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蘇省城市道路照明技術規(guī)范DGJ32/TC 06-2011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2011年6月1日前 言本規(guī)范根據(jù)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蘇建科2010198號文“關于印發(fā)2010年度江蘇省工程建設標準和標準設計編制、修訂計劃的通知”的要求,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城市建設與管理處負責組織,由南京市路燈管理處會同有關單位共同編制而成。在編制過程中,編制組進行了廣泛的調(diào)查研究,總結了近年來我省城市道路照明工程建設、維護和管理中的實踐經(jīng)驗,參照了CIE和國內(nèi)的現(xiàn)行標準規(guī)范,廣泛征求了省內(nèi)相關單位的意見,經(jīng)專家及有關部門審查定稿。本規(guī)范共分10章,主要內(nèi)容由總則、術語、架空線路、地下電纜線路、變配電設
2、備、道路照明控制、路燈安裝、安全保護、運行維護和照明等組成。本規(guī)范以黑色字標志的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zhí)行。本規(guī)范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負責管理和解釋。本規(guī)范在執(zhí)行過程中,請各單位結合工程實踐,認真總結經(jīng)驗,如發(fā)現(xiàn)需要修訂和補充之處,請將意見和有關資料寄送至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城市建設與管理處。本規(guī)范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審查人員:主編單位: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城市建設與管理處 南京市路燈管理處參編單位:常州市城市照明管理處 南通市城市照明管理處主要起草人:張 鑑 鄭 松 劉磊實 張 華 沈?qū)毿?郭紹華 俞 露主要審查人:嚴 慈 黃躍輝 諸玉華 楊廣寧 葉 峰1 總 則2 術
3、 語3 架空線路3.1 電桿與橫擔3.2 拉線安裝3.3 線路架設4 地下電纜線路4.1 一般規(guī)定4.2 電纜敷設4.3 電纜溝、井制作5 變配電設備5.1 一般規(guī)定5.2 桿上變壓器5.3 箱式變電站5.4 地下箱式變電站5.5 配電室5.6 配電柜5.7 室外配電箱6 道路照明控制6.1 開關燈控制6.2智能監(jiān)控7 路燈安裝7.1 一般規(guī)定7.2 桿上路燈7.3 單挑燈和雙挑燈7.4 中桿燈和高桿燈7.5 庭院燈7.6 其他路燈8 安全保護8.1 一般規(guī)定8.2 接地裝置8.3 接地故障保護8.4 接地電阻9 運行維護9.1 一般規(guī)定9.2 維護指標9.3 維護內(nèi)容10 照明10.1 照明
4、標準10.2 照明方式及要求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1 總 則1.0.1 為促進我省城市道路照明行業(yè)的科學發(fā)展,保證城市道路照明工程的設計、施工、維護質(zhì)量,提高運營管理水平,確保照明設施安全、經(jīng)濟、穩(wěn)定運行,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視覺環(huán)境,制定本規(guī)范。1.0.2 本規(guī)范適用于我省城市道路照明工程設計、施工、維護和管理。1.0.3 從事城市道路照明工程設計、施工、維護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具有相應資質(zhì)和作業(yè)資格。1.0.4 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施工、維護和管理應遵循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jīng)濟合理、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原則,符合規(guī)劃要求,積極采用成熟可靠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光源。1.0.5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的設計、施工、
5、維護和管理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 術 語2.0.1 首檔線 drop wire路燈架空供電線路架空進入變配電室(箱)或從架空敷設改沿墻敷設等情況時,末端桿與建(構)筑物外第一支持點間的線路。2.0.2 引下線和引上線 downward wire and upward wire 從架空線路到路燈燈具的絕緣導線,稱為引下線。從地下線路到路燈燈具的絕緣導線,稱為引上線。2.0.3 桿上路燈 pole mounted light安裝在電線桿上的路燈,稱為桿上路燈。2.0.4 保護接地 protective earthing防止電氣裝置的金屬外殼、配電裝置的構架和線路桿塔等
6、在故障情況下帶電,危及人身和設備的安全而設置的接地。2.0.5 中性線(N線) neutral conductor與低壓系統(tǒng)電源中性點連接用來傳輸電能的導線。2.0.6 保護線 (PE線) protective conductor 低壓系統(tǒng)中為防止發(fā)生觸電事故,用來與下列任一部分作電氣連接的導線:1 線路或設備金屬外殼;2 線路或設備以外的金屬部件;3 總接地線或總等電位聯(lián)結端子板;4 接地極;5 電源接地點或人工中性點。2.0.7 保護中性線 (PEN線) PEN conductor具有中性線和保護線兩種功能的接地線。2.0.8 TN系統(tǒng) TN system 電源系統(tǒng)有一點直接接地,負載設備
7、的外露導電部分通過導體連接到此接地點的系統(tǒng)。2.0.9 TT系統(tǒng) TT system電源系統(tǒng)有一點直接接地,負載設備的外露導電部分的接地與電源系統(tǒng)的接地電氣上無關的系統(tǒng)。2.0.10 防護等級 degree of protection 按標準規(guī)定的檢驗方法,外殼對接近危險部件、防止固體異物進入或水進入所提供的保護程度,用IP表示。2.0.11 接地電阻 ground resistance接地體或自然接地體的對地電阻和接地線電阻的總和,稱為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接地電阻的數(shù)值等于接地裝置對地電壓與經(jīng)接地體流入大地電流的比值。2.0.12 亮燈率 bright light rate 在給定的范圍內(nèi),
8、正常發(fā)光的燈泡數(shù)量與總燈泡數(shù)量的百分比。2.0.13 設施完好率proportion in good condition of facilities在給定的范圍內(nèi),某類設施完好的數(shù)量與某類設施總數(shù)量的百分比。2.0.14 道路照明功率密度 lighting power density of road surface單位路面面積上的照明安裝功率(包含鎮(zhèn)流器功率)。符號為LPD,單位為W/m2。2.0.15 高壓鈉燈用鎮(zhèn)流器能效因數(shù)(BEF) efficacy factor of ballast for high pressure sodium lamp評定高壓鈉燈用鎮(zhèn)流器和燈的組合體中鎮(zhèn)流器的能
9、效水平參數(shù),該參數(shù)為高壓鈉燈用鎮(zhèn)流器流明系數(shù)與線路功率的比值。2.0.16 高壓鈉燈用鎮(zhèn)流器目標能效限定值 taget limited values of energy efficiency of ballast for high pressure sodium lamp根據(jù)高壓鈉燈用鎮(zhèn)流器能效限定值及節(jié)能評價值GB19574的規(guī)定,高壓鈉燈用鎮(zhèn)流器目標能效限定值替代高壓鈉燈用鎮(zhèn)流器能效限定值,成為高壓鈉燈用鎮(zhèn)流器能效因數(shù)的最低限定值。2.0.17 高壓鈉燈用鎮(zhèn)流器節(jié)能評價值 evaluating value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of ballast for hig
10、h pressure sodium lamp評價高壓鈉燈用鎮(zhèn)流器節(jié)能水平的最低能效因數(shù)值。2.0.18 爬電距離 creepage distance兩導電體之間沿絕緣材料表面的最短距離。2.0.19 眩光 glare由于視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圍的不適宜,或存在極端的對比,以致引起不舒適感覺或降低觀察細部或目標能力的視覺現(xiàn)象。2.0.20 閾值增量 threshold increment失能眩光的度量。表示存在眩光源時,為了達到同樣看清物體的目的,物體及背景之間的對比所需增加的百分比,該量的符號為TI。2.0.21 垂直照度 vertical illuminance垂直照度為道路中心線上距路面
11、1.5m高度處,垂直于路軸平面的兩個方向上的照度。2.0.22 環(huán)境比 surround ratio車行道外邊5m寬帶狀區(qū)域內(nèi)的平均水平照度與相鄰的5m寬車行道上平均水平照度的比值。3 架空線路31 電桿與橫擔3.1.1 環(huán)形鋼筋混凝土電桿,應符合下列要求:1 表面光滑平整、壁厚均勻,無混凝土脫落、露筋、跑漿等缺陷;2 無縱向裂縫;3 橫向裂縫寬度小于0.1mm,長度不超過電桿周長的1/3;4 桿身彎曲不超過桿長的1/1000,桿頂封堵良好。3.1.2 電桿埋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 電桿埋設深度應不小于表3.1.2的規(guī)定;表3.1.2 電桿埋設深度表 (m)桿長8.09.010.011.012.
12、013.015.018.0埋深1.51.61.71.81.92.02.32.62 特殊土質(zhì)或無法保證電桿穩(wěn)固時,應采取卡盤、圍樁、拉線、增加埋深或用混凝土回填等加固措施;3 電桿基坑深度的允許偏差不超過-50mm100mm;4 低洼易積水的地方,桿根四周應堆高夯實;5 桿坑和拉線坑的回填土按每回填500mm分層夯實,桿根設高出地面300mm的防沉土臺。3.1.3 桿坑定位應符合下列要求:1 直線桿順線路方向位移不應超過設計檔距的3%;2 直線桿橫線路方向位移不應超過50mm;3 轉(zhuǎn)角桿、分支桿的順線路與橫線路方向的位移均不應超過50mm。3.1.4 電桿安裝偏差應符合下列要求:1 電桿的橫向偏
13、差不應大于±50mm;2 直線桿的歪斜不應大于桿梢直徑的1/2;3 轉(zhuǎn)角桿應向外角預偏,緊線后不應向內(nèi)角傾斜,桿梢向外角傾斜不應大于桿梢直徑;4 終端桿向拉線側(cè)預偏不大于桿梢直徑,緊線后不應向受力側(cè)傾斜。3.1.5 鐵制的橫擔、抱箍等附件必須熱浸鍍鋅。3.1.6 線路橫擔規(guī)格不應小于L50×5mm,安裝平整,上下、左右偏差均不應大于20mm。3.1.7 直線桿橫擔應裝于受電側(cè),分支桿、轉(zhuǎn)角桿及終端桿橫擔應裝于拉線側(cè),層距應符合表3.1.7的規(guī)定。表3.1.7 橫擔安裝與其他線路層距表類 別路燈線位置最小層距(m)35kV下層2.0110kV下層1.2有線廣播線路上層1.5低
14、壓線下層0.6低壓轉(zhuǎn)角下層0.33.1.8 路燈線路橫擔距桿頂不應小于0.2m,橫擔宜加墊鐵穩(wěn)固,嚴禁用任何異物襯墊,抱箍的規(guī)格應根據(jù)電桿的直徑選擇。3.1.9 路燈絕緣線直線桿,垂直排列宜采用蝶式絕緣子,水平排列宜采用針式絕緣子;沿墻敷設宜采用蝶式絕緣子;耐張桿宜采用蝶式絕緣子。3.1.10 瓷絕緣子的瓷釉應光滑,無裂紋、缺釉、斑點、氣泡或破損等缺陷;瓷絕緣子與橫擔組合緊密,無歪斜現(xiàn)象,其裙邊與帶電部位的間隙不應小于50mm。3.1.11 構件使用螺栓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 螺桿應與構件面垂直,螺頭平面與構件間不應有間隙; 2 螺栓緊好后,螺桿絲扣露出的長度,單螺母不應少于兩個螺距,雙螺母
15、可與螺桿端部相平;3 每端墊圈不應超過2個。3.1.12 路燈線路鐵附件螺栓的穿入方向應符合下列要求:1 水平方向由內(nèi)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2 順線路方向,雙面構件由內(nèi)向外,單面構件由受電側(cè)穿入或按統(tǒng)一方向;3 橫線路方向,兩邊線由內(nèi)向外,中間線由左向右(面向受電側(cè))或按統(tǒng)一方向。3.1.13絕緣子串、導線及避雷線上各種金具的螺栓穿入方向應符合下列要求:1 垂直方向,由上向下;2 水平方向,順線路的受電方向穿入;3 橫線路的兩邊線由線路外側(cè)向內(nèi),中間線由左向右(面向受電側(cè))。32 拉線安裝3.2.1 轉(zhuǎn)角、分支、終端、耐張和跨越桿等承力桿,宜裝設拉線。拉線應固定在橫擔下0.1m0.3m處,與
16、地面夾角宜為45°,若受條件限制,可適當減小或增大,但不應小于30°或大于60°。3.2.2 拉線盤宜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塊,拉線棒與拉線盤應垂直,連接處應加專用墊和雙螺母,拉線棒露出地面部分長度宜為500mm700mm。拉線的規(guī)格與埋深應符合表3.2.2的規(guī)定。表3.2.2 拉線規(guī)格與埋深 (mm)拉線截面(mm2)拉線棒規(guī)格拉線盤(長×寬×高)埋 深25-3516(20002500)500×300)600×400)800
17、×600×15021003.2.3 普通拉線應與線路中心線方向?qū)φ?,分角拉線應與線路分角線方向?qū)φ?,防風拉線應與線路方向垂直,拉線桿應向拉線側(cè)傾斜10°20°。3.2.4 拉線宜采用鍍鋅鋼絞線,設計安全系數(shù)取值不小于2.0,截面不宜小于25mm2,拉線應采取防撞措施。3.2.5 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線,對通車路面中心的垂直距離不應低于6m,對路面邊緣的垂直距離不應低于5m,并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3.2.6 拉線穿越帶電線路時,拉線距帶電部分距離應大于0.2m,且應在拉線上下裝設與線路電壓等級相同的拉線絕緣子。3.2.7 采用UT型線夾及楔形線夾固定安裝拉線
18、應符合下列要求:1 楔形線夾內(nèi)部光滑,舌板與拉線接觸緊密,受力后無滑動;2 拉線彎曲部分無明顯松股,線夾處露出的尾線長度宜為300mm500mm,尾線回頭后應與本線扎牢;3 UT型線夾或花籃螺栓應露扣,其長度不應小于螺桿絲扣長度的1/2,并可調(diào)緊。調(diào)整后UT型線夾的雙螺母應并緊,拉線斷頭應綁扎牢固,花籃螺栓應用直徑4.0mm鍍鋅鐵線鎖住。3.2.8 采用綁扎固定拉線應符合下列要求:1 拉線兩端應設置心形環(huán);2 鋼絞線拉線應采用直徑2.6mm的鍍鋅鐵線綁扎,綁扎應整齊、緊密,拉線最小綁扎長度應符合表3.2.8的規(guī)定;表3.2.8 鋼絞線拉線最小綁扎長度鋼絞線截面(mm2)上 段(mm)下 段(m
19、m)下 端花 纏上 端25200150250803525020025080503002502508070350300250803 合股組成的鍍鋅鐵拉線,可采用直徑不小于3.2mm鍍鋅鐵線綁扎固定,綁扎應整齊緊密;4 當合股組成的鍍鋅鐵線拉線采用自身纏繞固定時,纏繞應整齊緊密,纏繞長度:3股線不應小于80mm,5股線不應小于150mm。3.2.9 當混凝土電桿拉線意外斷線時,其上裝設的拉線絕緣子距地面距離不應小于2.5m。3.2.10 沒有條件做拉線時,可做頂桿,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 頂桿底部埋設深度不小于0.5m,并設有防沉降措施;2 與主桿之間夾角滿足設計要求,允許偏差為±5
20、76;;3 與主桿連接緊密、牢固。33 線路架設3.3.1 低壓路燈線路應采用絕緣線,嚴禁使用單股鋁線、拆股線和鐵線。3.3.2 導線截面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1 架空絕緣銅芯線的最小截面為16mm2,鋁芯線的最小截面為25mm2;2 保證線路末端電壓不低于額定電壓的90%;3 中性線截面應與相線截面相同;4 路燈首檔線銅芯線最小截面為10mm2,鋁芯線的最小截面為16mm2。3.3.3 絕緣導線在展放過程中,不得在地面、桿塔、橫擔、瓷瓶或其它物體上拖拉,防止損傷絕緣層。放線和緊線過程中,應將絕緣線放在塑料滑輪或套有橡膠護套的鋁滑輪內(nèi),滑輪直徑不應小于絕緣線外徑的12倍,槽深不小于絕緣線外徑的
21、1.25倍,槽底部半徑不小于0.75倍絕緣線外徑,輪槽的槽傾角宜為15°。3.3.4 絕緣線線芯損傷處理應符合下列要求:1 線芯截面損傷在導電部分截面的6%以內(nèi),且損傷深度在單股線直徑的1/3之內(nèi),應用同金屬的單股線在損傷部分纏繞,纏繞長度應超出損傷部分兩端各30mm;2 線芯截面損傷不超過導電部分截面的17%時,可敷線修補,敷線長度應超過損傷部分,每端纏繞長度超出損傷部分不小于100mm;3 同一截面內(nèi),損傷面積超過線芯導電部分截面的17%,應截斷重接。3.3.5 絕緣線絕緣層損傷處理應符合下列要求:1 絕緣層損傷深度在絕緣層厚度的10%及以上時應進行絕緣修補;2 用絕緣自粘帶纏繞
22、修補時,每圈絕緣粘帶間搭壓帶寬的1/2,補修后絕緣自粘帶的厚度應大于絕緣層損傷深度,且不少于兩層;3 用絕緣護罩修補時,應將絕緣層損傷部位罩好,并將開口部位用絕緣自粘帶纏繞封?。? 一個檔距內(nèi),每根絕緣線絕緣層的損傷修補不宜超過三處。3.3.6 絕緣導線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1 絕緣線的連接宜采用與導線規(guī)格相匹配的專用線夾、接續(xù)管連接;2 不同金屬、不同規(guī)格、不同絞向的絕緣線嚴禁在檔內(nèi)做承力連接;3 在一個檔距內(nèi),分相架設的絕緣線每根只允許有一個承力接頭,接頭距導線固定點的距離不應小于0.5m;4 銅芯絕緣線與鋁芯或鋁合金芯絕緣線連接時,應采取銅鋁過渡連接;5 剝離絕緣層應使用專用切削工具,不
23、得損傷導線,切口處絕緣層與線芯宜有45°倒角;6 絕緣線連接后必須進行絕緣處理,絕緣線的全部端頭、接頭都要進行絕緣護封,防止進水,不得有導線和接頭裸露。3.3.7 絕緣線導線接頭不應有重疊、彎曲、裂紋及凹凸現(xiàn)象,壓縮連接接頭的電阻不應大于等長導線電阻的1.2倍,機械連接接頭的電阻不應大于等長導線電阻的2.5倍,檔距內(nèi)壓縮接頭的機械強度不應小于導體計算拉斷力的90%。3.3.8 中性線宜靠近電桿,如果線路附近有建筑物,中性線宜位于建筑物一側(cè);同一地區(qū)中性線位置應統(tǒng)一,并應有標識。3.3.9 架空絕緣線各導線間的水平距離不宜小于0.4m,靠近電桿的兩導線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路燈
24、首檔線各導線間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15m,沿墻敷設路燈絕緣線各導線間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15m。3.3.10 絕緣線路與電力線路同桿架設時,應是同一配電區(qū)段電源。3.3.11 導線的弧垂應根據(jù)計算確定,導線架設后塑性伸長對弧垂的影響,宜采用減小弧垂法補償,弧垂減小的百分數(shù)為:1 鋁芯絕緣線為20;2 銅芯絕緣線為78。3.3.12絕緣線緊線時不宜牽引過度,應使用網(wǎng)套或面接觸的卡線器,并在絕緣線上纏繞塑料或橡皮包帶,防止卡傷絕緣層,同檔內(nèi)各導線的弛度應力求一致,施工偏差不超過±50mm。3.3.13導線固定應符合下列要求:1 蝶式絕緣子采用邊槽綁扎法,使用直徑不小于2.5mm的單股塑料
25、銅線綁扎;2 絕緣線與絕緣子接觸部分應用絕緣自粘帶纏繞,纏繞長度應超出綁扎部位或與絕緣子接觸部位兩側(cè)各30mm;3 沒有絕緣襯墊的耐張線夾內(nèi)的絕緣線宜剝?nèi)ソ^緣層,其長度和線夾等長,偏差不大于0mm5mm,裸露的鋁線芯應纏繞鋁包帶,耐張線夾和懸式絕緣子的球頭應用專用絕緣護罩罩好。3.3.14 電源處及線路分支處宜設置停電工作接地點,并安裝專用停電接地金具,便于檢修時懸掛接地線。3.3.15 路燈絕緣線不應跨越建筑物,線路邊線與永久建筑物之間的距離在最大風偏的情況下,不應小于0.2m。3.3.16 路燈首檔線的檔距不應大于25m,至通車道路面距離不小于6m,至人行道路面不小于3.5m,受電端對地面
26、距離一般不小于4m。3.3.17 路燈絕緣線與路面垂直距離不小于6m;與水面垂直距離不小于5m;與行道樹垂直距離不小于0.2m,最大風偏的情況下水平距離不小于0.5m。3.3.18 路燈絕緣線與鐵路、道路、索道、人行橋等的間距應符合表3.3.18的規(guī)定。3.3.19 沿墻架設路燈絕緣線距地面不應小于3.5m,支架間距以6m為宜,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 與下方陽臺或窗戶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0.3m;與上方陽臺或窗戶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0.8m;與陽臺或窗戶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75m;2 與墻壁、構架的距離不應小于0.1m;3 與上方弱電線路垂直距離不應小于0.3m,與下方弱電線路垂直距離不應小于0.
27、6m;4 如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應采取隔離措施。3.3.20 路燈絕緣線每相過引線、引下線與鄰相的過引線、引下線之間的凈空距離不應小于100mm,與拉線、電桿或構架間的凈空距離不應小于50mm。3.3.21 架空電纜應符合下列要求:1架空電纜承力鋼絞線截面不應小于35mm2,接地電阻不大于4;2電纜在承力鋼絞線上固定應自然松弛,在每一電桿處應留一定余量,長度不小于0.5m;3承力鋼絞線上全塑型電纜的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4m,非全塑型電纜的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8m,控制電纜的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6m。3.3.22 電纜架空敷設與相關設施的距離應符合表3.3.18的要求。3.3.23 架空電纜
28、從桿上引下入地或從地下引至桿上時,地上部分應設置2.5m長的保護管,并用兩道以上抱箍固定,保護管根部應伸入地下0.2m。電纜沿桿敷設應采用支架固定,固定點的間距應不大于1m。41表3.3.18 路燈絕緣線與鐵路、道路、索道、人行橋等的間距要求 (m)項目鐵路道路電車道弱電線路電力線路(額定電壓)架設在地面上輸送易燃、易爆物管道索道人行天橋1kV及以下1kV以上10kV及以下10kV以上 110kV及以下110KV以上導線在跨越檔內(nèi)的接頭無接頭無接頭無接頭交叉無接頭無接頭導線支持方式雙固定雙固定雙固定雙固定雙固定最小垂直距離m路燈線路至軌頂、接觸線或承力索至路面至承力索或接觸線從其上方跨越,至被
29、跨越線至導線,括號中為絕緣線之間在上部至路面在下部至電力線上的保護設施7.56.01.01.0(0.5)2.03.05.03.0最小水平距離m路燈線路電桿外緣至軌道中心電桿中心至線路邊緣桿中心至路面邊緣路徑受限制地區(qū),兩線路邊導線間路徑受限制地區(qū),兩線路邊導線間路徑受限制地區(qū),至管、索道任何部分導線邊線至人行天橋邊緣桿外緣至軌道中心交叉:5.0平行:桿高加3.00.51.02.52.55.09.01.51.0備注兩平行線路在開闊地區(qū)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電桿高度。兩平行線路在開闊地區(qū)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電桿高度。在開闊地區(qū),與管、索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電桿高。4 地下電纜線路41 一般規(guī)定4.1.
30、1 電纜盤不應平放運輸及貯存。在裝卸過程中,嚴禁將電纜盤直接從車上推下。敷設前電纜外觀檢查應無損傷,絕緣測試合格。4.1.2 電纜敷設時,應從盤的上端引出,避免電纜與地面摩擦拖拉,電纜上不得有鎧裝壓扁、電纜絞擰、護層折裂等機械損傷。4.1.3 電纜敷設時的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下列要求:1 聚氯乙烯絕緣電纜為電纜外徑的10倍;2 交聯(lián)聚氯乙烯絕緣電纜為電纜外徑的15倍;3 控制電纜為電纜外徑的10倍;4 聚氯乙烯鎧裝電纜為電纜外徑的20倍。4.1.4 保護線與中性線合用同一導線時,應采用四芯等截面電纜,不得采用三芯電纜另加一根單芯電纜或以導線、電纜金屬護套作保護中性線;保護線與中性線各自獨立時,宜
31、采用五芯電力電纜,PE線芯截面應符合表4.1.4的規(guī)定。表4.1.4 PE線截面 (mm2)相線截面(S)PE線截面S10S16S3516S50S/24.1.5 在燈桿檢修門內(nèi)、箱式變電站、配電柜(箱)及工作井內(nèi),電纜均應留有適當余量。4.1.6 直線段電纜每隔50m100m及電纜轉(zhuǎn)彎處、接頭處、分支處、進入配電室等位置宜設置固定的明顯標志。4.1.7 電纜工作井內(nèi)的電纜和中間接頭以及進入箱式變電站、配電柜(箱)的終端頭均應裝設電纜標志牌,標志牌上應注明線路編號、電纜型號、規(guī)格及起迄地點或控制范圍,標志牌規(guī)格宜統(tǒng)一,字跡清晰不易退色。4.1.8電纜最小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要求:1 綠地、路肩、車
32、行道下不應小于0.7m;2 人行道下不應小于0.5m;3 受條件限制,達不到覆土要求時,應采取特殊保護措施。4.1.9機械敷設電纜嚴禁用汽車牽引,敷設速度不宜超過15m/min,最大允許牽引強度應符合下列要求:1 采用牽引頭牽引,銅芯電纜不應大于70N/mm2,鋁芯電纜不應大于40N/mm2;2 采用鋼絲網(wǎng)套牽引,塑料護套電纜不應大于7N/mm2。4.1.10 剖切電纜線頭時,不應損傷線芯絕緣,剝除芯線絕緣時不應損傷芯線,電纜頭制作宜采用分指套保護,并包扎密封。4.1.11 電纜接頭和終端頭整個包扎過程應保持清潔、干燥。包扎絕緣前,應用汽油浸過的白布將線芯及絕緣表面擦干凈,塑料護套電纜宜采用自
33、粘帶、膠粘帶、膠粘劑、收縮管等材料密封,塑料護套表面應打毛,粘接表面用溶劑除去油污,保證粘接良好。4.1.12 電纜芯線的連接宜采用壓接方式,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 銅套管為含銅99.9%以上的銅管制成,壁厚不小于1mm,長度是芯線直徑的810倍;2 鋁套管為含鋁99.6%以上的鋁管制成,壁厚不小于1.2mm,長度是芯線直徑的810倍;3 套管壁厚均勻,中心偏移在±0.15mm以內(nèi),其內(nèi)徑應與電纜線芯配合緊密;4 銅鋁過渡接頭在導線壓接前應作退火處理;5 導線壓接后不應有松動,接頭的電阻不應大于等長導線電阻的1.2倍。4.1.13 電纜直埋或在保護管中不得有接頭。電纜進入電纜溝、隧道、
34、建筑物、配電柜(箱)以及穿入保護管時,出入口應封閉,保護管口應密封防水。4.1.14 電纜從地下引出地面應設置保護管,并符合本規(guī)范3.3.23的規(guī)定。42 電纜敷設4.2.1 直埋電纜應采用鎧裝電纜。4.2.2 直埋電纜的上、下部位應鋪不少于100mm厚的軟土或沙層,并加蓋保護板,軟土或沙子中不應有石塊或其他硬質(zhì)雜物,保護板可采用混凝土蓋板或磚塊,其覆蓋寬度應超過電纜兩側(cè)各50mm,回填土應分層夯實。4.2.3 電纜線路路徑上存在可能使電纜受到機械性損傷、化學作用、振動、熱影響、腐蝕物質(zhì)、蟲鼠等危害的地段,電纜應采取保護措施。4.2.4 直埋敷設的電纜穿越鐵路、道路、道口等路段時應敷設在滿足承
35、壓強度的保護管中。4.2.5 平行敷設的電纜之間,應排列整齊、保持間距,不得交叉壓疊。電纜與電纜、建筑物、其他管道之間平行和交叉時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表4.2.5的規(guī)定。表4.2.5 電纜與電纜、建筑物、其他管道之間平行和交叉時的最小凈距項 目最 小 凈 距(m)平 行交 叉不同用途的電纜0.50.5油管道、可燃氣體管道1.00.5熱力管道及熱力設備2.00.5其他地下管道0.50.5建筑物基礎(邊線)0.6-4.2.6 鎧裝電纜金屬護層應保持良好的電氣通路并可靠接地,其接地線和跨接線截面積不應小于16mm2。4.2.7 電纜保護管表面不應有孔洞、裂縫和明顯的凹凸不平,內(nèi)壁應光滑,管口應無毛刺和
36、尖棱角,其內(nèi)徑不得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4.2.8 電纜保護管在彎制后,不應有裂縫和顯著的凹癟現(xiàn)象,其彎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徑的10%,保護管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所穿電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4.2.9 電纜保護管的彎頭超過3個或直角彎超過2個時應設工作井或接線箱(盒)。4.2.10 電纜保護管連接應管口對準,連接牢固,密封良好。當采用套接時,套接的短套管或帶螺紋的管接頭長度不應小于電纜管外徑的2.2倍,金屬電纜保護管不宜直接對焊連接。4.2.11 硬質(zhì)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時,其插入深度宜為管子內(nèi)徑的1.11.8倍。在插接面或套接面上應涂膠合劑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時套管兩端應封牢,防止套管脫落。4.
37、2.12 交流單芯電纜不得單獨穿鋼管敷設。4.2.13 電纜保護管在敷設前,應進行疏通,確保管內(nèi)無積水及雜物。穿電纜時可采用無腐蝕性的潤滑劑(粉)減少摩擦,避免損傷護層。4.2.14 電纜保護管明敷時應安裝牢固,支撐點間距不宜超過3m,當保護管的直線長度超過30m時,宜加裝伸縮節(jié)。4.2.15 橋梁上敷設的電纜應符合下列要求:1 宜在人行道下或護欄內(nèi)設電纜通道; 2 應采取防振措施;3 在橋梁兩端和伸縮縫處,應留有余量并采用可伸縮的套管保護;4 懸吊架設的電纜與橋梁架構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0.5m;5 應避免太陽直接照射。4.2.16 敷設在高架路(橋)防撞墻內(nèi)的電纜應穿保護管保護,保護管與防撞
38、墻內(nèi)的鋼筋應綁扎牢固,端頭應封堵,防止混凝土砂漿滲入。4.2.17 在高架路(橋)設置電纜接線箱,應在防撞墻澆筑前預埋,并與防撞墻鋼筋焊牢。4.2.18 從地面引至高架路(橋)上的路燈電纜應在橋墩、箱梁澆筑時預埋保護管,或采用橋架保護,橋墩頂部與橋底面間的電纜應采用可撓保護管保護。4.2.19 垂直敷設或超過45°傾斜敷設的電纜在每個支架上、橋架上每隔2m處,應將電纜固定。4.2.20 隧道內(nèi)應采用低煙無鹵阻燃電纜,采用橋架敷設時,長距離電纜敷設在外側(cè),短距離電纜敷設在內(nèi)側(cè),并留有一定余量。電纜之間不應交叉疊壓,每隔1.5m進行捆扎固定。4.2.21 金屬橋架連接件之間宜清除絕緣涂層
39、,橋架全長應確保良好的電氣通路,并設兩個以上的接地點。4.2.22 橋架托盤應牢固固定在各個支吊架上,連接螺栓緊固,螺母位于外側(cè)。鋁合金橋架在鋼制支吊架上固定時,應有防電化腐蝕的措施。4.2.23 電纜橋架跨越構筑物伸縮縫、直線段鋼制電纜橋架超過30m、鋁合金或玻璃鋼制電纜橋架超過15m時,應設伸縮裝置,其連接宜采用伸縮連接板。4.2.24 電纜橋架轉(zhuǎn)彎處的轉(zhuǎn)彎半徑不應小于該橋架上的電纜最小允許彎曲半徑的最大值。43 電纜溝、井制作4.3.1 電纜溝應采取防水措施,其底部散水坡度不應小于0.5%,并應在最低點設集水坑。4.3.2 電纜溝內(nèi)金屬構件均應熱浸鍍鋅,電纜支架層間垂直距離和通道寬度的最
40、小凈距應符合表4.3.2的規(guī)定。表4.3.2 電纜支架層間垂直距離和通道寬度的最小凈距 (m)名 稱電 纜 溝溝深0.6m及以下溝深0.6m以上通道寬度兩側(cè)設支架0.30.5一側(cè)設支架0.30.45支架層間垂直距離電力線路0.150.15控制線路0.10.14.3.3 在多層支架上敷設電纜時,電力電纜應放在控制電纜的上層,同一支架上的電纜可并列敷設。當兩側(cè)均有支架時,1kV及以下的電力電纜和控制電纜宜與1kV以上的電力電纜分別敷設于不同側(cè)支架上。4.3.4 電纜支架的長度,在電纜溝內(nèi)不宜大于350mm;支架或固定點間的最大間距應符合表4.3.4的規(guī)定。表4.3.4 電纜支架或固定點間的最大間距
41、 (m)敷設方式塑料護套、鋼帶鎧裝電力電纜控制電纜水平敷設1.00.8垂直敷設1.51.04.3.5 電纜溝應裝設連續(xù)的接地線,接地線與接地網(wǎng)應有兩處以上連接,金屬電纜支架必須與接地線相連,接地線最小截面不應小于100mm2。4.3.6 電纜溝宜采用鋼筋混凝土蓋板,蓋板的重量不宜超過50kg,室內(nèi)經(jīng)常需要開啟的電纜溝宜采用鋼蓋板。4.3.7 過街電纜兩端、電纜分支處、直線段電纜超過50m時應增設工作井。4.3.8 工作井應符合下列要求:1 井蓋有防盜措施,并滿足相應的承重要求;2 井深大于1m,并有滲水孔;3 井內(nèi)凈寬大于0.7m,內(nèi)壁光滑;4 井內(nèi)電纜保護管應伸出井壁30mm50mm,管口排
42、列整齊、不上翹。5 變配電設備5.1 一般規(guī)定5.1.1 設備容量和布置方案應根據(jù)照明負荷性質(zhì)、容量、環(huán)境條件及安裝維護等情況合理選用。5.1.2 設備布置位置應盡量接近負荷中心或電源點,應有線路的進出通道,并與其他設施保持足夠的安全間距,不應設在可能積水、有腐蝕性氣體、易燃或易爆物品集中及容易沉積可燃物或?qū)щ妷m埃等嚴重影響設備安全運行的場所。5.1.3 路燈專用變壓器應選用低損耗配電變壓器,其能效指標應達到三相配電變壓器能效限定值及節(jié)能評價值GB20052中目標能效限定值要求,宜推廣能效等級達到節(jié)能評價值要求的產(chǎn)品。5.1.4 在電網(wǎng)電壓偏高的路段應根據(jù)輸出電壓情況,優(yōu)先采用調(diào)整電壓分接頭的
43、方法控制電壓;采用降壓節(jié)能裝置,電壓切換時燈具應運行正常。5.1.5 設備安裝前應進行外觀檢查和交接試驗,應無銹蝕及機械損傷,附件齊全完好,密封良好。5.1.6 設備在送電前應進行檢查,確保符合下列要求:1 各種交接試驗單據(jù)齊全,數(shù)據(jù)符合要求;2 變壓器本體及附件無缺損、不滲油,油門指示正確,油位正常;3 一、二次線相位正確,絕緣良好,分接頭位置在正常電壓檔位;4 接地線電氣通路良好,接地電阻符合設計要求;5 通風消防設施工作正常,操作及聯(lián)動試驗正常;6 保護裝置整定值符合設計要求;7 各種標志牌掛好,門鎖牢固。5.1.7 配電裝置各回路的相序排列應一致,硬導體應涂刷相色油漆或相色標志。色別應
44、為L1相黃色,L2相綠色,L3相紅色,中性導體(N)淡藍色,保護導體(PE)黃、綠雙色,保護中性導體(PEN)黃、綠雙色且兩端設置淡藍色的色環(huán)。5.1.8 設備基礎內(nèi)的保護接地裝置應隨基礎主體同時施工。5.1.9 在設施四周顯著位置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5.1.10 配電箱(柜)內(nèi)應分別設置中性線排和保護線排,并有明顯標志,排上端子所用螺栓不應小于M12。箱(柜)內(nèi)所有需要接地的元件應單獨與保護線排連接,各元件間不得跨接,中性線和保護線不得絞接。5.1.11 在變配電設施內(nèi)顯著位置張貼一、二次回路接線圖和負荷分布圖,圖紙應清晰、準確、耐久。5.2 桿上變壓器5.2.1 安裝變壓器用混凝土桿應符合
45、本規(guī)范3.1.1和3.1.2的規(guī)定。5.2.2 安裝變壓器用的混凝土桿,兩桿埋設深度應一致,中心偏差不應超過±30mm。5.2.3 變壓器臺架金具必須熱浸鍍鋅,橫擔水平偏差不應大于3mm。5.2.4 桿上變壓器本體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 拆除滾輪或?qū)L輪用能拆卸的制動裝置加以固定,變壓器就位后,宜采用直徑4mm鍍鋅鐵絲在變壓器油箱法蘭下面部位將變壓器與兩桿捆扎固定;2 吊裝油浸式變壓器應利用油箱體吊鉤,不得用變壓器頂蓋上盤的吊環(huán)吊裝整臺變壓器,吊裝干式變壓器,可利用變壓器上部橫梁主吊環(huán)吊裝;3 在帶電的情況下,可檢查油枕和套管中的油位、油溫、繼電器等設施情況。5.2.5 變壓器附件安
46、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 油枕應牢固固定在油箱頂蓋上,安裝前應用合格的變壓器油沖洗干凈,除去油污,防水孔和導油孔應暢通,油標玻璃管應完好;2 干燥器安裝前應檢查硅膠是否變色失效,安裝時必須將呼吸器蓋子上橡皮墊除去,并在下方隔離器中加注適量變壓器油,確保管路連接密封、管道暢通;3 溫度計安裝前應進行校驗,確保信號接點動作正確,溫度計座內(nèi)或預留孔內(nèi)應加注適量的變壓器油,確保密封良好,無滲漏現(xiàn)象。5.2.6 變壓器聯(lián)線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 變壓器的套管不應直接受力;2 中性線與中性點接地線應分別敷設,中性線宜用絕緣導線,中性點的接地回路靠近變壓器處,宜做一個可拆卸的連接點;3 附件的控制導線應采用有耐
47、油性能的絕緣導線,靠近箱壁的導線,應用金屬軟管保護,接線盒應密封良好;4 導線截面應按要求選擇。5.2.7 跌落式熔斷器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 熔斷器轉(zhuǎn)軸光滑靈活,鑄件和瓷件無裂紋、砂眼、銹蝕;2 熔絲管無吸潮膨脹或彎曲現(xiàn)象;3 熔絲規(guī)格符合設計要求,接觸緊密并留有一定的壓縮行程,操作靈活可靠;4 安裝位置離地5m,熔管軸線與地面的垂線夾角為15°30°;5 熔斷器水平相間距離不小于0.7m;6 在有機動車行駛的道路上,跌落式熔斷器應安裝在非機動車道側(cè)。5.3 箱式變電站5.3.1 基礎結構宜采用帶電纜室的現(xiàn)澆混凝土或磚砌結構,混凝土標號不應低于C20;電纜室應設通風口,并
48、應有排水和防止小動物進入的措施。5.3.2 箱式變電站吊裝應使用箱式變電站專用吊鉤。5.3.3 出線電纜排列整齊,終端頭采用大小合適的接線端子壓接,壓接應在兩道以上,使用的螺栓、螺母應采用不銹鋼材質(zhì),螺栓由下向上或從內(nèi)向外穿,平墊和彈簧墊應安裝齊全,固定牢固。5.3.4 箱柜內(nèi)正面及背面各電器、端子排等應標明編號,引出電纜標志牌應標明電纜型號、回路編號、電纜走向等內(nèi)容,字體清晰、工整、不易退色、經(jīng)久耐用。5.3.5 電纜芯線與接線端子連接處宜采用專門的護套保護,引出電纜孔宜采用防火泥或?qū)S玫目兹舛隆?.3.6 二次回路和控制線應配線整齊、美觀、無損傷,采用標準接線端子排,每個端子接線不應超過
49、兩根。5.3.7 二次回路和控制線應按不同電壓等級、交直流線路及監(jiān)控線路分別綁扎,且有標識,固定后不應影響各電器設備的拆裝更換。5.3.8 箱式變電站應設置圍欄,宜采用耐腐蝕、機械強度高、回收價值低的材質(zhì)。箱式變電站與設置的圍欄應設置寬度不小于0.8m的檢修通道。5.4 地下箱式變電站5.4.1 地下箱式變電站應符合下列要求:1 變壓器繞組絕緣材料耐熱等級達B級及以上;2 變壓器各部分的溫升限值比普通變壓器低10;3 變壓器油箱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在50KPa的正壓力下應無性能損傷及永久性變形,在100KPa的正壓力下不開裂;4 設備為全密封防水結構,防護等級不低于IP68;5 高低壓電纜連接
50、采用雙層密封,可浸泡在水中運行。5.4.2 地下箱式變電站應具備自動感應排水系統(tǒng)和手動排水控制開關,及時排除地坑積水。5.4.3 地下箱式變電站應具備溫度監(jiān)測及自動散熱系統(tǒng),當環(huán)境溫度過高或變壓器過負荷運行時,可自動啟動散熱裝置。5.4.4 基底及基礎承載力應滿足設備安裝要求,基坑中禁止其他管線穿越。5.4.5 基坑上蓋應采用熱鍍鋅鋼板或鋼筋混凝土澆制,并留有檢修門孔,便于觀察地下箱式變電站的運行狀況和進入基坑內(nèi)進行設施的安裝、維護。5.4.6 地下箱式變電站其他的施工質(zhì)量要求應符合本規(guī)范5.3中相關條款的規(guī)定。5.5 配電室5.5.1 高壓配電室宜設不能開啟的自然采光窗,窗臺距室外地坪不宜低
51、于1.8m;低壓配電室臨街的一面不宜開窗,其他面可設能開啟的自然采光窗。配電室應有防止雨、雪和蛇、鼠等動物從采光窗、通風窗、門、電纜溝等進入室內(nèi)的措施。5.5.2 高壓配電室和電力變壓器室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低壓配電室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屋頂承重構件應為二級。 5.5.3 配電室內(nèi)電纜溝深度宜為0.6m,電纜溝蓋板宜采用花紋鋼板或鋼筋混凝土蓋板,電纜溝內(nèi)應有防水、排水措施,導線穿越墻體時應采用套管保護。5.5.4 配電室通往室外的門應向外開啟,相鄰配電室之間的門應由安裝高電壓設備的房間向安裝低電壓設備的房間開啟,當電壓相同時此門宜雙向開啟。5.5.5 配電室所有的內(nèi)部結構、裝飾工程必須
52、在配電裝置進入前完成,室內(nèi)場地干凈,屋頂、樓板無滲漏,預埋件、預留孔的位置和尺寸符合設計要求,預埋件牢固,所有金屬件應做防腐處理。5.5.6 配電室長度超過7m時,應設兩個出入口,并宜布置在配電室兩端。當配電室為雙層布置時,樓上部分應至少有一個通向該層走廊或室外的安全出口。5.5.7 配電室的架空進出線應采用絕緣導線,進戶支架對地面距離應不小于3.5m,導線穿墻應穿管保護。5.6 配電柜5.6.1 配電柜基礎型鋼安裝尺寸應與配電柜相匹配,基礎型鋼表面應進行防腐處理,并應有兩處以上可靠接地,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6.1的規(guī)定。表5.6.1 基礎型鋼安裝的允許偏差項 目允 許 偏 差mm/mmm/全長直 線 度15水 平 度15位置偏差及不平行度55.6.2 配電柜安裝在振動場所,應采取防振措施,柜體與基礎型鋼應用熱鍍鋅螺栓牢固連接,且防松零件齊全,不宜采用焊接。5.6.3 室內(nèi)低壓配電柜柜體四周通道的寬度應符合表5.6.3的規(guī)定。表5.6.3 室內(nèi)低壓配電柜四周通道寬度 (m)配電屏種類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綠色建材采購與施工一體化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美容院消防安全管理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老舊小區(qū)改造工程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離婚前財產(chǎn)分割專項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古建筑泥工修繕工程承包合同8篇
- 2025年個人房產(chǎn)抵押貸款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農(nóng)藥產(chǎn)品安全評價與風險評估合同
- 2025年度個人名下房產(chǎn)出售合同范本2篇
- 課題申報參考:民國時期華東地區(qū)傳統(tǒng)體育史料搜集與輯錄研究
- 課題申報參考:面向能源結構轉(zhuǎn)型的摻氫天然氣負荷預測及其儲能布局優(yōu)化研究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研學旅行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溫州市城發(fā)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小學春節(jié)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課件
- 2025版高考物理復習知識清單
- 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練習題(84道)
- 2025年度安全檢查計劃
- 2024年度工作總結與計劃標準版本(2篇)
- 全球半導體測試探針行業(yè)市場研究報告2024
- 反走私課件完整版本
- 2024年注冊計量師-一級注冊計量師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