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國學教案_第1頁
二年級國學教案_第2頁
二年級國學教案_第3頁
二年級國學教案_第4頁
二年級國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7、清夜吟一、教學目的1.理解詩句的思想內(nèi)容,從中體會大自然的美麗景色。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體會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3.能正確背誦這首古詩。二、教學重點、難點1.根據(jù)詩句想象清夜吟中描繪的美麗景色。2.用自己的話表達詩的內(nèi)容。三、教學過程(一)導言激趣。古詩,是我國文化百花園中一要絢麗的鮮花。它以和諧的韻律,敏銳的觀察,奇妙的聯(lián)想,精巧的構思,精練的語言,含蓄的表達,博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描繪大自然美麗景色的古詩。齊讀課題。(二)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以前,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習的?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出示小黑板,明確學習古詩的方法。1、知詩解

2、詩題。2、解詞連句知大意。3、展開想象悟詩情。談話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就運用上述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習清夜吟這首古詩。(三)知詩人,解詩題。1.介紹作者。這首詩是北宋哲學家、易學家邵雍所寫。2.解詩題。清夜吟:古代在樂府類古詩體中,有名為“吟”、“行”或“引”的作品。這都是樂府詩的題名,帶有一定的韻律。例如,白頭吟、梁父吟等。“清夜吟”在樂府題名中原來是沒有的。這是邵雍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仿古歌謠而確定的題目(四)讀詩解意。1.學生自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畫出不懂的詞語。2.指名讀全詩,糾正多音字“少”的讀音。3.指導學生認識詩中的生字。4.齊讀舟夜書所見這首詩。5.解詞連句知大意。(1)指名讀第一句。

3、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2)讓學生從中找出不懂的詞語,逐一解釋。天心夜空正中。風微風。來拂過。(3)讓學生將這些詞的解釋連起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一輪明月升上夜空正中,一池碧水上有微風拂過。(4) 指名讀第2句。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5)讓學生從中找出不懂的詞語,逐一解釋。清意味清幽淡雅的意味。知領略。(6)讓學生將這些詞的解釋連起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兩種相同的清幽淡雅意味,料想很少會人有領略。(7)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五)展開想象,悟詩情。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體會意境。2.讓學生看書中插圖,結合詩句內(nèi)容,思考:這首詩講的是詩人見到的一種什么樣的景象?學生通過圖文對照

4、,從中體會到詩人所看見的景象是:一輪明月及一池碧水相映有趣的神奇畫面。3.讓學生討論:在這首詩描繪的景象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4.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想象意境。讀時注意停頓。(6) 指導學生背誦這首詩。教學反思:18、舟夜書所見一、教學目的1.理解詩句的思想內(nèi)容,從中體會大自然的美麗景色。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體會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3.能正確背誦舟夜書的見這首古詩。二、教學重點、難點1.根據(jù)詩句想象舟夜書所見中描繪的美麗景色。2.用自己的話表達詩的內(nèi)容。三、教學過程(一)導言激趣。古詩,是我國文化百花園中一要絢麗的鮮花。它以和諧的韻律,敏銳的觀察,奇妙的聯(lián)想,精巧

5、的構思,精練的語言,含蓄的表達,博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描繪大自然美麗景色的古詩。齊讀課題。(二)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以前,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習的?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出示小黑板,明確學習古詩的方法。1、知詩解詩題。2、解詞連句知大意。3、展開想象悟詩情。談話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就運用上述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習舟夜書所見這首古詩。(三)知詩人,解詩題。1.介紹作者。這首詩是清代詩人查慎行所見。2.解詩題。(1)逐字理解。舟:船。書:記。所見:見到的東西。(2)請學生補上詩的抒情主人公,再說說題目的意思。作者查慎行記夜間在船上所看見的景色。(四)讀詩解

6、意。1.學生自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畫出不懂的詞語。2.指名讀全詩,糾正以下字的讀音?!吧⒆鳌钡摹吧ⅰ弊x作“sàn”,不要讀作“sn”。3.指導學生學習詩中的生字?!肮隆弊钟疫吺恰肮稀保灰獙懗伞白Α?。“螢”字是上中下結構,下部分是“蟲”,不要寫成“火”。4.齊讀舟夜書所見這首詩。5.解詞連句知大意。(1)指名讀第一句。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2)讓學生從中找出不懂的詞語,逐一解釋。月黑沒有月亮,一片漆黑。見現(xiàn)。漁燈漁船上的燈火。孤光孤零零的燈光。螢螢火蟲。(3)讓學生將這些詞的解釋連起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漆黑的夜無,一盞漁燈閃現(xiàn)在河面,那盞漁燈的光亮,就像螢火蟲似的,靜靜地映在

7、灑面上。(4)指名讀第2句。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5)讓學生從中找出不懂的詞語,逐一解釋。簇聚集、簇擁,這里是吹起的意思。散散開。作變作,變成。(6)讓學生將這些詞的解釋連起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一陳微風吹來,河面漾起了層層細浪。原來像螢火蟲那樣的一點光亮散開了,變成了無數(shù)顆星星,在河面閃動。(7)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五)展開想象,悟詩情。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體會意境。2.讓學生看書中插圖,結合詩句內(nèi)容,思考:這首詩講的是詩人見到的一種什么樣的景象?學生通過圖文對照,從中體會到詩人夜間在船上所看見的景象是:漆黑的夜晚,沒有風的時候,河面上孤燈閃爍的美妙景象及微風吹來時,

8、河面上由靜變動,漁燈倒影“散作滿河星”的神奇畫面。3.讓學生討論:在這首詩描繪的景象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4.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想象意境。讀時注意停頓(六)指導學生背誦這首詩。教學反思:19、夜里階下一、教學目的1.理解詩句的思想內(nèi)容,從中體會繁星閃爍的美麗景色。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體會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3.能正確背誦這首古詩。二、教學重點、難點1.根據(jù)詩句想象夜里階下中描繪的美麗景色。2.用自己的話表達詩的內(nèi)容。三、教學過程(一)導言激趣。古詩,是我國文化百花園中一要絢麗的鮮花。它以和諧的韻律,敏銳的觀察,奇妙的聯(lián)想,精巧的構思,精練的語言,含蓄的表達,博得

9、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描繪大自然美麗景色的古詩。齊讀課題。(二)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以前,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習的?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出示小黑板,明確學習古詩的方法。1、知詩解詩題。2、解詞連句知大意。3、展開想象悟詩情。談話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就運用上述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習清夜吟這首古詩。(三)知詩人,解詩題。1.介紹作者。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筑筑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

10、,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及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2.解詩題。(四)讀詩解意。1.學生自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畫出不懂的詞語。2.指名讀全詩。3.指導學生認識詩中的生字。4.齊讀夜里階下這首詩。5.解詞連句知大意。(1)指名讀第一句。半明半昧星,三點兩點雨。(2)讓學生從中找出不懂的詞語,逐一解釋。昧昏暗。(3)讓學生將這些詞的解釋連起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天上的星星時明時暗,空中偶爾飄落下幾點雨滴。(4)指名讀第2句。梧桐知秋來,葉葉自相語。(5)讓學生從中找出不懂的詞語,逐一解釋。知知道。相互相。(6)讓學生將這些詞的解釋連起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梧桐樹好像知道秋天

11、要來了,葉子沙沙作響,好像悄悄地互相傳遞著秋天的信息。(7)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五)展開想象,悟詩情。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體會意境。2.讓學生看書中插圖,結合詩句內(nèi)容,思考:這首詩講的是詩人見到的一種什么樣的景象?學生通過圖文對照,從中體會到詩人所看見的景象是:夜晚繁星閃爍的雨中景象。3.讓學生討論:在這首詩描繪的景象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4.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想象意境。讀時注意停頓。(7) 指導學生背誦這首詩。教學反思:20、 三字經(jīng)(五)1、 教學目標1、 理解并背誦三字經(jīng)“作中庸”到“存治體”內(nèi)容。2、 了解大學、中庸的作者,以及這也是

12、一部偉大的著作。3、 了解“六經(jīng)”、“三易”、“六官”。2、 教學重難點理解并背誦三字經(jīng)“作中庸”到“治平治”內(nèi)容。3、 教學過程1、 復習理解并背誦以前學過的三字經(jīng)內(nèi)容。2、 教師導入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治平治。孝經(jīng)通,四書熟,如六經(jīng),始可讀。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jīng),當講求。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3、 多種方式誦讀(1) 、靜心自瀆;(2) 、指名接讀;(3) 、齊讀;4、 理解含義(1) 、今天我們學的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義,給老師和同學們講講,指名講含義。(2) 、今天我們學的

13、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義,提出來一起討論。重點講解。(3) 、詞語解釋作寫作。中庸儒家經(jīng)典,原為禮記中的一篇。子思名伋,子思是他的字,他是孔子的孫子。筆執(zhí)筆。不偏沒有偏差。不易不變。大學儒家經(jīng)典,原為禮記中的一篇。曾子孔子的弟子。修修身養(yǎng)性。齊這里是“齊家”的意思,即治理家庭。平平天下,讓天下安寧。治治理國家。孝經(jīng)書名,儒家經(jīng)典。通明白。六經(jīng)指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和樂經(jīng)這六部儒家經(jīng)典。詩指詩經(jīng)。書指尚書。易指周易。禮指禮記。春秋書名。講求學習,研究。連山和下文中的“歸藏”“周易”都是書名,祥詳盡。典古代文體,用于記載典章制度。謨古代文體,用于記載君臣之間互相勉勵的言論。訓古代文體,用于臣子勸

14、諫君王。誥古代文體,用于君王發(fā)布訓誡和命令。誓古代文體,用于出兵站發(fā)布誓詞。命古代文體,用于君王任命官員或賞賜諸侯。六官指周禮一書中的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章。治體政治體制。(4) 、譯文寫成中庸的,是子思?!爸小本褪遣黄灰械囊馑?,“庸”就是永恒不變的意思。寫成大學的是曾子,它從修身養(yǎng)性、整治家庭講起,到治理國家、平定天下結束。弄明白孝經(jīng),熟記四書之后,才可以去讀像“六經(jīng)”這樣的更為深奧的文化典籍。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和樂經(jīng)被人們稱為“六經(jīng)”,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和研究這些儒家典籍。人們所說的“三易”,具體指連山歸藏周易這三種易經(jīng)的版本。尚書里的篇章使用了典、謨、訓、誥、誓、命等文體,它們的文辭都深奧微妙,不易讀懂。周公撰寫了周禮這部著作。它有六章,記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