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_第1頁
地震中的父與子_第2頁
地震中的父與子_第3頁
地震中的父與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17、地震中的父與子一、 教學目標: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二、目標設定依據(jù)1.學情分析:在本文的教學中,要力求讓學生學會朗讀。即通過讀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讀讓學生理解內容,體會出感情來,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進入文中情景。根據(jù)不同人物的特點,用不同的語氣,表達不同的感情,使學生明白“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這一道理。

2、三、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與子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機大地震中,一位父親不顧自己的生死,經(jīng)過三十八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了兒子和同 學的 故 事,譜 寫了一首父子情 深 的 頌 歌。這是一篇表現(xiàn)特殊環(huán)境下的父子情的課文,內容淺顯,但內涵深刻;語言平實,但令人震撼。三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課時安排:2課時課前準備:把相關的句子制作成課件。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板書:地震師:同學們,大家用課

3、余時間搜集了有關地震危害的資料,誰愿意把搜集到的信息告訴大家?(學生談論) 2、師:老師也帶來了相關圖片資料,請看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 (學生談感受) 3、揭示課題: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殘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親人,流離失所。1989年,當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襲美國洛杉機時,有一對父子演繹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動地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第十一課地震中地父與子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由讀文,初步感知 1、自由讀文,要求:自由讀文,借助字典,結合課文中地句子認識本課地生字和新詞,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用“”畫出使你深受感動地句子,在小組內交流。 2、學生自由讀文,交流學習收獲。 三、品讀感悟,深入情境 1、課文

4、講了一件什么事? (從一次大地震中,一對父子靠著互相堅定地信念,父親終于救出了兒子和兒子的14各同學的事情) 2、文中的哪些描寫使你深受感動? 估計學生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1)“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7歲的兒子的學校?!埃ㄟ@個句子說明父親關愛孩子,擔心孩子會有危險了。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沖”字,這個動作體現(xiàn)了這位父親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夠平安。) (2)當看到教學樓已成為一片廢墟時“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從這里可以看出父親見到廢墟以為兒子已經(jīng)死了,他感到極度痛心,體現(xiàn)了他失去兒子的悲痛心情,是去,心愛的兒子不在了,父

5、親那嘶心裂肺的喊叫聲,該怎樣讀呢?(絕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讀,評議,齊讀。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保◤倪@兒可以看出父親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兒子會記住他的話,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持著他,所以他堅定地站起身)你看得真仔細,你的確體會到的。 (學生補充:當父親堅信兒子在等他時,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見父親救兒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兒子。)1. (1)現(xiàn)在,在一片廢墟前,父親也是憑借著這句話(指,生齊讀)執(zhí)著地挖掘。在這片廢墟上,他曾經(jīng)聽到其他父母的痛哭和呼喊(生接讀);他曾經(jīng)聽到好心人的勸慰(生

6、接讀);曾經(jīng)聽到消防隊長的告誡(生接讀);曾經(jīng)聽到警察的規(guī)勸(生接讀)。面對這一切的不理解,面對身心的巨大傷痛,父親停止了嗎?(生:沒有)為了和兒子在一起,父親都克服了哪些困難?你能不能用“不論總”這個句式來說一說。 父親堅信兒子仍然活著,是因為他記得兒子說的那句話。那我們該怎樣讀這段話呢?請大家分小組討論后練讀,(個人讀,評議,齊讀) (2)理解 重 點 句 子:他 挖 了 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 時,沒 人 再 來阻 擋 他。他 滿 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課件出示】 1說說你從這一句讀懂了什么?(挖 的時間長) 師:同樣表示挖掘的時間,作者在這里為

7、什么不直接寫他挖了36小時? 比較:讀讀這兩句,哪一句表達的效果更好?!菊n件出示】 A:他挖了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B: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師:反復讀讀第二句,你能通過朗讀,讓我們感受父親尋找兒子過程的漫長及艱辛? 2、這里有一個字突出父親挖的艱難,找到了嗎?抓住這個“挖”字想開去,你還能讀懂什么?(任務的艱巨)師引讀:是呀,多么艱巨的任務啊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父親堅信兒子沒有死,奮力拯救兒子,顧不得休息,可見父親對兒子愛的偉大) 3、是什么是父親沒完沒了地挖呢?(是一個信念,“兒子在等我”)這是多么偉

8、大的父愛!這是多么堅定的信念,與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還能體會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廢墟痛苦后絕望地走了。而這位父親不理他人的勸阻,只有一個信念兒子在等他)(而且這位父親見人就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可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他堅信兒子仍然活著) 4、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使這位年輕的父親不停地挖,挖了8小時(生接)這偉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摯樸實的話“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四:父親如此偉大,那么他的兒子又會如何?我們在下節(jié)課一起學習了不起的兒子。五:板書設計17、 地震中的父與子 時間漫長、孤獨無助、傷痕累累不論發(fā)生什么 ,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六:作業(yè)布置回家后,為自

9、己的父親洗腳,看看父親的腳與自己的腳有什么不同?擁抱父親三分鐘,寫出自己的感受。六、教學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描寫具體,情感真摯,但篇幅較長。在教學時我緊緊圍繞“情景的感染、形象的感悟、心靈的感動”來教學,在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情景的感染。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讓學生初步受到感染。這篇課文發(fā)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知識面較遠,因而我在教學時注意媒體的運用。上課伊始,播放有關大地震的圖片,教師激情導入:地震是多么地殘酷,多么地驚心動魄,它使多少人失去了親人,它給人類帶來多少災難!但是面對這樣的災難,有一對父子卻演繹了一

10、段令人深受感動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 17、地震中的父與子(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這樣一下子就縮短了學生與課文的距離。 2、通過分角色朗讀父親和其他人的話,并創(chuàng)造性地加上自己的話“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讓學生在讀中得到一種情景的感染,感受到父親的堅定不移。 (二)形象的感悟。 父親和兒子的形象都是如此的了不起,教學時,我緊緊抓住文章對父親的 、語言、外貌描寫,讓學生感受到父親的了不起。 我是這樣 落實 的,以多種形式的讀為主線,抓住文中一個文眼“了不起”以此為立足點,對全文進行解讀,在解讀父親“了不起”的過程中,又以豐富的情感體驗為載體,避免了那樣純理性、毫不動容的對文本的解剖。課堂中,我以自己的激情驅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激勵學生積極主動領悟,不斷增強感悟能力。我下子抓住了觸動他們心靈的語段,動之以情地讀,動之以情地想,曉之以理地說,發(fā)自內心的寫,無不讓學生從父親的“了不起”中感悟到了父親的堅定不移,感受到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