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復習資料全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6/faaf7823-18aa-471f-ba0d-f205ee08e6ad/faaf7823-18aa-471f-ba0d-f205ee08e6ad1.gif)
![教育學復習資料全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6/faaf7823-18aa-471f-ba0d-f205ee08e6ad/faaf7823-18aa-471f-ba0d-f205ee08e6ad2.gif)
![教育學復習資料全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6/faaf7823-18aa-471f-ba0d-f205ee08e6ad/faaf7823-18aa-471f-ba0d-f205ee08e6ad3.gif)
![教育學復習資料全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6/faaf7823-18aa-471f-ba0d-f205ee08e6ad/faaf7823-18aa-471f-ba0d-f205ee08e6ad4.gif)
![教育學復習資料全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6/faaf7823-18aa-471f-ba0d-f205ee08e6ad/faaf7823-18aa-471f-ba0d-f205ee08e6ad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育學復習資料緒論&第一章教育的概念一、掌握教育、學校教育、教育學等概念的含義,教育的構成要素。教育:廣義的教育:是有意識的以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為首要和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狹義的教育:即學校教育,是由專門的教育機構所承擔的 、由專門的教職人員所實施的有 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以影響學生身心發(fā)展為首要和直接目標的教育活動。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是與社會教育相對的概念。專指受教育者在各類學校內所接受的各種教育活動,是教育制度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說來,學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學: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 、揭示教育規(guī)律和闡釋教育理論及其應用的一門社會科學 教育的構成要素:1、受教育者受教
2、育者是指在各種教育活動中從事學習的人,既包括學校中學習的兒童 、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種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學生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受教育者也是社會的現實的活生生的人,他們不是教育活動可以任意涂抹的白板或加工的素材,而是學習活動的主體。2、教育者凡是對受教育者在知識、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響作用的人,都可稱為教育者。但自學校教育產生以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學校中的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員。教育者是構成教育活動的一個基本要素。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指導與管理教育者:擔任教的責任,施加教育影響的人。教育者處于法律、傳統、知識及師生關系上 的主導地
3、位。這種地位既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責任和能力的考量。受教育者與教育者的 地位有一定的相對性。受教育者與教育者相對于教育活動的其他要素,都是教育的主體,他們之間又是互為主客體,互為條件的關系。(交互主體,復合主體,主體間性)3、教育中介系統教育中介系統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聯系與互動的紐帶,是開展教育活動的內容和方式 。其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作為教育的主體因素,是決定性的;同時,在現代教育中,教育影響尤其教育內容 (課程)和教育手段的現代化具有越來越重要的重要。但相比之下,這些物”的因素最終要通過主體的創(chuàng)造和合理的開發(fā)使用、發(fā)揮作用。二、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態(tài)及其歷史發(fā)展脈絡 。起源:教育神話起源
4、說、教育生物起源說、教育心理起源說、教育勞動起源說,也稱教育的社會起源說 教育的形態(tài)有三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我們可以將教育的歷史發(fā)展分為三大時期;一是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教育;二是現代教育,包括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三是未來教育學記古代教育思想的產生和教育學的萌芽(中國)論語柏拉圖 理想國古代教育思想的產生和教育學的萌芽(歐洲)亞里斯多德雄辯術原理古希臘三杰”: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盧梭愛彌兒在思想觀念方面對后世教育思想家產生重要影響盧梭的教育思想被譽為舊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嶺布魯納教育過程教育研究更加深化1)強調認知能力的發(fā)展2)重視掌握學
5、科的基本結構” 3)提倡從發(fā)現中學習 布魯姆制訂出了教育目標的分類系統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并未說明應該怎樣促進學生心智能力的發(fā)展,對情感目標、動作技能目標闡述得還不夠深入凱洛夫教育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后,全面學習蘇聯的一段歷史年代里,凱羅夫的 教育學成了中國各級師范院校的必讀書。贊科夫教學與發(fā)展:強調教育應走在學生發(fā)展前面,促進學生的一般發(fā)展班巴斯基提出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的理論楊賢江新教育大綱這是我國第一本試圖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論述教育的著作 夸美紐斯大教學論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為研究對象的著作,是獨立形態(tài)的教育學的開端 、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 學科的開始提出強調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即普及教育
6、的思想 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標志著教育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教育史上被譽為第一部具有學科形態(tài)的教育學根據兒童心理活動規(guī)律劃分著名的教學四階段:明了、聯想、系統、方法,提出了教學的教育性思想杜威(實用主義教育學)學校與社會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做中學是杜威教育理論的重要部分。對世界教育發(fā)展有重大影響第二章:教育與人的發(fā)展一、掌握人的發(fā)展的基本內涵 。人的發(fā)展”一般有兩種釋義:(1)把它與物種發(fā)展史聯系起來 ,將它看成是人類在地球上出現及其進化的過程,即人類的發(fā)展或進化;(2)更為通常的解釋是把它與個體發(fā)展聯系起來,將它看成是人類個體的成長變化過程。廣義的個體發(fā)展是指個人從胚胎到死亡的變化過
7、程,其發(fā)展持續(xù)于人的一生。狹義的個體發(fā)展是指個人從出生到成人的變化過程,主要是指兒童的發(fā)展。人的發(fā)展是整體性的發(fā)展,包括生理發(fā)展,心理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這三方面既有一定的相 對獨立性,又十分密切地聯系在一起 ,在人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相互制約 、相互促進的關系 它們與教育所要培養(yǎng)的人的體、智、德、美等方面的發(fā)展是相一致的、交織在一起的。從總體上看,人的發(fā)展十分復雜,是一個生活與生長并進的過程,是一個給定”與自我選擇”、自我構建”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過程,是發(fā)展的各種因素相互制衡、相互協調的過程,它體現為個體內部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與外顯行為方式的連續(xù)又較穩(wěn)定的發(fā)展變 化。二、影響人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8、遺傳、環(huán)境、教育、人的主觀能動性等及它們在人的發(fā)展中的各自作用。遺傳:(一)遺傳素質是人的發(fā)展的生理前提 ,為人的發(fā)展提供了可能性(二)遺傳素質的成熟程度制約著人的發(fā)展過程及年齡特征(三)遺傳素質的差異性對人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四)遺傳素質具有可塑性 遺傳決定論鼻祖:高爾頓 環(huán)境:(一)環(huán)境是人的發(fā)展的外部條件(二)環(huán)境的給定性與主體的選擇性(三)環(huán)境對人的發(fā)展的制約作用離不開人對環(huán)境的能動活動環(huán)境決定論代表:華生 個體的能動性:(一)個體的能動性是在人的活動中產生和表現出來的(二)個體的能動性是人的發(fā)展的內在動力 (三)個體的能動性影響人的自我設計和自我奮斗教育:主導作用(一)教育是一種有目
9、的地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二)教育主要通過文化知識的傳遞來培養(yǎng)人知識的認識價值 知識的能力價值 知識的陶冶價值 知識的實踐價值(三)教育對人的發(fā)展的作用越來越大 教育決定論,教育萬能論代表:洛克影響人的發(fā)展的四因素在人身心發(fā)展過程中的地位:1)內因遺傳是人發(fā)展的物質前提 主觀能動性是人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2)外因環(huán)境是影響人的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教育在人的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三、掌握教育與人的發(fā)展的制約性(即書中的 人的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一)人的發(fā)展的順序性(二)人的發(fā)展的階段性(三)人的發(fā)展的不平衡性(四)人的發(fā)展的互補性(五)人的發(fā)展的整體性 (六)人的發(fā)展的個別差異性第三章:教育與社會的發(fā)展、掌握教育的
10、社會制約性(一)生產力對教育的制約(1)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制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規(guī)模和速度(2)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制約人才的培養(yǎng)規(guī)格和教育結構(3) 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的發(fā)展和改革(二)社會經濟政治制度對教育的制約(1)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的性質制約教育的性質(2)社會經濟政治制度制約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社會經濟政治制度制約教育的領導權(4)社會經濟政治制度制約受教育權(5)社會經濟政治制度制約教育內容、教育結構和教育管理體制(三)文化對教育的制約與影響(1)文化知識制約教育的內容與水平(2)文化模式制約教育環(huán)境與教育模式(3)文化傳統制約教育的傳統與變革二、掌握教育
11、的經濟、政治與文化功能。(一)教育的經濟功能(1)教育是使可能的勞動力轉變?yōu)楝F實的勞動力的基本途徑(2) 現代教育是使知識形態(tài)的生產力轉化為直接的生產力的一種重要途徑(3)現代教育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因素(二)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通過傳播一定的社會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 ,完成年輕一代的政治社會化 (2)教育 通過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進政治體制的變革與完善 (3)教育通過提高全民文化素質 , 推動國家的民主政治建設(4) 教育還是形成社會輿論 、影響政治時局的重要力量(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 育對文化的傳遞 (2)教育對文化的選擇 (3)教育對文化的發(fā)展三、掌握教育的相對獨立性的表現及意義
12、教育的相對獨立性的表現 :(一)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活動,主要通過所培養(yǎng)的人作用于社會(二)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動特點、規(guī)律與原理 (三)教育具有自身發(fā)展的傳統與連續(xù)性意義:不能忽視教育的獨立性 ,否則,不可避免的會給教育帶來一定的紊亂,甚至出現嚴重下滑,使教育改革或發(fā)展大起大落 。不能把教育的相對獨立性理解為絕對獨立性,否則就會使教育走向 超經濟”、超政治”、超文化”的錯誤道路,喪尸教育發(fā)展的社會基礎和動力 。教育必須堅持自己獨立的品格和立場教育對社會的適應必須是有批判性的教育對社會的適應必須是有選擇的(5)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一個歷史過程 。(6)生產勞動與教育相結合是 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人
13、的發(fā)展實際上是指在人的勞動能力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包括人的社會關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個性及審美意識和能力上的和諧統一發(fā)展。三、掌握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基本類型 一一個人本位論、社會本位論的代表人物與基本觀 點。(1)個人本位論:代表人物:盧梭、裴斯泰洛齊、馬斯洛、薩特等基本觀點:主張教育目的應以個人需要為根本或出發(fā)點,強調以個人自身完善和發(fā)展的需要為主來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構教育活動的一種教育目的理論。(2)社會本位論:代表人物:柏拉圖、荀況、孔德、涂爾干、諾篤爾普等基本觀點:主張教育目的應以社會需要為根本或出發(fā)點,強調以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為主來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構教育活動的一種教育目的理論。四、了
14、解新中國成立后頒布的教育方針,熟悉國家當前的教育方針 、教育目的。1957年: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1982年:新憲法規(guī)定:國家培養(yǎng)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 發(fā)展”。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教育所培養(yǎng)的人才,都應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和社會主義事業(yè) ,具有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艱苦奮斗的獻 身精神,都應該不斷追求新知,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的科學精神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
15、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使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 ,要求各級各類學校認真 貫徹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 人”的方針。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規(guī)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綜觀建國以來我國教育目的的演變,不難看出: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不同時期,存在著 對人才培養(yǎng)
16、的不同要求;同時,不同時期的教育目的,又存在一定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體現著我國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 的基本精神。這種基本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培養(yǎng)勞動者”或社會主義建設人才”(二)堅持全面發(fā)展 (三)培養(yǎng)獨立個性五、了解全面發(fā)展教育的組成部分(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綜合實踐活動)及其相互關系。德育:我國的德育體現了整個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對受教育者的全面發(fā)展起著定向的作用 智育:智育是傳授系統科學文化知識 ,形成科學世界觀,培養(yǎng)基本的技能技巧和發(fā)展智 力的教育。體育:體育是全面發(fā)展體力,增強體質,傳授和學習健身知識和體育運動技能 的教育。美育:美育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發(fā)展鑒賞美和創(chuàng)作
17、美的能力 ,培養(yǎng)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質的教育。(隋煬 帝美能治病”的故事)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 ,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讓學生自主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社會實踐、勞動技術和信息技術等活動 ,積累解決 實際問題的經驗、提高綜合應用知識于實踐的能力教育 。五育”之間的關系:(1)五育”各有其相對獨立性(2) 五育”之間具有內在聯系(3)五育”在全面發(fā)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德育不好出危險品,智育不好出次品,體育不好出廢品,美育不好出低檔品 六、掌握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當前我國教育目的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實現的 要求。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8、在于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 力、獨立個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各級各類人才。主要問題:使學生學習負擔不堪重負嚴重摧殘了學生的人性 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挫傷了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實現要求: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 ,為他們學習做人和進一步接受專業(yè)(職業(yè))教育打好基礎,為提咼民族素質打好基礎 。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思想理念,并促進他們的智能與品德發(fā)展的方法 。談話法談話法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通過回答、對話的形式來引導學生思考、探究,獲取或鞏固知識,促進學生智能發(fā)展的方法。讀書指導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
19、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 、參考書以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 練習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知識去反復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決某類作業(yè)與習題,以加深理解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通過展示實物 、直觀教具、實驗或播放有關教學內容的軟件 、特制的 課件,使學生認識事物、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 。實驗法實驗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進行獨立作業(yè),觀察事物和過程的發(fā)生和變化,探求事物的規(guī)律,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方法 。實習作業(yè)法 實習作業(yè)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能 力的方法。討論法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 ,辨明其是非
20、 真?zhèn)我垣@取知識的方法。研究法研究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的探索 ,創(chuàng)造性 地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的方法 。(5) 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一個歷史過程。(6) 生產勞動與教育相結合是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人的發(fā)展實際上是指在人的勞動能力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包括人的社會關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個性及審美意識和能力上的和諧統一發(fā)展。三、掌握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基本類型一一個人本位論、社會本位論的代表人物與基本觀點。(1)個人本位論:代表人物:盧梭、裴斯泰洛齊、馬斯洛、薩特等基本觀點:主張教育目的應以個人需要為根本或出發(fā)點,強調以個人自身完善和發(fā)展的需要為主來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構教育
21、活動的一種教育目的理論(2) 社會本位論:代表人物:柏拉圖、荀況、孔德、涂爾干、諾篤爾普等基本觀點:主張教育目的應以社會需要為根本或出發(fā)點,強調以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為主來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構教育活動的一種教育目的理論。四、了解新中國成立后頒布的教育方針 ,熟悉國家當前的教育方針 、教育目的。1957年: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 發(fā)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1982年:新憲法規(guī)定:國家培養(yǎng)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 發(fā)展”。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指出,教育所培養(yǎng)的人才,都應該有 理想、
22、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和社會主義事業(yè),具有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都應該不斷追求新知,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的科學精神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使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 ,要求各級各類學校認真 貫徹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方針。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
23、教育法 規(guī)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綜觀建國以來我國教育目的的演變,不難看出: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不同時期,存在著對人才培養(yǎng)的不同要求;同時,不同時期的教育目的,又存在一定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體現著我國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精神。這種基本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培養(yǎng)勞動者”或社會主義建設人才”(二)堅持全面發(fā)展(三)培養(yǎng)獨立個性五、了解全面發(fā)展教育的組成部分(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綜合實踐活動)及其相互關系。德育:我國的德育體現了整個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對受教育者的全面發(fā)展起著定向的作用智育:智育
24、是傳授系統科學文化知識,形成科學世界觀,培養(yǎng)基本的技能技巧和發(fā)展智力的教育。體育:體育是全面發(fā)展體力,增強體質,傳授和學習健身知識和體育運動技能 的教育。美育:美育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發(fā)展鑒賞美和創(chuàng)作美的能力,培養(yǎng)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質的教育。(隋煬 帝美能治病”的故事)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讓學生自主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社會實踐、勞動技術和信息技術等活動,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提高綜合應用知識于實踐的能力教育。五育”之間的關系:(1) 五育”各有其相對獨立性(2) 五育”之間具有內在聯系(3)五育”在全面發(fā)展教育中
25、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德育不好出危險品,智育不好出次品,體育不好出廢品,美育不好出低檔品。六、掌握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當前我國教育目的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實現的 要求。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 力、獨立個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各級各類人才。主要問題:使學生學習負擔不堪重負嚴重摧殘了學生的人性 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挫傷了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實現要求: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 ,為他們學習做人和進一步接受專業(yè)(職業(yè))教育打好基礎,為提咼民族素質打好基礎第九章:教學(下)一、掌握教學組織形式、班級授課制、復式教學、課的類型以及課的結構等
26、概念的基本含義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班級授課制: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 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上 課,分別學習所設置的各門課程 。在班級上課制中,同一個班的每個學生的學習內容與進 度必須一致,開設的各門課程,特別是在高年級,通常由具有不同專業(yè)知識的教師分別擔 任。復式教學:課的類型:課的結構:課的結構是指一堂課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安排順序和時間分配。二、了解教育史上出現過幾種影響較大的教學組織形式。個別教學制、班級上課制、分組教學制 (一)個
27、別教學制是教師面對個別或少數學生進行教學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 。在個別教學中,每位學生 所學的內容和進度可以有所不同 ,教師對每位學生教的方法和要求也有所區(qū)別 ,自然每位 學生學習的成效各不一樣 ,甚至差距極大。因此,個別教學最顯著的優(yōu)點在于 :教師能夠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包括天賦 、接受能力和努力程度而因材施教,加強教學的針對 性,比較充分地發(fā)展每個學生的潛能、特長和個性。(二)班級上課制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上課,分別學習所設置的各門課程 。在班級上課制中,同一個班的每個學生的學習內容與進度必須一致,開設的各門課程,特別是在高年級,通常由具有不同專業(yè)知識的教師分別擔任。 優(yōu)缺點(三)分組教學制是指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把他們分為水平不同的組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8.2.1.2《代入消元法(2)》聽評課記錄
- 新版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18平行四邊形》聽評課記錄30
- 珍稀郵票贈與合同(2篇)
- 生物識別技術開發(fā)合同(2篇)
- 蘇人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2.1《參與公共生活》聽課評課記錄
- 《青銅器與甲骨文》聽課評課記錄2(新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
- 晉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9.1 東南亞──兩洲兩洋的“十字路口”》聽課評課記錄2
- 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應用教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2.2.2《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聽評課記錄2
- 湘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第1章反比例函數1.3反比例函數的應用聽評課記錄
- 5《這些事我來做》(說課稿)-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
- 2025年度高端商務車輛聘用司機勞動合同模板(專業(yè)版)4篇
- 2025年福建福州市倉山區(qū)國有投資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 GB/T 45107-2024表土剝離及其再利用技術要求
- 2025長江航道工程局招聘101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黑龍江哈爾濱市面向社會招聘社區(qū)工作者1598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八省聯考四川高考生物試卷真題答案詳解(精校打印)
- 《供電營業(yè)規(guī)則》
- 執(zhí)行總經理崗位職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