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詞義引申的方式_第1頁
古漢語詞義引申的方式_第2頁
古漢語詞義引申的方式_第3頁
古漢語詞義引申的方式_第4頁
古漢語詞義引申的方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一)連鎖式引申:1、要:金文作 、,說文:“要,身中也?!蔽舫`王好細要。(墨子·經(jīng)說)是王之地一經(jīng)兩海,要絕天下也。(戰(zhàn)國策·策)吳人要而擊之,獲鄧廖。(左傳·襄公三年)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論語·憲問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孟子·公丑)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白居易紅線毯)“要”的意義可以用下表描述:腰(人體的中間部分)中間(事物的中間部分)攔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前進)要挾(迫使他人改變意向,滿足自己的欲望)求得(請求他人滿足自己的欲望)需要(期待某種欲望得到滿足)2、防:說文:“防,隄(堤)也。”以防止水。(周禮·

2、;地官·稻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語·周語)吾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義禮義防民。(鹽鐵論·本議)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漢書·桓譚傳)君子行有防表?!胺馈钡囊饬x線索可以用下圖表示:堤壩(堵水所用的建筑)堵水、防止水患(堤壩的作用是堵水)禁止、防備、防止(由堵水泛指堵塞禁阻等意思)約束(對人的行為進行約束)規(guī)、標準(有約束而形成的行為規(guī))以上兩例和“朝”的詞義引申脈絡(luò)一樣,由本義過渡到直接引申義,再過渡到間接引申義,中間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關(guān)系,就像鏈條一樣。我們把這種引申脈絡(luò)稱作連鎖式引申(也叫做鏈條式引申)。(二

3、)輻射式引申:1、節(jié):說文:“節(jié),竹約也?!敝駝t筍苞抽節(jié)。(左思吳都賦)其于木也,為堅多節(jié)。(周易·說卦)風斷蒲草節(jié),霜埋翠竹根。(杜甫建都十二郎)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莊子·養(yǎng)生主)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列子·湯問)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jié)起舞。(蒲松齡促織時窮節(jié)乃見。(文天祥正氣歌)長幼之節(jié),不可廢也。(論語·微子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荀子·天論(武)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毛盡落。(漢書·建傳)“節(jié)”的引申線索可以圖示如下:木節(jié)、草節(jié)(用于草木)關(guān)節(jié)(用于動物)季節(jié)、節(jié)氣(用于時日)竹節(jié)節(jié)奏、節(jié)拍(用于音樂)氣節(jié)、節(jié)操(用

4、于道德)禮節(jié)(用于社會)節(jié)約(用于用度)旌節(jié)、節(jié)杖(用于外交)“節(jié)”的引申是根據(jù)“竹節(jié)”的特點而來的,可以表示為:連接(引申為事物的連接處):分段(引申為事物的分段處):制約(引申為約束等意思):2、問:說文:“訊也?!奔瓤?,公問其故。(左傳·莊公十年)伯牛有疾,子問之。(論語·庸也)燕王吊死問生,與百姓同其甘苦。(戰(zhàn)國策·燕策)淑問如皋。(詩經(jīng)·魯頌·泮水)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左傳·僖公四年)既而羈寄京師,久無家問。(晉書·陸機傳)恣所為不問。(柳宗元童區(qū)寄傳)“問”的引申脈絡(luò)可圖示如下:問候、慰問審問詢問責問、追

5、究音訊過問、干預3、賤:說文:“賈少也?!毙膽n炭賤愿天寒。(白居易賣炭翁)朝廷不敢辭賤,軍旅不敢辭難。(非子·有度)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戰(zhàn)國策·齊策)老臣賤息舒祺,年少,不肖。(戰(zhàn)國策·策)“賤”的引申線索如下:地位低下、卑賤價錢低輕視、認為卑賤自謙詞從以上幾例可以看出,所有的引申以之間是并列的關(guān)系,都是直接從本義引申而來的直接引申義,就象是以本義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出來的一樣,這種情況叫作輻射式(或放射式)引申。(三)綜合式引申:、信:說文:“誠也?!毙叛圆幻?,美言不信。(老子)與朋友交,能不信乎?(論語·學而)人謂子產(chǎn)不仁,吾不信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舜其信仁乎?(非子·難一)用為符信,上書自。(史記·外戚世家)詩好幾時見?書成無信將。(杜甫寄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參)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孔雀東南飛不忍拈將等閑用,半封京信半題詩。(元稹書樂天紙)“信”的義項可以分析如下:言語真實:言語真實;誠信:對人的態(tài)度真實;相信:確認某種情況真實;的確:某種狀態(tài)真實;信物:用來證明情況真實物品;信使:攜帶信物傳遞消息或命令人;音信:信使所傳遞的消息;書信:傳遞消息的文字材料?!靶拧钡囊昃€索如下:誠信言語真實相信的確 信物信使 音信 書信從“信”的引申線索可以看出,第二、三、四、五幾個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