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體教結合現狀及發(fā)展對策_第1頁
中學體教結合現狀及發(fā)展對策_第2頁
中學體教結合現狀及發(fā)展對策_第3頁
中學體教結合現狀及發(fā)展對策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學“體教結合”現狀及發(fā)展對策    董云江摘 要:本文從“體教結合”的內涵、“體教結合”的現狀及“體教結合”的原則入手,進一步討論了中學“體教結合”發(fā)展中體育教學理念、教師隊伍建設、中學“體教結合”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加強中學“體教結合”的有效路徑和發(fā)展策略。關鍵詞:體教結合;現狀;發(fā)展策略目前,在探究“體教結合”模式方面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弊病及未完善的方面。“體教結合”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重要途徑。在推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中,發(fā)揮體育教育廣泛而巨大的作用已經成為現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绑w教結合”

2、的本質是把學生的體育運動納入到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去。一、“體教結合”的內涵 體育教育中的“體教結合”是經典且較新的理念“體教結合”準確提出了學生應該全面發(fā)展。它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和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绑w教結合”是新時期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體教結合”能夠不斷豐富和深化體育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二、體教結合的發(fā)展現狀(一)體育教學理念現代體育教育應面向未來,以健康教育為目標,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學生在體育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在順應教育規(guī)律及身心成長的定勢中,使其朝著個性化、社會化方向發(fā)展。在實施體育教學時,要不斷地思考和總結學生的特征、差

3、異以及學習的規(guī)律,不斷反思教學是否滿足學生的需求,促進學生的學習。多年的教育改革并未根本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與實踐方法在教育中的主導地位。真正落實“體教結合”需要一種更加尊重學生發(fā)展需求、符合學生學習規(guī)律的教育理念與方法。(二)師資隊伍建設中學更多的是偏重于制定引進優(yōu)秀教師和特殊人才的相關優(yōu)惠政策,然而模式與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機制方面契合度不高。特別是試點中學,在計算教師工作量規(guī)章制度、教師業(yè)務檔案以及競聘上崗制度等具體的教師隊伍管理方面比較不合理。(三)“體教結合”過程管理責任不到位建立一系列“體教結合”管理規(guī)章制度,是為了提供一個有利于體育教學的優(yōu)良教學環(huán)境,把體育課程教學工作引

4、上正確的軌道。但“體教結合”過程管理的內容比較多,有教學計劃的管理、有對體育課程教學場館設施的管理、有對體育教師的管理、有對學生學習的管理、有對教學評價的管理等等?!绑w教結合”的模式雖有公認的運行機制,但責任并不明確、不到位。三、加強中學“體教結合”的發(fā)展策略(一)樹立正確的體育教學理念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學正確并且科學的教學理念是體育教學有效性提升的關鍵。從當前的體育教學出發(fā)而言,明確體育教學的理念,豐富學生的體育教學體驗,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體育教學理念,把握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內涵,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二)加強學校領導的重視中學“體教結合”的發(fā)展應該得到學校領導的重視

5、。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管理提升措施。學校領導應該明確中學“體教結合”發(fā)展中的特點,把素質教育的整體效應貫穿于體育課程教學質量管理的全過程,充分明確管理責任。(三)構建合理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體制建設,不斷完善師資隊伍全面而系統(tǒng)的繼續(xù)教育與再教育,以適應“體教結合”發(fā)展的新需要。(四)建立獎勵激勵機制學校“體教結合”管理工作者和參與者離不開內在的驅動。應建立“體教結合”管理工作的獎勵激勵方案,形成“正向激勵”和“負向激勵”。提升對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四、結束語為實現學校的教學目標,配合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并以發(fā)展學生體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為宗旨。樹立正確的體育教學理念,疏通中

6、學“體教結合”的發(fā)展管理渠道,構建合理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和激勵機制,更好地體系現“體教結合”在深化體育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參考文獻:1胡小明.從"體教結合"到"分享運動"探索競技運動后備人才培養(yǎng)的新路徑j.體育科學,2011,31(6):5-9.doi:10.3969/j.issn.1000-677x.2011.06.001.2翟豐,張艷平.從“體教結合”到“體教融合”體育發(fā)展方式轉變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39(10):54-56.doi:10.3969/j.issn.1001-9154.2013.10.012.3杭蘭平,李杉,張睿等.對cuba籃球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研究兼談對“體教結合”培養(yǎng)模式的探討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1,28(5):559-564.doi:10.3969/j.issn.1001-747x.2011.05.012.4王向宏,董建鋒,張錫慶等."體教結合"模式培養(yǎng)我國競技后備人才運行狀況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1,31(1):102-106.doi:10.3969/j.issn.1007-323x.2011.01.023.5劉成,王滿秀,熊曼麗等.cuba與大超聯賽運行機制比較研究對我國高校競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