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標上蓋注塑模具設計[三維UG]【CAD圖紙全套】_第1頁
鼠標上蓋注塑模具設計[三維UG]【CAD圖紙全套】_第2頁
鼠標上蓋注塑模具設計[三維UG]【CAD圖紙全套】_第3頁
鼠標上蓋注塑模具設計[三維UG]【CAD圖紙全套】_第4頁
鼠標上蓋注塑模具設計[三維UG]【CAD圖紙全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目 錄 1 緒論 . 2 摘要 3 關 鍵 詞 3 2 鼠標上蓋設計及其成型工藝的分析 . 4 件分析 . 4 料的選材及性能分析 . 4 . 5 . 錯誤 !未定義書簽。 3 鼠標上蓋模具設計方案 . 5 型面方案的優(yōu)化確定 . 5 腔數(shù)量以及排列方式確定 . 6 4 模具設計與對比創(chuàng)新 . 7 塑機選型 . 7 具澆注系統(tǒng)設 計和澆口的設計 . 8 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設計和計算 . 10 架的確定和標準件的選用 . 12 模導向機構和定位機構 . 13 模推出機構的設計 15 4. 7 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 16 氣系統(tǒng)設計 . 16 卻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設計 . 17 具材料例表 . 18 5 模具裝配 . 19 料模具裝配的技術要求 . 19 料模具裝配過程 . 20 總 結 . 21 參考文獻 . 22 致 謝 . 23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1 緒論 近年來, 我 國塑料模具制造水平已有較大提高。大型塑料模具已能生產(chǎn)單套重量達到 50t 以上的注塑模 , 制件精度很高的小模數(shù)齒輪模具及達到高光學要求的車燈模具等也已能生產(chǎn),多腔塑料模具已能生產(chǎn)一模 7800 腔的塑封模,高速模具方面已能生產(chǎn)擠出速度達 6m/上的高速塑料異型材擠出模具及主型材雙腔共擠、雙色共擠、軟硬共擠、后共擠、再生料共擠出和低發(fā)泡鋼塑共擠等各種模具。在生產(chǎn)手段上,模具企業(yè)設備數(shù)控化率已有較大提高, 術 得 應 用面已大為擴展,高速加工及 T 等先進技術的采用已越來越多,模具標準件使用覆蓋率及模具商品化率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熱流道模具的比例也有較大提高。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摘 要 近幾年國家振興機械行業(yè),與機械相關的各個行業(yè)都越來越重視 術,不僅是因為 術已發(fā)展成為一項比較成熟的共性技術,同時還因為塑料制品及模具的 3D 設計與成型過程中 3D 分析正在塑料模具工業(yè)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本次畢業(yè)設計中,通過運用三維實體造型高端軟 件 稱)對“鼠標上蓋”外形進行 3D 造型,同時也設計其塑料外殼注塑模的 3D 模型;還根據(jù)所設計的模具尺寸選擇安裝相應的模架,最終生成了直觀的結構設計圖;此外還利用 制了模具裝配圖以及各種成型零件圖。這是第一次利用繪圖軟件對整套模具進行設計,對所學知識進行了全面鞏固,意義重大! 關鍵詞: 殼體,注塑模,實體造型,模具,模架 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2 鼠標上蓋設計及其成型工藝的分析 件分析 圖 鼠標上蓋 上圖 示是鼠標上蓋參考零件。 構分析如下 該塑件為殼體,表面光滑,在模具設計和制造上要有良好的加工工藝,確保成型零件具有一定的光潔度; 殼體頂部凹下的膠位是為了插入上蓋時能配合緊密,所以必須具備一定的制造精度;下面的倒扣需要用到斜頂成型 2。 型工藝分析 。 采用一般精度等級 5 級,大量生產(chǎn)。 該塑件壁厚約為 1右,考慮到殼體左右部分比較淺,脫模斜度為 1 度;由于下面的倒扣需要用到斜頂模斜度也設置為 1 度。 料的選材及性能分析 該殼用于起支撐作 用的支座, 抗拉強度、硬度、耐磨性要突出,綜合機械性能要好。具備這些條件的塑料首選: 丙烯腈 苯乙烯 ( 英文名稱 :簡稱: 用特點: 1) 綜合性能較好 ,沖擊強度較高 ,化學穩(wěn)定性 ,電性能良好 。 2) 與 372 有機玻璃的熔接性良好 ,制成雙色塑件 ,且可表面鍍鉻 ,噴漆處理 。 3) 有高抗沖、高耐熱、阻燃、增強、透明等級別。 型特性: 1) 無定形料 ,流動性中等 ,吸濕大 ,必須充分干燥 ,表面要求光澤的塑件須 長時間預熱干燥 80 ,3 小時 。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2) 宜取高料溫 ,高模溫 ,但料溫過高易分解 (分解溫度為 270 度 )模溫宜取 50 ,對高光澤 模溫宜取 60 。 3) 如需解決夾水紋,需提高材料的流動性,采取高料溫、高模溫,或者改變入水位等方法。 4) 如成形耐熱級或阻燃級材料,生產(chǎn) 3后模具表面會殘存塑料分解物,導致模具表面發(fā)亮,需對模具及時進行清理,同時模具表面需增加排氣位置 。 料的注射過程及工藝 射成型過程 1)成型前準備,對 行干 燥。 吸水的塑料,于室溫下, 24 分,雖然這種水分不至于對機械性能構成重大影響,但注塑時若濕度超過 塑料表面會受大的影響,所以對 行成型加工時,一定要事先干燥,而且干燥后的水分含量應小于 干燥方法 : 常壓熱風干燥 80 2時 ;真空熱風干燥 80 1時。 2)注射過程 化達到流動狀態(tài)后,由模具的澆注系統(tǒng)進入模具型腔成型,起過程可分為充模、壓實、保壓、倒流、和冷卻 5 個階段。 殘余應力 引起的龜裂 殘余應力主要由于以下三種情況,即充填過剩、脫模推出和金屬鑲嵌件造成的。作為在充填過剩的情況下產(chǎn)生的龜裂,其解決方法主要可在以下幾方面入手。 1)由于直澆口壓力損失最小,所以,如果龜裂最主要產(chǎn)生在直澆口附近,則可考慮改用多點分布點澆口、側澆口及柄形澆口方式。 2)在保證樹脂不分解、不劣化的前提下,適當提高樹脂溫度可以降低熔融粘度,提高流動性,同時也可以降低注射壓力,以減小應力。 3)一般情況下,模溫較低時容易產(chǎn)生應力,應適當提高溫度。但當注射速度較高時,即使模溫低一些,也可減低應力的產(chǎn)生。 4)注射和保壓時間過長也會產(chǎn)生應力,將其適當縮短或進行 保壓切換效果較好。 白化現(xiàn)象最主要發(fā)生在 脂制品的推出部分。脫模效果不佳是其主要原因??刹捎媒档妥⑸鋲毫?,加大脫模斜度,增加推桿的數(shù)量或面積,減小模具表面粗糙度值等方法改善,當然,噴脫模劑也是一種方法,但應注意不要對后續(xù)工序,如燙印、涂裝等產(chǎn)生不良影響。 6J 3 鼠標上蓋 模具設計方案 型面方案的優(yōu)化確定 分型面是模具上用來取出塑件和澆注系統(tǒng)料可分離的接觸面稱為分型面 ,分型面的選擇對模具設計 方式影響最大 ,分型面設計是否合理對塑件質量和模具復雜程度具有很大的影響?;旧鲜且环N分型面對應著一種模具設計方案,所以分型面的選擇決定著模具總體的設計方案。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型面的選擇原則 3 1) 使分型面容易加工 。 2) 保證 塑料 制品能夠脫模 。 3) 盡量避免側向抽芯 。 4) 使側向抽芯盡量短 。 5) 有利于排氣 。 6)有利于保證塑件的外觀質量。 7)盡量減少塑件在合模方向的投影面積。 9)盡可能使塑件留在動模一側。 8)盡可能滿足塑件的 使用要求。 10)有利于簡化模具結構。 11)長型芯應置于開模方向。 綜上所述,由于該塑件曲面多 ,分型面不可能在一個平面上 ,為了順利脫模 ,分型面采用如下模具結構,只需要斜頂出模,加工成本經(jīng)濟,塑件成型精度可靠。 圖 型面形式與位置 腔數(shù)量以及排列方式確定 圖 腔排列方式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4 模具設計與對比創(chuàng)新 塑機選型 注射機是安裝在注射機上使用的設備,因此設計注射模應該詳細了解注射機的技術規(guī)范,才能設計出符合要求的模具。 注射機規(guī)格的確定主要是根據(jù)塑件的的大小 及型腔的模具和排列方式,在確定模具結構形式及初步估算外形尺寸的前提下,設計人員應對模具所需的注射量、鎖模力、注射壓力、拉桿間距、最大和最小模具厚度、推出形式、推出位置、推出行程、開模距離進行計算。根據(jù)這些參數(shù)選擇一臺和模具相匹配的注射機,倘若用戶自己提供型號和規(guī)格,設計人員必須對其進行校核,若不能滿足要求,則必須自己調整或與用戶取得商量調整。 腔數(shù)量的校核及注射機有關工藝參數(shù)的校核 6 1)型腔數(shù)量的校核 ( 1)由注射機料筒塑化速率校核型腔數(shù)量 210 . 8 1 6 . 8 6 0 1 . 0 4 135 5 . 2 4K M t mn m ( t 取 60s, 符合要求。 式中 K 注射機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數(shù),非結晶型塑料一般取 M 注射機的額定塑化量,改注射機為 s; T 成型周期,因塑件還比較大,壁厚,取 30s; 單個塑件的質量,取 澆注系統(tǒng)的質量,取 ( 2)按注射機的最大注射量校核型腔數(shù)量 210 . 8 1 4 0 1 . 0 4 2 . 1 4 25 0 . 2 4nK m mn m 符合要求。 式中 注射機允許的最大注射量,該注射機為 140g。 其他符號意義與取值同前。 ( 3)按注射機的額定鎖模力校核型腔數(shù)量 殼體正反兩面產(chǎn)生的脹模力由內模殼抵消;左右兩行位壓力由導柱和前模板的斜面抵消,取這兩處力的一半為正壓力: 211 1 2 8 6 ( 7 2 3 0 ) 8 7 7 22A m m 分型面合模處的作用面積: 222 2 2 2 0 0 8 0 0A m m 塑料熔體對型腔的成型壓力是 60 100 ,一般是注射壓力的 30% 取平均壓力為: 3(1 8 6 5 ) 1 0 415002P 型 ( 1 1 2 2530000 1 . 3 1( ) 4 1 . 5 ( 8 7 7 2 8 0 0 ) A 型 (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符合要求。 2)注射機工藝參數(shù)的校核 ( 1)注射量的校核 注射量以容積表示最大注射容積為: 3m a x 0 . 8 5 1 4 0 1 1 9V v c m 最少注射容積: 3m 3 5V v c m m in m V 而 符合要求。 ( 2)鎖模力的校核 前面計算過,符合要求。 ( 3)最大注射壓力的校核 注射機的額定注射壓力即為該機器的最高壓力 26P 應該大于注射成型所需調用的注射壓力的 0P 即 P k P 式中 ; 0P 為 70 90 代入數(shù)據(jù)計算,符合要求。 3)安裝尺寸的校核 最大與最小模具厚度 模具厚度 H 應滿足 m i n m a H 式中 m i n m a 0 , 3 0 0H m m H m m 該套模具厚度 H=25+60+70+80+25=260 很明顯,選擇該注射機能滿足模具 設計的要求。 4)開模行程校核 12 ( 5 1 0 )H H H m m : H 注射機動模板的開模行程,取 270表 1H 塑件推出行程取 22 2H 為包括流道凝料在內的塑件高度; 代值計算發(fā)現(xiàn)開模行程能滿足。 具澆注系統(tǒng)設計和澆口的設計 澆注系統(tǒng)是引導凝料熔體從注射機噴嘴到模具型腔的進料通道,具有傳質 、傳壓和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傳熱的功能。 流道的設計 4 主流道是連接注射機的噴嘴與分流道的一段通道,通常和注射機噴嘴在同一軸線上,斷面為圓形,具有一頂?shù)腻F度,以便熔體的流動和開模時主流到凝料的順利拔除。 1)主流道尺寸和澆口的設計 ( 1)主流道的小端直徑 D =注射機噴嘴直徑 +( ) =3+( ),取 D= ( 2)主流道的球面半徑 注射機噴嘴球頭半徑 +( 12) =15+( 12),取 6 ( 3)球面的配合高度 35h m m m m : ,取 h=3 ( 4)主流道的長度 取 L=22+ 主流道大端直徑 2 t a n 6 . 5 4D D L (半錐角 1o ) 取 澆口套總長 0 6 2 . 5 3 6 7 . 5L L h m m m m m m 2)澆口套的設計 主流道小端入口處與注射機噴嘴反復接觸,屬易損件,對材料要求比較嚴,因而模具主流道部分常設計成可拆卸更換的主流道襯套形式即澆口套,以便有效的選用優(yōu)質鋼材單獨進行加工和熱處理,常采用碳素工具鋼,如 ,熱處理硬度為 505圖 示。 圖 流道襯套 3)定位圈的設計與固定 由于該模具主流道比較長,定位圈和襯套設計成分體式,注射機定位孔尺寸為 ,定位圈尺寸取 ,兩者之間呈較松的間隙配合。 定位圈結構尺寸如圖 示;定位圈和襯套的固定形式如圖 示。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圖 定位圈 口和流道的設計優(yōu)化 選擇點進膠 ,如圖 料熔體直接流入型腔,因而壓力損失小,進料速度快,成型比較容易。另外傳遞壓力好,保壓補縮作用強 . 圖 澆口和流道的設置形式 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設計和計算 模具中決定塑件幾何形狀和尺寸的零件稱為成型零件,包括凹模、型芯、鑲塊、成型桿和成型環(huán)等。成型零件工作時,直接與 塑料接觸,塑料熔體的高壓、料流的沖刷,脫模時與塑件間還發(fā)生摩擦。因此,成型零件要求有正確的幾何形狀,較高的尺寸精度和較低的表面粗糙度,此外,成型零件還要求結構合理,有較高的強度、剛度及較好的耐磨性能。 設計成型零件時,應根據(jù)塑料的特性和塑件的結構及使用要求,確定型腔的總體結構,選擇分型面和澆口位置,確定脫模方式、排氣部位等,然后根據(jù)成型零件的加工、熱處理、裝配等要求進行成型零件結構設計,計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對關鍵的成型零件進行強度和剛度校核。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工作尺寸是零件上直接用以成型塑件部分的尺寸,主要有型 腔和型芯的徑向尺寸,型腔深度和型芯高度尺寸和中心距尺寸等。 成型收縮率為 以平均收縮率取 s= 塑件尺寸公差按 準中的 5 級精度成型。 模部分的型芯與型腔 鼠標上蓋前部兩小孔用絲筒成型并頂出 , 絲筒針的前部設置 1 度脫模角度,方便加工和替換。 1)長方體型芯(見圖 圖 方體型芯 ( 1)采用臺肩固定的形式,下底面用模珂與動模壓緊。 ( 2)塑件的尺寸公差源自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的塑件公差數(shù)值表。 塑件尺寸 , , , 。 0 0 01 1 0 . 2 5 0 . 4 4 0 . 1 1 ( 1 ) ( 1 0 . 5 5 % ) 2 5 0 . 7 5 0 . 4 4 2 5 . 4 4s d x 0 0 02 2 0 . 2 5 0 . 8 0 0 . 2 ( 1 ) ( 1 0 . 5 5 % ) 9 8 . 5 0 . 7 5 0 . 8 0 9 9 . 4 7s l x 0 0 01 1 0 . 2 5 0 . 8 6 0 . 2 1 ( 1 ) ( 1 0 . 5 5 % ) 1 8 0 . 7 5 0 . 8 6 1 8 . 2 1s h x 0 0 02 2 0 . 2 5 0 . 8 6 0 . 2 1 ( 1 ) ( 1 0 . 5 5 % ) 2 1 . 5 0 . 7 5 0 . 8 6 2 2 . 0 3h s h x 式中 s 塑料的 平均收縮率, 塑件外徑尺寸(取 x 修正系數(shù)(取 塑件尺寸公差,見上塑料尺寸公差值; 模具制造誤差,其他誤差忽略,當尺寸小于 50, 4 ;當塑件尺寸大于 50, 5 。 2)動模模仁(見圖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圖 模型腔 ( 1)模仁為鑲入式,通過沉頭螺釘固定在動模板上。 ( 2)尺寸計算。塑件的尺寸公差源自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的塑件公差數(shù)值表 01 , 02 , 01 , 02 0 . 2 5 0 . 5 0 . 1 2 51 1 0 0 0 ( 1 ) ( 1 0 . 5 5 % ) 2 7 0 . 7 5 0 . 5 2 6 . 5 9s L x (0 . 2 5 0 . 8 6 0 . 2 22 2 0 0 0 ( 1 ) ( 1 0 . 5 5 % ) 1 0 1 0 . 7 5 0 . 8 6 9 9 . 4 7s L x 0 . 2 5 0 . 2 0 0 . 0 51 0 0 0 ( 1 ) ( 1 0 . 5 5 % ) 9 . 5 0 . 7 5 0 . 2 0 9 . 2 2H s H x 0 . 2 5 0 . 2 0 0 . 0 52 0 0 0 ( 1 ) ( 1 0 . 5 5 % ) 1 4 . 5 0 . 7 5 0 . 2 0 1 3 . 8 3s H x 式中各符號同前。 腔零件剛度和強度校核 由于塑件成型部分采用模仁,再從模板上開框把模仁鑲入,用螺絲吃緊。成型部分離模仁有滿足條件的規(guī)定距離( 2025而模仁離模板四周也有滿足條件的規(guī)定距離,所以成型時型腔零件完全滿足強度和剛度的要求,在這里就不一一校核。在動模板上,由于成型壓力很大部分垂直壓在其上,底部為了節(jié)約 材料不打算采用支撐板。 架的確定和標準件的選用 根據(jù)前面型腔的布局以及互相位置尺寸,再根據(jù)成型零件尺寸結合標準模架,選用結構形式為 0 70 80 01 S。即采用數(shù)量為 1 的工字標準模架。 1)定模座板( 280mm x 350為 25 定模座板是模具與注射機連接固定的板,材料為 45 鋼。 通過 4 個 內六角圓柱螺釘與定模固定板連接;定位圈通過 2 個 內六角圓柱螺釘與其連接;定模座板與澆口套為 H8/合 7。 2)定模板( 230mm x 350 60 用于固定型芯、導套。固定板應有一定的厚度,并有足夠強度,一般用 45 號鋼,調質到 23070上的導柱和導套一端采用 H7/合,另外一段采用 H7/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合;定模板與澆口套采用 H7/合 7。 3)動模座板( 280mm 為 25 材料為 45 鋼,其上的注射機頂孔為直徑 40 4)動模板( 230mm x 350 70 行位滑塊通過矩形導滑槽在模套中滑動,以完成側向分型和合模復位,材料為 45 鋼。其上的導柱和導柱孔為 H7/合 7。 5)墊塊 (43mm x 350 80( 1)主要作用 在動模座板與支撐板之間形成推出機構的動作空間,或是調節(jié)模具的總厚度,以適應注射機的模具安裝厚度要求。 ( 2)結構形式 可以是平行墊塊或拐角墊塊,該模具采用平行墊塊。 ( 3)墊塊材料 墊塊材料為 可以用 墨鑄鐵等。改套模具采用 造。 6)推板( 140mm x 350度 15 材料為 45 鋼,其上的推板導套孔與推板導套采用 H7/合。用 內六角圓柱螺釘與推桿固定板固定。 7)推桿固定板( 140mm x 350度 20 鋼材為 45 鋼 ,其上的推板導套孔與推板導套采用 H7/合 7。 模架如圖( 示: 圖 架 模導向機構和定位機構 采用標準模架,模架本身帶有導向裝置,按模架規(guī)格選取即可。 向機構的總體設計 1)導向零件應合理地均勻分布在模具的周圍或靠近邊緣的部分,其中心至模具邊緣應有足夠的距離,以保證模具的精度,防止壓入導柱和導套后變形。 2)該導套采用 4 根導柱,其布置為等直徑導柱不對稱布置。 3)導柱安裝在支承板和模套上,導套安裝在定 模固定板上。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4)為了保證分型面很好的接觸,導柱和導套在分型面處應只有承屑槽,在導柱孔口倒角。 5)在合模時,保證導向零件首先接觸,避免凸模先進入型腔,導致模具損壞。 6)動定模板采用合并加工時,可確保同軸度要求。 柱設計 1)采用帶頭導柱,加油槽,如圖 示。 2)導柱長度必須比凸模端面高度高出 6 8 3)為了使導柱能順利地進入導向孔,導柱端部常做成圓錐形的先導部分。 4)導柱的直徑應根據(jù)模具尺寸來確定,應保證有足夠的抗彎強度。 5)導柱的安裝形式,導柱固定部分與模板按 H7/合,導柱滑動部分按 H7/H8/隙配合 7。 6)導柱工作部分的表面粗糙度為 7)導柱應具有堅硬耐磨的表面、不易折斷的內芯。多采用低碳鋼經(jīng)滲碳淬火處理或碳素工具鋼 淬火處理,硬度為 50上或 45 鋼經(jīng)調質、表面淬火、低溫回火、硬度為 50上。 圖 柱 套設計 導套與安裝在另外一半模上的導柱相配合,用以確定動、定模的相對位置,以保證模具運動導向精度的圓套形零件。導套常用的結構形式有兩種:直導套、帶頭導套。 1)采 用帶頭導套,如圖 示。 2)導套的端面應倒圓角,導柱孔最好做成通孔,利于排出孔內剩余空氣。 3)導套孔的的滑動部分按 H8/H7/間隙配合,表面粗糙度為 導套外徑與模板一端采用 H7/合;另外一端采用 H7/合鑲入模板。 4)導套材料可用淬火鋼或銅等耐磨材料制造,該模具中采用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圖 套 模推出機構的設計 注射成型每一循環(huán)中,塑件必須準確無誤地從模具的凹模中或型芯上脫出,完成脫出塑件的裝置稱為脫模機構,也常稱為推出機構。 模推出機構的設計原則 8 塑件推出(頂出)是注射成型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推出質量的好壞將最后決定塑件的質量,因此,塑件的推出是不可忽視的,應遵循以下原則。 1)推出機構應近盡量設置在動模一側。 2)保證塑件不因推出而變形損壞。 3)機構簡單,動作可靠。 4)良好的塑件外觀。 5)合模時的準確復位。 件的推出機構 該套模具的塑件采用推桿推出,推桿的形式為圓形。 1)推桿如圖 示,共 4 根推桿。 圖 肩圓筒推桿 2)推桿應設置在脫模阻力大的地方。 3)推桿應布置均 勻。 4)推桿應設在塑件強度、剛度較大的地方。 5)推桿直接與模板上的推桿空采用 H8/隙配合。 6)通常推桿裝入模具后,其端面應與型腔地面平齊或高出型腔底面 7)推桿與推桿固定板,通常采用單邊 間隙,這樣可以降低加工要求,又能在多推桿的情況下,不因各板上的推桿孔加工誤差引起軸線不一致而發(fā)生卡死現(xiàn)象。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8)推桿的材料常用 素工具鋼,熱處理要求硬度 50上,工作端配合部分的表面粗糙度為 u= 向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 9 當在注 射成型的塑件上與開合模方向不同的內側或外側有孔、凹穴或凸臺時,塑件就不能直接由推桿等推出機構推出脫模,此時,模具上成型該處的零件必須制成可側向移動的活動型芯,以便在塑件脫模推出之前,先將側向成型零件抽出,然后在把塑件從模內推出,否則就無法脫模。 頂?shù)脑O計 斜頂設置在動模,有足夠的強度。 斜導柱頂端用模珂和定模板固定并磨到和定模板平,在開模時能隨驅使滑塊沿動模板上的導滑槽滑動。 斜頂傾斜角為 5 度。 斜頂相對位置以及脫模推出完成后的相對位置如圖 示。 需要側抽芯的距離是: 頂頂出塑件的抽芯距離:遠大于 所以抽芯距離滿足要求,塑件能正常取出。 圖 頂分型與抽芯分析 氣系統(tǒng)設計 模板分型面上設置 1的排氣槽用于排氣,而且在成型殼體內腔的型芯上設置了6 根推桿,排氣條件足夠。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卻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設計 10 熱系統(tǒng) 該套模具的模溫要求在 70 C 以下,又是小型模具,所以無需設置加熱裝置。 卻系統(tǒng) 料注射到模具內的塑料溫度為 180 C 190 C 左右,而塑料固化后 從模具型腔中取出時其溫度在 60 C 以下,熱塑性塑料在注射成型后,須對模具進行有效的冷卻,使熔融塑料的熱量盡快地傳給模具,以使塑料可靠冷卻定型并可迅速脫模。 成型溫度和模具溫度分別為 180 C 190 C 、 50 C 70 C ,用常溫水對模具進行冷卻。 1)冷卻介質 冷卻介質有冷卻水和壓縮空氣,但用冷卻水比較多,因為冷卻水熱容量大、傳熱系數(shù)大,成本低。用水冷卻,即使在模具型腔周圍或者內部開設冷卻水道。 2)冷卻系統(tǒng)的簡略計算 如果忽略模具因空氣對流、熱輻射以及與注射機接觸所散發(fā)的熱量,不考慮模具金屬材料的熱阻,可對模具冷卻系統(tǒng)進行初步的簡略計算。 ( 1)求塑料固化時每分鐘釋放的熱量 Q 查 表得 位質量放出的熱量 21 7 1 0 /Q k J k g ,故 21 0 . 1 0 7 7 1 0 / 7 . 4 9Q W Q k g k j k g k j 式中 W 單位時間內注入模具中的塑料質量( kj/模具每分鐘注射 1 次。 ( 2)冷卻水的體積流量 333127 . 4 9 0 . 3 5 8 1 0 m i n( ) 1 0 4 . 1 8 7 ( 2 5 2 0 ) k j C (式中 冷卻水的密度,為 331 10 /kg m ; 1 冷卻水出口溫度,取 25 C ; 2 冷卻水進口溫度,取 20 C ; C 冷卻水的比熱容,為 ( )kj g ; ( 3)冷卻管道的直徑 為使冷卻水處于湍流狀態(tài) ,查資料取 d=6 ( 4)冷卻水在管道內的流速 32 3 24 4 0 . 3 5 8 1 0 1 . 0 3 /3 . 1 4 ( 6 1 0 ) 6 0m (5)冷卻水管道水孔壁與冷卻水之間的傳熱膜系數(shù) 查參考文獻中的表取 f =溫為 25 C 時 ,因此 0 . 8 30 . 2()3 . 6 1 6 7 6 9 / ( )vh f k j m h (6)冷卻管道的總傳熱面積 2426 0 6 0 0 . 0 0 8 4 7 1 0 5 . 6 1 1 02 0 2 51 6 7 6 9 ( 6 0 )2 (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7)模具上應開設的冷卻水孔數(shù) 45 . 6 1 1 0 23 . 1 4 ( 8 1 0 0 0 ) ( 1 5 0 1 0 0 0 ) (孔) (式中 l 模珂長度,為 150卻裝置布置方案的確定 我們在上下模仁上各開設兩條水道,用于冷卻塑件的兩側面,這樣才能使塑件各個方面都能得到冷卻,防止了受熱不均勻導致的翹首。從裝配圖上可查看“冷卻水路示意圖” 。 具材料例表 表 模具的選材及熱處理見表 零件名稱 材料牌號 熱處理 硬度 說明 模仁 718H 預硬化 36證加工后獲得較高的形狀和尺寸精度 ,易于拋光 圓柱型芯 火 58透性好 ,熱處理變形小、耐磨性好 斜導柱 火 52動模型芯 718H 淬火 42證加工后獲得較高的形狀和尺寸精度 ,沿脫模方向拋光 動定模座板 45 調質 230墊塊 質 230支撐柱 質 225推板固定板 45 調質 230主流道襯套 火 50導柱導套 火 54定位圈 45 調質 230復位桿 45 淬火 43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5 模具裝配 料模具裝配的技術要求 塑料模具種類較多,結構差異很大,裝配的具體內容與要求也不同。一般注射、壓縮和擠出模具結構相對復雜,裝配環(huán)節(jié)多,工藝難度大。其他類型的塑料模具結構較為簡單。無論哪種類型的模具,為保證成形制品的質量,都應具有一定的技術要求。 1)模具裝配后各分型面應貼合嚴密 ,主要分型面的間隙應小于 模具適當?shù)钠胶馕恢脩b有吊環(huán)或起吊孔 ;模具 的外形尺寸、閉合高度、安裝固定及定位尺寸、推出方式、開模行程等均應符合設計圖樣要求,并與所使用的設備條件相匹配,模具應有標記,各模板應打印順序編號及加工與裝配時使用的基準標記。 2)導向或定位精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動、定模開合運動平穩(wěn),導向準確,無卡阻、咬死或刮傷現(xiàn)象,安裝精定位元件的模具時,應保證定位精度、可靠,且不得與導柱、導套發(fā)生干涉。 3)成型零件的形狀與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應符合設計圖樣要求,表面不得有碰傷、劃痕、裂紋、銹蝕等缺陷;拋光方向應與脫模方向一致,成形表面的文字、圖案與脫模方向一致;活動成 形零件或鑲件應定位可靠。配合間隙適當,活動靈活,不產(chǎn)生溢料。 4)澆注系統(tǒng)表面光滑,尺寸與表面粗糙度符合設計要求。 5)推出機構應運動靈活,工作平穩(wěn)、可靠;推出元件不應承受側向力;既不允許放生溢料,也不得有卡阻現(xiàn)象。 6)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應運動靈活、平穩(wěn);斜導柱不應承受側向力;滑塊鎖挈應固定可靠,工作時不得產(chǎn)生變形。 7)模具加熱元件應安裝可靠、絕緣安全、無破損,能達到設定溫度要求;模具冷卻水道應通暢,無堵塞,連接部位密封可靠。 料模具裝配過程 塑料模的總裝過程因模具結構的不同而不同 ,但其主要 的總裝配順序不變 ,具體如下 : 1)確定裝配基準。 2)安裝導柱導套和型芯、型腔并使間隙均勻。 3)安裝側抽芯機構和推出機構等。 4)其他零件的裝配。 5)檢驗、試模。 下面以裝配圖上的編號為準,裝配時以導柱、導套為基準件,裝配過程如下。 配動模部分 1)裝配模仁、型芯 先把圓柱型芯 12 和長方塊型芯 09 壓入動模仁 16,使 09 和 11 的底部與 16 持 平,并高出 12 有 間隙,以防止型芯松動。再把動模仁 16 放入動模板并壓平,用穿過動模板的內六角螺絲把模珂吃緊在動模板上。 2)裝配推出機構 推板放在動模固定板上,將推桿套裝在固定板上推桿孔內并穿入型芯固定板的推桿孔內,在套裝到推板導柱上,使推板和推桿固定板重合。在推桿固定板板螺孔內涂紅丹粉,將螺釘孔復印到推板上。然后,取下推板固定板,在推板上鉆孔攻絲后,買文檔就送全套 紙 交流資料 14951605 最新最全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 含全套 紙和答辯論 文 重新合攏并擰緊螺釘固定。裝配后,進行滑動配合檢查,經(jīng)調整使其滑動靈活,無卡阻現(xiàn)象。最后,將卸料板拆下,把推板放到最大極限位置,檢查推桿在型芯固定板上平面露出的長度,將其修磨到與型芯固定板上平面平齊或低 配定模部分 總裝配前澆口套、導套都已裝配結束并 經(jīng)驗合格。裝配時,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