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預防方案_第1頁
病蟲害預防方案_第2頁
病蟲害預防方案_第3頁
病蟲害預防方案_第4頁
病蟲害預防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寧市五象湖公園建設工程病蟲害預防方案 編制人:陳 慶 審核人: 審批人: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編制時間:2012年11月05日病蟲害預防方案病蟲害防治工作,應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不斷提高栽培技術水平,施肥要多樣化,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及時清除雜草和枯枝落葉,培育壯苗提高抗病蟲害的能力。發(fā)現(xiàn)病蟲害要及時防治,以防蔓廷。此外,還要加強引種的檢疫工作,避免引入新的病蟲害。普便性預防:在常見病蟲害發(fā)生季節(jié),對全體或部分苗木,進行普遍噴藥處理。針對性的防治:針對不同時節(jié)及不同苗木品種發(fā)生的病蟲害進行專項治理。1、常見蟲害及防治方法(1)蚜蟲:蚜蟲又稱蜜蟲、膩蟲等,多屬于同翅目蚜科,為刺吸

2、式口器的害蟲常群集于葉片、嫩莖、花蕾、頂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葉片皺縮、卷曲、畸形,嚴重時引起枝葉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蟲分泌的蜜露還會誘發(fā)煤污病、病毒病并會招來螞蟻危害等。防治方法:用1:4: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的溶液噴灑;用1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或馬拉硫磺乳劑10001500倍液或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灑。(2)樟葉蜂:膜翅目,葉蜂科。分布于廣東、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廣西及四川等?。▍^(qū))。此蟲年發(fā)生代數(shù)多,成蟲飛翔力強,所以為害期長,為害范圍廣。它既為害幼苗,也為害林木。苗圃內的香樟苗,常常被成片吃光,當年生幼苗受害重的即枯死,幼樹受害則上部嫩葉被吃光,形成禿枝。

3、林木樹冠上部嫩葉也常被食盡,嚴重影響樹木生長,特別是高生長,使香樟分叉低,分叉多,枝條叢生。防治方法:蟲害發(fā)生可用0.5公斤鬧洋花或者雷公藤粉,加清水75100公斤制成藥液噴殺。噴灑90%敵百蟲,80%敵敵畏,或50%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噴殺幼蟲,效果均好。幼蟲為害盛期可噴灑0.51.5億濃度的蘇云金桿菌、青蟲菌、白僵菌。 (3)金龜子:金龜子屬無脊椎動物,昆蟲綱,鞘翅目是一種雜食性害蟲。除為害梨、桃、李、葡萄、蘋果、柑橘等外,還為害柳、桑、樟、女貞等林木。金龜子是害蟲,成蟲咬食葉片成網狀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僅剩主脈,群集為害時更為嚴重。常在傍晚至晚上10時咬食最盛。防治方法:a、毒土防治

4、幼蟲。b、藥液灌根。c、毒餌誘殺。d、防治成蟲。(4)刺蛾類:鱗翅目刺蛾科的昆蟲,無腹足,代以吸盤。行動時不是爬行而是滑行。有的幼蟲體色鮮艷,附肢上密布褐色刺毛,像亂蓬蓬的頭發(fā),結繭時附肢伸出繭外,用以保護和偽裝。受驚擾時會用有毒刺毛螫人,并引起皮疹。以植物為食。在卵圓形的繭中化蛹,繭附著在葉間。防治方法:a、挖除樹基四周土壤中的蟲繭,減少蟲源。b、幼蟲盛發(fā)期噴灑80%敵敵畏乳油1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亞胺硫磷乳油l000倍液、25%愛卡士乳油1500倍液、5%來福靈乳油3000倍液。(5)天牛類:天牛是鞘翅目葉甲總科天??评ハx的總稱,

5、天牛幼蟲淡黃或白色,體前端擴展成圓形,似頭狀,故俗名圓頭鉆木蟲,上腭強壯,能鉆入樹內生活兩年以上,破壞木材?;记跋蛲忏@一孔道,在樹內化蛹,新羽化的成蟲經此孔道而出。由于這種鉆木習性,天牛危害木材和漿材樹、景觀樹、果樹以及木本觀賞植物甚巨。防治方法:a、在產卵和幼蟲孵化盛期,于產卵刻槽和幼蟲危害處涂上述菊酯類加柴油或煤油等10倍液,或有機磷類加油類3-5倍液,或藥液吸在棉花包扎在枝上(先刮去老皮),外再包塑料薄膜,或藥液拌和適量粘土調成藥液,粘涂于產卵和幼蟲危害處。防治星天牛在樹干基部涂氧樂果5倍藥帶(寬10厘米),或樹干基部30厘米寬噴氧樂果40倍藥液,在5月中下旬和6月上中旬各1次。 b、

6、在成蟲出孔盛期,噴菊酯類農藥,2.5%溴氰菊酯(敵殺死)、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5%高氰戊菊酯(來福靈)、5%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滅百可)、20%氰戊菊酯(速滅殺?。?、20%甲氰菊酯(滅掃利),(以上均為乳油)1000-4000倍,40%菊馬合劑、20%菊殺乳油和25%菊樂合劑2000倍。有機磷農藥,90%敵百蟲晶體、80%敵敵畏、40%氧樂果、50%殺螟松、50%甲胺磷、40%久效磷、50%辛硫磷、50%水胺硫磷、40%殺撲磷、48%樂斯本(毒死蜱)(以上均為乳劑)800-1000倍,還有10%吡蟲啉5000倍,隔5-7天噴園林樹或誘餌樹干1次,每次噴透使藥液沿樹干流到根部?;驅⑸鲜鏊?/p>

7、液噴于包扎樹干的編織袋、麻袋片上,或用這些藥液浸或噴誘餌樹枝葉?;蛴蒙鲜鼍挣ヮ?00-400倍,有機磷類50-100倍涂干。2、常見病害病癥及防治方法(1)腐敗?。翰≌鳎喝臧l(fā)病,嚴重時可造成整個植株死亡。病的早期葉片失水枯萎而死。病害嚴重時,地下莖變褐色,腐?。ǜ癄€)。防治方法:種植區(qū)內施生石灰粉(0.5kg/m2)或施撒甲基托布津70可濕性粉劑、多菌靈50復方可濕性粉劑(1200倍)。(2)黑斑?。翰≌鳎褐饕腥救~片,有時也發(fā)生在葉柄上。最初在葉片上出現(xiàn)淡褐色或暗褐色病斑。病斑上有或無褐色輪紋,并生有黑色的霉狀物。嚴重時病斑再擴大融合,最后全葉枯死。防治方法:加強管理,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

8、能力或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1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2-3次,間隔7-10天噴一次。(3)葉斑?。熎げ。翰≌鳎喊l(fā)病初期葉外緣有許多圓形病斑,初為暗綠色,后轉為深褐色,有時具輪紋,一般直徑2-4mm,最大者可達10mm,極易腐爛穿孔。潮濕時病斑上生鼠灰色霉層。病害嚴重時病斑可連合成片,使整張葉腐爛。防治方法:除輪作和不偏施氮肥外,可用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多菌靈(400-500倍)液噴霧于葉面。(4)白粉?。翰≌鳎喊追鄄“l(fā)生在葉、嫩莖、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為黃綠色不規(guī)則小斑,邊緣不明顯。隨后病斑不斷擴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該處長出無數(shù)黑點。染病部位變成灰色,連片覆蓋其表面

9、,邊緣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嚴重時葉片皺縮變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開。防治方法:生長期間及時摘除染病枝葉,徹底清除落葉,剪去病蟲枝和中下部過密枝,集中銷毀。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以增強植株的抗病性。病害盛發(fā)時,可噴15%粉銹寧1000倍液、3億CFU/克哈茨木霉菌3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劑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5)褐斑?。翰≌鳎簽楹θ~片。初為黃褐色小斑點,有時1片葉上有數(shù)十個病斑點。小斑點逐漸擴大為直徑1-2厘米病斑,內部淡褐色而周邊略呈角型濃淡有差別的同心輪紋病斑。病重時病斑直徑可達2-3厘米。病健交接暗灰色部

10、分發(fā)生灰白色綿毛狀霉。防治方法:在高溫高濕天氣來臨之前或其間,要少施或不施氮肥,保持一定量的磷、鉀肥,避免串灌和漫灌,特別要避免傍晚灌水。在草坪出現(xiàn)枯斑時,應在早晨盡早去掉吐水(或露水),有助于減輕病情。夏季剪草不要過低(一般在5-6厘米),過密草坪要適當打孔、梳草,枯草和修剪后的殘草要及時清除,應種植抗(耐)病品種,要進行及時有效的化學防治。防治褐斑病可以選用甲托、三唑酮等常規(guī)殺菌劑,如果病情很嚴重的話,可以選用阿米西達或繪綠。對嚴重發(fā)病地塊或發(fā)病中心,用高濃度、大劑量上述藥劑灌根或潑澆控制。(6)流膠?。翰≌鳎毫髂z病是桃、杏、李等最重要的枝干病害,一般從發(fā)病原因上看主要分為生理性流膠和侵染

11、性流膠兩種。a、生理性流膠:主要發(fā)生在主干和主枝上。雨后樹膠與空氣接觸變成茶褐色硬質琥珀狀膠塊,被腐生菌侵染后病部變褐腐爛,致使樹勢越來越弱,嚴重者造成死樹,雨季發(fā)病重,大齡樹發(fā)病重,幼齡樹發(fā)病輕。b、侵染性流膠:主要為害枝干。病菌侵染當年生枝條,多從傷口和側芽處入侵,出現(xiàn)以皮孔為中心的瘤狀突起,當年不流膠,具有潛伏侵染特征,次年瘤皮開裂溢出膠液,發(fā)病后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圓形的小黑點,1年有2次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這是與生理性流膠的最大區(qū)別。防治方法:對病樹多施有機肥,適量增施磷、鉀肥,中后期控制氮肥。合理修剪,合理負載,協(xié)調生長與結果的矛盾,保持穩(wěn)定

12、的樹勢。雨季做好排水,降低苗圃濕度。適時夏剪,改善透風透光條件,同時防治好其它病蟲,特別是桃樹的枝干害蟲,減少病蟲傷口和機械傷口。桃樹發(fā)芽前,樹體上噴中藥殺菌劑靚果安600倍液+有機硅,殺滅活動的病菌。涂抹防治:先用刀將病部干膠和老翹皮刮除,再用刀縱橫劃幾道(所劃范圍要求超出病斑病健交界處,橫向1cm, 縱向3 cm;深度達木質部),并將膠液擠出,然后使用潰腐靈原液或5倍液+滲透劑如有機硅等,對清理后的患病部位進行涂抹,一般涂抹2次,間隔3-5天,必要時,在流膠高峰期再涂抹一次。生長季適時噴藥: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侵染性流膠病彈出分生孢子的時期,可結合防治其他病害,噴靚果安600倍液進行預防。

13、5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為侵染性流膠病的兩個發(fā)病高峰期,在每次高峰期前夕,每隔7-10天噴1次靚果安600800倍液等,連噴2-3次,噴藥次數(shù)根據(jù)病情而定。(7)立枯?。翰≌鳎憾喟l(fā)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莖基部或地下根部,初為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病部逐漸凹陷、溢縮,有的漸變?yōu)楹诤稚?,當病斑擴大繞莖一周時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輕病株僅見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濕度大時,病部可見不甚明顯的淡褐色蛛絲狀霉。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可噴灑38%惡霜嘧銅菌酯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2%普力

14、克水劑8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驅⒋髮④?門神按600倍液稀釋,每平米3升在播種前或播種后及栽前苗床澆灌。在定植時或定植后和預期病害常發(fā)期前,將本產品按600倍液稀釋,進行灌根,每7天用藥1次,用藥次數(shù)視病情而定。(8)葉枯?。翰≌鳎喝~枯病多從葉緣、葉尖侵染發(fā)生,病斑由小到大不規(guī)則狀,紅褐色至灰褐色,病斑連片成大枯斑,干枯面積達葉片的1/3-1/2,病斑邊緣有一較病斑深的帶;病健界限明顯。后期在病斑上產生一些黑色小粒點。如桂花葉枯病(亦稱枯斑?。?、臘梅葉枯病、翠菊葉枯?。ㄒ喾Q斑枯?。?。病葉初期先變黃,黃色部分逐漸變褐色壞死。由局部擴展到整個葉脈,呈現(xiàn)褐色至紅褐色的葉緣病斑,病斑邊緣波狀,顏色較深。病鍵交界明顯,其外緣有時還有寬窄不等的黃色淺帶,隨后,病斑逐漸向葉基部延伸,直至整個葉片變?yōu)楹稚粱液稚?。隨后在病葉背面或正面出現(xiàn)黑色絨毛狀物或黑色小點。防治方法:加強肥水管理,促使苗木和林木生長健壯,提高抗病力。輕微發(fā)病時,按300500倍液稀釋噴施,57天用藥1次;病情嚴重時,按300倍液稀釋噴施,3天用藥1次,噴藥次數(shù)視病情而定。(9)莖腐?。翰≌鳎褐饕:ηo基部或地下主側根,病部開始為暗褐色,以后繞莖基部擴展一周,使皮層腐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