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離心泵復習題_第1頁
第1章-離心泵復習題_第2頁
第1章-離心泵復習題_第3頁
第1章-離心泵復習題_第4頁
第1章-離心泵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 .比轉數(shù)不同的離心泵其幾何形狀 相似。 第1章離心泵 一、填空題 )、軸封箱和口 1 離心泵的主要部件有( 環(huán)等。 2. 離心泵的過流部件是()、()和()。 3. 按流體吸入葉輪的方式可將離心泵分為()和( 4 按葉輪級數(shù)可將離心泵分為()和()。 5. 有效汽蝕余量數(shù)值的大小與()有關,而與( 等無關,故又稱其為泵吸入裝置的有效汽蝕余量。 6. 提高離心泵抗汽蝕性能有兩種措施,一種是改進泵本身的結構參數(shù)或結構型式, 使泵具有盡可能小的();另一種是合理地設計泵前裝置及其安裝位置, 使泵入口處具有足夠大的(),以防止發(fā)生汽蝕。 7. 泵的特性曲線是由流量一()曲線、流量一()曲線、流量一

2、( ) 曲線和流量一()曲線組成。 二是()。 10. 改變泵特性曲線的常用調節(jié)方法有()調節(jié)、()調節(jié)、 ()調節(jié)、改變葉片角度,改變前置導葉葉片角度等調節(jié)方式。 11. 改變裝置特性曲線的常用調節(jié)方法有()調節(jié)、()調節(jié)和() 調節(jié)。 12. 兩臺離心泵流動相似應具備的條件是()和()。 、單選題 1. 泵的揚程是指單位質量液體 。 A. 流過泵后獲得的有效能頭B流過泵后的壓力能頭增值 C流過泵后能被派送的高度D.從葉輪中獲得的壓力能 2 .若液流進入葉輪流道時無預旋則 。 A. C1=0B.C1u=0C.C1r=0D.W1=0 3. 理論揚程的大小與 有關。 A.液流在葉道進出口的速度B

3、.葉輪進出口的寬度 C.液體粘度D.液體性質 4理論揚程的大小與 無關。 A.葉輪外徑B.葉輪轉速 C.葉輪離角D.液體性質 5. 離心泵內的流動損失包括摩擦阻力損失和 損失。 A.沖擊 B.流量C.機械D.輪阻 A.不一定B.定C.定不D.不一定不 7.比轉數(shù)相同的離心泵其幾何形狀 完全相似。 A.定B.定不C.不一定不D.不一定 &比轉數(shù)ns越大,葉輪的最大切割量 。 A.越大 B.越小 9. 有效汽蝕余量與 A.吸液管路特性 C.離心泵結構 10. 必需汽蝕余量與 A.泵本身的結構 C.當?shù)卮髿鈮毫?C.不變D.可大可小 有關。 B. 當?shù)卮髿鈮毫?D.離心泵轉速 有關。 B. 吸液管路

4、特性 D.液體汽化壓力 11泵發(fā)生汽蝕的條件是。 A. ha hrB. ha h C.Hs A hr,不發(fā)生汽蝕; ha A hr,嚴重汽蝕。 6. 答:1、提高離心泵本身抗汽蝕性能的措施: (1)適當加大DO和bl, (2)采用 雙吸式葉輪,(3)采用合理的葉片進口邊位置及前蓋板形狀, (4)采用誘導輪,(5) 采用超汽蝕葉形的誘導輪,(6)采用抗汽蝕材料。 2、改善吸入裝置特性:(1)集輸裝置采用灌注頭吸入,(2)油泵以正壓進 泵。 3、從設計因素出發(fā):設計吸入管路時盡可能選用管徑大些、長度短些、彎頭 和閥門少些、輸送介質的溫度盡可能低些等措施。 4、從運行因素出發(fā):運行時注意轉速不應高于

5、規(guī)定轉速。 7. 答:離心泵的特性曲線是由流量一揚程曲線、流量一功率曲線、流量一效率曲線 和流量一汽蝕余量曲線組成。 流量一揚程曲線是選擇泵和操作使用的主要依據;流量一功率曲線是合理選擇 驅動機功率和操作啟動泵的依據;流量一效率曲線是檢查泵的工作經濟性的依據; 流量一汽蝕余量曲線反映泵在各種流量下的汽蝕性能。 &答:泵排出流量=管路中輸送流量,泵提供揚程H=管路所需能頭h。 9答:泵提供揚程工H管路所需能頭ho 10. 答:1、改變管路特性:管路節(jié)流調節(jié),旁路調節(jié),管路靜特性變化; 2、改變泵的性能:改變工作轉速n,切割葉輪外徑 D2。 11. 答:泵有效汽蝕余量:液體在吸入法蘭處截面上所具有

6、的推動和加速液體進入 葉道時高出汽化壓力的能頭。h Ps c2 Pv g 2g g 有效氣蝕余量數(shù)值的大小與泵裝置的操作條件有關,而與泵本身的尺寸結構 無關。 12. 答:泵必需汽蝕余量:液流從入口到泵內壓力最低點的全部能頭損失。 hr 2g 2 W1 2 2g 影響 hr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泵的結構(如吸入室與葉輪進口的幾何形狀)以及 泵的轉速和流量等,而與吸入管路系統(tǒng)無關。 13. 答:幾何相似,進口運動相似,雷諾數(shù)對應相等。 14. 答:由于液體流動不完全符合管道軌跡,于是產生橫向渦流,渦流方向與軸向 方向相反,使C2u C2u,因此造成實際揚程 Ht 理論揚程Ht。 15. 答:葉輪出口處

7、葉片角2A 90o的葉輪稱為后彎葉片型葉輪,后彎葉片型葉輪 具有最大的反作用度,同時液體獲得的靜揚程Hpot在理論揚程Ht中所占比例較大、 動揚程較小,液體流動損失小、泵效率較高。 16答:軸封、前阻漏環(huán)、后阻漏環(huán) 17.答:合理設計流量、額定吸入量和吸入速度;(2)改進泵入口的結構參數(shù), 采用抗氣蝕材料;(3)泵的實際吸入管路安裝高度不超過Hgl值;(4)控制泵的轉 速n不高于泵不發(fā)生氣蝕的允許轉速。 18. 答: (1 )提高泵輸出壓頭滿足管路所需能頭; (2) 泵的性能盡可能相同。 19. 答: (1)提咼泵輸流量(2)泵的性能盡可能相冋( 3)泵的額定壓頭盡可能相 等。 20. 答: 3.65n Q %3 H4 揚程:在低比轉速時,隨著流量的增加,揚程下降較為緩和, 即H-Q曲線比較平坦; 比轉速增大時,揚程曲線變陡,甚至出現(xiàn)階梯狀。 功率:在低比轉速時,功率隨著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功率曲線呈上升狀;當比轉速 再增加時,隨著流量的增加,功率反而減小,功率曲線呈下降狀,甚至出現(xiàn)階梯狀。 效率:在低比轉速時,曲線比較平坦,高效率區(qū)域較寬;比轉速越大,效率曲線越 陡,高效率區(qū)域變得越窄。 五、答:1、1兩臺泵并聯(lián)工作時的工作點;2兩臺泵并聯(lián)時泵n的工作點;3兩臺 泵并聯(lián)時泵I的工作點; 4泵n單獨在管路中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