風險的管理,增加了商業(yè)銀行從事非法活動或者違規(guī)經(jīng)營的可能性,從而導致了銀行的風險加大 ,控制難度增加。 三、關于商業(yè)銀行會計風險控制的處理對策及建議 (一)不斷加強商業(yè)銀行會計內控制度的建設實施 ,以堵塞風險漏洞 加強會計內部控制是銀行防范會計風險的關鍵措施之一。雖然內部控制 不宜統(tǒng)一規(guī)定而須結合具體情況與具體目標來定 ,但銀行會計存在手工處理和電算化處理并存的情況 ,所以商業(yè)銀行應結合具體情況分別從手工處理和電算化處理兩個方面來進行內控制度的建設。 ( 1)手工操作內部控制制度 ,各行的勞務組合有各自不同的具體情況,手工操作內部控制制度應該結合這些具體情況來規(guī)范會計憑證的傳遞和賬務的處理程序 ,來規(guī)定各工作點的具體任務。在帳務處理程序中選擇出關鍵的控制點 ,通過檢查賬賬、賬證、賬實各自是否相符 ,來檢查數(shù)據(jù)是否正確 ,并及時修補發(fā)現(xiàn)的漏洞。 ( 2)電算化內部控制制度 ,應該結合電算化會計系統(tǒng)的 具體特點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會計電算化的信息系統(tǒng)可生成會計記錄與會計報表,銀行管理部門逐漸依賴于這些記錄與報表 ,而內控機能的強弱決定著這些記錄與報表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商業(yè)銀行會計電算化的信息系統(tǒng)的控制問題就比手工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更多、更為復雜 ,其技術性要求也更高。于是 ,不可避免會帶來一些新的風險 ,如系統(tǒng)文件被破壞等等。所以 ,要想切實提高銀行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之可靠性 ,就必須針對銀行會計電算化的相關特點 ,從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的研制開發(fā)和維護、系統(tǒng)鑒定、職責分離、應用環(huán)境、數(shù)據(jù)輸入、輸出、操作、系統(tǒng)安全、硬件與軟件的控制等 各方面來研究銀行會計電算化系統(tǒng)的內部控制之措施。 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8 (二)謹慎防范支付結算過程當中的會計風險 近些年來 ,銀行支付結算的風險有大量上升 ,其中有這樣幾種表現(xiàn) : 利用票據(jù)進行詐騙 ; 利用聯(lián)行套取銀行資金 ;簽發(fā)不符合規(guī)定的票據(jù)以騙取銀行信用以及偽造假憑證以套取銀行資金等等。對于上述作案的表現(xiàn) ,我們也要對癥下藥地采取相應措施以予以杜絕。 一是以規(guī)范支付結算業(yè)務操作、減少漏洞為目標,加快建設相關的配套制度 ,制定支付結算操作的具體規(guī)程。 二是嚴格操作的規(guī)程 ,不得隨意簡化賬務的流轉程序。 三是銀行會計的臨柜人員應熟練正確的開 展支付結算等相關業(yè)務,為此,臨柜人員應熟悉每一種支付結算的方式,學習各項支付結算法規(guī) ,從而準確把握各項法規(guī)之間的相互關系。 四是為了適應柜臺監(jiān)督的實際需要,銀行的臨柜人員須掌握辨別真假票據(jù)與結算憑證的能力。 五是商業(yè)銀行的會計人員應重點關注容易出風險的票據(jù)和結算方式,把握并嚴格控制支付結算的風險點 ,在處理支付結算業(yè)務時 ,嚴格對于票據(jù)的審查、簽發(fā)、付款、承兌、掛失 ,以防止重大差錯、事故與案件。 六是對一些關鍵的崗位實行定期與不定期的輪換制度,以防止銀行的內部工作人員作案。 七是加強我國支付系統(tǒng)的現(xiàn)代化建設 ,在 對支付結算手段的改革時,應注意遏制支付結算風險的發(fā)生 ,與此同時 ,商業(yè)銀行應當防范計算機犯罪,嚴格操作的權限,對實行會計電算化的行要應做好計算機系統(tǒng)的相關安全工作 ,。 八是切實嚴格支付結算的相關紀律 ,應嚴懲支付結算業(yè)務中的一系列犯罪行為。 九堅決杜絕由于客戶自身原因而形成的銀行支付的風險,為此,應不斷對客戶進行支付結算業(yè)務的宣傳 ,讓客戶對于支付結算方式的各處理環(huán)節(jié)及要點所在進行理解與掌握。 (三)建立健全對會計崗位的內部控制 ( 1)內部控制制度具有全面性、可操作性和規(guī)范性,會計工作的每一個崗位與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 各自不同的業(yè)務特點與業(yè)務流程,應按照其不同特點與流程來制定各自相應的制約措施,其中最易發(fā)生案件的事重要崗位,對于重要崗位,應實行明確的崗位的分工制度,杜絕一人兼崗或一人獨自操作全過程的現(xiàn)象,將執(zhí)行與記賬崗位相分離,財務的保管與賬實的核對職務相分離,將審批與執(zhí)行崗位分離。建立對重點崗位人員的定期檢查、強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9 制休假和定期輪換交換制度,當發(fā)現(xiàn)對重要崗位中存在不合格人員時應對其堅決予以調整。對于重點崗位的工作人員應進行離任審查并規(guī)定其辦理工作的交接手續(xù)。 ( 2)完善交接手續(xù)制度,以明確責任。商業(yè)銀行的會計人員無論是休假 、輪崗還是調離,都須辦理雙方交接的有關手續(xù),管理現(xiàn)金、外幣、有價證券及財物、文件的相關人員要在監(jiān)交人員的監(jiān)交下填寫交接清單,交交接人員登記,交接文件要編號存檔。 (四)加強相關檢查監(jiān)督,完善風險預警系統(tǒng) 會計監(jiān)督是對會計風險進行控制與管理的重要與關鍵環(huán)節(jié),他是對對會計核算是否合法、合理、正確所進行的監(jiān)督。會計的業(yè)務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 ,由此會計人員崗位的設置與分工就必須符合內控的要求,職責明確,重要的崗位實行定期輪崗和不定期輪崗,這就增強了人員與崗位之間的相互制約與監(jiān)督,在檢查監(jiān)督中應改變以往的以事后監(jiān)督為主,應增強事前與事中的監(jiān)督與檢查力度,改變現(xiàn)行的落后的事后監(jiān)督體系 ,應實現(xiàn)過程和結果的雙重監(jiān)督 ,不斷完善風險的預警機制 ,切實提高對風險的控制與管理能力。 (五)施行會計集中核算,強化會計的垂直管理 在商業(yè)銀行的業(yè)務處理過程中,電算化會計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原先的銀行本部控制制度建立在手工基礎之上,與電算化會計產(chǎn)生了矛盾,所以不再能夠適應銀行的現(xiàn)有業(yè)務的需要。如此 ,就迫切的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完整的在計算機安全控制體系之下的新的內部控制制度,其中建立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下的獨立會計及核算體制便是最基本的了。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就需 要對會計憑證應用統(tǒng)一的核算軟件進行管理,使用相應軟件使得系統(tǒng)自動生成資產(chǎn)負債表及其他財務報表并自動匯總上報,從而使從前人工核算與報表填制階段中存在的諸多人為因素的干擾大大減少,從而使最終的會計記錄結果與銀行經(jīng)營的實際更加相符。其他相關的會計信息報表則由專門的會計人員編制,確保任何人不得任意調整,這樣有利于防止與杜絕由銀行內部的人員造成的假賬,切實提高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從而從源頭杜絕了人為造假的現(xiàn)象。 (六)加強會計信息的披露 會計信息披露不完全的問題在我國商業(yè)銀行的經(jīng)營當中是十分突出的問題,我國銀行業(yè)的正 常發(fā)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影響。具體來說,目前,許多會計標準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商業(yè)銀行的表外業(yè)務與金融風險的披露方面仍存在許多待改進空間。表外業(yè)務潛伏著較大的風險,因為其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一些或有事項,這些或有事項威脅著企業(yè)的財務狀況。所以在防范會計風險破壞力的同時,還要改進會計信息披露的標準,以提高金融行業(yè)中會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0 計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特別是對那些不列入資產(chǎn)負債表,卻能改變銀行經(jīng)營損益的業(yè)務尤其要做到及時披露,在出現(xiàn)問題時及時進行糾察改正,從而使銀行資金損失降到最少。 (七)切實增強商業(yè)銀行會計核算體系的嚴密性與科學性 會計核算的各項工作都須遵循真實性、謹慎性、權責發(fā)生制、及時性四項基本原則,各項工作都必須嚴格遵守商業(yè)銀行的會計制度。須遵守記賬規(guī)則,會計賬目應準確反映表內表外業(yè)務;對于密押、印章、賬表、憑證的管理應建立起交接登記制度;要設簿登記各種有價單證、重要空白憑證,表外核算應由專人保管;在進行賬務處理的工作時,應憑借真實有效的依據(jù),并且嚴格遵守會計業(yè)務的相關操作規(guī)定;須按照規(guī)定對各項支出的費用和稅金進行記錄,準確記錄各項收入,在記錄時,應保證各項數(shù)據(jù)的真實與完整。 (八)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會計工作人員隊伍,不斷強化 對會計工作的組織領導,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嚴格會計工作人員的行為準則 ( 1)商業(yè)銀行的各級領導應做到懂法、知法、守法,嚴格按照法律和規(guī)章辦事,為此,各領導要認真學習相關金融法規(guī)及會計基本制度與會計核算方法等。 ( 2)建立起一支政治過硬的 , 紀律嚴明的,業(yè)務熟練的會計工作人員的隊伍,充實到會計崗位時應選擇專業(yè)對口、工作熟練的工作人員。 ( 3)不斷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法制教育,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業(yè)務素質,努力增強會計人員的自我約束意識與能力。 ( 4)完善對于員工的激勵與獎勵制度,切實把會計的工作于管理績 效與物質利益的獎勵激勵緊密地結合起來 ,從而建立起一套獎罰分明、權責明確的考核評價體系。即使我們無法完全杜絕商業(yè)銀行的會計風險,但是,只要商業(yè)銀行能夠高度重視對于銀行會計風險的防范,加強對銀行會計風險的化解工作,在不斷加強對銀行會計風險表現(xiàn)的具體研究與分析的基礎上準確找出形成風險的癥結所在,并且從體制、制度、操作手段、監(jiān)督與人員管理等各角度著手,研究分析,制定計劃,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提高銀行的工作水平,防范、化解會計風險,盡最大努力把會計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保證銀行業(yè)務的順利有效開展。 ( 九 )通過 制訂詳 盡 的 業(yè)務規(guī)章制度 與 支付手冊 來 完善法律法規(guī) 規(guī)范 體系,增強制度 的 實效性 并且有效地 防范支付結算風險。 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1 目前 ,我國 國內銀行業(yè)制度建設 較為 滯后, 還 不能適應市場發(fā)展。支付結算環(huán)境 在不斷地變化, 新的結算工具 也 不斷 地 出現(xiàn), 而 1997 年頒布實施 的 人民幣支付結算辦法 從 未進行 過 修訂 。這樣,銀行業(yè)制度建設滯后的現(xiàn)狀也就是必然結果了,為此, 我們 應 改變 傳統(tǒng)過時的 觀念, 結合實際與時代特色來 修訂與 完善 支付結算辦法、票據(jù)法等 各項 法規(guī)制度,使 各項法律法規(guī) 更加符合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 的 實際, 從而 更 有效地發(fā)揮 防范結算風險的作用 。 而 新推出的支付 密碼器 和 電子支付等缺少結算法律 的 支持。 例 如 , 雖然電子簽名法在法律 的 層面上確立 了 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具有 相同 法律競爭力,但 是 現(xiàn)有的票據(jù)法、會計法還 未 承認電子簽章 之 有效性。 (十) 培育健康向上支付結算風險管理文化和理念 ( 1)樹立科學發(fā)展觀,實現(xiàn)個人行為與企業(yè) 的 發(fā)展、風險管理與業(yè)務 的 拓展的有機結合,貫徹 內控優(yōu)先、審慎經(jīng)營的理念,糾正 好 片面追求業(yè)務發(fā)展的傾向,正確處理短期效益 和長期效益、競爭 和 規(guī)范、改革創(chuàng)新 和 防范風險的關系,重視支付結算風險的新特點。 ( 2)樹立正確競爭觀, 杜絕 無原則的惡性競爭 ,通 過提供 優(yōu)質服務 與 個性化的產(chǎn)品來爭取客戶。 這是保持商業(yè)銀行穩(wěn)健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銀行應 建立 起 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 并且 健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對于 支付結算風險指標 應單列 出來進行 考核, 不斷 增大風險管理指標 所占的 權重, 同時 建立雙向激勵機制, 不斷創(chuàng)新,提高服務與產(chǎn)品的質量,從而 促使商業(yè)銀行 保持 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 3)樹立正確風險觀, 應 加強對員工職業(yè)道德、風險意識 的 教 育 和人文關懷, 不斷增強其合規(guī)經(jīng)營 的 自覺性、自我保護意識 與 綜合業(yè)務素質, 從而 使合規(guī)文化與每位員工融為一體, 從而 成為工作習慣 與 其生命的 重要 組成部分。 ( 4)糾正 對于 支付結算風險 地 認識偏差, 著眼于基于 中國 的具體 實際 所 建立 的有關支付結算風險的定義 與 分類體系, 不斷改革與 強化 針對 支付結算 的 風險監(jiān)管 的 制度框架 ,其中 主要包括: 監(jiān)管當局 要 制定 出針對 支付結算風險監(jiān)管制度 的 立法規(guī)劃 ,指定規(guī)劃時應區(qū)分 輕重緩急并 且應當重視 商業(yè)銀行 的 支付結算風險的 具體 實際, 使制度立足實際,與實踐相結合 ,另外,應靈活地 將支付結算 的 風險納入 有關 資本 的監(jiān)督管理體系當中去 。 監(jiān)管當局 要 建立 起能夠 有效 進行 支付結算風險評估 并能夠有效進行 風險提示 的相關 制度 ,對 商業(yè)銀行 的 支付結算風險管理程序的 運行 情況 實行 定期 按時 驗證 制度 , 指定計劃并 建立 起對于 關鍵崗位 的管理制度與對于商業(yè)銀行監(jiān)督 管理人員的從業(yè)資格證 的專門管理制度 ,并且,為了進一步加強監(jiān)管,應建立起對于 銀行業(yè)違法違規(guī)人員 的 信息查詢平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2 臺 ,以防范商業(yè)銀行的會計風險 。 監(jiān)管當局 要 建立重大支付結算 的 風險事件責任 的 追究制度。 應 適時引入合格的中介 與 審計等外部監(jiān)管力量, 并 重點加強對違規(guī)問 題突出 的 機構和薄弱環(huán)節(jié) 進行 獨立評估。 要 強化 對于各種信息的 信息披露 制度 , 重視 市場 的 約束 作用 和公眾 的 監(jiān)督 作用,加強信息的透明度,保證公眾的知情權,使公眾的監(jiān)督能夠落實到實處 。 對支付結算 的 風險提出監(jiān)管資本 的 要求。建立健全支付 與 結算風險管理體系。 在完善 該體系 時,應 充分識別 相應 目標 、準確 評估所有 的 重要產(chǎn)品、活動 或 系統(tǒng)的支付結算風險 。在實施此風險管理體系的過程中,應注意 在引入新 的 產(chǎn)品、活動 或 系統(tǒng)之前,對產(chǎn)品、活動 或 系統(tǒng) 的 支付結算風險 進行充分的 評估; 應 通過 制定 程序 ,以對于 支付結算風險 的 狀況 、 重大損失 等 進行 定期監(jiān)測, 應 及時報告 檢測獲得的各種的 信息, 對于 支付結算風險 的有關變動 做出 敏感地反映,以此形成 對于 風險 的 有效預警和決策支持機制; 應 控制或降低風險 ,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商業(yè)銀行應當制定 相應的策略 、 方法 和 程序,并 且及時關注 整個風險 的 狀況和風險承擔能力 ,并且以此為依據(jù) 來及時 地 調整支 有關 付結算 的 風險政策 ,不斷晚上支付與結算風險管理體系。 結 語 針對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對于我國銀行業(yè)來說 ,面臨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工作,即防范銀行會計的風險,對于此,我們必須在工作中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創(chuàng)新。為了促進商業(yè)銀行 穩(wěn)健快速地良好發(fā)展 ,我們就必須通過有效地建立商業(yè)銀行會計風險防范機制的方式,只有如此 ,才能更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種金融風險。 即使銀行會計的風險的完全避免是不可能徹底實現(xiàn)的,但是我們仍應努力降低會計風險到最低的限度,努力保證銀行業(yè)務的穩(wěn)健運行,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我們應該高度地重視防范銀行會計的風險,不斷加強對銀行會計風險表現(xiàn)的研究與分析,找準形成風險的癥結,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從體制、制度、操作手段、監(jiān)督和人員管理等各個方面進行治理,提高防范與化解銀行會計風險的能力與水平。 防范、抵御銀行風險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具有 涉及面廣、綜合性強、難度大的特點,應該依靠各方面的協(xié)同,而不是單靠銀行會計自身的力量。 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3 附錄 英文原文 1 Introduction 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refers to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ies according to which financing should be conducted in the most proper way, the collected capital should be utilized and managed in the most effective way in enterprises and decisions on the reinvest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profits should be made most reasonably. According to its connotation, we can sum up the three main contents of 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including financing strategy, investment strategy and profit-distribution strategy. Details are as follows: Financing strategy Highly developed modern enterprises are characterized by sharp growth in sales. When faced up with such a situation, enterprises tend to have great demands for capital since stocks and receivables are increased as well. The greater the tension of sales growth is, the greater capital demands will be. Therefore, financing strategy is of significance in 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functions of financing strategy lie in clarifying the guidelines for financing, laying down financing objectives, establishing the overall scale, channels and methods of financing, arranging strategic schemes of capit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laying down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financing objectives, and finally predicting and collecting the amount of capital the enterprise needs. Investment strategy As the core of 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this strategy determines whether an enterprise can allocate its capital and resources in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way or not. Investment strategy involves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investment direction of fixed assets, corporate scale and capital scale, the investment choices related to external expansion or internal expansion, the reform of old products 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ones, independent or joint operation, investment with self-capital or with loans and decisions on the percentage between fixed assets and current assets, investment strategies with risks and those during inflation. Profit-distribution strategy This strategy, including the management of capital gain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tock bonus distribution, mainly deals with the proportion an enterprise puts aside in a long run for reproduction on an expanded scale, improvement of employees welfare and their living standards. Profit-distribution strategy is intended to satisfy the demands for equity capital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relevant investment strategy and financing strategy. Meanwhile, when carrying out this strategy, enterprises are expected to establish talent-oriented distribution policies by exploring effective methods to apply those important elements such as knowledge, technique, patent and management to the profit-distribution course. 2 Problems in 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Currently, some common problems include: 2.1 Lacking in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Financial Strategies Quite a few enterprises are pursuing only a large scale, or purchasing a large amount of land while neglecting asset structure allocation, or having no reasonable arrangement for its capital. 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4 They have no financial strategies at all, not to mention their implementation. As for some others, the effect of their 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greatly affected due to their unscientific and irregular strategie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features: first, their strategic financial aims depart from their enterprises overall ones; second, financial strategies are regarded equal to financial plans, hence neglecting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financial strategies; third, financial strategies are not made based on their enterprises long-term goals and therefore have great randomness. 2.2 Neglecting Strategic Environment Analysis and Having Unreasonable Strategic Financial Goals Strategic environment analysis is both the foundation of financial strategies and the guarantee for its implementation. It includ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alysis with the former being the internal found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financial strategies. At present, quite a lo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havent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strategic environment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financial strategies and accordingly failed to have proper analysis on their strategic financi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its internal environment. As a result, their unpractical and unreasonable strategies have restricted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ir financial strategies. 2.3 Lessening the Role of Budgeting in Strategic Financial Implementation Budgeting mainly exerts its role in strategic financial implementation in two aspects. First, it further clarifies and specifies strategic financial ideas so as to be understood and conducted by all the staff. Budgeting can help to divide strategic goals into every section of an enterprise and even every employee. In addition, when implementing a task jointly, all sections an all employees will have better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 each other. Second, budgeting also provides a standard for an enterprises daily operation and performance. With a quantitative financial goal set in budget,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 budget to reveal the disparity between the goal and the reality and tak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Now, most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China have no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budget system made up of sales budget, production cost budget, general indirect cost budget, loss and expense budge and cash budget and so on. Even if some have such a system, its shortage of careful budgeting and strict implementation also lessens the role of budgeting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financial strategies. 2.4 Problems in Enterprises Financial Management Now, some problems i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inancial management have also restricted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ir financial strategies. Some main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Obsolete ideas, unclear duty division and disordered management. Enterprises have no idea of “corporatemanagement should be based on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should center on capital management; entrepreneurs and financial staffs lack of scientific and advanced financial ideas including time value, risk value, marginal cost, opportunity cost and insufficient knowledge about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ies and methods have resulted in unclear duty division, disordered management, ineffective monitor,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so on. Extensive financial calculation, including simplifying accounting procedures at will, keeping additional accounts in addition to the authorized one, adopting irregular check of properties and cash, having no regular check of their bank deposits, claims and debts which 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5 cause their accounts inconsistent with items or funds, blindly promising bonuses and evading taxes by distributing bonuses before paying taxes. Difficult financing, mainly manifested in insufficient channels and scales of financing channels as well as disordered financing orders. Currently, most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great difficulty in gaining short-term loans, not to mention long-term ones. 81% of all enterprises have no enough current funds for their operation. The longer the periods of loans are, the less money they can really utilize from their loans. As is shown in a survey, 60.5% enterprises have no access to long-term loans, among those who can really get such loans, 16% enterprises demands are fully fulfilled, 52.7% are partially fulfilled, 31.2% are not fulfilled. (Huang, 2008) 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 16 中文翻譯 : 1 簡介 戰(zhàn)略性的財務管理是財務管理理論 ,根據(jù)該融資應該的在最適當?shù)姆绞竭M行 ,采集到的資本必須 利用和管理的最有效的方式雖然企業(yè)和決策和利潤分配應該最合理。根據(jù)其內涵 ,總結三個主要內容的戰(zhàn)略財務管理 ,包括融資策略 ,投資戰(zhàn)略和 利潤分配決策 策略。 詳情如下 : 融資策略 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企業(yè)具有的銷售急劇增長。當面對這樣一種局勢 ,企業(yè)傾向于有很大的要求從股票和應收賬款是資本的提升。更大的為銷售增長的張力 ,但更大的資本要求。因此 ,在融資策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戰(zhàn)略管理財務。融資策略的功能在于明確的指導方針融資、鋪設融資目標下 ,建立整體規(guī)模、融資渠道和方法 ,安排戰(zhàn)略資本結構優(yōu)化方案 ,從各方面對此作了相應的對策 ,以 達到融資目標 ,最后預測和收集的大量資金的企業(yè)的需要。 投資策略 為核心的戰(zhàn)略財務管理 ,這種策略決定一個企業(yè)只能分配它的首都資源合理而有效的方法。投資策略包括確認投資固定資產(chǎn)的方向、公司規(guī)模和資本規(guī)模、投資選擇相關的外部擴張或內部擴張 ,改革舊的產(chǎn)品或開發(fā)新的、獨立或聯(lián)合操作 ,自有資金投資決定或貸款之間的百分比固定資產(chǎn)、流動資產(chǎn)、投資策略和風險和那些在通貨膨脹。 利潤分配決策 策略 這個策略 ,包括管理資本收益和設立股份獎金分配制度 ,主要的交易一個企業(yè)比例 ,擱在長期底圖在擴大規(guī)模、提高員工福利和自身的生活水 平。利潤分配決策戰(zhàn)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