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數一數 第一課時 一、 教學內容:數一數( P2P5) 二、 教學目標: 1 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 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三、 教學難點:倒數 四、 教學過程: (一) 口頭數數:小朋友們,你們會數數嗎?誰來數數看。 (二) 看圖數數。 1 激發(fā)興趣(展示插圖) 問:這是什么地方?大家看看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 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同桌互談,然后指名說一說,教師反復問:你還看到些什么? 2 教師在學生隨意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說圖中的個數。 教學“ 1”,配合學生的回答出示一面國旗,一位老師等,分別加上圈 我們可以用數字“ 1”表示,板書“ 1” 教師領讀,學生讀,還有其他東西的數量是 1 嗎? 數其他數量的事物。 方法按“ 1”進行。 認讀 110 各數(順讀、倒讀、抽讀相結合) 3 數一數教室里的實物。 (三) 小結 (四) 作業(yè):放學后你可以去數數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東西。 二、比一比 單元計劃: 單元目標: 1、 使學生通過操作,初步知道“同樣多”、“多” 、“少”的含義,會用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 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感知長、短、高、矮的含義,學會比較物體長短高矮的方法。 3、 培養(yǎng)學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已有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體驗,感知同樣多,多,少以及長短高矮的含義,學會比較多少、長短、高矮。 教學難點: 1、掌握比多少、比長短、比高矮的正確方法。 2、初步感知物體的多少、長短、高矮的相對性和可變性。 3、能正確表達比較結果。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比多少和練習一 14 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 使學生通過操作,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意義。 3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理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前不久一場 14 號臺風 云娜把小兔家的老房子刮跑了,現在小兔子一家找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正在造一座新房,樂于助人的小豬也來了,他們有的搬磚,、有的扛木頭,河里的小魚也來看熱鬧了。熱情的小兔還在桌上準備了一些水果招待客人。咱們去看一看。( P6) (二)教學“多”、“少” 1 了解“同樣多 ” 說一說圖中有幾只兔子在搬磚?每只小兔搬幾塊磚? 用學具擺一擺,教師板書:連接兔與磚(一一對應) 1 只小兔 1 塊磚,沒多余,我們說小免的只數和磚的塊數同樣多(板書:同樣多) 找一找,圖中還有什么和什么同樣多,身邊什么和什么同樣多。 動手擺出同樣多的二個物體并說一說。 2 理解“多”、“少” 圖中有幾頭 小豬在搬木頭? 1 頭豬 1 根木頭,木頭有多余,就是木頭(多)小豬“少” 學生擺一擺多少 說一說:( )比( )多 ( )比( )少 圖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比出多少? 干完活,大家分點心該怎樣分?為什么? 找一找身邊的二件事物來比一比多少,并說一說。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一 14 課堂作業(yè)指導 (四)小 結:學了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些什么? 第 2 課時 一、教學內容:比長短、高矮 P910 練習一 59 二、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生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有高有矮。 2 學會一些比較長短、高矮的一般方法。 3 讓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教學過程: (一)教學長、短 1 感知物體長短 出示一些長短明顯的線、鉛筆和尺子。 問: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物體有長有短。板書(長短) 出示二支長短不明顯的鉛筆,猜一猜哪根長? 2 探究比較長短的方法 怎樣才能確定二支筆到底哪根長? 同桌互動。 指名上臺比一 比。 說說方法。一般把要比的幾個物體的一端對齊。 3 實踐操作比長短 看書本 P9,小朋友們在干什么?你也想試一試嗎? 自由組合,比長短。 匯報:你和同學比什么? 4練習 練習一 5, 6 (二)教學高矮 感受 出示一組物體,二只杯子,二張桌子,二個人,你發(fā)現了什么? 板書:高矮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他們誰高誰矮? 比較高矮的方法 比一比,驗證。 看書 P13 第 9 題,誰能很快說出誰高誰矮,為什么? 請一人站在凳子上與另一個人比,說說誰高誰矮。 小結方法:比身高應站在同一平面上。 3游戲 四人小組比高矮,排排隊。 (三)鞏固練習 P12 7 三、 15的認識和加減法 單元計劃 一、教學目標: 4、 使學生能認、讀、寫 5 以內各數,并注意書寫工整。會用 5 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 5、 使學生掌握 5以內數的順序和各數的組成。 6、 使學生認識符號“ ”、“ ”、“ ”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 5以內數的大小。 7、 使學生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 5 以內的加減法。 8、 能運用 5以內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 行交流。 二、教學重點: 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教學難點: 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 5以內的加減法。 第 1 課時 一、 教學內容: 15 的認識 P1416 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會用 15 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 15 的數序能認識 15 各數,建立初步的數感。 2、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積極動手操作和認真書寫的習慣。 三、 教學重點: 15 數的含義的理解和書寫 難點: 15 數的寫法 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野生動物園”圖 談話:小朋友,我們來到了什么地方?觀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數 一數有幾個?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匯報,說一說圖中還有哪些東西的個數也可以用 1、 2、 3、 4、 5、來表示? 你是怎么數的?請學生說一說。 教師根據匯報結果把卡片 15 貼在黑板上認讀 (二)感知數的形狀 1、 仔細觀察 15,請大家發(fā)揮想象,它們象生活中的哪些物品? 2、 師生共同概括形狀特征 (三)教學數的寫法 1、 教筆順及寫字格中的布局 2、 書空筆順 3、 在書上描出 (四)鞏固練習 1、 教師報一個數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嗎?你還能用其他方法嗎? 2、 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個數可用 15 各數表示 3、 P16做一做 (五)感知數的順序 1、 逐次感 知 15 的順序 2、 整體感知,請學生給 15 這五個數字排成隊 問 : 1 后面是幾? (六)游戲 這個數比 2 大,可能是幾?這個數比 4 小,可能是幾?這個數比 3 大而且比 5 小,可能是幾?只有一種可能嗎? (七)小結: (八)作業(yè): 第 2 課時 一、教學內容: P17 P21(5,6) 二、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 ”“ ”“ ”“ ”(猴和香蕉比 ) ( 1) 看圖猴比誰多?也就是 3 2(板書 3 2) ( 2) 觀察“ ”教師板書,大嘴朝大數,小嘴朝小數 3、教學“ 7 98 97 讓學生在書上填空。 教學 8 和 9 的序數 含義 圈一圈,圈出左數第 8 只蝴蝶。 涂一涂,給左邊 8 只蝴蝶涂上蘭色,給從左數的第 9 個花盆涂上綠色。 六、 8、 9 的組成。 1、 游戲拋三角片,要求三角片兩面顏色不同。先拿 8 片任意拋,根據結果記錄成數的組成。 2、 9 的組成采用先想后寫的方法。 3、 進行相應練習 課堂小結 第 7 課時 一、教學內容: P56-57 8、 9 的加減 二、教學目標: 1根據一幅圖寫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數的探索過程,感 受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一樣的客觀事實。 2掌握得數是 8、 9 的加法及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3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利用“一圖四式”掌握 8 和的加減法,并能正確的口算。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搶) 2+4= 1+5= 6-1= 2+2= 3+2= 4+3= 6-3= 7-2= (二)新 授 1小朋友,你最喜歡什么動物?你們喜歡恐龍嗎?(電腦出示) 你在圖中都看到了什么?請講給同桌聽( 6 只藍恐龍, 2 只紅恐龍) 2看到恐龍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能列式解決嗎? 學生提,學生解答 (可以小組組合解決) 3匯報結論 4讓學生擺 7 個紅圓片, 2 個白圓片,請看圓片圖,試著寫四道算式。 問:說一說你是怎么知道的?請講給同桌說。 (三)鞏固練習 出示: 5+3= 8-3= 3+5= 8-5= 請學生說出這四道題的得數,并挑一道自己喜歡的算式,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游戲 信: 6+2= 8+1= 9-1= 4+5= 1+7= 7+2= 3+6= 8+1= 師:老師有兩個郵箱,一個是 8 號郵箱,另一個是 9 號郵箱,拿信的要算出信上的得數,投進幾號郵箱。 (五)課堂練習 第 8 課時 一、教學內容:生活中的數、用數學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fā)學生數學探求知識的興趣,并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題。 2結合“用數學”的過程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教育。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數,比如電話號碼、郵政編碼以及車牌號碼,你能說說你在生活中碰到的數嗎? 說一說生活中的數。 (二)新授 1談話引入“用數學”。問:小朋友們喜歡去游玩嗎?我們一起去郊外游玩好嗎? 2示例圖。 現在咱們來到了郊外,你看到了什么?大括 號表示什么?問號表示什么? 能根據已經知道的數量和問號之間的關系,選用合適的計算方法列出算式并計算嗎?學生列式計算。 3反饋。 說說自己是選用什么方法計算的?討論: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列出算式并計算嗎?學生列式計算。 4 質疑。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想問的? 5 練習。完成課本中的做一做。 6 今天我們一起去了郊外,你有什么收獲? (三)鞏固練習 1生活中還有什么地方要用到加減法? 2完成隨堂練習 27 頁。 第 9 課時 一、教學內容:練習八第 19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jié)課教學,加深對數的組成和分解的認識和應用及序數基數的含義。 2使學生用 9 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簡單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滲透統(tǒng)計初步知識。 4 進行書寫指導,使學生正確而工整地寫算式。 三、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出示第 1 題。請小朋友說說圖意,再分別說說每個小動物在第幾號車廂。最后填寫完整。 2按從 1 9 的順序連線。 (二)數的組成練習 1插花。 討論:將 8 朵花插入兩只花瓶,可以怎樣插?再將方法填 入方框。 2想一想,假如有 9 朵花呢?完成第 4 題。 3找朋友。將 1 9 各數分發(fā)給學生,根據哪兩個數相加或相減得 8 來找朋友。 (三)完成第 5 題。 引導學生看懂題意,再數數并填表,最后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四)加減練習。 1看圖計算,完成 7、 8 兩題,鞏固根據一幅圖寫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2算式書寫指導,完成第 9 題。 注意規(guī)范學生的書寫格式,讓他們一開始就能正確而工整地寫算式。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yè)。 第 10 課 一、教學內容:練習八第 10 16 題 二、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計算準確率。 三、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小朋友已經會算 8、 9 的加減法,哪兩張卡片上的數相加得 8?哪兩張卡片上的數相加得 9?(展示第 10 題)看誰說得多。 2游戲送信。 請學生將口算卡片送入相應信箱,可以有部分學生上臺做,也可以讓學生連線。 (二)比多少。 先讓學生說出蘋果和梨誰多誰少,然后再通過梨和蘋果一一對應關系發(fā)現蘋果比梨多幾個,梨比蘋果少幾個。 (三)應用 先讓學生根據圖意找到三個量,分析三個量之間的關系,再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寫出算式并計算。 (四)第 15、 16 題,要求所有學生都參與,在游戲中鞏固 9 以內的加減法。 (五)思考題。鼓勵學生找出多種不同答案。(有 5 種) (六)課堂小結。 (七)作業(yè)。 第 11 課 一、教學內容: P64-65 練習九 1 3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 10 的過程,初步建立 10 的數感。 2學會 10 的數數、認數、比較大小和組成及寫法,對 10 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引導學生感受數 10 與實際 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重難點:掌握 10 的組成。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 猜一猜: 1、 8 的相鄰數是誰? 2、有一個數,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還表示起點。 3、 0 和 8 之間我們認識哪些數? (二)導入 9、 從中在網上找出“數字娃娃”課件下載。 10、 小結:今天我們就來認識 10(板書課題) (三)新授 1、教學數數和認數。 ( 1)課件出示:動物樂園。 教師問:圖上畫了什么?請同學們數一數。 ( 2)學生討論并匯報。 ( 3)看書 P64 點 子圖,數出圓點的個數(板書: 10)齊讀一遍。 ( 4)動手擺一擺:擺 10 朵小花。 2、教學“撥珠圖”。 教師出示計數器,撥出 9 顆珠子,問:再撥幾顆是 10?讓學生明白 9 添上 1 是 10。 3、教學“尺圖” 在視屏上出示直尺圖,請學生把 9 和 10 填在尺上。 4、小結: 9 在 10 前面, 9 比 10 小, 10 在 9 后面, 10 比 9 大。 完成 P65 9 10 5、教學“ 10 的組成” ( 1) 出題:有一棵大樹上有 10 個果子,老師要把這 10 個果子放入二個籃子里,問:有幾種放法? ( 2) 小組討論交流,并派代表匯報結果。(教師板書) ( 3) 學生擺放教學具: 10 的組成。 ( 4) 完成 P65。 ( 5) 問:看到每一組還能想到什么? 6、教學“ 10 的寫法” 10 由哪二個數字組成的? 教師示范,邊寫邊講解。 學生練習寫 10,教師巡視。 (四)鞏固練習 P67 13 (五)小結 第 12 課時 教學內容: P66 練習九 4 6 教學目標: 1學會有關“ 10”的加減法,初步理解得數是 10 的加法和 10 的減法,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0”的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10 的組成 對口令游戲。 拍手的游戲 (二)新知 1游戲:分圓片 用小圓片動手分一分,并說出相應的算式,先自己分,再小組交流。 分組發(fā)言,指導學生有條理地說。 完成 P66 10 2嘗試練習 看 P66 的點子圖,說一說圖意,完成旁邊的算式。 3想一想: 5+5=( ) 10-5=( ) (三)鞏固練 習 1 游戲:找朋友 每人拿一張數字卡片,找得數是 10 的兩個朋友。 2 練習題 P66 做一做 第二道 P67 第 4 題,第 5 題 (四)小結 第 13 課時 一、 教學內容: P68-69 練習九 7-11 題 二、 教學目標: 1 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掌握 10 的加減法會較熟練地計算。 2 通過教學,進一步密切計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三、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 P68 第 7 題 先說說題意,再列式解答 2 P68 第 8 題:出示圖:學生觀察后說說: 圖上畫了什么?它們誰說誰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有沒有更快的辦法,使我們一 眼就能看出多少來? 啟發(fā)學生說出一一對應的方法。 運用對應的方法比較出誰多誰少?可以怎么想? 你發(fā)現了什么? 3 P68 第 9 題:同學們已經學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了,你會比較一個算式和一個數的大小嗎?(出示第 9題) 學生分組討論比較大小的方法。 誰能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比的? 小結。 4 P68第 10題: 看圖說說圖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圖形畫成的? 黃色的三角形有幾個?紅色的呢?共幾個三角形?用算式表示? 5 P69第 11題 看圖說說圖中有什么?它們各有幾個? 圖中哪些可以用 7+3=10來表示? 6 挑戰(zhàn)自己:把 0-9十個數字填在 ( )里,每個數只用一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 總結全課 第 14 課時 教學內容: P70 練習十 1-3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在熟練 10 以內的加法的基礎上,能填未知加數 教學重點:學會填未知加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0 7 5 8 1復習一些數的組成: 2口算 7+3= 6+4= 2+7= 3+5= 5+2= 7+1= 4+5= 3+3= 4+2= 3+6= 6+2= 6+3= (二 ) 新授 : 1出示 P70 圖: 讓學生看圖并理解題意,并說一說。 學生同桌交流可以怎么想。 如何列算式? 7+( ) =10 并讀: 7 加幾等于 10 ? 2出示小旗圖,再畫幾面 是 8 面? 學生說說算式 用學具擺一擺,再說一說過程。 (三)鞏固練習 1 P70 做一做 1、 2 2 P71( 13) (四)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內容? (五)作業(yè) 第 15 課時 教學內容:連加連減,教科書第 72 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 2、使學生經歷 10 以內連加、連減的算法過程 ,會計算連加、連減算式。 3、通過操作、表述,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培養(yǎng)有序的思 維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連加、連減的含 義。 教學難點:連加、連減的計算過程。 教學過程: 一、 準備練習: ( 1) 5+3= 6+1= 2+4= 8+1= 7+2= 6+2= ( 2)觀察以上三組式子,說說它們有什么聯系? ( 3)揭示課題:連加和連減 二、 學習新知識 1、 創(chuàng)設情景,學習連加 ( 1)教師可以利用教室中的實物或投影,課件進行演示。出示連加的情景圖,有 5 輛卡車,開來了 2 輛面包車,又開來了 1 輛轎車。 ( 2)請同學們把你們剛才看到的演示過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想想能 提出什么樣的數學問題來考考大家, 議一議這些數學問題能用算式表示嗎? ( 3)教師在學生議論的基礎上得到算式,并交流結果,得到 5+2+1=8。 ( 4)教師總結連加的意義:像“ 5+2+1”這樣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數相加就是連加。 ( 5)根據連加的含義,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可用連加算式表示的事例, 并以“ 5+2+1=8”為例,說說各自的算法。 2、 創(chuàng)設情景,學習連減 ( 1)理解連減的含義(教師仍可用以上事例,用開走的方法讓學生 理解)。 ( 2)舉出連減事例。 ( 3)交流連減算理。 三、 鞏固練習 1、 做一做,擺一擺,再填數,讀一讀并讓學生說出算式表示的 意義。 2、 教師在 黑板上出示連加、連減的算式,并讓學生說說算法。 四、 小結:今天你學到了什么?學的怎么樣? 第 16 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十一,教科書第 73 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連加、連減的含義,熟練的掌握 10 以內的連加、連減算式。 2、使學生積極地參與數學活動,直觀感知連加算式中,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3、學會在虛線格里規(guī)范的書寫連加、連減算式。 教學重點難點:加深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 動手操作,直觀感知。 ( 1)教師為每生準備 5 顆小星星, 2 個圓形, 1 個三角形,請學生用這些圖形來演示并說說你能提出什么樣的數學問題來考考大家? ( 2)學生列出算式,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有意識地把得數相同三個加數相同的連加算式對齊: 5+2+1=8 2+1+5=8 1+5+2=8 ( 3)讓學生觀察以上算式,直觀感知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 4)通過開火車的形式完成練習十一第 3 題。 二、 仔細觀察,進一步學習連減的計算和含義。 1、教師演示,黑板上有 5 顆小星星,拿走 1 顆,再拿走 2 顆,問還剩幾顆? 2、與同桌討論 解決以下問題: ( 1) 想想該怎樣列式? ( 2) 為什么這樣列式? ( 3) 你是怎么算的? ( 4) 看誰算得又快又對。練習十一第 6 題 三、 技能訓練 ( 1)完成練習十一第 7 題,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 2)完成練習十一第 2、 5 題 ( 3)師說生擺,有 9 根小棒,我先在左邊擺 2 根,再在中間擺 3 根,說說右邊應該擺幾根?你是怎樣想的。 四、 課堂小結。你覺得學的怎么樣? 第 17 課時 教學內容:加減混合,教科書第 75 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根據實際情景,正確地寫出加減混合算式,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 2、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 10 以 內的加減混合計算。 3、在加減混合計算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抽象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加減混合算式的含義。 教學難點:正確的計算加減混合算式。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算一算 4+3+2= 9-1-2= 8-2-3= 6+3+2= 2、說一說。教師抽學生回答前兩道題目,要求學生說出運算的順序,后面的題目快速說出答案。 二、導入新課 1、教師演示:小兔子來到湖邊看到平靜的湖面上有 4 只美麗的天鵝,一會兒又飛來了 3 只,小兔子高聲叫道“好美的天鵝呀!”嚇 得兩只天鵝飛走了。 2、請同學幫小兔子算算現在的湖面上有多少只天鵝?要求討論怎樣列式,集體交流。 3、教師引導得出算式,與準備練習中的第 1 題作比較,揭示課題:加減混合 三、學習新知識 1、通過上面擺出的加減混合算式,理解其含義。 ( 1) 這個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 2) 師生交流怎樣得到結果? 2、明確算理。 ( 1) 說說怎樣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2) 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算式里,我們也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3、自學課本第 75 頁第 2 幅圖,師提出: ( 1) 圖中畫的是什么?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 2) 想想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四、鞏固練習 1、做一做,說說運算順序和意義。 2、完成練習十二第 1、 2、 3 題。 五、 全課小結 第 18 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十二,教科書第 76、 77 頁。 教學目標: 1、加深理解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算式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2、能比較熟練地計算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算式。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能比較熟練地計算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算式。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完成 76 頁第 4 題。 教師注意記一記學生完成所花時間的情況,同時留意學生的正確率,對錯誤較多的題目給予輔導。(提醒學生注意計算順序 ) 二、引導學生理解練習十二的第 1、 2 題的圖意,說說這些算式的意義,自己動手操作,列出算式。 三、完成練習十二的第 5 題。 ( 1) 引導學生認真看圖,弄清楚圖中所表達的意思。 ( 2) 用簡練的語言敘述用意。 ( 3) 學生獨立完成算式,教師巡視。 ( 4) 抽學生說一說算法。 四、練習十二第 6 題,集體評議訂正。 五、完成練習十二第題。 學生手拿卡片,進行開火車的游戲。 六、 小猴帶了四張二角的紙幣,八個一角的硬幣,一個五角的硬幣去買學習用品,它看中了一支八角錢的鉛筆,你覺得它可以怎樣付? 七、 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第 19 課時 教學內容:整理和復習,教科書第 78、 79 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和整理,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 10 的以內數的認識。 2、通過看加法表,減法表找規(guī)律,讓學生更熟練地進行 10 以內的加減法的口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能力。 3、通過學習整理知識的方法,使學生養(yǎng)成自覺整理所學知識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經歷整理和復習的過程,進一步加深對 10 以內數的認識。 教學難點:熟練地進行 10 以內數的加減法的口算。 教學準備:兩張不完整的加法表和減法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到智慧老爺爺的宮殿去, 想不想去啊? 1、智慧老爺爺的宮殿很漂亮,有 9 位小機靈 3、 1、 5、 7、 6、 2、 8、9、 4 你能把這些小機靈從大到小排列嗎? 2、現在有 3 位小機靈在自我介紹,我們去聽聽: 2 號小機靈說:“我住在 7 樓,來我家玩吧?” 1 號小機靈說:“我住在他家的下一層,來我家玩吧?” 3 號小機靈說:“我住在他家的上一層,來我家玩吧?” 小機靈都很熱情,但是如果我們要去玩就得知道 3 號、 2 號、 1 號小機靈分別住在幾樓?你知道嗎? 3、出示場景,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宮殿了,也知道了 3 位小機靈分別住在幾樓,那我們就出發(fā)吧! 二、探究學習 1、 我們先到 1 號小機靈家,他碰到了問題,讓我們幫幫他。師出示不完整的加法表。 ( 1) 仔細觀察加法表我們發(fā)現還有些加法算式沒有寫出來,智慧爺爺提醒我們先看看這張加法表,然后按表中確定的排列順序把其余的加法算式寫出來。 ( 2) 學生邊討論邊完成任務,并觀察這張加法表看看這些加法算式是怎樣排列的(師引導橫看、豎看、對角線斜看)。 ( 3) 說說自己發(fā)現了什么?出示家的情景圖 1 2、現在我們就去 2 號小機靈家,他也碰到了問題,我們再去看看。師出示不完整的減法表用加法表的解決方法來完成減法表。出示家的情景圖 2 3、我們終于可以去 3 號小機靈家,但是 我們還得幫幫他回答問題,出示練習 78 頁第 2 題,用不同的方法說說,并仔細觀察第 5 題,說明題意,自己選擇計算方法完成題目。出示家的情景圖 3 三、小結:同學們,我們已經去了 1、 2、 3 號小機靈的家了,而且?guī)退麄兘鉀Q了許多問題,智慧老爺爺讓老師帶話給你們,說你們非常的能干,希望你們下次再來。 第 20 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十三,教科書第 80、 81 頁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 2、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所學知識,使學 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熟練運用所學知識。 教學過程: 一、鞏固練習 1、請第一排的同學站起來,依次報數。報完后教師提問,一排有多少人?任意抽取一排的一位學生,說說他排在第幾?著重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區(qū)別。 2、完成練習十三第 1 題。 二、看圖寫算式 1、讓學生根據圖意寫出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 2、理解這些算式的含義。 三、第 3 題,讓學生自主的選擇計算方法列出算式,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列式的理由。 四、完成練習 4、 5,看看誰又快又對,并集體糾正。 五、 第 6 題讓學生仔細觀察題目,理解題意后,再逐個填 寫。 六、 思考題,使學生明確題意,再讓學生獨立填寫,交流結果,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寫。 七、 小結。 第 21 課時 教學內容:實踐活動,數學樂園第 82、 83 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 10 以內數的認識,區(qū)分基數、序數的含義。 2、使學生進一步熟練 10 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熟練掌握 10 以內加減。 教學準備:每人一張結果不一樣的 10 以內加減的算式卡片。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1)今天小白兔來邀請我們一起去“數學樂園”,你們想不想去?。?2)揭示課題:數學樂園 數學樂園里有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我們一起去看看。 2、活動 1 小白兔先帶我們去了迷宮,小朋友你能走出迷宮嗎? 1)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可以怎樣走這個迷宮。 自學提示:想一想可以有多少走法?(比如從“ 1”走到“ 2”有幾種方法) 2)集體交流走的方法。 3)師小結:我們以后在學習過程中也要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 3、活動 2:對口令游戲 師生同桌互對口令,如:師說:“我出 2”。生答:“我出 6”。復習數的組成。 4、活動 3 ( 1) 出示標有 3、 7、 9 的郵箱。 ( 2) 請學生出示卡片算一算得數,并把得數是幾就應該 投入標有幾的郵箱(要求學生說一說應該投入標有幾的信箱就可以了)。 ( 3) 做一做:請放入標有 3 的郵箱的小朋友站起來。 5、活動 4 現在小白兔要帶我們去玩排隊游戲。 ( 1) 請第二排學生從左往右報數,并抽學生說說你是第幾個。 ( 2) 根據老師的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如:從左往右的第 3 個同學起立)。 6、活動 5 ( 1) 出示教材 83 頁投擲游戲的情景圖,請學生根據圖意說一說。 ( 2) 那么該怎樣列式,并說出自己的算法。 7、課堂小結:你在數學樂園里學的怎么樣? 第七單元 1120 各數的認識 單元計劃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 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在 1120 之間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 20 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2、使學生初步認識“十位”、“個位”,初步了解進制;能夠正確地、迅速地讀、寫 1120各數。 3、使學生能夠熟練地口算 10 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掌握 20 以內數的大小和 1120 各數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課時: 4 課時 第 1 課時 教學內容: 11 20各數的認識 (第 84 85頁,練習十四中相應的習題 ) 教學目標: 1認識 11 20各數,能正確數數、讀數和寫數 ,知道這些數是 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 20 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數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 11 20各數。 3能積極主動探索,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 教學重難點:數的組成和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 :方格紙、小紅花、小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 小朋友們,我們都已經認識了 哪些數?你能按不同的順序說說嗎?(教師板書 0 10 10 0兩種方法) 2、 (課件 演示)請你們看一看,在這 幅 圖中,上面都有些什么 ?它們的數量有多少? 這些數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 存在,請你們試著把 11 20 之間的數寫在小紅花上,每朵紅花只寫一個,并按順序排列起來。 小組反饋。 3、 今天我們就 來認識 11 20各數。 (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1認數、讀數。 ( 1) 一起把 11 20之間的數讀一讀。 ( 2) 觀察這些數,你覺得哪一個數比較特殊? ( 3)讀直尺上的數,比比數的大小。 2、了解數的組成。 ( 1) 一起來看大屏幕,默默地數一數,共有幾根小棒?(課件演示 10根小棒。) 把 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幾個十?添上一根,共有幾根? 11是由幾 個十 和幾 個一組 成的?(課件演示其過程。) ( 2) 同桌合 作擺出 12 根小棒,說一說 12 是由幾 個十 和幾 個一組 成的。 ( 3) 繼續(xù)擺,你們能擺到幾,怎樣擺的?說說各是由幾 個十 和幾 個一組 成的。 ( 4)教師說數字,學生擺小棒。 ( 5) 20 根小棒是幾個十?為什么在 2的后面寫上一個 0呢?小組討論一下。 3、 對口令練習。 4、 了解位數:看看黑板上的數,你發(fā)現了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介紹。(有兩個數字的數 叫兩位數,只有一個數字的數叫一位數。) 三、鞏固練習 1、 讀卡片上的數 : 17、 19、 20、 16、 12、 18 2、讀出書上 85頁中運動員身上的號碼。 3、找出數學書的第 8、 12、 17、 20頁 。 4、 填空。 10 ( ) ( ) 13 14 ( ) ( ) ( ) 18 19 ( ) 誰能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小秘密? 5、 看圖數數,練習十四第四題。 四、作業(yè):寫數字。 五、總結。 第 2課時 教學內容: 11 20各數的寫法(第 86 頁)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初步認識“十位”、“個位”,認識計數器;初步了解進制;能夠正確地、迅速 地讀、寫 11 20 各數。 2、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重難點:數位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準備。 1、 數數。( 1)從 1數到 20, 從 15 數到 9。( 2)從 1起, 2個 2個地數,數到 20。 2、 猜數。 ( 1) 10 后面的一個數是多少?( 2) 20前面的一個數是多少? ( 3) 14 和 16中間的一個數是多少?( 4) 8個一和 1個十組成的數是多少? 3、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 11 20各數的寫法。 二、 認識數位。 1、 學生在磁力板上放小棒,邊放邊數“ 1根、 2根 9根,再放 1根是幾根?” 教師把 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 1捆的右邊放 4根小棒。問學生現在共有幾根小棒? 2、 告訴學生:右邊的 4根表示 4個一,所在的位置叫個位。 左邊的 1捆表示 1個十,所在的位 置叫十位。 3、 利用計數器直觀寫數。 ( 1)出示計數器,教師介紹:從右起第一檔叫個位,第二檔叫十位。十位上有幾 個珠就表示有幾個十,個位上有幾個珠就表示有幾個一,合起來就是幾十幾。 ( 2)出示一捆零 4根小棒。問:共有幾根小棒? 14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生答后,師把一捆小棒放在數位表十位的上面,把 4根小棒放在個位的上面。 師邊說邊板書:有 1個十就在十位上寫 1,有 4個一就在個位上寫 4。 ( 3)學生自己擺出 1捆零 7根小棒。問: 17 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指名上臺把 1捆小棒和 7根小棒分別放在數位表上相應的位置。 再 叫學生在數位表下相應的位置寫數字 17,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寫? ( 4)出示 2捆小棒,先讓學生放在數位表上合適的位置,再對著數位表寫數。 組織學生討論:有 2個十在哪一位上寫幾?個位上一個也沒有怎么辦? 出示 2 根小棒,指名上臺放法,再寫數。比較兩處“ 2”,說出各表示什么意思。同時強調:“ 20”的個位上的 0不能丟。 ( 5)小結: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 三、 鞏固練習。 1、 完成 86 頁第 1、 2題。 2、 聽老師讀數,學生寫數: 18 20 17 16 14 12 3、 看圖寫數:十七 十三 二十 十八 十四 4、 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下面各數。 15 9 13 8 20 17 1 板書設計: 十位 個位 1 4 1 7 2 0 2 第 3課時 教學內容: 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口算(第 88頁的例 5、例 6,及 “ 做一做 ” 。 )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鞏固 11 20各數的認識,并為下一步學習進位加法做準備。同時,使學生既學了加減法,也看到了加減法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能力、想像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數字卡片 11 19,小棒 20根。 教學過程: 一、 準備練習。 1、口算: 6+4 10-2 7+3 2+7 9+0 7-7 10-9 8-3 9-7 3+5 2、讀數,并說出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18 13 20 16 15 19 12 3、 看圖,說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4+3=7 3+4=7 7-3=4 7-4=3 二、 教學新知。 1、學習例 5。 ( 1)請學生迅速在桌上擺出 13根小棒,能讓老師一眼看出是 13 根。 看著你自己擺的小棒圖,說一說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10+3 13 13-3 10 3+10 13 13-10 3(老師板書) ( 2)理解算理,討論: 10+3=13,算式中各數表示什么?為什么 10加 3得 13?(用數的組成知識來理解) 同樣方法理解其余 3個算式。 ( 3)用所學的方法完成 88 頁做一做??磮D列出 4道算式。 ( 4)我們看一看這些算式都有什么規(guī)律?引出課題: 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 2、教學例 6。 ( 1)出示 11+2= 讓同學擺小棒想算法。 ( 2)引導學生看書觀察例 6,并用計數器撥珠幫助學生計算。 指名學生上臺邊撥珠邊講:先撥 11,加 2就在個位上撥入 2。 教師小結:先把個位上的 1和 2相加得 3, 10再加 3得 13。同時板書。 ( 3)同理用計數器幫助計算 13-2=11,并說說算理。 4、 認識加 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 1) 學生看書自學。( 2)指名認讀。 5、 完成 88 頁做一做 2,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 鞏固練習。 1、出示口算卡片: 11+2 16-2 10+7 14-4 15+3 13-1 11+2 8+10 2、拓展性學習:( 1)一個加數是 10,另一個加數和它同樣多,和是多少? ( 2) 10+( ) 16 ( ) +11 15 3、課堂練習本。 四、總結。 第 4 課時 教學內容: 10 加幾和相應的 減法練習(練習十五第 89 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鞏固數序知識,培養(yǎng)估算能力,滲透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2、 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計算 10 加幾,十幾加幾及相應的減法。 3、 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能熟練地計算 10 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計算方法。 1、 看圖寫算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填空。 ( 1) 1 個十和 8 個 一組成( )。 ( 2) 16 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 3) 2 個十組成的數是( )。 ( 4)和 15 相鄰的兩個數是( )和( )。 ( 5)比 20 少 2 的數是( )。 3、 在里填上“”、“”或“”。 10+3 9 17 6 10 12+2 13 18 8 16 7+10 16 19 10 10 4、 口算練習。 10+2= 13+4= 7+10= 14 2= 0+14= 11+3= 18 5= 16+2= 15 3= 15 2= 二、指導完成練習十五 15 題。 1、 獨立完成 89 頁第 1、 2 題。 2、 第 3 題估計:這堆辣椒大約有幾個? 3、 看圖寫數第 4 題。 4、 出示第 5 題袋鼠媽媽跳遠情景圖,組織學生討論: ( 1)數一數袋鼠一次能跳幾格?從 11 開始,一次就跳到幾? ( 2)說說小明是怎么算的?(按照數數的順序,數出 11 后面的第 4 個數) 說說小紅是怎么算的?( 11 加上袋鼠向前的 4 格) ( 3)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四、 指導完成數學游戲。 ( 1)按要求給得數是 8 的算式和得數是 10 的涂上顏色。 ( 2)自己設計并給得數是 13 的算式和得數是 14 的算式 涂上顏色。 ( 3)讓學生辨別圖中有哪幾種動物。 ( 4)表揚計算細心,涂色細致,畫面整潔的同學。 五、作業(yè):課堂作業(yè)本。 第八單元 認識鐘表 單元計劃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和半時。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學生觀察、操作,能夠認識整時和半點。 教學課時: 2 課時 第 1 課時 教學內容:認識整時(第 91、 92 頁,練習十六第 1 3 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防酸霧片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小學數學教研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計劃
- 九年級英語備課組英語口語提升計劃
- 2025年中國攝影棚行業(yè)市場運行現狀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外科實習生帶教導師計劃
- 中國離心燈罩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2024-2030)
- 中國玻璃纖維無捻粗紗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2024-2030)
- 2025年中國低溫球罐行業(yè)發(fā)展?jié)摿︻A測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0-2025年中國3D模型行業(yè)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3-2029年中國冰酒行業(yè)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
- 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 410th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本體化學清洗方案(HCL)
- 青少年無人機課程:第一課-馬上起飛
- 細胞治療GMP質量體系設計
- 2024中國城市道路交叉口效能報告
- 2024工業(yè)產品表面缺陷自動檢測系統(tǒng)技術要求
- RB/T 177-2023溫室氣體審定與核查機構要求
- 廣西南寧市第三十五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開學分班考試語文試題(原卷版)
- 自來水有限公司2023-2024年度小口徑水表(新裝)采購項目招標文件
- 生產與運作管理第5版配套教材電子課件(完整版)
- 成人鼻腸管的留置與維護(2021團體標準解讀)-2022100417284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