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_第1頁
白沙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_第2頁
白沙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_第3頁
白沙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_第4頁
白沙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施工組織設計 目 錄 1、綜合說明 1 2、工程概況及施工條件 3 3、 施工 總平面 布置 4 4、施工總進度計劃及工期保證措施 16 5、 施工 導流、 排水及 度汛方案 27 6、施工測量方案 33 7、土石方填筑工程施工方案 36 8、土石方開挖及老閘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42 9、砌石工程施工方案 61 10、帷幕灌漿工程施工方案 64 11、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67 12、金屬結(jié)構(gòu)及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方案 84 13、原型觀測工程施工方案 96 14、資源配置計劃 98 15、 施工管理 105 16、 質(zhì)量保證措施 107 17、 安全生產(chǎn)、文明施工及環(huán)境保護措施 113 - 1 - 1、 綜合說明 1. 1 施工組織設計主要內(nèi)容 本施工組織設計內(nèi)容主要包括:施工總 平面 布置、施工進度計劃安排及進度保證措施、施工導流、降排水及度汛措施、 施工測量控制 方案、 土 石 方工程施工方案、基 礎處理工程 施工方案、砌體工程施工方案、混凝土 工程 施工方案、 閘門、啟閉機及觀測設施安裝工程 施工方案等。我們將在 本 施工組織設計文件中詳細敘述這些內(nèi)容。 1. 2 編制依據(jù) 白沙水庫除險加固 工程 第標段 工程 施工招標文件, 溢洪道開挖 設計圖及 相應 資料。 現(xiàn)行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規(guī)程和標準,水利部有關(guān)建筑工程質(zhì)量和安全的規(guī)定。 我局質(zhì)量保證體系的有關(guān)文件,我局現(xiàn)有施工力量和技術(shù)裝備情況和我局在其他類似工程施工中總結(jié)的經(jīng)驗。 我局合作技術(shù)力量和行業(yè)資源、專業(yè)廠商、材料供 應商。 根據(jù) 項目部進場以來對本工程特點、施工 現(xiàn)場 的更進一步 了解及對施工環(huán)境和施工條件的 進一步 分析。 1. 3 編寫原則 堅決遵照招標文件各項標準和條款要求 ,根據(jù)工地的實際情況 。 認真貫徹國家和地方有關(guān)基本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遵守國家和地方的法律,嚴格執(zhí)行施工程序和合同規(guī)定的工程竣工工期,嚴格遵守設計規(guī)范、施工規(guī)范和驗收標準。 采用流水交叉施工方法和網(wǎng)絡計劃技術(shù)組織有節(jié)奏、均衡和連續(xù)施工;堅持先進性、科學性、經(jīng)濟性與實際結(jié)合。 堅持“質(zhì)量第一,安全第一”,在安全生產(chǎn)的原則下,推行標準化管理 和實行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堅持對施工過程嚴密監(jiān)控、動靜結(jié)合、科學管理的原則。 實行項目法管理,通過對勞力、設備、材料、資金、技術(shù)方案和信息的優(yōu)化處置,實現(xiàn)造價、工期、質(zhì)量目標效果。 實行 監(jiān)理、 施工、設計和建設單位 四 結(jié)合,做好施工部署,一切忠實業(yè)主,一切聽從監(jiān)理的指揮;言必行,行必果,兌現(xiàn)我局在投標書中的承諾。 貫徹“勤儉節(jié)約”的方針,合理布置好施工現(xiàn)場,組織好文明施工。 充分利用現(xiàn)有機械設備,擴大機械化施工范圍,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使用計算機輔助工程項目實現(xiàn)質(zhì)量、工期和造價的控制。 1. 4 編制說明 在認真、全面系統(tǒng)地閱讀招標文件的基礎上,通過對施工現(xiàn)場的踏勘、了解及業(yè)主、監(jiān)理對承建商的各項要求。 在認真采集信息和收集工程資料的基礎上,針對本工程特點,并結(jié)合我局多年來在同類或類似工程中的施工實踐,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編制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編寫本施工組織設計不僅是為了本工程施工管理的需要,而且也將是為控制具體的施工生產(chǎn)提供重要依據(jù)。 本施工組織設計的各章、節(jié)為一有機的整體,互為聯(lián)系、互為依存、互為解釋、互為補充。 2.工程概況及施工條件 2.1 工程地理位置 白沙水 庫位于淮河流域沙潁河上游,壩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與登封市交界的白沙村以北 300m處 。 本工程為溢洪道加固工程,溢洪道位于水庫大壩的左側(cè)。 2.2 工程概況 白沙水庫是 50 年代初治淮早期我省興建的大型水庫之一,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工業(yè)供水、水產(chǎn)養(yǎng)殖、旅游等綜合利用的大型綜合利用水庫。 水庫攔河建筑物有主壩及東西副壩。輸水建筑物有溢洪道和輸水洞。其中原溢洪道長 100m,有 8 孔 128(寬 高)的弧形鋼閘門,閘底板高程 225.92m,最大泄量 4280m3/s。副溢洪道堰頂高程 234m,底寬 180m,最大泄量 432 m3/s。 本次施工 的 主要項目為:拆除原 8 孔泄洪閘,將原溢洪道降低 512m,新建 5孔泄洪閘,新作約 65m長堵壩以及東副壩加固翻修等。 2.3 本 標段工作內(nèi)容 溢洪道工程 溢洪道建筑物總長 491.3m,分上游引渠段、進口圓弧墻段、閘室控制段、閘后陡坡及消力池段和出口尾水渠段共五部分。 閘室共五孔,單孔凈寬 12m,總寬度 70.0m,閘室長 25.5m,閘底板前沿樁號0+000,末端樁號 0+025.5。閘墩頂高程 236.3m,閘室為開敞式實用堰結(jié)構(gòu),設五扇弧形鋼閘門,閘門高 9.5m,門頂高程 231.34m,采 用卷揚啟閉機控制。 溢洪道閘室總寬度較老溢洪道有所縮窄,縮窄部分以粘土心墻堵壩和右岸山包相連。 東副壩加高 東副壩現(xiàn)壩頂高程為 235.7m。除險加固后,壩頂高程 236.3m,壩頂加高 0.6m。 壩頂加高型式同主壩,新建上游防浪墻必須要建在心墻上,這樣防浪墻要留 1.25m平臺。壩頂路面鋪設厚 0.2m 砼路面,下游原壩坡坡率為 2,高程 235.8m 之上,坡率改為 1.92。防浪墻、路面、路沿石均為 C20 砼。 堵壩 堵壩為新建副壩,由溢洪道改建而成 ,長 64.4 米 。原溢洪道泄洪閘為 8 孔,寬度 108.5,本次改建成 5 孔 ,總凈寬 70m。新建溢洪道泄洪閘右岸邊墩以右由于老閘拆除后遺留一 40 多米的缺口,為此建一堵壩,堵壩為厚心墻石渣殼壩。 金屬結(jié)構(gòu)設備安裝工程 溢洪道工程金屬結(jié)構(gòu)安裝項目主要包括:弧形鋼閘門 5 扇、卷揚啟閉機 5 臺、閘門埋件等。 電氣設備安裝工程 溢洪道工程電氣結(jié)構(gòu)安裝項目主要包括:組合箱式變電站、電力電纜、 PLC 可編程控柜、閘門啟閉機集控裝置等。 觀測設備安裝工程 溢洪道原形觀測:搪瓷水尺(每根 15m) 6 根,沉陷位移觀測計 13 個,滲壓觀測計 10 個,水位計 1 套。 臨時工程 為實施本工程所必需的臨時房 屋和設施等,包括機械停放場地、輔助企業(yè)、施工用風、水、電系統(tǒng),辦公與生活營地建設、場地平整以及與本合同工程有關(guān)其他所有臨時工程。 2.4 本工程主要材料來源 本工程主要 外購 材料 有鋼筋、水泥、砂石料、塊石、炸藥、雷管、油料等,主要當?shù)夭牧蠟橥亮?。 土料場位于溢洪道下游尾水渠左岸穎河二級階地上,巖性為黃土狀中粉質(zhì)壤土,厚 23m,堪察儲量 13.2 萬 m3,運距 1.5km;碎石、塊石料區(qū) 為招標文件指定的 水庫上游鄭莊村北,馬峪川溝溝邊,巖性為寒武系鮞狀灰?guī)r、豹皮灰?guī)r,單層厚度 0.5m 左右,為良好的塊石材料,儲量均可滿足要 求。 卵礫石及 砂料料場位于壩下游穎河漫灘, 卵礫石 水上儲量大于 24 萬方,砂料 儲量大于 4 萬 m3,在穎河漫灘建篩分場, 料場緊鄰鄉(xiāng)村公路,交通方便,平均運距約 7Km。 鋼筋、水泥、油料等材料計劃在當?shù)厥袌霾少?。炸藥、雷?等火工材料 在禹州市民爆公司購買。 大宗材料在購買前, 需同監(jiān)理一起,到廠家或料場進行實地考察,經(jīng)監(jiān)理批準后,方能使用。 3.施工總平面布置 3.1 總體布置 白沙水庫除險加固 工程 第 二標段工程 涉及土 石 方挖填、 老閘拆除、 水泥 灌漿 、砼澆筑、砌石、 金屬結(jié)構(gòu)及機電設備安裝 及觀測儀器和設備的埋設、安裝等工程項目。在施工 布置上首先 根據(jù)現(xiàn)場條件 ,并以滿足需要、方便施工、便于管理、減少干擾、布局緊湊為原則。 施工現(xiàn)場采用封閉式管理,施工區(qū)和非施工區(qū)隔離,在 主要施工布置區(qū) 進 口 設置燈箱門樓,并標識工程名稱、企業(yè)標志等。 施工布置主要 集中布置在 兩塊地方:一塊 在 溢洪道左岸 的 三角棄渣區(qū) , 為生產(chǎn)區(qū), 這里 南端 布置有 混凝土拌和站及砂石料場 ,北端 布置鋼筋及木工加工廠;另一塊 為 生活區(qū) , 主要布置在主壩左壩頭下游對外公路邊的柏樹林地內(nèi)的平地上 ,這里集中布置管理人員及生產(chǎn)人員、普工的生活住房 。 3.2 施工布置方案 3.2.1 施工對外交通運輸 本工程對 外交通條件便利。 白沙水庫距禹州市約 30km,現(xiàn)有禹(州) 白(沙)公路可直接到達水庫,主壩、東西副壩及溢洪道均有公路相通,對外交通運輸條件相當方便,外來材料和設備均可通過公路運輸?shù)竭_工地。 3.2.2 施工場內(nèi)交通運輸 閘上游現(xiàn)有場內(nèi)道路:主壩左壩頭沿庫內(nèi)山邊的簡易土路 (寬度 23m)可直達溢洪道進口段??紤]到大型土石方機械的通行要求和后期閘門等金屬構(gòu)件的運輸需要,機械進場后已 將該路拓寬整修 (路面寬約 5.0m), 可方便機械和與人員與外界聯(lián)接 。 場內(nèi)施工主干道: 施工圖紙到 后, 利用現(xiàn)有機械, 首先開挖上游引渠(預留 施工圍堰的位置不挖),然后開啟原泄洪閘右邊孔閘門,利用開挖石渣填筑 舊 消力池右邊角,修筑一條連接閘室上下游的場內(nèi)交通主干道,并與溢洪道出口對外公路相連接。該 干道路 面 寬 7.0m,路基寬 9.0m,為雙車道 。 老閘拆除及溢洪道土石方開挖時可隨開挖面的降低修筑上坡路與右邊場內(nèi)交通主干道相連。 2004 年 12 月底老閘拆除完成后,老閘和東副壩之間形成一道缺口,利用此缺口作為溢洪道左岸溝通上下游的場內(nèi)施工道路, 在施工時,盡可能的減少東副壩的開挖量,升高延長上、下游與東副壩連接的坡道, 上游與圍堰頂部 以坡道 相接,下游 亦 通過坡 道 與 加工廠相連,形成基坑兩岸循環(huán)道路。 場內(nèi)其他施工道路:至棄渣場道路:規(guī)劃的三個棄渣場都緊鄰對外公路,車輛進出比較方便,只需對原狀地面進行平整理順即可。棄渣場內(nèi)為土路,計劃路面寬 7.0m。 至土料場道路:規(guī)劃的土料場距溢洪道施工區(qū)約 2.0km,現(xiàn)有簡易小路(路面寬 45m)可通車,局部路段路況較差,需要進行平整修復。 至生活區(qū)道路:生活區(qū)布置在 主壩左壩頭下游對外公路邊的柏樹林地內(nèi)的平地上, 現(xiàn)有 小便 道,只需修筑內(nèi)部人行便道。計劃路面寬為 3.0m,石渣路基, 15cm泥結(jié)石路面。 使生活區(qū)和場內(nèi)交通網(wǎng)連成一體。 至混凝土拌和站、加工廠道路:混凝土拌和站和加工廠集中布置在東副壩下游三角帶棄渣場內(nèi),緊鄰對外公路,只需修筑場內(nèi)臨時道路,該臨時道路路面寬度為 5m,采用 20cm厚泥結(jié)碎石路面,同時砼攪拌站和加工廠連接建筑物工作面的道路都修筑為路面寬度為 5m的泥結(jié)碎石路面。 路面結(jié)構(gòu)及數(shù)量詳見施工道路布置一覽表 施工道路布置一覽表 施工道路名稱 道路長 ( m) 道路寬 ( m) 路面結(jié)構(gòu) 上游現(xiàn)有山邊便道拓寬 500m 5 土石路面 連接溢洪道上下游(過老閘)的場內(nèi)主干道 500m 7 泥結(jié)碎石 溢洪道開挖作業(yè)面至場內(nèi)主干 道 3 100m 5 泥結(jié)碎石 拌和站、加工廠內(nèi)施工道路 300m 5 泥結(jié)碎石 土料場取土運輸?shù)缆?2000m 5 局部整修 上游圍堰頂部及左岸施工道路 250m 5 泥結(jié)碎石 生活區(qū)內(nèi)便道 300m 5 泥結(jié)碎石 合計 4150m 施工道路詳細布置見施工平面布置圖。 3.2.3.施工供電 網(wǎng)電:施工用電以 10kv 的網(wǎng)電為主。擬 在溢洪道右岸山頂閘管所院內(nèi) 配置降壓變壓器一臺,并配功率補償器經(jīng)配電房向生產(chǎn)區(qū)、生活區(qū)、 砼拌和站及土建工作面 等供電。按照工程擬投入設備用電負荷計算表 (見下頁) , 本工 程最大用電負荷為 439kw, 考慮鐵損、銅損、線路比 降 和變壓器選用規(guī)定,有效綜合利用系數(shù)取 70%,擬安裝一臺 500kvA 變壓器。 備用電源:備用電源采用柴油發(fā)電機組。在系統(tǒng)電因故暫時停供時,為了保證混凝土澆筑正常作業(yè),擬自備電源,確?;炷翝仓到y(tǒng)用電,其他設備暫停供電。按照用電平衡計劃,擬在變電站設置 1 臺 200kw 柴油發(fā)電機組,另配備 20kw 的柴油發(fā)電機組作為生活區(qū)的備用電源。施工供電線路布置見施工平面布置圖。 供電線路:變壓器就位后,通過跌落式熔斷器接到 10kv 高壓線上,從變壓器低壓側(cè)經(jīng)配電柜分 三 路供往 施工生產(chǎn)及生活區(qū)。 I 路:自配電柜供往拌和站 、加 工廠 及閘室下游土建工作面(開挖前期供電動空壓機), P1=100kw II 路:自配電柜供往 經(jīng)理部、 生活區(qū) 、及電動空壓機房, P2= 300 kw 路:自配電柜供往 塔吊及閘室上游土建工作面(開挖前期供電動空壓機) P3=200kw 用電負荷計算表 設 備 功 率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6-9 10-12 1-5 6-10 11-12 1-2 空壓機 20m3(電動 )3 臺 132KW1 135KW2 402 267 拌和站 50m3/h1 座 83KW 83 83 83 83 砼拌和機( 0.35m3) 1 臺 6.8kw 6.8 6.8 6.8 塔吊 QTZ-120 65KW 65 65 65 65 電焊機 7 臺 對焊機 1 臺 17KW7 150KW1 51 218 119 119 119 102 灌漿設備(地質(zhì)鉆機 5臺,灌漿泵 3 臺,攪拌桶 3 臺) 11KW5 18.5KW3 2.2kw 3 117 蛙式打夯機 2.8kw 5 14 14 14 14 鋼筋機械 17KW 17 17 17 17 17 木工機械 18KW 18 18 18 18 10 抽水機械 7.5KW2 2.2kw 5 15 26 26 26 26 15 砼及其他設備 40KW 20 20 40 40 40 20 工地照明 30KW40kw 30 30 40 40 40 30 合 計 518 453 626 429 422 356 綜合系數(shù) 0.75 0.75 0.70 0.7 0.7 0.7 合 計 388 340 439 300 295 249 高峰用電負荷 439KW 從 10kv 高壓線用 50mm2 鋼芯鋁鉸線 “T”接至 500kvA 變壓器,從變壓器到配電房采用 95mm2 銅芯線,到拌和站、 加工廠、預制廠、土建工作面 等 地, 支線采用 50mm2銅芯線。各路導線均采用三相五線制,橡皮線露天安裝在絕緣子上,采用木質(zhì)線桿。 3.2.4 施工照明 生活區(qū)、生產(chǎn)區(qū)和施工道路均按規(guī)范要求合理布置照明系統(tǒng)?;炷涟韬驼?、混凝土預制場、 土建工作面采用 5001000w 碘鎢燈 ,生活區(qū)內(nèi)路燈采用 100w 節(jié)能燈泡。 3.2.5 施工供水 施工期 間建兩套供水系統(tǒng),左右岸分開布置。 溢洪道右岸:主要為生活用水和右岸土建工作面混凝土養(yǎng)護用水,采用在溢洪道和主壩之間 建 一座 50m3 的調(diào)節(jié)水池,在庫內(nèi)放一臺 4 級潛水泵,再通過軟管和固定鋼管連接,用水庫管理局原有的 4 吋水管到達蓄水池,再鋪設供水管路到各用水點。蓄水池設消毒過濾裝置,確保生活用水安全。見下圖。 溢洪道左岸:主要為拌和站混凝土拌和用水和左岸土建工作面混凝土養(yǎng)護用水,在東副壩上游適當位置打一眼深井,在左岸原導水堤頂部建一座 50m3 的封閉型調(diào)節(jié)水池,井內(nèi)布置潛水泵,深井水通過管道到達蓄水池,再鋪設供水 管路到各用水點。見下圖。 場內(nèi) 施工 道路灑水:為防止施工區(qū)塵土飛揚,保護施工環(huán)境,投入 5 噸灑水車一部,每天循環(huán)負責各條道路灑水工作。 水庫邊浮動式抽水站溢洪道右岸土建作業(yè)面生活區(qū)山頂蓄水池右岸供水系統(tǒng)剖面示意圖3.2.6 施工供風 ( 1) 空壓機選擇 用風量計算:鉆孔機具用風量按下式計算 Q= NqK1K2K3 Q 同時工作的鉆孔等機具總耗風量, m3/min; N 同時工作的同類型鉆孔等機具的數(shù)量; N=6 q 每臺鉆孔等機具的耗風量,; q=9 m3/min K1 同時工作的折減系數(shù), 6 臺同時工作, K1=0.9; K2 機具損耗系數(shù),鉆孔機具取 K2=1.15,其他機具 取 1.1; K3 管道漏氣系數(shù); K3=1.1 Q=6 9 0.9 1.15 1.1=61.48 m3/min 空壓機供風量: Q=22m3/min 1 臺 12 m3/min 2臺 +9 m3/min 2臺 =65 m3/min。 根據(jù)計算,投入 6 臺 922m3/min 空壓機(正常工作 5 臺, 1 臺備用),其中 3臺為電動空壓機( 2 臺 12m3/min, 1 臺 22m3/min), 3 臺 9m3/min 為油動空壓機(其中備用 1 臺),設立集中供風站,將 3 臺電動空壓機 和 2 臺油動空壓機集中布置在溢洪道右岸老閘管所前的空地上。 1 臺移動式油動空壓機布置在溢洪道下游對外公路邊離開爆破作業(yè)面的安全地帶,作為備用。供風系統(tǒng)示意圖如下: 潛水泵深井東副壩左岸導水堤蓄水池至拌合站至左岸土建作業(yè)面抽水管路左岸供水系統(tǒng)剖面示意圖 驗算管路末端風壓: 送風距離: L=400m,同時開動風鉆 6 臺,總耗風量 Q=61.48 m3/min 查表得,當風管長為 400M(按總距離計算)、通過風量 61.48 m3/min 時,選風管內(nèi)徑 125 50mm;按風管內(nèi) 徑 125mm 計算,每千米風管損失風壓 0.92kgf cm2,則終端風壓損失為: 400 1000 1.14 kgf cm2=0.456 kgf cm2,得終端風壓7-0.456=6.544 kgf cm25 kgf cm2,選配供風設備合理。 ( 2)風管直 徑 選擇 根據(jù)計算, 風管直 徑 選擇 125mm( 5 吋) 的鍍鋅鋼管 為主干管, 干管與空壓機通過一自加工的氣包連接; 支管直 徑 選用 50 37mm( 2 吋和 1.5 吋) 的高壓軟管 。 ( 3)風管布設 選擇集中供風方式,見下圖。 3.2.7 砼拌和系統(tǒng) 砼拌和站的生產(chǎn)能力和運行效率將直接影響工程的進度,其生產(chǎn)能力要進行計算并選型和安裝砼拌和系統(tǒng)。砂石骨料按照級配的大小分類堆放,并用漿砌石砌筑新 溢洪道 開挖區(qū)10kv高 壓線對 外 公 路水池閘管所變壓器通往大壩道路油動空壓機供風站主供風管路電動空壓機供風站隔墻,以免混雜。水泥和 摻和料 采用散裝運到現(xiàn)場直接輸送到水泥罐 和 摻和料 罐。注意水、電要安排到位,熟料的運輸要緊湊。經(jīng)過現(xiàn)場場地布置比較,砼拌和站設在溢洪道左岸三角帶棄渣場內(nèi)南端。 拌和站的生產(chǎn)能力受控于閘底板(堰體)和閘墩的澆筑,中墩厚度 2.5m,分 四次澆筑,底部牛腿以下最大一次性澆筑約為 460m3;邊墩為衡重式側(cè)墻,計劃分 四次澆筑,牛腿以下最大一次性澆筑約為 700m3;閘底板(實用堰體)厚度為 2.56.5m,中部每倉底板面積 369.75m2,混凝土總方量約 1550m3,分三次澆筑,其中第一次澆筑方量約為該倉總方量的 60%左右( 930m3);底板采用階梯澆筑,其能力 要求: Q 6 1.5 0.5 14.5 2.0 32.63m3 h。 閘墩采用分層循環(huán)澆筑,中墩能力要求 0.5 1 2.5 23/2=14.38m3/h;邊墩能力要求為 0.5 1 6.1 25.5/2=38.89 m3/h;。 根據(jù)招標文件要求, 2004 年 5 月 30 日前完成底部混凝土澆筑,該項砼澆筑量為 25548m3。 平均月強度: Q=25548m3/4 月 =6387m3/月 高峰月生產(chǎn)強度:不均勻系數(shù) K 取 1.6, P 月 =10219.2 m3/月 高峰小時強度: P 月 K 日 K 時 /NM K 日 日不均勻系數(shù)取 1.3 M每天工作時數(shù)為 24 小時 N每月工作天數(shù)為 25 天 K 時 時不均勻系數(shù),取 1.4 10/2524=31.0m3/h。 從以上分析可知,本工程混凝土最大澆筑能力應大于 38.89m3/h。 砼拌和站設備選擇: 主拌和樓為 HZS-50 型,生產(chǎn)能力 50m3/h。配備 1 臺 3.0 m3 的 ZL50 型裝載機進行堆料和上料工作,配置 1 臺 QTZ-120 型塔式起重機和 1 臺 QY25 型汽車起重機完成混凝土垂直運輸,配置 10 臺 1.0m3 機動翻斗車完成混凝土水平運輸 。另配 1 臺0.35m3 混凝土拌機,負責噴護混凝土的拌制任務。 主拌和樓配二座 100t 散裝水泥罐。并搭設 150 m2 袋裝水泥庫,可儲存 100t 水泥。拌和站及拌和機上搭蓋涼棚以適應季節(jié)施工需要。 3.2.8 砂石料系統(tǒng) 本工程砼量較大(約 5.0 萬 m3),砂石料的供應也就顯得比較重要。 砂采用河砂,碎石采用機制石子。 招標文件提供 了 水庫下游穎河漫灘砂卵石料場,離水庫工地約 78km,公路邊鄭莊 的 碎石加工廠,對篩孔加以改造后,可生產(chǎn)本工程需要的三級配碎石,其生產(chǎn)能力和供應能力可滿足本工程需要。 砂料場 工地料場( 用自卸汽車運) 裝載機堆高。 鄭莊石場(車運) 工地料場 裝載機堆高。 骨料倉布置 溢洪道左岸導水堤、東副壩和對外公路之間的三角地帶設計回填石渣,填筑厚度約 6.5m9.0m(原地面高程 225.0m227.50m),回填后頂部形成一塊面積約為15000m2 的平地(頂部高程 234.50m)。石渣回填施工時,計劃在溢洪道左岸導水堤和對外公路之間的空地上鄰近路邊處預留一塊 60m(長) 15m(寬) =900m2 的平地(現(xiàn)高程約 222.0m左右),依靠回填石渣體建砂石儲料倉,石渣體用塊石砌成 1:1的邊坡,并用漿砌 石隔埂分割成大石、中石、小石、砂子四個倉位,每個倉位的底面積為 15m 15m=225m2,倉高 12m( 222.0m234.0m),每格料倉可存料(下部為四面體,上部為錐體) 1000m3 左右。砂石儲料倉的地面結(jié)構(gòu)形式為 15cm厚 C10 砼地坪,下設 10cm厚碎石墊層,并設 0.5%排水坡度,坡向設排水溝,確保砂石純凈,減少含泥量和控制含水量。砂石料運輸車輛由對外公路上到 234.0m 平臺,經(jīng)驗收合格后,開到平臺邊直接卸到倉內(nèi),為保證車輛卸車安全,用漿砌石在平臺邊(料倉上口)砌一道 50cm 高的擋車埂,并由專人指揮卸 車。建料倉的同時,在砂石料倉上搭設防曬(防雨)棚,可降低砂石料的溫度。 塊石料場 采用鄭莊馬峪川石場塊石,車運至工地,沿溢洪道兩岸就近堆放,但不影響其它工序施工。 3.2.9 砼構(gòu)件預制場 234.0m回填平臺水泥罐H Z - 5 0 拌 和 站電水拌和系統(tǒng)平面布置示意圖東副壩對外公路本工程主要預制件為:新泄洪閘上游交通橋 C30 砼預制 T 型梁 179 m3,東副壩壩頂下游路沿石、臺階踏步等 C20 砼 143 m3,堵壩壩頂下游路沿石、臺階踏步等C20 砼 85m3。 根據(jù)施工總進度安排,主要采用工廠化預制。 T 型梁預制砼采用攪拌站拌制,該預制場地布置在新閘上游砼鋪蓋上。其他小件預制砼采用 1 臺 0.35m3 混凝土拌 和機拌制,預制場設在溢洪道左岸三角帶棄渣區(qū) 234.0m平臺上。 3.2.10 施工輔助工廠 鋼筋加工廠: 本標段泄洪閘 工程鋼筋用量為 1151 噸,用量 大 ,加工強度 高 。鋼筋加工廠占地 2000m2( 40m50m),內(nèi)建廠棚 250m2。內(nèi)設 QJ40 型鋼筋切斷機 2臺、 WJ40-1 型鋼筋彎曲機 2 臺、 AX-300 型電焊機 3 臺 , 150kvA 電弧型對焊機 1臺,抽伸機 1 臺 。原材料應把已檢和未檢、成品和半成品分開 架空 堆放,用篷布覆蓋,并分別作好標記,以便查詢。 模板加工廠: 模板加工包括平面、曲面、圓頭模板,均由我局金屬結(jié)構(gòu)加工 車間制作,按設計圖紙組合成定型模板,現(xiàn)場加工場只承擔模板的拆卸、整修、儲存和涂脫模劑,以及對零星邊角模板的加工,曲面圍檁方木刨光和零配件的儲存與整修。木工 場地面積 1500m2,加工房 150m2。布置 1 臺園盤鋸、 2臺木工組合刨床、 1 臺車絲機和 1 臺砂輪機, 1 臺電焊機 。用于鋼模的整修、邊角木模加工、木料和鋼管及組合鋼模板的堆放 。 機修廠:機修廠占地 300 m2,建機修車間 80m2。負責施工區(qū)內(nèi)的所有機械的維修保養(yǎng),內(nèi)設修理設備一套。 停車場: 停車場位于鋼木加工廠和拌和站之間,停車場占地約 2000m2, 所有機械 集中 停放 。 辦公生活車停放在生活區(qū)內(nèi) 。 3.2.11 施工倉庫 水泥庫: 工地主要使用散裝水泥, 另外還需要部分 袋裝水泥。水泥庫建在 拌和站附近 ,面積 150m2,庫存水泥 100T。 綜合倉庫 : 建在 拌和站和鋼木加工廠之間, 存放工具、用具、零星材料、機械配件等,擬建倉庫 120m2。 油庫:設在 溢洪道 上游山坡邊的公路旁, 油庫建庫房 50m2, 庫 內(nèi)設 30T 柴油罐 1 個, 旁邊建修理廠,總 占地 500m2。 炸藥庫: 利用水庫管理局現(xiàn)有的 防汛 炸藥庫和雷管庫 , 再加以修整, 庫四周設鐵絲網(wǎng)圍墻和外部隔離,庫內(nèi)備有足夠的消防器材,院內(nèi) 建 值班室, 設 2 個 專人看守。 3.2.12 工地試驗室 工地試驗室 設 在閘管理所原有的房子內(nèi),選 2 間, 內(nèi)配土方、混凝土、水泥砂漿、 鋼筋 等檢測設備及工具一套。 3.2.13 棄土區(qū) 棄料場 按業(yè)主與監(jiān)理工程師指定的地點進行平整堆放,防止污染。 3.2.14 辦公及生活區(qū) 施工營地 集中布置在以下三處: 項目經(jīng)理部:布置在 壩左岸中國移動的發(fā)射塔下, 所有施工人員(管理人員、技術(shù)人員和工人)都住在該院內(nèi), 為磚平房。 職工 生活用房:施工高峰約 491 人,擬建職工宿舍 3000m2,職工食堂 200m2,浴室 40m2,醫(yī)療室 15m2,采 用 活動房。 民工住 房緊挨 在 職工 住 房 ,都在大壩左岸的柏樹林內(nèi),也 采用活動房 ,都單獨成院。 生產(chǎn)區(qū)和生活區(qū)各布置一座水充式廁所。 生活區(qū)內(nèi)附屬設施:生活區(qū)內(nèi)住房排間距為 10m,中部設盥洗臺,每棟房屋配水嘴 2 個,并在每兩棟房前設消防栓一個。生活區(qū)內(nèi)鋪設泥結(jié)碎石路面,并與進場道路相連。生活區(qū)內(nèi)設排水溝網(wǎng),雨水和生活污水有組織、集中處理排放。 施工輔助工廠、試驗室、值班室、施工倉庫等:布置在溢洪道左岸東副壩下游三角帶棄渣場內(nèi),施工初期,該處堆填溢洪道上游引渠段開挖的棄渣,填至設計高程后,將頂部平整,建部分值班室,作為施 工副營地。 原閘管所 將作為另外的施工倉庫 3.2.15 通訊 生活區(qū)辦公室內(nèi)配置直撥固定電話 2 部、傳真機 1 部與外界聯(lián)系,施工場內(nèi)另配 5 部手機,形成生產(chǎn)指揮通訊系統(tǒng)。 施工 用房 布置一覽表 序號 名稱 建筑結(jié)構(gòu)( m2) 占地面積( m2) 備注 磚瓦 活動房 工棚 1 管理用房 450 900 500kvA 變壓器及備用電機,生活用水供水系統(tǒng)均布置在此院內(nèi)。 2 職工宿舍 3500 8000 3 職工食堂 150 150 500 4 抽水泵房 20 (租賃) 5 配電站 20 (租賃) 6 廁所 20 (租賃) 7 醫(yī)療室 15 60 8 鍋爐房 10 15 40 9 職工浴室 40 100 10 廁所 50 100 11 停車場 40 1000 12 試驗室 60 100 13 砼拌和站 15 150 800 14 值班室 100 120 拌 和站 及砂 石料 、施工輔助工廠等 場共占地10000m2。鐵絲網(wǎng)圍墻 300m。 15 砂石料場 900 1500 16 綜合倉庫 100 (租賃) 17 修配廠 80 150 500 18 水泥庫 150 200 19 鋼筋加工廠 20 250 2000 20 模板加工廠 20 150 1500 21 廁所 20 30 22 油庫 50 80 500 23 炸藥庫 80 (租賃) 24 雷管庫 15 (租賃) 25 空壓機房 160 400 合計 1445 3650 1895 18350 4.施工總進度計劃及工期保證措施 4.1 工期目標與控制工期 本 工程總工期響應 的投標書及業(yè)主、監(jiān)理工程師的 要求。 2003 年 6 月 11 日第一批施工 人員和 11 臺 機械進場,進行施工 的 準備工作 ,2003 年 6 月 18 日工程正式開工 。由于施工圖紙設計院還沒有提供,雖然已進行了開工典禮,但是, 仍 無法正式開工。通過 6 月 19 日的監(jiān)理協(xié)調(diào)會上建管局工程科的承諾, 6 月底施工圖紙可以發(fā)給施工單位,所以,溢洪道工程從 7 月 1 日開始開挖 ,同時進行上游圍堰填筑, 7 月 31 日完成圍堰填筑 。為保證 2003 年 汛期內(nèi)原溢洪道正常泄水, 2003 年汛期內(nèi)安排閘室上游溢洪道引渠及進口圓弧段局部(預留 20m)和原消力池下游(樁號 0+105.5 以下)土石方開挖, 2003 年汛后 10 月 12 月完成老閘拆除和 老閘上下游剩余土石方開挖, 2004 年 1 月底新閘室基礎石方開挖完成,具備混凝土施工條件, 2004 年 2 月 1 日開始澆筑閘室底板混凝土,至 2004 年 5 月 30日完成 5 孔閘底板(堰體)和閘墩、陡坡和消力池底部等部位 222.0m 高程以下混凝土澆筑,接著澆筑閘室上部結(jié)構(gòu),至 2004 年 10 月 11 日泄洪閘閘室土建工程結(jié)束,安裝工程于 2005 年 1 月 10 日結(jié)束。堵壩于 2004 年 4 月 11 日開工,至 9 月 30 日完成;東副壩工程于 2004 年 10 月 1 日開工,至 2005 年 1 月 31 日完成。至 2005 年 2月底,本工程全部完成。 總工期為 20 個月 ,計 600 個日歷天 。 比招標文件要求工期仍提前 1 個月。 4.2 關(guān)鍵控制性工期 序號 關(guān)鍵控制性節(jié)點項目 計劃完成日期 招標文件要求完成日期 1 溢洪道工程開工 2003 年 7 月 1 日 2003 年 6 月 20 日 2 溢洪道土石方開挖完成 2004 年 1 月 31 日 3 老閘拆除完成 2003 年 12 月 31 日 4 上游圍堰填筑完成 2003 年 7 月 31 日 2004 年 5 月底以前 5 閘底 板(堰體) 2004 年 4 月 6 日 2004 年 5 月 30 日完成 6 閘墩澆筑完成 2004 年 5 月 20 日 7 啟閉機安裝完成 2004 年 8 月 10 日 8 啟閉機房建筑及裝飾完成 2004 年 10 月 11 日 9 溢洪道上下游底部混凝土 2004 年 5 月 30 日 2004 年 5 月 30 日完成 10 溢洪道上下游邊墻混凝土 2004 年 10 月 31 日 11 閘門安裝完成 2005 年 1 月 10 日 12 東副壩工程完工 2005 年 1 月 31 日 13 堵壩工程完工 2004 年 9 月 30 日 14 上游圍堰拆除 2004 年 11 月 15 日 15 竣 工 2005 年 2 月 28 日 2005 年 3 月 30 日 4.3 施工關(guān)鍵線路 老閘拆除、溢洪道開挖、閘室混凝土澆筑及閘門、啟閉機安裝 是本工程施工控制性工程 ,溢洪道上下游工程、堵壩及東副壩工程可在閘室施工中穿插安排施工,工期較富裕,對總工期影響不大。 所以,本工程控制性關(guān)鍵線路為: 施工準備 溢洪道土石方開挖(中間進行老閘拆除) 上游圍堰填筑 閘室砼 交通橋砼 工作橋梁板砼 啟閉機安裝 啟閉機房建筑及裝飾 弧形閘門安裝 電器及照明設施安裝 聯(lián)動調(diào)試 尾工處理 竣工驗收 4.4 施工總體安排 本工程工期安排總特點是前期較緊張,后期較寬松。 上游施工圍堰為四級建筑物,按潁河十年一遇洪水(洪水位 226.99m)不漫頂設計,基坑內(nèi)全年安排施工,因此上游圍堰必需盡早填筑完成。 為防止 2004 年汛期水位超十年一遇標準引起對基坑地基的擾動和沖刷,溢洪道底部混凝土 工程要求在 2004 年汛前( 5 月 30 日)完成, 砼護底工程應抓緊安排施工。 施工前期的溢洪道土石方開挖和老閘拆除工程是制約整體工期的關(guān)鍵。 溢洪道左岸三角帶棄渣場 需布置拌合站、加工廠等臨時設施,施工前期需盡快利用開挖土石方將該處填筑至規(guī)劃的 高程( 234.0m,預留 50cm 腐植土層最后填)。 閘室混凝土工程量大,閘墩較高,閘室施工始終是本工程的重點,一旦開工,晝夜施工。相應人員、材料、設備投入量大,同時砼澆筑量在時間上、空間上分布不均衡,因此,在進度安排上必須充分考慮這些主要因素?;庸ぷ髅孑^大,在施工不互相干擾和滿足施工技術(shù)要求的前提下,各部位盡可能同步施工。 本工程土石方開挖施工高峰為 2003 年 6 月 2004 年 9 月,混凝土施工高峰為 2004 年 2 月 2004 年 5 月,土石方填筑施工高峰月為 2004 年 10 月 2004 年 12月,在趕工期的同時, 應采取溫控措施,確保砼施工質(zhì)量。 本次 施工歷時 20 個月,共計 600 天??蓜澐譃橐韵氯齻€時段 。 時段序號 時段名稱 時段 歷時 時段主要工作內(nèi)容 時段形象進度 第一 時段 施工準備及土石方開挖階段 2003 年6 月 18日至2004 年1 月 31日 施工臨時設施 溢洪道引渠段、下游陡坡及消力池段石方開挖 上游圍堰填筑 進口圓弧段、閘室控制段、原消力池段石方開挖 老閘拆除 閘室上游塔吊安裝 施工臨時設施 2003 年 6 月 18 日 8 月 20 日 溢洪道引渠段、下游陡坡及消力池段石方開挖 2003 年7 月 1 日 9 月 30 日 上游圍堰填筑 2003 年 7 月 1 日 7 月 31 日 進口圓弧段、閘室控制段、原消力池段石方開挖 2003年 10 月 1 日 2004 年 1 月 31 日 老閘拆除 2003 年 10 月 1 日 12 月 31 日 閘室上游塔吊安裝 2004 年 1 月 1 日 1 月 31 日 第二時段 溢洪道混凝土及堵壩施工階段 2004 年2月 1日至 2004年 10 月31 日 閘室砼(堰體、閘墩) 工作橋梁板 啟閉機吊裝 啟閉機房、橋頭堡 閘門埋件及二期砼 上游翼墻 陡坡段及消力池段底板 陡坡段及消力池段邊墻 交通橋 T 梁預制、吊裝 閘基帷幕灌漿 11 新作堵壩工程 閘室砼(堰體、閘墩) 2004 年 2 月 1 日 5 月 20 日 工作橋梁板 2004 年 5 月 21 日 7 月 21 日 啟閉機吊裝 2004 年 7 月 22 日 8 月 10 日 啟閉機房、橋頭堡 2004 年 8 月 11 日 10 月 11 日 閘門埋件及二期砼 2004 年 4 月 11 日 7 月 21 日 上游翼墻 2004 年 5 月 21 日 2004 年 7 月 31 日 陡坡段及消力池段底板 2004 年 2 月 1 日 5 月 30 日 陡坡段及消力池段邊墻 2004 年 5 月 21 日 9 月 30 日 交通橋 T 梁預制、吊裝 2004 年 3 月 15 日 6 月 15 日 閘基帷幕灌漿 2004 年 2 月 26 日 4 月 30 日 11 新作堵壩工程 2004 年 4 月 11 日 9 月 30 日 第三時段 東副壩施工及閘門、啟閉機安裝階段 2004 年11 月 1日至2005 年2 月 28日 閘門安裝 電氣安裝 上游圍堰拆除 尾水渠砼路 塔吊拆除 東副壩加固工程 聯(lián)動調(diào)試 尾工處理 竣工驗收 閘門安裝 2004 年 10 月 12 日 2005 年 1 月 10 日 電氣安裝 2004 年 10 月 12 日 12 月 31 日 上游圍堰拆除 2004 年 10 月 1 日 11 月 15 日 尾水渠砼路 2004 年 11 月 1 日 11 月 10 日 塔吊拆除 2005 年 1 月 11 日 1 月 20 日 東副壩加固工程 2004 年 10 月 1 日 2005 年 1 月 31 日 聯(lián)動調(diào)試 2005 年 1 月 11 日 1 月 31 日 尾工處理 2005 年 2 月 1 日 2 月 25 日 竣工驗收 2005 年 2 月 26 日 2 月 28 日 4.5 主要單項工程進度安排 4.5.1 溢洪道 土石方開挖 溢洪道建筑物總長 491.3m,分上游引渠段、進口圓弧段、閘室控制段、閘后陡坡及消力池段和出口尾水渠段共五部分。渠底寬度一般為 70m,最淺挖深 5.0m(原消力池),最大挖深約 13.0m( 閘室下游),一般挖深約 7.0m,開挖斷面積380m2800m2,開挖總方量約 23.14 萬 m3。溢洪道一般石方開挖采用 8 臺 TYZQ100D型潛孔鉆( 2 臺備用)造孔,配 6 臺 9m322m3 空壓機(其中 3 臺電動、 3 臺油動,正常工作 5 臺,備用 1 臺)送風,分層爆破完成。保護層石方開挖采用手風鉆造孔,小藥量松動爆破,配 22 臺(正常工作 18 臺,備用 4 臺)手風鉆。石渣用 3 臺 1.0m3挖掘機裝車, 8 臺 1220T 自卸汽車運輸至棄渣場。 施工安排: 2003 年 7 月 1 日本工程一開工就進入穎河主汛期,考慮到 2003 年穎河主汛期內(nèi)溢 洪道原 8 孔泄洪閘有防汛要求,為保證原溢洪道在遭遇非常洪水時能正常泄洪,首先只能進行上游引渠段(約 6 萬 m3,老閘前預留約 20m,圍堰下預留 27m)和下游部分陡坡消力池段及 出口尾水渠段土石方開挖(約 8 萬 m3,原消力池及池后 20m 預留,原鄉(xiāng)間公路預留),汛期內(nèi)( 2003 年 7 月 1 日 2003 年 9 月 30日) 83 個日歷天,共完成土石方開挖 14.0 萬 m3,此段平均生產(chǎn)能力為 1700m3/天。汛后( 2003 年 10 月 1 日 2003 年 12 月 31 日)在進行老閘拆除的同時,開挖老閘上下游預留部分土石方(約 6 萬 m3),此段平均生產(chǎn)能 力為 650m3/天。待老閘拆除完成后( 2003 年 12 月 31 日), 2005 年 1 月 1 日開始進行閘基石方開挖(約 2.0 萬m3),至 2004 年 1 月 31 日,閘基石方開挖完成,此段平均生產(chǎn)能力為 650m3/天。 本工程溢洪道土石方開挖自 2003 年 7 月 1 日開始,至 2004 年 1 月 31 日基本結(jié)束(其中上游圍堰預留巖體開挖 2004 年 10 月 15 日 11 月 15 日完成)歷時 7 個月,共 215 個日歷天。 4.5.2 老閘拆除 原 8 孔泄洪閘全部拆除,即拆除弧形閘門、卷揚式啟閉機 8 套,拆除啟閉機房581m2,拆除老鋼筋混凝土 13137m3。閘 門由人工分割解體拆除(利用原啟閉機和25T 汽車起重機),啟閉機分解后由人工移出閘房,閘房、工作橋梁板、閘墩、閘底板及消力池(右邊 3 孔不拆)等采用鉆孔爆破拆除。單孔閘房及工作橋梁板一次性爆破落下,閘墩爆破解體,鋼筋用氣割切斷,廢渣用 2 臺 1.0m3 挖掘機裝車, 6 臺1220T 自卸汽車運輸至棄渣場。 施工安排: 2003 年 10 月 1 日開始拆除閘門, 10 天內(nèi)將 8 扇閘門拆完,接著拆卸啟閉機, 7 天內(nèi)將 8 臺啟閉機拆完并移出閘房,閘房、工作橋梁板、閘墩、閘底板及消力池(右邊 3 孔不拆)等分次爆破,于 2003 年 12 月 31 日完成, 歷時 92 個日歷天,其中鋼筋混凝土拆除工期為 75 個日歷天,平均生產(chǎn)能力為 180m3/天,老閘拆除難度大,是前期施工的重點,應三班制作業(yè),確保工期不拖延。 4.5.3 上游圍堰工程 上游圍堰布置在原溢洪道上游 225.92m平臺邊,左岸與東副壩上游壩坡相接,右岸與溢洪道進口山邊小路銜接。上游圍堰頂兼作場內(nèi)交通道路。圍堰堰頂高程為228.50m,頂寬 5.0m,內(nèi)外邊坡為 1 3,圍堰填筑高度 3.0m( 225.50m228.50m),斷面積為 42m2/m,圍堰長度約為 200m,填筑工程量為 8400m3。圍堰結(jié)構(gòu)為:將225.92m平臺清基至基巖面( 225.50m),堰體利用開挖石渣分層填筑,振動碾壓實,迎水面為厚度 2.0m的粘土防滲斜墻,并在上游坡鋪設一層土工膜(一布一膜),上游坡腳用現(xiàn)澆混凝土埂( 10cm 15cm)壓腳,土工膜上面再用裝碎石的編織袋壓蓋。 施工安排:圍堰填筑施工安排在 2003 年 7 月 1 日的開工之初 ,石渣利用上游石方開挖的棄料,粘土取自下游土料場(運距 3.0Km)。用 1.0m3 挖掘機裝車, 1220T自卸汽車運輸, 88kw 推土機平整及邊坡修整, 810T 振動碾壓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