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初中語文人教2011課標版七年級上冊行道樹_第1頁
(部編)初中語文人教2011課標版七年級上冊行道樹_第2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行道樹教學案例教材分析張曉風的 行道樹 一文是一篇滿含哲理與情感的優(yōu)美散文。 文章以第一人稱為敘述角度, 用以物喻人、 托物言志的手法寫的。 “奉獻是種犧牲,也是一種快樂?!边@是一個人生哲理,作者借 行道樹的形象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散文是作者對人生、自然的獨特感悟,是個性化的創(chuàng)作。對 散文的閱讀而言, 重要的是使學生 “讀進去” ,即領(lǐng)會文章主旨, 但也要“讀出來”,即讀出自己的感悟。所以教學時要啟發(fā)學生 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來與文章對話,讓學生讀出自己獨特的感 受、體驗和理解。教學目標1 1、知識和能力的目標理解、積累文章的生字詞;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領(lǐng)會文章 的思想意義

2、及深刻內(nèi)涵。2 2、過程和方法的目標通過朗讀,在讀中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通過合作研討理解 文章重點語句的深刻內(nèi)涵, 體會行道樹的形象, 并培養(yǎng)合作探究 的學習習慣;3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體會行道樹無私奉獻、 自我犧牲精神; 激發(fā)學生對周圍象行道樹那樣的人的敬意, 培養(yǎng)學生的奉獻精神 和愛心。重點和難點重點:行道樹的形象。 難點:體會“奉獻是種犧牲,也是一種快樂”這樣的人生哲理。 教學過程一 聯(lián)系實際,對比導入同學們,當你迎著朝陽驅(qū)車在公路上的時候;當你精神飽 滿走在校園大道上的時候;當你依偎著父母散步在大路上的時 候;你有沒有特別關(guān)注過路旁的那一列列大樹呢? ?他們

3、給你的印象是怎樣的呢 ? ?那么在臺灣十大散文家之一的張曉風的眼中行道 樹又具有怎樣的特殊含義呢?今天讓我做一回導游, 帶領(lǐng)我們博 才( 1 1)班的同學們,一起去散步,一起去感悟,一起走進行 道樹的世界。二、配樂朗讀,整體感知。1 1、一生朗讀,同學們提意見,并學習重點字詞。2 2、應(yīng)該用怎樣的語速、語氣來朗讀課文比較合適?(明確:語速適中、語氣深沉而堅定)3 3、全班配樂齊讀,并思考:行道樹是一列 _的樹(填入相關(guān)的詞語)。三、合作探究,品讀感悟。1 1、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填充,明確:行道樹是一列憂愁而快 樂的樹。2 2、“憂愁”和“快樂”從詞義的角度看是一組反義詞,用 它們來形容行道樹矛盾

4、嗎?仔細品讀文章, 找出: 行道樹為什么 “憂愁”,表現(xiàn)在哪里?行道樹為什么“快樂”,表現(xiàn)在哪里?(合作學習)各自思考2 2 分鐘,然后小組交流,推舉代表發(fā)言, 引導學生精讀文章,明確如下:憂愁的是:A A、離開了原始森林,拋棄了優(yōu)越自在的生活條件;B B、城市的污染,損害著人們的健康,自己又無力改變;C C 、不被人理解??鞓返氖牵篈 A、為城市制造新鮮空氣,制造清新;B B、夏日能獻出濃陰,黎明能迎接太陽,迎來光明而快樂。1 1)憂愁與快樂兩相比較,哪個更大些?憂愁快樂。 那么學到這里,老師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既然在城市里,大樹們會有那么多的不幸, 那為什么他們不打道回府, 是什么精神是

5、他愿做出這種犧牲?(以苦為樂,奉獻精神)2 2)通過行道樹的自述我們了解到它是無私奉獻者的形 象。快速默讀課文,找出能夠體現(xiàn)這個中心的哲理性語句。這句 話的關(guān)鍵詞是什么?討論: 1.1. 為什么行道樹認定自己的事業(yè)是神圣的? 板書:神圣:獻出濃陰,迎接光明,制造清新2.2. 行道樹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為什么自己選 擇這種命運?板書:痛苦:與原始森林的伙伴相比;與生活在城 市的人們相比3.3. 怎樣理解“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為 什么說“深沉”板書:深沉 - 奉獻精神深沉的幸福3 3)現(xiàn)實生活中有象行道樹一樣具有奉獻精神的事物 嗎?請舉例說明蠟燭:明知自己會燃燒盡,卻仍要點燃(春蠶到

6、死 絲方盡 , ,蠟炬成灰淚始干)蜜蜂:采蜜自己壽命卻很短暫 牛:耕田為農(nóng)民服務(wù),勤奮吃苦(吃的是草,擠出 來的是牛奶) 行道樹,蠟燭,牛。他們的這種犧牲精神是什么精神的體現(xiàn)?象 征了什么人?舉例說明清潔工人 抗戰(zhàn)非典白衣天使 教師 科學家 航 天英雄 解放軍學了這篇課文,你受到哪些啟發(fā)?奉獻是一種犧牲,也是一種快樂。四、學寫法 通過行道樹的自述來贊美人的奉獻精神,這種寫法叫做借物喻人。五、溫故知新,作業(yè) 延伸。 寫一寫借鑒寫法,拓展延伸 1 1行道樹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你們愿意做一個無私的奉獻者 嗎?我們就一起來學學行道樹,請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以“假 如我是,我愿”的形式說幾個句子。 例句

7、:假如我是一株小草,我愿為春天獻上一抹嫩綠。仿寫:假如我是,我愿。 僅供參考:假如我是一棵大樹,我愿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綠 陰假如我是一朵鮮花,我愿為世界奉上一縷 馨香假如我是一枚果實, 我愿為人間留下一絲 甘甜 2 2、從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花鳥草蟲、風雨雷電中挑一景物,仿照行道樹寫一段話,賦予這種事物一定的象征意義。( 30300 0 字左右)六、小結(jié) 同學們, 我們都是社會生活當中的一員, 我們的生活如此美好而 快樂,正因為有千千萬萬個象行道樹一樣默默奉獻的人存在。 他 們承受著痛苦,努力追求,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他們兢兢業(yè) 業(yè),默默無聞,不斷創(chuàng)造著世界的奇跡; 他們犧牲自己, 照亮

8、別 人, 讓愛的陽光灑滿大地。有一首歌中唱到:只要人人都獻出一 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是的,只要我們?nèi)巳硕挤瞰I自己, 世界將永遠充滿陽光!小石潭記 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 作者柳宗元描繪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力渲染著凄寒幽邃的氣氛,借景來抒發(fā)自己在貶居生活悲涼的情感,在教學他之前,我反復(fù)閱讀,把重 點確立為體會景物特點和借景抒情的寫法上。 難點:體會作者情感變化 首先,用聲情并茂的語言導入新課,范讀接著學生自由朗讀,指 名讀,齊讀,意在讓學生體會語言美,激發(fā)學生對古典文學的愛好, 陶冶他們審美情操, 引導學生概括小石潭景物特點, 抓住作者此時的 愉悅心情,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坐在潭邊環(huán)顧四周時的景物特點, 領(lǐng)悟 不同的心境, 一前一后的變化為全文難點, 用課件展示了柳宗元創(chuàng)作 此之前的背景資料, 學生很快理解文中作者情感變化的原因,最后結(jié) 合板書,體會另一個重點情寫交融的寫作方法,并通過課堂小練 筆加以鞏固。這次教學雖說經(jīng)過精心準備,力求有所突破,有一些優(yōu)點,也取 得較好效果,但失誤也再所難免,我認為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整體設(shè)計過于本色,太拘泥與本文結(jié)構(gòu)與形式,不敢對文章 大膽變形,以尋找更加切入點,使學生更易接受。二、忽視文言文教學一定要注意疏通文章這一環(huán)節(jié), 在指導學生 借助注釋工具書理解詞義、理解文章基本內(nèi)容方面功夫較少??傊?,通過這篇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