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與美育期末復習重點題目與答案_第1頁
美學與美育期末復習重點題目與答案_第2頁
美學與美育期末復習重點題目與答案_第3頁
美學與美育期末復習重點題目與答案_第4頁
美學與美育期末復習重點題目與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美學與美育期末復習重點題目與答案(按章節(jié)排列)第一章 什么是美學一、單項選擇題1.著名的“美的概念”說是古代西方哲學家(A.柏拉圖)提出的。A.柏拉圖 B.鮑姆加登 C.黑格爾 D.賀拉斯2.提出“自下而上”美學研究方法的是德國心理學家(C.費希納)。A.席勒 B.叔本華 C.費希納 D.狄爾泰3.談美、文藝心理學和詩論的整理是中國現代美學家(B.朱光潛)A.王國維 B.朱光潛 C.宗白華 D.蔡儀4.美學主要是一門(A.人文學科)A.人文學科 B.自然科學 C.社會科學 D.實驗科學二、判斷正誤1.美學的性質就是指美學的對象?答:錯。因為性質指的是基本屬性,而美學的對象是指美學研究的客體。二

2、者密切相關但卻不是一回事。美學的性質在于它是一門突出形象、具體、體驗方式的人文學科,而美學的對象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體形象。2.審美體驗是神秘不可知的?答:錯。因為審美體驗雖然是一種對于具體審美現象的深入獨特的感性直覺方式,但它卻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一種生活經驗的特殊形態(tài),只不過這種生活經驗富于直覺性,并且富含深意,因而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并非不可知。三、簡答題1、西方美學的發(fā)展經歷了哪些階段?(P2P7)答:西方美學的發(fā)展經歷了五個階段:本質論美學;神學美學;認識論美學;語言論美學;文化論美學。P2P72、什么是本質論美學?本質論美學是指在古希臘時期形成的以追問美的本質為中心的美學傳統(tǒng)。其突

3、出特征一是認定美的本質問題在美學中具有優(yōu)先地位;二是主張本質問題存在于一切美學問題中,是美學的基礎問題。本質論美學是西方美學的發(fā)生期形態(tài),對于后世美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代表人物是柏拉圖。3、什么是語言論美學?語言論美學,是指西方19世紀末期發(fā)生“語言論轉向”以來盛行于20世紀的以語言問題為中心的美學,包括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心理分析美學、分析美學、結構主義、后結構主義、存在主義和新歷史主義等美學流派。其主要特征有三個:第一,語言取代理性而成為美學的中心問題;第二,放棄美的本質及其他本質問題,注重用語言模型分析審美現象;第三,放棄美學的系統(tǒng)化和體系化追求,認可具體問題的文本闡釋。四、

4、論述題(無)第二章 美及形態(tài)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美學家中不主張美是主觀的人是(B狄德羅)2、下列美學家中主張美在關系的人是(B狄德羅)3、由車爾尼雪夫斯基提出的著名美學命題是(“美是生活”)4、西方美學史上首次從修辭學角度論證崇高的美學家是(B郎吉弩斯)5、中國古代美學家中,把“情”與“景”、“心”與“”物結合起來認識的是(王夫之)6、在中國(魏晉南北朝)時代自然事物真正作為審美對象進入人的視野。7、關于悲劇的本質,黑格爾的觀點是(悲劇是兩種對立理想的沖突和最終和解,顯示“永恒理性”的勝利)。8、美的基本特征是(符號性、無功利性、形象性、感染性)。9、具有原始真實性、情感真誠性和藝術天然性特

5、征的中國古典審美范疇是(自然)。二、判斷正誤1、人是社會美的中心,自然美是與人無關的美答:錯。這種說法之承認了人在社會美中的中心地位,而否定了自然美的實質也在于它在人類符號實踐中所體現出來的價值。即自然正是在人類的符號實踐中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獲得了美的屬性,成為人的生命活力的符號。自然美與人的緊密相關,無法割裂。2、自然美的形式性指自然的美只在于自然事物的形式本身答:錯。這種說法不完全。自然美的形式性固然指自然物的形式因素在自然美中占據主導地位,但是這種形式本身也可以蘊含深層意義。3、社會美的呈現離不開它的意蘊答:對。因為社會事物作為美的對象而呈現,主要是以它的意蘊使人感動。社會美的靈魂是善

6、,善被蘊涵在美的感性形式之中,社會事物的意蘊因素在社會美的呈現中具有主導作用。4、藝術是藝術家創(chuàng)造出來的具有表現性的符號系統(tǒng),與觀眾沒有直接的關系答:錯。藝術的五個要素是作品、觀眾、創(chuàng)造、藝術家和文化語境,其中觀眾是藝術作品生命的完成者和延續(xù)者,藝術的價值只有通過觀眾才能得以實現。藝術與觀眾有著不可分割的直接關系。5、通過藝術的“化丑為美”,原本丑的事物就獲得了美的屬性。答:錯。藝術的“化丑為美”是運用符號把丑變?yōu)閷徝缹ο?,賦予它審美價值,但丑的事物其自身屬性并未改變。三、簡答題2、自然人類符號實踐中獲得美的屬性經歷了哪幾個階段自然在人類符號實踐中獲得美的屬性,經歷了如下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中

7、,自然作為人類異己的符號。第二階段,自然成為人類對話的伙伴。第三階段中,自然作為人類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號,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從而完全獲得美的屬性。5、如何理解美的符號性美的符號性特征:美的符號性是指美所具有的物質化形態(tài)的特性。包括三層意思:第一,美以符號形式向人類傳達其內在意義;第二,人類通過符號表達人生的美;第三,人類還通過符號構建相互溝通的美的世界。6、如何理解美的無功利性美的無功利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美的事物具有與人的直接的實際利益考慮相脫離的特性。這種特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客觀對象不直接喚起主體的實際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主體對客體不做實際功利的評價。7、簡答技術美內涵

8、技術美是美的形態(tài)的一種,指技術活動的美。它是技術活動中那種能體現人的開拓和創(chuàng)造本性并具有生命活力的活的形象。技術美有三層主要含義:一是指技術對象的直觀形式使人類得到感官愉悅,二是指技術對象是對人的自由活動的肯定,三是指技術創(chuàng)造了更為廣闊的審美世界。9、如何理解“化丑為美”?在現實中,“丑”是令人不快的因素,但在藝術中,“丑”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要素。藝術運用符號把現實生活中的“丑”變?yōu)閷徝缹ο螅x予它審美的價值。這就是“化丑為美”。10、藝術“化丑為美”的基本途徑是什么?藝術“化丑為美”的基本途徑是批判、對照和形式創(chuàng)造。藝術家運用符號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必須表達對對丑的否定性評價;必須遵循辨證的原則,在美

9、丑對照中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在創(chuàng)作中運用藝術符號的形式創(chuàng)造力量,將化丑轉為美。11、簡述優(yōu)美與壯美的美學含義答:優(yōu)美與壯美。優(yōu)美與壯美是西方文化中的一對美學范疇。弱小、緩慢、陰柔的事物所呈現的偏于靜態(tài)的和諧就是優(yōu)美;強大、疾速、剛勁的事物所呈現的偏于動態(tài)的和諧就是壯美。兩者的根本特征就是和諧,優(yōu)美與壯美往往是融為一體的。12、簡要回答陽剛與陰柔這一對美學范疇的意義答: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的特征及相互關系。陽剛與陰柔是中國古典美學的一對重要范疇。陽剛之美偏重于動態(tài)和力感;陰柔之美偏重于靜態(tài)和柔感。在中國古典審美意境中,常常是動中含靜,靜中寓動,剛柔相濟,陰陽互補。在中國文化中,陽剛與陰柔經常用于

10、對音樂、人物形象、藝術分類、詩歌意境、文體特征的描述、品評。四、論述題3、具體論述美的形象性特征回答提示:美的形象性:美的形象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美通過符號形式而創(chuàng)造具體可感畫面的特性。從客體方面理解,美總是在符號形式中呈現為具體可感、豐富活潑的生動形象;從主體方面來說,美依賴于主體對形象的直覺。這主客體的交互作用造就了生動感人的美。具體來說,首先,美必須呈現為形象。形象是事物的形、色、聲、味、態(tài)諸方面的統(tǒng)一體,是具體可感的生動存在方式。人的豐富情緒通過形象而獲得實在的質感。形象是美的呈現方式,離開了形象,美無影無蹤,無從談起。第二,美的形象不依賴概念和推理,而依賴于人對對象的直覺。美

11、的形象在主體和對象交互影響、召喚和應答中誕生和呈現。第三,美的形象極富生命節(jié)奏和韻律,它往往是不停流動和變易,呈現生機勃勃的活力。第四,美的形象以音樂為最高境界。按照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宇宙和心靈深處的深層音響顯現為形象中內涵的節(jié)奏和韻律的躍動,而這正是音樂的審美特征。4、具體論述自然美的特征回答提示:自然美具有自然性、形式性、變異性特征自然美的自然性,是指自然物的美具有非人為的天然屬性?!盎ㄗ燥h零水自流”,它的屬性和形式是天然呈現著的,而非人類主觀意志所改造成的。同時,自然美的存在是一種現實的自然性存在,其本身不構成人類的社會關系。自然美的形式性,是指與社會美、藝術美和科技美相比較而言,自然物

12、的形式因素在自然美中具有主導作用。自然物作為審美對象而呈現,首先是以賞心悅目的直觀形式吸引人的注意力、想象力和情感,而不是它們的內在意蘊。而且,對人類來說,在特定的對自然的審美體驗狀態(tài)中,自然物的形式本身似乎就意味著意義。自然美的變異性,這是指自然物的具有變動特征。理解這個特征有一定的難度,可以從三方面來把握:第一,自然事物本身充滿活力;第二,自然事物喚起人的不確定聯想;第三,人賦予自然事物以不同的意義。5、結合實際論述藝術美的本質回答提示:藝術美的基本特征體現在藝術符號的形式與意蘊、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創(chuàng)造與規(guī)范、藝術接受中的個體與社會的統(tǒng)一三個方面。首先,藝術作品是形式和意蘊的統(tǒng)一。這是藝術美的首

13、要特征。藝術符號是有意蘊的,但它必須通過一定形式表現出來,二者是有機融合的整體,而不是簡單相加或彼此分離。如徐悲鴻的奔馬圖,風馳電掣、生動逼真的奔馬形象表現出深沉的愛國情思和熱切期望祖國進步發(fā)達的精神意蘊,二者水乳交融,不可剝離。第二,藝術創(chuàng)作又是創(chuàng)造和規(guī)范的統(tǒng)一。創(chuàng)造性是藝術的重要特征,作為藝術家生命的個性表現,藝術美既必須接受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范的制約,又應充分體現藝術家的獨特創(chuàng)造精神,它應是對傳統(tǒng)規(guī)范的挑戰(zhàn),這兩方面的辨證統(tǒng)一方能形成藝術美。徐悲鴻的奔馬之所以成為藝術美的經典形象,就在于表現出了鮮明的在繼承傳統(tǒng)基礎上可貴而卓有成效的創(chuàng)造性,成為獨一無二的“這一個”。第三,在藝術接受中觀眾的審美觀

14、照既有個體差異,而個體的審美愉悅又具有可普遍傳達性,符合一定社會標準,在個體差異和社會標準之間保持動態(tài)統(tǒng)一。第三章 美感一、單項選擇題1、美國哲學家布洛克把(D審美態(tài)度)作為一條重要的美學原則提出來,并從語言學的角度作出論證。2、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A夏夫茲博里)認為人具有內在的感覺器官,如“內在的眼睛”,這種內在器官使人一下子分辨美丑。3、中國晉宋時代著名畫家(C宗炳)提出了“暢神說”。4、人本主義心理學家(B馬斯洛)把那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癡的生命體驗稱為“高峰體驗”。5、對于美的直接感受能力,西方叫“敏感”,中國古典美學稱為(A妙語)。6、美感心理中關鍵的決定性的因素是(B審美情感)。二、

15、判斷正誤1、美感和快感都是令人愉快的感覺,它們之間妙語什么實質性的區(qū)別。答:錯。因為快感是滿足了本能欲望所得到的快樂感,是人和動物均有的。而美感則是人無功利地直觀對象而獲得的精神上的滿足和愉快感,體現了人類世界對自然事物的超越。因而美感不僅有生物學的淵源,同時有社會學的依據,只有人具有美感,動物則不具備。故美感和快感有明顯的區(qū)別2、理解因素滲透在美感經驗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與多種心理因素交織在一起。3、沒有審美體驗,藝術創(chuàng)造無從談起。三、簡答題1、日常心理與審美心理有什么區(qū)別?有什么了解?P96P97(作業(yè)題)答:日常心理與審美心理既有區(qū)別又有了解。其區(qū)別在于日常心理是人對客觀對象做出的實用功利和

16、邏輯認知的反應,審美心理是人對客觀對象作出的美感的反應。其了解在于審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超越和升華,是主體從功利態(tài)度、認知態(tài)度向審美態(tài)度的轉化。審美態(tài)度的確立將日常心理轉化為審美心理,主體就采取無功利和非概念的姿態(tài)對事物進行審美觀照。這種無功利和非概念的審美活動,是一種自由的精神活動,也就是美感。P96P975、審美移情有哪幾種類型答:審美移情有四種具體類型。一是統(tǒng)覺移情,既主體賦予對象以自己的生命,對象在主體的統(tǒng)一感受之中成為活的形象;二是經驗移情,既主把對象擬人化,把自己的感受經驗投射在對象上,使難以言傳的感受呈現為可感的形象;三是氣氛移情,既主體將自己的一種整體感受滲透在客觀景象中,從而鋪

17、展情感流動的空間;四是表現移情,既主體把自己的價值理想寄托予客觀事物。四種移情現象都是把生命與世界統(tǒng)一,把情感與景象相聯。6、審美體驗有哪些特征P125P127(作業(yè))答:審美體驗具有原構性、歷構性、超構性和預構性的特征。原構性,是指審美體驗具有原始建構的性質,這種原構性賦予美感以強度。歷構性,是指審美體驗具有歷史建構的性質。體驗的歷史建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個人生活經驗對精神的建構,二是社會經驗對精神的建構。審美體驗的歷構性使美感獲得了深度。超構性,是指審美體驗具有超越現實、超越個體而進行意義建構的性質。審美體驗的超構性使美感獲得了高度。預構性,是指審美體驗具有預先建構未來形象的性質。審美體驗

18、的預構性使美感通往了人的遠景。P125P127四、論述題1、論述美感活動中主體和對象的互動關系?;卮鹛崾荆好栏惺侨藢γ赖氖挛锏淖杂筛惺?,在審美活動中,主體不是作為被動的接受者消極地等待來自對象的感動,對象也不是機械的存在物被動地等待主體的反映,在美感活動中,主體具有強烈意向,對象具有豐富生命,二者互相呼喚和應答,同時又互相建構和塑造,由此形成了動態(tài)的審美體驗過程。這種互動關系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主體與對象互相呼喚和應答。主體期待對象,對象誘惑主體,二者之間展開呼喚與應答的交流活動,在這種積極的、能動的交流中生成了美感。例如中國古典美學家運用“物感”來描述對象對主體的積極影響,運用“感物”來

19、描述主體對對象的能動作用。自然之氣變化無窮,這生動變化的事物搖撼感動人的性情,而人對事物的感受和評價,滲透著主體精神的感覺,則積極回應并浸染事物。 第二,主體與對象互相建構和塑造。對象改變了主體,主體也改變了對象。對象對主體的改變,是指對象刺激主體,引發(fā)主體感覺的運動,激活主體情感。對象的不同存在方式和呈現形態(tài)建構并塑造了主體的不同美感心理。主體對對象的改變,是指主體通過感覺賦予對象以情感生命,使對象成為活的形象?!拔乙娗嗌蕉鄫趁?,料青山見我亦如是”,這詩句就生動地體現了人對自然對象的這種充滿人情味的積極交流和塑造。 第三,主體和對象的互動推進了審美體驗過程。隨著審美體驗過程的推進,對象展示出

20、它的豐富形態(tài),主體表現出他的復雜情感。這種情形在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2、論述審美情感在美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卮鹛崾荆好栏谢顒邮嵌喾N心理的綜合協同運動,審美情感對于美感心理是關鍵的、決定性的要素。它的地位與作用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它是美感心理的動力和中介,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驅動力。第一,審美情感是美感心理的動力。情感是人的感性力量的表現,它作為一種活躍的心理因素,驅動著審美欲望的現實化,審美期待的具體化,并通往審美理解。例如林黛玉葬花是希望“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染渠溝”,清高孤傲的黛玉自愛自憐的情感驅動她格外地憐惜和觀照性質高潔卻在風雨中飄零的落花,落花這一活的形象就是審美欲望的

21、現實化。同時,落花這一形象具體而可感,這也是在主體情感推動下使審美期待借助想象而具體化。并且,在強烈的情感運動中,使審美活動達到一種深層的感動和理解,領悟到難以言傳的生命意義。 第二,審美情感是美感心理的中介。美感心理是以情感為中介的諸種心理要素的協同作用,同時審美活動所創(chuàng)造的形象也是由情感賦予它們以親和力?!岸∠憧战Y雨中愁”,人們對這一形象的審美,就調動了嗅覺、視覺、聽覺和體覺等多種感覺器官,由愁怨的情感使諸種感覺協同起來,集中在“雨中丁香”這一形象上面。同時,“丁香”和“雨”這兩種事物也不是機械地并置,而是由情感賦予它們以親和力,共同表現一種淡淡的哀愁。 第三,審美情感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動力。藝

22、術是人類情感的符號表現形式,情感是藝術表現的對象,同時又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動力因素。真誠的情感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根本,是藝術存在的理由。3、從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論述審美體驗與藝術的關系?;卮鹛崾荆核囆g創(chuàng)造過程一般分為互相關聯、漸層推進的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興發(fā)階段、構思階段和物化階段。審美體驗既是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的起點,又是貫穿整個過程的創(chuàng)造性動力因素。第一, 審美體驗是藝術興發(fā)的根本動力。藝術興發(fā)不是什么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審美體驗醞釀而導致的精神爆發(fā)效應?!盀槭裁次业难壑谐:瑴I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詩人艾青的詩句生動地表明是對祖國眷念的情感體驗、深沉的憂患意識的長期積聚和醞釀,激活了詩人詩歌創(chuàng)作的欲望和激情。

23、第二,審美體驗是藝術構思的內在邏輯。藝術構思是主體在豐富體驗的基礎上,把客觀物象變?yōu)閷徝酪庀蟮倪^程。俄國作家阿?托爾斯泰在苦難的歷程,第二部題記中說其作品“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堿水里煮三次”,這種深刻的豐富體驗給藝術構思所帶來的不僅是豐富的材料,最重要的是賦予藝術構思以內在的邏輯。這種藝術創(chuàng)造的特定邏輯就是審美體驗的邏輯,或者說情感的邏輯、想象的邏輯,它們在根本上都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內在律動。第三,審美體驗是藝術物化的終極根據。藝術物化,是指藝術主體把心靈中的審美體驗創(chuàng)造性地轉化為生動可感的藝術形象的過程。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是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尋常”,把人生的凄涼和

24、辛酸、歷史的沒落與哀宛,化為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蒼茫命運和眾多的人物形象。那是主體的審美體驗在心靈中生成的審美意象的物化,它們的最后根據就在審美體驗之中。第四章 什么是美育一、單項選擇題1、被稱為中國現代“美育之父”的是(B蔡元培)。2、二十世紀中國美育的歷史使命體現在(A人的啟蒙和解放)方面。3、下列方法中屬于美育方法之一的是(D啟示)。4、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是(C蔡元培)。5、西方歷史上首次系統(tǒng)論述審美教育理論的專著美育書簡的整理是(B席勒)。二、判斷正誤1、美育與德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形式,二者沒什么了解。(作業(yè))答:錯。美育與德育二者既有差別,又有了解。二者的了解體現在:兩者都是教育的

25、基本形式,在人的培養(yǎng)過程中不可或缺。一方面,美育是基于一定道德理念的教育,包含了德育的內容。另一方面,德育要化入人心,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應該引入美育機制。2、美育與體育在完成培養(yǎng)完整人格的目標中了解緊密,不可或缺。答:對。美育屬于精神意識教育,體育屬于生理體質的教育。二者的緊密了解在于一個鑄造精神,一個塑造身體,身心相互協調,才能培養(yǎng)完整人格。三、簡答題1、怎樣理解美育這一概念答:美育,又可以稱為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可以從具體過程、實施效用和育人目的三方面來看。從具體過程來看,美育是一種以情動人的美的教育。它利用審美形象的情感力量去感染個體以達到教育目的。從實施效用看,美育是一種作用于知情意

26、的能力教育。美育對人的塑造不僅作用于情感,而且導致知情意等能力的全面提高,它同時辯證地融匯了認識、意志和情感三方面。以美啟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從美育的育人目的來看,它包含一種對人的全面塑造。通過對人類符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以審美的方式達成人的自我完善。   綜上所述,美育是運用審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各種符號實踐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2、美育的具體特征是什么答:美育的具體特征是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樣性。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的實施手段是以美的形象吸引人,其過程不是嚴肅的而是伴隨個人趣味的激發(fā)和滿足。美育的感染性,是指美育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情感

27、人。美育的多樣性,是指從運作方式來看,美育在時空上靈活自由,在個體針對性上顯現差異的特性。以上三個方面的特征,共同形成了美育作為一種教育形式的獨特形態(tài)。3、美育呈現為哪些特征具體方面。主要有以下四個層面: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審美理想的建構、創(chuàng)造性智力的開發(fā)、健康人格的塑造。審美能力是個體審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美育可以提高人敏銳地發(fā)現和感受美的事物的能力。審美理想,是指審美活動中對于完美的審美價值的想象。美育總是在一定的審美理想前提下展開的,美育也就成為確立并構建審美理想的關鍵方式。通過美育對各種美的形象的價值闡釋,一種審美理想才會深入人心,變成一種共同的審美價值觀念。美育對審美想象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力的

28、激發(fā)和培養(yǎng),有助于創(chuàng)造性智力的開發(fā)。而美育對美的心靈的打造顯然是人格建構非常重要的部分。4、美育的功能體現在哪些方面答:美育的功能是指美育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它表現在個體塑造、社會整合和文化建構三個方面。美育的最基本功能在于個體塑造,這是指美育以活的形象從情感方面熏陶人類個體,使其成為具有完整人格的個體。美育的社會整合功能,是指美育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整體了解。美育可以有效地實現人與人之間在審美體驗瞬間的自由交往。有助于實現人類社會的協調發(fā)展。美育的文化建構功能指美育可以通過活的形象的感發(fā)推動本民族文化的基本架構的建設。四、論述題3、何謂審美能力?舉例說明美育是如何提高人的審美能力的? 回

29、答提示:審美能力,指的是在審美活動中個體對活的形象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創(chuàng)造力等。簡言之,審美能力就是個體審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個體的審美能力是有差異的,但美育可以使人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美育對個體審美能力的提高,主要通過兩個方面:即能提高人敏銳地發(fā)現、感受美的事物的能力和能增強人對美的事物的理解力。美育用美的形象去感染人,激發(fā)人的情感活動,強烈的情感活動形成巨大的動力,推動人積極想象和思考,進而以情感的方式去把握和認識世界,形成對美的敏銳的感知能力。例如李商隱的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春蠶、蠟燭是平凡的事物,而詩人豐富的感情作用于它,使它們

30、成為極富藝術感染力的活的形象,當我們欣賞詩句,吟哦誦讀,情感的波濤激蕩,想象的閘門開啟,也在這平凡的事物上面感知到動人的美,這就是美育的作用。同時,美育以美啟真、以美入善,通過美育還可以提高受教育者從美的事物認識世界的能力,美育培養(yǎng)的理解力不是簡單的認識,而是一種"審美"的認識。李商隱詩中的春蠶、蠟燭,凝聚著詩人深厚獨特的生活體驗和生命思考,表達的是一種生命情感的執(zhí)著和奉獻。這是藝術的形象,有意味的形象,是詩人審美地認識世界的產物,是創(chuàng)造性的結晶。讀者在這個鮮活而意味深長的形象里感悟到詩人對世界的審美理解和表達,感悟到詩人的創(chuàng)造力。這個感悟的過程也正是提高審美理解力、創(chuàng)造力

31、的過程。第五章 形式美與美育一、單項選擇題1、形體構成中作為造型美的基礎而具有重要審美價值的基本符號是(B線)。2、(D均衡)是指物體中心點的兩面或多面呈現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內在質量大致均等的狀態(tài)。3、對形式的審美感受力,就是對具體形象作(C抽象)的形式美分析能力。4、以法國畫家馬蒂斯為代表的(A野獸派)對鮮艷的色彩極有興趣,認為色彩是一種基本表現因素。5、幾何形是下列哪種文化的形式美選擇?(D伊斯蘭文化)二、判斷正誤1、符號性是指形式美具有修飾事物外觀的特征。答:錯。因為形式美所具有的修飾和裝點事物外觀的特性,是指它的另一個特征裝飾性。而形式美的符號性特征指的是形式美具有審美符號特性。即按照美

32、的規(guī)律排列組合起來的形式美因素,不僅是造型符號,同時也是表情符號,是體現美的事物所蘊含的文化意義的象征性符號。形式美的符號性特征在藝術中體現得最為鮮明。2、現代派藝術的基本美學原則是強調“再現”。答:錯。因為古典藝術的基本美學原則才是強調“再現”生活,追求真實。而現代派藝術的基本美學原則是強調“表現”,即采用抽象手法,把客觀世界的物象加以變形和主觀加工,來表現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和他們對社會生活的主觀認識和理解?,F代派藝術在形式上完全背離了古典藝術的基本原則,完成了從再現到表現的突破和轉變,否定了傳統(tǒng)的形式和形式美法則,使形式美的形態(tài)從和諧統(tǒng)一而日趨多樣化,帶給人新奇、多樣的審美體驗。3、形式美不

33、等于美的形式。答:對。形式美屬于美的形式因素,但又不等于美的形式。美的形式是具體審美對象的感性體驗,是同美的內容直接相了解的;而形式美則是從各個具體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來的共同的美。具體的美的形式和抽象的形式美,既有了解,又有區(qū)別。二者是一般與個別、抽象與具體、普遍與特殊的關系。4、形式美具有不受內容制約的相對獨立性。答:對。因為構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質材料和組合規(guī)律本身就具有美的因素,同時,它是人類長期的符號實踐中從各個具體美的形式中抽取出來的相對獨立的自由美。所以形式美有著不受內容制約的相對獨立性。5、色彩是獨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蘊涵人的觀念。答:錯。色彩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象征性,即觀念蘊涵特

34、性。人們通過聯想將色彩與生活實踐的內容形成某種固定的了解,長期積淀演變成為某種象征意義,從而成為蘊涵和表達某種觀念的象征符號。6、在形式美的自然因素中,聲音是表情性最強的情感符號。答:對。聲音直接訴諸人的聽覺,以其聲響對人的感官產生直接、快速的刺激,從而可以迅捷地引起人即時的情緒反應。聲音與人的生理心理機制有對應關系,并且具有朦朧而抽象的情感色彩,引起人不確定審美感受,具有豐富的情感意味。7、中國書畫是“線的藝術”,最具有中國文化的形式美特點。答:對。中國文化講究的和諧,其內涵是從宇宙氣、陰陽、五行而來的對立互補盛衰循環(huán)的思想,最典型的形式美表現為線的藝術。中國書畫中氣韻生動的線的流動變化體現

35、了心靈、宇宙的飛揚流動,書畫中的形象傳達出中國文化宇宙和諧思想。三、簡答題1、美的形式的特征是什么?答:美的形式的特征是:美的形式依存于美的事物;美的形式與美的內容緊密相聯;美的形式具有可變性。4、簡單舉例說說節(jié)奏與韻律的了解與區(qū)別答:節(jié)奏是指事物在運動過程中其相同因素有規(guī)律地重復的連續(xù)形式,韻律指節(jié)奏有規(guī)律地變化和重復產生的一種情調。二者的共同點都是有節(jié)律的深化,是有變化的重復,使形式產生出情趣。如長城,大小相同的磚石不斷重復砌成城墻,呈現秩序井然的節(jié)奏之美,而墻體依山勢蜿蜒起伏,綿綿不絕,飛騰變化,又形成一種氣韻生動的韻律,傳達出豐富的情感意味。6、簡述“西方的和諧”的含義答:西方的和諧是

36、西方文化和西方美學的理想,包含兩層含義:首先是指人在一個存在與虛空的宇宙中的和諧;其次,指人所看到美是具有幾何意味和美的比例的形式。簡言之,西方的事物、社會、歷史都可以從內容、形式二分,形式即美的比例,內容即對立面的斗爭,這就是西方的和諧7、何謂“黃金分割”? 答:黃金分割是線段被分割的一種比例,即短:長=長:(短+長),比例值為1:1.618(大致為2:3,3:5,5:8)。黃金分割由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提出,又于1854年得到德國數學家蔡辛的幾何學證明。西方人普遍認為“黃金分割”是最美的比例關系。黃金分割具有普遍性,是一種在藝四、論述題1、試舉例論述多樣統(tǒng)一的兩種基本形態(tài)各有什么特點。(作

37、業(yè))P199回答提示:多樣統(tǒng)一作為形式美的組合規(guī)律之一,其兩種基本形態(tài)是調和與對比。調和是各種非對立因素之間相了解的統(tǒng)一,對比是各種對立因素之間的統(tǒng)一。二者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差異因素的趨向性的不同上。調合的主要特點是在差異中趨“同”,是兩種或多種相近或相似因素的相互了解,使之和諧統(tǒng)一,形成差異不大的變化,產生協調的美感。比如體現于色彩,相似或相近的色彩的搭配,同色中濃淡不同的搭配,這就是調和。例如紅與橙、橙與黃、黃與綠等,同為藍色的天藍、湖藍、海藍等的搭配。又如安格爾、拉斐爾的油畫,多運用色調柔和、協調的色彩等。調和在變化中保持基本的一致,給人以融合、寧靜、協調、優(yōu)美的美感。調和形成的和諧,一般

38、屬于陰柔之美。 對比的主要特點是在差異中趨“異”,把美的事物中有明顯差異的兩種或多種因素相互組合,在互相映襯和對照中使各自的特征更加突出。對比在形式美中被大量運用,如色彩的濃與淡、體積的大與小、聲音的強與弱、光線的明與暗、空間的虛與實、節(jié)奏的快與慢等,都存在著對比。這些對立因素按照形式美的規(guī)律組合在一起,相互形成對照而又形成統(tǒng)一。因為對比是由對立因素的統(tǒng)一造成的形式美,一般屬于陽剛之美。對比在藝術中應用非常廣泛,因為它可以突出藝術形象的性質和特點,獲得生動強烈的藝術效果。作為多樣統(tǒng)一的基本形態(tài),對比和調和,都是在統(tǒng)一中有變化,在變化中求統(tǒng)一,表現出多樣統(tǒng)一的和諧美。 第六章 藝術美與美育一、單

39、項選擇題1、直觀具象性,是指(D造形藝術)具有運用物質媒介在空間展示具體藝術形象的特征。2、表演藝術的形象構成是在(A時間)過程中流動展現出來的。3、形象的感染性功能,是指文學以語言符號塑造藝術形象,作用于讀者的感情,使其受到強烈的感召和熏陶,獲得(B精神上)的審美愉悅。4、逼真性與假設性的統(tǒng)一是(C電影)的基本特征之一。5、前蘇聯導演普多夫金認為:電影藝術的基礎是(D蒙太奇)。二、判斷正誤1、紀時性是電影區(qū)別于其他藝術的重要特征。答:錯。電影因其技術特性,決定了它的確具有真實再現生活的逼真性,這是其他藝術難以比擬的。但電影作為藝術符號,同時還具有假定性,即它絕不是客觀現實的機械實錄,而要通過

40、故事、結構、場景、角色等的假定,來表現藝術家的主觀情思和審美追求,在電影再造的時空中塑造形象。電影是逼真性和假定性的辨證統(tǒng)一,是再現與表現的完美統(tǒng)一。不能片面地將紀時性當作電影區(qū)別于其它藝術的重要特征。 2、雕塑、繪畫、攝影等造型藝術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間,難以表現永恒意義。答:錯。造型藝術雖然是一種靜態(tài)藝術,難以再現事物的運動發(fā)展過程,但卻可以選擇、提煉、捕捉事物動態(tài)過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間,用特定的藝術符號將其固定下來,“寓動于靜”以“瞬間”表現“永恒”。3、音樂和舞蹈是抒情性最強的藝術。答:對。音樂和舞蹈是抒情情感的藝術,流動的音響、舞動的人體,作為具有強烈表現力的情感物化符號,可以通過力度

41、強弱、節(jié)奏緩急、幅度大小等直接地、真實地表現人內心豐富活躍的情感,集中、有力地表現情感噴射和迸發(fā)。4、形象間接性是語言藝術區(qū)別于其它一切藝術的重要特征。答:對。語言藝術創(chuàng)造的形象,不能直接訴諸于欣賞者的感官,而需要通過聯想和想象間接體味和把握語言符號傳達的意義和情感,然后在讀者頭腦中轉化為生動的形象。這是語言藝術審美的重要特征。5、綜合藝術與其它所有藝術的藝術形象都具有感性直觀的特點。答:錯。這種理解忽略各藝術門類塑造的藝術形象審美特征的差異性。例如綜合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中的舞蹈等,其藝術形象的確是感性直觀的。但是在語言藝術、音樂中。其藝術形象并非是直觀的,而是間接的、非具象的。文學以語

42、言符號為中介創(chuàng)造形象,讀者在閱讀時通過聯想和想象間接地體味、把握和理解,然后作品的形象才能轉化為讀者腦海中的藝術形象。音樂也是通過非視覺的抽象音響符號所塑造的音樂形象,要作用于人的聽覺,從而激發(fā)起人的想象、聯想、情感活動,才能使欣賞者在腦海中浮現出“畫面”,但音樂形象本身并不能提供實在確定的形象。三、簡答題(無)四、論述題1、試舉例論述藝術符號的特性回答提示:藝術符號具有表意性、表情性、蘊藉性和交流性的特性。表意性是指藝術符號具有以具體藝術形象來表達意義的特性。藝術的意義不在于構成它的符號本身的意義,而是在于符號的象征性對現實世界的超越。如卡西爾所說,藝術符號的感性形式“不是對實在的模仿,而是

43、對實在的發(fā)現”。例如徐悲鴻畫的奔馬,其意義不在于畫了一匹馬,而在于所寄托的深沉的愛國情思和希望祖國飛騰發(fā)達的激情。 表情性是指藝術符號作為情感性符號,承載或激發(fā)人類共同的審美情感。藝術是表達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是完整獨特的、具有豐富含義的情感符號。而且藝術符號所表現的是藝術家所體驗和理解的人類普遍情感。所以各門類藝術獨特的藝術符號能激發(fā)人類共同的審美情感。貝多芬、莫扎特的音樂超越國界、超越歷史而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正是因為他們的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激發(fā)了人類的共同情感。 蘊藉性是指藝術符號蘊含著豐富的意義和情感,可以引出難以窮盡的多種不同闡釋。真正成功的藝術作品往往凝練含蓄,其意義是不確定和非封

44、閉的,可以令欣賞者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通過不同途徑來進行闡釋,賦予它不同的意義。正因如此,藝術方能常新,具有了永恒的價值和無窮的魅力。梵高的名畫向日葵,基本采用單純的黃色調,用凝練的符號宣泄了難以言狀的狂熱激情,令人回味無窮。 交流性是指藝術符號是傳達的媒介,它使藝術家與欣賞者之間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藝術家通過藝術符號表達情感的體驗,又以藝術符號為中介,將豐富的信息傳達給欣賞者,供欣賞者認識和接受。杜甫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表達的是自己深切的情感體驗,而這種深沉的情思通過藝術符號,被歷代欣賞者所體悟,所接受,完成了與詩圣的情感交流,形成強烈的共鳴。2、試舉例論述造型藝術的“瞬間

45、永恒性”?;卮鹛崾荆核查g永恒性是指造型藝術具有選取特定瞬間以表現永恒意義的特性。造型藝術是一種靜態(tài)藝術,難以再現事物的運動發(fā)展過程,但卻可以選擇、提煉、捕捉事物動態(tài)過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間,用特定的藝術符號將其固定下來。“寓動于靜”,以“瞬間”表現“永恒”。這個特性在再現性的造型藝術如繪畫、雕塑、攝影中尤為突出。繪畫、攝影、雕塑作品能抓住具有永恒性的瞬間,是作品成功或失敗的重要標志。如,有一幅名叫大眼睛的攝影作品,它記錄了一個女孩子渴望上學的永恒性的瞬間眼神,給人們以震撼。激發(fā)了人們捐款救助那些失去學習機會的渴望上學的孩子們。3、試舉例論述語言藝術的“語言修辭性”。回答提示:語言修辭性,是指文學中

46、的語言,通過語言中蘊含的審美因素如語音、文法、辭格等,不僅創(chuàng)造出文學作品,而且本身就構成其美的組成部分。語言藝術的語言之美是通過語言修辭性體現出來的。語言修辭性包括語音美、文法美和辭格美。語音美是指文學作品中由節(jié)奏和音律組成的語音系統(tǒng)之美。節(jié)奏和音律是語音美的基本形態(tài)。文法美是指文學作品在語詞、語句和篇章方面的構成之美。體現為詞(字)法、句法與篇法。辭格美是文學語言中富有表現力并帶有一定規(guī)律性的表現程式的美。辭格有多種種類,常用的有比喻、對偶、倒裝、排比、擬人、夸張、象征等。這些方式各具特別的表現力和美感,在文學中強化了審美感染力。第七章 審美文化形態(tài)與美育一、單項選擇題1、蘊籍是(B古典性文

47、化)的基本特征。2、外來文化的基本特征是(C奇異 征實 逼真)。3、以“理性沉思”為基本審美特征的審美文化形態(tài)是(A高雅文化)。4、民間文化的基本審美特征是(D自娛自樂)。二、判斷正誤1、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創(chuàng)造的審美文化。答:錯。因為這樣的理解忽略了對古典性的運動性描繪。古典性文化一方面是由過去的人們創(chuàng)造的審美文化,也就是古代人創(chuàng)造的審美文化,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古典性文化還以“傳統(tǒng)”的形式存在于當前的審美文化之中,它們不是由過去的人們創(chuàng)造的過時的文化,而是作為經典范本在當前審美文化中存在。只有這樣理解,方不至于失之片面。2、大眾文化和民間文化都具有通俗化特點,都是以樸素的形式吸引大眾。答:錯

48、。通俗化是民間文化形式上的特點,它處自天然,是貼近民眾生活并采用民眾日常生活中的語言、素材等的結果,其樸素自然的形式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而大眾文化則是整理精心打造的產物,它所追求的感性愉悅是來自于有目的的吸收高雅文化和民間文化的某種特點而創(chuàng)出模式,繼而流行開來的形式,是有效創(chuàng)生感性愉悅的形式,這是與民間文化通俗化的樸素形式特點不一樣的。3、所謂高雅文化的“個性化創(chuàng)作” 指的是一種作家個人化的創(chuàng)作。答:錯。因為高雅文化的“個性化創(chuàng)作”包含兩方面的含義,即審美文化作品的個人化生命氣息和注重作品內涵的獨具一格和創(chuàng)新。將“個性化創(chuàng)作”僅僅理解為作家個性化創(chuàng)作,會同大眾文化作品的個人創(chuàng)作相混淆,而兩者的

49、差別非常明顯;大眾文化的個性創(chuàng)作常常要遵從模式化、類型化的運作規(guī)則,高雅文化要求的則是典型化、個性化的獨特創(chuàng)作品性。三、簡答題1、簡答審美文化的含義答:審美文化指各種文化系統(tǒng)與審美相了解的狀況。也就是指人們的各種文化生活與審美相互滲透或相互交融的狀況,它既包括傳統(tǒng)的純審美形態(tài),也包括當前日常泛審美形態(tài)。2、審美文化形態(tài)的劃分的標準是什么?答:審美文化形態(tài)的劃分依照兩個標準:審美文化的歷史演變與民族演變;審美文化的社會分層四、論述題2、結合具體作品,談談你對古典性文化空靈特征的認識。回答提示:空靈是指對空幻靈動的藝術存在形式的追求;它意味著以虛為本,而不是以實為本。對古典性文化的空靈特征需要從審

50、美境界和表現手法兩方面來理解。首先,古典性文化的審美境界是空納萬境。如蘇東波所描繪的“靜故了群動,空故了納萬境”。這個“空”在中國文化里是一個生機無限、靈幻豐滿的意義空間,由虛空而生萬物。在中國書畫作品中,由絕妙的布白而孕育的豐沛意境就是這樣的空靈境界的呈現。陶淵明、王維等人的詩作中,也處處可見這種空靈之中指向無限意義的美妙境界。第二,古典性文化的表現手法是以虛映實。從審美傳達角度來看,空靈就是采用一種“以虛寫實”、“虛中求實”的手段來藝術地表現世界,造就亦真亦幻、似真似假的效果。用虛化的手法來表現實在的事物。例如京劇秋江,在舞臺上沒有任何實景,靠演員的動作表現出景物和環(huán)境的存在,并使觀眾可以

51、感到這些存在。在古典文學作品中,這樣用虛筆來表現“實物”的例子也比比皆是。3、高雅文化在文體方面有哪些基本特點?答:高雅文化在文體方面的基本特點是探索性和獨創(chuàng)性。不斷進行文體形式上的探索和試驗,是高雅文化的一種內在品性。高雅文化是理性沉思型文化,這個根本特點決定了創(chuàng)整理在藝術理想的召喚下,在文本形式上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出彩,突破已然成功的規(guī)范進行冒險探索,以表達其對現實、歷史、人生的獨特認識和體驗。中國新時期以來的朦朧詩、莽漢主義、尋根小說、新寫實、私人化寫作、跨文體寫作等種種文體就是這種文體探索性的表現。文體的獨創(chuàng)性也是高雅文化藝術家的追求。藝術家的成就,常常不是表現在“他說了什么”,而是表現在“

52、他是怎么說的”。寫水鄉(xiāng)淳樸的民風人情,寫少年男女的青春萌動,有很多作品,但獨有汪曾祺用靈動如水的散文化語言和行文結構寫出了詩化小說受戒等,這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文體就是體現獨創(chuàng)性的成功范例。說明了高雅文化對藝術文體唯一性、原創(chuàng)性的追求。4、請結合大眾文化的審美特征,談談你怎樣評價大眾文化。答:大眾文化的審美特征體現在大量的信息和大量的受眾、形式上的流行化和模式化、觀賞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悅性、受商業(yè)機制制約幾方面。從以上特點來看,大眾文化在審美教育方面具有明顯的先天優(yōu)勢,但也有值得警惕的負面因素,應該理性地、辨證地進行評價。大眾文化的優(yōu)勢在于受眾廣,流傳快,影響也廣,易深入人心。其中的優(yōu)秀文化產品在

53、注重愉悅大眾的同時同樣具有很高藝術品位,深厚嚴肅的文化內涵同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相結合,在審美教育方面具有很大價值,是不可忽視的美育資源。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強調愉悅大眾,又必然會產生一些庸俗化傾向,同時追求流行還會造成千篇一律的模式化、類型化傾向,這些對于美育具有負面影響,不利于提高大眾的審美鑒賞力。所以對大眾文化應正確評價,積極開掘,仔細辨析,用優(yōu)批劣。第八章 青少年發(fā)展與美育一、單項選擇題1、提出“自我認同”說的是(BA埃里克森)。2、兒童審美心理的綜合性特征是(C直觀性、創(chuàng)造性、純真性)。3、提出“原本性音樂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奧爾夫是哪國人?(A德國)4、青少年審美活動的情感性特

54、征表現為(A豐富、多變、浪漫)。二、判斷正誤1、青少年發(fā)展在人的發(fā)展中的地位在于它是身體發(fā)展的加速期。答:錯。青少年時期確實是個體身體發(fā)展的加速期,但是這并不能代表它在人的發(fā)展中的地位。正確的理解應該是:青少年發(fā)展是個體的自我認同的關鍵階段,是個體在消除認同性危機的過程中建立成熟的自我人格的決定性的轉折點。2、完美的青春形象指的是充滿活力的外在形態(tài)和優(yōu)雅得體的氣質風度的統(tǒng)一。答:錯。這樣的理解不完全。完美的青春形象應是充滿活力的外在形態(tài)、優(yōu)雅得體的修養(yǎng)風度和遠大高尚的理想情操的統(tǒng)一。這三個層次由外而內,內涵與外在有機的統(tǒng)一,共同塑造青少年的理想形象。3、青少年美育的基本原則是以活動為中心。答:

55、對。以活動為中心符合青少年活力充沛、活潑好動的特點,而且美育的基礎是個體的審美體驗,只有在豐富多樣的審美實踐活動中,青少年才能積累審美經驗、發(fā)展審美能力,豐富審美趣味,確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成為具有審美能力的個體。三、簡答題3、兒童的審美活動具有哪些特征? 答:兒童的審美活動特征,表現在四個方面:以好奇心為動力,具有鮮明的游戲精神,主觀化色彩較濃,注重直觀形式。4、如何理解青少年審美活動的差異性特征?答:青少年的審美態(tài)度、審美趣味變化很大,他們的審美活動具有明顯的差異性特征。這種差異主要表現為個性人格的差異、性別差異和不同年齡段的差異。5、青少年美育目標包含哪些內容?答:青少年美育目標包括五個方面,即青春形象的塑造,想象力的激發(fā),理性能力的培養(yǎng),價值取向的引導和健康人格的生成。四、論述題1、了解實際談談你對青少年美育原則的理解?;卮鹛崾荆呵嗌倌昝烙脑瓌t有四條:以活動為中心;激發(fā)與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