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耦合諧振式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的頻率特性_第1頁
磁耦合諧振式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的頻率特性_第2頁
磁耦合諧振式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的頻率特性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磁耦合諧振式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的頻率特性摘要:磁耦合諧振式無線能量傳輸具有中等傳輸距離、高效非輻射能量等優(yōu)點,本文在闡述磁耦合諧振式無線能量傳輸工作原理的根底上,研究了諧振的頻率對系統(tǒng)性能的影響以及與各個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主要對線圈電感、線圈固有頻率、品質因數(shù)、傳輸距離與效率等方面進行了探究,并且研究了中距離條件下頻率功率特性曲線,從而在理論上為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中參數(shù)優(yōu)化與實用工程提供了依據(jù)。關鍵詞:無線能量傳輸;磁耦合諧振;諧振頻率中圖分類號:TM7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8595202105-050-003電子科學技術URL:/china-est DOI:10.16453/j

2、.issn.2095-8595.2021.05.013Abstract:Magneticcouplingresonantwirelesspowertransmissionmediumtransmissiondistance,highefficiencyadvantagesofradiationenergy,thisarticleontheworkingprincipleofthemagneticcouplingresonantwirelesspowertransmission,onthebasisoftheresonancefrequencywillaffecttheperformanceof

3、thesystemisst-udied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ystemparameters,mainlyonthecoilinducta-cecoilnaturalfrequency,qualityfactor,thetransmissiondistanceandefficiency,andsoonhascarriedontheexploration,andstudiestheintermediatefrequencyundertheconditionofpowercharacteristiccurve,whichintheoryforparameterop

4、timizationinwirelesspowertransmissionsystemandprovideabasisforthepracticalengineering.Keywords:WirelessEnergyTransmission;MagneticResonances;ResonanceFrequency引言相比有線能量傳輸,無線能量傳輸具有本錢廉價、適應性好、擴展性好等優(yōu)點,但自特斯拉提出設想來,能量無線傳輸開展較慢,直到2021年,磁耦合無線能量傳輸技術被美國MIT學者正式提出,此后,無線能量傳輸?shù)玫饺澜绶秶鷥鹊膹V泛關注【1】。磁諧振耦合式無線能量傳輸技術可具有傳輸距離較遠、

5、效率較高等優(yōu)點,這使得其應用前景廣闊,不僅可以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無人飛行器、電動充電汽車等方面得到廣泛地應用,在家用電器、工業(yè)機器人、水下作業(yè)、油田礦井等領域也有極大的應用價值。1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的組成磁耦合諧振式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主要由初級子系統(tǒng)、磁耦合諧振線圈組和次級子系統(tǒng)三局部組成。其中,初級子系統(tǒng)可看做磁耦合諧振線圈組的逆變調理電路,其主要用于將市電鼓勵源整流后,再進行高頻逆變,產生最利于磁耦合振蕩線圈組諧振的高頻交流電壓;磁耦合振蕩線圈組那么有兩個固有頻率相同的電感線圈一個是發(fā)射線圈,另一個是接受線圈組成,它是整個無限能量傳輸系統(tǒng)的核心,用于將發(fā)射線圈的電能轉化成線圈組之間的交變磁場,再

6、由交變磁場在接受線圈上感應出電能,即從發(fā)射線圈到接受線圈完成電場能-磁場能-電場能的能量變換;次級子系統(tǒng)也看作是整流調理電路,其主要用于將接受線圈上的高頻交流電能進行電能變換后,再供給負載使用。系統(tǒng)工作的具體原理是:磁耦合諧振線圈組的發(fā)射線圈和接受線圈的固有頻率是相同的,給發(fā)射線圈加高頻正弦鼓勵源鼓勵,那么電容和線圈組成的發(fā)射裝置就會高頻振蕩,產生交變磁場;此時,由線圈和電容組成的接受裝置正處于發(fā)射裝置所產生的磁場中,受此交變磁場的鼓勵,接受裝置將在接受線圈線圈中感應出電動勢,如此,即完成了初級、次級子系統(tǒng)的無線能量傳輸。傳輸系統(tǒng)根本框圖可見圖1。2頻率對傳輸距離的影響根據(jù)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可

7、得,電流的大小和變化率可決定交變磁場的強度。在此系統(tǒng)中,發(fā)射線圈的電流變化率是由初級子系統(tǒng)逆變出的高頻電壓的頻率決定的,而初級子系統(tǒng)中高頻電壓的頻率又是由驅動及開關電路控制信號的頻率決定的,因此,從此方面分析可得:在一定范圍內,系統(tǒng)能量無線傳輸距離與控制信號的開關頻率成正比。而在實際的耦合諧振回路中,諧振頻率和初、次級諧振回路的阻抗特性直接相關。在初級回路接入一個角頻率為的正弦電壓U1,初、次級回路中的電流分別以I1和I2表示,那么初次級回路電壓方程式可寫為式中Z11為初級回路的自阻抗,即Z11=R11+jX11,Z22為次級回路的自阻抗,即Z22=R22+jX22。解上列方程組可分別求出初級

8、和次級回路電流表達式:稱為次級回路對初級回路的反射阻抗;稱為初級回路對次級回路的反射阻抗。而反射阻抗是永遠存在的且是正的,故可得隨著頻率的升高,諧振回路的電流逐漸減小,反而會降低交變磁場的強度,是無限能量傳輸系統(tǒng)的傳輸距離降低。根據(jù)大量實驗可得:線圈可以用于近距離的大功率傳輸,但只有固有頻率較高的線圈才可以用于大功率的遠距離傳輸,可得:在一定范圍內,線圈固有頻率與能量傳輸距離是成正比的。因此,選擇系統(tǒng)諧振頻率時還應考慮線圈固有頻率。3頻率對系統(tǒng)性能的影響3.1系統(tǒng)的頻率特性仿真模型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的仿真裝置主要由高頻逆變器、磁耦合諧振線圈組和負載整流裝置構成。其中,在初級子系統(tǒng)的高頻逆變器后端

9、要串聯(lián)一個電感,使之成為電流型逆變器,以保確輸入磁耦合諧振線圈組的發(fā)射線圈的電流連續(xù)。線圈L1、L2上分別并聯(lián)有電容C1、C2,從而使線圈磁耦合諧振線圈組能夠進入諧振狀態(tài)。磁耦合諧振線圈組的接受線圈的電能經(jīng)整流后供給負載,為保證能量傳輸?shù)男?,在整流橋前端參加了補償單元。為了分析本系統(tǒng)無線能量傳輸?shù)念l率特性,實驗實際上測量的是磁耦合諧振線圈組在不同距離下的實際電感數(shù)值,并以此為實驗數(shù)值,在電路仿真中研究了系統(tǒng)的頻率-功率特性和頻率-效率特性。在本系統(tǒng)中,實際上組成磁耦合諧振線圈組的是2個直徑均為40cm線圈,而且其額定工作頻率均為100kHz,磁耦合諧振線圈組的發(fā)射線圈和接收線圈之間相距25c

10、m,在以市電為鼓勵源時,系統(tǒng)最大輸出功率為3.3kW。在試驗中,依次令磁耦合諧振線圈組的發(fā)射、接受線圈相距15cm、25cm和35cm,并測出不同距離下的線圈參數(shù),將所測參數(shù)代入建立的仿真模型中,從而分析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在不同距離下的頻率特性。3.2系統(tǒng)的頻率特性仿真結果本次仿真以系統(tǒng)額定工作頻率100kHz為中心頻率向兩邊調節(jié)逆變器輸出電能頻率,直到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效率接近于0,在不同工作頻率下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的傳輸效率和系統(tǒng)輸出功率,如圖2、圖3、圖4所示。3.3系統(tǒng)的頻率特性仿真結果當磁耦合諧振線圈組發(fā)射線圈和接受線圈之間的距離,即能量無線傳輸?shù)木嚯x為15cm時,本系統(tǒng)的頻率-效率特性曲

11、線大體是一個雙峰的特性,此距離條件下,系統(tǒng)的最大傳輸效率可到80%,屬于過耦合狀態(tài);能量無線傳輸?shù)木嚯x為25cm時,系統(tǒng)的頻率-效率特性曲線先隨頻率升高而升高,再隨頻率升高而降低,整個特性曲線有一個峰值,再此距離條件下,系統(tǒng)的最大傳輸效率仍可達80%,屬于臨界耦合狀態(tài);能量無線傳輸?shù)木嚯x為35cm時,系統(tǒng)的頻率-效率特性曲線與能量無線傳輸?shù)木嚯x為25cm時相似,只有一個峰值,但系統(tǒng)最大傳輸效率卻略低于80%,屬于欠耦合狀態(tài)【4】。系統(tǒng)的功率-頻率特性曲線始終有兩個峰值,系統(tǒng)工作在頻率較低的功率峰值時,雖然系統(tǒng)傳輸?shù)墓β瘦^大,但是系統(tǒng)傳輸功率的效率很低,在實際系統(tǒng)中,一般不采用此頻率;系統(tǒng)工作在

12、頻率較高的功率峰值時,系統(tǒng)傳輸能量的效率也較高,選此頻率段傳輸能量比較適宜。當傳輸距離為15cm時,最大功率傳輸頻率為100kHz;當傳輸距離為25cm時,最大功率傳輸頻率為100kHz;當傳輸距離為35cm時,最大功率傳輸頻率為95kHz。據(jù)此可以得出,隨著傳輸距離的變化,最大功率傳輸頻率會發(fā)生適當偏移。系統(tǒng)工作頻率對系統(tǒng)輸出功率的影響比對效率的影響要大得多。以傳輸距離為25cm為例,當系統(tǒng)的工作頻率在95kHz100kHz變化時,傳輸效率變化幅度非常小,但隨著系統(tǒng)工作頻率的提高,系統(tǒng)的輸出功率卻下降的非???。3.4實際系統(tǒng)的頻率特性運行結果以仿真模型中電路元器件參數(shù)為準,在搭建實際電路運行

13、時,發(fā)現(xiàn)實際運行結果與仿真模型略有偏差。其中,系統(tǒng)能量傳輸?shù)男事杂邢陆?,當傳輸距離為15cm時,實際最大效率值在78%左右;當傳輸距離為25cm時,實際最大效率值仍可在維持在78%左右;當傳輸距離為35cm時,實際最大效率值那么在75%左右。而系統(tǒng)的傳輸功率下降幅度略有提升。但是實際電路運行效果與仿真模型得出效果比照,雖實際系統(tǒng)能量傳輸?shù)男阅芙档?,但系統(tǒng)頻率運行特性仍滿足上述結論。4結束語本文從實驗、仿真和理論三個方面對磁耦合諧振式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做出了研究,并通過理論分析,得出了影響無線能量傳輸性能的因素:線圈的品質因素和固有頻率和傳輸距離;又從仿真實驗得出了系統(tǒng)運行的頻率特性曲線,包括在

14、15cm、25cm和35cm的傳輸距離下的頻率-效率和頻率-輸出功率曲線。在仿真試驗中又得出結論:系統(tǒng)諧振頻率確實定,跟蹤與控制是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準確、迅速地調節(jié)系統(tǒng)的諧振頻率將會是未來研究的重點問題。參考文獻【1】鄧凱,廖承林,王麗芳.一種中距離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的頻率特性J.電工電能新技術,2021,339:09-0035-06.【2】鄒玲,鄭偉,李麗.磁耦合諧振式無限能量傳輸系統(tǒng)頻率特性研究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21,281:01-0082-04.【3】ImuraT.Studyonmaximumair-gapandefficiencyofmagneticresonantcouplingforwirelesspowertransfer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