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必修二復習學案 第一單元 現(xiàn)代散文【單元梳理】散文自古就是文學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分為"敘事散文"、"寫景散文"、"抒情散文"三大類,它的靈魂是"形散而神不散"。中國現(xiàn)代散文,是"五四"以來在繼承古代散文優(yōu)秀傳統(tǒng)和借鑒國外散文經驗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并且涌現(xiàn)出一大批散文名師和佳作。本單元的三篇散文,有的情景交融;有的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有的詠物抒情。夏夜中迷人的荷塘,古都金秋飄舞的黃葉,北平一家公寓的小房間一抹生機勃勃的快樂的綠,它們都能觸動讀者的情思,都能引發(fā)讀
2、者豐富的聯(lián)想,引起讀者的共鳴,領略這獨特而美好的意境。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文章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白色恐怖的嚴酷現(xiàn)實的不滿,以及他的苦悶彷徨,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huán)境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而又無法解脫的矛盾心情。抒寫了一種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相交織的情感;故都的秋通過對北平秋色的的描繪,贊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fā)了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憂郁、孤獨的心境;囚綠記記敘了作者旅居古都北平,選定可以看到綠色的房間"囚綠""放綠"這樣幾個很小的生活細節(jié),深入挖掘,在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蘊和豐富的哲理。在常見的綠色中凝聚了自己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抒發(fā)
3、自己忠于祖國的情懷 ,頌揚忠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希望淪亡的祖國山河早日獲得解放。散文是作者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感悟,要反復誦讀,從中揣摩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特別是貼切的比喻;抓住文章的線索,運用想像和聯(lián)想,領會作者如何處理抒情與寫景的關系;結合寫作背景理解作者所描寫事物中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感情,從而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張揚自己的個性,豐富自己的知識,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把所學的有關知識滲透到寫作中,提高散文的寫作水平?!緩土暷繕恕?.學習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體會散文的語言特點,學習文中詞語鮮明的感情色彩。3.結合時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語句的含義,體味作者的思
4、想感情。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文學常識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zhàn)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頌他“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作品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倫敦雜記,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名篇有背影、綠、匆匆、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郁達夫:(1896-1945),1921年第一部小說集沉淪問世,1923年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文學觀和審美觀方面,他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是“靜如止水似的文學”。荷塘月色1.梳理結構第一部分(1段):點明頗不寧靜的心境,交代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第二部
5、分(2、3段):寫小徑漫步,勾勒荷塘輪廓,抒發(fā)月下獨處的感受。第三部分(4-6段):具體地描寫荷塘月色。文章先寫荷塘,次寫月色,再環(huán)顧四周,層次分明。第四部分(7、8段):寫景中人-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lián)想到江南采蓮風俗,表現(xiàn)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感悟主旨本文寫的是一個夏夜,作者為了散心,排解苦悶,去觀賞月下荷塘時所見到的景色和此時此際的心情,作者的"心里頗不寧靜"。表現(xiàn)了作者在1927年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時的苦悶彷徨,反映了作者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huán)境中尋找精神的解脫而又無法解脫的矛盾心情。故都的秋1梳理結構第一部分(1、2段):總起??倢懽髡邔Ρ眹?、江南之秋的不同
6、感受,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第一部分(3-12段):分寫。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記敘故都紛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贊美北國之秋。記敘部分采用并列結構,根據(jù)"清靜"、"悲涼"這一特色上的聯(lián)系,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風物;議論部分,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贊頌秋,贊頌北國的秋。第三部分(13-14段):總結??偫ㄈ?,與總起部分照應,再次強調南國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國之秋,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無比眷戀之情。2感悟主旨本文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洗練、優(yōu)美的描寫,贊美了故都的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靜又帶有悲涼的情景,抒發(fā)了作者眷戀、熱愛故都的真摯感情,從中也流露了作者憂慮、
7、冷落的情懷。囚綠記1梳理結構第一部分(1-7段):賞綠。作者用濃墨抒寫了對青藤的喜愛之情。因歡喜窗前的這一片綠影,"我"懷著"喜悅與滿足"的心情選定了高廣不過一丈而且地面潮濕的小房間;因為有一綹青藤為伴,于是孤獨的"我""并不感到孤獨",陌生的"我"有了綠葉與之"對語",可以"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天天看著它"伸開柔軟的卷須","舒開折疊著的嫩葉","忘記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許多不快的記憶"。象征生
8、命、希望、慰安、快樂的綠色,滋潤了一顆等焦了的心。這一部分為下一部分寫"囚綠"作了充分的鋪墊。第二部分(8-11段):囚綠。作者著意表現(xiàn)他囚綠的固執(zhí)和青藤不甘被囚的執(zhí)著。為了讓綠色與自己"更接近","更親密",作者要囚住這綠色,拿綠色來裝飾自己簡陋的房間,裝飾自己過于抑郁的心情,"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比喻猗郁的年華",要它為自己作無聲的歌唱。他從案前的枝條中發(fā)現(xiàn)了"生的歡喜",這一綹青藤成了他的"綠友"。他愛綠至極,即使他了解自己的愛撫和善意,
9、使他的"綠友"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但仍固執(zhí)地要"囚系住它"。而被幽囚的常春藤"的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細葉,一莖卷須,都朝原來的方向",哪怕枝葉病損,仍執(zhí)著地"永遠向著陽光生長"。這些描寫,使不甘被囚、追求光明的青藤形象躍然紙上。這一部分繼續(xù)為下文張本蓄勢。第三部分(12、13段):放綠。這一部分的"盧溝橋事件發(fā)生了"是精彩的一筆,點明了文章寫作的時代背景,使故事具有鮮明的現(xiàn)實感和深刻的思想性,如燭炬點亮全篇,突現(xiàn)出文章的主題。在這里,那一綹青藤仿佛獲得了靈性,它那頑強抗爭的性格,它
10、那永向光明的執(zhí)著,使作者從中照見了自己的性格和命運。第四部分(14段):思綠。在遙遠的南方,作者思念著他的圓窗和他的"綠友",含蓄地表達了對日寇鐵蹄下的同胞的惦念與牽掛。2感悟主旨本文講述了作者與長春藤綠枝條的一段"交往"綠經歷,描繪了綠枝條的生命狀態(tài)和"性格特點",也寫出了作者的生存狀況和真摯心愿,含蓄地揭示了華北地區(qū)人民面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苦難命運,象征著作者和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抒發(fā)了作者對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具_標檢測】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問題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
11、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些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1、“田田”意指_“裊娜”意指_2、給這段文字加上一個標題答:_3、本文的語言準確生動而又充滿詩情畫意,讓人產生遐想。文中“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實際上寫了兩種不同姿態(tài)的荷花,一種是_ _,另一種是_。4、文中劃橫線的句子運
12、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它寫出了本體的什么特點?_ _ _5、上面這段文字具體寫了哪幾種景物?_ 6、顏色一詞的語義應如何理解( )A、水給人視覺的色彩印象 B、水對人顯示的一點利害C、水的美的容姿 D 、五光十色的色彩閱讀下面的語段,按要求答題(a)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c)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甲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d)從槐樹葉底,朝東丙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
13、丁對著象喇叭似的牽?;ǎǔ瘶s)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e)說到了牽?;?,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f)最好,還要在牽?;ǖ祝涕L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1、在下面所列詞語中,給文中空缺處甲、乙、丙、丁選擇最恰當?shù)脑~。煮、泡、沖、燙;漫、細、忙、點;聽得、聽見、細聽、聆聽;灑、射、漏、照甲處( ) 乙處( ) 丙處( ) 丁處( )2、b句中作者列舉了五處包含秋意的景觀,但用筆極簡,其原因是( )A、這些景觀雖富于秋的特色,但都為人所寫過,作者要另辟蹊徑,故而一筆帶過。B、這些景觀雖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現(xiàn)作者的情感,僅以此襯托,故
14、而用簡筆。C、這些景觀雖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覺得到卻說不出來,故而一筆帶過。3、作者從_、_、_方面來描繪清晨在院中見到的景象,讀來親切感人,這是因為作者把個人的心情與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_的眷戀,_的落寞。4、d句中說“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評議是否多余?_ 5、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牽?;ā毕逻€需有“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作為“陪襯”,是因為( )A、只有這樣,才構成一幅完整的圖畫,秋天的氣氛才會顯得更加和諧。B、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更加體會到秋的意韻,理解作者無可奈何的心情。C、只有這樣,才能顯出牽?;ò簱P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15、第二單元 古代詩歌詩經兩首【復習目標】1、掌握字音字形和有關的文言知識2、理解鋪陳、排比、起興手法及其藝術性。3、整體把握文章內容,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和復述?!咀灾鲝土暋?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將子無怒( ) 靡有朝矣( ) 載笑載言( )自我徂爾( ) 桑葚( )雨雪霏霏( ) 不遑( ) 歸聘( )乘彼垝垣( )( ) 其黃而隕( ) 夙興夜寐( )( ) 淇則有岸( )犭嚴狁之故( )( ) 我戍未定( )王事不盬( ) &
16、#160; 小人所腓( ) 二、文學常識1、詩經原名_或_,共收錄從_到春秋中葉的詩歌_首,分作_、_、_三部分,它是我國第一部_。詩經“六義”指_ _。2、五經指五部_家經典著作。即詩經與_、_、_、_、的并稱。3、詩經在篇章結構上多采用_的形式,其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_,按朱熹的說法,賦是_,比是_,興是_。2. 古代少年男女把頭發(fā)扎成丫髻,叫總角,后來用總角指代少年時代。三、名句默寫1.在詩中以桑葉之潤澤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顏亮麗的句子是:“ , ”。2.以桑葉的枯黃飄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棄的句子是:“ , ”
17、。3.在氓中表現(xiàn)女子未見心上人傷心難過的語句是: , 。4. 在詩中直接表現(xiàn)她已不再相信愛情,并直接勸告女子不要沉溺于愛情的句子是:“ , ! 5.點明女子無奈拖延婚期的原因的句子是: , 。 6. 女子對愛情態(tài)度專一,男子對愛情卻懷二心。這種鮮明的對比在文中,集中體現(xiàn)的語句是: , 。 7.氓中運用比興手法,勸誡女子不要癡迷于愛情的兩句是: , 。 8.寫女子回憶小時候與氓嬉戲玩耍的快樂場景的句子是: , 。 9.寫出詩經·采薇中情景交融的句子:_,_,_,_。四、梳理結構氓第一部分(1、2章):追述戀愛生活。第二部分(3-5章):追述婚后不幸的生活。第三部分(
18、6章):總敘女子被遺棄后的復雜悲憤心情和最后的決絕態(tài)度。 采薇 第一部分(1-3章):戍邊的士兵思念家鄉(xiāng),盼望盡快回家的心情,同時也表達出了主人公的憂傷之情。 第二部分(4、5章):表達了主人公對獫狁的怨恨,和對自己陣營的自豪感。 第三部分(6章):寫出了主人公思念故鄉(xiāng),牽掛親人的迫切、焦慮,也表露了主人公的痛苦心情。五、感悟主旨氓通過寫女主人公被遺棄的遭遇,表現(xiàn)古代婦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同時也痛斥了氓的無信無義、自私自利。采薇通過寫一位長期戍邊的士兵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展現(xiàn)了征人由久戍思歸到痛定思痛的感情歷程,表現(xiàn)了戍卒所遭受的身心痛苦,以及戍邊生活在戍卒心中留下的
19、難以彌合的精神創(chuàng)傷。六、文言知識一、在括號內寫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通假字。1. 氓之蚩蚩()2. 匪來貿絲()3. 于嗟女兮()4. 猶可說也()5. 隰則有泮()6. 歲亦莫止()7. 彼爾維何()8. 玁狁孔棘()二、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古義。1. 氓之蚩蚩今義:流氓 古義:_ _2. 泣涕漣漣今義:鼻涕 古義:_ _3. 總角之宴今義:宴會 古義:_ _4. 三歲食貧今義:確數(shù),三 古義:_ _5. 薇亦作止今義:停止 古義:_ _6. 玁狁孔棘今義:洞;窟窿;眼兒 古義:_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多義詞。
20、1. 將將子無怒,秋以為期_ 率疲敝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_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_ 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_ 2. 言既見復關,載笑載言_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_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_ 四、指出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情況并解釋。夙興夜寐_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1.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_ 2.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_ 離騷文化常識1.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俺o體”是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的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以離騷為典型代表,故又稱“騷體”。離騷開創(chuàng)了我國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的先河。2.詩經和楚辭分別是先秦時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輝煌結晶,
21、中國文學史上往往將“風”、“騷”并稱,“風”指 ,代表詩經;“騷”,指 ,代表楚辭。詩經與楚辭分別是中國文學 和 傳統(tǒng)的兩大源頭。 梳理結構第一部分(1-7節(jié)):自述遭貶原因,表示決不跟那些小人同流合污的精神。這種精神被司馬遷稱贊為"正道直行"。第二部分(8-13節(jié)):表達詩人保持美好品質的強烈愿望,抒發(fā)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感悟主旨本文通過追述自己受屈遭貶的政治原因,寫作者遭逢亂世理想不得實現(xiàn),表白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矢志不變的決心。表現(xiàn)了詩人追求美政、九死不悔的高尚情操,抒發(fā)了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名句默寫1.描寫詩人感到煩悶失意,為時所困而走投無路的句子
22、是: , 。2.表現(xiàn)詩人寧愿突然死去,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樣的句子是: , 。3.借兇猛的鳥與一般的鳥不合群而居來比喻自己不為世俗所容的句子是: , 。4.表現(xiàn)詩人甘受委屈,壓抑意志,忍受責罵和侮辱的句子是: , 。5.表明即使沒有人了解自己也無所謂,只要自己內心高潔就可以的兩句是: , 。6.在離騷中,屈原訴說自己曾因佩戴草蕙而遭到貶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堅定地表示: , 。文言知識歸納(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掩涕:長太息以掩涕兮( ) 2誶:謇(jin)朝誶(suì)而夕替( ) 3替:謇朝誶而夕替( )4雖:雖九死而未悔( ) 5遙
23、諑:謠諑(zhuó)謂余以善淫() 6偭:偭(min)規(guī)矩而改錯()7度:競周容以為度() 8溘:寧溘(kè)死以流亡兮()9異道:夫熟異道而相安()10尤:忍尤而攘詬() 11伏:伏清白以死直兮() 12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13及:及行迷之未遠() 14止息:馳椒丘且焉止息()15初服:退將復修吾初服() 16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17游目:忽反顧以游目兮() 18繽紛:佩繽紛其繁飾兮() 19未變:雖體解吾猶未變兮()(二)通假字1. 偭規(guī)矩而改錯( )2. 忳郁邑余侘傺兮()3. 何
24、方圜之能周兮() 4. 延佇乎吾將反()5. 進不入以離尤兮() 6. 芳菲菲其彌章()(三)古今異義。1. 怨靈修之浩蕩兮 今義:水勢大古義:_ _2. 固時俗之工巧兮 今義:細致,精巧 古義:_ 3. 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今義:經濟情況不好 古義:_ 4. 寧溘死以流亡兮今義:因災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離開家鄉(xiāng)或祖國。古義:_ 5.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今義:形容十分危險 古義:_ 6. 長余佩之陸離 今義:形容色彩繁雜 古義:_ (四)一詞多義。修退將復修吾初服( )
25、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乃重修岳陽樓()余獨好修以為常( )(五)詞類活用。1. 鷙鳥之不群兮()2. 馳椒丘且焉止息()3. 步余馬于蘭皋兮()4. 屈心而抑志兮()5. 伏清白以死直兮()6. 回朕車以復路兮()7. 忽反顧以游目兮()8. 馳椒丘且焉止息()9. 哀民生之多艱()10. 亦余心之所善兮()11. 伏清白以死直兮()12. 高余冠之岌岌兮()13. 固前圣之所厚()14. 長余佩之陸離()(六)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1.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_ _2.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_ _3. 謇朝誶而夕替。_ _ 孔雀東南
26、飛文化常識1.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漢民族最長的敘事詩。它北朝的木蘭詩(別稱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樂府三絕: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唐代韋莊的秦婦吟。2.結發(fā):古代成婚之夕,男作女右共髻束發(fā)。后稱原配為結發(fā)夫妻。3.秦羅敷:“秦”是古詩中美女常用的姓,“羅敷”古代美女的通稱。4.伏惟:下級對上級或晚輩對長輩說話表示恭敬的習慣用語。5.床:古代的坐具。6.新婦:古代年輕婦女對夫家的長輩或平輩的自稱。7.初陽歲:冬至以后,立春以前。8.下九:古代農歷每月十九為下九,是婦女歡聚的日子。二十九為上九,初九為中九。9.六合:古人結婚要選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恢?,地支,指子
27、、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來共六個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適合,叫六合。又指東、西、南、北、天、地。10.青廬:用青布搭成的篷帳,是舉行婚禮的地方。盛行于東漢到唐。11.箜篌:古代的一種弦樂器,23弦或25弦,分臥式、豎式兩種。 12.妾:舊時婦女謙卑的自稱。 13.公姥:公公和婆婆。14.適:出嫁。(始適還家門:剛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 15.黃昏:十二時辰之一,是戌時(相當于現(xiàn)在的19時至21時)。16.人定:是亥時(相當于現(xiàn)在的21時至23時),這里指夜深人靜的時候。 17.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
28、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18.古代夜晚分為五個時段,稱為五更或五夜。五更與現(xiàn)今時間比較表夜間時辰五夜五更現(xiàn)今時間黃昏甲夜一更19-21人定乙夜二更21-23夜半丙夜三更23-1雞鳴丁夜四更1-3平旦戊夜五更3-519.建安:漢獻帝年號。中國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還有廟號、謚號、尊號和年號。這些稱號多見于史書。(1)廟號:廟號始于西漢,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后繼者稱宗,如宋朝稱太祖,其后的趙光義稱太宗。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清朝
29、努爾哈赤稱太祖,(順治)稱世祖,(康熙)稱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以后,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2)謚號:謚號是后人根據(jù)死者生前事跡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貶之意。所謂“謚者,行之跡”,“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敝u號有帝王之謚,由禮官議上;有臣屬之謚,由朝廷賜與。還有稱謚,是門徒弟子或是鄉(xiāng)里、親朋為其師友上的謚號。帝王將相之謚在西周時即已出現(xiàn)。秦時曾一度廢除,漢代恢復,直至清末。私謚可能始于東漢,或謂已有。民國以后,稱謚在一段時間內仍存在。謚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愛民曰文,克定禍亂曰武,主義行德曰元
30、等,這是美謚;殺戮無辜曰厲,去禮遠眾曰煬,好祭鬼怪曰靈等,這是惡謚;還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懷等。一般人的謚號多用兩字,如謚曰武穆,謚曰忠介。(3)尊號:尊號是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詞組成的特殊稱號?;蛏八?,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視為謚號。尊號一般認為產生于唐代。實際早在秦統(tǒng)一中國之初,等人就曾為當時的上尊號曰“秦皇”。不過這時的尊號一詞的含義與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號開始時,字數(shù)尚少,如唐高祖李淵的尊號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來,尊號越長,如清皇帝全部稱號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圣純皇帝”,除了廟號“高宗”二字外,其尊號竟有二十余字之多。(4)
31、年號:年號是中國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chuàng),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后每個朝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如漢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后元十一個年號。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明朝自第一代皇帝開始,包括明、清兩代,每一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一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感悟主旨全詩通過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劇的敘述,揭露了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教
32、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蘭芝、仲卿忠貞不渝的愛情和對壓迫的反抗精神。文言知識一、在括號內寫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通假字。1. 槌床便大怒()2. 箱簾六七十()3. 蒲葦紉如絲()二、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古義。1. 君家婦難為 今義:使人為難古義:_ _2. 何乃太區(qū)區(qū) 今義:形容數(shù)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古義:_ 3. 汝豈得自由 今義:不受拘束和限制 古義:_ _4. 可憐體無比今義:值得憐憫 古義:_ _5. 本自無教訓今義:訓斥 古義:_ _6. 處分適兄意今義:對犯錯的人做出處罰決定 古義:
33、_ 7. 便利此月內今義:方便 古義:_ _8. 卿可去成婚今義:結婚 古義:_ _9. 躡履相逢迎 今義: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 古義:_ 10. 人事不可量 今義:關于人員的錄用、獎懲等工作 古義:_ _11. 葉葉相交通今義:運輸事業(yè) 古義:_ _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多義詞。1. 意何意致不厚()吾意久懷忿()處分適兄意()2. 適始適還家門()處分適兄意()適得府君書()3. 見相見常日稀()漸見愁煎迫()項伯即入見沛公()四、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活用情況并解釋。1. 孔雀東南飛()2. 卿當日勝貴(
34、)3. 仕宦于臺閣()4. 何敢助婦語()5. 以此下心意()6. 交廣市鮭珍()7. 足以榮汝身()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1. 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_ _2. 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_ _【達標檢測】1、下列字詞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伶俜(png) 供養(yǎng)(gòng) 箱奩(u) 窈窕(tio)B、鮭珍(guì) 磐石(pán) 鐘磬(qìng) 罄竹難書(qìn)C、躡履(niè) 躑躅(zhú) 踟躇(chí) 箜篌(kng hóu)D、婀娜() 主簿(fù) 摧藏
35、(cáng) 絡繹不絕(luò)2、下列選項中字形全對的一組是( )A、窈窕 槌床 嬉戲 彷徨B、馬鞍 嬌逸 外欲暑 葳蕤C、駐足 赍錢 責無旁待 如喪考妣D、題跋 汗牛充棟 蓬蓽生輝 灸手可熱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躡履相逢迎”中的“相”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B、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C、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 D、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4、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不是偏義復詞的一項是( )A、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持 B、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C、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D、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5、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6、 )A、始適還家門 適得府君書 B、我自不驅卿 本自無教訓C、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D、多謝后世人 謝家事夫6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謝”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兩項是()和() A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B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 C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D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7. 下列加點“相”字與“葉葉相交通”的“相”字讀音和意義完全一致的一項是( ) A. 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 &
37、#160;B.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 C.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D. 勝不敢復相士。 8 下列加點的“見”字與“君既若見錄”的“見”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君既為府吏,相見常日稀 B. 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 C.
38、160;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 D. 才美不外見 9 對課文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這種托物起興的手法的作用解說不正確的一項A. 起興就是聯(lián)想,由相類事物引發(fā)自己所要歌詠的對象。 B. 為下文奠定了哀婉纏綿、徘徊顧戀的感情基調。 C. 其主要作用是提攝全篇,引起下文。 D. 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照應標題的需要。 10. 下
39、列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古代女子出嫁叫“歸”、“適”或“于歸”,女子回娘家省親叫“歸寧”。 B. 古代農歷七月初七是乞巧節(jié)?!跋戮拧奔疵吭率?,在漢代,“下九”是婦女歡聚的日子。 C. 古代男子20歲女子15歲時就把頭發(fā)結起來,表示到了成年,稱為“結發(fā)”。 D. 古代計算時間以地支分為12時辰,“人定”是指“子時”(相當于現(xiàn)在夜里9點到11點)。 11. 下列有關本文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40、 ) A.孔雀東南飛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選自玉臺新詠,是我國文學史上錄存的古代第一篇,也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它和木蘭辭是我國古代敘事詩的雙璧,合稱“樂府雙璧”。 B.序言是多在作品前面的用來對作品進行介紹、評價、陳述寫作宗旨或寫作意圖的文字。這首詩詩前小序主要敘述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時間、人物和成詩的經過。 C.“樂府”原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掌管音樂的機關,其任務是制定樂譜,培訓樂員和收集民歌民樂。到魏晉南北朗時,人們就把樂府所唱的詩也叫“樂府”,于是樂府便由一種官署名稱變?yōu)榉N帶有音樂性的詩體名稱了。 D.古時候迷信的人,結婚要選好日子
41、,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支,地支,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年月日的干支合起來共六個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適合,這叫“六合”。 詩三首文化常識1.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將杜康尊為酒神,制酒業(yè)則奉杜康為祖師爺,有“酒圣”之稱。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2.子:對對方的尊稱。衿: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3.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4.建安風骨是以曹氏父子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團所表現(xiàn)出的共同的文學傾向,他們高揚政治理想,展示強烈個性,具有濃郁的悲劇色彩,展現(xiàn)了東漢末年動蕩的時代,形成了
42、慷慨激昂、剛健有力的詩歌風格,所以稱為“建安風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叭堋敝覆懿?、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 5.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史稱魏武帝。 6.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末文人五言詩的選輯,最早見于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代表了漢代文人五言抒情詩的最高成就,劉勰稱之為“五言之冠冕”,鐘嶸譽之為“天衣無縫,一字千金”。名句默寫短歌行1、比喻人生短促的句子: , 。2、把賢者比喻為高空的明月的句子: , 。3、借寫姑娘思念情人來表達渴慕賢才之意的句子: , 。4、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樣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
43、下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的句子: , 。歸園田居1、寫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的句子: , 。2、運用比喻手法寫詩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園的心情的句子: , 。3、寫詩人退隱田園的句子: , 。4、寫詩人房前屋后的環(huán)境的句子: , 。5、寫鄉(xiāng)村常見之景的句子: , 。6、寫回歸田園的愉悅之情的句子: , 。感悟主旨涉江采芙蓉通過寫主人公采芙蓉給家鄉(xiāng)的親人,表達了對故鄉(xiāng)親人的無窮的思念之情。短歌行 寫了作者對于生命短促的感傷,并寫出了面對短暫人生要廣招人才,最終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的愿望。歸園田居 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厭惡和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以及回歸田園的歡快心情。文言知識一、在括號內寫出下面句中加點字的通假字。
44、契闊談()二、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古義。1. 同心而離居 今義:齊心 古義:_ _2.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今義:幾何學 古義:_ _3.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今義:回家的念頭 古義:_ _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多義詞。1. 遺采之欲遺誰()小學而大遺()始訪其遺蹤()深追先帝遺詔()2. 故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君安與項伯有故()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四、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活用情況并解釋。1.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2.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3.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1.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2
45、.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第三單元 古代散文蘭亭集序文化常識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個字和地支十二個字循環(huán)相配來表示年月日的次序。這里指永和九年。2.暮春:春季的末一個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順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個月,仲表示第二個月,季表示最后一個月即第三個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個月。 3.禊,一種祭禮。古時一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修禊日;三國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種風俗,三月三日人們到水邊洗濯,嬉戲,以祈福消災。4.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兩半,合在一起可為憑驗。名句默寫1、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表現(xiàn)蘭亭氣候宜人的句子是 , 。 2、我們在感嘆時光流逝時,往往會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蘭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嘆: , 。3、針對魏晉名士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用了一句來批評: , 。感悟主旨王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ao ou iu》教學課件完美版
- XXX與社區(qū)聯(lián)合開展健康主題活動方案
- 2025年營口市高校畢業(yè)生“三支一扶”計劃招募考試模擬試題(含答案)
- 2025年隴南市教育局直屬學校招聘教師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汽修廠維修后試車流程與安全確認制度
- 平安夜的活動總結(15篇)
- 安保個人工作總結14篇
- 汽修廠外包人員用工合規(guī)審查制度
- 人教版四年級英語上冊第二單元集體備課教學設計
- 山東濱州圖書館招聘試題帶答案分析2024年
- 財務報表編制與審核合同模板
- 上海閔行區(qū)教育系統(tǒng)招聘實驗員考試真題2024
- GB/T 27772-2025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蠅類
- 【MOOC】《算法設計與分析》(東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025年部門預算支出經濟分類科目說明表
- 品管圈PDCA提高手衛(wèi)生依從性
- 2022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 《陸上風電場工程概算定額》NBT 31010-2019
- 醫(yī)院標識牌設計方案 2
- C7000服務器維護文檔
- 《KYT危險預知活動》PPT課件.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