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學法指導的幾種模式(之二)_第1頁
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學法指導的幾種模式(之二)_第2頁
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學法指導的幾種模式(之二)_第3頁
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學法指導的幾種模式(之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學法指導的幾種模式(之二)(二)點撥式點撥是就進行指導的方法而言,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按照計劃與設計,著力講“點”,而將“線”與“面”留給學生去思考,或著力講“線”而將“面”留給學生去思考,或著力講框架,將內(nèi)容留給學生去思考。這樣做,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掌握自學語文中必需的由點及面,由此及彼,由零散及體系,從整體御局部的思考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整體觀、體系觀。就學習內(nèi)容而言,“點撥”的模式,涉及語法分析、修辭分析、“段”或句群的分析以及篇章的閱讀分析等。學生分析很長的復雜單句或復句,除了必需的語法知識以外,整體觀念的強弱是個關(guān)鍵。與之相應的,教師進行學法指導的著力處也在這里,目的在于強化

2、學生從整體上去看待與“處理復雜單句、復句(甚至推廣至各種對象)的意識與能力。紀念劉和珍君文中有一復雜單句,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秘計,壓抑至數(shù)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的明證了。講清主、謂、賓,余味就不多了。不如只講一個“為”字,當然學力強的學生仍然受了點限制?!爸劣凇币辉~在此單句中沒有語法位置,它的作用在與上文的關(guān)聯(lián)上,這一點卻是不能忽略的。接下來,可以設計一個有趣的練習:將原句中作賓語中心詞的名詞“明證”,“改造”成動詞“證明”,用它做謂語動詞,利用原句中的語詞材料(盡量保持原形或稍作改動),重造此句。這種練習,靈活地體現(xiàn)

3、著“點拔式”強化整體觀的“本意”。有兩個例子,它們都是廣為人知的大單句,放在一起做比較分析,給學生的印象一定是非常深刻的。第一個例子是土地(秦牧)的第三自然段,第二個例子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恩格斯)的第三自然段。它們都有一個單句形態(tài)的核心“部件”。文字上膨脹了是因為它們都有很長的狀語,前例的狀語利用排比手法拓寬了廣度;文字上膨脹了還因為謂語或賓語出現(xiàn)了同位語(或稱“復指”),后例的賓語利用兩次復指推延了厚度。有一點須特別提醒粗心的學生注意:前例,破折號后的文字不是“遐想”的同位語而是“涌現(xiàn)過許許多多的遐想”的同位語。這種比較,也是點撥,著眼的仍是“整體”。著眼于整體觀培養(yǎng)的點撥式,在復句分析

4、練習中同樣可以得到顯明的體現(xiàn)。試看瑣憶(唐tao)文中記述的一句魯迅先生的話:一條小溪,明澈見底,即使淺吧,但是卻淺得澄清,倘是爛泥塘,誰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淺呢?這個復句長度難度都不足以為例,卻很典型,它提示的方法可以適用于一切長句、難句的分析。這就是,一要關(guān)照上下文意,這也是整體觀;還要總看句意。關(guān)照上下文意知道,此句意在提醒涉世不深的青年不要被深淺莫辨的“學者”所嚇倒;總看句意是“淺”與假“深”的對比。這樣,第一層是正反對比式的并列關(guān)系的復句,就分析出來了。這樣點撥,再加上課內(nèi)外的若干練習,學生的整體觀與整體分析法就可以得到強化。那么,學生就能夠按照“關(guān)照(上下文意)一一總看(句意)一一分析

5、(復句關(guān)系或類型)”的順序去面對任何多重復句的任何一層了。剩下的問題也許只與學生對各類復句關(guān)系理解的正誤深淺的區(qū)別有關(guān)了。修辭分析的指導,也可以納入此種模式。修辭分析當然包括辭格辨析,如:某例是否比喻,借喻與借代的區(qū)別,以人為喻體的比喻與擬人的區(qū)別,等等。當然還包括辭格構(gòu)成的分析。這里,著重以修辭意義與作用的分析為例說明點撥式的運作。例如荷塘月色(朱自清)中那一膾炙人口的比喻(這里不引入關(guān)于通感理解上的討論):“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狈枷闱∪邕h歌之渺茫,借助了人們的不同感官的溝通,將一種如詩如夢的朦朧氛圍摹寫得使人幻如身入其境。指導的要點是提醒學生對這個比喻含

6、意與作用的分析切不可止于此,應該從全文的整體上去分析、體味。經(jīng)此一點程度好的學生認識自可上一層,稍差的,尚須說得細致一點。比如可以如此說:如果沒有“頗不寧靜”與追求“另一番樣子”的心境,沒有整個月光下荷塘的景象,就難得造出如上一個絕妙的比喻;假如沒有這個比喻營造的意境,就無法理解作者何以會忘情到不能自己的程度,何以會追憶六朝遠惦江南。忘情如此卻又禁不住另一種絕難擺脫的“不能自已”,作者終于步踏家門而竟不自知,這才讓讀者完全了然了作者悵惘與苦悶,了然了這篇抒情寫景的散文名作之中始終隱含著的作者雖欲起離而終不可能的那種獨特的悵惘與苦悶。這樣分析修辭內(nèi)蘊,體現(xiàn)著整體觀與整體分析法的精神。教師需針對學

7、生的水平狀況而決定“點撥”時取點的疏密,原則是寧疏勿密,多留余地。點撥一式,在段與篇的分析中,在教師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中,可以得到最顯明的體現(xiàn)。例如:包身工(夏衍)可以著重講框架(包身工一天的活動)與填充(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fā)展與趨向等);風景談似乎應著力講透六幅畫的“內(nèi)聯(lián)結(jié)”;內(nèi)蒙訪古趙長城那一節(jié),倘若將“分內(nèi)蒙為南北兩部的大青山”的有關(guān)文字著力點撥,那么就抓住了從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上把握文章的肯聚;改造我們的學習,第一節(jié)最有“文章”,不容忽略,以下的文字,點撥的要點是該文特有的“三”的串式結(jié)構(gòu);有些文章就“虛”一點,比如故都的秋,所謂點撥就指品“味兒”,提出一個細節(jié),幾乎是任何細節(jié)都好,只要讓學生

8、真正品出一點秋味;文言文也如此,六國論要真的將第一段拆解清楚,大體上就夠了;過秦論只要讓學生明白什么叫“闡述”,或稱之為議論文中的特有的敘述,或稱之為寓論理于敘述,只要明白了這些,他們就不難明白這篇文章的結(jié)尾處歸結(jié)論點為什么那么舉重若輕了。以上不過舉例解說“點撥式”在篇章分析時的運用而己。其實讓學生閱讀分析某一文章,指導者不同,角度不同,設計不同,點撥的點選擇也自不同;這里不存在唯一性。還有就是體系觀的強化,讓學生每學一點知識,每練一種技能,都自主地把它納入語文知識的體系之中,納入語文技能或能力的結(jié)構(gòu)之中,并安放到它確定的位置上。除了點撥,還須通過“解析”、“講義”等等模式的運作,這里且不展開

9、細說。(三)解析式在我們的想象中,有時會以為,人們對各種事物的認識“勢如登高,拾級而上”,低而高,粗以細,簡而繁,分以總,永是循序,總是單線;其實并不盡然,它們往往是交替的,甚至是并行的,錯綜的。學法也是如此,此而求其粗,彼而就其細。因此,學法指導的課堂模式也就可能對應而在,上述的點撥式以點帶面,由“粗”把總,而此段所說的解析式則字推句敲,由細入微。解析式是指針對學生學法上的薄弱點,選取典型的文字材料,從各種角度進行入細的分析,從而強化學生的閱讀分析中的“信”的意識,解析意識,學會解析的方法。所謂“信”,是從嚴復提出的優(yōu)秀譯文的標準“信、達、雅”中借來用的?!靶拧钡囊庾R,就是在閱讀分析中嚴格地

10、忠實于所閱讀的文字,閱讀中當然必須研究作者與背景,當然必須顧及上下文意,但是我們閱讀分析的全部依據(jù)僅僅是所閱讀的文字,作者寫了的,不可因我們的想當然而隨心所欲地撥高、潤飾、補正或“視而不見”,作者沒寫的,也絕不可因我們的想當然而任意添加。想當然而任意解釋人家既成的文章,這本來是學生學習閱讀尚未入門尚不得法的一種表現(xiàn),但是,現(xiàn)時流行的考試題型中有一種分析文句中某詞語深層含意的樣式,某些教學指導的文章與講話中也很提倡,仿制的題目隨處可見,其中有不少很好的意見、很精當?shù)念}目設計,然而低劣之作也很不少,他們?nèi)我狻懊阑?、“深化”人家既成之作,尤其是名家名篇更難逃此劫。幼稚者往往以某些想當然而曲解其為深

11、刻,幼稚是可以諒解的,而隨意“深化”他人之作,既侵犯作者又誤導學生,卻是不可不慎的。所謂解析意識,就是在閱讀中,求其甚解,逐字逐句研讀,既看形式又思內(nèi)容,語法、修辭、邏輯、文章常識、文學常識、文化常識,凡關(guān)涉文意理解的都加以注意,力求確切把握文意。除了意識,還有方法,具體的方法本書其它章節(jié)中將分類做些介紹。缺少這種解析意識、方法與能力是多數(shù)中學生語文學法中的普遍缺欠。當然學生閱讀不止精讀一種形式,而此式所及僅限于精讀。試研究一例。荷花淀(孫犁)文中有一段情真意切的文字:女人們到底有些藕斷絲連。過了兩天,四個青年婦女聚在水生家里來,大家商量“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jù)點?!彼呐苏f?!澳睦锞团?/p>

12、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庇谑沁@幾個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劃到對面馬莊去了這段文字讀起來有味,幾個抗日戰(zhàn)士的妻子惦念丈夫又顧及抗屬榮譽的情態(tài)躍然紙上。文字明白如話,逐字逐句去摳是不必要,而要讓學生從中摳出最吃緊的一個詞,卻是一個引發(fā)閱讀興趣的話題。答案當然是不太“光彩”的“偷偷”二字。試想,女人們又“藕斷絲連”,又顧及在丈夫、村人面前的尊嚴,不“偷偷”又怎么辦?再想想,“水面沒有一只船”為什么呢?倘若到處是民船呢?鬼子的船為什么會這時候來?可不可以設想一下,區(qū)小隊早有情報,早有布置,對周圍各村領導早有某種關(guān)照,伏擊區(qū)早已是一個封鎖了的預定的戰(zhàn)場。那么,女人們的小船怎會意外的闖入呢?好了,有

13、了“偷偷”二字,就一切全在情理之中了。這種閱讀,雖不必字字摳到,卻必須扣住少數(shù)字句摳盡前前后后情節(jié)的關(guān)聯(lián),也當視為精讀一試。再研究一個從照應中精讀文章的例子。黃山記(徐遲)將黃山寫得幻異奇麗卻險絕人寰,第二部分寫天都峰險峻異常自古幾無人登,第三部分寫及天都峰險化為夷,對比處引史料描述古天都“卓絕云際”,和第二部分文意相關(guān)處,筆筆對應,無一悖謬。教師可布置學生從前后文的對照中領悟名家為文力求綿密的要義,體會精細讀文的方法。運用解析之法還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寫議論文時常常從論據(jù)直接跳到結(jié)論的通病。引導學生解析察今夜渡水、刻舟求劍、溺人之子三段,可以使學生對議論層次的解析獲得顯明而深刻的印象。例如最后一則故事,三個層次極為分明:故事是第一層,引述材料,是例證;問其父善游其子就善游嗎,是第二層,解析材料,向結(jié)論過渡;說到用這種方法治理楚國,能不出問題嗎,是結(jié)論層。不要小看這第二層的解析,不會作論的學生跨入這一步是很不易的。這里出現(xiàn)兩種意義不同的“解析”。議論文中,對引證材料或例證材料,進行“加工”,使材料中最切合結(jié)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