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實訓資料電子檔_第1頁
電機實訓資料電子檔_第2頁
電機實訓資料電子檔_第3頁
電機實訓資料電子檔_第4頁
電機實訓資料電子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電機生產工藝實訓安徽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2014.06目錄1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理論11.1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11.2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運行原理11.3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定子繞組21.3.1繞組的基本參數(shù)21.3.2繞組常用名詞及含義31.3.3三相異步電動機常用繞組的類型及特點41.3.4嵌線操作的專用術語62實訓目的及工具、材料說明82.1電機生產工藝實訓的主要目的82.2部分工具及材料說明83實訓具體項目與操作步驟123.1實訓項目具體任務123.2實訓操作步驟及說明123.2.1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拆卸123.2.2三相異步電動機繞組的繞制、下線及端接13A、YP2-71M1-2

2、14B、YP2-71M1-415C、YP2-71M1-6163.2.3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項目測試183.3操作注意事項194實訓報告要求20電機生產工藝實訓1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理論1.1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異步電動機是基于旋轉磁場理論,將交流電能轉換為機械能的一種旋轉電機。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有定子和轉子兩大部分。定子主要由定子鐵芯、定子三相對稱繞組和機座等組成,是電動機的靜止部分。機座也稱機殼,除了固定定子鐵芯,方便安裝,機殼上還有電機銘牌和接線盒。三相定子繞組一般有六根引出線,出線端從機座外面的接線盒引出,再接三相交流電源。根據三相電源相電壓/線電壓的數(shù)值關系不同,應先將

3、三相定子繞組可以接成星形(Y)或三角形(),然后與三相交流電源相連。一般在接線盒蓋的內側都會注明兩種解法的具體端接形式。電機銘牌上標明了電機的定子繞線接法、轉速轉矩等,電機的型號除了表明電機的中心高,還表示了電機的極數(shù)。如“YP2-71M1-2”表明這是一臺YP2系列短鐵芯異步電動機,它的軸中心到底座安裝平面的高度為71mm,極數(shù)為2?!癥P2-71M1-4”是一臺安裝尺寸與“YP2-71M1-2”相同的4極異步電機。同樣,“YP2-71M1-6”即為6極。轉子主要由轉子鐵心、轉軸、鑄鋁轉子導條及軸承組成。轉子導條為鋁水澆鑄而成,一般手段無法將導條從轉子鐵芯中分離出來。1.2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運

4、行原理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繞組有兩部分,即嵌置在定子鐵心槽內與電源相聯(lián)接的定子繞組,以及經短路后自成回路的轉子繞組。當向三相定子繞組中通過入對稱的三相交流電時,電動機定、轉子氣隙中將產生一個旋轉磁場。旋轉磁場切割定、轉子繞組而分別在其中感生電動勢,轉子電動勢則在自成閉合回路中的轉子繞組內產生短路電流。轉子電流與氣隙中旋轉磁場相互作用而產生電磁轉矩,使轉子以機械能去拖動負載旋轉。轉子必須與旋轉磁場保持一定的速度差,才可能切割磁力線,所以轉子的轉速永遠也不可能達到同步速,異步電動機由此取名。因為轉子電流是靠定子側旋轉磁場感應產生的,在不引起理解錯誤的情況下異步電機又稱為感應電動機。1.3三相異步電動機

5、的定子繞組根據交流旋轉磁場的基本理論,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定子繞組,在完成電機的機電能量轉換過程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電機繞組分布鐵心槽內時必須按一定規(guī)律嵌放與聯(lián)接,才能產生旋轉磁場。一臺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性等高低、損耗噪聲大小很大程度上由定子三相繞組的結構形式決定。1.3.1繞組的基本參數(shù)(1)機械角度與電氣角度從空間幾何的角度把圓等分成360°,這個360°稱為的機械角度。電工學中計量電磁關系的角度單位叫做電氣角度,它是將正弦交流電的每一周在橫坐標上等分為360°,也就是導體空間經過一對磁極時在電磁上相應變化了360°電氣角度。電氣角度與機械角度在電機中的

6、關系為:,為極對數(shù)(2)極距繞組的極距是指每磁極所占鐵心圓周表面的距離。一般常指電機鐵心相鄰兩磁極中心所跨占的槽距,定子鐵心以內圓氣隙表面的槽距計算;轉子則以鐵心外圓氣隙表面的槽距來計算。通常極距以槽數(shù)表示:,為定子內徑(3)節(jié)距電機繞組每個線圈兩元件邊之間所跨占到的鐵心槽數(shù)叫做節(jié)距,也稱跨距,用表示。節(jié)距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兩種,例如“”表示一個線圈的兩個元件邊所在位置之間隔有8個槽。同樣的線圈,在生產中常用“”的形式,表示此線圈的一個邊嵌放1號定子槽,另一邊錢放在9號槽中,這樣的表示方式更加具體。(4)槽距角電機鐵心兩相鄰槽之間的電氣角度稱為槽距角,通常用表示:,為定子槽數(shù)(5)每極每相槽數(shù)

7、每極每相槽數(shù)是指每相繞組在每一個磁極所分占的槽數(shù),每極每相繞組內應繞的線圈數(shù)就依據它確定,通常用q來表示:,為定子繞組相數(shù)(6)相帶相帶就是指每相繞組在每一個磁極所占的區(qū)域,通常用電角度或槽數(shù)表示。若360°電氣角度,即一對極下空間三相繞組均有放置,則每相繞組在每一個磁極所占的區(qū)域為60°電角度,稱之為60°連續(xù)相帶。常見的還有120°連續(xù)相帶,因60°連續(xù)相帶繞組可以獲得最大的合成磁勢,故在三相電機中絕大多數(shù)都采用60°相帶繞組。(7)線圈數(shù)電機內的繞組是由各種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線圈組成的。由于每線圈都有兩個元件邊嵌入鐵心槽內,也就

8、是說每個線圈要嵌入兩個槽。在單層繞組中因每槽內只嵌一個線圈元件邊,所以總線圈數(shù)就只等于總槽數(shù)的一半;雙層繞組中因每槽內上下層要嵌入兩個線圈元件邊,因此它的總線圈數(shù)就等于的鐵心槽數(shù)。1.3.2繞組常用名詞及含義(1)線匝在定子或轉子鐵心的兩個槽中由1根導線繞過一圈,或多根導線并繞同時繞過一圈,就稱為一匝。通常所講的電機繞組匝間短路,就是指繞組的線匝與線匝之間因絕緣損壞而碰在一起所造成的短路。(2)線圈由一匝或若干匝幾何形狀相同,截面積相同的線匝串聯(lián)而成的一束線匝,稱為線圈。(3)極相組在交流電機中凡是一個極距下屬于同相繞組的q個線圈串接成一組,就稱為極相組,也叫線圈組。極相組內各個線圈的電流方向

9、、電磁作用都是相同的,這幾個線圈共同產生該相繞組中的磁極。并且極相組還是交流電機繞組嵌繞和聯(lián)接的基礎。(4)并聯(lián)支路交流電機中一個或多個極相組按規(guī)定接法聯(lián)接起來的一組或多組線圈,就稱為并聯(lián)支路。額定功率小的電機,一般只須將繞組的所有極相組按規(guī)定接法依次串聯(lián)接成一路,然后接入電源即可。但額定功率較大的電動機因所需電流比較大,此時就要把繞組所有的極相組先分別串聯(lián)成兩條或多條支路,接著再按規(guī)定的接線方式并聯(lián)接入電源,這就是并聯(lián)支路。(5)相繞組相繞組指由一條或多條并聯(lián)支路按規(guī)定接法,通過串、并聯(lián)接起來的一套繞組。在三相電機中就有三套在空間位置上互差120°電氣角度,但完全相同而各自聯(lián)接的獨

10、立繞組。1.3.3三相異步電動機常用繞組的類型及特點(1)單層繞組在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定子中,單層繞組應用非常廣,與雙層繞組相比:因為每槽內只嵌放1個線圈邊,所以電動機的線圈總數(shù)等于鐵心槽數(shù)的一半,節(jié)省繞線和嵌線工時。因為槽內只有1個線圈邊,所以不需要層間絕緣,在槽內不存在相間擊穿問題,且槽面積的利用率較高。繞組線圈的端部較厚,相互交疊,整形困難。單層繞組雖然也可采用短距線圈,但是從電磁性能看,絕大多數(shù)繞組仍屬整距繞組,故電氣性能較差。單層繞組的最初形式為疊繞式,經過改進有同心式、鏈式、交叉式及同心交叉式等形式,以適用不同的電動機。a、鏈式繞組是由具有相同形狀和寬度的單層線圈元件所組成,因其

11、繞組端部各個線圈象套起的鏈環(huán)一樣而得名。單層鏈式繞組主要結構特點是:所有線圈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三相線圈的排列如鏈互扣,故稱為鏈式繞組。線圈的節(jié)距y必須是奇數(shù),否則無法構成。圖1-1單層鏈式繞組b、交叉鏈式繞組單層交叉式繞組每相繞組由線圈數(shù)不等、節(jié)距不同的兩種線圈組交叉排列構成。主要優(yōu)點是端部用銅量減少。當每極每相槽數(shù)為大于2的奇數(shù)時,鏈式繞組將無法排列布置,此時就需采用具有單、雙線圈的交叉鏈式繞組。交叉鏈式繞組與鏈式繞組的排列方法相同,但其極相組內的線圈數(shù)不相等且線圈的節(jié)距也不相等。圖1-2單層交叉式繞組c、同心式繞組單層同心式繞組適用于定子內腔較小、節(jié)距較大的2極小型電動機。主要結構特點

12、是:極相組是由節(jié)距不等、大小不同而中心線重合的線圈組成,故命名同心式。圖1-3單層同心式繞組當每極每相槽數(shù)為大于2的偶數(shù)時則采用交叉同心式繞組的形式。單層同心式繞組和交叉同心式繞組的優(yōu)點為繞組的繞線、嵌線較為簡單,缺點為線圈端部過長耗用導線過多?,F(xiàn)偶有用在小容量2極4極電動機以外,目前很少采用。(2)雙層繞組雙層繞組的優(yōu)點是可以任意選用合適的短距繞組以改善電磁波形,以及可用分數(shù)槽繞組來削弱高次諧波等。在使用雙層繞組后電動機的電磁性能、力能指標及起動特性都比單層繞組好。雙層繞組的鐵心槽內每槽均嵌放有兩個線圈元件邊,當線圈元件的一個線圈邊嵌放在某一槽內的下層,其另一個線圈邊則放在另一槽內的上層,雙

13、層繞組有疊繞組和波繞組兩種。a、雙層疊繞組當雙層疊繞組在每極每相槽數(shù)為整數(shù)時,每個極相組則由q個線圈串聯(lián)組成。雙層疊繞組根據節(jié)距的不同,又分為全節(jié)距和短節(jié)距兩種雙層疊繞組。在該繞組的每個槽內均嵌放兩個線圈元件邊分上下層布置,每個線圈的兩元件邊分處于繞組節(jié)距兩槽的上、下層。線圈元件則用相同尺寸和形狀的繞線模繞制,因而繞組的端部排列整齊結構牢固且使用壽命長。同時雙層疊繞組還是一種電氣性能優(yōu)良的繞組,故被普遍應用于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定、轉子繞組中。圖1-4雙層疊繞組b、雙層波繞組多用于大中型三相繞線轉子電動機轉子繞組及大型電動機的定子繞組。由于波繞組多采用扁銅導線彎制而成線圈,故其制造工藝較為復雜。圖

14、1-5雙層波繞組1.3.4嵌線操作的專用術語(1)上層邊與下層邊雙層繞組中一個線圈的兩個有效邊,先嵌入的有效邊處于槽內的下層,稱為下層邊或底邊;另一邊則稱為上層邊。(2)浮邊與沉邊單層繞組在槽中沒有層次之分,但先嵌入的有效邊端部被后嵌入的有效邊端部所疊壓,故先嵌入的有效邊稱之為沉邊,而后嵌入的邊浮現(xiàn)在表面,就稱為浮邊。(3)底線與面線每個線圈(組)都有兩根引出線,分別稱為底線/面線。通常與沉邊在一起的稱為底線,與浮邊一起后嵌入另一槽的引出線稱為面線。嵌線時,線圈(組)引出線必須從定子的出線孔一側引出,通常出線的一側應置于操作者左邊,下線時線圈元件由左手捏住從左端伸入定子空腔。底線面線的正確連接

15、是保證各槽內元件正確形成三相對稱繞組的關鍵。(4)交疊法交疊法是指在嵌線中,一個線圈的某一有效邊先嵌入,而另一有效邊暫不能嵌入,當該槽下層邊(對雙層繞組)或前槽沉邊(對單層繞組)嵌入后,才方可將此邊嵌入。其繞組端部的分布呈層次交疊狀。吊邊是交疊法嵌線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驟。(5)整嵌法整嵌法是指嵌線時,線圈的兩有效邊相繼同批次嵌入相應兩槽,其繞組端部的分布呈明顯的“兩平面”或“三平面”狀。(6)吊邊在采用交疊法嵌線時,線圈一有效邊先嵌入槽后,另一有效邊要等該槽下層邊或前槽沉邊嵌入后方能嵌線。在浮邊未能嵌入之前,為了防止它與鐵心摩擦損傷,故須將其墊起或吊起,即稱為吊邊。(7)退式嵌線當嵌入某線圈邊后

16、,再嵌入下槽時,采用后退式。即單獨嵌線時,電機定子是水平平行于操作者面前放置的,線圈往前倒,即沉邊靠近自己,浮邊向遠離自己的方向擺放。嵌線進程是向人懷里退,即嵌好一槽后,接著向靠近自己的空槽嵌線。注意按照繞組嵌線的順序跳過一定數(shù)目的槽再下線。212實訓目的及工具、材料說明2.1電機生產工藝實訓的主要目的(1)深入了解電機的內部結構,加強對電機定子繞組的認識;(2)熟練掌握電機繞組拆卸、裝配過程,掌握一定的電機裝配常識及電機下線的基本工序與工藝技巧;(3)了解電機下線及總裝所用工具、儀表、材料的正確使用方法,掌握電機通電試機前的基本測試項目及方法;(4)鞏固已學過的理論、方法,提高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

17、決問題的能力。2.2部分工具及材料說明(1)木質臺架電機嵌放繞組時用于放置定子鐵芯。一般橫放在面前,將定子鐵芯豎直架放在臺架上。每下好一槽線,將鐵芯在臺架上推轉一槽距角,讓當前下線目標槽位置大致不變。(2)劃線板下線時用于劃撥導線進入槽內。注意劃線板不能插到槽底,以防劃破槽絕緣。每一次劃線必須從槽的一端一次性劃到另一端。只能向一個方向劃,不能來回劃,這樣可能會使已進入槽內的導線打結。 圖2-1小型木質臺架 圖2-2劃線板(3)線模用于繞制特定形制線圈。(4)壓線板槽內嵌好線,蓋好覆蓋條后,用壓線板把繞組往槽底部壓緊,為插槽楔留出空間。 圖2-3線模 圖2-4壓線板(5)繞線機圖2-5繞線機驅動

18、線??焖倮@制線圈元件。(6)酚醛玻璃絲管圖2-6酚醛玻璃絲管對于分布式繞組,分布于不同槽內的同一相線圈元件之間用跨接線串聯(lián)。由于三相繞組空間交替放置,為防止與非同相繞線之間發(fā)生相間短路,跨接線必須外套一層酚醛玻璃絲管。出線端子與接線鼻的連接處、導線之間連接處,還需用酚醛玻璃絲管將裸銅處保護起來。注意綁扎帶的時候要將跨接線這些套上套管的部分與繞線端部一同綁扎固定。(7)絕緣紙原則上不屬于同一個元件元件的任意兩股線圈之間都需要墊上相間絕緣。雙層繞組的上下層繞組之間還需要墊上層間絕緣。覆蓋層用于防止槽口部分導線與槽口的鐵質接觸短路。覆蓋條必須與槽絕緣配合將導線全部包裹起來,覆蓋條與槽絕緣的接觸部分,

19、要讓覆蓋條處于最外層。一般層間絕緣與槽口覆蓋條形狀相似,但層間絕緣稍長。這三部分絕緣要做到無縫對接,保證不同線圈的導線在任何地方都沒有直接的接觸。圖2-7相間絕緣、覆蓋層和層間絕緣(8)槽楔防止繞組在重力、電磁力的作用下從槽中脫落。覆蓋層、層間絕緣、槽楔放置好后,露出鐵芯兩端的長度都必須對稱,不得高出槽口。(9)棉紗線拆線、繞線、下線時將每一個線圈從一端用棉紗線扎起來,防止散落。 圖2-8槽楔 圖2-9棉紗線用法(10)熱收縮帶下線、端接完成后,用收縮帶將繞組端部、套好玻璃絲管的連接線、端部相間絕緣一起綁扎固定。綁扎時注意扎牢扎緊,扎好的端部應呈稍向外翻的喇叭口形狀,給轉子旋轉留下足夠的空間。

20、一般大于定子內徑即可,不能翻得過大,導致端部觸碰到機殼內壁。圖2-10熱收縮帶用法3實訓具體項目與操作步驟3.1實訓項目具體任務(1)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拆卸;(2)三相異步電動機繞組的繞制、下線及端接;(3)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項目測試;(4)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總裝配。3.2實訓操作步驟及說明3.2.1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拆卸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拆卸分為定轉子分離、繞組拆除兩部分,前者需要一定的強力手段,而后者需要的更多是細心和耐心。在操作過程中要做到條理規(guī)范,拆下的零件及時歸類收納,切勿丟失或損壞零件。(1)用螺絲刀擰下后端風扇罩上的3個定位螺釘,取下風扇罩。扇葉不需要再進一步拆除。(2)用扳手

21、擰下電機前后端蓋上的8個六角螺栓。用橡膠錘敲擊轉子軸的頂端,將后端蓋頂開,將后端蓋連同轉子一同取下,不再進一步分離。注意取出轉子過程中不要讓轉子刮蹭到定子內腔,損壞定轉子表面或繞組。(3)打開接線盒,拆下所有螺母,取下所有6個接線端子。再拆下整個接線盒和露出的陶瓷接線座。(4)取下陶瓷線座及下面的橡膠絕緣皮后,會露出一個小型的定子鐵芯定位螺絲,擰下此螺絲及機座底部對稱位置的另一個定子鐵芯定位螺絲后,才可將定子鐵芯拆下。擰下兩個定位螺絲后,將機座豎直放置。用木棒抵住鐵芯,敲擊木棒頂端將定子鐵芯頂出機座。注意切勿直接敲擊繞組。另外,將鐵芯頂出的過程中要不斷更換鐵芯上的著力點,均勻用力,防止鐵芯斜卡

22、在機座中。(5)取下的帶繞組鐵芯,用剪刀剪斷兩端的端部扎帶,手動抽出端部相間絕緣,用小一字螺絲刀推出槽楔,用尖嘴鉗抽出繞組覆蓋層絕緣。注意任何一步操作都要小心不要損傷繞組和鐵芯。槽絕緣不需要取出。(6)選定一槽開始取出繞組。注意鐵芯的放置方式,從下方的槽開始取線。取下一槽的線圈之后不要急于取出此元件的另一邊。注意三步操作:a、取下一邊后立即用棉紗線將線圈扎起來,防止線圈散落;b、接著適當整理端部形狀,以防先取下(已浮起)的元件邊占據定子腔內中部空間,干擾后面的取線工作;c、已浮起的線圈邊與鐵芯的接觸部分要墊上一層紙片,防止鐵芯刮蹭損傷繞線漆膜。(7)取下一槽線圈后,接著取臨近一槽(相自己靠近方

23、向)的線圈。到一個極相組的線圈全部出槽后再將線圈從定子腔內取出。注意條例,線圈之間不要相互纏繞,特別是跨接線的處置。(8)將所有線圈取下后,注意分組和整形。如果線圈有損傷則需要重新繞組線圈。3.2.2三相異步電動機繞組的繞制、下線及端接(1)領取線模,檢查線模的尺寸與作業(yè)的電機型號的線圈尺寸要求是否相符。將各卷導線抽頭抽出聚攏,一起套入導線保護套。將保護套置于繞線夾板內,用夾板夾緊,松緊程度適當。將線模安置于繞線機出軸上,裝入壓板用螺母固定。將繞線機計數(shù)器撥至“0”,把綁扎棉紗線嵌入線模的扎線槽中。將玻璃絲管套入需要的并繞根數(shù)進行繞線,繞至需要匝數(shù)后停機,用棉紗線把繞好的繞線扎緊。拆下螺母和壓

24、板,卸下線模后取出線圈,至于擱架上。兩根出線應留有約10cm的出線用于端接,并應各套上一段6cm左右的玻璃絲管。本次實訓中的三種規(guī)格電機均采用0.4mm直徑銅導線。原設計的槽滿率較高,對于初次嘗試下線的學員來說工藝上存在難度,可以適當減少線圈的匝數(shù):表3-1 實訓電機繞組匝數(shù)原設計匝數(shù)實訓采用匝數(shù)YP2-71M1-2160105YP2-71M1-4206145YP2-71M1-6214150減少線圈匝數(shù)到原設計的70%,相應測試時的電源電壓應將為額定電壓的70%。(2)檢查定子鐵芯槽是否平整,無毛刺、焊渣,否則需用銼刀休整。將已裁剪好的槽絕緣紙縱向折成"U"形插入槽中,絕緣

25、紙光面向里,便于向槽內嵌線。下線前檢查:a、槽絕緣露出鐵芯兩端的長度是否對稱,均為5mm左右;b、槽絕緣在槽中的位置是否均勻,是否有單邊現(xiàn)象(覆蓋半邊,裸露半邊)。(3)繞組下線。每一槽嵌線時都要注意注意:a、下線前先把線圈邊捏緊、搓扁,方便通過槽口。在準備下線的槽口預先放置兩片引導紙片,引導導線進入槽內的同時防止槽口鐵質刮蹭導線漆膜;b、已嵌好線的槽要插入折成“”型的覆蓋絕緣,防止繞線漏出;c、插好覆蓋后,用壓線板把線圈壓緊、壓平,再插入槽楔;d、吊邊處理的線圈要墊上紙片,放置漆膜損傷;e、最終6個接線端子用三種不同顏色的電工膠帶標識。本次實訓采用獨立線圈下線,嵌線完成后再接線的方式。下線時

26、注意將所有的出線端從定子的同一端(面端)引出,方便接線。另一端(底端)不留引出線。不同繞組形式的電機下線操作分別如下。A、YP2-71M1-2此電機采用18槽2極單層交叉式繞組,其繞組展開圖如下:圖3-1 YP2-71M1-2繞組接線圖注意每組3個線圈,有2個線圈比另1個線圈的跨距大一槽。其各槽出線的端接方式為:表3-2 YP2-71M1-2繞組接線表YP2-71M1-2A相B相C相各槽出線的鏈接1#->U19#->2#10#->18#11#->U213#->V13#->15#4#->12#5#->V27#->W115#->8#16#

27、->6#17#->W2交疊法描述為:嵌兩槽空一槽,嵌一槽空兩槽,吊邊數(shù)為三。嵌線順序表如下:表3-3 YP2-71M1-2嵌線順序表嵌線次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槽號沉邊2117141311875浮邊34181516129106其下線操作的順序為:取A相繞組一個大跨距的線圈,水平拿起,將靠近自己的一邊(應該被放置在2#槽的元件邊)到2#槽中,遠離自己的另一邊(應該被放置在10#槽的元件邊)先吊邊。注意整理所吊邊的形狀使不干擾后面的操作。再取A相第二個大線圈元件,將近邊(應該被放置在1#槽的元件邊)嵌放在1#槽中,另一邊(應該被放置在9#槽的元件邊)元

28、件邊吊邊。取C相繞組一個小跨距的線圈。隔1個槽,將此線圈的近邊嵌放在17#槽中,另一邊吊邊。取B相繞組一個大線圈,隔2個槽嵌放到14#槽,注意此時另一邊不再吊邊,而是直接嵌放進3#槽中(沉邊)。之后的新取來的元件在隔一槽嵌放近一邊之后,另一邊就可以直接沉邊,不再需要的吊邊處理了。其他系安全全部嵌放好后,再來處理最先被吊邊的3個元件邊。B、YP2-71M1-4此電機采用24槽4極單層鏈式繞組,其繞組展開圖如下:圖3-2 YP2-71M1-4接線圖其各槽出線的端接方式為:表3-4 YP2-71M1-4接線表YP2-71M1-4A相B相C相各槽出線的鏈接1#->U16#->12#7#-&

29、gt;13#18#->24#19#->U29#->V114#->20#15#->21#2#->8#3#->V25#->W110#->16#11#->17#22#->4#23#->W2交疊法描述為:嵌線吊兩邊,嵌一槽空一槽,再嵌一槽,再空一槽。嵌線順序如下:表3-3 YP2-71M1-4嵌線順序表嵌線次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槽號沉邊12321191715131197浮邊2242220181614121920212223245310864其下線操作的順序為:取A相繞組一個線圈,水平拿起,將靠近

30、自己的一邊(應該被放置在1#槽的元件邊)到1#槽中,遠離自己的另一邊(應該被放置在6#槽的元件邊)先吊邊。注意整理所吊邊的形狀使不干擾后面的操作。再取A相第二個線圈元件,將應該被放置在23#槽的元件邊嵌放在23#槽中,另一邊(應該被放置在4#槽的元件邊)元件邊吊邊。先將此元件的吊起邊輕輕扭到遠離自己的另一側(“調把”操作),使不干擾后面嵌線。取B相繞組一個線圈。隔1個槽,將此線圈的近邊嵌放在21#槽中,注意此時另一邊不再吊邊,而是直接嵌放進2#槽中(沉邊)。之后的新取來的元件在隔一槽嵌放近一邊之后,另一邊就可以直接沉邊,不再需要的吊邊處理了。C、YP2-71M1-6此電機采用27槽6極雙層疊式

31、繞組,其繞組展開圖如下:圖3-3 YP2-71M1-6接線圖雙層繞組的下線方式比較有規(guī)律,中間沒有隔槽的工序,但工作量較大。其各槽出線的端接方式為(B表示底槽Bottom,T表示頂槽Top):表3-4 YP2-71M1-6接線表YP2-71M1-6A相B相C相各槽出線的鏈接1B->U15T->2B6T->10T6B->10B14T->11B15T->19T15B->19B23T->20B24T->1T24B->U27B->V111T->8B12T->16T12B->16B20T->17B21T->2

32、5T21B->25B2T->26B3T->7T3B->V24B->W18T->5B9T->13T9B->13B17T->14B18T->22T18B->22B26T->23B27T->4T27B->W2交疊法描述為:吊邊數(shù)為4,注意單雙聯(lián)交替。嵌線順序表如下:表3-3 YP2-71M1-4嵌線順序表嵌線次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槽號下層2726252423222120191817上層2726252423222119202122232425262716151413122019181

33、7其下線操作的順序為:取C相繞組一個線圈,水平拿起,將靠近自己的一邊(應該被放置在27B的元件邊)到27#槽下半槽中,遠離自己的另一邊(應該被放置在4T的元件邊)先吊邊。注意整理所吊邊的形狀使不干擾后面的操作。取B相繞組一個線圈,將此線圈的近邊嵌放在26B,另一邊吊邊。再取B相繞組一個線圈放到25B槽,另一邊吊邊。取A相繞組一個線圈,嵌放到24B槽,另一邊吊邊。再取C相繞組一個線圈放到23B槽,注意此時另一邊不再吊邊,而是直接嵌放進27T(沉邊)。之后的新取來的元件在嵌放近底槽一邊之后,另一邊就可以直接沉邊進頂槽,不再需要的吊邊處理了。注意對于雙層繞組:a、嵌放上層繞組前一定要墊好層間絕緣;b

34、、由于端部比單層繞組密集,當有元件邊開始沉邊時就要開始墊相間絕緣,并解開棉紗線扎帶。(4)嵌線完成后,解開所有的線圈扎線,在線圈之間墊放相間絕緣。按照三種極對數(shù)電機的各自連線形式端接。端接時先將引出線末端打磨去漆(可以用砂紙、小刀、捏夾等刮掉漆膜),兩根線各套上1mm的玻璃絲管,在在其中一根預套一段5mm絲管。去漆部分扭結點焊后,把預套上的5mm管褪到連接處,將裸銅部分保護起來。6個接電源的出線端套上1mm玻璃絲管后焊上接線鼻。注意各段預留出線的長度不宜過短或過長。(5)全部端接線接好后,繞組接頭焊接完畢后,對接線情況和各部分絕緣作一次檢查,最好使用萬用表測量各相的直流電阻是否平衡。對繞組兩端部繞組線圈高出的部位墊上劃線板用橡膠錘輕輕敲打,或直接用手捏塑,使繞組端部整理成喇叭口狀,以利于繞組散熱通風,并避免轉子裝配時擦傷。最后用熱收縮帶將線圈端部與連接線及引出線接頭一起捆綁牢固。3.2.3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項目測試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電氣性能測試項目主要有(1)用萬用表測試三相直流電阻平衡6個接線鼻兩兩測試直流電阻,判斷哪兩個為一相繞組的首端尾端,并測試三相電阻是否平衡。否側重新檢查各處端接是否接牢,各處絕緣是否有不嚴密的地方。(2)用兆歐表測試絕緣耐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