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課程設計 05894086重慶機電粗業(yè)技術學院課程設計說明書設計名稱: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目: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重慶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課程設計任務書機電一體化技術 專業(yè)2011年級3班一、設計題目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ill已知條件:1 .工作情況:兩班制,連續(xù)單向運轉,載荷較平穩(wěn),運輸帶速度允許誤 差為±0. 5%;2 .使用折舊期:五年;3 .動力來源:電力,三相交流,電壓380/220V;4 .滾簡效率:0.96 (包括滾筒與軸承的效率損失)。卷筒直徑D/(mm)400400400450450參數題號678運輸帶工作拉 力 F/ (KN)2.42.22.1運輸帶工作
2、速 度 V/ (m/s)1.51.41.5卷筒直徑 D/(mm)400400500選擇的題號為8 號數據為:運輸帶工作拉力F =2.1N運輸帶工作速度v =1.5m/s卷筒直徑D =500mm二、主要內容1 .擬定和分析傳動裝置的設計方案;2 .選擇電動機,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3 .進行傳動件的設計計算及結構設計,校核軸的強度;4 .繪制減速器裝配圖;5 .繪制零件工作圖;6 .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三、具體要求本課程設計要求在2周時間內完成以下的任務:1 .繪制減速器裝配圖1張(A2圖紙);2 .零件工作圖2張(齒輪和軸,A4圖紙);3 .設計計算說明書1份,約3000字左右。四、進
3、度安排次序設計內容時間分配(天)1指導老師介紹課程設計注意事項12擬定設計方案13傳動件的設計計算24畫裝配圖25畫零件圖26編寫設計說明書2五、成績評定指導教師張海秀一簽名日期 年月日系主任 審核日期 年 月 日目錄一設計任務的分析2L1本課程設計的目的21.2本課程設計的內容、任務及要求2121課程設計的內容2122課程設計的任務2L2.3課程設計的要求2L3課程設計的步驟2L3.1設計準備工作2132總體設計2L3.3傳動件的設計計算21.3.4裝配圖草圖的繪制2L3.5裝配圖的繪制3L3.6零件工作圖的繪制3137編寫設計說明書3二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42.1 選擇電動機41 .1.1選
4、擇電動機類型42 .L2選擇電動機功率43 .L3確定電動機轉速42.2 計算總傳動比和分配傳動比4221計算總傳動比4222分配傳動裝置的各級傳動比4231各軸轉速5232各軸的輸入功率5233各軸的輸入轉矩52.4 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5241箱外傳動件的設計52.4.2箱內傳動件的設計52.5 減速器的結構設計6參考文獻717一設計任務的分析1.1 本課程設計的目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是相關工科專業(yè)第一次較全面的機械設計練習,是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最后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其目是:(1)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機械系統課程的知識去解決機械工程問題的 能力并使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和發(fā)展;(2)學習機械設計
5、的一般方法和簡單機械傳動裝置的設計步驟;(3)進行機械設計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能提高學生機械設計的基本能力, 如計算能力、繪圖能力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能力等,使學生具有查閱設計 資料(標準手冊、圖冊等)的能力,掌握經驗估算等機械設計的基本技能,學 會編寫一般的設計計算說明書。1.2 本課程設計的內容、任務及要求1.2.1 課程設計的內容(1)傳動方案的分析與擬定;(2)電動機的選擇與傳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的計算;(3)傳動件(如齒輪、帶傳動等)的設計;(4)軸的設計;(5)軸承及其組合部件設計;(6)鍵聯接和聯軸器的選擇與校核;(7)潤滑設計;(8)箱體、機架及附件的設計;(9)裝配圖和零
6、件圖的設計與繪制;(10)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1. 2. 2課程設計的任務(1)繪制減速器裝配圖1張用A2圖紙繪制;(2)繪制零件圖2張用A4圖紙繪制(齒輪、軸);(3)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一份。1.2.3課程設計的要求在課程設計前,應認真閱讀任務書,了解設計題目及設計內容,搞清楚所 要設計的傳動裝置包含哪些機構及傳動路線。如果任務書中沒有給出傳動簡圖, 則應首先了解設計的已知數據及工作類型,并對所學的有關傳動機構的運動特 點、總體傳動性能及某些傳動數據的常用范圍進行復習,然后根據工作的要求 將有關機構進行不同的組合,畫出不同的傳動簡圖,依據先算出的數據,選出1 2種較合理的傳動方案,在進行設計時
7、要選擇較為合理的一組數據進行設計,在 畫圖與設計的過程中如有發(fā)現在裝配時不對時應反復修改數據和改進,然后在 進行后續(xù)的設計。上述工作完成之后,應認真閱讀課程設計指導書有關總體及 傳動設計計算的章節(jié),開始設計計算。1. 3課程設計的步驟1. 3. 1設計準備工作(1)熟悉任務書,明確設計的內容和要求;(2)熟悉機械設計基礎和機械設計基礎實訓指導這兩本書有關一 級減速器的資料和相關表格、圖紙等;(3)觀看錄像、實物、模型等,了解減速器的結構特點與制造過程。1. 3. 2總體設計(1)確定傳動方案;(2)選擇電動機;(3)計算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分配各級傳動比(4)計算各軸的轉速和功率以及轉矩。1.
8、 3. 3傳動件的設計計算(1)計算齒輪傳動、帶傳動的主要參數和幾何尺寸;(2)計算各傳動件上的作用力。1.3. 4裝配圖草圖的繪制(1)確定減速器的結構方案;(2)繪制裝配圖的草圖,進行軸以及軸上零件和軸承組合的結構設計;(3)校核軸的強度、鍵連接的強度;(4)繪制減速器箱體結構;(5)繪制減速器附件。1.3. 5裝配圖的繪制(1)畫底線圖,畫剖面線;(2)選擇配合,標注尺寸;(3)編寫零件序號,列出明細欄;(4)加深線條,整理圖面;(5)書寫技術條件、減速器特性等。1.3.6零件工作圖的繪制(1)繪制齒輪類零件工作圖;(2)繪制高速軸和低速軸的零件工作圖;(3)繪制其他零件工作圖。1. 3
9、.7編寫設計說明書(1)編寫設計說明書,內容包括所有的計算,并附有必要的簡圖;(2)寫出設計總結,一方面總結設計課題的完成情況,另一方面總結個人所 作設計的收獲、體會及不足之處。二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2.1選擇電動機2. 1.1選擇電動機類按已知的工作要求和條件,選用Y型全封閉式籠型三相異步電動機。2. 1.2選擇電動機功率(一)所需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pfpn工作機所需的工作功率為:/;=FV/1000由以上兩個公式可知:fv/iooo n=2. IX103X 1.5/1000X0. 89=3. 54kw(二)電動機至運輸帶之間的總效率:(1) V帶傳動n 1=0. 96(2) 一級齒輪減速器
10、n 2=0. 975(3)聯軸器n 3=0. 99(4)傳動滾筒n 4=0. 96則:n二 叫x rx nsX 114=0.96X0.975X0. 99X0. 96=0. 892. 1.3確定電動機轉速(一)滾筒軸的工作轉速為:N,=60X 1000X1. 5/n XD=60X 1000 X1. 5/3. 14X500=57. 32r/min(二)為了方便選擇電動機的轉速,先推算電動機轉速的可選范圍。由機 械設計課程設計基礎實訓指導表2-2查得V帶傳動常用的傳動比范圍1。=24, 單極圓柱直齒輪傳動比范圍L=35 ,則總傳動比的合理范圍為i=6-20,故電動 機轉速的可選范圍為:此二iN,二(
11、6-20) X57. 32=343. 92-1146. 4r/min由電動機Pd=3.54kw可知只能選電動機的額定功率為P=4kw的,所以可見同步轉速為750 r/min和lOOOr/min的電動機均符合。經比較,根據功率和轉速查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基礎實訓指導附錄5得到電動機的相關參數,并將計算出的縱傳動比例與下表中。表2.1電動機數據及總傳動比電動機轉速(r/min) 額定功率方案電動機型號(kw)同步轉速滿載轉速總傳動比 i1Y160M1-8475072012.562Y132M1-64100096016.75(三)計算總的傳動比:750r/min:i=Nm/Nw=720/5732=12.
12、561000r/min: i=Nm/Nw=960/57. 32=16. 75由以上的數據可知選用Y160M1-8型電動機2-2計算總傳動比和分配傳動比2. 2.1計算總傳動比i=Nm/Nw=720/57. 32=12. 563. 2.2分配傳動裝置的各級傳動比由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基礎實訓指導表2-2可知直齒輪減速器的傳動比 i尸4則V帶的傳動比i。為:Io=i / ia=12. 56 / 4Q3 14 (取 3 2)2.3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2. 3.1各軸轉速電動機軸為。軸:則No=NM=72Or/min高速軸為 I 軸:則 Ni=Nyio=72O/3. 2=225r/min低速軸為n
13、軸:則 Nu= NI/ia=225/4=56.28r/min滾筒軸的轉速為:Nw=Nn=56. 28r/min2.3.2各軸的輸入功率高速軸:P i=Pa. n 1=3. 54 X 0. 96=3. 40kw低速軸:Pn= Pi。一對他 n 箱承=3. 40X0. 97X0. 98=3. 23kw滾筒軸:Pw= Pu.n 粕承.n 送粕器=3. 23X0.98X0.99=3.13kw2. 3.3各軸的輸入轉矩電動機:Tf9550 Pd/Nm=9550 X 3. 54/720=46. 95N. mI :高速軸:T產9550 P/N產9550X3. 40/225=144. 3IN. m II:低速
14、軸:T2=9550 P2/N2=9550X3. 23/56. 25=548. 38N. m 滾筒軸:Tw=9550 P,/Nr=9550 X 3. 13/56. 25=531. 40 N. m 表2. 2各軸的運動和動力參數軸名功率P(kw)轉矩T(N.m)轉速 n(r/min)傳動比i電動機軸3.5446.957203.2I 軸3.40144.31225n 軸3.23548.3856.254滾筒軸3.13531.4056.2512. 4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2. 4.1箱外傳動件的設計2. 4. 1. 1帶傳動(1)大帶輪輪廓寬度的確定2. 4. 2箱內傳動件的設計2. 4. 2,1圓柱齒輪傳動
15、(1)選擇齒輪的材料及精度等級:小齒輪選用45鋼調質,硬度為220250HBS,大齒輪選用45鋼正火,硬度 為170210HBS,因為是普通減速器,由機械設計基礎書上表77可知選擇8級精度,要求齒面粗糙度Ra=3.2-63 u m(2)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因為兩齒輪均為鋼質齒輪,由機械設計基礎書上式(720)可求出di 的值,確定有關參數與系數、轉矩L:29.55X1()6 X3 40/225=1. 4X10、載荷系數K及材料的彈性系數4由機械設計基礎書查表7-10可知取K=l. 1,查表7-11取Zb=189. 8 MPa1/2、齒數乙和齒寬系數Wd通常Z=20-40則取小齒輪的齒數zx=
16、25,則大齒輪的齒數z2=Z1Xi=25X3. 2=80,取80,因為單級齒輪傳動對稱布置、軟齒面,故由機械設計基礎 書查表7-14取中d=l、許用接觸應力由圖 7-25 查。hii«i=560Mpa,。HiiBSSOMpaNx=60njLh=60X2250XIX (5X52X5X 16)=2. 81X108N尸 Nt/i=2. 81X1073. 2=8. 78 X107由機械設計基礎書圖7-24查得Zw=l. 1 "心=1. 2 (允許有一定的點蝕)由機械設計基礎書表7-9查得S«=l根據以下公式可得?!縅產(ZN1 a hhJ/ S«=(l. lX5
17、60)/l=616Mpa2=( o Hu J/ S«=(1.2X530)/l=636Mpa則:&,KT. W±1 3.52Z,. , 11. 1x1.43x100000 x(3.2 +1) 3.52x189.8 x,q 石丁 (rY(/)-=6L 78mm(備注 u=Z2/Zl=80/25=3 2)則ni=d/zi=6L 78/25=2. 47mm由機械設計基礎表7-2取標準模數m=2. 5mm(3)主要尺寸計算:d尸 1nzi=2. 5 X 25=62. 5mmd2=mz2=2. 5 X 80=200mmb;叫 &=1X62. 5=62. 5mm經圓整后取
18、 b2=65mm, bi=b2+5=70mmdai=di+2h.= (25+2) X 2. 5=67. 5mmd.2=d2+2h.= (80+2) X 2. 5=205mmd二d2h尸(25-2 X1-2 X 0. 25) X 2. 5=56. 25mm(80-2X1-2X0. 25) X2. 5=193. 75mma=0. 5m(zx+ z2) =0. 5X2. 5(25+80)=131. 25mm(4)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齒形系數L由表 7-12 查得 丫后2. 65, YB2.25應力修正系數Y,由表 7-13 查得 YX1.59, Y82=l. 77許用彎曲應力。/由圖 7-26 查
19、得。riiBl=205MPa,。«=190 MPa由表7-9查得Sf=1. 3由圖 7-23 查得 YxFO. 89 ¥«=1則由機械設計基礎書式(7-16)得3產 Yni o Hi.ySFlX 205/1. 3=158MpaaF2=。虱皿/S尸1X190/1. 3=146Mpa故:。h= Y" YS1 (2KTX) / (bm2zt) =2X1.1X1.4X 10765 X2. 52X25X (2. 65X 1. 59) =127. 78MpaWa 158Mpa。F2=。門 Yr YS2/ Yfx Ysi=127. 78X2. 25X1. 77/2.
20、65XL 59=120. 77Mpao f i= 146Mpa(5)驗算齒輪的圓周速度u應/60 x10003.14x62.5x22560x1000=0.74m/s由機械設計基礎書表7-7可知,選8級精度是合適的(6)幾何尺寸計算及繪制齒輪零件工作圖圖2.1大齒輪的零件圖2. 4. 2. 2軸的設計高速軸:(1)選擇軸材料因為特殊要求,故選45鋼正火,由機械設計基礎書查表11-1得。-11 =55Mpa,去 A=115(2)估算軸的最小直徑高速軸(I軸):A31匕=115d上 =2875mmR n V 225此處有鍵槽用于配套V帶輪,所以可將其軸徑加大5%,即d=28.75X 105%=28.
21、 98mmTc=KTi=l. 5X144. 31=216. 47N. m即由扭矩可查機械設計技術實訓指導書上表4-11可知:選用HL2型聯 軸器d=32mm(3)軸的結構設計根據軸上零件的定位、裝拆方便的需要,同時考慮到強度的原則,主動軸 和從動軸均設計為階梯軸。1、軸的各段直徑的確定:由扭矩可查機械設計技術實訓指導書上表4-11可知:與聯軸器相連的 軸段是最小直徑”二30mm貝!J:聯軸器定位軸的高度h = (0.070.1) Xdft=(o.X 32=2. 24-3.2故:軸肩的高度h=3d5= de +2h=38mm所以由d5=38查機械設計基礎實訓指導書表6-1 可知:選6008型滾動
22、軸承則:6=40然后依次可計算出心=48、d2=45、&=422、軸上零件的軸向尺寸及其位置:由機械設計技術實訓指導書上表4-11可知:選用HL2型聯軸器則軸承 寬度b=15mm,齒輪寬度及=70mm,聯軸器寬度B2=82mm,軸承端蓋寬度為20mm, 箱體內側與軸承端面間隙取l=2mm,齒輪與箱體內側的距離聯 軸器與箱體之間的間隙4=50mm與之對應的軸的各段長度分別為:L1=A1+ 2+b=2+20+15=37mm, L2=62mm,軸肩寬度 L3=8mm, L4=2-L3+A3=14mmL5=20mm, L6=A4+20=70mm> L7=b2=82mm則軸承跨度為 L=L
23、1+L2+L3+L4=127mm軸的結構如圖所示:圖2.2高速軸(4)驗算軸的疲勞強度:1、畫輸出軸的受力簡圖,確定軸承的支點的位置時,在這里取軸的跨度為127mm則取中點為對稱的,所以受力簡圖如下:FAH2、畫彎矩圖,通過列受力平衡方程可知:由機械設計基礎書式7T8可知:Ft=2Tx/d1=2 X144. 31/62. 5=4617. 92N(備注 dl 為小圓的分度圓直徑)則:*尸#2308. 96NMc8=63. 5*Fa«=63. 5 X 2308. 96=146618. 96N. mm彎矩圖如下:FAVFBV3、由圖可知Fr=Ft*tan200=4617. 92X0. 36
24、397=1680. 78NFa,=Fbv=840. 39N. mm 貝!):及尸63. 5 Fa尸63. 5 X 840. 39=53364. 90N. mm4.合成彎矩圖:Mc= (MJ2+ (Mcv) 21/2= (146618. 96) 2+ (53364. 90) 2 1/2=65676. 09N. mm5、轉矩圖:T=9. 55X106X3. 40/225=144311. UN. mm6、因為曲的C的為軸承的中點所以轉矩按對稱循環(huán)變化的,則轉矩a=la T=1X 144311. 11=144311. 11 N.mm貝lj Mec=(Mc)2+ ( aT) 2x/2= (156028.
25、 63) 2+ (144311.11) 2x/2=212534. 03N. mm 如圖所示:mecl mec27、驗算軸的直徑:AfecO.lx(a-l)=33. 80mm有鍵槽擴大 5%則d=33. 80X (1+5%) =35. 49nnn 低速軸:(1)選擇軸材料因為特殊要求,故選45鋼正火,由機械設計基礎書查表11-1得 o-J=55Mpa,取 A=115(2)估算軸的最小直徑低速軸(II軸):d.in= A、匕=115,上生=43. 7mmV 56.25此處有齒輪槽,所以可將其軸徑加大5%,即d=43.7X105%=45.89mmTc=KL=l. 5X548. 38=822. 57N
26、. m即由扭矩可查機械設計技術實訓指導書上表4T1可知:選用HL4型聯 軸器d=48mm(3)軸的結構設計根據軸上零件的定位、裝拆方便的需要,同時考慮到強度的原則,主動軸 和從動軸均設計為階梯軸。1、軸的各段直徑的確定:由扭矩可查機械設計技術實訓指導書上表4-11可知:與聯軸器相連的 軸段是最小直徑de=48mm貝!J:聯軸器定位軸的高度h = (0.0701) Xd6=(0. o7Ol)X 48=3. 36-4.8故:軸肩的高度h=4d5= 4 +2h=56mm所以由d5=36查機械設計基礎實訓指導書表6-1 可知:選6012型滾動軸承貝!I: &=60然后依次可計算出d=70、=6
27、5、&=762、軸上零件的軸向尺寸及其位置:由機械設計技術實訓指導書上表4-11可知:選用HL4型聯軸器則軸承 寬度b=18mm,齒輪寬度B*=65mm,聯軸器寬度B2=112mm,軸承端蓋寬度為20mm,箱體內側與軸承端面間隙取齒輪與箱體內側的距離42=BYOmrn,聯軸器與箱體之間的間隙0 mm與之對應的軸的各段長度分別為:L1=A1+ 2+b=2+20+18=40nnn> L2=68mm,軸肩寬度 L3=8mm, L4=2-L3+A3=14mmL5=20mm> L6=A4+20=7Omm> L7=b2=112mm則軸承跨度為 L=Ll+L2+L3+L4=130m
28、m軸的結構如圖所示:17圖23低速軸(4)驗算軸的疲勞強度: 1、畫輸出軸的受力簡圖,確定軸承的支點的位置時,在這里取軸的跨度為127mm則取中點為對稱的,所以受力簡圖如下:ncHFBH2、畫彎矩圖,通過列受力平衡方程可知:由機械設計基礎書式7-18可知:Ft=2T2/d2=2 X 548. 38/200=5483. 8N (備注 d2 為大圓的分度圓直徑)Mc«=63, 5*=62X2741. 9=169997. 8N. mm彎矩圖如下:FBV3、由圖可知Fr=Ft - tan20°=5483. 8X0. 36397=1995. 94NFa尸Fbv=997. 97N. mm貝J :近尸62 FA,=62 X 997. 97=61874. ION. mm4.合成彎矩圖:Mc=(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異地安置房購置及產權過戶合同
- 2025年度店鋪裝修工程工期與費用控制合同
- 2025年洗護項目投資分析及可行性報告
- 數學好玩《編碼》(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
- 42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湘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
- 2025年度知識產權反擔保承諾書模板
- 2025年中國NICU呼吸機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2025年度股權代持及員工持股計劃合同
- 2025年度醫(yī)療設施租賃合同范本標準
- 浙教版信息技術五年級上冊《第3課 流程圖描述算法》教學設計
-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第1單元核心素養(yǎng)教案
- (完整版)污水管道施工方案
- 發(fā)展?jié)h語初級口語I-第18課課件
- GB/T 43200-2023機器人一體化關節(jié)性能及試驗方法
- XX森林康養(yǎng)度假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小學奧數七大模塊思維導圖課件
- 火力發(fā)電廠OVATION 與西門子控制系統之間通訊實現
- 我長大以后【經典繪本】
-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閘閥
- 中國濕疹診療指南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電網數字化項目工作量度量規(guī)范應用指南(2020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