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55~75歲農村居民健康教育形式實用性調查_第1頁
淺議55~75歲農村居民健康教育形式實用性調查_第2頁
淺議55~75歲農村居民健康教育形式實用性調查_第3頁
淺議55~75歲農村居民健康教育形式實用性調查_第4頁
淺議55~75歲農村居民健康教育形式實用性調查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議5575歲農村居民健康教育形式實用性調查【摘 要】通過現場問卷對200例5575歲轄區(qū) 內農村居民進行調查和深入訪談,對現存的幾種較常用健康 教育形式進行比較,探討比較適合農村居民的健康教育形 式,增加健康教育形式的實用性。從而增進農村居民預防疾 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娟P鍵詞】農村居民;健康教育形式;實用性【中圖分類號】r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4-7484 (2013) 11-0579-01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是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wèi)生保健目標的基 礎環(huán)節(jié)【1】,健康教育作為“一級預防”的主要手段,是社 區(qū)衛(wèi)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健康教育的意義是重大 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在維

2、護和促進人群健康的工作中起著舉足 輕重的作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人員素質的提高是促進社區(qū)衛(wèi)生 服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應當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在實踐 的過程中,探索適宜本轄區(qū)的健康教育形式,提高工作效率。1對象和方法1. 1對象 選擇2013年1月7月期間5575歲就診的 農村居民及其家屬共200人,男86例,女114例,平均年 齡65歲。職業(yè)均為農民,且居住在農村的居民,作為問卷 調查的對象。文化程度:文盲92例,小學文化67例,初中 文化33例,高中文化8例。1. 2方法采用現場問卷對調查對象進行訪談,首先向 被調查人員說明目的,消除緊張情緒,讓他們對已有的幾種 健康教育形式:個別談話,健康咨詢;

3、專題講座,座談會; 文字教育形式,如標語,傳單,健康處方,墻報;形象的教 育形式,如戲劇,科普電影,電視;電化教育形式,如廣播, 收音有所了解,登記調查對象的姓名,年齡,性別,受教育 程度,月收入水平。通過面談形式詢問被調查人是否知曉健 康教育生活方式的相關知識、行為狀況。在獲取衛(wèi)生健康知 識的意向上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2結果2. 1在獲取衛(wèi)生健康知識的意向方面,主動關注的為受 訪人數的19%,被動關注的為受訪人數的24%,從未關注的 為受訪人數的57%o主動關注健康知識的受訪者中有80%患 有各類不同程度的慢性病,關注的內容也僅與自身所患疾病 相關。2.2最喜歡的健康教育形式依次為個別談話,

4、為52%; 形象的教育形式為21%;專題講座為15%;廣播,收音為10%; 文字教育形式為2%。男性比女性更喜歡個別談話,女性比男 性更喜歡專題講座,文字教育形式是女性中最不受歡迎的一 種方式。2.3根據不同特征人群對健康教育的需求狀況,有針對 性地開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為28%,其中個人 衛(wèi)生知識知曉率為32%;相關行為形成率為21%,其中個人 衛(wèi)生的相關行為形成率為19%;在獲取相關知識途徑上前3 位的是:電視廣播(53%),咨詢醫(yī)生(22%),報紙或書籍(18%).3討論3. 1本調查顯示在受訪者中,文盲92例,小學文化67 例,初中文化33例,高中文化8例。女性比男性文盲的人

5、 數多,相差較大。文化程度低對健康知識的理解,吸收都必 須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人員的指導下才能進行,很大程度上制約 了接受健康知識的主動性。3.2不同程度存在語言溝通障礙,與以下原因有關:本 地地方方言與普通話分屬不同語系,受教育程度低,年齡大。 65%受訪者表示聽不懂普通話,多為文盲及女性居民。溝通 的障礙給健康教育實施增加更大的難度。3.3收入水平較低,居民患病到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最關心 的問題是患了什么病,能否很快治愈,有什么特效藥,希望 立即確診,得到最佳治療,盡快離開醫(yī)院。缺乏時間,32個 受訪者是留守老人,與孫輩相依為命,不僅要從事田間耕作, 還要照顧第三代。從生活水平是健康水平的基礎和前提

6、,健 康水平反過來也影響生活水平,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推進 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等方面進行討論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23.4我國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起步較晚,婦女,兒童,老 年人,殘障人,慢性病人等往往是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的主要關注 對象,5575歲的農村居民往往被忽視,影響對這類人群健 康教育的力度。嘗試在個別談話之前,先放一個時間不超過 15分鐘的宣傳短片,然后讓居民積極發(fā)言,引發(fā)問題,無論 居民的理解是否正確,先把它當問題記下來,然后就這些問 題進行講解,在專題講解完成后,進行有獎競答。4小結不斷提高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的質量,在理論知識提高的過程 中,提高健康教育者的溝通水平,包括學會地方方言,掌握 各年齡段的心理特征,各種有效的溝通技巧,苦練口才,讓 每一次健康教育都讓印象深刻。健康教育是健康為主導,依 靠眾多學科和全社會參與的一種終生教育【3】,為了尋找到 更適宜農村居民的健康教育形式,還需要在今后工作的過程 中不斷摸索與總結。參考文獻:1 鞏玉秀,鄭修霞,姚嵐.社區(qū)護理學m.北京:人 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