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面向下一代廣播電視網(wǎng)( NGB)電纜接入技術( EoC)需求白皮書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司 209年 4月i版 權 聲 明國 家 廣 播 電 影 電 視 總 局 科 技 司 所 有 , 209年 。本 文 檔 是 中 國 國 家 廣 播 電 影 電 視 總 局 科 技 司 關 于 電 纜接 入 技 術( EoC) 的 指 導 性 文 件 ,任 何 組 織 、機 構 或 自 然 人均 不 得 篡 改 或 轉 意 。i前 言伴隨著通信技術和廣播電視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有 線電視網(wǎng)正向下一代廣播 電視網(wǎng)( NGB)過渡。為了適應下一代廣播電視網(wǎng)發(fā)展需求,廣播電視規(guī)劃院受廣電總局科技司委托開展電纜接入技術( EoC)測試評估和標準研究,組織成立了由廣播電視規(guī)劃院、 廣 播科學研究院、 北 京大學、 中 國科學院、 北 京歌華有線 電視網(wǎng)絡股份有限公司、 天 津廣電網(wǎng)絡有限公司、 重慶有線電視網(wǎng)絡有限公司、 深圳天威視訊股份有限公司、 東 方有線網(wǎng)絡有限公司等科研機構、 高等院校、 有 線運營商以及 20余家設備生產(chǎn)企業(yè)、芯片提供商組成的 “ 有線電視網(wǎng)絡寬帶接入技術工作組 ” 。工作組以相關技術研究和大量測試評估成果為基礎,依 據(jù)廣電發(fā)展下一代 廣播電視網(wǎng)( NGB)的戰(zhàn)略目標,結合目前全國有線電視網(wǎng)絡現(xiàn)狀以及接入技術發(fā)展水平, 起 草了 面向下一代廣播電視網(wǎng)電纜接入技術 ( EoC) 需 求 白 皮 書 ( 簡稱 白 皮 書 )。 本白皮書描述了基于電纜接入技術 ( EoC) 的有線電視寬帶接入網(wǎng)系統(tǒng)結構 、業(yè)務類型和應用場景, 從信道帶寬需求、 物 理層需求、 MAC層需求、 以 太網(wǎng)支 持能力需求、 系 統(tǒng)接入能力需求、 帶 寬管理需求、 安 全需求、 網(wǎng) 絡及設備管理需 求 、互通性需求、 擴展性需求、 組 網(wǎng)需求以及接入設備需求等多個方面規(guī)范了面向 下一代廣播電視網(wǎng)的電纜接入技術 ( EoC)。 本 白皮書可用于指導各有線運營商進 行有線電視網(wǎng)絡雙向改造和用戶接入網(wǎng)建設。i本白皮書指導單位: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司 本白皮書主要起草單位: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廣播電視規(guī)劃院主要起草人: 張紅 秦 龍 陳志國 楊木偉 孫黎麗 李旭 唐月其它參與本白皮書起草的單位: 廣播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 中國科學院 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wǎng)絡股份有限公司 東方有線網(wǎng)絡有限公司天津廣電網(wǎng)絡有限公司 重慶有線電視網(wǎng)絡有限公司 深圳天威視訊股份有限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科學亞特蘭大(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未來寬帶技術及應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格林威爾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成都康特電子高新科技公司 武漢長光科技有限公司 普羅通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凌云天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湯姆遜中信數(shù)字技術有限公司 凱博迅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上海傲藍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汕頭高新區(qū)亞威科技有限公司 -ACEiv深圳市飛通寬帶技術有限公司 天津市德力電子儀器有限公司 泰克諾華( Teknovus)公司博安思通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浩博科技有限公司( Corpogate)美國 Intellon公司盛立亞(中國)光網(wǎng)絡系統(tǒng)有限公司 科締納網(wǎng)絡系統(tǒng)(上海)有限公司v目 錄1概述 .11.1背景 介紹 .11.2寬帶 接入 技術 現(xiàn)狀 與發(fā) 展 .11.3編制 目的 .22需求 設計 原則 .23參考 依據(jù) .24術語 和定 義 .35系統(tǒng) 結構 描述 .46業(yè)務 類型 及用 戶接 入帶 寬需 求 .46.1業(yè)務 類型 .46.2用戶 接入 帶寬 演進 策略 .57信道 帶寬 與可 擴展 需求 .68物理 層需 求 .69MAC層需 求 .710以太 網(wǎng)支 持能 力需 求 .811系統(tǒng) 接入 能力 需求 .812帶寬 管理 需求 .813安全 需求 .913.1加密 .913.2接入 端設 備認 證 .913.3用戶 標識 和溯 源 .914網(wǎng)絡 及設 備管 理需 求 .914.1基本 要求 .914.2配置 管理 需求 .1014.3性能 管理 需求 .1014.4故障 管理 需求 .1014.5安全 管理 需求 .1115互通 性需 求 .1116擴展 性需 求 .1117應用 場景 和組 網(wǎng)需 求 .1117.1200戶應 用場 景 .1217.250戶應 用場 景 .1218接入 設備 需求 .13vi18.1局端 設備 .1318.2接入 終端 設備 .1411概述1.1背景 介紹國 民經(jīng) 濟和 社會 發(fā)展 第十 一個 五年 規(guī)劃 綱要 中 明 確指 出: 加 強 寬帶 通信 網(wǎng)、 數(shù) 字 電視網(wǎng) 和下 一代 互聯(lián) 網(wǎng)等 信息 基礎 設施 建設 , 推 進 三網(wǎng) 融合 , 健 全 信息 安全 保障 體系 。 加 快 建設新 一代 有線 數(shù)字 電視 網(wǎng)絡 不僅 是有 線網(wǎng) 絡自 身升 級換 代、 實現(xiàn) 可持 續(xù)性 發(fā)展 的內(nèi) 在需 求, 更是 推進 國家 信息 化的 必然 要求 。 有線 電視 網(wǎng)是 國家 重要 的信 息化 基礎 設施 , 具有 業(yè)務 內(nèi)容 豐富 、 內(nèi) 容 可控 可管 、 用 戶 群體巨 大等 方面 的優(yōu) 勢, 可 以 滿足 未來 多種 業(yè)務 發(fā)展 的需 求 , 符合 以視 頻為 主導 的寬 帶業(yè) 務 發(fā)展趨 勢。 因此 , 在 國家 信息 化 中更 多地 依靠 有線 電視 網(wǎng)絡 , 充分 發(fā)揮 廣電 網(wǎng)絡 的優(yōu) 勢 , 是 符合中 國國 情、 從 實 際出 發(fā)的 選擇 , 是 以 較短 的時 間、 較 低 的成 本, 跨 越 數(shù)字 鴻溝 , 實 現(xiàn) 進 入千家 萬戶 的信 息化 和安 全的 信息 化的 有效 途徑 。 2008年 12月 4日, 科 技部 與國 家廣 電總 局正 式簽 署了 國家 高性 能寬 帶信 息網(wǎng) 暨中 國下一 代廣 播電 視網(wǎng) 自主 創(chuàng)新 合作 協(xié)議 書, 按照 協(xié)議 要求 ,廣 電總 局開 始著 手建 設下 一代 廣 播電 視網(wǎng) ( NGB)。電 纜 接 入 技 術 ( EoC) 是 下 一代 廣播 電視 網(wǎng) ( NGB) 的 關 鍵技 術之 一, 即 基于同 軸電 纜, 通 過 各種 數(shù)字 調(diào)制 技術 來承 載以 太網(wǎng) 業(yè)務 和其 他各 種綜 合業(yè) 務, 實 現(xiàn) 下一 代 廣播電 視網(wǎng) ( NGB)的 用戶 寬帶 接入 。利 用該 技術 進行 有線 電視 網(wǎng)絡 寬帶 、雙 向化 改造 ,可 以有效 發(fā)揮 有線 電視 網(wǎng)頻 帶寬 、 成 本 低、 易 普 及的 優(yōu)勢 , 有 利 于 有線 電視 網(wǎng)絡 建設 成為 千家 萬戶的 多媒 體信 息平 臺 , 滿足 社會 各界 和 廣大 居民 的多 方面 需求 ,推 進三 網(wǎng)融 合。1.2寬帶 接入 技術 現(xiàn)狀 與發(fā) 展我國 有線 電視 網(wǎng) 擁有 用戶近 1.5億戶 , 由 于 全國 各地 的經(jīng) 濟發(fā) 展狀 況極 不平 衡, 加 上 其他歷 史和 客觀 原因 , 各 地 有線 廣播 電視 網(wǎng)絡 存在 很大 差異 , 大多 數(shù)用 戶的 網(wǎng)絡 仍然 是單 向 網(wǎng)絡 。 隨 著 業(yè)務 發(fā)展 和三 網(wǎng)融 合的 迫切 需求 , 對 有 線電 視網(wǎng) 絡質(zhì) 量和 承載 能力 提出 了更 高的 要求, 有線 電視 網(wǎng)絡 必須 進行 數(shù)字 化和 雙向 化 改造 。隨著 信息 技術 的不 斷發(fā) 展, “光進 銅退 ”逐漸 成為 趨勢 , 每 個 光節(jié) 點覆 蓋的 用戶 數(shù) 逐漸 減少,從 2000戶減 少到 500戶、 200戶、 50戶, 甚至 部分 實現(xiàn) 了光 纖到 戶( FTH)。 調(diào) 研 表明,目前我國有線電視網(wǎng)絡中,光節(jié)點覆蓋用戶數(shù)為 200戶以下的用戶已經(jīng)占總用戶數(shù)的15.5%以上。根據(jù)國內(nèi)外網(wǎng)絡發(fā)展趨勢,下一代廣播電視網(wǎng)( NGB)面向未來五年到十年,光節(jié) 點覆 蓋發(fā) 展到 200戶或 50戶以 內(nèi), 甚 至 大規(guī)模 FTH的 部 署 。 從網(wǎng) 絡改 造的 方式 上看 ,目前 國內(nèi) 存在 多種 基于 有線 電視 電纜 分配 網(wǎng)的 雙向 接入 技術 , 但 實 現(xiàn)方 式存 在很 大差 異。 設備產(chǎn) 品種 類繁 多、 網(wǎng)絡 承載 性能 差異 大 , 提 供 的帶 寬和 支持 的業(yè) 務也 各不 相同 , 缺乏 標準 規(guī)范 。 一方 面, 眾 多 技術 方案 的出 現(xiàn)反 映了 市場 的需 求, 給 運 營商 提供 了更 多的 選擇 空間 ; 另一方 面眾 多的 方案 也給 決策 帶來 了困 難。從 技術 角度 來說 ,各 技術 方案 均有 其各 自的 局限 性 。從信道帶寬來看,有些技術選用的信道帶寬不是 MHz的整數(shù)倍,不符合我國有線電視網(wǎng)絡的 信道 帶寬 規(guī)劃 要求 , 不 利 于信 道的 合理 分配 和有 效利 用。 從 協(xié) 議性 能來 看, 有 些 技術 提供的 業(yè)務 速率 不能 滿足 當前 和未 來一 段時 期業(yè) 務發(fā) 展的 帶寬 需要 ,有 些技 術沒 有很 好的 解 決服務 質(zhì)量 ( QoS)保 障問 題, 不能 提供 包括 實時 流媒 體等 各種 業(yè)務 所需的 QoS。另 外 , 從成 本角 度來 看, 由 于 缺乏 統(tǒng)一 的標 準, 特 別 是缺 乏具 有中 國自 主知 識產(chǎn) 權的 標準, 各 種 方案 均難 以形 成規(guī) 模效 應, 造 成 雙向 化改 造的 效果 不一 和成 本降 低 困難 , 因 而 難 以大規(guī) 模推 廣 。21.3編制 目的面 向下 一代 廣播 電視 網(wǎng)( NGB) 電纜 接入 技術 ( EoC)需 求白 皮書 在 編制 過程 中,充分 考慮 到了 我國 有線 電視 網(wǎng)絡 的技 術發(fā) 展, 根 據(jù) 現(xiàn)有 網(wǎng)絡 的信 道條 件和 應用 需求 , 面 向 未來網(wǎng) 絡的 發(fā)展 趨勢 , 聚 合 現(xiàn)有 幾種 技術 的突 出優(yōu) 點, 根 據(jù) 下一 代廣 播電 視網(wǎng) 絡發(fā) 展的 統(tǒng)一 規(guī)劃, 制 訂 相關 的需 求。 以 便 促進 相關 接入 技術 的收 斂, 為 將 來有 線電 視網(wǎng) 絡成 為大 容量 、 全雙向 、 全 交 互、 全 功 能的 下一 代綜 合傳 輸網(wǎng) 絡, 業(yè) 務 相互 之間 實現(xiàn) 融合 , 基 本實 現(xiàn)光 纖到 戶( FTH)的 完整 標準 化體 系做 技術 儲備 。2需求 設計 原則需求 作為 有線 電視 電纜 寬帶 接入 技術 的開 發(fā)和 遴選 的指 導原 則,其 設 計必 須遵 循以 下 原則。 標 準性 原則:必須 遵循 已頒 布的 國家 標準 和行 業(yè)標 準。 確 保 基于 本需 求開 發(fā)出 來的 技 術具有 橫向 和縱 向的 兼容 性。 合理 性原 則:所提 出的 需求 應該 在充 分利 用和 挖掘 現(xiàn)有 有線 電視 電纜 網(wǎng)絡 資產(chǎn) 的前 提 條件下 有充 分的 技術 實現(xiàn) 可行 性。 從而 最大 限度 保護 既有 投資 、發(fā) 揮存 量資 產(chǎn)的 效益 最大 化。可擴 展性 原則:寬帶 接入 的用 戶需 求和 技術 的發(fā) 展是 長期 的、 漸 進 的。 需 求 設計 必須 保證先 進性 和可 擴展 性, 先 進 性是 指能 夠反 映近 期和 中期 未來 的用 戶需 求; 另 一 方面 , 可 擴 展性保 證了 可以 通過 擴展 滿足 遠期 未來 的需 求。保 證 基于 本需 求開 發(fā)的 技術 和系 統(tǒng)可 以隨 著 業(yè)務需 求擴 展和 技術 進步 進行 平滑 升級 。 并 且 擴展 性必 須能 夠符 合主 流技 術發(fā) 展的 趨勢 , 適 應“ 光進 銅退 ” 的趨 勢??晒?可控 原則:必須 滿足 不同 角度 不同 層面 的可 管理 性、 可 控 制性 , 保 證 網(wǎng)絡 運營 的 規(guī)范和 網(wǎng)絡 的健 康發(fā) 展。 經(jīng)濟 性原 則:確保 基于 本需 求開 發(fā)出 來的 電纜 寬帶 接入 技術 在保 證性 能的 基礎 上, 具 有良好 的經(jīng) 濟性 。 業(yè)務 驅(qū)動 原則:下一 代廣 播電 視網(wǎng) ( NGB)的 技術 發(fā)展 是業(yè) 務驅(qū) 動型 的。 在兼 顧我 國有線電 視網(wǎng) 絡和 技術 發(fā)展 現(xiàn)狀 的基 礎上 , 從 業(yè) 務發(fā) 展和 業(yè)務 承載 的角 度出 發(fā), 研 究 和制 定符 合下一 代廣 播電 視網(wǎng) ( NGB)業(yè) 務發(fā) 展需 要的 電纜 接入 技術 。3參考 依據(jù)1有線 電視 網(wǎng)雙 向化 改造 指導 意見 ( 技網(wǎng) 字 2007358號文 件 “ 廣電 總局 科技 司關 于印 發(fā)有線 電視 網(wǎng)雙 向化 改造 指導 意見 的通 知 ” ), 國 家廣 播電 影電 視總 局科 技司 ( 2007.12)2GY/T106-1999有線 電視 廣播 系統(tǒng) 技術 規(guī)范3GY/T135-1998有線電 視系 統(tǒng)物 理發(fā) 泡聚 乙烯 絕緣 同軸 電纜 技術 要求 和測 量方 法修訂征求 意見 稿 4GY/T137-1999有線 電視 系統(tǒng) 分支 器、 分配 器技 術要 求和 測量 方法 修訂 征求 意見 稿5GY/T221-2006有線 數(shù)字 電視 系統(tǒng) 技術 要求 和測 量方 法 .6YD/T1171-2001IP網(wǎng)絡 技術 要求 -網(wǎng)絡 總體7YD/T1475-2006接入 網(wǎng)技 術要 求 -基于 以太 網(wǎng)方 式的 無源 光網(wǎng) 絡8ITU-TG.1010:End-usermultimediaQoScategories4術語 和定 義3AONActiveOpticalNetwork有源 光網(wǎng) 絡CATVCableTelevision有線 電視CBATCoaxialBroadbandAccessTerminal同 軸 電 纜 寬 帶 接 入 網(wǎng) 局 端 設備CNUCoaxialNetworkUnit同 軸 電 纜 寬 帶 接 入 網(wǎng) 接 入 端(調(diào) 制解 調(diào)) 設備CoSClassofService業(yè)務 分類DBADynamicBandwidthAllocation動態(tài) 帶寬 分配EoCEthernetoverCoaxialcable基 于 同 軸 電 纜 以 太 網(wǎng) 承 載 技術FEFastEthernet快速 以太 網(wǎng)( 100M)FTP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 傳輸 協(xié)議FTTHFiberToTheHome光纖 到戶GEGigabitEthernet吉比 特以 太網(wǎng)HDTVHighDefinitionTelevison高清 晰度 電視HFCHybridFiber Coaxial光 纜 -同軸 電纜 混合 網(wǎng)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 本傳 輸協(xié) 議IMInstantMessaging即時 通訊IPInternetProtocol互聯(lián) 網(wǎng)協(xié) 議IPTVInternetProtoclTelevisonIP電視MACMediaAccessControl媒體 接入 控制MTBFMeanTimeBetweenFailure平均 故障 間隔 時間ODN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光分 配網(wǎng) 絡OLTOpticalLineTerminal光線 路終 端ONUOpticalNetworkUnit光網(wǎng) 絡單 元P2PPeertoPeer 對等 網(wǎng)絡PONPassiveOpticalNetwork無源 光網(wǎng) 絡QoSQualityofService業(yè)務 質(zhì)量RFRadioFrequency射頻 技術SDTVStandardDefinitonTelevision標準 清晰 度電 視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簡單 網(wǎng)絡 管理 協(xié)議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傳輸 控制 協(xié)議TDDTimeDivisionDuplex時分 雙工TDMA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時分 多址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虛擬 局域 網(wǎng)VoIPVoiceofInternetProtocolIP電話45系統(tǒng) 結構 描述現(xiàn)有 有線 電視 網(wǎng)絡 是以 光纖 為干 線的 光纜 -同軸 電纜 混合 網(wǎng)( HFC), 有 線 電 視 網(wǎng) 絡 雙 向化改 造技 術主 要包 括接 入網(wǎng) 光傳 輸改 造技 術和 用戶 接入 改造 技術 兩部 分。 在光 傳輸 改造 方面 , 相 比 有源 光網(wǎng) 絡 ( AON) 技 術 , 無 源 光網(wǎng) 絡 ( PON) 技 術 具有 拓撲 結構簡 單、 設 備 成本 低, 并 且 其網(wǎng) 絡拓 撲結 構與 HFC網(wǎng)光 纖部 分的 拓撲 結構 相類 似, 因 此 在 現(xiàn)有 HFC網(wǎng)絡 中采用 PON技術 , 不 需 要對 現(xiàn)有 HFC網(wǎng)絡 進行 大幅 度改 造, 需 要 在原 來的 光網(wǎng) 絡上作 相應 的配 置, 可 在 較短 時間 內(nèi)完 成網(wǎng) 絡的 升級 。 在 光 傳輸 改造 方面 , 除 了 采用 PON技 術以外 , 還 可 以利 用其 他各 種光 接入 技術 。 本 文 在后 面敘 述中 , 采用 PON技術 作為 光接 入技 術是作 為一 種典 型應 用, 并不 排斥 其他 光接 入技 術的 應用 。 同軸 電纜 寬帶 接入 網(wǎng)絡 用于 解決 電纜 接入 改造 技術 問題 。由 同軸 電纜 寬帶 接入 技術 和 無源光 網(wǎng)絡 技術 一起 構成 有線 電視 網(wǎng)寬 帶接 入技 術。 基于 電纜 接入 技術 ( EoC)的 有線 電視 寬帶接 入網(wǎng) 絡基 本結 構如 下圖 所示 : OLT ONU ONU ONU ONU CBAT CNU CNU CNU 用 戶 終 端 設 備 用 戶 終 端 設 備 家 庭 網(wǎng) 關 混 合 器 電 纜 分 配網(wǎng) 絡 ODN 光 分 配網(wǎng) 絡 CATV輸 入 無 源 光 網(wǎng) 絡 PON 同 軸 電 纜 寬 帶 接 入 網(wǎng) 圖 51有線電視寬帶接入網(wǎng)基本結構示意圖接入 干線 傳輸 采用 PON技術 后, 同 軸 電纜 接入 成為 最后 100米的 接入 技術 問題 , 覆 蓋 用戶不 多于 200戶, 并逐 步向 50戶或 20戶過 渡。6業(yè)務 類型 及用 戶接 入帶 寬需 求6.1業(yè)務 類型下一 代網(wǎng) 絡發(fā) 展的 一個 基本 趨勢是 IP化的 全業(yè) 務網(wǎng) 。 IP業(yè)務 (由 IP網(wǎng)所 承載 的業(yè) 務 )可以 分為 三大 類: 語 音 、 數(shù) 據(jù) 和視 頻。 語 音 業(yè)務 主要 是基于 IP的語 音即 VoIP業(yè)務 , 數(shù) 據(jù) 業(yè)務主要是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 IP數(shù)據(jù)(如 HTTP瀏覽、 FTP下載、網(wǎng)絡游戲等), 視頻業(yè)務主要是基于 IP的組 播、 點播 標清 和高 清視 頻業(yè) 務( SDTV和 HDTV)以及 IPTV、視 頻會 議。5從電 纜寬 帶接 入網(wǎng) 絡承 載業(yè) 務的 技術 特性 來說 , 可 以 按照 帶寬 、 時 延 、 抖 動 以及 丟包 等業(yè)務 傳輸 特性 需求 來區(qū) 分不 同的 業(yè)務 類型 ,主 要包 括以 下典 型業(yè) 務: 1、盡 力而 為業(yè) 務要求 網(wǎng)絡 提供 雙向 支持 , 用 戶 通過 競爭 請求 獲取 系統(tǒng) 剩余 帶寬 , 網(wǎng) 絡 盡最 大努 力來 傳 輸業(yè)務 。例 如互 聯(lián)網(wǎng) 訪問 、郵 件收 發(fā)、 文件 下載 等業(yè) 務。 2、保 證下 行帶 寬的 非實 時業(yè) 務要求 網(wǎng)絡 提供 雙向 支持 , 保 證 下行 帶寬 , 支 持 恒定 帶寬 , 對 傳 輸時 延和 抖動 要求 低。 例如 VPN業(yè)務 、需 要大 帶寬的 FTP、在 線游 戲等 業(yè)務 。3、保 證上 下行 帶寬 的非 實時 業(yè)務要求 網(wǎng)絡 提供 雙向 支持 , 保 證 較高 的上 下行 帶寬 和較 低的 丟包 率, 對 傳 輸時 延和 抖動 要求低 。例 如基于 P2P技術 的文 件下 載及 相關 應用 業(yè)務 。4、保 證下 行帶 寬的 實時 業(yè)務要求 網(wǎng)絡 提供 雙向 支持 , 保 證 較高 的下 行帶 寬和 較低 的傳 輸時 延及 抖動 , 支 持 恒定 帶 寬或可 變帶 寬, 對 上 行帶 寬要 求較 低。 例 如 視頻 點播 、 互 動 電視 、 IPTV、 時 移 電視 和錄 播電 視等業(yè) 務種 類。 5、保 證上 下行 帶寬 的實 時業(yè) 務要求 網(wǎng)絡 提供 雙向 支持 , 保 證 較高 的上 下行 帶寬 和非 常低 的傳 輸時 延及 抖動 , 支 持 恒 定帶寬 或可 變帶 寬。 例如 VoIP、 視 頻 電話 、 視 頻 會議 、 即 時 通信 IM、 視 頻 監(jiān)控 等新 通信 業(yè)務 。除了 作為 目前 基本 業(yè)務的 CATV廣播 業(yè)務 (包 括模 擬和 數(shù)字 電視 節(jié)目 )以 外, 有線 電視電纜 寬帶 接入 網(wǎng)必 須能 夠提 供以 上業(yè) 務承 載的 支持 。 6.2用戶 接入 帶寬 演進 策略從系 統(tǒng)承 載業(yè) 務所 對應 的系 統(tǒng)接 入帶 寬需 求來 看,目 前 有線 電視 接入 網(wǎng)絡 由于 承載 業(yè) 務比較 單一 , 用 戶 對帶 寬的 需求 相對 較低 , 隨 著 網(wǎng)絡 承載 業(yè)務 不斷 擴展 , 用 戶 對接 入帶 寬的 需求將 會逐 漸增 加。 因 此 , 根 據(jù) 我國 有線 電視 網(wǎng)絡 發(fā)展 及業(yè) 務運 營現(xiàn) 狀, 接 入 網(wǎng)絡 系統(tǒng) 接入 帶寬需 求將 是漸 進式 增加 的。為 了能 夠滿 足不 同應 用場 景、不 同 發(fā)展 階段 的用 戶接 入帶 寬需 求 ,系 統(tǒng) 的 總 帶 寬 可 以 支 持 用 戶 接 入 帶 寬 漸 進 發(fā) 展 的 模 式 , 如12Mbps510Mbps2030Mbps100Mbps逐步 過渡 的模 式, 逐步 擴展 用戶 接入 帶寬 。用戶 接入 帶寬 與用 戶所 開通 的業(yè) 務類 型是 相對 應的 ,因 此在 確定 接入 帶寬 需求 時應 從 以下幾 個方 面考 慮: 各種 業(yè)務 對帶 寬的 需求 ;光節(jié) 點覆 蓋范 圍和 開通 率;用戶 并發(fā) 率?;?我國 有線 電視 網(wǎng)絡 目前 的現(xiàn) 狀,應 該 首先 考慮 一個 光節(jié) 點覆 蓋用 戶數(shù)為 500戶或 者200戶的 情況 , 在 這 種情 況下 , 用 戶 雙向 業(yè)務 開通 率相 對較 低, 這 種情 況是 為了 滿足 開通 雙向并 為交 互業(yè) 務提 供上 行信 令傳 輸信 道, 因 此 對用 戶接 入帶 寬需 求相 對較 低。 在 一 個光 節(jié) 點覆蓋 用戶 數(shù)為 50戶的 情況 下, 用戶 業(yè)務 開通 率會 比覆 蓋范 圍為 200戶的 情況 要高 很多 ,并且承 載業(yè) 務類 型也 更豐 富, 用 戶 并發(fā) 率也 相對 較高 , 因 此 在這 種情 況下 , 用 戶 接入 帶寬 需 求較高 。在 實際 應用 時應 根據(jù) 具體 模型 實際 測算 。 總體 來講 ,接 入網(wǎng) 絡覆 蓋范 圍較 大時 (例如 200戶), 用戶 帶寬 相對 較低 ,而 接入 網(wǎng)絡覆蓋 范圍 較小 時 ( 例如 50戶), 用 戶 帶寬 相對 較高 。 網(wǎng) 絡 的建 設應 該能 夠適 應用 戶接 入帶 寬漸進 發(fā)展 的要 求。67信道 帶寬 與可 擴展 需求根據(jù) GY/T106-1999的頻 道劃 分原 則, 遵循 廣播 電視 的管 理相 關規(guī) 定, 標稱 信道 帶寬 必須為 8MHz的整 數(shù)倍 。信道 帶寬 需求 主要 考慮 以下 因素 : 1、 必須 保證 有充 分的 頻譜 資源 可用 ,以 便 能夠 滿足 不同 應用 場景( 比 如密 集居 住區(qū) 域 ) 、不同 發(fā)展 階段 ( 用 戶帶 寬需 求是從 12Mbps510Mbps2030Mbps100Mbps等 漸進發(fā) 展模 式) 的總 帶寬 需求 。2、 信道帶寬必須采用 MHz的整數(shù)倍信道帶寬規(guī)劃方式,以符合 有線電視網(wǎng)絡 的頻道規(guī)劃 。 信道 帶寬 太窄 則會 損失 頻帶 資源 利用 率; 太 寬則 一方 面對 帶內(nèi) 頻域 平坦 度 要求過 高, 現(xiàn) 有 有線 電視 電纜 網(wǎng)絡 難以 滿足 要求 ; 另 一 方面 對設 備實 現(xiàn)要 求高 , 難 以降低 成本 。3、 應該 支持 通過 信道 捆綁 或者 等價 的方 式 實現(xiàn) 傳輸 帶寬 提升 或者 各信 道之 間資 源動 態(tài)分配 的應 用方 式, 以提 供更 為靈 活的 組網(wǎng) 方式 。4、應該 支持 鄰道 可用 原則 ,以 便更 充分 利用 空閑 廣播 電視 信道 傳輸 雙向 寬帶 信號 。8物理 層需 求1、 頻帶 資源 利用 率: 定義 為有 效信 道帶 寬與 標稱 信道 帶寬 之比 ,該 值必 須大于 80%。-40dB帶寬 不超過 8*nMHz, -80dB帶寬 不超過 8*n+1MHz。2、 頻帶 利用 率: 建議 物理 層傳 輸效 率在 有效 信道 帶寬 內(nèi)大于 7bits/Sec/Hz。頻 帶利用率為 7bits/Sec/Hz情況 下,不 同 信道 帶寬 對應 的物 理層 傳輸 速率 及支 持的 調(diào) 制格式 見表 8-1:表 8-1*建議 采用 單信道 16MHz*調(diào)制 格式 應支 持向 下自 適應3、 建議 采用 頻率 堆疊 或其 他方 式增 加帶 寬擴 展性 。4、 帶 外 輻 射 : 52000MHz頻段 范圍 內(nèi)的 帶外 輻射 必須 足夠 小至 不影 響現(xiàn) 存有 線電 視 信號, 保證 可以 和有 線電 視信 號共 存。5、 跨越 放大 器和 分支 分配 器: 應能 跨越 放大 器和 分支 分配 器。6、 插入損耗:同軸電纜寬帶接入系統(tǒng)局端設備射頻輸出信號與有線電視信號進行混 合時 ,引 起的 有線 電視 系統(tǒng) 插入 損耗 不得 超過 1.5dB。7、 發(fā)射 頻譜 模板 :發(fā)射 頻譜 模板 如下 圖:n 帶寬 物理層傳輸速率 支持的調(diào)制格式 建議1 8MHz 56Mbps QAM2562 16MHz 12Mbps QAM256 *3 24MHz 168Mbps QAM2564 32MHz 24Mbps QAM2567dBMHz0-10-20-30-40-50-60-70-80f0+1*n f0( f0+4*n-0.5, 0dB)f0+2*n f0+3*n f0+4*nf0-2*n f0-3*n f0-4*n f0-1*n( f0, dB)( f0+4*n+0.5, -80dB)( f0+4*n, -40dB)( f0-4*n+0.5, 0dB)( f0-4*n, -40dB)( f0-4*n-0.5, -80dB) 圖 8-1發(fā)射頻譜模板同軸電纜寬帶接入系統(tǒng)設備發(fā)射信號頻譜應該在該模板陰影區(qū)域以內(nèi)。 n為 8MHz電視信號 頻帶 的倍 數(shù), f0為工 作頻 帶的 中心 頻點 。8、 動態(tài) 接收 范圍 :動態(tài) 接收 范圍 如下 圖所 示:(10dB, 90%) (65dB, 90%)(0dB, 5%) (80dB, 5%)10 65 8010590 動 態(tài) 范 圍 ( 陰 影 區(qū) 域 )鏈 路 衰 減 值 ( dB)實 測 吞 吐 量 占理 論 值 的 百 分比( %) 圖 8-2動態(tài)接收范圍電纜 寬帶 接入 系統(tǒng) 實測 吞吐 量與 鏈路 衰減 值之 間的 關系 如上 圖所 示,建 議 系統(tǒng) 動態(tài) 接 收范圍 在如 圖所 示的 陰影 區(qū)域 內(nèi)。 9MAC層需 求MAC層應 該滿 足以 下功 能和 性能 要求 :1、 MAC層頻 譜利 用率 :在 規(guī)定 信道 帶寬 內(nèi)系 統(tǒng)的 最大 MAC層傳 輸速 率與 物理 信道 帶 寬之比 應至 少大于 4bit/s/Hz。 MAC層頻 譜利 用率為 4bit/s/Hz情況 下, 不 同 信道 帶寬對應 MAC層傳 輸速 率及 MAC層雙 工方 式見表 8-2:8表 8-2*建議 采用 64Mbps的 MAC速率 ,以 便于 使用 百兆 FE端口 和以 太網(wǎng) 進行 橋接 。2、 上下 行 帶 寬 分 配 : 在 上 下 行 帶 寬 總 量 約 束 條 件 下 , 應 具 備 動 態(tài) 分 配 上 下 行 能 力 ,以提 高帶 寬利 用效 率, 更好 地對 應上 下行 對稱 和非 對稱 業(yè)務 共存 的應 用需 求。3、 雙工 方式 :建 議采用 TDD方式 。4、 多址 機制 : 在 TDD方式 下, 建 議 采用 預約 許可 和中 心結 點協(xié) 調(diào)的 TDM/TDMA機制 實現(xiàn)多 址接 入和 信道 分配 。10以太 網(wǎng)支 持能 力需 求電纜 接入 技術 應該 滿足 以下 以太 網(wǎng)功 能和 性能 要求 : 1、 VLAN支持 : 局 端 和終 端設 備應 支持 VLAN, 終 端 設備 可根 據(jù)需 要配 置是 否透 傳或 剝離 VLAN標記 。2、 組播 功能 :建 議有 線電 視電 纜用 戶接 入局 端設 備支 持組 播功 能。3、 組播 過濾 支持 :建 議支 持組 播過 濾功 能。4、 廣播 風暴 抑制 :應 該具 備廣 播風 暴抑 制能 力。5、 二層 隔離 :局 端設 備應 該具 有在 二層 隔離 各接 入終 端的 能力 。6、 QoS支持 :( 1) 建議支持 802.1p,支持的優(yōu)先級數(shù) =3(對應實時業(yè)務、準實時業(yè)務和非實時業(yè)務;此處不包括 MAC協(xié)議本身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應具有最高優(yōu)先級 ,但 是不 應計在 QoS優(yōu)先 級數(shù) 中) ;( 2) 建議 支持 802.1D的用 戶優(yōu) 先級 標記 (基于 CoS的 QoS功 能 );( 3) 應能 根據(jù) 用戶 和業(yè) 務進 行帶 寬分 配。7、 延時 :建 議業(yè) 務分 組在 CBAT和 CNU之間 的延 時最 大不 超過 20ms。11系統(tǒng) 接入 能力 需求 1、 建議 同軸 電纜 寬帶 接入 系統(tǒng) 局端 設備 單信 道輸 出時 至少 支持 接入 終端 數(shù)為 32。2、 同軸電纜寬帶接入系統(tǒng)局端設備接入終端為單個終端時,系統(tǒng) MAC層傳輸帶寬不低于 100Mbps。3、 同軸電纜寬帶接入系統(tǒng)局端設備同時接入終端為支持最大終端數(shù)時,系統(tǒng) MAC層傳輸 效率 不低于 65%。12帶寬 管理 需求考慮 用戶 預先 申請 、 并 發(fā) 使用 等網(wǎng) 絡帶 寬應 用場 景, 針 對 用戶 獨占 帶寬 和共 享帶 寬的 需求, 同 軸 電纜 寬帶 接入 網(wǎng)應 具備 DBA(動 態(tài)帶 寬分 配) 功 能 , 以 提 高帶 寬利 用率 以及 保證 業(yè)n 帶寬 MAC層傳輸速率 MAC層雙工方式 建議1 8MHz 32Mbps TD/TDMA2 16MHz 64Mbps TD/TDMA *3 24MHz 96Mbps TD/TDMA4 32MHz 128Mbps TD/TDMA9務公 平性和 QoS。 通 常 情況 下, 連 接用 戶終 端設 備的 接入 設備 需要 提供 基于 用戶 或業(yè) 務的 優(yōu)先級 管理 依據(jù) , 而 在 具有 匯聚 功能 的局 端設 備處 完成 最終的 DBA行為 。 DBA功能 包括 以下 需求: 1、 上下行帶寬分配:局端設備應能控制上行和下行流量,并進行上下行帶寬資源動 態(tài)分配,從而可以靈活適應對稱業(yè)務和非對稱業(yè)務共存的需求,從而提高整體網(wǎng) 絡帶 寬利 用率 。2、 帶寬管理和限制:接入端設備應能設定限制以太網(wǎng)端口帶寬;局端設備應能設定 限制 各接 入端 設備 的帶 寬。3、 帶寬 分配 類型 : 應 支 持固 定帶 寬、 保 證 帶寬 和盡 力而 為帶 寬等 三種 帶寬 分配 類型 。4、 帶寬 分配 粒度 : 256Kbps5、 公平 性原 則: 在所 有前 提條 件相 同的 情況 下遵 循公 平性 原則 平均 分配 帶寬 。6、 基于優(yōu)先級的帶寬分配:根據(jù)業(yè)務優(yōu)先級、用戶帶寬額度以及用戶優(yōu)先級進行帶寬分配,為不同業(yè)務,不同用戶提供不同帶寬保障。( 優(yōu)先級調(diào)度:嚴格優(yōu)先級 /權 重 優(yōu) 先 級 )。7、 流量 整形 :避 免網(wǎng) 絡過 載或 空閑 ,也 能緩 解網(wǎng) 絡擁 塞, 以便 于提 高服 務質(zhì) 量。13安全 需求13.1加密同軸 電纜 寬帶 接入 網(wǎng)承 載的 數(shù)據(jù) 為標 準的 以太 網(wǎng)數(shù) 據(jù)幀 ,惡 意用 戶很 容易 竊聽 、泄 露、篡改 、 破 壞 和偽 造系 統(tǒng)開 銷信 息及 其它 用戶 的信 息, 存 在 安全 隱患 。 為 了 保證 用戶 數(shù)據(jù) 與 網(wǎng)絡運 營的 安全 ,有 效防 止非 法用 戶的 攻擊 ,建 議對 用戶 信息 進行 加密 。 系統(tǒng) 可根 據(jù)業(yè) 務傳 輸需 要選 擇使 用。13.2接入 端設 備認 證局端 設備 具有 對接 入端 設備 進行 認證 的能 力, 能 夠 拒絕 非法 接入 端設 備的 接入 , 確 保 只有合 法接 入設 備才 能夠 方便 快捷 的接 入網(wǎng) 中,杜 絕 非法 用戶 接入 網(wǎng)中 占用 網(wǎng)絡 資源 影響 合 法用戶 的使 用, 或者 干擾 網(wǎng)絡 正常 運行 。13.3用戶 標識 和溯 源一方 面, 可溯 源性 提供 了網(wǎng) 絡管 理者 在網(wǎng) 絡遭 到攻 擊或 者惡 意使 用時 的用 戶定 位能 力 。另 一方 面, 出 于 精細 化管 理的 需要 , 運 營 商要 能對 用戶 進行 精確 定位 , 實 現(xiàn) 可溯 源性 , 便 于業(yè)務 和用 戶管 理。 可溯 源性 的前 提是 用戶 唯一 性識 別。 同軸 電纜 寬帶 接入 網(wǎng)的 局端 設備 能夠 唯一 地識 別接 入端 設備 。目前 主要 有兩 類方 案解 決上 行接 入設 備標 志和 端口 溯源 問題 : 一是 借助 設備 物理 地址 ;二是 基于 VLAN( Stacking)技 術 。14網(wǎng)絡 及設 備管 理需 求14.1基本 要求 1、 在 HFC網(wǎng)絡管 理標 準 GB/T20030-2005中 HFC設備網(wǎng) 管根 節(jié)點 17409下定義 CBAT10和 CNU設備的 MIB。2、 局端設備應能通過其所帶的 Console口對其進行帶外方式的操作維護,應支持通過標準 SNMP網(wǎng)管系統(tǒng)遠程進行操作管理維護,可選支持 Telnet或者 Web方式的網(wǎng)管 ;3、 局端設備應該支持帶外管理和帶內(nèi)管理方式,帶外訪問方式應該提供所有帶內(nèi)訪 問方 式的 功能 ,帶 外訪 問方 式應 該實 現(xiàn)訪 問控 制, 防止 非授 權訪 問;4、 局端 設備 應能 按照 相關 協(xié)議 向該 局端 設備 上聯(lián) 的無 源光 網(wǎng)絡 ( PON) 系 統(tǒng) 發(fā)送 包 含該設備 IP地址 、 MAC地址 、 產(chǎn) 品 型號 、 技 術 類型 、 上聯(lián) ONU端口 等信 息在 內(nèi)的 報文, 以 便 無源 光網(wǎng) 絡 ( PON) 管 理系 統(tǒng)能 夠自 動發(fā) 現(xiàn)下 聯(lián)的 局端 設備 , 實 現(xiàn)設 備 的自動 發(fā)現(xiàn) ;5、 管理系統(tǒng)通過局端設備 CBAT的 SNMP代理實現(xiàn)對接入端設備 CNU的遠程操作管理維護 ,可 選支持 Telnet或者 Web方式 的網(wǎng) 管;6、 管理系統(tǒng)應具備對設備進行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 功能 ;7、 建議 管理 系統(tǒng) 采用 中文 界面 ;14.2配置 管理 需求1、 應能 對網(wǎng) 絡接 口參 數(shù)進 行配 置;2、 可提供一種自動配置的方法,并能對接入端設備進行監(jiān)控和管理。最好能夠做到 接入 端設 備的 零配 置即 插即 用;3、 可對 每個 接入 端設 備的 帶寬 、承 載業(yè) 務、 傳輸 能力 進行 配置 ;4、 可對 設備 進行 物理 地址 的配 置;5、 應能 對業(yè) 務流 參數(shù) 進行 配置 ,如 保證 帶寬 、最 大帶 寬和 業(yè)務 優(yōu)先 級等 ;6、 應能 配置 以太 網(wǎng)相 關功 能,如 VLAN、幀 過濾 、組 播等 ;7、 應能 配置 系統(tǒng) 功能 ,如 加密 等;8、 應能 通過 網(wǎng)管 對系 統(tǒng)軟 件進 行遠 程升 級;9、 所有 配置 操作 應記 錄到 日志 文件 ,并 支持 檢索 ;10、 應能 對環(huán) 境監(jiān) 控參 數(shù)進 行配 置( 可選 )。14.3性能 管理 需求 1、 網(wǎng)管 應能 啟動 性能 測量 功能 ,采 集并 處理 測量 數(shù)據(jù) ,分 析測 量結 果;2、 性能 管理 應具 備對 系統(tǒng) 性能 進行 周期 性統(tǒng) 計的 功能 ,比 如說 帶寬 使用 情況 等等 ;3、 應具有性能控制功能,當系統(tǒng)性能下降超越門限時,對制約網(wǎng)絡性能的相關參數(shù) 進行 調(diào)整 ;4、 應能 查詢 歷史 系統(tǒng) 性能 記錄 , 并 能 將查 詢結 果和 統(tǒng)計 結果 保存 到外 部文 件并 輸出 。14.4故障 管理 需求 1、 故障管理應負責對系統(tǒng)各個部分進行持續(xù)或間斷的觀測、檢測,以發(fā)現(xiàn)故障、產(chǎn) 生故障告警,進行故障診斷及定位分析,創(chuàng)建及維護告警日志,并能夠通過冗余設備 或冗 余路 由即 時恢 復措 施重 新提 供服 務;2、 告警信息應可通過圖形或其它方式對不同的運行狀態(tài)和告警級別進行顯示,并同 時產(chǎn) 生告 警日 志供 查詢 ;13、 告警 信息 應能 區(qū)分 為設 備告 警 ( 如 節(jié)點 故障 、 接 口 故障 、 電 源 故障 、 CPU利用 率 故障等)、 環(huán)境告警(如超出工作溫度限制、濕度過高等)、 通信告警(如傳輸鏈路 故障 等)、 服 務 質(zhì)量 告警 ( 如 網(wǎng)絡 出現(xiàn) 性能 下降 超越 性能 門限 、 網(wǎng) 絡部 分區(qū) 域擁 塞等) 等;4、 告警 應根 據(jù)故 障嚴 重程 度、 故障 原因 、時 間段 等進 行分 級處 理;5、 故障 事件 恢復 后, 網(wǎng)管 的相 應告 警信 息應 能自 動清 除。14.5安全 管理 需求 1、 網(wǎng)管 系統(tǒng) 應能 通過 定義 個人 訪問 權限 的方 式, 提 供 對管 理員 /操作 系統(tǒng) 訪問 的安 全措施,拒絕非法用戶和密碼錯誤用戶的登錄訪問。不同級別的管理員具有不同的 權限,確保訪問請求的發(fā)起者只能在自己的權限范圍內(nèi)執(zhí)行管理操作。敏感信息 或固定用戶終端鑒權屬性、數(shù)據(jù)庫和配置數(shù)據(jù)只能由授權的個人和管理系統(tǒng)進行操作 ;2、 網(wǎng)管系統(tǒng)應能記錄所有用戶的操作,包括用戶名、操作時間、操作類型。非法用 戶登錄應產(chǎn)生安全性告警,未經(jīng)授權的操作嘗試由系統(tǒng)日志記錄并產(chǎn)生安全警告 提示 。15互通 性需 求 不同 廠家 設備 之間 應該 實現(xiàn) 互聯(lián) 互通 。16擴展 性需 求建議 終 端 設 備 在 設 備 形 態(tài) 功 能 及 配 置 上 具 有 可 擴 展 性 , 能 夠 面 向 未 來 的 數(shù) 字 家 庭 業(yè)務。 17應用 場景 和組 網(wǎng)需 求隨著 有線 電視 網(wǎng)絡 “ 光進 銅退 ” 的發(fā) 展趨 勢, 現(xiàn)有 HFC網(wǎng)絡 每個 光節(jié) 點覆 蓋的 用戶 數(shù) 越來越 少 。 在 進 行有 線電 視寬 帶接 入網(wǎng) 絡改 造建 設時 , 應 結合 HFC網(wǎng)絡 架構 , 在 分 前端 和光 節(jié)點之 間采用 PON技術 或其 他光 接入 技術 ,在 光節(jié) 點以 下的 同軸 用戶 分配 網(wǎng)絡 應采 用有 線電 視電纜 寬 帶 接 入 技 術 。 為 了 便 于 工 程 施 工 和 網(wǎng) 絡 管 理 維 護 , 在 分 前 端 和 光 節(jié) 點 之 間 采 用 PON技術 的情 況下 , ONU功能 和同 軸電 纜接 入網(wǎng) 局端 ( CBAT) 功 能 應考 慮集 成在 一個 設備 中實 現(xiàn) 。電纜寬 帶接 入技 術的 應用 場景 與有 線電 視網(wǎng) 絡每 個光 節(jié)點 覆蓋 的用 戶規(guī) 模有 密切 的關系。 下一 代廣 播電 視網(wǎng) ( NGB)的 發(fā)展 趨勢 是 每個 光節(jié) 點覆 蓋的 用戶 數(shù) 逐漸 減少 ,從 500戶到 200戶再到 50戶。 但是 就目 前我 國有 線電 視網(wǎng) 絡發(fā) 展現(xiàn) 狀看 ,在 研究 電纜 寬帶 接入 技術應用 場景 時還 需分 別考 慮光 節(jié)點 覆蓋 200戶和 覆蓋 50戶的 應用 場景 。當 前, 有線 運營 商在選擇 電纜 寬帶 接入 技術 時, 可以 按照 “ 多用 戶數(shù) +低帶 寬要 求 ” 的模 式, 先考慮 200戶的 應用場 景, 做到 全網(wǎng) 開通 和 業(yè)務 開通 , 然 后 再逐 漸推 進, 根據(jù) 業(yè)務 的開 展不 斷地 減少 覆蓋 的 用戶規(guī) 模, 提升 用戶 接入 帶寬 ??偟?發(fā)展 策略 是, 網(wǎng) 絡 的建 設應 該適 應 “ 多用 戶數(shù) +低帶 寬要 求 ” 向 “ 少用 戶數(shù) +高帶 寬要求 ” 的漸 進發(fā) 展趨 勢而 平滑 地發(fā) 展,從 200戶向 50戶平 滑過 渡。1 217.1 200 戶應 用場 景這種 情況 下, HFC 網(wǎng)絡 可以 達到 光纖 到小 區(qū)的 程度 , 對 于 小于 200 戶的 小區(qū) , 只 需 要 一個有 線電 視光 節(jié)點 , 而 對 于大 的小 區(qū)可 能存 在多 個光 節(jié)點 。 從 有 線分 前端 機房 到小 區(qū)光 節(jié) 點之間 的網(wǎng) 絡完 全是 無源的 PON 光鏈 路,而 從 光節(jié) 點出 來的 同軸 電纜 用戶 分配 網(wǎng)絡 由于 帶的 用戶數(shù) 較多 ,傳 輸距 離較 遠。針對 該情 況, ONU/CBAT 交換 機的 組網(wǎng) 可以 采用 將光 節(jié)點 的光 纖延 長到 樓道 ,也 可以將ONU/CBAT 交換 機安 裝在 野外 光節(jié) 點位 置。對于 后者 的組 網(wǎng)方 式, 如圖 17-1 所示 。圖 1 7 1 2 0 0 戶應用場景組網(wǎng)由于本場景下光節(jié)點帶的用戶數(shù)較多,相比 50 個用戶數(shù)組網(wǎng)方式, ONU/CBAT 交換機必須 能夠 提供 更多 的信 道的 復用 , 而 且 應是 野外 型設 計。 另 外 , 還 需 考慮 以下 幾個 關鍵 技 術問題 : 1 、 應保 證將 同軸 電纜 接入 信號 傳輸 一定 距離 ,典 型情 況下為 100 米左 右;2 、 ONU 的 PON 口帶 寬無 法滿足 200 個用 戶高 帶寬 交互 電視 業(yè)務 承載 需求 時, PON 鏈 路如何 進行 帶寬 擴展 。因此 ,這 種組 網(wǎng)方 式對 于技 術要 求較 高, 而且 很難 應用 于高 帶寬 需求 的應 用場 景。17.2 50 戶應 用場 景這種 情況 下, HFC 網(wǎng)絡 已經(jīng) 基本 達到 光纖 到樓 道的 程度 , 從 有 線分 前端 機房 到居 民樓 之間的 網(wǎng)絡 完全 是無 源的 PON 光鏈 路, 在樓 內(nèi)則 繼續(xù) 使用 原有 的電 纜分 配網(wǎng) 絡。1 3圖 1 7 2 5 0 戶應用場景組網(wǎng)針對 該情 況,用 于 收發(fā) 以太 網(wǎng)數(shù) 字信 號的 ONU/CBAT 交換 機設 備以 及接 收模擬 CATV 信 號的光 接收 機全 部安 裝在 樓道 內(nèi)。 如果 用于 連接 分前端 CATV 光發(fā) 射機 和樓 道內(nèi) 光接 收機 的光纜中 有剩 余光 纖, 則 可 以用于 PON OLT 和 ONU 之間的 ODN 連接 , 否 則 需要 另外 布光 纜或 者 采用波 分復 用技 術, 在同 一根 光纖 中傳輸 CATV 信號和 PON 信號 。在 樓道 內(nèi), 光接 收機 輸出 的模擬 CATV 信號和 ONU 纜橋 交換 機輸 出的 以太 網(wǎng)數(shù) 字信 號經(jīng) 過混 頻后 ,通 過樓 內(nèi)電 纜分 配網(wǎng)絡傳 給每 個用 戶家 中的 同軸 電纜 接入 網(wǎng)終 端 ( CNU ) 設 備 , 在 不 影響原 CATV 廣播 業(yè)務 的基 礎上實 現(xiàn)有 線電 視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家莊市第四十中學2025年高一下化學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山東省新泰第一中學北?;瘜W高一下期末學業(yè)質(zhì)量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浙江省浙南聯(lián)盟化學高一下期末教學質(zhì)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校園讀物日常管理辦法
- 民工衣服庫存管理辦法
- 晚會捐贈收入管理辦法
- 冬季水管防護管理辦法
- 合肥苗木采伐管理辦法
- 現(xiàn)代語文教育數(shù)字化資源整合平臺建設研究
- 小企業(yè)會計準則的實務操作與案例分析
- 2024年遼寧沈陽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濰坊交通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胸痛中心質(zhì)控管理
- 2025時政試題及答案(100題)
- 第七章城市軌道交通屏蔽門設備接口68課件
- 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現(xiàn)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zhì)考試第三大題分析題庫2025春期版
- 成都大學附屬中學英語新初一分班試卷含答案
- 新22J01 工程做法圖集
-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項目商業(yè)計劃書模板
- 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心理學》期末紙質(zhì)考試試題及答案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疑難病例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