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性習題及答_第1頁
互換性習題及答_第2頁
互換性習題及答_第3頁
互換性習題及答_第4頁
互換性習題及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習題第一章:緒論一、判斷題(X)1.為了使零件具有完全互換性,必須使零件的幾何尺寸完全一致。(X)2.有了公差標準,就能保證零件的互換性。(V)3.為使零件的幾何參數(shù)具有互換性,必須把零件的加工誤差控制在給定的公差范圍內。(V)4.完全互換的裝配效率必定高于不完全互換。二、選擇題1 .保證互換性生產(chǎn)的基礎是(A)oA.標準化B.生產(chǎn)現(xiàn)代化C.大批量生產(chǎn)D.協(xié)作化生產(chǎn)2.下列論述中正確的有(ADE)oA.因為有了大批量生產(chǎn),所以才有零件互換性,因為有互換性生產(chǎn)才制定公差制.B.具有互換性的零件,其幾何參數(shù)應是絕對準確的。C.在裝配時,只要不需經(jīng)過挑選就能裝配,就稱為有互換性。

2、D.一個零件經(jīng)過調整后再進行裝配,檢驗合格,也稱為具有互換性的生產(chǎn)。E.不完全互換不會降低使用性能,且經(jīng)濟效益較好。三、填空題:1 .根據(jù)零部件互換程度的不同,互換性可分(完全)互換和(不完全)互換。2 .互換性是指產(chǎn)品零部件在裝配時要求:裝配前(不經(jīng)挑選),裝配中(不需調整或修配),裝配后(能滿足功能要求)。3 .公差標準是對(幾何量誤差)的限制性措施,(采用相應的技術措施)是貫徹公差與配合制的技術保證。4 .優(yōu)先數(shù)系的基本系列有:(R5)(R10)(R20)(R40)和R80,各系列的公比分別為:(痂)(阮)(2010)(4折0)和(8010)。5 .公差類型有(尺寸(角度)公差,(形狀)

3、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6 .零件幾何要求的允許誤差稱為(幾何量公差),簡稱(公差)。四、問答題:1 .什么叫互換性?它在機械制造業(yè)中有何作用?答:*互換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規(guī)格的零(部)件中,在裝配時不作任何選擇,附加調整或修配,能達到預定使用性能的要求。*它在機械制造業(yè)中的作用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設計方面,可簡化設計程序,縮短設計周期,并便于用計算機輔助設計;(2)在制造方面,可保證優(yōu)質高效生產(chǎn);(3)在使用方面,使機器維修方便,可延長機器壽命。第二章:光滑圓柱體結合的公差與配合一、判斷題:(V)1,基本偏差決定公差帶的位置,標準公差決定公差帶的大小。(X)2.孔的基本偏差

4、即下偏差,軸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V)3,配合公差的大小,等于相配合的孔軸公差之和。(X)4.最小間隙為零的配合與最小過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實質相同。二、選擇題:1.430g6與430g7兩者的區(qū)別在于(D)。A.基本偏差不同B.下偏差相同,而上偏差不同C.公差值相同D.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同2 .當相配合孔、軸既要求對準中心,又要求裝拆方便時,應選用(C)。A.間隙配合B.過盈配合C.過渡配合D.間隙配合或過渡配合3 .相互結合的孔和軸的精度決定了(A)A、配合精度的高低B、配合的松緊程度C、配合的性質4 .公差帶相對于零線的位置反映了配合的(B)A、精確程度B、松緊程度C、松緊變化的程度

5、三、填空題:1 .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結合的(孔和軸)公差帶的關系。2 .配合公差是指(允許間隙或過盈的變動量),它表示(配合精度)的高低。3 .常用尺寸段的標準公差的大小,隨基本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隨公差等級的提高而(減?。?。5 .尺寸公差帶具有(大?。┖停ㄎ恢茫﹥蓚€特性。尺寸公差帶的大小由(公差值)決定;尺寸公差帶的位置由(極限偏差)決定。6 .配合公差帶具有(大?。┖停ㄎ恢茫﹥蓚€特性。配合公差帶的大小由(配合公差值)決定;配合公差帶的位置由(極限間隙或極限過盈)決定。8 .配合分為間隙配合、(過盈配合)和(過渡配合)。(P12)9 .選擇基準制時,應優(yōu)先選用(基孔制)配合,

6、原因是(可減少孔公差帶數(shù)量)。(P38)10 .(H7/k6或K7/h6)用于過渡配合的精密定位。(P43)11 .一般公差分為(精密級f)、(中等級m)、(粗糙級c)、(最粗級v)四個等級。(P44)12 .公差等級的選擇原則是(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選用(較低)的公差等級。(P39)四、問答題:1何謂泰勒原則?其內容如何?答:(1)孔或軸的作用尺寸不允許超過最大實體尺寸。(2)孔或軸任意位置的實際尺寸不允許超過最小實體尺寸。2 .配合分哪幾類?各類配合中孔和軸公差帶的相對位置有何特點?答:配合分三類:間隙配合、過渡配合和過盈配合。間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上方;過盈配合中孔的公

7、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下方;過渡配合中孔的公差帶和軸的公差帶相互重疊。3 .為什么要規(guī)定基準制?為什么優(yōu)先采用基孔制?答:標準公差帶形成多種配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了兩種配合基準制:基孔制和基軸制。一般情況下優(yōu)先選用基孔制配合是考慮中、小尺寸孔常采用定尺寸刀具加工,這樣可以減少定尺寸刀具、量具的品種、規(guī)格、數(shù)量,而大尺寸刀具則考慮習慣、方便,也采用基孔制。4 .選定公差等級的基本原則是什么?答:在首先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降低精度要求,使綜合經(jīng)濟效果為最好5 .基準制的選用原則是什么?答:主要考慮工藝的經(jīng)濟性和結構的合理性,一般情況下,優(yōu)先采用基孔制,這樣可以減少備用的定值孔用刀具、量具的種類,經(jīng)濟效

8、益比較好。6 .那些情況下,采用基軸制?答:以下情況下,采用基軸制1)直接用冷拉鋼材做軸,不再加工2)與標準件配合,如滾動軸承外環(huán)外徑、標準圓柱銷外徑與孔的配合。3)儀器、儀表和鐘表中的小尺寸段的公差與配合4)同一基本尺寸,一軸多孔且配合性質不同時五.綜合題:1.計算由表中空格處的數(shù)值,并按規(guī)定填寫在表中基本尺寸孔軸Xmax或YminXmin或YmaxTfESEITheseiTs45一0.025一0.0500.0250一0.0160.0160.0090.0500.0412.計算由表中空格處的數(shù)值,并按規(guī)定填寫在表中基本尺寸孔軸Xmax或YminXmin或YmaxTfESEITheseiTs30

9、+0.086+0.0650.0210一0.0130.013+0.099+0.0650.0342、下列配合中,分別屬于哪種配合制和哪類配合,并確定孔和軸的最大間隙或最小過盈,最小間隙或最大過盈(1)45H8(00.039)f7(北55)Xmax=+0.089mmXmin=+0.025mm基孔制、間隙配合(2)70G1O(:.0;0)皿心向)Xmax=+0.250mmXmin=+0.010mm基軸制、間隙配合Xmax=+0.019mmYmax=-0.015mm基軸制、過渡配合0.063、(4)150H8露r8(霆63)Ymax=-0.126mmYmin=0mm基孔制、過盈配合第三章:測量技術基礎一

10、、判斷題:(X)1.測量儀器的分度值與刻度間距相等。(X)2.量塊按“級”使用時忽略了量塊的檢定誤差。(V)3.一般說來,測量誤差總是小于加工誤差。(V)4.在相對測量中,儀器的示值范圍應大于被測尺寸的公差值。二、選擇題:1 .精密度是表示測量結果中(B)影響的程度A、系統(tǒng)誤差大小B、隨機誤差大小C、粗大誤差大D、極限誤差2 .電動輪廓儀是根據(jù)(A)原理制成的。A.針描B.印模C.干涉D.光切3 .絕對誤差與真值之比叫(D)A、粗大誤差B、極限誤差C、剩余誤差D相對誤差4 .用比較儀測量零件時,調整儀器所用量塊的尺寸誤差,按性質為(C)A、粗大誤差B、隨機誤差C、系統(tǒng)誤差D、相對誤差三、填空題

11、:1 .測量是將(測量對象)與(單位量或標準量)進行比較,并確定其(比值)的實驗過程。2 .按“級”使用量塊時量塊尺寸為(公稱尺寸),按“等”使用時量塊尺寸為(檢定尺寸)。3 .測量誤差是指被測量的(實際測得值)與其(真值)之差。4 .測量誤差按其特性可分為(隨機誤差)、(系統(tǒng)誤差)和(粗大誤差)三類。(P62)5 .系統(tǒng)誤差可用(修正法)、(抵償性)等方法消除。6 .測量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可歸納為(計量器具誤差)、(方法誤差)、(環(huán)境誤差)、(人員誤差)。7 .安全裕度由被檢工件的(公差大?。┐_定,其作用是(保證產(chǎn)品質量)。(P133)四、問答題:1.測量和檢驗有何不同特點?答:測量是指為確定被

12、測幾何量的量值而進行的實驗過程;檢驗是確定被測幾何量是否在規(guī)定的極限范圍之內,從而判斷是否合格,而不能得由具體的量值。3 .簡述測量的含義和測量過程的四要素。答:測量是將被測幾何量的量值和一個作為計量單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求得其比值的過程。測量過程應包括被測對象、計量單位、測量方法和測量精度四要素。4 .“示值范圍”和“測量范圍”有何區(qū)別?答:“示值范圍”指計量器具所能顯示或指示的最低值或最高值的范圍;“測量范圍”指在允許的誤差限內,計量器具所能測生的被測量的范圍。5,測量誤差按其性質可分為哪幾類?各有何特征?實際測量中對各類誤差的處理原則是什么?答:測量誤差按其性質可分為系統(tǒng)誤差、隨機誤差和

13、粗大誤差三大類。系統(tǒng)誤差在相同條件下,多次測量同一值時,誤差的絕對值和符號均保持不變或按某一規(guī)律變化;隨機誤差在相同條件下,多次測量同一值時,誤差的絕對值和符號以不可預定的方式變化;粗大誤差是超生規(guī)定條件下預計的誤差。實際測量中對系統(tǒng)誤差用修正法消除;對隨機誤差可通過概率統(tǒng)計方法尋求和描述規(guī)律,評定其影響程度;對粗大誤差按一定規(guī)則予以剔除。五、綜合題:1,試用91塊一套的量塊組合由尺寸51.987的量塊組。解:51.987mm)1.007第一量塊尺寸1.007mm50.98)1.48第二量塊尺寸1.48mm49.5)9.5第三量塊尺寸9.5mm40第四量塊尺寸40mm第四章:形狀和位置公差及檢

14、測一、判斷題:(,)1.當包容原則用于關聯(lián)要素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邊界。(V)2.最小條件是被測要素對基準要素的最大變動量為最小。(X)3.跳動公差帶不可以綜合控制被測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狀。(X)4.對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狀公差要求時,形狀公差值應大于位置公差值。二、選擇題:1 .形位公差帶的形狀決定于(D)A.形位公差特征項目B.形位公差標注形式C.被測要素的理想形狀D.被測要素的理想形狀、位置公差特征項目和標注形式2 .在圖樣上標注形位公差要求,當形位公差前面加注時,則被測要素的公差帶形狀應為(B)。A.兩同心圓B.圓形或圓柱形C.兩同軸線圓柱面D.圓形、圓柱形或球形

15、3 .徑向全跳動公差帶的形狀和(C)公差帶的形狀相同。A.同軸度B.圓度C.圓柱度D.位置度4 .公差原則是指(D)。A.確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則B.制定公差與配合標準的原則C.形狀公差與位置公差的關系D.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的關系105 .最大實體要求應用于被測要素時,被測要素的體外作用尺寸不得超生(D)oA.最大實體尺寸B.最小實體尺寸C.實際尺寸D.最大實體實效尺寸6.最大實體尺寸是指(C)。A.孔和軸的最大極限尺寸B.孔和軸的最小極限尺寸C.孔的最小極限尺寸和軸的最大極限尺寸D.孔的最大極限尺寸和軸的最小極限尺寸三、填空題:1 .形狀公差是單一(實際要素)對其(理想要素)的允許變動量,形狀公

16、差帶是單一(實際)被測要素(允許變動)的區(qū)域。2 .圓度公差帶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qū)域),圓柱度公差帶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同軸圓柱面之間的區(qū)域)。3 .定向公差是關聯(lián)被測要素對基準要素在規(guī)定(方向)上所允許的(變動量)。(P85)4 .定向公差帶相對基準有確定的(方向),并且公差帶的位置可以(浮動);定向公差帶具有(綜合控制)被測要素的(方向和形狀)的職能。(P85)5 .定位公差是關聯(lián)被測要素對基準要素在(位置)上所允許的(變動量)。(P88)6 .定位公差帶具有確定的(位置),但對于基準的尺寸為(理論正確尺寸);定位公差帶具有(綜合控制)被測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狀)的

17、功能。(P88)7 .公差原則是處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關系的規(guī)定。(P93)ii8 .獨立原則是指圖樣上給定的每一個尺寸和形狀、位置要求均是(獨立)的,應(分別滿足)要求。9 .相關要求是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相互有關)的(公差要求)10 .包容要求表示實際要素應遵守其(最大實體邊界),其局部實際尺寸不得超過(最小實體尺寸)。12代號解釋代號公差帶形狀由30G7軸線對由16H6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由0.04mm直徑為由0.04mm且匕基準軸線同軸的圓柱面內的區(qū)域©(50.04B圓錐面對由16H6孔軸線的斜向圓跳動公差為0.05mm在與基準軸線同軸且母線垂直于被測圓錐面母線的測量

18、圓錐面上,沿母線方向寬度為0.05mm的圓錐面區(qū)域0.05B右端面對由16H6孔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0.02mm距離為0.02且垂宜基準軸線的兩平行面間的區(qū)域,0,02B4e8H9孔軸線相對第一基準右端面和第_基準由16H6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直徑為0.1mm直徑為由0.01mm且以線的理想位置為軸線的圓柱面內的區(qū)域4|0.1AB,說明圖5中形位公差代號的含義四、綜合題1.按表的內容13圖56.按表的內容,說明圖6中形位公差的代號的含義代號解釋代號意義公差帶形狀|£70.03底面平面度公差為0.03mm距離為0.03mm的兩平行平面間的區(qū)域D.05J2-e50孔公共軸線在給定一個方向上

19、相對底面的平行度公差為0.05mm距離為0.05mm且平行于基準平面的兩平行平面問的區(qū)域2-e50孔的圓柱度公差為0.004mm半徑差為0.004mm的兩同軸圓柱面之間的區(qū)域0,0Mj2-4)50孔的軸線對它們的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00.02mm直徑為由0.02mm且匕基準軸線同軸的圓柱面內的區(qū)域嘛B-C毆1的。2口-口兩處|00。417/圖大3.如圖7所示,被測要素采用的公差原則是最大實體原則_,最大實體尺寸是60mm,最小實體尺60.19mm實效尺寸59.95mm。垂直度公差給定值是0.05垂直度公差最大補償值是0.19mm設孔的橫截面形狀正確,當孔實際尺寸處處都為中60mm時,垂直度公

20、差允許值是0.05mm,當孔實際尺寸處處都為中60.10mm時,垂直度公差允許值是0.15mm。門二*,招戶IU*4.如圖8所示,被測要素采用的公差原則是包容原則最大實體尺寸是-20mm最小實體尺寸是419.98mm實效尺寸是20.01mm當該軸實際尺寸處處加工到20mm時,垂直度誤差允許值是0mm當該軸實際尺寸處處加工到19.98mm時,垂直度誤差允許值是0.01mm15圖例采用公差原則邊界及邊界尺寸mm給定的形位公差mm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mma獨立原則無0.0080.008b包容要求最大實體邊界2000.021c最大實體要求最大實體實效邊界39.90.10.2第五章表面粗糙度一、判斷

21、題:(,)干涉法測量表面粗糙度的儀器是干涉顯微鏡(,)零件的尺寸精度越高,通常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值相應取得越小。(X)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則其尺寸公差亦必定很小。(,)當表面要求耐磨時,可以選用Ra、Ry、Rp。16二、選擇題:1 .表面粗糙度代(符)號在圖樣上應標注在(ABD)A,可見輪廓線上D,符號尖端從材料外指向被標注表面B,尺寸界線上E,符號尖端從材料內指向被標注表面C.虛線上2 .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則零件的ABA.耐磨性好D.傳動靈敏性差B.配合精度高E,加工容易C.抗疲勞強度差/3 .表面粗糙度代號陟表示CDoA. Ry6.3mD.小于等于Ra6.3mB. Rz6.3mE.大于R

22、a6.3mC.以機加工方法獲得的表面三、填空題:1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所具有的較?。ㄩg距和峰谷)所組成的微觀(幾何形狀)誤差。2 .國家標準中規(guī)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評定參數(shù)有(Ra)、(Ry)、(Rz)三項。3 .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shù)有(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Rz)(輪廓最大高度Ry),(輪廓微觀不平度的平均距離SW,(輪廓的單峰平均間距S),(支撐長度率Tp)4 .表面粗糙度檢測方法有:(比較法)用光切粗糙度樣塊比較、(針描法)用電動輪廓儀測量、(光切法)用光切顯微鏡測量、(干涉法)用干涉顯微鏡測量。17四、問答題1表面結構中粗糙度輪廓的含義是什么?它對零件的使用

23、性能有什么影響?答:表面結構中粗糙度輪廓的含義是指零件表面由間距很小的微小峰、谷所形成的微觀幾何誤差。它對零件的使用性能中的耐磨性、耐腐蝕性和耐疲勞性以及配合性質的穩(wěn)定性均有影響2為什么在表面粗糙度輪廓標準中,除了規(guī)定“取樣長度”外,還規(guī)定“評定長度”?答:由于零件表面的微小峰、谷的不均勻性,在表面輪廓的不同位置的取樣長度上的表面粗糙度輪廓測量值不盡相同。為了更可靠地反映表面粗糙度輪廓的特性,應測量連續(xù)的幾個取樣長度上的表面粗糙度輪廓,即規(guī)定“評定長度”。3 .在機械加工過程中,被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答:是由于刀痕、材料的塑性變形,工藝系統(tǒng)的高頻震動,刀具與被加工表面的摩擦等原因

24、引起的。4 .表面粗糙度對零件的使用性有什么影響?答:它對零件的配合性能、耐磨性、抗腐蝕性、接觸剛性、抗疲勞強度、密封性及外觀都有影響。185 .表面粗糙度高度參數(shù)允許值的選用原則是什么?答:總的原則是在滿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選用較大的優(yōu)先數(shù)值,具體地說1 )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允許值應小于非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2 )受循環(huán)載荷的表面及易引起應力集中的表面(如圓角,溝槽)粗糙度允許值要小。3 )配合性質相同時,零件尺寸小的比尺寸大的表面粗糙度允許值要小,同一公差等級,軸比孔的表面粗糙度允許值要小,同一公差等級,軸比孔的表面粗糙度要小4 )運動速度高,單位壓力大的摩擦表面應比運動速

25、度低單位壓力小的摩擦表面粗糙度允許值要小5 )一般來講,表面形狀精度要求高的表面,表面粗糙度要小6 )在選定表面粗糙度時,要考慮加工方法和經(jīng)濟效果。五、綜合題:1 .將表面粗糙度符(代)號標注在圖上,要求:(1)用任何方法加工d3圓柱面,Ra最大允許值為3.2以m(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di孔,要求Ra最大允許值為3.2以m(3)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a,要求Ry最大允許值為3.2以R1(4)其余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Ra允許值為25以m,19答案圖圖中al、a2粗糙度高度參數(shù)代號及其參數(shù);b加工要求、鍍覆、表面處理或其他說明等;c取樣長度(mm)或波紋度(m);d加工文理方向符號

26、;e加工余量(mm);f粗糙度間距參數(shù)值(mm)或輪廓支承長度率。第六章:光滑工件尺寸的檢測一、判斷題:(V)1.安全裕度A值應按被檢驗工件的公差大小來確定。(,)2.驗收極限是檢驗工件尺寸時判斷合格與否的尺寸界限。(,)3.通規(guī)用來控制工件的作用尺寸,止規(guī)用來控制工件的實際尺寸。(X)4.光滑量規(guī)通規(guī)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極限尺寸。(,)5.量規(guī)工作部分的形狀誤差應控制在定形尺寸公差帶的范圍內,即采用包容要求。(P139)20選擇題:1 .對檢驗425H7(產(chǎn)mm)6孔用量規(guī),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E。A.該量規(guī)稱塞規(guī)B.該量規(guī)通規(guī)最大極限尺寸為25.021mm。C.該量規(guī)通規(guī)最小極限尺寸為2

27、5mmD.該量規(guī)止規(guī)最小極限尺寸為25mmE.該量規(guī)止規(guī)最大極限尺寸為25.021mm。2 .檢驗M0H7(°a025mm)CE量規(guī),其ACE(已知量規(guī)制造公差T=3即,位置要素Z=4g)A.通規(guī)上偏差為+0.0055mmD.止規(guī)最大極限尺寸為40.0055mmB.通規(guī)下偏差為+0.0055mmE.止規(guī)上偏差為+0.025mmC.通過磨損極限尺寸為40mm3 .下列論述正確的有BCoA.孔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Dmax一形位公差。B.孔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最大實體尺寸一形位公差.C.軸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dmax十形位公差。D.軸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實際尺寸十形位誤差.E.最大實體實效

28、尺寸=最大實體尺寸。214 .某軸10oo.0i5mMB則ADEOA.被測要素遵守MM他界。B.被測要素遵守MMV他界。C.當被測要素尺寸為10mm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0.015mm。D.當被測要素尺寸為9.985mm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0.015mm。E.局部實際尺寸應大于等于最小實體尺寸。5 .某孔10;015mmE則AC。A.被測要素遵守MM3界。B.被測要素遵守MMVM界。C.當被測要素尺寸為10.015mm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0.015mmD.當被測要素尺寸為10.01mm時,允許形狀誤差可達0.01mm。E.局部實際尺寸應大于或等于最小實體尺寸。三、填空題:1 .通規(guī)的

29、基本尺寸等于(最大實體尺寸),止規(guī)的基本尺寸等于(最小實體尺寸)。2 .根據(jù)泰勒原則,量規(guī)通規(guī)的工作面應是(全形)表面,止規(guī)的工作面應是(點狀)表面。223 .測量6600009mm(E軸用工作量規(guī)通規(guī)的最大極限尺寸為(59.994)mm(已知量規(guī)公差T=6即,位置要素Z=9pm)o(P141)(軸用通規(guī)上偏差Tsd=es-Zi+Ti/2=0-0.009+0.006/2=-0.006,60-0.006=59.994軸用通規(guī)下偏差Tid=es-Zi-Ti/2=0-0.009-0.006/2=-0.012,60-0.012=59.988)4.測量G6000.019mm(E軸用工作量規(guī)止規(guī)的最小極限

30、尺寸為(59.981)mni(已知量規(guī)公差T=6即,位置要素Z=9m)。(軸用止規(guī)上偏差Zsd=ei+T1=-0.019+0.006=-0.013,下偏差Zid=ei=-0.019)5 .測量625H7苫21mm©孔用工作量規(guī)通規(guī)的最小極限尺寸為(25.0022)mm(已知:塞規(guī)制造公差T1=0.0024mm,位置要素Z1=0.0034,形狀公差T1/2=0.0012)(孔用通規(guī)上偏差Ts=EI+Z1+T1/2=0+0.0034+0.0024/2=+0.0046,25+0.0046=25.0046孔用通規(guī)下偏差Ti=EI+Z1-T1/2=0+0.0034-0.0024/2=+0.00

31、22,25+0.0022=25.0022)6 .測量625H7/021mm(E孔用工作量規(guī)止規(guī)的最大極限尺寸為(25.021)mni(已知:塞規(guī)制造公差T1=0.0024mm,位置要素Z1=0.0034,23形狀公差T1/2=0.0012)(孔用止規(guī)上偏差Zs=ES=+0.021,下偏差Zi=ES-T1=0.021-0.0024=+0.0186,四、問答題:1#量塊按用途可分哪三種?其使用的順序如何?答:量規(guī)按用途可分為:工作量規(guī)、驗收量規(guī)和校對量規(guī)三種。使用順序是:操作者應該使用新的或磨損較少的量規(guī);檢驗部門應該使用與操作者具有相同形式且已磨損較多的量規(guī);而且用戶在用量規(guī)驗收產(chǎn)品時,通規(guī)應該

32、接近工件的最大實體尺寸,而止規(guī)應該接近工件的最小實體尺寸。這樣規(guī)定的目的,在于盡量避免工人制成合格的工件被檢驗人員或用戶判為不合格品。2#國家標準如何規(guī)定量規(guī)尺寸公差帶?為什么這樣規(guī)定?答:GB1957-81光滑極限量規(guī)規(guī)定工作量規(guī)尺寸公差帶采用內縮極限,見答案圖。量規(guī)尺寸公差帶T和通規(guī)尺寸公差帶位置要素Z的數(shù)值可查有關表格。這樣,用標準規(guī)定的量規(guī)檢驗孔、軸時,孔、軸的作用尺寸能保證不超過孔、軸的最大和最小實體尺寸,也就有效地保證了產(chǎn)呂的楊合性質和互換性。24一鬃圖5-1外孔用量規(guī)公差帶困bJ軸用量斑公差需用第七章滾動軸承與孔、軸結合的互換性一、判斷題:(X)1,滾動軸承內圈米用基孔制,其下偏

33、差為零。(,)1.滾動軸承配合,在圖樣上只須標注軸頸和外殼孔的公差帶代號。(,)3.對于某些經(jīng)常拆卸,更換的滾動軸承,應采用較松的配合。(,)4.軸承的旋轉速度愈高,應選用愈緊的配合。(,)5.滾動軸承尺寸愈大,選取的配合應愈緊。(V)6.輕合金殼體比鋼或鐵殼體采用的配合要緊些。(P163)二、選擇題:1 .在臥式車床上車偏心零件而未加配重平衡,其主軸前軸承的外圈承受(C),內圈承受(B)oA.局部負荷B.循環(huán)負荷C.擺動負荷2 .某滾動軸承承受三個大小和方向均不變的徑向負荷,則固定套圈承受(A)A.局部負荷B.循環(huán)負荷C,擺動負荷253 .滾動軸承內圈與基本偏差為r、nrn的軸頸形成(B)配

34、合。A、間隙B、過盈C、過渡4 .我國機械制造業(yè)中,目前應用面最廣、使用量最大的是E軸承。A./P2級B./P4級C./P5級D./P6級E./P0級5 .選擇滾動軸承與軸頸、外殼孔的配合時,首先應考慮的因素是(B)A.軸承的徑向游隙B.軸承套圈相對于負荷方向的運轉狀態(tài)和所承受負荷的大小C.軸和外殼的材料和機構D.軸承的工作溫度三、填空題:1 .滾動軸承內孔作為(基準)孔,其直徑公差帶布置在零線(下側)。2 .滾動軸承外圈作為(基準)軸,其直徑公差帶布置在零線(下側)。3 .通常情況下,軸承內圈與軸一起轉動,要求配合處有(一定的過盈)。4 .剖分式外殼相對于整體式外殼,配合應選得較(松)。5

35、.對精密機床的(輕負荷)軸承,常采用(較?。┑拈g隙配合。(P162)6 .滾動軸承的公差等級由軸承的(尺寸公差)和(旋轉精度)決定。(P152)四、問答題:1 .滾動軸承的配合選擇要考慮哪些主要因素?答負荷的類型,負荷的輕重,旋轉速度和旋轉精度,工作溫度,26軸或外殼孔的結構和材料,安裝和拆卸等方面。2 .滾動軸承精度主要包含哪幾方面的內容?答:滾動軸承精度主要是尺寸精度和旋轉精度,也包括內、外圈滾動體的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主要指內徑d、外徑D和寬度B的尺寸公差。旋轉精度主要指內、外圈的徑向圓跳動以及內、外圈的滾道側擺等。3 .滾動軸承內圈與軸頸的配合和外圈與外殼孔的配合分別采用哪種基準制?為

36、什么?滾動軸承內圈內徑公差帶相對于以公稱直徑為零線的分布有何特點?其基本偏差是怎樣規(guī)定的?答:滾動軸承內圈與軸頸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外圈與外殼孔的配合采用基軸制。原因是滾動軸承是標準件。滾動軸承內圈內徑公差帶相對于以公稱直徑為零線的分布特點是在零線以下,基本偏差是上偏差,且為零。第八章尺寸鏈一、判斷題:(,)封閉環(huán)常常是結構功能確定的裝配精度或技術要求,如裝配間隙、位置精度等。(,)3.組成環(huán)是指尺寸鏈中對封閉環(huán)有影響的全部環(huán)。(X)2.零件工藝尺寸鏈一般選擇最重要的環(huán)作封閉環(huán)(,)4.尺寸鏈的特點是它具有封閉性和制約性。二、選擇題:1 .如圖1所示尺寸鏈,屬于減環(huán)的有CE。A.AiB.A2C.

37、A3D.AE.A527A2AlAlA2A3A3A42.如圖A.3.如圖A.E.4.A.E.三、1.2.3.4.空一圖12所示尺寸鏈,屬于減環(huán)的有AiB.AC.AA5圖2D.A3所示尺寸鏈,封閉環(huán)N合格的尺寸有E.A6.10mmB.5.90mmC.5.10mmD.5.70mm6.20mm12+1N8土15,25圖3如圖4所示尺寸鏈,封閉環(huán)25.05mmB.19.75mm20.10mm填空題:尺寸鏈計算的目的主要是進行校核)計算。正計算是根據(jù)給定的(+1015A2510圖4N合格的尺寸有C.20.00mm(公差設計)D.19.50mm計算和(公差組成環(huán))尺寸和極限偏差,計算(閉環(huán))的公差與極限偏差

38、。(P172)反計算是已知(封閉環(huán))的尺寸和極限偏差,計算各(環(huán))的的公差與極限偏差。極值法是從尺寸鏈中(組成(P172)各環(huán))的(極限尺寸)由發(fā)進行尺寸28鏈計算的。(P172)5 .概率法是從尺寸鏈(各環(huán))分布的(實際可能性)由發(fā)進行尺寸鏈計算。(P177)6 .尺寸鏈封閉環(huán)公差等于(各組成環(huán)公差之和)。7 .在建立尺寸鏈時應遵循(最短尺寸鏈)原則。8 .在工藝設計中,尺寸鏈計算是根據(jù)零件圖樣要求,進行(基準換算或確定工序尺寸)。四、問答題:1.什么是尺寸鏈?它有哪幾種形式?答:尺寸鏈是指在機器裝配或加工過程中,由相互連接的尺寸形成封閉的尺寸組。它有多種不同形式,按尺寸幾何特征分為長度尺寸

39、鏈與角度尺寸鏈,按尺寸鏈用途分為裝配尺寸鏈、零件尺寸鏈與工藝尺寸鏈,按其在空間位置分直線尺寸鏈、平面尺寸鏈和空間尺寸鏈。2:尺寸鏈的兩個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尺寸鏈的兩個基本特征是:各尺寸鏈相互連接成封閉形式,即具有封閉性,鏈中莫一尺寸的變動直接受其他尺寸變動的影響,即具有制約性。3 .如何確定一個尺寸鏈封閉環(huán)?如何判別一組成環(huán)是增環(huán)還是減環(huán)?答:尺寸鏈封閉環(huán)是在裝配或加工過程最后形成的一環(huán),裝配尺寸鏈中,封閉環(huán)是由機器裝配精度決定的;工藝尺寸鏈中,封閉環(huán)必須在加工順序確定后才能判斷。組成環(huán)尺寸增大,封閉環(huán)增大是增環(huán),組成環(huán)尺寸增大,封閉環(huán)尺寸反而減小是減環(huán)。294 .求解尺寸鏈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40、?各用于什么場合?答:求解尺寸鏈的基本方法有完全互換法(極值法)和大數(shù)互換法(概率法)。極值法用于尺寸鏈環(huán)數(shù)較少或環(huán)數(shù)較多但精度要求較低的場合;大數(shù)互換法用于精度要求高且環(huán)數(shù)較多的尺寸。五、計算題:1.如圖所示某齒輪機已知Ai=301mm,A2=500.04mm,A3=38霆0mm,A4=30.05mm,試計算齒輪右端面與檔圈左端面的間隙人的變動范圍題20HH圖21題21解:根據(jù)公式A)=A3AiA一人=383053=0ES0=ES3-(EI1+EI2+EI4)=(0.16+0.06+0.04+0.05)mm=+0.31mmEI0=EI3-(ES1+ES2+ES4)=(0.10000)mm=+

41、0.10mm故軸向間隙Ad的變化范圍為0.100.31mni5 .如圖21所示齒輪內孔,加工工藝過程為:先粗鏈孔至帕4.8000.07mm,插鍵槽后,再精鏈孔尺寸至帕5.00k36mm,并同時保證鍵30槽深度尺寸87.90f23mm,試求插鍵槽工序中的工序尺寸A及誤差。解:據(jù)題意,加工最后形成的深度尺寸87.903mm為封閉環(huán)尺寸,畫尺寸鏈圖85/2k84.4/287.9(答案圖)根據(jù)公式計算工序尺寸A及公差、極限偏差。由畫箭頭方法可0.07判斷由:A、85.0000.036mm,為增環(huán),wmm為減環(huán)。84.885、A=87.9+-mm<22.1=(87.9+42.442.5)mm=87

42、.8mm八0.036ES=(0.230-)mm=0.212mm0.07EI=(0-0)mm=0.035mm故工序尺寸A為87.8航5mm第九章:圓錐結合的互換性一、判斷題:(,)1.結構型圓錐裝配終止位置是固定的。31(,)2.位移型圓錐裝配終止位置是不定的(,)3.結構型圓錐配合性質的確定是圓錐直徑公差。(,)4.位移型圓錐配合性質的確定是軸向位移方向及大小。(,)5.圓錐直徑公差帶影響結構型圓錐的配合性質、接觸質量。(,)6.圓錐直徑公差帶影響位移型圓錐的初始位置、接觸質量。二、選擇題:1 .下列錐度和角度的檢測器具中,屬于相對測量法的有ABCoA.角度量塊D.光學分度頭B.萬能角度尺EC

43、.圓錐量規(guī)2 .圓錐公差包括ABCDA.圓錐直徑公差B.錐角公差C.圓錐形狀公差3.圓錐配合的種類有A.間隙配合B.過渡配合C.過盈配合4、具有大角度的棱體有DEACEoDEBDE.圓錐截面直徑公差.圓錐結合長度公差.大尺寸配合.緊密配合A、錐柄B、燕尾槽C、楔D、樺E、V形體三、填空題:1.圓錐配合具有較高的(同軸度)、配合(自鎖性好)、(密封32性好)、可以自由調整(間隙和過盈)等特點。(P184)2 .圓錐公差項目有(圓錐直徑)公差、(圓錐角)公差、圓錐的(形狀)公差和給定(截面圓錐直徑)公差。(P190)3 .對于有配合要求的內外圓錐,其基本偏差按(基孔)制選用;對于非配合圓錐,則選用

44、(JS)或(js)。4 .用圓錐塞規(guī)檢驗圓錐時,若被擦去著色痕在大頭端,說明(內圓錐錐角小了)。圓錐小頭端面超過了兩根該線時,說明(孔徑大了)。四、問答題:1 .對圓錐的配合有什么要求?答:內、外圓錐的配合表面在配合長度LP上應接觸均勻?;婢鄳谝?guī)定范圍內變化。2 .與光滑圓柱配合相比,光滑圓錐配合的優(yōu)點是什么?答:1)具有較高精度的同軸度2)能保證多次重復裝配精度不變3)配合的自鎖性和密封性好4)間隙量或過盈量可以調整五、計算題:1.設有一外圓錐,其最大直徑為100mm最小直徑為中95mm長度為中100mm試確定圓錐角、圓錐斜角和錐度。解:De-deLe100-95二110020圓錐角ae

45、=2o515233圓錐斜角ae=1°25562第十章螺紋結合的互換性一、判斷題:(X)1.螺紋中徑是指螺紋大徑和小徑的平均值。(x)2.螺紋的單一中徑不超由中徑公差帶,則該螺紋的中徑一定合格。(V)3.內螺紋的作用中徑不大于其單一中徑。(V)4.中徑和頂徑公差帶不相同的兩種螺紋,螺紋精度等級卻可能相同。二、選擇題:1 .下列各項中,能引起普通螺紋旋合時干涉的是ABDEoA.螺距累積誤差超差外螺紋單一中徑。B.牙型半角誤差超差D.內螺紋單一中徑小于E.內螺紋小徑小于外螺ABED.小徑誤差E.中徑誤差BCoC、esD、ei紋小徑。C.內螺紋作用中徑小于外螺紋作用中徑2 .可以用普通螺紋中

46、徑公差限制A.螺距累積誤差B.牙型半角誤差誤差C.大徑誤差3 .普通螺紋的基本偏差是一A、ESB、EI344 .下列螺紋中,屬粗牙,大徑公差等級為6級的有BE。A. M10X1-6HD.M30X2-6hB. M20-5g6gE.M16-5h6hC. M10左5H6HS三、填空題:1 .螺紋精度由(螺紋公差帶)與(旋合長度)組成。2 .螺紋精度分為(精密)、(中等)和(粗糙)三種。3 .標準對內螺紋只規(guī)定了兩種基本偏差,即(G)和(H)4 .標準對外螺紋規(guī)定了四種基本偏差,即(e)、(f)、(g)和(h)5 .M24X2-5g6g螺紋中,其公稱直徑為(24mm),大徑公差帶代號為(6g),中徑公

47、差帶代號為(5g),螺距為(2mm),旋合長度為(N)o6 .大徑為30mm螺距為2mm勺普通內螺紋,中徑和小徑的公差帶代號都為6H,短旋合長度,t刻紋代號是(M30X2-6H-S)。7 .螺紋按其用途不同,可分為(緊固)螺紋,(傳動)螺紋和(密封)螺紋。8 .普通螺紋精度標準僅對螺紋的(中徑)規(guī)定了公差,而螺距偏差、半角偏差則由(中徑公差)控制。四、問答題:1 .如何判斷中徑的合格性?答:實際螺紋的作用中徑不超由最大實體牙型的中徑,任一部位的單一中徑不超出最小實體牙型的中徑,視為合格,否則不合格。352 .螺紋中徑對螺紋配合有何意義?答:決定螺紋配合性質的主要幾何參數(shù)是中徑1 )為了保證螺紋

48、的旋和性,對于普通內螺紋最小中徑應大于外螺紋的最大中徑。2 )為了保證連接強度和緊密性,內螺紋最小中徑與外螺紋最大中徑不能相差太大。3 )從經(jīng)濟性考慮,中徑公差等級應盡量低一些。4 )為了保證傳動精度,螺紋中徑公差等級不能太低3.解釋下列螺紋標記的含義:(1)M10x1-5g6gS(2)M10x16H(3)M20x2左6H/5g6g(4)M10-5g-40(5)M366H/6g(6)M36X25g6g-20答:M10:米制細牙普通螺紋;10:公稱直徑;1:螺距;5g:中徑公差帶代號;6g:頂徑公差帶代號;S:短旋合長度。M36X25g6g_20旋合長度為20mm頂徑公差帶代號36中徑公差帶代號

49、螺距(細牙)公稱直徑(大徑)普通螺紋代號第十一章:鍵和花鍵互換性一、判斷題:(X)1.國家標準規(guī)定、矩形花鍵采用大徑定心的方式。(,)2.花鍵的等分度公差、對稱度公差均遵守獨立原則。(,)3.國家標準規(guī)定,花鍵的等分度公差等于花鍵的對稱度公差值。(,)4.用量規(guī)來檢驗花鍵時,綜合量規(guī)只用通規(guī),而單項量規(guī)只用止規(guī)。(V)4.綜合量規(guī)用于控制被測花鍵的最大實體邊界,單項止規(guī)用于控制最小實體尺寸。二、選擇題:1 .軸槽和輪轂槽對軸線的裝配性和工作接觸情況。A.平行度B誤差將直接影響平鍵聯(lián)接的可B.對稱度2 .國家標準規(guī)定,花鍵的定心方式采用A.大徑B.小徑3 .標準對平鍵的鍵寬尺寸b規(guī)定有(A.一種

50、B.兩種C.三種4 .平鍵的(A)是配合尺寸。C.位置度B定心C.鍵寬)公差帶。.四種A.鍵寬與槽寬寬和鍵高B.鍵高與槽深.鍵長與槽長D.鍵375.矩形花鍵聯(lián)結采用的基準制為(A)。A.基孔制B.基軸制C.非基準制D.基孔制或基軸制三、填空題:1 .鍵寬的公差帶為(h9),軸槽的公差帶有(H9),(N9),(P9)三種。2 .矩形花鍵的主要幾何參數(shù)有(大徑)、(小徑)和(鍵寬)3 .矩形花鍵聯(lián)接的配合代號為6x23f7X26a11X6d10,其中6表示(鍵齒數(shù)),23表示(小徑),26表示(大徑),是(小徑)定心。4 .花鍵用綜合通規(guī)和單項止規(guī)檢驗時,綜合通規(guī)(通過)而單項止規(guī)(不通過),則花鍵合格,否則花鍵不合格。5 .平鍵配合是一種(基軸)制的配合,配合種類只有三種,(較松)鍵連接,(一般)鍵聯(lián)接和(較緊)鍵聯(lián)接,其中(較松)鍵聯(lián)接是間隙配合。(一般)鍵聯(lián)接和(較緊)鍵聯(lián)接是過渡配合。6 .平鍵和半圓鍵都是靠鍵和鍵槽的(側)面?zhèn)鬟f扭矩。7 .花鍵聯(lián)結與單鍵聯(lián)結相比,其主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