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實用透皮處方_第1頁
貴實用透皮處方_第2頁
貴實用透皮處方_第3頁
貴實用透皮處方_第4頁
貴實用透皮處方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v 透皮處方v 藥物劑量:中藥:總量為3-5g.v 西藥:小兒為日劑量的15-2倍成人為日劑量的3-5倍v 隨癥加減v 小兒腹瀉v 寒性腹瀉:撲爾敏+維生素B1 +氯丙嗪+654-2 高熱加異丙嗪,伴有咳嗽、流涕、流感癥狀加利巴韋林v 細菌性腹瀉:撲爾敏+復合維生素B+黃連素+甲硝唑片,口服乳酸菌素片和慶大霉素顆粒v 單純性腹瀉:輕癥 洛哌丁胺2-4mgv 重癥 笨一派啶+止瀉靈v 消化不良:乳酸菌素片+媽咪愛v 脫水者口服補液鹽和靜脈補液v 中藥處方止瀉散:由炒蒼術、白胡椒,大砂仁、公丁香,吳茱萸、肉桂組成v 使用方法:用時研末,以生姜汁為粘合劑 ,每次用1克,外用敷臍,同時用熱水袋熱敷。v

2、 小兒腹瀉中藥處方:吳芋,肉桂,白胡椒入脾經(jīng)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之功;蒼術苦燥芳香,運脾除濕止瀉,丁香,砂仁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生姜,溫中散寒為引經(jīng)藥 ,諸藥合用,共奏溫中散寒、益氣健脾、除濕止瀉之功, 用之臨床,恰中病機,療效顯著。v 穴位選擇:神厥穴vv 咳喘:v 干咳無痰,煙干,舌紅者:沙丁胺醇片+撲爾敏片+咳必清片+咳特靈v 咳嗽濃痰:氯化銨片+沙丁胺醇片+異丙嗪片+654-2片+止咳桃花散穴位選擇:檀中穴,肺腧穴,天突穴,大椎小兒咳嗽v 中藥處方:桔梗、吳茱萸、白芥子。v 制法:將上述藥物各取等份研成細末,裝入干燥瓶中備用。使用方法:每穴取藥粉3g,用米醋調成稠糊狀,分別敷于膻中穴、

3、兩肺俞穴。每天敷貼10小時后取下,5天為1個療程。v 風寒咳嗽:加麻黃,細辛研末,生姜汁調敷涌泉穴;痰熱咳嗽加用麻黃、膽南星,研末調敷涌泉穴;哮喘發(fā)作用萊菔子,細辛研末,生姜汁調敷定喘穴、肺俞穴。v 方中吳茱萸主“痞滿塞胸,咳逆寒熱”,桔梗可開宣肺氣,白芥子豁痰利氣,二藥一升一降,肺臟氣機調達,則咳止痰消;風寒用細辛溫肺化痰,麻黃宣肺平喘,加強其溫化寒痰,止咳平喘的作用。風熱則有膽南星清熱化痰,少量麻黃宣肺平喘,使痰化咳止。v 痰多咳嗽者:貝母、桔梗、冬花v 西藥處方:沙丁胺醇片+撲爾敏片+異丙嗪片v 伴痰多者+654-2片或氯化銨片v 支原體感染者+紅霉素片或嚴迪片v 久咳不止伴咽喉干癢者+

4、止咳桃花散v 穴位選擇:大椎,天突,檀中,肺腧,定喘小兒發(fā)熱v 中藥處方:焦梔子、桃仁v 使用方法: 梔子桃仁研為泥,用雞蛋清調成稠糊狀,分別敷于兩足涌泉穴,固定。每天敷貼10小時后取下,5天為1個療程。v 西藥處方:氯丙嗪+異丙嗪+維生素B1+尼美舒利顆粒v 麻疹和病毒性傳染病患兒慎用v 五歲以上小兒發(fā)熱伴頭痛可用:安乃近+黃連+維生素B1v 穴位選擇:大椎或肚臍。頑固性口腔潰瘍v 中藥處方:黃連、冰片、煅人中白、吳茱萸v 西藥處方:維生素B1、維生素B2、地塞米松片v 穴位選擇:雙側足底涌泉穴v 外用方:鴯鹋油涂抹患處一天3次 v 內服方:陰虛口服知柏地黃丸v 陽虛口服桂附地黃丸 牙齦腫痛

5、v 中藥處方:大黃20g、芒硝30g、黃連20g、冰片3g、吳茱萸15g、共研細末,每次取5g分別貼雙足涌泉穴,一日一次。v 西藥處方:消炎痛、甲硝唑片、地塞米松片、SMZ片貼患處v 鴯鹋油涂抹患處v 穴位選擇:雙足底涌泉穴流行性腮腺炎v 中藥處方:消毒散由青黛、芒硝、大黃、重樓、乳香、沒藥、三七組成。v 使用方法:取藥粉3g,用蛋清調成稠糊狀,分別敷于腮腺高腫部位,蓋上消毒紗布,固定。每天敷貼10小時后取下,5天為1個療程。v 穴位選擇:貼患處過敏性鼻炎v 通鼻散組成:延胡索、白芥子、細辛、甘遂、麻黃v 使用方法: 研成細末,每穴取藥粉3g, 生姜汁混合。可分別敷于膻中穴、兩肺俞穴,大椎,雙

6、側風門穴,蓋上消毒紗布,膠布固定。每天敷貼10小時后取下,5天為1個療程.v 方中取白芥子、細辛散寒化痰,、麻黃辛溫宣肺,配以姜汁溫中; 具有散寒化痰、宣肺通竅之功。三藥合用,溫陽化痰、祛風散寒,宣肺通竅v 取穴以大椎、風門、肺俞、腎俞為主穴。若肺俞處皮膚破損,換貼膏肓穴;若腎俞處皮膚破損,換貼志室穴。兼有慢性咽炎者,加天突穴;兼有哮喘者,加天突、定喘二穴。v 穴位選擇:天突穴、定喘穴痛經(jīng)v 中藥處方:痛經(jīng)貼膏是由益母草、當歸、白芍、川芎、丹參、肉桂、炮姜、五靈脂、香附、延胡索等藥物組成。v 使用方法: 研成細末,每穴取藥粉3g, 生姜汁混合,分別敷于神闕穴 、中極穴、次髎穴 ,每天敷貼10小

7、時后取下,5天為1個療程。v 方中以香附行氣解郁,當歸、川芎、益母草、五靈脂活血化瘀、肉桂、炮姜暖宮散寒、當歸、白芍、丹參益陰補血,延胡索行氣活血止痛,補虛瀉實,如此寒去瘀化,氣血調暢,痛經(jīng)自止。經(jīng)痛婷貼貼關元穴v 穴位選擇:關元穴乳腺增生v 中藥處方:透骨消 、五靈脂 、三棱 、莪術 、延胡索。v 使用方法:藥物研粉,用甘油調勻做成大的藥片,用貼敷在乳痛點或腫塊表面,月經(jīng)干凈 后3開始,每日1貼,每次貼 2 d,連貼7d,停藥 6 天后重復治療。v 穴位選擇:神闕穴 、中極穴、次髎穴急性乳腺炎處方組成:大黃、芒硝、蒲公英、夏枯草 疼痛加消炎痛 穴位選擇:貼患處卵巢囊腫v 中藥處方愈囊湯組成:

8、柴胡、桃仁、赤芍、甲珠、丹皮、紅花、血竭、牡蠣、夏枯草、制大黃,蒲公英甘草。v 使用方法:藥物研粉,在左右囊腫體表投影區(qū)各5 g,三天一換藥,15天為一療程。v 穴位選擇:子宮穴、患處帶狀皰疹v 中藥處方:赤小豆、馬齒莧、大黃、雄黃。v 使用方法:上藥研成細末,混勻后加麻油適量調糊,每天敷貼2-3小時后取下,日34次,5天為1個療程。v 雄黃解毒療瘡,尤善治瘡毒,馬齒莧、赤小豆,大黃清利濕熱,解毒療癰,治療帶狀疤疹效果滿意,極少留有后遺神經(jīng)痛,具有時間短,療效迅速,方法簡捷,便利,副作用少等優(yōu)點.v 西藥處方:點刺、拔罐、火療患處,清洗,用聚肌包2mg+西咪替丁02g+2%利多卡因2ml+病毒

9、靈5片,置患處,用水凝膠冷敷貼干貼。 v 穴位選擇:貼患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v 中藥處方:姜黃、制川烏、制草烏、一枝蒿、延胡索、少許冰片、痛甚加消炎痛300mgv 穴位選擇:貼患處痛風v 中藥處方:土茯苓、萆薢、威靈仙、桃仁、紅花、澤蘭、澤瀉、苡米、車前子v 紅腫加大黃、芒硝v 西藥處方:秋水仙堿片、小蘇打片、消炎痛、復方丹參片v 穴位選擇:貼患處頸椎病、腰椎病,骨質增生v 中藥處方:生草烏、生川烏、乳香、沒藥、一枝蒿、紅花、透骨草、伸筋草、威靈仙、馬錢子各50g、遼細辛、全蟲、土別各20g、蜈蚣10條、用75%的酒精1000ml侵泡15天后每次取2-3ml藥液稀釋水凝膠冷敷貼v 穴位選擇:貼患處皮膚潰瘍v 糖尿病引起的潰瘍:用苯妥英鈉藥粉干撒傷口、用水凝膠冷敷貼干貼患處v 用蘆薈膠配合外擦v 穴位選擇:貼患處痔瘡v 內痔中西藥處方:大黃、芒硝、牛黃解毒片、v 出血多者加云南白藥粉v 疼痛厲害者加利多卡因與水凝膠冷敷貼攪拌放入肛門v 外痔中西藥處方:大黃、芒硝、冰片、消炎痛貼痔核v 穴位選擇:痔核跌打損傷v 中藥處方:自然銅、三七、乳香 、沒藥、血竭、當歸、牛膝、赤芍。v 穴位選擇:貼患處貼敷后注意事項1、貼敷時間6-24小時,嬰幼兒及使用刺激性較強、有大毒藥物者適當減少貼敷時間;2、有中輕度疼痛、發(fā)癢、染色及發(fā)小泡為正常反應。3、一個穴位不宜連續(xù)貼敷,選一組穴位交替使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