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師專題講座_第1頁
骨干教師專題講座_第2頁
骨干教師專題講座_第3頁
骨干教師專題講座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骨干教師專題講座怎樣指導學生閱讀和觀看外國文學作品玉泉學校彭國林伴隨著二十一世紀的到來, 人類也步入了經(jīng)濟全球化時代。 在這全新的歷史時期,對世界各國的了解成為人們必需具備的知識結(jié)構(gòu)。 文學作品是通過形象反映一定的社會生活的,因此,要了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文化就必須研究其文學,透過文學這個形象化的窗口獲得豐富的認識材料,諸如經(jīng)濟狀況、 風土人情、心理狀態(tài)等等。同時,目前我國對中小學生進行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是“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和學會審美 ”,欣賞文學作品即是一種審美的過程。 因此,從小培養(yǎng)兒童欣賞外國文學作品的興趣與能力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對小學生進行素質(zhì)教育不可

2、或缺的部分。一、 小學語文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外國文學作品必備的素質(zhì)(一)健康向上的思想兒童的心靈純潔而又稚嫩, 需要人們精心呵護, 教師就是兒童精神家園的忠實守護者。 “教書育人 ”是教師的天職,若要教好書,培育出真正的人才,教師首先要有健康向上的思想。健康向上的思想能夠使人充實、催人振奮、積極進取。在當今社會,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 不同文化相互撞擊, 各種思想彼此共存。在文學這本應純凈的領(lǐng)土上, 不健康的東西也大量存在。 而不健康的東西最容易污染和毒害思想沒有任何抵抗力的單純稚嫩的兒童。 因此,作為兒童精神家園衛(wèi)士的教師,首先必須要有健康向上的思想, 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 只有這樣,才

3、能引導學生閱讀思想內(nèi)涵健康向上的文學作品, 才能將作品中有益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內(nèi)質(zhì)挖掘出來,真正地做到教書育人。(二)獨特的文學素養(yǎng)所謂文學素養(yǎng), 是指在進入閱讀活動之前, 讀者所原本具備的整體心理品質(zhì)文化教養(yǎng),是作為文學接受主體前理解和先結(jié)構(gòu)的全部文化知識、審美經(jīng)驗的總和。就是說,進入文學閱讀的讀者,一般來說,它必須具有呈現(xiàn)為積極主動姿態(tài)的閱讀經(jīng)驗期待視野, 能產(chǎn)生審美創(chuàng)造力的接受動機。作為教師, 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與一般的讀者是有所不同的。 小學語文教師要具有作為教師的獨特的閱讀經(jīng)驗期待視野和特定的接受動機。所謂教師的獨特的閱讀經(jīng)驗期待視野, 是指教師在當今社會背景下形成的選擇作品

4、的價值取向。 如果說一般的讀者在文體、 意向和意蘊方面的期待都可隨心所欲,那么,教師則不然。他們在欣賞文學作品時,不是以本人的意愿為核心,而是以學生的期待視野為目標, 去選擇適合學生的感情需求、 心理欲望的作品來閱讀。例如,一位教師本來喜歡言情小說、或哲理小說,但當他想到自己身為教師的天職時,他便應該選擇適合學生價值取向的作品來欣賞。 只有改變個體的心理結(jié)構(gòu),才能更好的與兒童交流溝通。 小學教師應該廣泛涉獵兒童文學作品或?qū)和袉⒌?、審美意義的作品,從中挑選出更優(yōu)秀的作品讓兒童欣賞。接受動機是讀者在閱讀作品時采取的帶有一定目的性的閱讀態(tài)度。 小學語文教師的接受動機應該是在審美和認知的基礎(chǔ)上,

5、通過文學意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與藝術(shù)特征, 以獲得深入理解和準確評價的動機。 他們在閱讀中雖然也有審美鑒賞和藝術(shù)認知活動, 但相比之下更富理性色彩。 他們不駐足于娛樂消遣, 也不滿足于情感體驗和知識獲取, 而是用理性的或形象的思維和語言賦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力。(三)較高的文學能力讀者(小學教師)的文學能力,其確切含義應是完成閱讀活動的本領(lǐng)。它既包括完成文學接受的具體操作方式, 也包括順利、有效完成這一活動所必需的心理特征。作為小學教師至少應具備三種文學能力: 敏銳的感受力, 豐富的想象力和準確的判斷力。任何一個不拒絕自我完善的教師都應該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xiàn)對自己的文化品位的提升:1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6、。樹立對世界、人生乃至文學藝術(shù)的正確觀念和支配原則,用以指導閱讀實踐,就能幫助自己加強思想修養(yǎng),升華精神境界,自覺抵制種種庸俗藝術(shù)趣味的侵蝕,這是提高文學能力的必要前提。2提高文化素養(yǎng)。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準、智力水平,增加知識儲備,注意繼承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和借鑒外域文化等, 是促進文化心理建構(gòu)和文學能力提高的根基。3一個人堅持長期廣泛大量的閱讀文學作品, 特別是藝術(shù)大師的名作精品,就會培養(yǎng)造就自己犀利的藝術(shù)眼光和高品位的鑒賞力。加強非文學性藝術(shù)的修養(yǎng),無論是知識性的、實踐性的、理論性的和鑒賞性的,都有益于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和接受。4積累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一個有積極人生態(tài)度的小學教師,應該深入自己時代

7、的生活和孩子們的世界, 廣泛地了解生活和孩子們的心理,去獲得更多的生活素養(yǎng)。二、指導小學生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一)對小讀者群的認知小學教師若要指導學生閱讀外國文學作品首先要了解小學生群體的心理需求及現(xiàn)有的小學生作文閱讀范圍、 能力。一般來講,目前我國的小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學習壓力大、電視的沖擊、電腦走入家庭、閱讀條件較差、生活條件過于優(yōu)越等等),使他們的閱讀范圍較小 (特別是對外國的文學作品更是知之甚少) ,相應的他們的閱讀能力也較差。 據(jù)調(diào)查,相當一批學生對世界一流作家如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托爾斯泰等一無所知, 他們對外國文學的了解無非是課本中選錄的有限篇章, 有些閱讀面稍廣的學生, 也

8、只是大體了解一些廣為人知的作品, 如安徒生童話中的個別故事等。 由于電視等更為直觀的傳媒方式的沖擊, 使人們不用更多的思考便可對許多事情明明白白,久而久之,就使人們想象的能力下降,而文學作品正是需要通過想象獲得知識和享受。 現(xiàn)在的小學生都是伴隨著電視長大的,他們想象的翅膀不能不受到傷害, 因此,作為教師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 (感受力、想象力)是極為必要的一項工作。了解了孩子們的現(xiàn)狀,還應清楚兒童的心理需求?,F(xiàn)在的孩子對一切新奇、冒險、神秘、恐怖的東西尤為喜歡, 因此,當今最受兒童歡迎的作品是英國的. .羅琳的 “哈利 ·波特 ”系列兒童小說,哈利 ·波特成為風靡全球的童話人物

9、。作為教師既要了解兒童的心理需求, 同時也應該對此進行正確的引導, 使其朝著積極向上、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向發(fā)展。例如,由于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對那些過于恐怖與神奇的故事,如果不進行正確的引導,就有可能被孩子模仿,釀成災禍。一千零一夜 中有求必應的神燈、 能周游世界的魔毯等, 都曾經(jīng)引起孩子們無限的遐想,如果我們將善惡的道理貫穿其中,孩子們的心靈一定會得到凈化。(二)外國文學作品的教育作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具有感染人、 教育人、凈化人的靈魂的作用。 特別是對孩子那天真未鑿的心靈, 更需要具有積極意義的、 充滿昂揚向上精神的作品的教育與啟迪。因此,小學教師在指導孩子閱讀外國文學作品時首先應該重視作品的思

10、想教育意義。但教師必須清楚:1并非每一部作品都具有深刻的、全面的思想教育作用。一般來說,一部作品能夠在某一方面達到教育人的目的就是成功的,如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讓我們看到的是貧富兩極分化的現(xiàn)實;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又讓人們了解了美國的黑白顛倒, 是非不辨。既使某部作品具有多方面的意義,面對作為接受主體的小學生, 教師也只從對孩子們身心有益的一方面進行引導啟發(fā)便可以了。例如,美國的馬克·吐溫的兒童冒險小說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既揭露了美國的種族歧視, 又表現(xiàn)了黑人的善良, 特別是贊美了白人孩子哈克的叛逆精神、機智果敢以及誠實善良的品格。作為教師在指導孩子閱讀時,如

11、果讓他們把握住哈克的性格對自己的啟迪作用就可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了。2并非每一部作品的思想教育作用都是十分明顯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深刻思想往往隱藏在文本的背后, 讓人在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中得到美的陶冶,思想的啟迪與凈化。例如,日本的仙鶴報恩,講述了一只仙鶴為報答一青年的救命之恩,變成美麗的女子,來做青年的妻子,并用自己的羽毛織出最漂亮的布,讓貧窮的青年賣掉, 來改變他貧窮的生活的故事。 仙鶴告訴青年一定不要看它如何織布,否則它將離去??墒乔嗄赀€是沒能守信,偷看了仙鶴的織布過程,仙鶴哀鳴著離開了青年。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人一定要誠實守信。讀者在欣賞的過程中,并沒有直接地看到這樣的說教,但通過曲折的情節(jié)能夠

12、感悟到。因此,小學教師在指導兒童閱讀時,一定要提醒孩子們在文本的背后滲透的深刻內(nèi)涵。(三)外國文學作品的超時空審美價值外國文學是指除了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和民族的文學, 因此,外國文學所反映的內(nèi)容與我國的社會、 文化、風俗習慣等有著不同程度的差異, 甚至是我們完全陌生的生活。但是,文學又是人學,它反映的是人類共同的人性,從這個意義上講,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學都有共同之處,都有對其他民族的審美價值。同樣,古代的文學作品反映的內(nèi)容,現(xiàn)在仍然為人們所接受,因為,古人有喜怒哀樂,今人也不例外, 感情是常存的。 因此,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學都具有超越時空的美學價值。 例如,產(chǎn)生在公元前 2000 年前的古希

13、臘神話中健康的生活氣息,奇特而又合理的幻想, 深刻的哲理性等等, 都對今人具有美的陶冶和理性的啟迪作用。同樣產(chǎn)生在古希臘的 伊索寓言中的 “狐貍和葡萄 ”、“農(nóng)夫和蛇 ”等故事,反映了人類普遍的道理,因此,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小學教師在指導兒童閱讀外國作品時,一定要啟發(fā)他們挖掘人類共性的東西,無論是何種皮膚、 什么顏色的眼睛, 無論住在南非還是北美、 東方還是西方,在文學藝術(shù)中反映出的一定是人和人的生活, 因此也一定會為任何種族與地區(qū)的人所理解。中國的孫悟空、日本的一休、丹麥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德國的青蛙王子、阿拉伯的阿拉丁、美國的哈克等等,所以為世人所熟知,就在于,在他們的身上或展示著人類的美

14、好品質(zhì),或寄托著人類所追求的美好愿望。三、 小學生閱讀外國文字作品能力的培養(yǎng)(一)以小見大法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時, 不要貪多求大, 應抓住文學作品或兒童片的細節(jié), 培養(yǎng)學生從小處著眼,以小見大的能力。例如,契訶夫的短篇小說萬卡敘述了一個生活在貧困孤獨中的孩子的不幸經(jīng)歷, 教師在指導時, 如果抓住萬卡給爺爺寫的那封信的信封上的幾個字 -“鄉(xiāng)下爺爺收 ”,就可以將作者所要表達的含義揭示出來了:這是一封永遠也發(fā)不出去的信。萬卡那無限的孤獨與苦悶躍然紙上。(二)比較法由于地域的、文化的、心理的差異,造成孩子們對外國文學作品的費解。教師在指導過程中, 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運用比較的方法, 達到快速、 準確理解作品的能力。例如,將外國作品與自己熟悉的中國文學作品或身邊的事物加以比較, 如果將古希伯來民族諾亞方舟的故事與中國大禹治水的故事加以對比, 孩子們便很快就能理解古人同樣面臨著洪水的威脅,但他們總能用自己的智慧戰(zhàn)勝會洪水。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 格列佛游記 是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