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囊腫中藥治療方法_第1頁
-腎囊腫中藥治療方法_第2頁
-腎囊腫中藥治療方法_第3頁
-腎囊腫中藥治療方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腎囊腫中藥治療方法1、腎囊腫中藥治療方法內服法(1)腎囊.消.腫.方將方中的飲片及藥粉包一起置于砂鍋內,加入清水,清水稍稍超過藥材面即可。浸泡 5分鐘,然后直接用大火煎至湯汁沸騰,再以小火煎藥30分鐘。去渣取汁,每日1付,分3次服用。(2 )小薊飲子生地黃24克,小薊15克,滑石15克,炒蒲黃9克,梔子9克,藕節(jié)9克,淡竹葉6克,炙甘草6克,木通6克,當歸6克。將上述材料全部置于鍋中,加水浸泡,然后以文火煎煮至沸騰。濾出服用。(3) 四苓散炒白術250克,茯苓250克,豬苓250克,澤瀉250克。把以上四味藥材仔細粉碎成細粉,分別過篩后混勻。每次用藥匙舀取6克,以溫開水調服。空腹服用。(4)

2、五苓散澤瀉20克,白術12克,茯苓12克,去皮豬苓12克,去皮桂枝8克。將上述藥材全部置于鍋中,加水浸泡,然后以文火煎煮至沸騰后服用。(5) 八正散滑石15克,車前子12克,梔子9克,大黃9克,木通9克,瞿麥9克,扁蓄9克,甘草梢6克。將上述全部藥材置于鍋中,再加燈芯2克,以水浸泡后煎服。每日1劑。(6) 右歸飲熟地69克,姜制杜仲6克,炒山藥6克,枸杞6克,制附子3 9克,炙甘草3 6克,肉桂3 6克,山茱萸3克。將上述藥材置于鍋中,加水400毫升,文火煎煮至250毫升。取汁,空腹溫服。(7) 真武湯茯苓45克,芍藥45克,生姜45克,白術30克,制附子20克。將上述材料全部置于鍋中,加水浸

3、泡,然后以文火煎煮至沸騰。濾出,分3次服用。(8) 知柏地黃湯熟地黃24克,知母24克,黃柏24克,干山藥12克,山茱萸12克,去皮茯苓9克,丹皮9克,澤瀉9克。將上述各藥材全部置于鍋中煎煮,煎至沸騰濾出。每日1劑,分2次口服。(9) 少腹逐瘀湯當歸9克,蒲黃9克,炒五靈脂6克,沒藥(研)6克,川芎6克,赤芍6克,延胡索3克,官桂3克,炒干姜0.6克,炒小茴香7粒。將上述材料全部置于鍋中,加水浸泡,然后以文火煎煮至沸騰。每日1齊1,分2 3次服用。2、腎囊腫中藥治療方法針灸法(1)選穴選取兩組穴位,一組為肝俞、脾俞、腎俞、志寶、飛揚、太溪穴,另一組為膻中、鳩尾、中脘、肩俞、氣海、復溜、 三陰交穴。(2)定穴肝俞穴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 1.5寸;脾俞穴在背部,當?shù)?1胸椎棘突下,旁開 1.5寸;腎俞穴在腰部,當?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飛揚穴在小腿后面,當腓骨后緣,昆侖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太溪穴在足內側,內踝后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膻中穴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連線之中點;鳩尾穴在臍上7寸,劍突下0.5寸;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肩俞穴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 3寸;氣海穴在體前正中線,臍下1.5寸;復溜穴在小腿內側,太溪直上 2寸,跟腱的前方;三陰交穴在內踝尖直上 3寸,脛骨后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