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藥治療糖尿病研究論文_第1頁
中醫(yī)藥治療糖尿病研究論文_第2頁
中醫(yī)藥治療糖尿病研究論文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yī)藥治療糖尿病研究論文【關鍵詞】糖尿病腎病中醫(yī)藥療法氣陰兩虛肝虛不足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在糖尿病中的發(fā)病率達47.66%1,是引起慢性腎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常見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60%2。筆者就中醫(yī)藥對DN研究進行歸納,報道如下。 1病因病機 耿嘉等3明確地將DN的病因病機概括為“奇恒柔弱,內熱熏蒸,傷津耗氣,血稠液濃,蓄濁失精”,并強調氣陰兩虛是DM及DN的基本病機,瘀濁阻滯貫穿DN始終,是導致DN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南征4認為,DN的發(fā)生是疾病遷延,氣陰兩傷,陰損及陽,漸致血脈瘀阻,邪毒內生,損傷腎絡而成,毒損腎絡為病機核心。陳翠蘭

2、等5認為DN是在氣陰兩虛,陰虛燥熱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陳以平等6認為虛、瘀、濕、濁是DN之基本病機,四者中虛是導致DN的始動因素,瘀是構成DN的病理基礎,而濕、濁是加重DN不可忽視的方面。呂仁和等7認為DN是消渴病久治不愈,傷陰耗氣,痰熱郁瘀互結,阻于絡脈,形成微形瘕,由瘕聚漸成積的過程。瘕的形成與發(fā)展是DN的成因和病變發(fā)展的關鍵。樸春麗等8認為,毒損腎絡是主要病機,邪阻腎絡,深滯于浮絡、孫絡是其病情纏綿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 2臨床研究 2.1辨證論治楊永銘9將DN分為燥熱陰虛、氣陰兩虛、脾腎氣(陽)虛、陽虛濕濁瘀阻4型與DN的改變的各期相對應,共觀察248例,早期以氣陰兩虛為主,臨床期以陰陽兩

3、虛為主,終末期以陽衰濕濁瘀阻為主,各期中醫(yī)辨證均有側重,治療結果顯示西醫(yī)分期、中醫(yī)辨證相結合的診治模式是可取的。張耿良10把DN分為氣陰兩虛;脾腎陽虛;心腎陽虛;陰陽兩虛;濁毒內阻5型。分別治以益氣養(yǎng)陰活血;溫腎健脾,利水活血;益氣養(yǎng)心,瀉肺利水;調補陰陽,益氣固腎;清熱解毒,降濁和胃。蓋靈芝11辨證分為:氣陰兩虛,肝腎不足型,治當益氣養(yǎng)陰,予參芪地黃湯合生脈飲加減;脾腎兩虛,瘀血阻絡型,治當健脾補腎,活血通絡,予四君子湯合六味地黃湯加減;陽虛血瘀,水氣凌心型,治當溫陽利水,化濁祛瘀,逐毒降逆,予大黃附子湯加減。葉任高教授12提出4型:肝腎陰虛型,方用六味地黃湯加減;氣陰兩虛型,方用生脈散加味

4、;陰陽兩虛型,方用金匱腎氣湯加減;陽虛水泛型,方用真武湯加味。時振聲教授13將本病分為4型:氣陰兩虛型,方選參芪地黃湯,偏氣虛用五子衍宗丸加減,偏陰虛用大補元煎加減;脾腎氣虛型,方用水陸二仙丹合芡實合劑加減,亦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陰虛型,方選歸芍地黃湯、六味地黃湯合二至丸加減;陰陽兩虛型,方選桂附地黃湯、濟生腎氣丸、大補元煎加減。 2.2專方驗方李梅茹等14用加味當歸補血湯治療臨床期DN46例,有效率達84.8%。李樂梅15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以豬苓湯合膈下逐瘀湯加減治療30例,總有效率90%。佟杰等16將兩組均靜點黃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治療組30例加調腎保散熱罨包,外敷雙腎區(qū),并用電離子導入

5、,結果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崔云竹等17用糖腎寧治療36例,為DN早中期,結果發(fā)現(xiàn)本藥在降低血糖的同時,能減少尿蛋白,且能降低血脂、血黏度,對延緩、阻止早中期DN進一步發(fā)展至終末期有較好療效。 2.3單味藥彭學軍18報道,冬蟲夏草能刺激腎小管上皮細胞增殖,加速腎臟細胞修復,保護腎功能,降低蛋白尿,同時還有降糖功效。朱加明等19研究認為,大黃酸可糾正db/dbDM小鼠脂代謝紊亂及抑制果糖胺通路的過度活化,已揭示其逆轉胰島素抵抗的基礎,且可明顯改善此型小鼠的腎損害,減少蛋白尿,延緩腎功能損害的進程。 3結語 中醫(yī)藥治療DN取得了良好的療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目前尚無統(tǒng)一的中醫(yī)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估

6、標準,且中藥治療方法較多缺乏優(yōu)勢比較。今后應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利用現(xiàn)代醫(yī)學手段,研制療效確切起效快的中成藥制劑。 【參考文獻】 1王竹蘭,馮根寶.642例糖尿病腎臟病變的調查臨床分析J.中國糖尿病雜志,1995,(1):72. 2錢榮立.加強對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防治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3,11(4):231. 3耿嘉,粟德林.糖尿病腎病病因病機的辨治J.首都醫(yī)藥,2005,3(8):46. 4王雪威,南紅梅.南征教授治療糖尿病腎病經驗介紹J.新中醫(yī),2005,37(5):1415. 5陳翠蘭.血瘀與糖尿病腎病J.吉林中醫(yī)藥.2003,23(6):89. 6劉玉寧,陳以平.糖尿病腎病腎小

7、球硬化癥的中醫(yī)病機探討J.新中醫(yī),2003,35(7):89. 7呂仁和,戴京璋,趙進喜,等.糖尿病腎病中醫(yī)證治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2,25(5):6066. 8樸春麗,姜吉吉,南征.從毒損腎絡探討糖尿病腎病炎癥發(fā)病機制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4,23(10):582583. 9楊永銘,劉冠賢,鐘偉強,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竭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3,10(6):369371. 10張耿良.糖尿病腎病的辨證治療J.河北中醫(yī),2005,27(8):594595. 11蓋靈芝.辨證治療糖尿病腎病60例療效觀察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05,18(20):1339. 12葉任高.中西醫(yī)結合腎臟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305307. 13林秀彬,時振聲.治療糖尿病經驗J.中國醫(yī)藥學報,2000,(2):7475. 14李梅茹,耿清峰,范喜軍.加味當歸補血湯治療臨床期糖尿病腎病46例療效觀察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