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學教學大綱_第1頁
明清文學教學大綱_第2頁
明清文學教學大綱_第3頁
明清文學教學大綱_第4頁
明清文學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古代文學(A五明清部分理論課程教學大綱課程中文名稱(課程英文名稱)明清文學(ChineseLiteratureintheMingandQingDynasties)課程代碼:0014216學分/總學時:54開課單位:人文學院面向專業(yè):漢語言文學、課程性質、目的和任務本課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確立面向21世紀的教育戰(zhàn)略,堅持古為今用的原則。通過本課程教學,要求學生一般掌握明清時期主要的文學樣式(如傳奇、擬話本、章回小說等)的特點及發(fā)展概況;牢固掌握本時期著名作家作品的思想藝術特色;對本時期其它文學現(xiàn)象(如詩詞、散文、散曲、說唱等)有一般了解。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我

2、國古代文學的多方面的發(fā)展過程,尤其是認識在“雅文學”之外,還有大量的、內容深刻的“俗文學”;也使學生通過研讀本時期的文學作品,加深認識封建時代末期中國社會的風俗民情、思想潮流以及社會的變遷等;提高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弘揚中華文化而努力。二、學習本課程學生應掌握的前設課程知識古代漢語、文學理論三、課程基本要求(一)中國古代文學是占總課時比重較大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必修課。在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中,“中國古代文學”擔負著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古代文學學養(yǎng)的重要任務。通過教學,使學生能較好地具備獨立研究某些簡單問題的能力。(二)文學史知識由三部分組成:1、各個歷史階段的各

3、種文學樣式分類的總論,著重說明總貌,理清線索,指出特點,把發(fā)生、發(fā)展、興衰娘遞的原因、過程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提示明白。2、作家作品的評析,包括對文學史上有深遠影響的作家作品的較全面地評析,次要作家作品主要特點的評介,以及對一般作家作品的簡介。3、是某些文體特點的專章介紹。四、學時分配章節(jié)標題課內學時數(shù)課外學時數(shù)理論授課實驗(或實踐)A章明代文學概說2第F明代的詩文創(chuàng)作2第三章三國演義5第四章水滸傳5第五章明代的戲劇2湯顯祖5第七章西游記5第八章金瓶梅和明代中后期其他長篇小說3第九章明代的白話短篇小說2第d早清代文學概說2第d一章清初至清中葉的詩、文、詞、散曲2第d卜F洪昇和長生殿2第十三章

4、孔尚任和桃花扇3第十四章蒲松齡與聊齋志異4第十五章吳敬梓與儒林外史4絡1紅樓夢6弟r八早總計54四、課程內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明代文學概說目的要求1、介紹明代文學賴以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2、了解明代文學與當時社會思潮的關系,明代文學的主要成就。3、了解明代文壇相繼出現(xiàn)的文學流派及其主張。第二章明代的詩文創(chuàng)作目的要求1、介紹明代詩文的分期。2、了解明代詩文的主要流派及作家作品。3、了解明代詩文流派的文學主張。教學內容明前期詩文:明初詩文的代表作家是宋濂、劉基、高啟等人。他們都是由元入明的作家,經(jīng)歷過元末明初的大動蕩,寫出了一些反映社會、表達心聲的作品。此外,明前期詩文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了以臺閣重臣楊士奇、

5、楊榮、楊溥為代表的“臺閣體”;也出現(xiàn)了以李東陽為領袖的“茶陵派”,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三楊”及其末流粉飾太平、緩弱淺俗的詩風。明中期詩文:這一時期的明代文壇,流派甚多,著名的有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等。他們在詩文創(chuàng)作的理論方面盡管見解不一,但都各有建樹,對活躍明代文壇有一定的貢獻。此外,唐寅、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多才多藝,號稱“吳中四才子”。明后期詩文:這一時期重要的作家有李贄、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以及鐘惺、譚元春、張岱、陳子龍、張溥、夏完淳等。他們在詩文創(chuàng)作方面各有傳世的作品,顯示了晚明詩文的實績。明代的散曲和民歌:明代散曲的發(fā)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明初至成化年間,主要作家有

6、朱權、朱有0等;二是弘治至嘉靖年間,主要作家有陳鐸、王九思、王磐、康海等;三是嘉靖至明末,此時,北曲迅速衰落,南曲成了曲壇的主流。至于民歌,明代民歌的內容以寫男女之情為主,感情大膽真率,語言清新流暢。重點難點前后七子和唐宋派作家作品的理解。第三章三國演義目的要求1、了解章回小說的體制及其發(fā)展歷史。2、了解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3、了解三國演義的主要思想內容。4、了解三國演義的主要藝術成就。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章回小說的產生:章回小說是在宋元講史平話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其特點是標明回目、分章敘事。第二節(jié)三國演義的成書、作者和版本:三國演義是一部在長期的民間傳說和民間創(chuàng)作的基礎上由作家加工整理完成的,其寫

7、定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此書現(xiàn)存最早的版本是“嘉靖本”;而最流行的版本是“毛評本”。第三節(jié)三國演義的思想傾向:此書著力宣揚了“仁政”思想,形成了明顯的“擁劉反曹”的傾向。此外,書中還著力描寫了人與人之間的“義氣”,作者是把“義氣”當做貫穿全書故事的主要精神脈絡來表現(xiàn)的。第四節(jié)三國演義的人物形象:此書刻畫的人物大約有400多個,其中不少人物寫得栩栩如生、色彩鮮明,如曹操、關羽、諸葛亮等。第五節(jié)三國演義的藝術特色:其戰(zhàn)爭描寫既緊張激烈、驚心動魄,又有張有弛、疾徐相間,具有旋律節(jié)奏,富于詩情畫意;其人物塑造往往強調人物的某一特點,不惜用濃墨重彩加以渲染;作者還善于運用虛構、夸張等手法突出人物形象;在

8、結構方面,盡管書中事多人多,頭緒紛繁,但作者組織得法,詳略得當,故脈絡清楚,主次分明。三國演義的影響:此書的“忠義”思想和大量的軍事斗爭經(jīng)驗對后世的十分深遠;其分段敘述、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敘事方式,確立了古代章回小說的基本模式。重點難點三國演義擁劉反曹思想的理解及歷史小說虛實結合的藝術手法的運用。第四章水滸傳目的要求1、了解水滸傳的成書過程。2、了解水滸傳的主要思想內容。3、了解水滸傳的主要藝術成就。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水滸傳的成書過程和作者:水滸傳是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水滸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也見于宋元兩朝的話本及元代雜劇。今傳明代水滸傳刻本,有題“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的,有單題施耐庵

9、編輯的,也有單題羅貫中編輯的,一般認為此書是施耐庵在大量民間故事、傳說的基礎上寫成的。第二節(jié)水滸傳的思想傾向:1、作者寫出了在一批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壓迫剝削下,整個社會暗無天日,民不聊生,老百姓不能不起來造反的現(xiàn)實。2、通過一個個英雄被逼上梁山的描寫,寫出梁山好漢怎樣逐漸由個人的反抗進而到一定規(guī)模的反抗,最后形成一支強大的隊伍的過程。3、作品突出反映了在替天行道的大旗下,梁山義軍把“忠義”奉為其行事的基本準則。4、在“招安”問題上,作者一方面肯定梁山義軍接受“招安”是盡忠盡義的具體表現(xiàn);一方面又寫出他們的悲慘結局,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他們接受“招安”的道路。第三節(jié)水滸傳的藝術特色:1、作品刻劃

10、人物,善于從人物身份、經(jīng)歷去描寫人物的性格。2、作品善于通過一系列故事情節(jié)來塑造人物性格。3、作品的環(huán)境描寫比較成功,生動地描繪了城鎮(zhèn)市井的風俗人情,對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也十分精彩。4、作品的結構頗具特色,前70回寫了一系列的英雄故事,類似英雄列傳,而71回之后,情節(jié)的發(fā)展相對集中。5、作品的語言以市井口語為主,明快簡潔,表現(xiàn)力很強。第四節(jié)水滸傳的金批本:明末金圣嘆評點的水滸傳只保留作品的前70回,文字上略加潤色,還加上不少評語,其中頗有真知灼見。但金氏對原書的刪改,也引起了爭論。第五節(jié)水滸傳的影響:1、書中的“江湖義氣”在民間影響深遠。2、作品對明清的小說、戲曲創(chuàng)作都產生深刻影響。3、此書有多種

11、外文譯本,受到外國讀者的歡迎。重點難點水滸傳的暴力思想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第五章明代的戲劇目的要求1、了解明代戲劇的發(fā)展概況。2、了解明代三大傳奇。3、了解明代雜劇創(chuàng)作的具體情況。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明代的雜?。弘s劇在明代截然不同地呈現(xiàn)為兩個階段,一是明前期的宮廷雜劇創(chuàng)作階段,二是從弘治年間康海、王九思開始的明中后期的文人雜劇創(chuàng)作階段。而明中后期雜劇作家中,成就最高的是徐渭。第二節(jié)明代的傳奇:明代的傳奇創(chuàng)作,初期極為蕭條。明中期,傳奇創(chuàng)作有所改觀,出現(xiàn)了幾部較有影響力的作品,如寶劍記、鳴鳳記、浣紗記等。明代后期是傳奇創(chuàng)作的繁榮時期,大批作家的涌現(xiàn)、戲曲創(chuàng)作流派的形成、戲曲理論的論爭,都是繁榮的標志。重

12、要的作家有沈0、高濂、周朝俊、孟稱舜等。重點難點明代傳奇和雜劇的區(qū)別及明代的四大聲腔。第六章湯顯祖目的要求1、了解“吳江派”和“臨川派”的戲曲理論之爭。2、了解湯顯祖的“主情”理論。3、了解“臨川四夢”。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湯顯祖的生平和思想:湯顯祖年少時受到羅汝芳、李贄、達觀等思想家的影響。為官期間,關心百姓疾苦,頗多善政。萬歷二十六年春天棄官回家,并在這一年完成牡丹亭的創(chuàng)作。第二節(jié)牡丹亭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1、牡丹亭第一次深入地展示了愛情作為人的自然本性與束縛人們身心的封建社會倫理道德觀念的沖突,即情與理的沖突。2、作品表現(xiàn)了主人公為了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出生入死、起死回生、抗爭不息的精神力量

13、,體現(xiàn)出對“理”的反叛。3、全劇貫穿著一種浪漫主義精神,作者采用夢境、魂游、人鬼相戀、還魂回生等超現(xiàn)實的幻想情節(jié)來表現(xiàn)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4、牡丹亭是一部優(yōu)美的詩劇,作者善于運用抒情的手法,細致地表現(xiàn)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和感情的變化。第三節(jié)湯顯祖的其他劇作:湯顯祖的重要作品還有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它們與牡丹亭合稱“臨川四夢”。重點難點牡丹亭中的情理沖突。第七章西游記目的要求1、了解西游記的成書過程。2、了解西游記的主要思想內容。3、了解西游記的主要藝術成就。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西游記的作者和成書過程:西游故事起因于唐代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經(jīng)這一歷史事件。從西游故事的產生、流傳和演變,到吳承恩加工寫定西游記

14、,大約經(jīng)過了700多年漫長的時間。第二節(jié)西游記的思想內容:1、作品通過鬧天宮的幻想情節(jié),把古代中國維護禮法秩序與破壞這一秩序之間的矛盾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也表現(xiàn)了人性的自由本質與不得不接受制約的矛盾處境。2、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妖魔鬼怪形象,對宗教蒙昧主義進行了批判。3、作品不時揶揄當時的世態(tài),表現(xiàn)了豐富的社會內容。第三節(jié)西游記的藝術特色:1、作品的情節(jié)超越時空,縱橫萬里,天上人間,無時不可在,無處不可到,其浪漫主義的豐富想象,令人嘆為觀止。2、作品極富喜劇色彩,通篇都給人以喜劇的感受。3、在人物塑造方面,能寫出主人公身上的優(yōu)點與毛病,不作簡單化處理。重點難點西游記的諧謔藝術。第八章金瓶梅和明代中后期

15、其他長篇小說目的要求1、了解金瓶梅的作者。2、了解金瓶梅的主要思想內容。3、了解金瓶梅的主要藝術成就。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金瓶梅的作者和版本:關于金瓶梅的作者,眾說紛紜,有近30種不同的說法,但要而言之,可分為兩類看法,一是其作者為“大名士”;一是其作者并非個人,金瓶梅是民間人士的集體創(chuàng)作,后經(jīng)文人的加工潤色。金瓶梅的版本大致可分為兩個系統(tǒng),一是“詞話本系統(tǒng)”,一是“說散本系統(tǒng)”。第二節(jié)金瓶梅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1、作品暴露了晚明的政治黑暗。2、通過貌似平常的家庭生活描寫,揭示出其中不平常的社會意義。3、揭示出在主人公西門慶的一生中,對錢財?shù)恼加杏恢碧幱谥鲗У匚弧?、在藝術方面,金瓶梅著力表現(xiàn)

16、普通的、日常的生活真實,變傳統(tǒng)的傳奇手法為寫實手法。5、作品語言傳神,善于運用口語俗諺,刻劃人物性格。6、在人物塑造方面,打破過去類型化的寫法,塑造出性格復雜的人物。第三節(jié)明代中后期其他長篇小說:這一時期最為繁榮的主要有歷史小說和神魔小說,如隋史遺文、封神演義等。重點難點金瓶梅中的性描寫。第九章明代的白話短篇小說目的要求1、了解白話短篇小說的發(fā)展歷史。2、了解“三言二拍”的主要思想內容。3、了解“三言二拍”的主要藝術特色。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白話短篇小說的形成和主要作者:明代短篇白話小說是對宋元說書藝術的模擬。主要作者有馮夢龍、凌蒙初、陸人龍等。第二節(jié)“三言二拍”的主要內容和藝術特色:1、一改傳統(tǒng)以

17、言利為恥的原則,表現(xiàn)了人們對金錢、私利的追求。2、反映出在金錢關系的籠罩下人倫關系的扭曲。3、其描寫婚姻、愛情的作品,不同程度地批判了封建婚姻,肯定了自主婚姻,從中透露了有別于封建禮教的新的思想。4、一些作品強調維護人的尊嚴,維護做人的權利,而下層婦女在這一方面的要求尤為強烈。5、在藝術方面,大量作品往往都有一個離奇巧合的故事情節(jié),在情節(jié)發(fā)展中,注意對小道具的運用,使之成為聯(lián)綴前后情節(jié)的重要線索。6、很多作品注意描寫富有個性特征的語言和動作,使人物栩栩如生。重點難點三言二拍小說中的市民化色彩。清代文學部分第十章清代文學概說目的要求1、介紹清代文學賴以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2、清代文學與當時社會思

18、潮的關系。3、清代文學的主要成就。第十一章清初至清中葉的詩、文、詞、散曲目的要求1、了解清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要流派及其作家作品。2、了解清代散文創(chuàng)作的總體情況及其代表作家作品。3、了解清代詞學創(chuàng)作的復興及其重要作家作品。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詩歌:1、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屈大均等明代遺民的詩歌創(chuàng)作。2、錢謙益和吳偉業(yè)的詩歌主張與詩歌創(chuàng)作。3、鄭板橋、袁枚、黃景仁等的詩歌創(chuàng)作及其特色。第二節(jié)散文:1、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人的散文創(chuàng)作。2、魏禧、侯方域、汪琬等人的散文創(chuàng)作。3、方苞的散文理論與散文創(chuàng)作。4、劉大0、姚鼐的散文理論與散文創(chuàng)作;“桐城派”的形成。5、悻敬等人的散文創(chuàng)作。第三節(jié)詞與詞學:1、

19、陳維盛、朱彝尊、納蘭性德的詞作及其特色。2、朱彝尊、張惠言、周濟等人在詞學研究方面的貢獻。第四節(jié)散曲:1、沈自晉的散曲創(chuàng)作。2、歸莊的散曲創(chuàng)作。3、厲顆的散曲創(chuàng)作。4、無名氏的散曲創(chuàng)作。重點難點清代詩文集大成的特色。第十二章洪昇和長生殿目的要求1、了解洪昇的生平及其作品。2、了解長生殿故事的繼承和發(fā)展。3、了解長生殿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洪昇的生平和作品:洪升曾努力求取功名,但很不得意。其戲曲著作共有10種。另有詩集傳世。第二節(jié)長生殿故事的繼承和發(fā)展:唐代以來以李楊故事為題材的作品不斷出現(xiàn)。長生殿的作者在前輩作家創(chuàng)作的基礎上有所繼承,有所揚棄,并注入了新的思想因素,使作品超越了前

20、人之作。第三節(jié)長生殿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1、作品自始至終寫李隆基與楊玉環(huán)在情愛生活中的聚散離合。2、作者用不少篇幅展現(xiàn)了與李、楊情緣緊密相關的一系列政治事件,還把筆觸伸展到下層百姓的內心世界中去,反映他們在苛政統(tǒng)治下的憤懣之情,以及在政治大變動中的興亡之感。3、在對待李、楊情緣當面,作者有時陷入矛盾的狀態(tài)之中。4、在藝術方面,作者既吸收前輩作家成功的藝術經(jīng)驗,又匠心獨運,有所創(chuàng)新,使李、楊故事的內涵更為豐富,更加耐人尋味。5、以真幻結合的寫法,使作品既真切,又浪漫,充滿了歷史意識和綺麗情韻。6、作品在處理具體場面時,比較注重詩與劇的結合。重點難點長生殿的結構及故事演變的脈絡。第十三章孔尚任和

21、桃花扇目的要求1、了解孔尚任的生平及其作品。2、了解桃花扇故事的繼承和發(fā)展。3、了解桃花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孔尚任的生平和作品:孔尚任出身于名門望族,曾在康熙皇帝到曲阜祭孔時充任“詩禮堂講書官”。后一度參加疏浚黃河海口的工程,期間結識一批明代遺民,這對他修訂桃花扇稿本有一定的幫助。其戲曲作品除桃花扇外,還有與顧彩合撰的小忽雷傳奇。詩文集有湖海集等。第二節(jié)桃花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1、桃花扇是一部歷史劇,作者通過描述南明王朝短暫的歷史,引導人們舉一反三,去思索明朝江山之所以崩潰覆沒的原因。2、作品以侯方域、李香君在風雨飄搖年代的離合悲歡作為情節(jié)推進的線索,把筆鋒伸展到當時社會

22、的多個角落。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文人藝妓,在作品中形成了一個復雜的人物形象體系。3、作品“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描繪了一幅“南明王朝始末圖”。4、在藝術方面,劇中人物眾多,但各具個性,互不雷同。2、戲劇結構宏大嚴密,主人公侯、李二人時分時合,使劇情呈現(xiàn)出波瀾起伏的格局,而紛繁的歷史事件與眾多的頭緒顯得連環(huán)相牽,有條不紊。重點難點桃花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藝術特色。第十四章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目的要求1、了解蒲松齡的生平和作品。2、了解聊齋志異的思想內容。3、了解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蒲松齡的生平和作品:蒲松齡一生為舉業(yè)所累,為衣食所累。其作品除聊齋志異外,還有大量的詩文、俚曲、雜

23、著,后人編為蒲松齡集。第二節(jié)聊齋志異的思想內容:1、作者以極大的同情描述了封建時代青年男女在婚戀問題上的不幸遭遇,贊賞他們沖決禮教藩籬的勇敢精神。2、抒寫了以“知己之愛”為特征的愛情理想。3、抨擊科場的腐敗現(xiàn)象。4、反映政治的黑暗,同情人民的疾苦。第三節(jié)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1、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異、疑幻似真的藝術形象。2、故事情節(jié)以曲折有趣、變化多端見長。3、借用史傳文學一傳一主的寫法,情節(jié)結構脈絡貫通,層次分明。4、作品語言既典雅簡潔,又清新活潑。第四節(jié)聊齋志異以后的文言短篇小說:聊齋志異問世后,影響很大,仿作不少,如諧鐸、螢窗異草、子不語等。而與聊齋志異旨趣不同的閱微草堂筆記(紀日勻),作

24、為文言短篇小說集,也有較大影響。重點難點對聊齋志異中花妖狐魅形象的理解。第十五章吳敬梓與儒林外史目的要求1、了解吳敬梓的生平和作品。2、了解儒林外史的思想內容。3、了解儒林外史的藝術成就。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吳敬梓的生平:吳敬梓早年曾熱衷科舉,后來由于科場失意,功名之心逐漸淡泊,36歲后不再應試。儒林外史是他寄居南京時所作。第二節(jié)儒林外史的思想內容:1、作品從多個方面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的世風民情,尤其對可笑、可惡、可憎的社會現(xiàn)象加以揭露。2、作者以較多的筆墨描寫了形形色色的讀書人以及地主、豪紳、名士的活動,剖示其不同的內心世界。3、作品揭露了科舉制度對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腐蝕和摧殘。4、作品也揭露了封

25、建時代官場的腐敗和黑暗。第三節(jié)儒林外史的藝術成就:1、作品以“科場百態(tài)”為主要內容,突破了過去的英雄傳奇、才子佳人等題材類型,以全新的視角透視封建社會的痼疾,顯示出作者勇于開拓題材領域的勇氣。2、作品的諷刺藝術立足于生活真實,對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諷刺方式,取得恰到好處的諷刺效果。3、既著眼于塑造人物群像,又刻意顯現(xiàn)各個人物的主要性格側面,使小說中的人物神態(tài)活現(xiàn),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重點難點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第十六章紅樓夢目的要求1、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和作品。2、了解紅樓夢的思想內容。3、了解紅樓夢的藝術成就。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紅樓夢的產生及其作者:乾隆年間,紅樓夢以抄本的形式流傳于京都。此書曾幾易其

26、稿,而寫定者是曹雪芹。第二節(jié)紅樓夢中的賈府:賈府的生活反映了如下幾方面的問題:1、封建社會晚期殘存著莊園奴隸制。2、貴族家庭已經(jīng)出現(xiàn)入不敷出的衰敗景況。3、貴族家庭內部經(jīng)常有兩敗俱傷的“窩里斗”。4、宗法、等級觀念制約著日常生活。5、賈府中人多貪財好色之徒。6、賈府的教育方式刻板乏味,令人生厭。7、男女婚姻與家族利益形成互相牽制的關系。第二節(jié)紅樓夢的主要人物:1、賈母是賈府由盛而衰的資格最老的見證人。2、王熙鳳是賈母的心腹,主持榮國府的日常運轉,其性格既鮮明又復雜。3、賈寶玉是一個品性獨特的公子哥兒,他憎惡虛偽,崇尚天然,執(zhí)著于對黛玉的愛情,而對仕途功名不屑一顧。4、林黛玉寄居賈府,身世凄涼,

27、為人敏感而聰穎,與寶玉心靈相通,卻不能見容于賈府中的封建勢力,最后被封建家族勢力所吞噬,這是書中最大的悲劇。5、薛寶釵是一個世故少女,巧于應對,善于進退,贏得賈府眾人的好感。她執(zhí)著于“金玉良緣”,試圖改造寶玉的品性,希望他讀書做官,封妻蔭子。但其意圖落空,她的性格中也含有悲劇因素。第三節(jié)紅樓夢的藝術成就:1、為了求真,作品盡量再現(xiàn)特定場合的時空關系。2、人物之間的沖突具有內在的戲劇性。3、書中各種場面相互關聯(lián),互相呼應,構成有機的整體。4、書中的細節(jié)描寫自然真切,耐人尋味。5、書中的心理描寫層層深入,將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得淋漓盡致。6、書中的語言本色傳神,富于生活氣息。重點難點紅樓夢的寫情藝術

28、。五、使用教材與主要參考書1 .三國演義資料匯編,朱一玄、劉毓枕編,百花文藝出版社1983年10月版。2 .水滸傳資料匯編,朱一玄、劉毓枕編,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1月版。3 .西游記資料匯編,朱一玄、劉毓枕編,中州書畫社,1983年7月版。4 .金瓶梅資料匯編,朱一玄編,南開大學出版社,1985年10月版。5 .三言二拍資料,譚正璧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版。6 .湯顯祖研究資料匯編,毛效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9月版。7 .中國古典小說導論,夏志清著,安徽文藝出版社,1988年9月版。8 .明代詩文的演變,陳書錄著,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9 .聊齋志異

29、資料匯編,朱一玄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2月版。10 .儒林外史研究資料,李漢秋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7月版。11 .紅樓夢資料匯編,朱一玄編,南開大學出版社,1985年6月版。12 .清代戲曲史,周妙中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版。13 .清代小說,胡益民、李漢秋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版。14 .清詩史,朱則杰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版。15 .儒林外史辭典,陳美林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版。16 .紅樓夢大辭典,馮其庸、李希凡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1月版。六、教學方法1、將感性的作品導讀與理性的通史分析融會貫通。以史的順序帶動對作品的考察,以作品來觀察文學史現(xiàn)象,實現(xiàn)“史的整體把握”與“名作的精細體會”相結合,從而讓學生對文學史有感性的認識,而對具體作品的理解又具有史的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