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廷評行狀》閱讀答案(附翻譯)_第1頁
《蘇廷評行狀》閱讀答案(附翻譯)_第2頁
《蘇廷評行狀》閱讀答案(附翻譯)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廷評行狀閱讀答案(附翻譯) 蘇廷評行狀閱讀答案(附翻譯) 蘇廷評行狀 蘇軾 公諱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達不羈,讀書,略知其大義,即棄去。謙而好施,急人患難,甚于為己。衣食稍有余,輒費用,或以予人,立盡。以此窮困厄于饑寒者數(shù)矣,然終不悔。旋復有余,則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币娌粡蛺巯А茨赍髌涮镆詽囌?,既豐,人將償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之,非爾故也。”人不問知與不知,徑與歡笑造極,輸發(fā)府藏。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懲,人亦莫能測也。 李順反,攻圍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 乘城。會皇考病沒,而賊圍愈急,居人相視涕泣,無復生意。而公獨治喪執(zhí)禮,盡哀如平日。太夫人憂甚,公強施施解之曰:“朝廷終不棄,蜀賊行破矣?!?慶歷中,始有詔州郡立學,士歡言,朝廷且以此取人,爭愿效職學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為美觀耳。”戒子孫,無與人爭入學??だ羲乇┛粒壥谴髷_,公作詩并譏之。 慶歷七年五月十一日終于家,享年七十有五。 聞之,自五代崩亂,蜀之學者衰少,又皆懷慕親戚鄉(xiāng)黨,不肯出仕。公始命其子渙就學,所以勸導成就者,無所不至。及渙以進士得官西歸,父老縱觀以為榮,教其子孫者皆法蘇氏。自是眉 之學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軾之先人少時獨不學,已壯,猶不知書。公未嘗問?;蛞詾檠?,公不答,久之,曰:“吾兒當憂其不學耶?”既而,果自憤發(fā)力學,卒顯于世。 公之精識遠量,施于家、聞于鄉(xiāng)閭者如此。使少獲從事于世者,其功名豈少哉!不幸汩沒,老死無聞于時。然古之賢人君子,亦有無功名而傳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公之無傳,非獨其僻遠自放終身,亦其子孫不以告人之過也。故條錄其始終行事大略,以告當世之君子。謹狀。 (節(jié)選自蘇軾文集卷十六,有刪節(jié))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 A日操兵乘 城乘:登 B公獨治喪執(zhí)禮執(zhí)禮:遵奉禮制 C又皆懷慕親戚鄉(xiāng)黨慕:貪戀 D所以勸導成就者成就:成全,造就 6下列句子中,表現(xiàn)蘇序有見識或有雅量的一組是 (3 分 ) 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懲 朝廷終不棄,蜀賊行破矣此好事,卿相以為美觀耳 公始命其子渙就學果自憤發(fā)力學,卒顯于世 A B C D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 A蘇序自幼性格豁達開朗,不拘禮法。他讀書只求大體了解重要意旨就棄書而去,正因如此,成年之后還不能熟知詩書。 B蘇序只要衣食上稍有盈余,就增加日常支出或者把它贈與他人,即使因為這樣而使自己在生活上屢次陷入困頓,他也始終不悔。 C蘇序盡管身份卑微,但目光長遠,為把兒子蘇渙培養(yǎng)成才,他極盡勸導之能事。蘇渙的學有所成,深深影響了眉州人的思想觀念。 D蘇序一生都沒有功名,這與他的個性不無關系。蘇軾為他寫作這篇“行狀”,目的是讓當世君子借此了解蘇序為人行事的大致情況。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 分 ) (1)人不問知與不知,徑與歡笑造極,輸發(fā)府藏。 (3 分 ) (2)郡吏 素暴苛,緣是大擾,公作詩并譏之。 (3 分 ) (3)公之無傳,非獨其僻遠自放終身,亦其子孫不以告人之過也。 (4 分 ) 參考答案: 5 (3 分 )D(成材,成器) 6 (3 分 )C(表現(xiàn)其為人灑脫;表現(xiàn)其有孝心及遇事從容鎮(zhèn)定;表現(xiàn)的不是蘇序,而是蘇洵) 7 (3 分 )A(“到了壯年還不能熟知詩書”的不是蘇軾的祖父蘇序,而是蘇軾的父親蘇洵) 8 (1)(3 分 )不管是了解的還是不了解的人(或:人不管是了解的還是不了解的),(祖父)都徑自與他們談笑且敞開心扉,相談甚歡。 評分建議:語意通順, 1 分;徑與歡笑造 極,省主語, 1 分;輸發(fā)府藏( fzng,肺腑), 1分。 (2)(3 分 )郡中的官吏一向殘暴苛刻,因為這個(百姓)受到嚴重侵擾,祖父(就)寫詩來譏刺官吏。 評分建議:語意通順, 1 分;素, 1 分;緣是大擾,省略句, 1 分。 (3)(4 分 )祖父沒有傳記,不只是(因為)他一生自我放逸(或:灑脫不羈)、遠離功名,也是他的子孫沒有把他的聲名、事跡告訴他人的過失。 評分建議:語意通順, 1 分;“非獨亦”, 1 分;僻遠自放, 1 分;過, 1 分。如將“公之無傳”譯為“祖父的聲名、事跡沒有流傳”,亦可。 參考譯文: 祖 父,名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幼年時豁達開朗,不拘禮法,讀書只求大體了解文中的要旨,就放棄不讀。他為人謙遜,樂善好施,急人所困,甚于對待自己。衣食稍微有了結余,就增加日常開支,或者把財物施給他人,立即用完。因為這個多次在饑餓寒冷中過著窮困的生活,然而始終不后悔。不久又有了盈余,就說:“我本來知道這些終究不能困住人(或:使人受困)?!备硬辉倭呦ВㄥX財)。災荒之年,(他)賣掉自己的田地來救濟饑餓的人,豐收后,那些被救濟的人準備償還他,祖父說:“我本來自己就有賣掉它的想法,并不是因為你們的緣故啊?!辈还苁橇私獾?還是不了解的人(或:人不管是了解的還是不了解的),(祖父)都徑自(或:隨性地)與他們談笑,且敞開心扉,相談甚歡。小人有時侮辱欺負他,祖父終沒有懲治他們,人們也不能揣測他的心理。 李順叛亂,圍攻眉州。祖父當年二十二歲,每天拿著兵器登上城樓。恰逢他的父親病逝,叛賊圍攻更加緊急,城里的居民彼此看著對方哭泣,沒有再活下去的念頭。可是祖父獨自辦理喪事執(zhí)守禮節(jié),竭盡哀思就像平常一樣。太夫人非常擔憂,祖父打起精神慢慢寬慰她說:“朝廷終究不會放棄我們,蜀州的叛賊將要被打敗了?!?慶歷年間,(朝廷)才下詔在州郡設立學館, 讀書人歡快地談論(這件事),朝廷將根據(jù)這個選拔人才,他們爭著希望到學館里盡職(或,學習)。祖父笑著說:“這是件好事,官員把這個當著美觀罷了?!弊娓父嬲]子孫,不要和別人爭著進學館讀書??ぶ械墓倮粢幌驓埍┛量蹋驗檫@個(百姓)受到嚴重的侵擾,祖父(就)寫詩來譏刺官吏。 慶歷七年五月十一日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五歲。 (我)聽說,自從五代動亂以來,蜀州求學的人減少,又因都留戀家鄉(xiāng),不愿意出來做官。祖父才讓他的兒子蘇渙到學館讀書,他用來勸導蘇渙成材的方法,沒有不用到的。等到蘇渙憑進士的身份得到官位回到家鄉(xiāng),眉州的 百姓爭相觀看,把這作為榮耀的事,都效仿蘇氏的方法教導他們的子孫。從這以后,眉州求學的人,一天天的增加,增到千余人。然而我的父親小時候獨獨不愿學習,到了壯年以后,還不能熟知詩書。祖父從來沒有過問(他的學習)。有人拿這件事問他,祖父沒有回答,過了很長時間,他說:“我的兒子還要擔心他不學習嗎?”不久,(我的父親)果然自己發(fā)憤努力學習,最終在世上名聲顯揚。 祖父見解精確,有遠大的器量,在家中施行的、在家鄉(xiāng)出名的事,如此等等。假使(他)稍微能夠在世上任職,他的功名難道還會少嗎?不幸被埋沒,直到老死,在當時還沒有聲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