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強(qiáng)化練習(xí)_第1頁
西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強(qiáng)化練習(xí)_第2頁
西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強(qiáng)化練習(xí)_第3頁
西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強(qiáng)化練習(xí)_第4頁
免費(fèi)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西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強(qiáng)化練習(xí)班級:_ 姓名:_1. 閱讀理解。游 園 不 值(宋)葉紹翁應(yīng) 憐 屐 齒 印 蒼 苔,小 扣 柴 扉 久 不 開。春 色 滿 園 關(guān) 不 住,一  枝 紅 杏 出 墻來。(1)解釋詞語:值:_ 屐齒:   小扣:_(2)這首詩所蘊(yùn)含的深刻哲理是:   。(3)名句:“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边@句運(yùn)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如何理解“春色”、“紅杏”、“出墻來”的意思?2. 閱讀課文,完成練習(xí)。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1結(jié)合對古

2、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畫橫線的部分換成合適的字詞。(填序號)A.溺   B.故   C.堙   D.少女夏天我們在水邊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沒事件發(fā)生。 (   )炎帝的小女兒叫女娃。 (   )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學(xué)校的領(lǐng)操員。 (   )烏鴉叼來許多石塊,填塞在瓶子里。 (   )2故事的主人公是_。精衛(wèi)填海的原因是_,精衛(wèi)填海的過程是_。(引用原文的話)3翻譯畫“

3、   ”的句子。_4下面幾則故事中,與“精衛(wèi)填海”的精神相似的是(   )A.八仙過海 B.愚公移山 C.嫦娥奔月 D.女媧造人5讀了這篇神話,你想對精衛(wèi)說些什么?_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⑶蟀佾F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⒉恢F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注釋)求:尋求,尋找。食:吃。子:你。使:派遣,命令。逆:違抗。不信:不誠實(shí),不可靠。然:正確。

4、故:所以。1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字解釋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A.天帝使我長百獸 長:長官,首領(lǐng)。B.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 遂:于是,就。C.獸見之皆走 皆:都。D.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 畏:害怕。2下面的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B.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C.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D.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3對下面句子的翻譯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A.你跟隨在我后面,看各種野獸見了我,有敢不逃跑的。B.你跟隨在我后面,看各種野獸見了我,沒有敢逃跑的。C.你

5、跟隨在我后面,看各種野獸見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嗎?D.你跟隨在我后面,看各種野獸見了我,有沒有敢逃跑的?4從這則寓言故事中可概括出的成語是_,常用來比喻_。下列與所概括出的這個成語意思相近的詞語是(_)A如虎添翼   B雞飛狗跳C狗仗人勢   D狐朋狗友5你如何評價文中的這只狐貍?請談?wù)勀愕目捶ā4. 文言文閱讀。  松松,大樹也。葉狀如針。性耐寒,雖至冬日,其色長青。干長而巨,可以造橋,可以造屋。注釋至:到。1“雖至冬日”中“冬日”的意思是(  )A.冬天的一天 B.冬天 C.像冬天的日子。 D.寒冷的天氣。2對“松,大樹

6、也”這句話解釋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松樹,是大樹。 B.松樹是一種高大的樹術(shù)。C.松樹是可以長成大樹的。 D.這棵大樹是松樹。3想一想,寫一寫。干長而巨,可以造橋,可以造屋,還可以(_),可以(_)。5. 文言文閱讀。宋濂嗜學(xué)宋濂余幼時即嗜(shì)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1古今異義。(1)“走送之”中的“走”古義為_,今義為_。(2)“余幼時即嗜學(xué)”中的“余”古義為_,今義為_。2“余幼時即嗜學(xué)”的意思是_。3找出能

7、概括故事主要內(nèi)容的句子,用“   ”畫出來。4這個故事是怎樣描述宋濂小時候特別喜歡讀書的?_6. 閱讀課文 ,回答問題。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1這篇文言文出自于_。( )A. 三字經(jīng) B. 山海經(jīng)2“以堙于東?!钡摹败А弊x音是:( )A. yn B. yn3對“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一句理解正確的選項(xiàng)是:( )A. 女娃到東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B. 女娃到東海游玩,沉溺于

8、東海美景不愿返回。C. 女娃到東海游泳,不愿起來。D. 女娃到東海游水,溺死沒有回來。4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停頓錯誤的一項(xiàng)是:(   )A. 炎帝之/少女B. 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C. 常銜/西山/之木石5精衛(wèi)“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钡脑蚴牵海?#160;)A. 善良的精衛(wèi)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樣被大海淹死。B. 精衛(wèi)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無用功。7. 課文直通車。精衛(wèi)填海炎帝( )之少( )女,名曰( )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 )而不返( 

9、),故為衛(wèi)精,常銜( )西山之木石,以堙( )于東海。1本文選自_ 。2給文中加點(diǎn)字注音。3解釋句子加點(diǎn)字以及句子的意思。(1)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衛(wèi)精_(2)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_4人們通常在什么情況下贊揚(yáng)精衛(wèi)填海的精神?_8. 課內(nèi)閱讀。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還卒業(yè)。1寫出下面加點(diǎn)字的解釋。逢老媼方磨鐵杵(_)  太白感其意(_)2“問之,曰:欲作針?!边@句話中的“之指的是_。3“太白感其意”,李白感受到了_。4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說

10、說本文給你的啟示。_9. 課內(nèi)閱讀。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頂_。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寶石鑲嵌在彩帶般的溝谷中。湖水_,湖底石塊_。從河谷至山坡,遍布著原始森林。每當(dāng)天氣晴朗時,藍(lán)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構(gòu)成了一幅幅_的圖畫,難怪人們把這些湖泊叫做“五花?!薄拔宀食亍蹦?。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與湖泊之間恰似一級級天然的臺階。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錯落的瀑布,宛如白練騰空,銀花四濺,蔚為壯觀。1把原文補(bǔ)充完整。2照樣子,寫詞語。一座座雪峰   一幅幅_   一道道_3選文主要描寫了_、_、_、_這四種景物,這些景物各自的特點(diǎn)

11、是_、_、_、_。4用“橫線”畫出文中的一個比喻句,這句話用_來比喻_,寫出了_。5瀑布是怎樣形成的?用“橫線”標(biāo)出文中的語句。6這些湖泊為什么叫做“五花?!薄拔宀食亍保坑谩?#160;  ”在文中標(biāo)出來。7九寨溝這么美,請你用一句簡短的話來宣傳它。_10. 開心閱讀。鑿壁借光匡衡勤學(xué)而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fā)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xué)。(注釋)穿:鑿穿。其:它的,指蠟燭。之:指代書。邑人:同縣的人。償:報酬、回報。遂:于是、就。1下列詞語解釋有錯誤的是(&

12、#160;   )A.不逮:燭光照不到。 B.穿壁:在墻上鑿洞。C.大姓:姓“大”的人。 D.傭作:做雇工,勞作。2“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的原因是_。(用文中原句回答)3本文寫了匡衡的哪兩件事?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_11. 閱讀古文,完成練習(xí)。楚人有鬻(yù)盾與矛者,譽(yù)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yù)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釋)盾:盾牌,古代作戰(zhàn)時用來防護(hù)身體、遮擋刀箭的武器。譽(yù):贊譽(yù),夸耀。陷:穿透、刺穿。或:有人。弗能

13、:不能。應(yīng):回答。夫:用在首句,引起議論。1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與其他三項(xiàng)不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以子之矛 B.陷子之盾 C.不陷之矛 D.吾矛之利2翻譯句子。(1)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_(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3這則寓言中隱含著的一個成語是_。4對這則寓言揭示的道理描述最準(zhǔn)確的一項(xiàng)是(   )A.世上沒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沒有無堅不摧的矛。B.說話做事要實(shí)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shí),自相矛盾。C.說話不要說得太滿。12. 閱讀小古文,完成練習(xí)。王戎觀虎魏明帝于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⒊虚g攀欄而吼,其聲

14、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選文有刪改)1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1)縱百姓觀之 觀:_(2)了無恐色 恐:_2“王戎卻安然沉穩(wěn),一動不動,毫無害怕的表情?!蔽闹心木湓捳f的是這個意思?請用“_”畫出來。3從當(dāng)時情景看,為什么聽到虎吼王戎并不害怕?_13. 課內(nèi)閱讀。王戎不取道旁李(節(jié)選)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世說新語)注釋:嘗:曾經(jīng),諸:一些,這些。1寫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譯:_(2)取之信然。 譯:_2這個故事使

15、你獲得了什么啟示?_14. 閱讀天地。截竿入城魯有執(zhí)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zhí)之,不可入;橫執(zhí)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釋)計:辦法。俄:一會兒。老父:對年老的男人的尊稱。1解釋加點(diǎn)的字。初豎執(zhí)之:_遂依而截之:_2用自己的話說說畫線句子的意思。_3你覺得文中老父說的辦法好嗎?為什么?_4這篇短文給我們什么啟示?下面分析有誤的有_。(填序號)別人提意見時,你要學(xué)會分析,不能盲目聽信別人的話。別人提出的建議,尤其是老年人,我們一定要尊重、聽從。人不能自作聰明,倚老賣老,這樣會耽誤了別人的事。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我們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15. 閱讀下文,完成題目。顏回好學(xué)回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