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十章 病毒的基本性狀病毒(virus)的概念與主要特點 體積微小 結構簡單 只含一種類型的核酸 只能在活細胞內寄生,以復制方式增殖 對干擾素敏感 非細胞型微生物第一節(jié) 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與化學組成1形態(tài)和大小形態(tài):球狀或近似球狀; 少數(shù):桿狀、絲狀等大小:納米(nm, 1/1000mm)20 250 nm病毒體(virion)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顆粒,具有典型的形態(tài)結構,并有感染性。2結構和化學組成2.1病毒的核心(core)位于病毒體的中心化學成分:核酸(單鏈ss和雙鏈ds DNA或RNA),功能性蛋白功能:構成病毒的基因組,為病毒的復制、遺傳和變異提供遺傳信息2.2病毒的衣殼(capsid)
2、包圍著病毒的核心,由殼粒(capsomere)組成化學成分:蛋白質功能 保護病毒核酸 具有抗原性 參與病毒的感染過程殼粒的排列形式 螺旋對稱型:如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 二十面體立體對稱型:腺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等 20個等邊三角形的面12個頂角30條棱邊,五鄰體,六鄰體 復合對稱型:痘病毒、噬菌體核心+衣殼=核衣殼(nucleocapsid)裸露病毒(naked virus)外面還有包膜的包膜病毒(enveloped virus)2.3包膜(envelope)包圍著病毒體核衣殼的脂質雙層膜化學成分:蛋白質、脂類和糖類,其中蛋白質由病毒基因編碼,脂類和糖類來自宿主細胞。有些病毒的糖蛋白在包膜表面
3、形成釘狀突起,即刺突(spike)或包膜子粒(Peplomere)。功能:維護病毒體結構的完整性 具有抗原性 參與病毒的感染過程 核心core :核酸構成基因組,決定病毒遺傳、變異和復制 衣殼capsid :殼粒capsomere 保護、介導、抗原性 包膜envelope :包膜子粒peplomere(刺突spike)保護、介導、抗原性第二節(jié) 病毒的增殖 自我復制(self replication):病毒以核酸分子為模板進行繁殖的方式 條件:易感細胞,活細胞1病毒的復制周期復制周期以病毒基因組為模板,利用宿主細胞提供的原料、能量、合成酶及場所等,通過一系列生物合成過程,分別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
4、,在細胞內一定的部位裝配成熟并釋放出子代病毒的過程。Absorptionpenetrationuncoatingbiosynthesisassemblymaturationrelease有包膜病毒:膜融合(membrane fusion)無包膜病毒:病毒胞飲(viropexis)膜筏(membrane raft):流動的細胞膜脂質中相對剛性的復合結構,含有受體等蛋白生物合成( Biosynthesis ):有病毒核酸,但無完整病毒顆粒,也檢測不到病毒抗原,故稱為隱蔽期(latent period)早期:轉譯早期蛋白,適度抑制細胞代謝晚期:主要是復制病毒核酸、合成結構 7大類型: 雙鏈DNA病毒
5、 單鏈DNA病毒 正單鏈RNA病毒 負單鏈RNA病毒 雙鏈RNA病毒 逆轉錄病毒 DNA嗜肝病毒 復制區(qū)域:DNA病毒-核內(除痘病毒) RNA病毒-胞質(除逆轉錄病毒)5裝配、成熟與釋放裝配區(qū)域:DNA病毒 核內(除痘病毒)RNA病毒與痘病毒 胞質成熟:核衣殼裝配好后,發(fā)育為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體釋放:無包膜病毒:宿主細胞裂解有包膜病毒:出芽2病毒的異常增殖與干擾現(xiàn)象 頓挫感染(abortive infection):細胞條件不合適,病毒進入細胞但不能復制,或不能組裝和釋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 容納細胞(permissive cell)及非容納細胞 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
6、基因組不完整或因某一基因位點改變,不能進行正常增殖的病毒體。 缺陷干擾顆粒(defective interfering particles, DIP):能干擾同種成熟病毒體進入細胞,抑制其增殖的缺陷病毒 輔助病毒(helper virus):能彌補缺陷病毒的不足,使之增殖出完整病毒的病毒 干擾現(xiàn)象(interference):當兩種病毒感染同一細胞時,可發(fā)生一種病毒的增殖抑制了另一種病毒增殖的現(xiàn)象。 病毒誘導細胞產(chǎn)生干擾素interferon(IFN) 病毒改變了細胞表面受體結構或細胞代謝途徑第三節(jié) 病毒的遺傳與變異基因突變* 條件致死性突變株(溫度敏感株):如ts突變株 * 宿主范圍突變株:
7、如hr突變株* 耐藥突變株:酶基因突變 基因重組(recombination)與重配(reassortment):病毒基因組之間的相互作用基因整合(integration):病毒基因組與宿主細胞基因組的重組基因產(chǎn)物的相互作用* 互補作用 * 表型混合與表型交換 第四節(jié) 理化因素對病毒的影響滅活(inactivation):病毒在理化因素的影響后,失去感染性的現(xiàn)象1物理因素的影響 溫度:5060C 30min,100C 數(shù)秒鐘滅活 射線和紫外線:損傷核酸 酸堿度:pH59范圍內穩(wěn)定,強酸、強堿滅活2化學因素的影響 脂溶劑:乙醚、氯仿等破壞包膜病毒 酚類:酚及其衍生物是蛋白變性劑 氧化物、鹵素及其
8、化合物 抗生素與中草藥亞病毒(subvirus): 一類比病毒還小、結構更簡單的微生物類病毒(viroid):很小的具有感染性的RNA分子。為植物病毒,僅由200400個核苷酸組成,具有棒狀二級結構的單鏈環(huán)狀RNA。無包膜或衣殼,不含蛋白質。 衛(wèi)星病毒:與植物病害有關,分為兩大類,一類為自身衣殼蛋白,另一類為RNA分子(曾被稱為擬病毒virusoid),需利用輔助病毒的蛋白衣殼。其特點為基因組由5002000個核苷酸構成的單鏈RNA。朊粒(prion):見單獨章節(jié),耐蛋白酶K的蛋白分子,稱為朊蛋白(PrP)。人和動物海綿狀腦病:人克-雅?。–JD),瘋牛病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感染與致病機制1病毒
9、感染的傳播方式水平傳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在人群不同個體間或動物與人之間的傳播,是大多數(shù)病毒的傳播方式。垂直傳播(vertical transmission):由宿主的親代傳給子代的傳播方式。主要通過胎盤、產(chǎn)道或哺乳傳播,如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及乙型肝炎病毒等。 2病毒感染的類型n 根據(jù)有無臨床癥狀:隱性感染和顯性感染n 顯性感染根據(jù)癥狀出現(xiàn)早晚和持續(xù)時間長短 :急性病毒感染(獲得特異性免疫)和持續(xù)性病毒感染(persistent viral infection,重要傳染源) 潛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隱性或急性
10、感染后病毒潛伏在特定組 織細胞內(不復制),某些條件下激活后引起顯性感染,如單純皰疹病毒I型引起的唇皰疹 慢性感染:乙型肝炎、MCV、EBV等 慢發(fā)病毒感染(slow virus infection):感染后有很長潛伏期(有復制), 一旦發(fā)病呈慢性進行性,常導致死亡,如HIV引起的AIDS、麻疹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SSPE)第二節(jié) 病毒的致病機制1對宿主細胞的致病作用溶細胞作用(殺細胞效應cytocidal effect) 病毒大量復制過程中可損傷細胞核、細胞膜、內質網(wǎng)、線粒體,導致細胞裂解死亡。在體外實驗中,通過細胞培養(yǎng)和接種殺細胞性病毒后,可用顯微鏡觀察到細胞變圓、壞死,
11、從瓶壁脫落等現(xiàn)象,稱為細胞病變作用(cytopathic effect, CPE)。 穩(wěn)定狀態(tài)感染(steady state infection)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后能夠復制,但不引起細胞立即裂解、死亡,常見于胞膜病毒,如流感病毒、皰疹病毒。這些不具有殺細胞效應的病毒感染稱為穩(wěn)定狀態(tài)感染。 細胞融合(麻疹病毒和副流感病毒) 細胞表面出現(xiàn)病毒基因編碼的抗原穩(wěn)定狀態(tài)感染的細胞由于表達病毒抗原,是免疫攻擊的靶細胞 細胞凋亡有些病毒(如HPV、HIV)感染細胞后,病毒可直接或由病毒編碼的蛋白因子的間接作用,誘發(fā)細胞凋亡。這過程可促進細胞中病毒的釋放,但也限制由病毒“工廠”生產(chǎn)的病毒體的數(shù)量。細胞增生與轉
12、化有的病毒感染細胞后并不抑制細胞的DNA合成,反而促進DNA合成,如SV40可促進細胞增殖,使之發(fā)生形態(tài)變化,失去細胞間接觸抑制,而成堆生長,導致細胞轉化。細胞轉化與腫瘤形成密切相關基因組整合(integration)某些DNA病毒和逆轉錄病毒在感染中可將基因整合于宿主細胞基因組中。病毒基因組的整合造成宿主細胞基因組的損傷,影響細胞結構和功能;有的整合病毒基因可表達對宿主細胞具有特殊作用的蛋白,如SV40病毒的T蛋白可引起細胞轉化。包涵體形成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細胞內,用普通光鏡可看到與正常細胞結構和著色不同的圓形或橢圓形斑塊,稱為包涵體(inclusion body) 。有的位于胞質內(痘病毒)
13、,有的位于胞核中(皰疹病毒);或兩者都有(麻疹病毒);有嗜酸性的或嗜堿性的,因病毒種類而異。 2病毒感染對機體的致病作用(一)病毒對組織器官的親嗜性與組織器官損傷病毒對組織的親嗜性:病毒對機體某些種類的細胞易感,并在一定種類細胞內寄生。組織親嗜性的基礎是該組織器官的細胞表達病毒受體,并具有病毒增殖的條件。組織親嗜性造成病毒對特定組織器官的損傷,也是形成臨床上不同系統(tǒng)疾病的原因。(二)免疫病理損傷病毒抗原刺激機體產(chǎn)生免疫應答,所產(chǎn)生的變態(tài)反應和炎癥反應可造成病理損傷。n 體液免疫病理作用:特異抗體與感染細胞膜上的病毒抗原結合,在補體 參與下引起細胞破壞;Ag-Ab復合通過III型超敏反應機制損傷
14、組織器官。n 細胞免疫病理作用:Th1細胞介導的免疫炎癥、CTL介導的特異性殺傷 作用均可破壞感染細胞,進而影響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三)病毒對免疫系統(tǒng)的致病作用n 病毒感染引起免疫抑制:如麻疹病毒、EB病毒、風疹病毒等。n 病毒對免疫細胞的殺傷:HIV侵犯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和CD4+Th細 胞,引起細胞免疫功能低下。n 病毒感染引起自身免疫?。阂环矫?,病毒感染使細胞出現(xiàn)新抗原,從而引起自身免疫損傷;另一方面,病毒感染免疫細胞后可致免疫應答功能紊亂,失去“自身”和“非自身”識別能力。 3病毒和機體的相互作用病毒受體(viral receptor)和病毒吸附蛋白VAP的特異性結合決定病毒的組織親嗜性。 第三節(jié) 抗病毒感染免疫1固有免疫1.1 IFN:是病毒或其他干擾素誘生劑刺激人或動物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及體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抗病毒、抗腫瘤和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糖蛋白。種類:IFN-a白、b成纖維 I型,抗病毒作用強 IFN-g T細胞 II型,抗病毒弱,抗腫瘤和免疫調節(jié)能力強作用特點:種特異性、間接性、廣譜性抗病毒機制:與細胞膜上受體結合誘導抗病毒蛋白(AVP)產(chǎn)生;合成抗病毒蛋白,如2-5A合成酶、蛋白激酶等,中斷病毒復制及擴散。1.2 NK細胞:處在抗病毒感染的第一線抗病毒感染機制:穿孔素溶解病毒感染細胞絲氨酸酯酶激活核酸內切酶,誘發(fā)細胞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冀教版高一語文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統(tǒng)編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上教版九年級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牛津譯林版九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度智慧門禁系統(tǒng)門衛(wèi)服務全面升級合同4篇
- 2025版高鐵建設農(nóng)民工勞動合同規(guī)范文本3篇
- 技術專利資源共享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節(jié)能門窗工程分包合同樣本4篇
- 2025版醫(yī)療責任保險合同范本4篇
- 《醫(yī)院財務分析報告》課件
- 2025老年公寓合同管理制度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 期末綜合卷(含答案)
- 2024中國汽車后市場年度發(fā)展報告
- 感染性腹瀉的護理查房
- 天津市部分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物理 含解析
- 《人工智能基礎》全套英語教學課件(共7章)
- GB/T 35613-2024綠色產(chǎn)品評價紙和紙制品
- 2022-2023學年五年級數(shù)學春季開學摸底考(四)蘇教版
- 【螞蟻保】2024中國商業(yè)醫(yī)療險發(fā)展研究藍皮書
- 軍事理論-綜合版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國防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