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廣西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第一編 通史知識全通關 板塊一 中國古代史 專題一 中華文明的曙光——先秦和秦漢時期課件-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課件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33c922f7-7169-4880-9888-1a438d1e919b/33c922f7-7169-4880-9888-1a438d1e919b1.gif)
![(新課標)廣西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第一編 通史知識全通關 板塊一 中國古代史 專題一 中華文明的曙光——先秦和秦漢時期課件-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課件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33c922f7-7169-4880-9888-1a438d1e919b/33c922f7-7169-4880-9888-1a438d1e919b2.gif)
![(新課標)廣西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第一編 通史知識全通關 板塊一 中國古代史 專題一 中華文明的曙光——先秦和秦漢時期課件-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課件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33c922f7-7169-4880-9888-1a438d1e919b/33c922f7-7169-4880-9888-1a438d1e919b3.gif)
![(新課標)廣西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第一編 通史知識全通關 板塊一 中國古代史 專題一 中華文明的曙光——先秦和秦漢時期課件-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課件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33c922f7-7169-4880-9888-1a438d1e919b/33c922f7-7169-4880-9888-1a438d1e919b4.gif)
![(新課標)廣西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第一編 通史知識全通關 板塊一 中國古代史 專題一 中華文明的曙光——先秦和秦漢時期課件-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課件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30/33c922f7-7169-4880-9888-1a438d1e919b/33c922f7-7169-4880-9888-1a438d1e919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一中華文明的曙光專題一中華文明的曙光 先秦和秦漢時期先秦和秦漢時期-2-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一準確通達的歷史時空觀念準確通達的歷史時空觀念1.(2018課標全國,25)西漢文景時期,糧食增產,糧價極低,國家收取的實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須把糧食換成錢幣,繳納較高稅額的人頭稅。富商大賈趁機操縱物價,放高利貸,加劇了土地兼并、農戶流亡。這反映出當時()A.重農抑商政策未能實行B.自耕農經濟發(fā)展受阻C.糧價低抑制了生產熱情D.富商大賈操縱稅收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考查西漢時期的經濟政策。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漢主要的經濟政策就是重農抑商
2、,故A項說法錯誤;從題干“土地兼并、農戶流亡”可知,國家的政策導致土地兼并嚴重,自耕農擁有土地的難度很大,故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土地兼并導致農戶被迫流亡的問題,沒有涉及百姓的生產熱情,故C項錯誤;稅收是政府的行為,不可能為富商大賈所操縱,故D項錯誤。 答案解析關閉B-3-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2.(2017課標全國,24)周滅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衛(wèi),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封周公長子伯禽于魯,都奄(今山東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薊(今北京)。分封()A.推動了文化的交流與文化認同B.強化了君主專制權力C.實現了王室對地方的直接控制D.確立
3、了貴族世襲特權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主要考查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時,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從商王朝接受過來的先進的器物、官僚體制、典章制度、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結構,帶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增強了廣大區(qū)域內人們的文化認同感,故A項正確;君主專制制度出現于戰(zhàn)國,與材料中的時間“周滅商之后”不符,故B項錯誤;西周時,尚未實現中央權力的高度集中,不可能對地方進行直接控制,故C項錯誤;材料涉及的是分封制的對象、封國和都城,沒有涉及貴族權力的繼承問題,故D項錯誤。 答案解析關閉A-4-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3.(2017課標全國,24)下圖是西周與戰(zhàn)國兩個時期
4、相同文字的不同寫法,反映出字形發(fā)生了變化,促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頻繁使用B.書寫材料的不同C.各國變法的實施D.“書同文”的推行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主要考查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春秋戰(zhàn)國時期,教育和學術逐漸下移,從“學在官府”發(fā)展到“學在民間”,會識字寫字的人數大大增加,文字被更頻繁地使用,而西周時期的文字比較繁瑣,不適宜書寫,因此文字逐漸簡化,故A項正確;從西周到戰(zhàn)國時期,造紙術并未發(fā)明,文字的書寫材料變化不大,基本上都是以竹簡和絲帛為主,故B項錯誤;各國變法的重點是富國強兵,與文字變化的關系不大,故C項錯誤;秦朝建立后實行“書同文”,與材料時間“西周與戰(zhàn)國”不符,故D項錯誤。
5、 答案解析關閉A-5-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4.(2016課標全國,25)下圖為漢代畫像磚中的農事圖。此圖可以用來說明當時()A.個體農戶的生產勞作狀態(tài)B.精耕細作農業(yè)的不斷發(fā)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體勞作D.大地主田莊上的生產情形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主要考查漢代的農業(yè)。圖片反映的是集體勞動的場景,而非個體農戶分散的生產勞作狀態(tài),故A項錯誤;圖片沒有反映出耕作技術的進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因此不能說明精耕細作農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故B項錯誤;從圖片中無法得出土地所有權的歸屬,故C項錯誤;圖片反映出漢代豪強地主在莊園內驅使農民集體生產的情形,故D項正確。 答案解析關閉
6、D-6-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5.(2014課標全國,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國貴族按“周禮”行事,學說統(tǒng)一的“雅言”,促進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應起源于現在的()A.河南B.河北C.陜西D.山東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主要考查周代的分封制。結合題意,可知周代的“雅言”為周代的統(tǒng)一語言,應是西周王畿地區(qū)的語言,西周的都城鎬京即現在的陜西西安,故C項正確,A、B、D三項均錯誤。 答案解析關閉C-7-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二合乎邏輯的歷史推理意識合乎邏輯的歷史推理意識6.(2018課標全國,24)
7、墨子中有關于“圓”“直線”“正方形”“倍”的定義,對杠桿原理、聲音傳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論述,還有機械制造方面的記載。這反映出,墨子 ()A.匯集了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B.形成了完整的科學體系C.包含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D.體現了貴族階層的旨趣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考查墨子中的古代科技成就。材料強調了墨子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其共同特點是均與日常生活勞作有密切關系,聯系墨子所代表的是平民階層,可知C項正確,D項錯誤;材料主要涉及科技成果,未涉及思想內容,故A項錯誤;中國古代科技重視實踐經驗的總結,沒有形成完整的科學體系,故B項錯誤。 答案解析關閉C-8-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
8、五探規(guī)尋律7.(2017課標全國,25)下表為西漢朝廷直接管轄的郡級政區(qū)變化表。據此可知()A.諸侯王國與朝廷矛盾漸趨激化B.中央行政體制進行了調整C.朝廷解決邊患的條件更加成熟D.王國控制的區(qū)域日益擴大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主要考查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由表格信息,可知漢景帝和漢武帝時,王國屬于朝廷直接管轄的郡級行政區(qū),接受中央直接管轄,這說明諸侯王國與朝廷的矛盾已經漸趨緩和,故A項錯誤;材料涉及的是地方行政機構的調整,與中央行政機構的調整無關,故B項錯誤;由郡級行政區(qū)的變化情況,可知朝廷直接管轄的郡、國的數量大為增加,說明到漢武帝時中央集權得到加強,政權進一步鞏固,這為解決邊患問題提供了
9、條件,故C項正確;王國由之前的獨立到接受中央直接管轄,反映出王國控制的區(qū)域日益減少,故D項錯誤。 答案解析關閉C-9-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8.(2017課標全國,25)史記記載,西漢前期,從事農牧業(yè)、采礦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傾郡,中者傾縣,下者傾鄉(xiāng)里者,不可勝數”。這反映了當時()A.義利觀發(fā)生根本改變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業(yè)者地位C.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D.地方豪強勢力控制了郡縣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的經濟。材料反映了西漢時期很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而沒有提到當時義利觀念的變化,故A項錯誤;材
10、料主要強調工商業(yè)者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致富,而西漢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朝廷不可能注重提高工商業(yè)者的地位,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大者傾郡,中者傾縣,下者傾鄉(xiāng)里者,不可勝數”,可知很多人發(fā)家致富,這說明當時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故C項正確;“大者傾郡,中者傾縣,下者傾鄉(xiāng)里者,不可勝數”,反映了當時人民的富有,而這些富人并非都是豪強地主,也不能說明地方豪強勢力控制了郡縣,故D項錯誤。 答案解析關閉C-10-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9.(2016課標全國,24)周代青銅器上的銘文與商代相比,字數越來越多,語句也愈加格式化。這些銘文大都記述個人業(yè)績,追頌祖先功德,希冀子
11、孫保用。這表明西周時()A.創(chuàng)造了一種全新的文字體系B.形成了重視歷史傳承的風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嚴重的挑戰(zhàn)D.青銅器的功用發(fā)生重大改變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主要考查周代的文字。根據“周代青銅器上的銘文與商代相比,字數越來越多,語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種銘文商代已經存在,只是字數和語句發(fā)生了變化,故A項錯誤;根據“這些銘文大都記述個人業(yè)績,追頌祖先功德,希冀子孫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績被記錄和傳承,有利于形成重視歷史傳承的風尚,故B項正確;材料中的銘文是記述祖先業(yè)績,這是重視宗法傳承的表現,不是挑戰(zhàn)宗法制度,故C項錯誤;根據題干中商周時期銘文的內容,可知這類青銅器均屬于禮器,其功用沒有發(fā)生重大
12、改變,故D項錯誤。 答案解析關閉B-11-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10.(2016課標全國,24)孔子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漢代崇尚儒學,尊尚書等五部書為經典,記錄孔子言論的論語卻不在“五經”之中。對此合理的解釋是()A.“五經”為闡發(fā)孔子儒學思想而作B.漢代儒學背離了孔子的儒學思想C.儒學思想植根于久遠的歷史傳統(tǒng)D.儒學傳統(tǒng)由于秦始皇焚書而斷絕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五經”大多成書于儒家思想產生前,不是為闡發(fā)孔子儒學思想而作,故A項錯誤;漢代儒學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的儒學思想,故B項錯誤;“五經”是古老的文獻,將其尊為儒家經典,以此來論證儒學思想植根于久遠的歷史傳統(tǒng),故
13、C項正確;秦始皇焚書并沒有使儒學傳統(tǒng)斷絕,西漢時儒家思想得到復蘇,故D項錯誤。 答案解析關閉C-12-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11.(2015課標全國,24)古代儒家學者批評現實政治,往往稱頌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堯、舜一樣圣明。這表明了儒者()A.不能適應現實政治B.反對進行社會變革C.理想化的政治訴求D.以復古為政治目標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的儒家思想。儒者批評現實政治寄希望于統(tǒng)治者效法先賢,其目的就是營造自身的理想政治環(huán)境,實現其政治目標。這既是自身的渴望,又是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故選C項。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為中國古代主流思想,
14、是適應現實政治需要的,故排除A項;孔子主張可以逐步改良政治,歷史上的很多改革家也是儒家學者,故排除B項;復古只是儒者用來宣揚其政治主張的一種手段,不是政治目標,故排除D項。 答案解析關閉C-13-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三回到現場的歷史思維特征回到現場的歷史思維特征12.(2016課標全國,25)東漢王充在論衡中說:“蕭何入秦,收拾文書(國家檔案文獻),漢所以能制九州者,文書之力也?!逼湟庠谡f明,西漢成功地實現對全國的統(tǒng)治,是因為漢初()A.實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繼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發(fā)揮文書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解析
15、解析關閉本題主要考查漢代的政治制度。漢初實行“無為而治”,并不是崇尚儒家,故A項錯誤;“蕭何入秦,收拾文書”使得漢朝能夠掌握秦朝的制度,所謂“漢承秦制,有所損益”,漢初在掌握秦朝制度的基礎上繼承了秦朝有利于國家統(tǒng)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故B項正確;根據“文書之力也”,可知充分發(fā)揮了文書功能,故C項錯誤;蕭何注重秦代文書,不代表西漢其他官吏都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故D項錯誤。 答案解析關閉B-14-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13.(2015課標全國,24)呂氏春秋上農在描述農耕之利時不無夸張地說:一個農夫耕種肥沃的土地可以養(yǎng)活九口人,耕種一般的土地也能養(yǎng)活五
16、口人。戰(zhàn)國時期農業(yè)收益的增加()A.導致畜力與鐵制農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C.促進了個體小農經濟的形成D.阻礙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長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考查戰(zhàn)國時期小農經濟的形成。材料信息反映了農業(yè)收益增加,這是生產力發(fā)展的重要表現,生產力的發(fā)展促進生產關系的變革,即個體小農經濟的形成,故C項正確。春秋末年,鐵器與牛耕的出現,有利于生產力的提高,A項表述與材料因果關系顛倒,故可以排除。農業(yè)收益的增加有利于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且材料未體現出戰(zhàn)國時期農業(yè)抑制了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所以B項錯誤。小農經濟規(guī)模小,且有脆弱性的特點,再加上其土地私有,容易導致土地兼并,從而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
17、的增長,所以D項錯誤。 答案解析關閉C-15-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四求真求實的歷史證據意識求真求實的歷史證據意識14.(2018課標全國,24)據史記記載,商湯見野外有人捕獵鳥獸,張設的羅網四面密實,認為這樣便將鳥獸殺絕了,“乃去其三面”,因此獲得諸侯的擁護,最終推翻夏桀,創(chuàng)立商朝。這一記載意在說明()A.商湯成功緣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獵是夏商時主要經濟活動C.商朝已經注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D.資源爭奪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考查夏商時期的仁愛思想。題干設計的是一種歷史情景,此情景體現了商湯對生命的關愛,這是仁愛思想的體現,故A項
18、說法體現了題干情景的主旨;夏商時期的主要經濟活動是原始農業(yè),并非捕獵,故B項說法錯誤;從題干情景來看,突出了商湯的行為在爭取人心方面的作用,故C項說法與題意不符;夏商更替的主要原因在于夏桀的殘暴統(tǒng)治,并非是資源爭奪,故D項錯誤。 答案解析關閉A-16-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考查視角五考查視角五關照現實的歷史價值引領關照現實的歷史價值引領15.(2018課標全國,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東漢史學家班固所撰漢書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應等級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中國古代史知識,對上表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說明。(要求:看法具體明確,說明須史論結合。
19、)-17-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參考答案: 示例 看法:東漢史學家班固所撰的漢書古今人表的等級劃分體現了儒家理想化的政治訴求。說明:班固在漢書中將堯、舜、周文王等圣君,孔子、孟子和荀子等先秦儒學家,屈原、范蠡、廉頗等賢臣列為上等人;將老子、韓非等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齊桓公、秦始皇等開創(chuàng)性的君主,商鞅、李斯等名臣列為中等人;將宋襄公等失敗的霸主,夏桀和商紂等王朝的末代暴君列為下等人,充分體現了儒家“明君+賢臣”的理想政治訴求,這是儒家思想占據主導地位對史學影響的必然反映。-18-考查視角一考查視角二考查視角三考查視角四考查視角五探規(guī)尋律-19-時空坐標時段特征
20、-20-時空坐標時段特征先秦(遠古至公元前221年)是中華文明的奠基時期;秦漢(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大一統(tǒng)時期,也是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奠基時期。政治方面:從分封制、宗法制到中央集權制度,一方面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逐漸加強;另一方面官僚體制取代貴族制度,專制皇權逐漸形成。權力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奠定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礎。經濟方面:農耕經濟是中國古代經濟的主體。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成為中國古代經濟的基本形態(tài);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轉化。在農業(yè)發(fā)展的基礎上,手工業(yè)、商業(yè)也得到了很大發(fā)展。文化方面:思想上經歷了從“百家爭鳴”到儒學獨尊的演變,奠定了
21、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文學藝術的發(fā)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文學體裁多樣;具有東方特色的實用科學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特點。-21-22-23-24-25-26-27-基礎過關基礎過關1.(2018山東淄博診斷)歷史轉型是個長期的曲折的復雜的歷史過程,20世紀90年代,歷史學家唐德剛提出關于中國社會政治制度轉型的理論“歷史三峽論”,他把先秦以來的中國社會政治制度變遷分為“封建、帝制與民治”三個大的階段。其中的“封建”階段,我國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是()A.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B.皇權和神權相結合C.家國同構D.思想統(tǒng)一和政治統(tǒng)一互動C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皻v史三峽論”中三個階段“封建、帝制
22、與民治”中“封建”主要是指西周時期的分封制,西周時期分封制與宗法制緊密聯系,形成家國同構的特點,故C項正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出現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故A項錯誤;皇權出現于秦朝,故B項錯誤;思想統(tǒng)一和政治統(tǒng)一互動出現于秦朝,故D項錯誤。-28-2.(2018山東濟南調研)戰(zhàn)國策載:“秦得蜀后,益富厚,傾諸侯?!痹斐汕亍案缓瘛钡闹饕蚴?)A.重大改革推動發(fā)展B.與民休息政策的推行C.中央集權制度建立D.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D解析本題考查秦國水利工程的修建。材料強調秦“富厚”是在“得蜀后”,聯系所學知識,可知秦國在四川地區(qū)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大大提高了秦國的經濟水平,故D項正確;
23、商鞅變法和中央集權與“得蜀”無關,故A、C兩項錯誤;秦國的政策是富國強兵,故B項錯誤。-29-3.(2018黑龍江哈爾濱三模)漢昭帝始元六年,征文學賢良問以治亂,“皆對愿罷郡國鹽鐵酒榷、均輸,務本抑末,毋與天下爭利,然后教化可興”。這表明鹽鐵官營()A.遭到知識階層強烈反對 B.與重農抑商政策相背離C.強化了封建大一統(tǒng)政權 D.敗壞了漢代的社會風氣A解析本題考查漢代鹽鐵官營政策。材料中的“文學賢良”指漢代的知識分子,材料表明當時的知識分子反對鹽鐵官營,認為這是與民爭利,故A項正確;鹽鐵官營是抑制民間商業(yè)發(fā)展的措施,故B項錯誤;材料主旨是文學賢良對鹽鐵官營的態(tài)度,與封建大一統(tǒng)政權和社會風氣無關,
24、故C、D兩項錯誤。-30-4.下圖為漢代畫像磚的拓片,它反映了()A.小國寡民的生活圖景B.小農經濟的生產形式C.農民生活的殷實富足D.棉紡織技術日漸成熟B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漢代的農業(yè)。秦漢以來中國建立了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而不是小國寡民的國家,故A項錯誤;春秋戰(zhàn)國以來形成了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模式,與材料相符,故B項正確;小農經濟的典型特征是自給自足,達不到殷實富足的程度,故C項錯誤;棉紡織技術的成熟是由于元代黃道婆的貢獻,而不是在漢代,故D項錯誤。-31-5.古代中醫(y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反復強調“(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這一思想()A.不利于中醫(yī)向現代化發(fā)展B.否定了人對自
25、然的作用C.強調了順應自然的重要性D.是漢代儒學發(fā)展的產物C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先秦時期的科技成就。根據題干信息,可知中醫(yī)強調人順應自然的重要性,這一思想有利于中醫(yī)向現代化發(fā)展,故A項錯誤;根據題干信息,可知中醫(yī)強調人順應自然的重要性,并不是說否定了人對自然的作用,故B項錯誤,C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提及漢代儒學,故D項錯誤。-32-一二三一、先秦和秦漢時期政治制度的演進一、先秦和秦漢時期政治制度的演進 -33-一二三對應演練1.(2018四川南充三模)我們的中國一書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視野,認為以西周為中心,東南西北被輻射地區(qū)相互交流,貴族通婚,形成了緊密的文化中心。該觀點()A.認為西周
26、政治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B.意在說明分封制標志中華民族形成C.強調分封制之下存在著大一統(tǒng)因素D.已經認識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據 答案 答案關閉C-34-一二三二、中國古代小農經濟二、中國古代小農經濟模式的形成與發(fā)展模式的形成與發(fā)展1.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yè)(1)含義:精耕細作是指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采用先進的技術措施進行細致的耕作,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它是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的主要特色,也是中國古代農業(yè)長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的關鍵因素。(2)表現:-35-一二三2.從五個視角認識小農經濟的影響(1)政治視角:分散的小農經濟,要求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維護社會的安定和國家統(tǒng)一,以保證
27、小農經濟的發(fā)展。(2)政策視角:實行“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政策的根源在于小農經濟。小農經濟的脆弱性,要求統(tǒng)治階級抑制商業(yè),防止商業(yè)與農業(yè)爭奪勞動力;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特點,是統(tǒng)治階級能夠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根源。(3)科技視角:小農經濟的發(fā)展促進了與之相關的科技發(fā)展。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與農業(yè)生產相關的領域,如農學、天文歷法、數學、醫(yī)學等,從而使中國古代科技具有實用性、實踐性的特點。同時,小農經濟發(fā)展的緩慢性也決定了古代中國科技無法實現根本性突破,無法發(fā)展為近代科技。-36-一二三(4)文學視角:很多文學作品反映了小農經濟條件下人們的理想和憧憬,反映了當時人們希望擺脫統(tǒng)治者的殘暴統(tǒng)
28、治,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5)家庭倫理視角:小農經濟條件下,從事農業(yè)生產的主要是男子,這是“重男輕女”思想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注重孝道、重視鄰里和睦等。-37-一二三對應演練2.(2018山東濰坊一模)漢書食貨志認為,“治田勤謹則畝益三斗”。東漢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陳旁認為,對待不同土壤只要對癥下藥,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這反映了古代農業(yè)()A.需要大量勞力B.適時增加肥力C.提倡精耕細作D.善于積累經驗 答案 答案關閉C-38-一二三3.一位外國學者在評論秦漢時期中國的農業(yè)時指出,小農是“經濟人”,雖然中國的“傳統(tǒng)農業(yè)可能是貧乏的”,但是小農作為獨立的“經濟人”,效
29、率是很高的。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中國的傳統(tǒng)農業(yè)是脫離政府而獨立發(fā)展的B.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規(guī)模大,生產效率高C.在自給自足的條件下,農民有生產的積極性D.傳統(tǒng)農業(yè)的貧乏表現為忽視生產技術和耕作方法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主要考查秦漢時期的農業(yè)。A項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小農是“經濟人”,但每一個生產單位較小,規(guī)模不大,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小農作為獨立的經濟人,效率是很高的”,可知農民的積極性很高,故C項正確;根據材料“效率是很高的”,無法判斷小農是否忽視生產技術,故D項錯誤。 答案解析關閉C-39-一二三三、儒學官方化三、儒學官方化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1.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
30、比較-40-一二三2.漢代的新儒學與先秦儒學的區(qū)別與聯系(1)區(qū)別:從思想內涵來看,漢代的新儒學將陰陽家、黃老之學、法家思想納入自己的思想體系中,具有“雜家”色彩,發(fā)展與改造了先秦儒學,不是簡單地重復先秦儒學的內容。從與當政者的關系而言,先秦儒學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會秩序;漢代儒學則承認現實社會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權專制),即從批判時政轉為維護現實統(tǒng)治。從地位上看,先秦儒學雖然也是為統(tǒng)治者提供統(tǒng)治方法的政治和倫理學說,但畢竟是帶有理想色彩和批評成分的學說;而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學,則完全是一套官方統(tǒng)治思想,它以維護皇權的絕對性為目的,被確立為中央王朝的統(tǒng)治思想。-41-一二三(2)聯系
31、:先秦儒學宣揚的“禮”“仁”“仁政”“民本”為新儒學所繼承。新儒學正是在對先秦儒學繼承和發(fā)展的基礎上,使儒學從先秦的民間學說上升為漢武帝時期的官方學說。-42-一二三對應演練4.(2018河南鄭州調研)論語學而中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并認為“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見孔子()A.依賴外在禮儀謀求社會協(xié)調有序B.通過推己及人實現人際關系和諧C.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體系D.借助人倫情感維系家國社會秩序 答案 答案關閉D-43-一二三5.董仲舒聲稱,他的學說完全由他在春秋中所發(fā)現的原理推導出來。他說的許多道理是因襲傳統(tǒng)的:
32、道之具是仁、義、禮和樂。這反映出董仲舒的學說()A.將春秋之說發(fā)展至完善B.是專業(yè)性和雜糅性的結合體C.迎合儒學傳統(tǒng)和新時期需要D.對傳統(tǒng)經典的繼承性較明顯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學。董仲舒發(fā)展了春秋之說,但說“發(fā)展至完善”有些絕對,故A項錯誤;董仲舒的學說除了儒家學說之外,還糅合了法家、陰陽家、道家等各派的學說,但材料中沒有體現,故B項錯誤;董仲舒的學說迎合了漢武帝維護“大一統(tǒng)”的需要,但題干材料沒有體現這一信息,故C項錯誤;根據材料“董仲舒聲稱,他的學說完全由他在春秋中所發(fā)現的原理推導出來。他說的許多道理是因襲傳統(tǒng)的:道之具是仁、義、禮和樂”,可知董仲舒的學說對傳統(tǒng)經典的
33、繼承性較明顯,故D項正確。 答案解析關閉D-44-123456781.(2018四川綿陽高三調研)下面是根據司馬遷史記卷二夏本紀整理的夏朝世系示意圖。它表明夏朝()A.嚴格實行嫡長子繼承制B.父死子繼成為王位傳承的主要方式C.中央集權尚未有效確立D.夏朝宗法制度與分封制度密切相關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材料信息中除中康、扃是采用兄終弟及的繼承方式及孔甲之外,都是父死子繼,故B項正確;由材料無法判斷繼承者是否為嫡長子,故A項錯誤;材料是夏朝世系表,無法體現中央集權,故C項錯誤;由材料無法判斷夏朝是否實行分封制,故D項錯誤。 答案解析關閉B-45-123456782.(2018河北唐山二模)在傳統(tǒng)中國家
34、庭中,晚輩對長輩不能直呼其名,否則會被視為大不敬:同輩的兄弟姐妹一般也不以名字稱呼兄姐,否則會被視為沒有家教,而要根據親族排序來稱呼。宗法制的深遠影響由此可見一斑。先秦宗法制()A.構建了中央集權的政治傳統(tǒng)B.孕育了家國天下的文化情懷C.凝聚了多元一體的民族格局D.固化了愛有差等的社會秩序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考查宗法制的影響。先秦宗法制把血緣與政治等級緊密相連,形成了家國一體的傳統(tǒng),在宗法制瓦解后仍長期影響中國傳統(tǒng)社會,故B項正確;宗法制與中央集權制度沒有直接聯系,故A項錯誤;宗法制強調家族血緣關系,不涉及民族關系,故C項不符合題意;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愛有差等的社會秩序受到挑戰(zhàn),故D項錯誤
35、。 答案解析關閉B-46-123456783.(2018河北唐山二模)漢代晁錯在論貴粟疏中說:“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己貧賤矣。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惡乖迕,而欲國富法立,不可得也?!标隋e意在()A.指出社會貧富分化的嚴重危害B.主張實現農工商的協(xié)調發(fā)展C.批評官員以及百姓的趨利心理D.加強政府對經濟政策的調整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經濟政策。晁錯的奏疏指出了當時重農抑商政策存在的弊端,要求加強政府對經濟政策的調整,故D項正確;材料強調了農民與商人之間的社會地位,并不是強調貧富分化或協(xié)調農工商業(yè),故A、B兩項錯誤;材料信息具有遞
36、進關系,強調農商的地位是為了突出主旨即國法的地位,C項沒有貼近主旨,故排除。 答案解析關閉D-47-123456784.秦始皇的父親去世后,按周代謚法被追封為莊襄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議父”“臣議君”不合理為由,廢除了謚法。秦始皇此舉意在()A.維護皇權尊嚴B.弘揚三綱五常C.廢除宗法制度D.取消分封制度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主要考查秦代中央集權制的建立。根據題干中“秦始皇以子議父臣議君不合理為由”,可知秦始皇是為了維護皇權尊嚴,故A項正確;三綱五常是在西漢由董仲舒提出的,故B項錯誤;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與題意無關,故C項錯誤;與周代分封制相對應的是郡縣制,與題意無關,故D項錯誤。 答案解析關閉A-48-123456785.秦代設立的全國最高監(jiān)察長官御史大夫一職,銀印青綬(佩系官印的青色絲帶),漢初仍然沿用。到了漢成帝時,金印紫綬,史稱“典正法度,以職相參,總領百官,上下相監(jiān)臨”。這反映出()A.御史大夫權勢日重B.漢代君權有所削弱C.宰相制度日益完善D.御史大夫職權未變 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考查秦漢時期的政治制度。根據材料“漢成帝時,金印紫綬,史稱典正法度,以職相參,總領百官,上下相監(jiān)臨”,可知御史大夫權勢日重,故A項正確,D項錯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代交通工具設計中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方式
- 現代東方風洗浴中心的節(jié)能環(huán)保裝修方案
- 2024年春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9單元 溶液 實驗活動5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說課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3三年級英語下冊 Unit 1 Animals on the farm Lesson 3 Fish and Birds說課稿 冀教版(三起)
- 2023二年級數學上冊 一 加與減第1課時 誰的得分高配套說課稿 北師大版
- 2025蓄電池產品及零部件檢驗合同書
- 《5 奇形怪狀的熱帶魚(圖形工具)》說課稿-2023-2024學年清華版(2012)信息技術一年級上冊
- 2024秋五年級英語上冊 Module 2 Unit 1 What did you buy說課稿 外研版(三起)
- 2024年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宋詞集粹(下)第9課《訴衷情》說課稿1 滬教版五四制
- Unit 3 A healthy diet (Story time)(說課稿)-2023-2024學年譯林版(三起)英語六年級下冊001
- 四年級下冊部編版語文教學參考教師用書
- 月球基地建設與運行管理模式
- 32軟件測試報告GJB438C模板
- 長期處方管理規(guī)范
- 汽車電氣設備檢測與維修中職全套教學課件
- 幼兒園大班數學PPT課件2、3、4的分解與組成
- API682機械密封沖洗方案(中文)課件
- 七年級上冊英語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綜合訓練100題(含參考答案)
- DB35T 1345-2013蘭壽系列金魚養(yǎng)殖技術規(guī)范
- 祛痘產品原料配方與消費者祛痘方案選擇建議
- 年產一萬噸蓖麻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